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充气轮胎 CN200880101274.2 2008-07-30 CN101765523B 2012-08-22 宫坂淳; 氷室泰雄
发明充气轮胎(1)在胎侧部(7)的表面(7a)上设置有沿着轮胎径向延伸且沿着轮胎周向隔着间隔而形成的多个湍流产生用突条(13)。在胎侧部(7)上设置有从胎侧部(7)的表面(7a)凸起的隆起部(15)。湍流产生用突条(13)的内侧端部(13A)或者湍流产生用突条(13)的外侧端部(13B)中的至少一方与隆起部(15)的表面平滑地连续。作为内侧端部(13A)的从胎侧部(7)的表面(7a)起的高度的内侧端高度(H1)高于作为外侧端部(13B)的从胎侧部(7)的表面(7a)起的高度的外侧端高度(H2)。
102 零压轮胎 CN201210028250.7 2012-02-09 CN102632770A 2012-08-15 堀内研治
发明提供一种兼顾零压行驶时耐久性和正常行驶时乘坐舒适性的零压轮胎。在侧壁增强型的零压轮胎(1)中,对侧壁部(9)上以帘布层(5)为中心的内外橡胶厚度比(Ga/Gb、Gc/Ga)进行指定,同时在侧壁部(9)的外壁面一侧埋设沿轮胎直径方向延伸的填胶(SF),并对填胶(SF)的拉伸模量Ms/侧壁增强层(11)的拉伸模量M、轮辋护胶(RC)的拉伸模量Mc/填胶(SF)的拉伸模量Ms、胎边芯(4)的剖面积Df/填胶(SF)的剖面积Ds、填胶(SF)的剖面积Ds/侧壁增强层(11)的剖面积D、侧壁增强层(11)的橡胶硬度、以及带罩层(8)的材料分别进行指定。
103 泄气保用轮胎 CN200880116146.5 2008-11-06 CN101861251B 2012-08-15 松井博司; 青木知荣子; 石田孝明
一种具有减小的重量以及增加的均匀性的泄气保用轮胎。该泄气保用轮胎(1)具有从胎面(2)经过胎侧(3)延伸到胎圈(4)的胎圈芯的环面状胎体(6),并且具有设置在胎体(6)内侧并沿胎侧(3)在轮胎的径向上向内和向外延伸的侧部加强橡胶部分(9)。在胎面(2)的外表面上设有间距花纹,其中花纹元素在轮胎的周向方向上进行设置。每个侧部加强橡胶部分(9)的内表面具有在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凹部(11),所述侧部加强橡胶部分的内表面面向胎腔。在每个侧部加强橡胶部分(9)中的凹部的总数n是花纹元素的总数的0.70到1.30倍。
104 泄气保用轮胎 CN201080036399.9 2010-07-21 CN102470709A 2012-05-23 日野秀彦; 半谷正裕
公开一种具有显著增强的泄气保用耐久性的泄气保用轮胎。所公开的泄气保用轮胎设有:胎体(6),其从胎面部分(2)经过胎侧部分(3)延伸到胎圈部分(4)的胎圈芯(5);以及侧部加强橡胶层(9),其具有新月形横截面并在胎体(6)内侧设置于胎侧部分(3)中。具有至少0.3W/(m·K)的导热系数的导热橡胶(11)分布在轮胎的内表面(12)上。所述导热橡胶(11)的至少一部分分布在侧部加强橡胶层投影区域(T)中,该侧部加强橡胶层投影区域(T)由侧部加强橡胶层(9)在轮胎的内表面(12)上的投影构成。
105 充气轮胎 CN200880101210.2 2008-07-30 CN101772430B 2012-02-29 鹤田诚; 山口正志; 宫坂淳
发明提供一种缺气保用轮胎(1),其在胎侧部(3)的表面具备沿着轮胎径向延伸且沿着轮胎周向隔开间隔配置的多个湍流产生用突条(20),该缺气保用轮胎(1)的特征在于,在将位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Wmax)的轮胎径向内侧的所有湍流产生用突条(20)的侧壁面积总和设为Si、将位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Wmax)的轮胎径向外侧的所有湍流产生用突条(20)的侧壁面积总和设为So时,满足Si>So的关系。
106 零压轮胎 CN201110133326.8 2011-05-20 CN102275465A 2011-12-14 堀内研治
发明提供一种兼备零压行驶时耐久性与正常行驶时乘坐舒适性的零压轮胎。在侧壁增强型零压轮胎(1)中,沿帘布层(5)外周面配置不抵达胎圈芯(3)的第二帘布层(12),同时分别指定胎圈填胶(4)外周端(4a)的位置、装饰线(13)法线X上以帘布层(5)为中心的内侧橡胶厚度Gc与外侧橡胶厚度Ga的关系、胎圈部(2)上方区域内侧壁橡胶的橡胶厚度Ga与Gb的关系、以及帘布层(5)折返末端(5a)的位置。
107 具有侧壁插入物的轮胎 CN200710180184.4 2007-10-10 CN101161485B 2011-05-25 G·阿戈斯蒂尼; F·G·科尔瓦塞; C·凯斯; M·维德尔特; F·施米茨; A·T·珮罗尼特-帕昆; M·M·迪亚兹-斯查夫
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有圆周胎面、两个间隔分离的胎边和连接所述胎边和胎面的侧壁,其中所述轮胎侧壁包括至少一个包含至少两个环形片段的内部环形侧壁插入物,所述至少两个环形片段包含第一和第二相邻的环形片段;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环形片段以相互间具有界面的方式布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环形片段中的每个均包含含有至少一种二烯基橡胶和至少一种硫化改性剂的橡胶组合物,所述硫化改性剂选自α,ω-双(N,N’-二基硫代基甲酰基二硫)烷烃、双来酰亚胺类物质和双柠康酰亚胺类物质;和其中,在第一环形片段中的硫化改性剂浓度低于第二环形片段中的硫化改性剂浓度。
108 不对称的充气式泄气保全轮胎 CN200510134021.3 2005-12-20 CN1792621B 2011-05-18 M·赫多; J·P·达尔伯格; W·D·阿伦; L·L·D·科兰托尼奥; F·G·科尔瓦西
一种能够在充气不足状态下工作的充气轮胎,其中,侧壁的构造设置成可补偿作用于该轮胎上的负外倾。轮胎的内部侧比轮胎的外部侧更柔软。这通过形成在轮胎轮廓或内部构造方面不对称的轮胎来实现。
109 防爆轮胎 CN200710140623.9 2005-02-25 CN101112853B 2010-06-09 铃木和也
发明公开一种防爆轮胎,包括:胎体,其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在一对胎圈部分之间延伸通过胎面部分及胎侧部分,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包括:一延伸于所述一对胎圈部分之间的主体部分;以及一对卷起部分,每个卷起部分绕胎圈芯由所述轮胎的轴向内部向所述轮胎的轴向外部卷起;胎侧加强橡胶层,其布置在每一个胎侧部分中且位于所述胎体的轴向内部并由中间部分朝其径向内端及外端渐缩,而在所述轮胎的子午线区域具有月牙形状;加强帘布层,其布置在每一个胎侧加强橡胶层轴向外部并包括至少一个带有相对于所述轮胎的径向方向倾斜的帘线的加强层;以及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所述主体部分与每个所述卷起部分之间的橡胶胶芯,每个所述橡胶三角胶芯从设置在每个胎圈部分中的胎圈芯径向朝外延伸并渐缩;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强帘布层的径向内端位于所述胎侧加强橡胶层的径向内端和所述橡胶三角胶芯的径向外端之间。
110 侧壁加强用橡胶组合物及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的防爆轮胎 CN200610126112.7 2006-08-22 CN1919910B 2010-05-12 保地和郎
提供了一种侧壁加强用橡胶组合物,同时具有低发热性和高硬度。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爆轮胎的侧壁加强用橡胶组合物,以100重量份的二烯橡胶组分为基准,含有10~100重量份的氮吸附比表面积为30~100m2/g并且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油吸收值至少为50ml/100g的炭黑,至少2重量份的硫或硫的化合物,以及5~120重量份的纵横比为3~50的(1)片状粉末或(2)含氟母。
111 充气轮胎 CN200880004521.7 2008-02-08 CN101605666A 2009-12-16 山口正志
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在轮胎表面上设有形成有锐利的缘部的湍流产生用突起,在将轮胎半径设为“R”、突起最大高度设为“H”、突起周向间隔设为“p”、突起径向间隔设为“e”、突起径向长度设为“L”、突起周向长度设为“A”时,满足,1.0≤p/H≤50.0,0.1≤H/e≤3.0,1.0≤L/H≤50.0,1.0≤(p-w)/w≤100.0的关系。
112 具有胎壁插入物的性能轮胎 CN200910149279.9 2009-06-02 CN101596838A 2009-12-09 W·富赖特
发明涉及具有胎壁插入物的性能轮胎,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具有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胎体、内衬里、胎壁、包括胎圈芯和胎圈顶端的胎圈以及径向置于胎体外侧的胎面。该胎壁仅具有位于内衬里和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之间的单独的月牙形橡胶插入物。该至少一个月牙形橡胶插入物的橡胶具有在大约68至大约90的范围内的硬度(肖氏A,100℃),并且该至少一个月牙形橡胶插入物的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所测得的最大厚度小于胎壁的厚度的30%,该胎壁的厚度为平行于轮胎的旋转轴线从内衬里的轴向内表面到胎壁的轴向外表面在橡胶插入物的最大厚度处测得。
113 充气轮胎和装有充气轮胎的车辆 CN200780048539.2 2007-08-21 CN101583503A 2009-11-18 山浦常义
能够用普通的气囊容易地加压成形提高了缺气保用耐久性和乘坐舒适性的胎侧加强缺气保用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胎面部(2)、胎肩部(3)、胎侧部(4)和胎圈部(5)。在胎圈部(5)内设有胎圈芯(6)和填充胶条(7)。将由主体部(8a)和折返部(8b)构成的胎体帘布层(8)从胎冠部(9)经过胎肩部(3)和胎侧部(4)的内侧延伸到胎圈部(5),在胎圈芯(6)的外周上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向外侧折返而卷起到轮胎径向外侧地设置。在胎侧部(4)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设有加强橡胶层(11)。在缺气保用行驶时应较大的一侧(图中的左侧)设有胎圈加强层(12)。由橡胶层形成的部分相对于赤道左右对称,因此能够用普通的气囊容易地加压成形。
114 轮胎警报装置 CN200910149364.5 2004-04-14 CN101574912A 2009-11-11 桑岛雅俊
一种在缺气行驶时警告充气轮胎的缺气行驶极限的警报装置,其中所述的充气轮胎是在侧壁部配置有使缺气行驶成为可能的加强层的充气轮胎。具有为了警告缺气行驶极限而使用的轮胎温度传感器,将该轮胎温度传感器配置在与加强层相面对的侧壁部的内面。
115 防爆轮胎 CN200610079987.6 2006-04-28 CN100506901C 2009-07-01 保地和郎
提供了一种防爆轮胎,其具有的侧壁加强层能兼顾低发热性和高硬度,并且耐久度得到了改善。一种橡胶组合物,以100重量份的橡胶组分为基准,含有10~100重量份的炭黑,以及2重量份或更多的硫或含硫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为30~100m2/g,并且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油吸收值为50ml/100g或更多;所述橡胶组分包含10~50wt%的共轭二烯聚合物或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物,具有伯基和烷基甲烷基,并且具有-30℃或更低的玻璃化转变点,其中双官能或多官能团的单体共聚为一条聚合链,和/或至少一部分(共)聚合链被双官能或多官能团的偶联剂所偶联;以及一种防爆轮胎,其具有的侧壁加强层包含该橡胶组合物。
116 漏气保用子午线充气轮胎 CN200780020994.1 2007-05-29 CN101460319A 2009-06-17 山本雅彦
发明提供一种漏气保用子午线充气轮胎。该漏气保用子午线充气轮胎不损失乘坐舒适性能等实车性能、就可谋求大幅度提高低压安全耐久性能。包括胎体层(5)、主带束层(8)、胎面部(9)、胎侧部(12)和具有大致月牙状的截面形状的加强橡胶层(13)。作为胎体层(5)的至少1片帘布层仔帘线,使用30℃与80℃之间的热收缩应差为3.0×10-2cN/dtex以上的帘线,加强橡胶层(13)的、从30℃到50℃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的降低率(%)的斜率α以下式:α≤-3.0×10-2[%]/ [deg]表示,而且,从50℃到80℃的动态存储弹性模量E’的降低率(%)的斜率β以下式:β≥-8.0×10-2[%]/[deg]表示。
117 具有非对称自支撑侧壁的轮胎 CN200480039372.X 2004-12-09 CN100493933C 2009-06-03 小沃尔特·李·威拉德
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高机动性行驶的轮胎,包括由侧壁嵌件(31,32)增强的侧壁(62),该侧壁嵌件(31,32)为内侧壁中的内嵌件(31)和外侧壁中的外嵌件(32),所述嵌件由使侧壁能够在充气压实质性降低或为零的情况下承载相当于车辆部分重量的负荷的橡胶组合物制成,内侧壁(更具体地说,所述侧壁的嵌件)具有基本上高于外侧壁(更具体地说,所述侧壁的嵌件)的模量,该内嵌件和该外嵌件被再分为数量不等的区域。
118 充气安全轮胎 CN200780010346.8 2007-03-22 CN101405153A 2009-04-08 随行裕吾
发明提供一种充气安全轮胎,其具有在胎侧部的胎体层内周面分担支承负荷的截面大致月牙形的增强橡胶层,构成带束增强层的纤维帘线的总纤度为1000~7000dtex及含有至少50质量%以上的聚纤维,且该纤维帘线的最大热收缩应为0.1~1.8cN/dtex,该充气轮胎不会损失通常内压行驶时的乘坐舒适性、不伴随制造工序的改变、抑制了胎面部的压曲变形、提高了缺气保用性能。
119 充气轮胎 CN200480008492.3 2004-03-24 CN100439131C 2008-12-03 秋山一郎
是可以一面将质量增加抑制在最小限,一面改善通常行驶时的乘坐感觉,同时提高缺气行驶时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有由用有机纤维帘线构成的2片或其以下的胎体帘布层构成的胎体层,和由配置在胎面部的胎体层的轮胎径方向外侧的至少2片带束层片构成的带束层。胎面部,在位于轮胎径方向最外侧的胎体帘布层的径方向外侧、并且是位于轮胎径方向最内侧的带束层片的径方向内侧,具有胎面加强橡胶层,胎侧部,在位于轮胎轴方向最内侧的胎体帘布层的轴方向内侧,具有剖面为月牙形状的侧壁加强橡胶层,构成胎体层的至少1片胎体帘布层,具有在配置在胎圈部的胎圈芯的周围被翻折的结构。
120 具有侧壁加强件的轮胎 CN200680031915.2 2006-08-15 CN101253060A 2008-08-27 金杰; 麦克·凯瑞诺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最大断面宽度(Wm)、在最大断面宽度(Wm)上方的上部(U)和在最大断面宽度(Wm)下方的下部(L)的轮胎(100),其包括圆周胎面(102)、一对侧壁(104)和一对胎圈部分(106)。轮胎(100)还包括围绕轮胎(100)从一个胎圈部分(106)圆周地延伸到另一个胎圈部分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114,116)和围绕轮胎(100)圆周地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加强帘布层(202,204)。第一和第二加强帘布层(202,204)设置在轮胎(100)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114,116)和至少一个侧壁(104)之间。第一和第二加强帘布层(202,204)包括终止于轮胎(100)的下部(L)中的下端(208,212)和终止于轮胎(100)的上部(U)中的上端(206,210)。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