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可隐藏履带陆两栖无人船 CN201710171075.X 2017-03-21 CN106904052A 2017-06-30 尚华; 邓卓明; 叶刚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隐藏履带陆两栖无人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部设有主控单元和与主控单元交互的其他单元,所述其他单元包括履带单元和用于实现船吃水深度调节的液位单元;所述船体的底部设有开口,该开口通过滑动连接可使船体底部的可移动密封板敞开或密封,可移动密封板密封船体底部后形成密闭舱;所述船体的尾部还设有螺旋桨推进器。本发明的可隐藏履带的构造,可以保障无人船两栖功能的前提下降低船水中阻,大大提升了船的通过性并降低了可能带来的动态性能影响,扩大了无人船的应用领域,如潜水、救援等。
2 一种两栖泥涂舟 CN201610905468.4 2016-10-18 CN106627891A 2017-05-10 杨存俭; 韩海军; 杨文军
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栖泥涂舟,包括:舟体,一侧设置有一凹腔;导向机构,安装于舟体的一端,其中,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把手,且与凹腔同侧;U形支架,与导向把手相连;推进器,安装于舟体上;行进机构,与导向机构相连;电源,安装于舟体内;控制器,安装于舟体上,其中,控制器分别与推进器和行进机构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两栖泥涂舟,通过在泥涂舟的底部设置推进器和行进机构,并通过动电池或者发电机驱动泥涂舟在滩涂上滑行或浮行,还可以在陆上行驶,并且推进器的数量和行进机构中行走轮的数量可根据用户所需任意修改,扩大了泥涂舟的实用范围和用途。
3 陆两用车辆 CN201610245261.9 2007-08-24 CN106427431A 2017-02-22 A·T·吉布斯
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陆地和船用模式下使用的陆两用车辆,其包括:滑航型壳体;三个车轮工位,其中的两个是前轮工位,该前轮工位分别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两侧并且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前半部分内,且第三个车轮工位是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后半部分的中心区域中的后轮工位;在各车轮工位设置的至少一个车轮,各车轮在伸出的陆地模式位置和收回的船用模式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用于在陆地模式下在陆地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陆地推进装置,其包括所述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以及用于在船用模式下在水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船用推进装置,该船用推进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轮工位的两侧的至少两个推动器或推进器
4 陆两用车辆中的或与水陆两用车辆相关的改进 CN200980131764.1 2009-06-19 CN102202921B 2016-07-13 J·N·兰德尔; A·R·马德; A·T·吉布斯
三轮或四轮陆两用车辆(1),包括:船体(2);车身(3);前转向车轮(11或11、11’);及后车轮(9或9、9’)。每个转向车轮通过可缩回悬架组件(10、10’)连接至水陆两用车辆。上悬架臂和下悬架臂(14和15)具有到内部立柱臂(16)的枢转连接(17和18)。缩回活塞(28)连接至车身(3),且可以使车轮缩回以在水上使用及使车轮伸出以在陆上使用。车轮(11、11’)也在转弯时倾斜。用于车轮缩回的枢转连接(17、18)也用于帮助倾斜。这可以通过拉杆(31)绕枢轴(32)旋转来实现。达和变速箱组件(30)可以附接至车身(3),以在转弯时提供受控倾斜及在静止时保持水陆两用车辆(1)直立。倾斜可以是动驱动的或用户发起的。可以提供动力驱动的倾斜校正。
5 陆两用车辆 CN200780038790.0 2007-08-24 CN101528487B 2016-05-18 A·T·吉布斯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陆地和船用模式下使用的陆两用车辆,其包括:滑航型壳体;三个车轮工位,所述三个车轮工位中的两个是前轮工位,该前轮工位分别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两侧并且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前半部分内,且第三个车轮工位是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后半部分的中心区域中的后轮工位;在各车轮工位设置的至少一个车轮,各车轮在伸出的陆地模式位置和收回的船用模式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用于在陆地模式下在陆地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陆地推进装置,所述陆地推进装置包括所述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以及用于在船用模式下在水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船用推进装置,该船用推进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轮工位的两侧的至少两个推动器或推进器
6 一种陆飞行汽车 CN201310714318.1 2013-12-20 CN103692873A 2014-04-02 胡新如
发明提供一种陆飞行汽车,包括壳体,底盘,下船身,车轮传动系统操作系统,设置在壳体顶部的上机翼和旋翼,固定在机身重心处的承载框上,在壳体、底盘、下船身的结合处设置有边条翼,水平翼包含安定面和升降,分别设置在机身的前、后端,双垂直尾翼设置在机身后端两侧,其根部与边条翼固定连接,汽车发动机设置在底盘前面,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车轮和推进器,水舵和推进器设置在机身后的底盘下部,航空发动机设置在机身后端,通过传动系统连接到旋翼,操作系统含有液压硬式机械操作系统和准主动控制系统。本发明集成现有的汽车、船舶飞行器的共性技术,解决了差异性技术,实现在不同介质中行进。
7 陆两用车辆的或与水陆两用车辆相关的改进 CN200880111921.8 2008-08-22 CN101918231A 2010-12-15 A·T·吉布斯
一种用于在陆地和上使用的水陆两用车辆(1),包括:一个具有滑行面(2)的船身;以及至少一个可缩回悬架装置(4),其从车辆支撑位置可移动到缩回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可缩回悬架装置对于每个车轮(5)包括上和下悬架臂(8,9),所述上和下悬架臂(8,9)在船内端可枢轴地连接至船身内的支撑结构且在外侧端可枢轴地连接至悬架立柱(7)。立柱(7)从第一上连接处经过第二下连接处延伸至一个用于安装车轮轮毂的位置(10)。当被部署为在陆地上使用时,所述悬架立柱跨过滑行面的侧面(2A)在船身的外部延伸;而在水陆两用车辆在陆地上使用的全程中,下悬架臂(9)保持在滑行面(2)的上方。这种悬架布置使得船身在其滑行面中没有切口。
8 陆两用车辆 CN200880111914.8 2008-08-22 CN101918230A 2010-12-15 A·T·吉布斯
滑行陆两用车辆(10)包括船身(12)和一对安装在可缩回悬架组件(22)上的车轮(20)。设置至少一个陆地驱动器和至少一个分立的水上驱动器(40)。设置一个车轮缩回装置,其用于在当水陆两用车辆在陆地上使用时车轮展开位置(图2和4)和当水陆两用车辆在水上滑行时吃水线之上的车轮缩回位置之间移动车轮。所述悬架组件包括位于该对车轮(20)外侧的悬架臂(24),使得车轮(20)位于臂(24)之间。水上驱动器(40)可在车轮的内侧(图2)或其外侧(图4)。可设置一个带有差速器(29)的车桥(28)(图3)。悬架和缩回装置可通过带有一个中心曲柄部分(54,55,图3)的扭杆(30)来提供。
9 陆两用车辆 CN200780038790.0 2007-08-24 CN101528487A 2009-09-09 A·T·吉布斯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陆地和船用模式下使用的陆两用车辆,其包括:滑航型壳体;三个车轮工位,所述三个车轮工位中的两个是前轮工位,该前轮工位分别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两侧并且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前半部分内,且第三个车轮工位是设置在该水陆两用车辆的后半部分的中心区域中的后轮工位;在各车轮工位设置的至少一个车轮,各车轮在伸出的陆地模式位置和收回的船用模式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用于在陆地模式下在陆地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陆地推进装置,所述陆地推进装置包括所述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以及用于在船用模式下在水上推进该水陆两用车辆的船用推进装置,该船用推进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后轮工位的两侧的至少两个推动器或推进器
10 陆两用车船身 CN201280039320.7 2012-06-13 CN103917386B 2017-12-15 A·T·吉布斯; E·J·卡尔森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陆上模式和上模式可运行的水陆两用车,该水陆两用车包括:船身;被设置在该船身中的至少一个间断部;以及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或履带驱动器组件,其至少部分地位于该至少一个间断部中。当以水上模式运行时,该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或履带驱动器组件的轮或履带驱动器被缩回到该船身的最低点以上,并且当以陆上模式运行时,所述轮或履带驱动器的至少部分伸展到该船身的最低点以下。该船身是滑行V形船身,并且该船身具有向前船首区段,该向前船首区段限定了跨过该船身的船幅的正面船首表面/区域。该至少一个间断部被设置在该船身的该向前船首区段中,并且当伸展时,该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或履带驱动器组件的轮或履带驱动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正面船首表面/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之前和前方。
11 陆两用车 CN201580066894.7 2015-10-12 CN107000515A 2017-08-01 A·T·吉布斯; S·J·朗迪尔; M·W·休斯敦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陆地上和在中/水上操作的水陆两用车。所述水陆两用车包括:一个滑行船身;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所述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能够从当所述水陆两用车在陆地上操作时的伸展陆地接合位置缩回到当所述水陆两用车在水中/水上操作时的缩回位置;至少一个原动机,用于提供动以在陆地上和/或在水中/水上直接地或间接地驱动所述水陆两用车;以及至少一个可转向的轮,至少当所述水陆两用车在陆地上操作时,所述至少一个可转向的轮直接地或间接地连接到一个能够由驾驶员操作以使所述水陆两用车转向的转向控制设备。此外,本发明还提供i)所述转向控制设备能够横跨所述水陆两用车的宽度或梁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横向间隔位置之间移动;ii)所述水陆两用车包括并排座椅;iii)所述水陆两用车包括一个翻滚保护系统;iv)所述水陆两用车包括一个敞开的货物区域货物或卡车车床;v)所述水陆两用车包括两个座椅安全带和三个座椅安全带带扣或带扣位置,或两个座椅安全带带扣或带扣位置和三个座椅安全带;vi)所述水陆两用车包括一个不具有传动装置通道的搁脚空间区域;vii)上述水陆两用车包括一个搁脚空间和座椅区域,所述搁脚空间和座椅区域被配置为不妨碍或限制驾驶员和/或乘客通过所述水陆两用车的一侧进入、从所述水陆两用车的另一侧出去以及在其间的通过移动;viii)所述水陆两用车包括一个正浮力系统和/或可展开的扶正系统;或ix)所述水陆两用车包括一个互或安全系统,所述互锁或安全系统防止所述水陆两用车的至少一个驾驶员或自动控制的参数的操作/激活,除非感测/确定已经满足第一条件。
12 陆两用车辆的或与水陆两用车辆相关的改进 CN200880111921.8 2008-08-22 CN101918231B 2017-06-09 A·T·吉布斯
一种用于在陆地和上使用的水陆两用车辆(1),包括:一个具有滑行面(2)的船身;以及至少一个可缩回悬架装置(4),其从车辆支撑位置可移动到缩回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可缩回悬架装置对于每个车轮(5)包括上和下悬架臂(8,9),所述上和下悬架臂(8,9)在船内端可枢轴地连接至船身内的支撑结构且在外侧端可枢轴地连接至悬架立柱(7)。立柱(7)从第一上连接处经过第二下连接处延伸至一个用于安装车轮轮毂的位置(10)。当被部署为在陆地上使用时,所述悬架立柱跨过滑行面的侧面(2A)在船身的外部延伸;而在水陆两用车辆在陆地上使用的全程中,下悬架臂(9)保持在滑行面(2)的上方。这种悬架布置使得船身在其滑行面中没有切口。
13 可变结构的陆两栖球形机器人 CN201610933334.3 2016-10-31 CN106627007A 2017-05-10 魏巍; 李群龙; 章鹏程; 罗大钦; 程李丹; 赵升杰; 徐兆余; 李佳倩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结构的陆两栖球形机器人,具有展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在闭合状态下其壳体呈圆球状,其包括上下两层结构,上下两层结构的外壳均为半球壳体;下层结构包括伸缩机构和对称圆周式下层足机构;上层结构包括上层固定平台和对称圆周式上层足机构,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机器人在水中运动的吸水机构和喷水机构,所述喷水机构设置于所述对称圆周式下层足机构上。本发明既能够实现陆地行走又能在水下探测取样,能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工作。
14 一种两栖环保型质监测自动化一体机 CN201610470907.3 2016-06-23 CN106080068A 2016-11-09 何程
发明涉及一种两栖环保型质监测自动化一体机,包括陆地行走装置、水面行走装置、升降装置、混联机构和拍摄装置,水面行走装置与陆地行走装置相连接,升降装置位于陆地行走装置正上方,且升降装置下端与陆地行走装置上端相连接,混联机构位于升降装置与拍摄装置之间,且混联机构下端与升降装置相连接,混联机构上端与拍摄装置相连接。本发明具有陆地行走、水面行走、方位度调节、相机固定和拍摄作业的功能,且智能化程度高、方位角度调节方便灵活、相机固定方便稳定和拍摄快速质量高,解决了现有的人工乘船拍摄监测难度大、危险性大和拍摄质量差等问题。
15 一种全地形车上推进减阻装置 CN201510682569.5 2015-10-21 CN105346344A 2016-02-24 贾文良
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上推进减阻装置,包括车架和轮胎,轮胎的圈轴孔中设置有一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上设置有一支撑座,支撑座的纵向端面上一上一下铰接有一对平行布置的上摆臂和下摆臂,上摆臂和下摆臂的另一自由端均铰接到车架上,在上摆臂和下摆臂的其中之一上铰接有一避震杆,避震杆的另一自由端铰接到一曲轴主轴颈上,曲轴设置于车架上且其上其中一曲柄臂连接有一减速机,减速机连接有一驱动电机。水陆两栖特种车上过多的轮胎随着车体沉入水中给推进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因此本发明将轮胎设计为可以举升的升降机构,当水上推进时予以举升,使得轮胎不入水,如此大大减小水上推进阻力,保证车体水上推进顺畅。
16 陆两用车辆 CN201510161807.8 2008-08-22 CN104875565A 2015-09-02 A·T·吉布斯
一种能够在陆地和上行驶的水陆两用车辆(10)设有一个车身滑行船身(12),以及三个安装在可缩回悬架22、26上的道路车轮(20,24),所述可缩回悬架22、26可伸出以在道路使用,或可缩回以在水上使用;以及还包括用于至少一个驾驶者跨骑在车身上的骑乘座椅(40,图2)。水上推进是由至少两个具有入口(32)和喷嘴(34)的喷射驱动器(30)提供的。图3显示了动系统和可缩回的后轮悬架。转向控制可以由把手(42,图2)或方向盘(未示出)提供。所述喷射器可以由带和/或驱动轴驱动。一个分立的动力源可提供用于水上使用。可安装一个挡玻璃(44,图2)。
17 陆两用车船身 CN201280039320.7 2012-06-13 CN103917386A 2014-07-09 A·T·吉布斯; E·J·卡尔森
发明提供了一种以陆上模式和上模式可运行的水陆两用车,该水陆两用车包括:船身;被设置在该船身中的至少一个间断部;以及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或履带驱动器组件,其至少部分地位于该至少一个间断部中。当以水上模式运行时,该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或履带驱动器组件的轮或履带驱动器被缩回到该船身的最低点以上,并且当以陆上模式运行时,所述轮或履带驱动器的至少部分伸展到该船身的最低点以下。该船身是滑行V型船身,并且该船身具有向前船首区段,该向前船首区段限定了跨过该船身的船幅的正面船首表面/区域。该至少一个间断部被设置在该船身的该向前船首区段中,并且当伸展时,该至少一个可缩回的轮或履带驱动器组件的轮或履带驱动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正面船首表面/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之前和前方。
18 陆两用车 CN200480001909.3 2004-07-15 CN1723136A 2006-01-18 艾伦·蒂莫西·吉布斯
一种陆两用车(1,图1),车轮悬挂设备(20’)包括上部和下部联动装置(11,12);道路悬挂装置(28);和缩进装置(35),所述缩进装置用于在用于道路使用的伸展位置和用于海上使用的缩进位置之间移动车轮。悬挂装置(28)从车轮和/或联动装置可操作地脱离,允许缩进和伸展。缩进装置(35)也可在道路使用中脱离。脱离结构可包括滚珠和轨道机构(34’,图3)、联花键(92A,93A,96,图4和4A)、联锁齿(106,108,图5)或气动离合器(138,图6)。图8示出用于悬杆臂(32)的花键(160和161)以及用于缩进臂(37)的气动离合器(168)的组合。悬挂装置(28)可连接至上部联动装置(11)(图2)。可使用线圈、扭杆或液压气动弹簧
19 一种陆两用越野型摩托车 CN201610287695.5 2016-05-04 CN107344479A 2017-11-14 余理想
发明公开了一种陆两用越野型摩托车,包括摩托车本体,所述摩托车本体包括前轮和后轮;前水平板的中部具有长形通槽,前轮插套在长形通槽中,前水平板的左右两侧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有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前轮的中心转轴上;后水平板的中部具有向后延伸的中心通槽,后轮插套在中心通槽中,后水平板的后部左右两侧固定有后竖直连接杆,后竖直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在后轮的中心转轴上;后水平板的前部左右两侧固定有中部连接杆,中部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在摩托车本体的车架中间底部处。它可以在陆地行驶也可以在具有动输出状态下在水面上行驶,使得无需避让,缩短行驶路程。
20 带有上推螺旋桨的捕鱼 CN201611203083.X 2016-12-23 CN107054559A 2017-08-18 李文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上推螺旋桨的捕鱼船,包括甲板、两个结构相同的船体,甲板铺设在两个船体的顶部,船体包括外侧壁板、内侧壁板和底面板,外侧壁板是由上斜面板和下斜面板对接成V字形结构;还包括轮子和折叠轮架,所述折叠轮架包括轮支架液压缸,轮支架铰接在船体的内侧壁板的下端处,轮子安装在轮支架上,折叠时,液压缸拉到轮支架穿过底面板进入船体底部的凹槽内,展开时,液压缸推动轮支架向下展开;还包括电动式的上推螺旋桨,上推螺旋桨设在底面板上。由于增设了上推螺旋桨,轮子着地移动时,能减轻船体与地面的摩擦,以辅助轮子将船体移出面。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