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发动机或泵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内燃机入F02;流体机械入F03,、F04);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361 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模扇罩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10431888.8 2017-06-09 CN107120170A 2017-09-01 李田田; 刘晓辉; 王建新; 朱志军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冷却模扇罩及其控制方法,风扇罩包括风扇罩主体、开设在风扇罩主体上的冷却风扇通风口、格栅通风口及控制器,格栅通风口内并列设有多个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主动格栅组件,控制器通过主动格栅组件控制格栅通风口的开口大小;根据汽车实际行驶情况,计算出冷却模块所需冷却气流流量及实际冷却气流流量,并通过控制器控制冷却风扇转速及主动格栅组件开度,满足冷却气流流量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主动格栅组件控制风扇罩上格栅通风口的开口大小,以改变冷却气流流通面积,实现对发动机冷却模块内冷却气流流量的实时控制,且能够使冷却风扇转速最小,节能降耗,提高整车的NVH性能。
362 一种通散热拖拉机散热系统 CN201610104026.X 2016-02-25 CN107120168A 2017-09-01 袁建中柏
一种通散热拖拉机散热系统,包括箱、机油散热器、空气散热器、散热风扇、控制器与电源,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出水口与发动机内的水道相通,机油散热器的进油口、出油口与变速箱内的油道相通,所述水箱的正面与空气散热器的背面相连接,水箱的背面与机油散热器的正面相连接,机油散热器的背面与散热风扇正对设置,该散热风扇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近水箱、机油散热器的交接处设置,所述电源设置于散热风扇的下方;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线、输入导电片、输出电线、输出导电片与蜡。本设计不仅散热效率较高,而且控制性较强。
363 一种散热效果强的拖拉机 CN201610103721.4 2016-02-25 CN107120167A 2017-09-01 颜泽水
一种散热效果强的拖拉机,包括车底盘、方向盘发动机、散热扇、控制器与电源,所述车底盘的顶部设置有发动机,所述散热风扇与发动机的前端正对设置,发动机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发动机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电源,该电源与发动机之间设置有隔离腔,且控制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散热风扇、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蜡弹簧。本设计不仅散热效率较高,而且控制性较强。
364 一种发动机 CN201710522798.X 2017-06-30 CN107120153A 2017-09-01 陆晓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包括阀体和阀盖,阀体的端壁被削去一截且在该位置设置有罩壳,罩壳的内壁设置有一转轴,阀盖的侧边设置有插孔,且阀盖通过插孔穿插在转轴上,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阀盖的打开或闭合,罩壳在转轴的上方位置设置有消声组件抵接阀盖,消声组件的宽度凸出于罩壳本体且延伸至罩壳顶部的上方位置,消声组件包括连接座和消声包,消声包盖合在连接座上形成一体式结构。本发明在阀体和阀盖之间增设消声组件,操作简单快速,方便拆装,能够有效减小阀体和阀盖的碰撞及其带来的碰撞声,而且塑胶层的设置能够显著减小消声包的重量,材料成本低,降噪环保。
365 一种压能发电上网装置 CN201710379013.8 2017-05-25 CN107120148A 2017-09-01 徐文东; 龚美茹; 王加权
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能发电上网装置,包括冷能利用模、发电上网模块,所述冷能利用模块并联在高压管网和低压管网之间,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球、流量计、紧急切断阀、流量调节阀、膨胀机、换热器、第四截止阀、第二电动调节阀,换热器与冷能利用设备进行换热;发电上网模块包括由膨胀机驱动发电的发电机,发电机所发的电能一部分向调压站供电,另一部分多余电能依次通过配电控制、JP柜、变压器进入到10KV公用线路。本发明工艺简洁,安全高效,运营便捷,充分利用了压力能制冷,将压力能转化的机械能进一步发电并实现并网功能,不仅实现了对原有天然气管网的无缝衔接,而且实现了原有电网的无缝衔接,便于推广与使用。
366 燃料系统和部件 CN201480048756.1 2014-08-28 CN105829694B 2017-09-01 F·R·贾斯珀
燃料系统包括内燃发动机、燃料装置和热交换器。内燃发动机接收空气/燃料混合物并且产生加热的排气。燃料装置接收新鲜空气并且提供由内燃发动机接收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热交换器接收来自内燃发动机的加热的排气和新鲜冷空气、将热能从加热的排气转移到新鲜冷空气并且向燃料装置提供新鲜空气。提供的新鲜空气是已经接收热能的新鲜冷空气。
367 燃气轮机的内围带中的带槽密封组件 CN201480004679.X 2014-01-22 CN104919141B 2017-09-01 李经邦
一种布置在燃气轮机的叶盘腔体(36)和高温气道(34)之间的密封组件(50),包括:具有在燃气轮机运转过程中随涡轮转子(24)转动的多个轮叶(20)的转动轮叶组件(18);以及,具有多个导叶(14)和内围带(16)的固定导叶组件(12)。所述内围带(16)包括径向地朝外的第一表面(40)、径向地朝内的第二表面(46)、以及延伸到所述第二表面(46)中的多个凹槽(60)。所述凹槽(60)布置为使得在相邻凹槽(60)之间限定具有周向分量的空间。在燃气轮机运转过程中,所述凹槽(60)从叶盘腔体(36)中朝高温气道(34)导引喷吹空气,使得喷吹空气相对于高温气流通过高温气道(34)的方向朝所需方向流动。
368 用于获取的燃气涡轮发动机自由度可变泄放 CN201380053019.6 2013-09-16 CN104903548B 2017-09-01 P.A.佩兹; T.O.莫尼斯; S.A.罗斯; B.A.小普里查德; G.G.坎宁安三世; R.G.霍尔姆
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包括可变泄放(50),可变泄放阀门(50)设置在过渡导管(29)中的泄放入口(47)中,能够围绕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枢转点(160)旋转,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从过渡导管(29)向外延伸的后泄放槽口(170),且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向内延伸到过渡导管(29)中的前泄放槽口(180)。门(50)能够操作成在后泄放槽口(170)开启且前泄放槽口(180)闭合的第一位置到后泄放槽口(170)闭合且前泄放槽口(180)开启的第二位置之间转移而不完全闭合门(50)。门(50)能够围绕轴线(160)旋转,轴线(160)能够在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枢转点之间平移。过渡导管(29)具有比过渡导管(29)上游的增压器外护罩(222)的增压器圆锥(A2)大至少大约10度的过渡导管圆锥角(A1)。
369 由带有反转的扇的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的飞机 CN201380058394.X 2013-10-29 CN104781143B 2017-09-01 F·加雷特
发明涉及一种由带有反转的扇的涡轮喷气发动机(10)推进的飞机,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纳入在所述飞机的机身(2)后面,并与所述飞机的机身对齐,所述涡轮喷气发动机包括两个气体发生器(12a、12b)和不同的空气吸入口(18a、18b),其中,所述气体发生器馈送给具有两个反转的涡轮转子(14a、14b)的工作涡轮机(14),以驱动布置在气体发生器下游的两个风扇(20a、20b),而空气吸入口用于馈送各气体发生器,所述空气吸入口连接到所述飞机的机身,以便将形成在所述飞机的机身周围的边界层的至少一部分吸入。
370 包含三元催化剂的过滤器基底 CN201380021650.8 2013-04-24 CN104254387B 2017-09-01 D·格林威尔
一种用于从由强制点火内燃机排出的废气过滤颗粒物质的催化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包括具有总基底长度和具有入口表面和出口表面的多孔基底,其中该入口表面通过含有第一平均孔尺寸的孔的多孔结构与出口表面隔开,其中该多孔基底涂覆有三元催化剂活化涂层组合物,其包含负载在高表面积化物上的选自(i)铂和铑;(ii)钯和铑;和(iii)铂、钯和铑的至少一种贵金属,以及储氧组分,其中该活化涂覆的多孔基底的多孔结构包含第二平均孔尺寸的孔,其中第二平均孔尺寸小于第一平均孔尺寸,该三元催化剂活化涂层轴向布置在第一区和第二区之间的多孔基底上,第一区包含小于总基底长度的第一基底长度的入口表面,和第二区包含小于总基底长度的第二基底长度的出口表面,其中第一区中的基底长度和第二区中的基底长度之和≥100%,和其中:(i)第一区中的活化涂层负载量>第二区;(ii)第一区中的总贵金属负载量>第二区;或者(iii)第一区的活化涂层负载量和总贵金属负载量均>第二区。
371 用于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 CN201580061657.1 2015-11-04 CN107109965A 2017-08-29 Z·卡多斯; O·哈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中的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却装置。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一散热器(9),循环的冷却剂在第一散热器中冷却;第二冷却回路,其包括第二散热器(14),冷却剂在第二散热器中冷却至比第一散热器(9)中的冷却剂更低的温度。冷却装置包括:冷凝器入口管线(17、38),其将冷却剂从上述冷却回路中的一个引导到废热回收系统的冷凝器(19);冷却调节构件(13、16、24、38),利用该冷却调节构件并借助另一个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能够调节冷凝器(19)的入口管线(17、38)中的冷却剂的温度;传感器(37),其检测与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冷却效果相关的参数;以及控制单元(24),其配置成接收与上述参数有关的信息,用以估测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适当冷却效果,并控制冷却调节构件(13、16、24、38)以便冷凝器入口管线(17)中的冷却剂提供估测出的冷凝器(19)中的工作介质的适当冷却效果。
372 流体机械的轴密封结构和用于密封流体机械的轴的方法 CN201580068974.6 2015-11-03 CN107109957A 2017-08-29 F·韦德克; M·米勒
发明涉及轴密封结构,其包括串联地配置在大气侧(16)与待被密封的产品侧(15)之间的第一密封部(1)、第二密封部(2)和第三密封部(3),其中,所述第二密封部(2)配置在所述第一密封部(1)与所述第三密封部(3)之间,在朝向所述产品侧(15)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密封部(2)相邻的空间(6;61)中存在有第一压(P1),在朝向所述大气侧(16)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密封部(2)相邻的空间(7;71)中存在有第二压力(P2),与所述大气侧(16)相邻的空间(7;71)连接至压力供给线路(25),经由所述压力供给线路(25),能够将压力介质供给到该空间中,并且所述第一压力(P1)与所述第二压力(P2)相等或大致相等,使得所述第二密封部(2)能够在所述第一压力(P1)与所述第二压力(P2)之间的压力差为零的情况下运行。
373 热边界保护系统 CN201480082691.2 2014-10-15 CN107109951A 2017-08-29 K.卡道; M.克洛森-冯兰肯舒尔茨
公开了一种热边界保护系统(10),其包括一个或多个纳米管(12)用于提高耐久性。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热边界保护系统(10)可以由施加在基部材料(18)的外表面(16)上的一个或多个粘合层(14)、施加在粘合层(14)的外表面(22)上的一个或多个热障涂层(20)、以及从粘合层(14)至少部分地延伸至热障涂层(20)中的一个或多个碳纳米管(12)形成。碳纳米管(12)可以对准以相对于在粘合层(14)与热障涂层(20)之间的界面(24)大体是正交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碳纳米管(12)可以定位诸如但不限于随机地在位于粘合层(14)与热障涂层(20)之间的界面(24)处,遍布粘合层(14)或者遍布粘合层(14)与热障涂层(20)。
374 用于利用浸入式烟道气入口蒸发的废水处理系统 CN201580054137.8 2015-10-01 CN107106919A 2017-08-29 M·J·鲁奇; B·F·迪塞尔; C·克莱尔金
发明公开了用于处理在热电厂、其它工业工厂和/或其它工业来源处产生的的方法、系统和/或装置(5)。废水(16)被引导穿过包括直接接触绝热浓缩系统的废水浓缩器(5)。热进料气体流被引导穿过废水浓缩器。废水浓缩器将热进料气体与废水直接混合并且从废水蒸发水蒸气。废水浓缩器从剩余浓缩废水分离(A)水蒸气。内含式空气‑水界面液体蒸发器可以被布置成在由废水浓缩器处理之前对废水进行预处理。
375 汽轮机供热热网分级加热和梯级供暖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1710318162.3 2017-05-08 CN107101248A 2017-08-29 孙宇; 雷李泽; 田鑫; 王宝玉; 刘晓光; 吕渤林; 李雪磊
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供热热网分级加热和梯级供暖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其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有利于实现供热机组可用能回收利用、且能实现梯级供暖。热电机组系统包括抽凝汽轮机、主凝汽器、凝结和低压加热器;供热系统包括热网回水管、热网供水管、热网循环水泵、次凝汽器、疏水热网加热器、热网加热器和抽真空装置。在采暖初期或末期时,热网回水经次凝汽器加热后输送至用户进行采暖;在采暖高寒期时,热网回水经次凝汽器初级加热,然后经热网加热器进行二次加热后输送至用户进行采暖;通过换热站对用户侧供暖时,作为热源的热网水温度依次降低,相连两个换热器之间的热网水管路为用户提供不同温度的热网水采暖,实现梯级供暖的效果。
376 一种发动机排气密封结构及发动机 CN201710243208.X 2017-04-14 CN107100711A 2017-08-29 余锴; 胡春林; 刘彦华; 卢华军; 祝洪宇
发明保护一种发动机排气密封结构,包括排气歧管法兰和密封垫,在排气歧管法兰上增设隔热环槽,所述隔热环槽的环槽内径大于排气歧管出口孔径,小于密封垫气道孔孔径。该隔热环槽的设计位置,可以有效减少排气热量从排气歧管管壁沿排气歧管法兰传递到隔热环槽之外的增压器密封垫,降低增压器密封垫热负荷、缓解其强度下降,从而解决变形导致的漏气问题。
377 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结构 CN201710220672.7 2017-04-06 CN107100705A 2017-08-29 朱国庆
发明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结构,它包括排气管、尾管、壳体,所述的壳体为一个封闭的腔体,在腔体内部设置有两个隔板,隔板把壳体内部的腔体分为三个独立的腔室;所述的排气管连接至壳体内部的一号腔室内,在一号腔室与三号腔室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在三号腔室与二号腔室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在二号腔室内部布满耐高温纤维。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结构,利用二号腔室内的耐高温纤维的设计,能对噪声进行消音,减少音量,而且三个腔室的传递,能对声音进行减小,确保消音质量。同时对三个腔室的尺寸的限定,能更好的进行消声,效果好。
378 一种涡旋分离间隔再生的颗粒物分级捕集器 CN201710422666.X 2017-06-07 CN107100698A 2017-08-29 梁兴雨; 王亚军; 舒歌群; 张洪升; 朱志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涡旋分离式颗粒物分级捕集器,包括排气入口、涡旋分离器、第一排气支路、第二排气支路、第一颗粒捕集器、第二颗粒捕集器、第三颗粒捕集器、变径管和排气出口,本发明通过涡旋分离器对排气中颗粒物按粒径大小有序排列,然后再采用不同孔径的颗粒捕集器对颗粒物进行捕集,这不仅能提高整体的捕集效率,有效的降低压降,同时可以实现分区和分阶段再生。
379 具有用于除薄膜的排气处理系统 CN201710100002.1 2017-02-23 CN107100696A 2017-08-29 迈克尔·C·布拉德福德
发明涉及一种排气后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发动机所产生的排气。该排气后处理系统包括排气通道、与该排气通道连通的用于处理排气的至少一个催化排气后处理部件、以及与该排气通道连通并接收其中一部分排气的除装置,该除水装置处于定位在该催化排气后处理部件上游的位置处。该除水装置由包括除水薄膜的壳体限定,该除水薄膜将水从该部分的排气中分离出来,以便提供富含水的渗透物,并产生除去了水的渗余物,该渗余物利于由该催化排气后处理部件进行的排气的处理。
380 外壳以及风扇外壳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69798.3 2014-11-14 CN105960521B 2017-08-29 田中崇; 森祐司; 原田敬; 奥村郁夫; 石本贤治
发明涉及外壳以及风扇外壳的制造方法,该风扇外壳具备:圆筒状的外壳主体,其由复合材料构成;制的连结用环,其嵌合固定于外壳主体的后端部,并具备从反向推进传递体承受反向推进负载的环状槽;以及合金制的环结构体,其配置于外壳主体的后端部,并具备承载比铝制连结用环所承受的反向推进负载大的反向推进负载的圆弧状槽,将环结构体与连结用环的切口嵌合,并且通过将环结构体抵接并固定于连结用环的朝向外侧的承受壁,完成环结构体相对于外壳主体的沿轴心CL方向以及径向的各个定位,由此环状槽以及圆弧状槽相互连续。能够以高定位精度配置承受大的反向推进负载的钛合金制的环结构体,由此能够使环结构体均匀地承载反向推进负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