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用于制造压花纤维网的方法 CN201080011369.2 2010-03-11 CN102348440B 2013-08-21 B.F.格雷; S.B.格罗斯; C.H.范瓦尔肯伯格; R.G.科伊; K.J.斯通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压花纤维网的方法。在成形结构和静压充气室之间提供前体纤维网。该成形结构具有多个离散的孔或凹陷。静压充气室顶靠前体纤维网和成形结构提供压以迫使前体纤维网进入到成形结构的孔或凹陷中从而形成压花纤维网。所得压花纤维网具有多个离散的延伸元件。
102 基于含氟化合物的光学补偿膜 CN201180052206.3 2011-09-21 CN103189427A 2013-07-03 郑晓亮; 张东; 景蛟凯; 弗兰克·W·哈里斯; 布莱恩·迈克尔·金; 泰德·格尔姆罗斯; 郭钊明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补偿膜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一种聚合物膜和基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膜具有在整个波长范围为400nm<λ<800nm下大于0.005的正双折射,膜是由聚合物溶液流延而成,该聚合物溶液含有溶剂和聚合物,聚合物含有结构式(I)所示的部分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的是氢原子,烷基,取代的烷基或者卤素,其中R1、R2、和R3中至少一个是氟原子,并且其中R是氢或者苯乙烯环上的取代基。
103 用于制备表面改性氟树脂膜/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 CN201210440284.7 2012-11-07 CN103183839A 2013-07-03 中野宏昭; 八尾英治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互接合的表面改性氟树脂膜和热塑性树脂的复合材料、以及含有该复合材料的医疗设备。制备氟树脂/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通过来自离子源的离子束照射使氟树脂膜的表面粗糙化;以及在保持热塑性树脂为流体状态的同时将在表面粗糙化步骤中获得的表面改性氟树脂膜和热塑性树脂加压接合。
104 组装复合材料结构的方法和装置 CN200810246386.9 2008-11-06 CN101474658B 2013-03-13 史蒂文·G·基纳
用于机械接合组件以组装复合材料结构的方法和装置。提供第一和第二组件。第一和第二组件至少之一包括复合材料组件。在第一和第二组件的每一个上都形成孔。在第一和第二组件的孔中放置金属套筒,从而金属套筒接触第一和第二组件,在金属套筒中放置复合材料铆钉。对复合材料铆钉进行加热和施加变形,以接合第一和第二组件从而构成组装的复合材料结构。
105 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熔敷装置、熔敷接头、树脂管熔敷装置及熔敷方法 CN201180020252.5 2011-04-01 CN102859247A 2013-01-02 今西良; 三崎胜; 山田真照; 中村岳宽; 増田昭宏
通过对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被如下改善的熔敷接头及其熔敷方法,能够尽量抑制或解除在管端部和软管端部嵌合插入而成的接合部上因热熔敷引起的向内侧的膨出以及焊珠的形成,在不造成流体流动阻的情况下能够良好地进行熔敷一体化。因此,熔敷接头具有用于由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1的端部1T嵌合插入的管端部2T,并且,利用从外侧包围管端部2T的加热单元4的加热来对管端部2T和嵌合插入在管端部2T内的软管端部1T进行熔敷,该熔敷接头设置有外套安装在管端部2T上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保持架3,并且在保持架3上以一体方式形成有用于在与加热单元4之间确保径向上的膨胀用间隙S的凸缘12。
106 复合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80106376.3 2008-09-04 CN101835596B 2012-08-29 冈野保高; 长岛泰宪; 手计仁志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成型品,所述复合成型品由板状构件和树脂构件构成,具有该板状构件与该树脂构件在互相对置的侧端面以凹凸形状接合的凹凸形状接合面,所述板状构件是将位于上面侧和下面侧的表层基材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芯层基材进行一体化而得到的,其中,连续的、连接上述各表层基材描绘出的凹凸形状中的相邻凸部的顶部的直线线段形成凸部通过线,相对于每1mm长度的上述凸部通过线,沿着该凹凸形状中的凹凸而形成的实际接合线的长度为1.05mm以上。
107 接枝共聚物及以其为有效成分的脱模剂 CN201080024480.5 2010-06-03 CN102458789A 2012-05-16 金海吉山; 村田清一郎; 佐藤胜之
一种接枝共聚物,其是使聚亚烷基二醇或其烷基醚与通式CnF2n+1(CH2CF2)a(CF2CF2)bCH=CH2(其中,n为1~6的整数,a为1~4的整数,b为1~3的整数)所示的多氟-1-烯进行接枝共聚而得的。该接枝共聚物是被称为生物蓄积性低的具有原子数6以下的全氟烷基的低聚体化合物,作为脱模剂的有效成分使用时,可发挥与使用碳原子数8以上的全氟烷基的化合物的情形同等的脱模性能。
108 包括多个离散的延伸元件的着色的材料纤维 CN201080011370.5 2010-03-12 CN102438819A 2012-05-02 K.J.斯通; R.D.扬
发明公开了一种着色的材料纤维网,该纤维网包括多个离散的延伸元件。这种着色的材料纤维网包括掺入到材料自身中的着色剂或设置在材料纤维网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着色剂。离散的延伸元件在远端和/或沿离散的延伸元件的侧壁包括变薄部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离散的延伸元件具有小于约500微米的直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着色的材料纤维网每平方厘米包括至少约95个延伸元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离散的延伸元件具有至少约0.2的纵横比。
109 表现出随视而定的颜色且包括多个离散的延伸元件的材料纤维 CN201080011363.5 2010-03-12 CN102438818A 2012-05-02 K.J.斯通; R.D.扬
发明公开了一种着色的材料纤维网,其表现出随视而定的颜色并且包括多个离散的延伸元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着色的材料纤维网包括第一材料纤维网和第二材料纤维网,其中第一材料纤维网包含具有第一折射特性的第一聚合物,并且第二材料纤维网包含具有第二折射特性的第二聚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的所述第一折射特性不同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的所述第二折射特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着色的材料纤维网包含干涉颜料,干涉颜料掺入到着色的材料纤维网的至少一个层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离散的延伸元件具有小于约500微米的直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着色的材料纤维网每平方厘米包括至少约95个延伸元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离散的延伸元件具有至少约0.2的纵横比。
110 用于层压紫外线固化波导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CN200810214368.2 2008-09-05 CN101382688B 2012-04-11 柳泽贤司
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层压紫外线固化波导材料的方法和装置。将基板(31)和紫外线固化型波导材料(32)置于一对膜(41、42)之间,对所述一对膜之间的部分减压或者将外部压施加到所述膜上,从而将所述紫外线固化型波导材料层压到所述基板上,并且同时将紫外线通过所述膜照射到所述紫外线固化型波导材料上以固化所述波导材料。
111 形成可透射激光的构件的阻燃性树脂组合物 CN200680049317.8 2006-12-25 CN101346429B 2012-03-21 春原淳; 平川阳一; 花房和人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激光熔接的阻燃性树脂组合物(用于位于透射侧的构件),其包含(A)聚酯系树脂和(B)选自次膦酸盐、二次膦酸盐和它们的聚合物(优选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次膦酸化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可以具有对于包含所述树脂组合物且厚度为2mm的模塑制品不小于15%的激光透射率。所述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含氟树脂、含氮阻燃剂(例如,三嗪化合物与氰尿酸和/或异氰尿酸的盐)和/或填充剂(例如玻璃纤维)等。这种树脂组合物同时实现了高平的激光熔接性(激光透射性)和阻燃性。
112 含填充材料的氟树脂片材、其制造方法及垫片 CN201080012660.1 2010-03-25 CN102348754A 2012-02-08 黑河真也
发明提供应松弛性、特别是高温下的应力松弛性优良的含填充材料的氟树脂片材。含填充材料的氟树脂片材的特征是,按以体积比计氟树脂∶无机填充材料=30~55∶70~45(两者合计为100)的比例含有氟树脂和修正莫氏硬度为8以上的无机填充材料。
113 接缝制作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制成的制品 CN201080006438.0 2010-02-19 CN102300480A 2011-12-28 尼克·兹茵斯基
一种结合层合板的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两张层合板,以及通过形成至少一条接缝将至少两张层合板的接缝区结合在一起。各层合板包括至少一层织物材料,该至少一层织物材料在非接缝区中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在接缝区中具有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小于第一厚度。一种制品包括至少两张层合板,通过形成至少一条接缝将这至少两张层合板的接缝区结合在一起。各层合板包括至少一层织物材料,该至少一层织物材料在非接缝区中具有第一厚度并且在接缝区中具有第二厚度。
114 无线使能装置 CN200710164682.X 2007-12-07 CN101219576B 2011-12-21 A·伯克; J·W·马尔登
发明提供一种例如RFID标签的嵌入式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成型在单独的壳体中,所述壳体由任意热塑性材料构成,构成壳体的热塑性材料与所述壳体连接于其上的装置的塑料材料相容。随后,封装的标签组件能够通过多种行业内公知并认可的手段热粘接在所述装置上。
115 用于聚四氟乙烯的热熔粘合剂 CN200680027806.3 2006-07-27 CN101233205B 2011-08-03 A·K·梅汉; R·J·雷弗塔斯; B·P·威廉斯
热熔粘合剂包括1,1-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的热塑性三元共聚物以及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三元共聚物。该粘合剂可与各种基材,尤其是诸如聚四氟乙烯(PTFE)的表面能非常低的基材良好粘合。
116 制备多层聚四氟乙烯制品的方法以及由其形成的制品 CN200910221404.2 2009-09-30 CN101712196A 2010-05-26 G·索图普拉苏
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多层聚四氟乙烯制品的方法以及由其形成的制品。一种用于制备多层膨体聚四氟乙烯制品(120,220)的方法,包括用两个或更多个聚四氟乙烯细粉的层(102,106,202,206)填充预成型体(100,200),其中至少一层包含功能添加剂和至少一层包含加工助剂;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层之间设置分离层(110,210),其中将该分离层配置为在填充期间为每一层提供结构完整性;推挤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层以获得多层挤出物;除去所述加工助剂;和膨体多层挤出物以形成所述多层膨体聚四氟乙烯制品。
117 激光透射性树脂成形品及其复合成形品 CN200880018642.7 2008-05-27 CN101679729A 2010-03-24 春原淳; 平川阳一; 坂田耕一
发明提供了以聚酯系树脂基础且可兼有高平的激光熔接性(激光透射性)和阻燃性的激光透射性树脂成形品。所述激光透射性树脂成形品由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聚酯系树脂(A)(PBT系树脂等)和选自溴化(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溴化苯乙烯系树脂、溴化聚酸酯系树脂和溴化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溴系化合物(B)以及平均粒径2~10μm的锑氧化物(C)。这种成形品具有优异的激光透射性和阻燃性,厚度1mm的激光透射率为20%以上,厚度0.8mm的基于UL94标准的阻燃性评价可以是V-0。所述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填充剂、含氟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磷系化合物和/或晶核剂等。
118 全氟弹性体材料与表面粘合的方法 CN200880003269.8 2008-01-16 CN101611064A 2009-12-23 罗纳德·R·坎贝尔; 布赖恩·艾伦·乌克斯; 罗伯特·安东尼·雷伊; 加里·赖希尔; 卡尔明·夸尔塔佩拉; 克里斯托弗·科拉多
发明包括将全氟弹性体材料粘合于第一表面的方法,包括:(a)使第一表面接触包含可固化全氟聚合物和固化剂的粘合剂;(b)使粘合剂固化以形成粘合于第一表面的全氟弹性体材料。在实施这种方法时,所述粘合剂可以是通过将可固化的全氟弹性体和固化剂溶解于溶剂而制备的溶液。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在步骤(b)中形成的全氟弹性体材料是涂层,或者,作为选择,所述第一表面是全氟弹性体元件的表面并且形成的全氟弹性体材料是全氟弹性体焊接件。
119 全氟聚合物组合物部件的制备方法 CN200780047295.6 2007-12-21 CN101563207A 2009-10-21 J·D·布泽; C·K·迪凯恩; T·P·甘尼特
可在不打乱纤维取向的情况下,通过摩擦焊接方法例如振动焊接和超声焊接将包含平行于部件表面取向的(增强的)纤维的全氟聚合物部件接合在一起。所述部件可直接使用或切割为其他形状。此类部件可用于其中需要耐高温性和/或耐化学性以及良好物理特性例如强度和/或韧性的场合。这些类型的部件包括垫圈和密封环。
120 含填充材料的氟树脂片材的制造方法及含填充材料的氟树脂片材 CN200780010182.9 2007-03-19 CN101405121A 2009-04-08 黑河真也
发明的含填充材料的氟树脂片材的制造方法包含在轧辊温度为40~80℃的条件下轧制含有氟树脂、填充材料及加工助剂的片材形成用树脂组合物的工序,该加工助剂含有30质量%以上(这里,加工助剂重量为100质量%)的分馏温度为120℃以下的石油溶剂。通过本发明,提供即使在氟树脂的填充率低、填充材料的填充率高的情况下,高应松弛特性和高气密特性(密封性能)也并存的含填充材料的氟树脂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