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用于在基底上沉积空气感光材料的方法 CN200710182122.7 2007-08-03 CN101237027B 2011-05-11 C·D·郎; J·A·佩洛托; T·P·达利; J·N·缇尔顿
发明涉及用于在基底上沉积性能因和/或分的存在而受到负面影响的空气感光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提供基底载体罩;b、移动该覆盖物并将该基底置于该载体支承件上;c、将覆盖物移回到载体支承件上的基底上面;d、通过气体入口以恒定的气体流速引入惰性气体;e、在保持惰性气体流动的同时部分地移动该覆盖物以暴露该基底的第一部分,以及在该基底的第一部分上沉积该空气感应材料;f、在基底的第2到第n部分上重复步骤e;和g、保持气体流动的同时替换基底和载体支承件上的覆盖物。
82 纳米陶瓷材料与金属合金在金属表面复合化学沉积方法 CN200610117075.3 2006-10-12 CN101161860B 2011-03-30 王峰
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陶瓷材料与金属合金在金属表面复合化学沉积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纳米液加热,将金属工件浸入纳米镀液即可。所述的纳米镀液的制作工艺为:把去离子、平平加、阳离子分散剂、聚乙烯基吡咯烷一起加入到烧杯里,加温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加入到分散机中,再把有机、LFM加入到分散剂内;搅拌后,加入纳米陶瓷材料和纳米金属材料以及与纳米材料同等重量的玻璃珠,并将转速调到1600-2200转,分散4-8小时后用400目不锈沙网过滤,即可得到纳米材料的分散镀液。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正品率高,能耗成本低,采用浸镀方法,不存在死,镀层均匀,镀层的附着好。
83 镁及镁合金表面层的制备方法 CN200710031650.2 2007-11-23 CN101161866B 2011-03-02 张永君
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及镁合金表面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表面整理;b)微弧化所用电解液为基溶液,其中氟化钠浓度1-40g/L,磷酸钠浓度1-100g/L,两者可单独或复配使用,或进一步添加浓度为0.05-10g/L的氢氧化钠使用;c)化学镀和/或d)电镀,上述各步骤之间只需进行水洗。本发明基于对镀覆技术和微弧氧化技术相关机制的认识,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尤其是微弧氧化陶瓷膜兼具耐蚀性和多孔性的特征,将表面陶瓷化和表面合金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现有镀覆技术中存在的工序繁杂、成本高、污染大、效果不尽理想等问题。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获得均匀光滑、结构致密、性能优良的镀层。
84 一种四化锌/氧体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010234998.3 2010-07-23 CN101899708A 2010-12-01 于美; 周为; 刘建华; 李松梅; 祁晋豫
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化锌晶须/氧体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四角状氧化锌晶须/铁氧体薄膜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其制备方法实现了在低温(60-80℃)条件下对四角状氧化锌晶须的表面铁氧体化学,成功地在四角状氧化锌晶须表面制备获得了一层铁氧体薄膜。
85 一种塑料组合物及塑料表面金属化方法 CN200910106262.5 2009-03-31 CN101851431A 2010-10-06 苗伟峰; 周良; 祝学远
发明提供一种塑料组合物及塑料表面金属化方法,所述塑料组合物中含有塑料基体树脂和金属螯合物;金属螯合物为金属离子与有机螯合剂的配合物;有机螯合剂为二羧酸、巯基羧酸、多元羧酸和具有通式CnH8N2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其中n为10、12或14。所述塑料表面金属化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提供的塑料组合物注塑成塑料件后,采用波长为1064nm-1000μm的激光对塑料件进行激光刻蚀,然后在激光刻蚀区通过化学形成金属镀层。本发明的塑料组合物中采用的有机螯合剂,成本低廉且对激光敏感,塑料表面活化程度高;对塑料表面进行金属化时,采用成本较低的红外激光,使塑料件中的金属螯合物的金属离子分解作为后续化学镀的活性中心,精度非常高。
86 一种副产物磷化氢的净化方法及副产物磷化氢的应用方法 CN200810117469.8 2008-07-31 CN101638224A 2010-02-03 余伟发; 李本高
发明涉及生产次磷酸钠过程中副产的磷化氢的净化方法,以及利用副产物磷化氢合成三烷基膦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1)从次磷酸钠反应器中产生的磷化氢尾气从反应器上部尾气排放口引出,依靠封槽中水封产生的压自然通过水封槽;2)通过水封槽的气体进入装有氢化钠水溶液的水封净化器进行净化;3)经过净化器净化后的磷化氢气体进入气水分离器进行气水分离,得到干燥的气体。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副产物磷化氢的高附加值利用,并大幅度降低三烷基膦的生产成本。
87 图案化工艺 CN200810125674.9 2008-06-17 CN101608302A 2009-12-23 余丞宏
发明公开了一种图案化工艺,其包括,首先,将一塑性材料浸泡于一起药液中,以在塑性材料的表面上形成一起镀金属层。在形成起镀金属层之后,将塑性材料浸泡于一化镀药液中,以在起镀金属层上形成一化镀金属层,其中起镀药液的反应活性大于化镀药液的反应活性。本发明能减少可携式电子产品或电子装置所需要的线路板的数目,以使可携式电子产品或电子装置朝向重量轻、体积小与厚度薄的趋势发展。
88 显影辊、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辊的制造方法 CN200910004946.4 2009-02-20 CN101515145A 2009-08-26 山田阳一; 前田将宏; 铃木淳一; 福元贵智
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辊、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辊的制造方法,即使经长时间形成图像,也尽可能抑制凹凸部的深度的减少、而使得能经长时间进行良好的显影。所述显影辊至少具有:具有在外周面的规定区域形成的基件凹部(29a’、29b’)和基件凸部(30’)的基件(25a);和在该基件(25a)的外周面形成的、在外周面具有凹部(29a、29b)和凸部(30)的表面层(25b),凸部(30)的表面硬度比凹部(29a、29b)的表面硬度更大。
89 用于无电沉积的电溶液 CN200780026452.5 2007-05-10 CN101490308A 2009-07-22 阿尔及尔达斯·瓦斯凯利斯; 尤金尼厄斯·诺尔库斯; 简·翟希欧斯科因; 阿尔东娜·杰阁弥尼恩
本文披露了一种无电液。该电镀液包含了性铜盐成分、水性钴盐成分、基于三胺的络合剂以及pH-调节物质,该pH调节物质的数量足以使该无电铜电镀液呈酸性。本文还提供了制备无电铜电镀液的方法。
90 提高敷在基底上的金属涂层的再流动性能或可焊接性的方法 CN200380104005.9 2003-11-18 CN100478492C 2009-04-15 张云; R·A·舍蒂三世; K·黄
提供在基底上的改进的金属涂层或金属沉积物的方法,改进在于所使用的敷溶液,以提供这种金属沉积物和金属涂布的基底的制品。通过在金属涂层内掺入痕量的磷来提高金属涂层的可焊接性,以降低随后加热过程中表面化物的形成,因此提高金属涂层的长期可焊接性。通过在于基底上提供金属涂层所使用的溶液内掺入磷源,有利地在金属涂层内提供磷,然后在基底上提供来自该溶液的金属涂层。
91 一种稳定的纤维化学方法 CN200710013290.3 2007-01-27 CN100457967C 2009-02-04 吕琳; 候红丽
发明涉及一种纤维化学方法,属于化学镀银方法技术领域。一种稳定的纤维化学镀银方法,特征包括以下工序1.对纤维进行去油、粗化、敏化前处理;2.化学镀银;3.化学镀银溶液进行补充调节重新应用。本发明采用乙二胺四乙酸或其盐作为辅助络合剂,提高了化学镀银溶液的稳定性,使用后补充相应的主盐硝酸银和还原剂甲后,化学镀银溶液可重复使用,延长了化学镀银使用时间,能得到较厚镀层,活化剂氯化钯,减少了因化学镀银溶液自发分解造成的贵重材料硝酸银的浪费,降低了化学镀银的成本,减少了废液排放量,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发明可用于长丝、布料及短纤维的化学镀银。
92 一种无需粘合剂金属化聚酰亚胺膜的制造方法 CN200680043602.9 2006-11-10 CN101313010A 2008-11-26 林汉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需粘合剂的金属(特别是)在聚酰亚胺或聚酰亚胺衍生物表面沉积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通过蒸的合适的功能性单体与聚酰亚胺和其衍生物之间的等离子体接枝共聚,和随后的通过化学镀层或电镀实现的金属沉积修饰聚酰亚胺和其衍生物的表面的方法。这样获得的沉积金属-聚酰亚胺界面具有超过10N/cmT-型剥离粘合强度,和厚度为75.mu.m的聚酰亚胺膜。
93 一种泡沫基体的纳米TiO2化学膜方法 CN200710168351.3 2007-11-15 CN101307438A 2008-11-19 杨和平
发明涉及一种泡沫基体的膜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泡沫基体的纳米TiO2化学镀膜方法。它是将泡沫基体材料置于一个能抽真空和能通过辉光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设备腔内两极板之间,抽真空进行前处理,然后将乳状镀液注入化学镀槽内并加温,再将经过前处理的泡沫基体材料放入化学镀槽内进行热处理后提出,滤除镀液并冲洗干净,干去除份,即可得到表面承载均匀的纳米TiO2镀膜泡沫材料。本发明使泡沫材料表面改性,获得表面微孔扩张、清洁、粘结性好的基体,所覆膜的纳米TiO2镀膜均匀牢固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污染、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94 一种镁合金表面的处理方法 CN200710098000.X 2007-04-29 CN101294283A 2008-10-29 陈梁
一种镁合金表面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镁合金表面形成金属层,其中,所述在镁合金表面形成金属镀层的方法包括先在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锌层,然后在化学镀上的锌层上电镀上至少一层金属层,并在电镀上的金属层上,采用离子镀的方法镀上至少一层金属或金属化合物。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在化学镀锌层后,采用电镀与离子镀结合的方法,先对镁合金进行电镀再在电镀上的金属层上进行离子镀后得到的镀层厚度均匀,镀膜层平整,耐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镁合金基材与镀膜层的结合也较好。使经过表面处理后的镁合金能够兼顾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同时满足了汽车电子等行业对镁合金产品高性能、高美观度的要求。
95 泡沫镍复合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0710034548.8 2007-03-16 CN101265549A 2008-09-17 钟发平; 陶维正; 张聚东; 贺持缓; 蒋素斌; 周小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镍复合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泡沫铁镍复合金属材料结构呈三维或二维网状,由金属铁和镍的合金构成基层,在合金基层之上是作为防护层的金属镍层,金属镍占复合金属材料总质量的5%~29%,余量为铁。其制备方法是采用铁镍合金电在导电化多孔基材上镀覆铁镍合金基层,再在基层上镀覆形成镍金属层,最后经高温热处理形成铁镍梯度功能防护层。本发明降低了镍的使用量,可有效降低成本,使之可替代多孔镍材料而应用于电池基板电磁屏蔽、吸音、过滤等领域。
96 基底载体罩 CN200710182122.7 2007-08-03 CN101237027A 2008-08-06 C·D·郎; J·A·佩洛托; T·P·达利; J·N·缇尔顿
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基底载体罩。该载体罩具有载体支承件;可移动覆盖物;支承件与覆盖物之间的间隔件;气体入口;和可移动的盖子。还提供使用该便携式基底载体罩用于在基底上沉积空气感应材料的组件和方法。
97 在陶瓷釉面砖上制备纳米薄膜的方法及纳米薄膜膜机 CN200510104604.1 2005-12-23 CN100402161C 2008-07-16 陈玉清; 王美婷; 李世良; 陈方新; 侯和峰; 李春红; 王连增; 刘兴国
发明涉及一种在陶瓷釉面砖上制备纳米薄膜的方法及纳米薄膜膜机,属于陶瓷釉面砖技术领域,制备纳米薄膜的方法是将陶瓷釉面砖附设在溶胶浸池壁上,向溶胶浸池中充入溶胶,然后再从溶胶浸池底部将溶胶放出,陶瓷釉面砖表面即附上一层溶胶膜,将附有溶胶膜的陶瓷釉面砖进行干燥后处理,即可使陶瓷釉面砖上附上一层纳米薄膜。纳米薄膜镀膜机有一用边框和密封构成的溶胶浸池,密封门内侧面上设有陶瓷釉面砖固定件,边框的下边框上设有溶胶进出口。本发明在陶瓷釉面砖上制备纳米薄膜的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配用的纳米薄膜镀膜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容易,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均匀镀膜。本发明方法也可以在平板玻璃上进行单面镀膜。
98 一种化锌掺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0710160238.0 2007-12-14 CN101183607A 2008-05-21 严密; 顾浩; 马天宇; 罗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化锌掺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它用乙酸锌、醋酸亚铁作为前驱物,溶于乙二醇甲醚中,并加入乙醇胺作为稳定剂,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搅拌得到溶胶,将溶胶经烘干、热处理后得到氧化锌掺铁稀磁半导体材料粉末,或者将溶胶滴加在衬底上,采用旋涂的方法得到氧化锌掺铁稀磁半导体材料薄膜。本发明中抗坏血酸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保护Fe2+离子在空气环境中不被氧化,更易于进入ZnO晶格完成无序取代,使Fe的掺杂量得到提高,达到10%,超越了原来传统溶胶-凝胶制备工艺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掺杂浓度7%。样品保持单一的ZnO纤锌矿结构,并表现出明显的室温铁磁性
99 镁及镁合金表面层的制备方法 CN200710031650.2 2007-11-23 CN101161866A 2008-04-16 张永君
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及镁合金表面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表面整理;b)微弧化所用电解液为基溶液,其中氟化钠浓度1-40g/L,磷酸钠浓度1-100g/L,两者可单独或复配使用,或进一步添加浓度为0.05-10g/L的氢氧化钠使用;c)化学镀和/或d)电镀,上述各步骤之间只需进行水洗。本发明基于对镀覆技术和微弧氧化技术相关机制的认识,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尤其是微弧氧化陶瓷膜兼具耐蚀性和多孔性的特征,将表面陶瓷化和表面合金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现有镀覆技术中存在的工序繁杂、成本高、污染大、效果不尽理想等问题。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获得均匀光滑、结构致密、性能优良的镀层。
100 酸洗电路制备的金属表面保护剂 CN200710175911.8 2007-10-16 CN101158042A 2008-04-09 霍纪功; 霍荣耀; 霍荣霞; 霍荣坤
发明涉及一种用酸洗电路制备的金属表面保护剂,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经搅拌加工而成:酸洗电路板废水40~60份、辛烷基苯酚乙烯醚0.5~5.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2.0份、磷酸25~35份、六次甲基四胺1.0~5.0份、磷酸锌05~5.0份、硫脲1.0~5.0份和2.3-二羟丁二酸0.5~2.0份,该产品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原料易得,无三废,方法简单,污染防治和经济效益双获利的优点及效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