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 金属铸造;用相同工艺或设备的其他物质的铸造 / 压力铸造或喷射模铸造,即铸造时金属是用高压压入铸模的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21 一种镁合金齿轮箱的压铸工艺 CN201310293934.4 2013-07-12 CN104278180A 2015-01-14 李飞
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齿轮箱的压铸工艺。所述工艺按照配方量配制原料组分并混合;将混合后的原料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状;在8~20MPa的压射比压下,使得到的液态或半液态原料以35~80m/s的充填速度充填进模具空腔中,充填时间为0.01~0.3s,在充填过程中,模具温度为200~315℃,浇注温度为600~700℃;充填完成后,在30~80MPa下保压2~8s使其成型凝固,最后获得镁合金齿轮箱铸件。本发明所述的镁合金齿轮箱压铸工艺合理、稳定,压铸成形质量和表面质量好,成品率高。
222 一种新的散热压铸方法 CN201310272718.1 2013-07-02 CN104275471A 2015-01-14 徐国祥; 刘海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散热压铸方法,首先通过挤型成型方法,制得带有多个散热片叶片和一个基座的金属件;然后将上述金属件一个或多个镶嵌到模具中;其次加入金属溶液,通过压铸的方法将1个或多个金属件压铸成散热片。该发明可以降低模具制作成本,缩短利用模具加工的时间,提高压铸生产效率。
223 一种管状铸件及其制备工艺 CN201410463544.1 2014-09-12 CN104259437A 2015-01-07 曹海春; 林荣英; 李炳渠; 肖治东
一种管状铸件,包括一管体以及轴向地开设于该管体中部的容置腔,所述管体包括一浇铸管以及一压铸管,所述浇铸管具有第一外周面和第一内环面;所述压铸管具有第二外周面和第二内环面,所述压铸管的第二内环面覆盖于所述浇铸管的第一外周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管状铸件的制备工艺。本发明通过先使用砂芯进行一次浇铸成型制得浇铸管,然后再将浇铸管作为压铸工艺的内芯,由于浇铸管是由表面密集的轻金属合金结构生成的,因而相对于结构较为松散的砂芯,浇铸管作为内芯能够承受因压铸工艺而产生的大量的压,并且保证不变形,降低压铸工艺制备的管状铸件产品废品率,使得压铸工艺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管状铸件的制备,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224 一种压铸机及模具与压铸机自动分离的方法 CN201410536125.6 2014-10-13 CN104259420A 2015-01-07 吴治华; 罗俊; 娄阳; 刘可启; 余英洪
一种压铸机及模具与压铸机自动分离的方法,该压铸机包括压铸机本体,压铸机本体设有平的下模滑动梁,还设有弹簧夹紧定位机构和链条传送机构,弹簧夹紧定位机构位于下模滑动梁的上表面,下模滑动梁的上表面开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凹槽;弹簧夹紧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位于两条相互平行的凹槽的两侧;定位机构包括长滚轮安装板,长滚轮安装板与凹槽平行,与下模滑动梁固定;所述长滚轮安装板上设置有滚轮,长滚轮安装板的两端均呈弧形,形成导向。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种压铸产品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225 增压器用的压缩机壳体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80027884.4 2011-03-30 CN102933855B 2014-12-31 大须贺龙; 松井裕树; 矶谷知之
压缩机壳体(1)包括:涡旋部件(2),所述涡旋部件(2)具有:形成吸气口(11)的筒状的吸气口形成部(21)、形成排出涡旋室(12)中的吸气侧的壁面的涡旋壁面形成部(22)、和覆盖排出涡旋室(12)的外周侧的涡旋外周部(23);护罩部件(3),所述护罩部件(3)具有:被压入到吸气口形成部(21)内的筒状的护罩压入部(31)、以及形成排出涡旋室(21)中的内周侧的壁面且形成与叶轮(5)对向的护罩面(321)及扩压器面(322)的护罩壁面形成部(32);外周环状部件(4),所述外周环状部件(4)具有:被压入到涡旋外周部(23)内的外周环状压入部(41)、以及形成排出涡旋室(12)中的外周侧的壁面的外周环状壁面形成部(42)。
226 压铸产品的强度评价方法以及压铸产品 CN201280000906.2 2012-07-24 CN103635787A 2014-03-12 三邑宗隆; 冲田滋; 内田启之
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评价压铸产品的强度的压铸产品的强度评价方法以及通过该强度评价方法评价了强度的压铸产品。为此,在铸造后通过简易的强度试验机进行了断裂试验后,根据断裂冷硬层在通过断面观察得到的断裂面中所占的面积率来估计强度下降率。或者,对预先通过应分析求出的压铸产品的高应力部的规定范围的内部缺陷进行声波探伤,当该规定范围的内部缺陷的合计面积除以总探伤面积得到的缺陷率为规定值以下时,评价为压铸产品具有规定强度。
227 模铸组件和用于生产模铸组件的方法 CN201310173032.7 2013-05-10 CN103388697A 2013-11-13 亚历山大·格辛; 亚诺河·劳特巴赫; 彼得·基斯勒; 安德烈亚斯·奥夫勒; 约瑟夫·施廷佩尔; 乌尔里希·弗兰克; 海因茨·赫贝霍尔德; 迪特尔·施托尔布格斯
模铸组件和用于生产模铸组件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模铸组件特别是出口配件,模铸组件包括基座本体(1),基座本体(1)由金属或金属合金通过模铸方法生产且具有空腔,在基座本体中设置多个开口(2、3、4),借助于开口,可从外侧进入空腔,空腔至少部分地用铸造型芯(5)填充,铸造型芯(5)与基座本体(1)的内侧二维接触,且在铸造型芯中设置至少一个通道(6)用于流体的输送,其中在接触表面的主要部分中,特别是在铸造型芯(5)与基座本体(1)之间的整个或几乎整个接触表面区域中,铸造型芯(5)的壁厚与基座本体(1)的壁厚一样大或大于基座本体(1)的壁厚。此外,本发明涉及生产该类型的模铸组件的方法。
228 模铸组件和用于生产模铸组件的方法 CN201310173069.X 2013-05-10 CN103386468A 2013-11-13 亚历山大·格辛; 亚诺河·劳特巴赫; 彼得·基斯勒; 安德烈亚斯·奥夫勒; 约瑟夫·施廷佩尔; 乌尔里希·弗兰克; 海因茨·赫贝霍尔德; 迪特尔·施托尔布格斯
模铸组件和用于生产模铸组件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模铸组件特别是出口配件,模铸组件包括基座本体(1),基座本体(1)由金属或金属合金通过模铸方法生产且具有空腔,在基座本体中设置多个开口(2、3、4),借助于开口,可从外侧进入空腔,空腔至少部分地用铸造型芯(5)填充,铸造型芯(5)与基座本体(1)的内侧二维接触,且在铸造型芯中设置至少一个通道(6)用于流体的输送,铸造型芯(5)由熔点低于生产基座本体(1)的材料的熔点的材料制成,且铸造型芯(5)的外侧以至少大致所有其表面靠在基座本体(1)的内侧上。此外,本发明涉及生产该类型的模铸组件的方法。
229 模铸组件和用于生产模铸组件的方法 CN201310172876.X 2013-05-10 CN103386467A 2013-11-13 亚历山大·格辛; 亚诺河·劳特巴赫; 彼得·基斯勒; 安德烈亚斯·奥夫勒; 约瑟夫·施廷佩尔; 乌尔里希·弗兰克; 海因茨·赫贝霍尔德; 迪特尔·施托尔布格斯
模铸组件和用于生产模铸组件的方法。本发明涉及模铸组件特别是出口配件,模铸组件包括基座本体(1),基座本体(1)由金属或金属合金通过模铸方法生产且具有空腔,在基座本体中设置多个开口(2、3、4),借助于开口,可从外侧进入空腔,空腔至少部分地用铸造型芯(5)填充,铸造型芯(5)与基座本体(1)的内侧二维接触,且在铸造型芯中设置至少一个通道(6)用于流体的输送,其中铸造型芯(5)设有加强肋和/或杆,其中特别是在通道(6)中设置穿过通道(6)的杆。此外,本发明涉及生产该类型的模铸组件的方法。
230 合金 CN201080010815.8 2010-03-03 CN102341514B 2013-09-04 彼得·科尔曼
发明涉及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良好热传导性,用于制造压铸件的合金,所述铝合金包含:8.0至9.0重量%的,0.5至0.7重量%的,最高0.010重量%的,最高0.010重量%的镁,最高0.010重量%的锰,最高0.001重量%的铬,最高0.020重量%的,最高0.020重量%的,最高0.05重量%的锌,0.010至0.030重量%的锶,剩余部分是铝,还有其它元素和制造条件下产生的杂质每种最高0.05重量%,共计最高0.2重量%。所述合金特别适用于在压铸方法中制造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良好热传导性的部件。
231 用于生产中空压铸产品的方法 CN201310131800.2 2013-02-04 CN103240398A 2013-08-14 C·赫尔曼; H·安格梅尔; G·威尔恩哈梅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压铸机中生产由压铸制成的中空体的方法,该压铸机具有由模具部分组成的压铸模具,该模具部分具有固定模具部分和至少两个可移动模具部分。将可移动模具部分引导在模具的至少一个其它的可移动模具部分中,使得在模具的闭合位置,至少借助附接至所述固定模具部分的联装置来限制可移动模具部分。
232 斜撑杆装置、其制造方法及借助其加强的机动车辆底部 CN201180058157.4 2011-10-13 CN103237714A 2013-08-07 D·安德烈; K·艾佩尔; T·鲁德拉夫; A·萨尔基奇; M·斯雷泰诺维奇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强地安设在机动车辆底部上的斜撑杆装置(1),其中该斜撑杆装置(1)包括由用纤维增强的塑料复合材料构成的多个撑杆(2),所述多个撑杆从中心结点元件(3)延伸开来。每个撑杆(2)能通过其背向中心结点元件(3)的端部连接到所述底部上。为此,在每个撑杆(2)的背向中心结点元件(3)的端部上设置有连接结点元件(4),其中中心结点元件(3)和连接结点元件(4)由轻金属材料制成。中心结点元件(3)和连接结点元件(4)在此通过至少材料合的铸造连接与撑杆(2)相连。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造斜撑杆装置(1)的方法,以及一种使用斜撑杆装置(1)来加强的机动车辆底部。
233 用于机动车的轮毂 CN201180044189.9 2011-09-08 CN103097146A 2013-05-08 克劳斯·格雷文; 马尼坎达·洛加纳森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轮毂
234 精密齿轮及精密齿轮的制造方法 CN200910226183.8 2004-09-01 CN101709773B 2012-07-18 井上明久; 早乙女康典; 清水幸春; 喜多和彦; 渡边大智; 石田央; 竹田英树
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制精密齿轮及精密齿轮的制造方法,其通过以往的树脂成形齿轮或工具金属齿轮中没有的新型材料齿轮,得到兼具高硬度、高强度、高表面平滑性,且加工性优良的高精度金属制精密齿轮及齿轮机构。该齿轮由以族元素的Fe、Co、Ni和Cu、Ti、Zr、Hf为主成分的3元或4元以上的组成的玻璃质金属合金构成,由XRD谱图在卤原子图案中显示宽阔的峰值且没有一定的规则性的无序组织形成模数0.2以下的精密齿轮。
235 工艺仿真 CN201080029819.0 2010-06-28 CN102481626A 2012-05-30 普雷本·努尔高·汉森
一种用于仿真铸造或模制工艺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用于提供至少一个部件(335)的计算机模型(322)的装置;用于显示所述计算机模型(322)的装置;用于接收指示部件(324,326,328,335)的输入并响应于该输入更新所述部件的装置;用于显示用于工艺的至少一个工艺步骤对象(378)的装置,所述工艺步骤对象与工艺参数关联;用于接收指示工艺步骤对象(378)的输入并响应于该输入更新所述参数的装置;以及用于在至少一个部件(335)上执行所述工艺的仿真,根据工艺步骤对象(378)的关联参数和事件时间来仿真各个工艺步骤的装置。建议将附图3与摘要一同公布。
236 一种压铸件及其生产工艺 CN201010214514.9 2010-06-25 CN102294458A 2011-12-28 范志远; 李纯掌; 李江辉; 常明珠; 张家鑫
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件及其生产工艺,其中生产工艺包括:首先制作金属表面装贴层,所述金属表面装贴层是指一面已做装饰处理的金属薄板或金属片材;其次将上述金属表面装贴层和压铸合金原料分别置于预制模具的相应位置,进行一体化压铸成型,并且金属表面装贴层位于压铸合金原料的上面。其中压铸件包括:金属表面装贴层与压铸合金原料一体压铸成型,所述金属表面装贴层是指一面已做装饰处理的金属薄板或金属片材,且置于压铸件表面。由于本发明采取上述工艺,因此无需对产品进行表面处理,进而可避免表面处理工序带来的弊端,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而且,本发明的产品具有丰富多彩的外观效果。
237 用于制作泡沫合金的金属注射模制系统和工艺 CN200880017984.7 2008-05-20 CN101678449B 2011-11-09 弗兰克·切尔文斯基
发明揭示用于操作金属注射模制系统(100)的方法,包括:使用机构(110)以处理合金(112);使用机构(114)以处理间隔剂(116);使用压板(102)以支撑模具部分(108);使用压板(103)以支撑模具部分(106),一旦压板(103、102)移动而使模具部分(108、106)对接,模具部分(108、106)便形成腔(109),模具部分(108)界定通向腔(109)的浇口(107);使用夹持机构(105)在压板(102、103)之间施加吨位;将结合腔室(200)与机构(110)且与机构(114)连接;使用腔室(200)以接纳合金(112)和间隔剂(116),所述合金(112)和所述间隔剂(116)可在压下注射到腔室(200)内,合金(112)和间隔剂(116)至少部分在腔室(200)中在压力下结合;以及使用腔室(200)在压力下朝向模具(104)递送合金(112)和间隔剂(116),与间隔剂(116)结合的合金(112)可在模具(104)中以可固化方式成形。
238 铸造用砂芯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16906.7 2009-04-15 CN102026747A 2011-04-20 上野光明; 藤田博已; 吉荒敬太; 留场贤; 古泽浩
申请发明提供一种铸造用砂芯10,其具有涂层12、13,其中至少在最外层即第2涂层13中含有降焦油剂。由此可以利用熔化物的热量将由其内侧的第1涂层12及芯主体11产生的焦油分解成一、二氧化碳及等低分子气体,其结果可以防止从砂芯10向外部产生焦油。上述情况下,由于含有降焦油剂的层是直接与熔化物接触的第2涂层13,所以可以直接接受熔化物的热量,可以显著地获得上述防焦油产生效果。结果不仅可以防止产生由气体排出流路中的堵塞导致的铸造品缺陷,还可以实现气体排出流路及其周围结构的简单化。
239 压铸品质判定方法、压铸机选择方法、及压铸铸造条件决定方法 CN200880122766.X 2008-10-23 CN101909785A 2010-12-08 村上正幸
发明提供可以容易地对是否满足规定品质进行判定的压铸品质判定方法、对是否满足多个规定品质进行判定的压铸机选择方法、及决定铸造条件的压铸铸造条件决定方法。根据作为机器特性线(11)和模具特性线(12)的交点的工艺点(13)和直线(21)、(22)、(23)、(24)、及(25)的位置关系,判定为由判定基准值QfLB2及QaUB2制约的不等式不成立,判定为制约填充时间的上限及排气口排气速度的下限的不等式不成立。即,对于浇不足和卷入气体,判定为不满足规定的品质。
240 转向柱装置 CN200810002001.4 2005-07-15 CN101200195B 2010-10-27 野村哲生; 山田润
发明提供一种可靠地进行内柱的加紧的同时可确保外柱的刚性和强度的转向柱装置。在狭缝(13)的封闭端部(131)的周边形成有略呈半圆弧状并从外柱(1)的外周面(15A)向外突出的半圆弧状加强筋(132)。另外,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从该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的车身前方侧连续并向车身前方侧呈直线状延伸。半圆弧状加强筋(132)、直线状加强筋(133A、133B)对刚性和强度下降了的外柱(1)的狭缝(13)的周边进行加强,从而提高外柱(1)的刚性和强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