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 舰艇上的攻击或防御装置;布雷;扫雷;潜艇;航空母舰 / 水下舰艇,例如潜艇;{专门适合于此的设备} / .{适合特殊用途的水下舰艇,例如,无人驾驶的,水下舰艇;特别适合于此的设备,例如系泊部位(自推进或方向控制的机械连接基部的潜水舱入B63C11/42)}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配备有咖啡机的下游玩观光器 CN201710551450.3 2017-07-07 CN107434021A 2017-12-05 周易
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备有咖啡机的下游玩观光器,包括外壳,外壳是由透光的玻璃材料制成的半球状结构;外壳内设有独立的全封闭式半球状防护舱;还包括下潜测距报警装置,它包括两个测距雷达、控制器、距离报警扬声器,两个测距雷达分别安装在外壳下方动仓的底部,测距雷达将测距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距离信息传送给距离报警扬声器;外壳内且沿着全封闭式半球状防护舱的外围分布有多个座椅,相邻座椅之间设有一台咖啡机。由于安装了下潜测距报警装置,大大提高了下潜的安全性,防止硬着地或者防止与水下障碍物相撞,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只所以设了多个咖啡机,且设在相邻座椅之间,就是能给每个观光者提供尽可能的便利。
62 配备有音响的下观光考察器 CN201710596693.9 2017-07-20 CN107416158A 2017-12-01 刘富仪
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备有音响的下观光考察器,包括固定连接板、两个结构相同的封闭舱,固定连接板铺设在两个封闭舱的顶部,两个封闭舱之间有间隙,封闭舱包括外侧板、内侧板和底面板,底面板与固定连接板平行,内侧板与底面板垂直,外侧板是由上斜面板和下斜面板对接成V字形结构;在封闭舱的两端部都设有瞭望窗;所述封闭舱的底部设有滚轮;所述封闭舱的两端的顶部都设有探照灯;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周边以及瞭望窗的周边都分布有多个LED灯;所述封闭舱内还设有音箱和播放器,所述播放器与音箱电连接。由于增设了音箱和播放器,给观光者提供了听觉的享受。
63 一种同步折叠或伸展两折叠支腿的机器人 CN201710635072.7 2017-07-30 CN107352004A 2017-11-17 陈园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折叠或伸展两折叠支腿的机器人,包括本体和支撑机构;本体包括壳体和内置于壳体中的摄像模;壳体下部设有透明的观察窗;支撑机构包括折叠支腿和伸展驱动机构;折叠支腿的数量是两个且设置在壳体两侧,伸展驱动机构带动两个折叠支腿同步折叠或伸展。本发明当折叠支腿完全伸展时,支撑脚下移至超过壳体底部,从而将壳体支撑起来,使得半球形观察窗可以高出水底淤泥面;当折叠支腿被折叠时,整体占用空间较小,易于携带。
64 带有卫生间的下观光考察器 CN201710596961.7 2017-07-20 CN107264754A 2017-10-20 刘富仪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卫生间的下观光考察器,包括固定连接板、两个结构相同的封闭舱,固定连接板铺设在两个封闭舱的顶部,两个封闭舱之间有间隙;在封闭舱的两端部都设有瞭望窗;还包括下潜测距报警装置;还包括气胎轮、摆动收容架和液压缸,液压缸拉到摆动收容架摆动,气胎轮跟随摆动收容架进入凹槽中;所述封闭舱中的一端区域为观光区,另一端区域为休息区,封闭舱中的一侧设有卫生间。由于安装了下潜测距报警装置,大大提高了下潜的安全性,防止硬着地或者防止与水下障碍物相撞;气胎轮能方便地收藏起来;由于将观光区和休息区分开,并增设了卫生间,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65 滚轮收藏型下观光考察器 CN201710596389.4 2017-07-20 CN107264753A 2017-10-20 刘富仪
发明公开了一种滚轮收藏型下观光考察器,包括固定连接板、两个结构相同的封闭舱,固定连接板铺设在两个封闭舱的顶部,两个封闭舱之间有间隙;在封闭舱的两端部都设有瞭望窗;还包括下潜测距报警装置;还包括气胎轮、摆动收容架和液压缸,摆动收容架的一端铰接在封闭舱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液压缸设在封闭舱的底部的凹槽内,气胎轮安装在摆动收容架上,液压缸拉到摆动收容架摆动,气胎轮跟随摆动收容架进入凹槽中。由于安装了下潜测距报警装置,大大提高了下潜的安全性,防止硬着地或者防止与水下障碍物相撞;气胎轮能方便地收藏起来。
66 一种模下智能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CN201710287591.9 2017-04-27 CN107187569A 2017-09-22 王威杰
发明涉及一种模下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本体内设有容纳电子设备的电子舱及为机器人提供能源的动舱,本体外壁还设置有工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本体外壁上还设有与照明模块和推进模块连接用的快速水密连接器;所述快速水密连接器包括底座、压块、拨杆和O型圈,所述底座与本体固结,底座中央设有与本体连同供线缆穿套的第一通孔,底座内壁上设有供压块滑入的滑槽,底座一侧设有连接柱,所述拨杆穿套在连接柱上并可沿连接柱轴向旋转;所述压块中央设有与底座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O型圈设置在第一通孔内。
67 提升物资的方法、回收物资的系统以及表面支援船 CN201280056153.7 2012-11-15 CN104114445B 2017-09-19 J·A·贾米森; G·吉本斯; L·威尔逊
定单元(38)通过将诸如AUV或AUV库之类的海底物资从水下位置运载至物资(22)。锁定单元(38)将升线(20)载向物资(22)。锁定单元(38)随后被附接至物资(22),而且利用经由锁定单元(38)通过升力线(20)施加的拉力提升物资(22)。锁定单元(38)还可用在升力线上以降低物资,并随后在水下位置释放物资。升力线(20)被实现锁定单元(38)的z轴运动的水面舰艇上的波动补偿摇柄(12)支撑。摇柄(12)保持升力线(20)上的拉力以防止升力线(20)落到物资上。锁定单元(38)在x和y轴上的运动由板上推进器(48)实现。
68 基于物联网下智能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1710310648.2 2017-05-05 CN107064158A 2017-08-18 顾庆华; 谭蓉俊; 付强; 朱昌平; 单鸣雷; 姚澄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下智能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本水下智能检测系统包括:水下检测装置,与该水下检测装置相连的浮漂装置和陆地中控装置;其中所述水下检测装置适于拍摄水下图像视频,并通过有线方式传输至浮漂装置,所述浮漂装置将图像视频数据发送至陆地中控装置;本发明的水下智能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水下检测装置与浮漂装置配合移动,便于对水下检测装置的位置,即经纬度进行定位,以至通过陆地中控装置能够获得水下检测装置的正确方位,不至于丢失水下检测装置,并且由陆地中控装置将采集到的图像信号进行共享发布,便于移动终端进行调取访问,以对缝隙进行专家会诊。
69 卡持和对接设备、方法及应用 CN201380060724.9 2013-11-26 CN104853984B 2017-08-15 S·W·朱厄尔; T·席林; W·克拉森
用于操作性地连接(联接/断开)多个相对大型的互补的载运平台的设备及方法,该载运平台(即,悬吊装置和ROV)在处于输运的同时位于不稳定的海洋环境(层)中的相对较深的工作深度处。设备包括悬吊装置、ROV、卡持环、可延伸/可缩回叉状件以及用于可控制地实现叉状件的延伸和缩回的致动装置。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卡持环的输运中的悬吊装置,提供具有可延伸/可缩回叉状件的输运中的ROV,用ROV接近输运中的悬吊装置,操纵ROV以使部分延伸的叉状件的端部与卡持环邻近对准,并且进一步延伸叉状件使得其固定地接合卡持环。
70 一种下无人机运载与弹射装置 CN201710215896.9 2017-04-05 CN106965913A 2017-07-21 梁景奇; 党建军; 莫慧黠
一种下无人机运载与弹射装置,由外部壳体、开盖系统、弹射系统组成。外部壳体通过尾部爆炸螺栓断裂实现尾部分离下沉使装置产生偏转矩以达到所需的无人机发射,内舱通过抽真空达到密封效果,通过爆炸螺栓断裂与高压气体冲击相结合使得前盖开启,通过高压气瓶放气推动活塞沿导轨迅速上升将无人机弹出装置,这样便实现了水下潜射无人机的运送和发射功能,本发明避免了当前运载装置体积庞大、控制系统复杂等缺点,采用较简单的机械设计做到了在水面倾斜发射,且采用内外压差密封法保证了良好的气密性,结构简单、成本低。
71 喇叭口形微小型下航行器回收装置 CN201710168107.0 2017-03-21 CN106892057A 2017-06-27 沈海龙; 苏玉民; 杜度; 陈科; 钱正芳; 陈强; 袁思鸣; 刘瑞杰; 许钧鑫; 杨迪; 苏广胜
发明提供喇叭口形微小型下航行器回收装置,包括喇叭口形回收部分和三支撑部分,所述回收部分包括喇叭口形部件、与喇叭口形部件收口端连接的后回收舱部件,所述三角支撑部分包括两个设置在回收部分下端的三角支架。本发明受到的水下作用比较小,而且对于潜艇回收方式来说,可以搭载于潜艇上合适的位置,且能够广泛应用于情况比较复杂的恶劣海域海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2 一种下观光潜水器 CN201710198352.6 2017-03-29 CN106828840A 2017-06-13 沈家同; 刘建朝; 吴正光; 何良
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观光潜水器,所述潜水器包括耐压球形舱、观察窗、升降翼、尾翼、耐压尾仓、舱、推进装置、压载水舱等。本发明的潜水器特点:结构简单,为球形,转弯半径小,低速灵活运行。在娱乐市场等有一定的开发潜,可用于观光游览,水下作业观察等。
73 一种便携式流线型遥控机器人 CN201710053777.8 2017-01-24 CN106828838A 2017-06-13 黄海; 苏玉民; 文享龙; 张国成; 秦洪德; 李宏伟; 沈海龙
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流线型遥控机器人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框架式水下探测机器人结构复杂及抗流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具有流线型外壳,能够通过两个主推推进器、两个垂推推进器和两个垂直翼的配合实现机器人在水中遥控抗流探测,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一定的可扩展性等一系列优点,本发明主要用于完成海洋环境探测任务。
74 一种无人船密封检测方法、装置及其无人船 CN201710005272.4 2017-01-04 CN106813867A 2017-06-09 郑卫锋;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密封检测方法、装置及其无人船,包括向无人船的密封舱内加压,使密封舱内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在无人船下的工作状态下,检测无人船的密封舱内气压,根据无人船的密封舱内气压变化判断密封舱的密封性。通过压传感器在陆地或水下随时监控密封舱内的气压状况以获得其密封状况;同时还可以通过浸水检测,在水下检测密封舱湿度,检测是否漏水;通过气压检测与浸水检测多方位共同检测密封舱的密封状况,并将密封状况报告用户,及时准确的监控密封舱的密封性。
75 一种自平衡耐压壳装置 CN201510586853.2 2015-09-15 CN105197183B 2017-05-03 张建; 周通; 唐文献; 张维光; 戴米格; 张兵; 冯赛赛; 苏世杰; 张奔
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平衡耐压壳装置,属于一种深海潜器耐压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从内向外依次由球形内壳、球形中壳、球形外壳环绕球心套装组成;所述球形内壳与球形中壳之间、球形中壳与球形外壳之间均通过一对对称同轴的连接轴组件连接,两对连接轴组件的轴线相互垂直,使得球形内壳与球形中壳之间、球形中壳与球形外壳之间可相互转动;两对连接轴均设有弹簧阻尼器,抵抗相邻壳体之间的轴向冲击。本发明简化了控制系统,提高了潜水器工作的可靠性与运行的平稳性,改善了舱内的噪音,提高了潜航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提高了潜水器工作的安全性,扩宽了材料的可选择范围,减小了壳体的厚度,降低了壳体的加工难度。
76 具有自主航行及姿态控制能的航行器及控制方法 CN201611195534.X 2016-12-22 CN106585931A 2017-04-26 周怀利; 李涛; 段振华; 肖志勇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主航行及姿态控制能的航行器及控制方法。该具有自主航行及姿态控制能力的航行器设计为正六面体结构,在每个面的中心位置采用半嵌入方式设计一个圆形导流槽,每个导流槽中配置一台可正反转的推进器,六个面共配置六台推进器,航行器经过质心测量及配平,达到重心浮心重合。每相邻面上的推进器互相垂直,每相对应的两个面上的两台推进器同时同向运行、或同时反向运行、单台推进器运行等不同运行状态可以为这两个面提供三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平移、旋转等六自由度位置姿态控制。
77 用于长航程AUV的浮姿态均衡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1611067448.0 2016-11-28 CN106542071A 2017-03-29 张宏瀚; 宫利明; 陈涛; 周佳加; 张勋
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用于长航程AUV的浮姿态均衡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浮力均衡装置、浮力均衡控制器、垂直面运动控制器、姿态传感器和深度感器,姿态传感器检测AUV在下航行时的姿态,深度传感器检测AUV在水下航行时的深度,垂直面运动控制器控制AUV在垂直面定深运动,浮力均衡控制器控制浮力均衡装置中油向油囊泵油或吸油的速率;浮力均衡装置调节AUV在水下航行时浮力及纵倾姿态;浮力均衡装置由耐压油箱和两个油囊组成,耐压油箱在AUV重心,两个油囊分别在AUV的艏艉。本发明可有效调节AUV水中的浮重力均衡并消除AUV的纵倾偏差,从而减小AUV定深航行时所受的阻力,在携带同等能源条件下增加AUV航程。
78 一种方便ROV在检测时获得连续稳定数据的装置 CN201611130921.5 2016-12-09 CN106516054A 2017-03-22 安全勇; 徐玲; 朱俊; 金川; 田雨; 钱建华; 吕骥
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ROV在检测时获得连续稳定数据的装置,本装置是由4个两两对称的轮架组成。轮架包括基面,两根平行的支架轴承橡胶轮,支架之间连接有轴承,轴承上安装有橡胶轮,轮架中金属部分全部是由不锈组件构成;基面与支架之间均形成的夹为60度左右;本装置是通过4个两两对称的轮架安装在ROV的底框上面;本发明充当ROV沿着管线行走的“腿”,使得ROV与管线之间的距离相对稳定,使得收集到的视频图像和数据更稳定;用不锈钢做轮架,能够在一定程度防止侵蚀,结构设计简单,拆卸方便,检测管线效率高。
79 一种无人驾驶下摄影机器人 CN201610950940.6 2016-10-26 CN106314733A 2017-01-11 朱苏学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下摄影机器人,包括潜水器和中继装置,潜水器包括第一摄影装置、第一激光通信装置和潜水驱动装置,中继装置包括第二激光通信装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和中继驱动装置,潜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潜水器运动,第一激光通信装置用于将第一摄影装置拍摄的图像数据通过激光传输给第二激光通信装置,中继装置用于识别潜水器,中继驱动装置依据识别潜水器的结果驱动中继装置以跟随潜水器,使得第二激光通信装置能够接收到第一激光通信装置传输的图像数据,第一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将第二激光通信装置接收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给控制装置。本发明可以在水下更好地进行拍摄,并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的视频或图像。
80 一种利用光波互补工作的无人艇 CN201610608627.4 2016-07-29 CN106143801A 2016-11-23 徐双喜; 李永坤; 谭雪菲; 赵建; 张颖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波互补工作的无人艇,包括通过中间缆绳相连的面母船和水下滑翔机,水下滑翔机主要利用水翼与水之间的作用作为其前进的动力,同时,波浪能动能转换机构将水翼翻转过程中收集到的波浪能转换为动能,螺旋桨带动水下滑翔机前进,进而通过中间缆绳带动水面母船前进。推进装置的电机设置在最后一组水翼后缘,一方面在浪较小时推动水下滑翔机前进,另一方面通过控制两组推进装置的电机不同的功率,使推进装置的推力不同,进而控制其转向。本发明综合利用太阳能与波浪能互补进行工作,使装置在任何一种能源缺失的情况下,如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在波浪较小海域,也能较长时间的工作,真正做到光波互补的目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