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 飞机;直升飞机 / 可调节的操纵面或操纵部件,例如舵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基于蝴蝶翅膀破缺结构和厚度非对称性的仿生扑翼飞行器 CN202410574902.X 2024-05-10 CN118182830A 2024-06-14 穆正知; 宋文达; 柳家祥; 马金美; 姚家伟; 岳远琪; 李含秋; 杨惠翔; 赵骏; 李博; 韩志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蝴蝶翅膀破缺结构和厚度非对称性的仿生扑翼飞行器,所述仿生扑翼飞行器包括:机架,沿所述仿生扑翼飞行器的纵向轴线延伸;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舵机用于带动摆臂转动;摆臂,与所述舵机连接,用于带动翅膀转动;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摆臂和翅膀;翅膀,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舵机连接,用于捕捉和利用空气动;其中,所述翅膀采用厚度非对称性结构构建,并且所述翅膀上设置有凹凸与褶皱。本发明所公开的仿生扑翼飞行器可以通过引导气流、减少涡流产生,有效地降低了飞行时的气动阻力,进而提升了飞行效率。
42 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密结构和水陆两栖飞机 CN202410591722.2 2024-05-14 CN118182820A 2024-06-14 刘菊红; 刘东辉; 刘国庆; 石晓龙; 王延涛; 胡海波; 王可涵; 田莉萍; 朱星宇; 陈海川; 王梁; 卜红岩; 李猛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尾翼操纵杆密结构和水陆两栖飞机,包括尾翼组件、操纵杆和排水组件,尾翼组件设置于飞机机体尾部,尾翼组件包括翼面和面,舵面转动连接于翼面尾部,翼面内部为密封腔体且开设操纵孔和导流孔,操纵杆从机体延伸进入密封腔体、穿设操纵孔并连接于舵面,操纵杆用于操纵舵面相对于翼面转动,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和柔性的活动套,活动套设于密封腔体内,活动套第一端与操纵孔密封对接、第二端套在操纵杆外,排水管位于密封腔体内,排水管第一端通过导流孔伸出翼面的外部、第二端与活动套第二端连通,活动套第二端仅与排水管第二端连通。水陆两栖飞机包括上述结构。本发明可解决两栖飞机尾翼腔体操纵机构的渗水和排水问题。
43 一种可调后掠的副翼操纵机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 CN202110186822.3 2021-02-18 CN114954910B 2024-06-11 丁凡; 杨晓亚; 于佰明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后掠的副翼操纵机构及具有其的无人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主动圆锥齿轮与两组传动组件,每组传动组件包括从动圆锥齿轮输出轴、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万向联轴器、横向连接套筒、展向连接套筒、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机轴与主动圆锥齿轮相连,输出轴与从动圆锥齿轮相连;第一轴承座与底座固定连接;万向联轴器输入端与第一轴承座相连,输出端与第二轴承座相连;横向连接套筒用于连接输出轴和万向联轴器输入端;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底座和第二轴承座;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底座和第二轴承座;展向连接套筒用于连接万向联轴器输出端和副翼转轴。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副翼操纵机构无法在不同后掠角下通用的问题。
44 一种用于制备中空网格结构翼的组件和翼舵的制备方法 CN202111500645.8 2021-12-09 CN114180028B 2024-06-11 王斌; 李升; 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红斌; 刘太盈; 周福见; 马向宇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中空网格结构翼的组件和翼舵的制备方法,属于翼舵制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制备翼舵的组件复杂、制备的翼舵性能差的问题。该组件包括上网格板以及与所述上网格板相匹配的下网格板,所述上网格板上设置有由加强筋相互交错形成的网格,所述下网格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网格板的加强筋相对应的加强筋。该组件结构简单,用该组件制备翼舵步骤简单,实施难度小,成形的翼舵性能好、精度高。
45 一种轻型飞机方向脚踏控制装置 CN202410145917.4 2024-02-02 CN117682055B 2024-05-07 闫超一; 张静; 巩建学; 徐光武; 朱守琛; 崔金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飞机方向脚踏控制装置,涉及轻型飞机领域,其包括中间底板和侧板;中间底板上设置有左摆动轴和右摆动轴,左摆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左摆动杆,右摆动轴上设置有右摆动杆;左摆动轴的两端均设置左摆齿轮,左摆齿轮的下方啮合有左摆齿条;右摆动轴的两端均设置右摆齿轮,右摆齿轮的下方啮合有右摆齿条,左、右摆齿条均滑动连接在下方的中间底板;侧板上设置有左踏板轴和右踏板轴;左踏板轴的一端设置有左踏板,另一端设置有左踏齿轮,左踏齿轮与左摆齿条啮合;右踏板轴的一端设置有右踏板,另一端设置有右踏齿轮,右踏齿轮与右摆齿条啮合。本发明中主副驾驶位置的方向舵脚踏可分别进行前后移动,能够适应不同操作者的使用需求。
46 一种M型可变后掠折叠无人机 CN201910568357.2 2019-06-27 CN112141319B 2024-05-03 杜聪聪; 辛静; 刘秧
发明提出的一种M型机翼可折叠式固定翼无人机,将左侧机翼和右侧机翼都分为内外两段,当无人机处于折叠状态时,体积小,适合单兵携带;并且,本发明所述的M型机翼可折叠式固定翼无人机可以通过地面炮射,潜艇、战舰、航母等火箭发射方式进行发射,使无人机快速到达指定空域,以及可以通过战机弹仓装载、挂架挂载的方式运送到指定位置;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空中自动变翼展,当无人机处于展翼状态时,拥有长航时和很宽的飞行包线,作为长时间滞空任务的搭载平台,为海面装备提供任务空域的信息或作为通信中继站;当无人机两侧机翼在空中折叠时,可以进行快速机动到达另一任务空域。
47 非常规偏航控制系统 CN201810163609.9 2018-02-27 CN108298064B 2024-04-26 瑞恩·迈克·兰德; 陈春梅
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的针对固定翼飞行器偏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固定式机翼,一个或多个能绕垂直轴或近似垂直轴旋转的鞍座。本发明对无人驾驶以及能够垂直起降的固定翼飞机特别有用。马达鞍座相对垂直轴线的度偏转,产生相应的马达、马达轴和推进矢量的角度偏转。当推进矢量偏转时,该将不再通过飞机重心,从而产生一个非零偏航力矩。本发明结合升降副翼或一个升降副翼+襟翼可以实现仅用三个驱动装置便可实现对飞机的全面的三轴控制。
48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轻量化面结构 CN202311843694.0 2023-12-28 CN117902035A 2024-04-19 罗俊航; 解建恒; 姚婉婷; 蔡逸如; 霍浩亮; 张珊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轻量化面结构,该舵面结构包括蒙皮(1)、腹板(2)和舵轴(3);其特征是:蒙皮(1)为箱体结构,箱体的前表面构成前缘后掠的舵面外形,多个腹板依次排列在箱体结构内部,多个波纹腹板从舵根到舵梢沿舵面展向分布,腹板形状为波纹状,波纹方向由下向上延伸。本发明实现舵面承载和一体化结构,舵面气动载荷高效传递至舵轴和飞行器结构。
49 一种飞行器面状态实时感知方法及感知系统 CN202311691686.9 2023-12-11 CN117870610A 2024-04-12 李琳恺; 顾蕴松; 王傲; 方瑞山; 林思航; 彭骞; 王岩
发明公开一种飞行器面状态实时感知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内嵌式压传感器、内嵌式处理器、信号传输模度比较模块。内嵌式压力传感器采用片,通过布置在飞行器舵面前缘及上下表面的特定位置,对舵面表面的压力信号进行实时监控。并且根据这些表面动态压力信息求解舵面的真实气流角度和表面流动情况,并与飞控系统输入的舵面控制指令进行比对,判断舵面角度是否到达指定位置以及舵面是否发生流动分离。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内嵌式压力测量的飞行器舵面状态实时感知系统及方法,对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舵面操控和流动控制提供了有益的监测手段和反馈方法,避免由于舵面卡死或失效所造成的飞行器安全事故。
50 一种共轴复合翼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CN202311751035.4 2023-12-19 CN117842348A 2024-04-09 贾晓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轴复合翼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属于航空领域,包括机身、机翼、垂直尾翼平尾翼,机翼上设有副翼,垂直尾翼上设有方向,水平尾翼上设有升降舵;机翼上安装有升降组件,水平尾翼的后侧安装有推进组件;升降组件包括与机翼固定连接的升降支臂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升降支臂的上下两侧的升电机,升力电机上均安装有升力螺旋桨,两个升力电机共轴布置;推进组件包括与水平尾翼固定连接的推进支臂以及固定安装在推进支臂上的推进电机,推进电机上安装有推进螺旋桨。相比于传统技术,本发明不但能够避免机身受到侧向力的影响,而且还能够平衡推进桨的扭矩,使飞行控制系统无需进行额外的扭矩配平操作。
51 高超音速飞行器 CN201910514136.7 2019-06-14 CN112078789B 2024-04-09 陶德泉
发明公开了高超音速飞行器,包括结构系统、动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所述结构系统包括机头、机舱、机翼、机身起落架;所述机翼转动设置在所述机身两侧并与所述机身组成一个圆柱体,所述飞行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芯片、雷达系统和摄像头;所述机身的尾部固定设置有呈上下分布的两组共四台主推进器,所述机翼的尾部均设置有呈弧形分布的三台侧推进器,所述机头内还设置有电源系统。本发明通过电源系统启动尾部四台主发动机和两侧的六台发动机作上升和下降运动,从而实现高速自动飞行和垂直起降,能快速提供救援物品补给、给受困群众提供快速救援,也就作为快速物流的载体,在军事领域能够给敌人精准致命打击。
52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CN201711364349.3 2017-12-18 CN108045575B 2024-03-19 刘行伟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其包括机身、主发动机、垂尾、以及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的主翼、上翼、端翼和鸭翼;在两个端翼的外侧均设置有延伸翼,两个延伸翼上均设置有副翼,两个上翼上均设置有升降;两个端翼的尾部均设置有方向舵;在两个端翼的下部分别设有前向伸出支撑结构,在每个前向伸出支撑结构上设置一台主发动机、主发动机螺旋桨以及螺旋桨倾驱动装置;在每个端翼的下部设置可收放式主起落架;在垂尾后部设置向后伸出支撑结构,在该向后伸出支撑结构上安装有调姿发动机螺旋桨。本发明飞行器不仅具有短距起飞、垂直着陆性能,同时兼顾了高速、长航时、大航程等飞行性能。
53 飞行器多余度动矢量控制尾 CN201711273755.9 2017-12-06 CN107972848B 2024-03-15 于忠; 张天羽; 于春; 朱蕾蕾; 孙兰岚
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多余度动矢量控制尾,包括全动平舵面、电动机和螺旋桨;所述电动机与所述螺旋桨连接,所述电动机及螺旋桨可根据不同需要安装于所述全动水平舵面的前部或后部,所述螺旋桨旋转轴应位于所述全动水平舵面的纵向中心线上,上述多余度动力矢量控制尾舵可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产生舵效,可实现在零速度下有效控制飞行器的姿态。本发明多余度飞行器多余度动力矢量控制尾舵可有效提高各种固定翼、旋翼飞行器的控制能力、提高飞行器在低速或失速状态下的安全性及机动性能。
54 一种轻型飞机方向脚踏控制装置 CN202410145917.4 2024-02-02 CN117682055A 2024-03-12 闫超一; 张静; 巩建学; 徐光武; 朱守琛; 崔金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轻型飞机方向脚踏控制装置,涉及轻型飞机领域,其包括中间底板和侧板;中间底板上设置有左摆动轴和右摆动轴,左摆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左摆动杆,右摆动轴上设置有右摆动杆;左摆动轴的两端均设置左摆齿轮,左摆齿轮的下方啮合有左摆齿条;右摆动轴的两端均设置右摆齿轮,右摆齿轮的下方啮合有右摆齿条,左、右摆齿条均滑动连接在下方的中间底板;侧板上设置有左踏板轴和右踏板轴;左踏板轴的一端设置有左踏板,另一端设置有左踏齿轮,左踏齿轮与左摆齿条啮合;右踏板轴的一端设置有右踏板,另一端设置有右踏齿轮,右踏齿轮与右摆齿条啮合。本发明中主副驾驶位置的方向舵脚踏可分别进行前后移动,能够适应不同操作者的使用需求。
55 一种垂直起降高速平飞飞行器 CN202410016743.1 2024-01-05 CN117622484A 2024-03-01 卓剑锋
发明属于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起降高速平飞飞行器,所述飞行器机体从头部到尾部依次对称设置有一具共轴反桨装置,发动机左进气口、发动机右进气口共两个进气口,发动机下排气口、发动机上排气口共两个排气口,一号前翼、二号前舵翼、三号前舵翼、四号前舵翼共四具前舵翼,左主翼、右主翼共两具主翼,一号后舵翼、二号后舵翼、三号后舵翼、四号后舵翼共四具后舵翼,起落架平衡支撑架共四具,一个主承重底座,形成独特布局,所述布局突出特点为对称性,有利于提高所述飞行器垂直起降与姿态飞行时的操控性,动采用涡轴发动机。
56 一种双控制系统飞行器 CN201810458136.5 2018-05-14 CN108423167B 2024-02-27 王浩; 单肖文; 李建伟; 胡锐; 尹宇晨
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控制系统飞行器。本发明的双控制系统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所述飞行器本体的重心位置处固设有向所述飞行器本体下方延伸的主支撑柱,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分别固设有向所述飞行器本体下方延伸的副支撑柱,还包括第一控制系统与第二控制系统,第一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飞行器本体前后与左右的螺旋桨,第二控制系统包括位于飞行器本体前后与左右的控制面。本发明的双控制系统飞行器具有两个独立的飞行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7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飞行试验平台空气优化方法 CN202311475978.9 2023-11-08 CN117574758A 2024-02-20 刘显为; 赵卫星; 杨洋; 纪小苗; 孙俊红; 周旷; 陈诚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飞行试验平台空气优化方法,应用参数化设计方法构建空气舵的几何设计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采用神经网络代理模型构建几何设计参数与性能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最后应用粒子群算法实现飞行平台的空气舵优化设计。本发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设计的准确性,为后续优化设计带来便利,真正实现设计范围内的全局优化过程。
58 一种薄型大减速比微小型电动机系统 CN202110453562.1 2021-04-26 CN113212736B 2024-02-09 田秀; 王彦利; 孙章军; 郎跃东
发明一种薄型大减速比微小型电动机系统,包括舵机控制器和舵机两部分。所述的电动舵机系统包含m只舵机(m≥2),每只舵机均由直流有刷或无刷电机,经n级直齿齿轮传动减速,再经蜗轮蜗杆组件减速,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蜗轮蜗杆组件的旋转运动,使舵轴输出摆,而后经舵轴的摆角输出齿轮与有限转角齿轮啮合,并通过安装在有限转角齿轮上的电位器,反馈舵机的角位置/角速度信号,通过导线传输给舵机控制器中的数字控制板,形成舵机系统闭环控制。本发明具有重量轻、输出轴向薄、减速比大、额定负载扭矩大等特点。
59 一种翼加工方法及舵翼 CN202311795950.3 2023-12-25 CN117508629A 2024-02-06 王跃强; 张颖; 游淞清; 黄傑
申请属于飞行器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翼加工方法及舵翼;舵翼加工方法包括:3D打印舵翼毛坯;检测工艺凸台关于翼本体的中心翼面的对称度,并以翼本体的后墙为基准检测工艺凸台外形尺寸、连接轴的颈部和底面的工艺余量;以中心翼面为基准,加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工艺凸台相对于中心翼面的对称度在0.08mm以内,在工艺凸台上开设定位孔,且与第一平面的垂直度在0.02mm以内;以后墙为基准,粗加工连接轴的轴端面和轴根部外形,以及翼本体的底面;利用定位孔将工艺凸台定位装夹在车夹工装上,精加工连接轴的轴颈、轴端面、内螺孔以及外圆螺纹切除工艺凸台。本申请提供的舵翼加工方法及舵翼,能够改善装夹精度和加工质量
60 一种适用于无人直升机的智能直线 CN202311456474.2 2023-11-03 CN117465662A 2024-01-30 袁森林; 陈雪勇; 蔡大静; 周珍明; 张亚超; 符平宇; 黄星星; 许苏洋
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人直升机的智能直线机,包括丝杠管和双余度伺服电机;所述丝杠管内设有推管,推力管内设有丝杠;所述推力管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调节管连接有关节轴承推杆,另一端与丝杠连接;所述丝杠的一端通过大直齿轮连接有传感器,在角度传感器外套接有角度传感器盖板。本发明电机采用双余度伺服电机,提高了电机可靠性,并通过伺服电机内部集成控制器与作动器完成断电自与远距离通讯;采用直齿轮进行减速增矩,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生产成本低,采用分体式丝杠壳体,降低了壳体加工难度,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舵机后壳体处安装应变片与旋转变压器,对直线舵机承受载荷以及输出行程进行检测,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