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 飞机;直升飞机 / 可调节的操纵面或操纵部件,例如舵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中高热流条件下防热前缘栅格 CN202011359949.2 2020-11-27 CN112389634A 2021-02-23 杜涛; 王国辉; 宫宇昆; 杨建民; 马惠廷; 崔照云; 张然; 牟宇; 高家一; 李舟阳; 沈丹; 闫指江; 张耘隆; 张津泽; 唐伟; 徐珊姝
一种中高热流条件下防热前缘栅格,属于热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栅格舵防热涂层虽然施工工艺友好,适合于栅格舵对象,但是抗冲刷能低,不能抵抗再入高动压的难题,确保了栅格舵本体结构的热防护措施的安全性,避免在高动压冲刷下防热层/本体结构界面发生防热结构破坏。虽然端头裸露在来流空气中,造成端头本体结构的气动加热问题,但是由于后体受到了防热层的保护,栅格的结构本体温度较低,端头的高温可以向栅格结构本体传递,延缓了端头受热的高温压力。采用本发明热防护方案,即能够发挥低密度防热涂层的工艺友好性,同时避免了栅格舵格栅本体防热层不耐高动压冲刷的技术难题,确保了飞行安全。
182 无人机电路布设结构 CN202010057593.0 2020-01-17 CN111182714B 2021-02-12 张拓; 王琦; 高尚; 王满达; 刘旭; 梁阿迎; 王任; 杨博
发明公开了无人机电路布设结构,涉及无人机系统电磁兼容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无人机整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比较差的问题。包括:飞机基本结构,机载电子设备和控制器;机载电子设备至少包括一个PCB线路板,PCB线路板上至少包括晶振及与晶振连接的输出线,晶振及输出线的周围间隔设置连接至地层的地信号线,输出线与PCB线路板上设置的外接信号线分别设置在地层的两侧;机载电子设备包括的机载电子设备电源电缆线铺设在飞机基本结构上;舵机控制器与舵机电联接的舵机电缆内包括的三相功率线均三绞屏蔽设置,且三相功率线铺设在飞机基本结构上。
183 一种同时具备电动和手动控制尾轮的装置 CN202010960372.4 2020-09-14 CN112319784A 2021-02-05 张晓冬; 陈进; 张少康
发明属于在飞机上的配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具备电动和手动控制尾轮的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手柄,电动推杆包括电机、推杆和控制装置,推杆的前端用于与手柄连接;推杆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的前端设有球头柱塞,条形孔内滑动设置旋轴,球头柱塞用于固定旋轴;手柄上设有与旋轴相适配的旋孔,手柄上设有销轴孔,销轴孔内滑动设置销轴,销轴还与锁销连接,锁销用于插入轮叉中的锁闭孔。本发明实现了电动与手动调节尾轮锁装置的开启与锁闭状态的功能。
184 一种用于扑旋翼飞行器的全动 CN201910332077.1 2019-04-24 CN110104177B 2021-01-26 李道春; 向锦武; 王子瑜; 董鑫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扑旋翼飞行器的全动面,属于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所述全动舵面包括架体、大舵面、小舵面和舵机。所述架体用于安装三个舵机,两侧两个舵机同架体主体平行,中部舵机垂直插入架体中部;大舵面安装于中间舵机的舵臂上;两片小舵面安装于两侧舵机的舵臂上;舵机用于接收控制指令转动舵臂驱动大舵面和两个小舵面转动,实现操纵控制。本发明的全动舵面实现扑旋翼飞行器前飞、侧飞及转向功能控制。本发明取消了安定面,并通过设计使三个舵面排布紧密,充分利用扑旋翼的尾流,在提升操纵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整体高度,减少了零件数量,重量更轻、整体高度更低;使得扑旋翼飞行器的舵面响应速度快,操纵效果好。
185 一种具有可偏转驱动机构的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 CN201910866006.X 2019-09-12 CN110588970B 2021-01-15 贺威; 王久斌; 付强; 穆新星; 孙长银
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偏转驱动机构的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包括:驱动机构、偏转机构、尾翼控制机构、机体、飞控板、翅膀及尾翼;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翅膀高频扑动产生主动;尾翼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尾翼的左右偏转以及上下翘动的度;偏转机构用于使驱动机构绕扑翼飞行机器人的中心轴线左右摆动,从而带动翅膀偏转,进而改变扑翼气动力的方向。本发明的具有可偏转驱动机构的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可控量包括扑翼频率、扑翼所产生气动力的方向、尾翼左右偏转以及上下翘动的角度,与飞控板结合实现了直飞、盘旋、转向的飞行姿态,并具备姿态自稳功能,增加了电机驱动的扑翼飞行机器人的可控量,能够实现更加平稳的飞行以及灵活的姿态控制。
186 一种物探无人机翼梢挂载布局 CN202011148669.7 2020-10-23 CN112208784A 2021-01-12 崔跃理; 王超; 吕超; 刘凯飞; 李俊伟; 高启航; 葛春雷
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探无人机翼梢挂载布局,用以实现在具有主翼外侧垂尾的无人机上单侧布置两个磁探头,包括:安装于主翼外侧垂尾末端的第一磁探头外罩、主翼外缘的过渡段小翼、以及安装于主翼外侧通过过渡段小翼与主翼连接的第二磁探头外罩,所述过渡段小翼通过插入主翼外段的固定杆与主翼结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磁探头外罩和第二磁探头外罩为对称翼型作为母线的旋成体,所述第一磁探头外罩和第二磁探头外罩的旋成体轴线与机身轴线平行。本发明中物探无人机翼梢挂载布局,能够满足地磁场平梯度和地磁场垂直梯度的同时测量,还使得地磁测量结果精度得到有效提高,对比单探头具有明显优势。
187 双向飞翼飞行器气动外形和设计方法 CN201910031729.8 2019-01-14 CN109703758B 2020-12-25 刘晓斌; 朱国祥
发明提出了一种双向飞翼飞行器气动布局及设计方法,包括包括低速模态机翼、高速模态机翼、低速模态副翼、高速模态副翼、低速模态升降、高速模态升降舵、低速模态垂尾和高速模态垂尾;低速模态副翼采用低速模态机翼翼梢作为全动舵面,低速模态升降舵采用低速模态机身的尾端作为舵面,低速模态垂尾位于飞行器低速模态机身上表面的对称面上且位于低速模态升降舵之前;高速模态副翼采用高速模态机翼翼梢作为全动舵面,高速模态升降舵采用高速模态机身的尾端作为舵面,高速模态垂尾位于飞行器高速模态机身上表面的对称面上且位于高速模态升降舵之前。解决常规舵面布局控制能不足的问题。
188 高超音速飞行器 CN201910514136.7 2019-06-14 CN112078789A 2020-12-15 陶德泉
发明公开了高超音速飞行器,包括结构系统、动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所述结构系统包括机头、机舱、机翼、机身起落架;所述机翼转动设置在所述机身两侧并与所述机身组成一个圆柱体,所述飞行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芯片、雷达系统和摄像头;所述机身的尾部固定设置有呈上下分布的两组共四台主推进器,所述机翼的尾部均设置有呈弧形分布的三台侧推进器,所述机头内还设置有电源系统。本发明通过电源系统启动尾部四台主发动机和两侧的六台发动机作上升和下降运动,从而实现高速自动飞行和垂直起降,能快速提供救援物品补给、给受困群众提供快速救援,也就作为快速物流的载体,在军事领域能够给敌人精准致命打击。
189 一种无桨控型四旋翼飞行器 CN201711292018.3 2017-12-08 CN108001673B 2020-12-08 燕胜; 鲁晨; 熊宇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桨控型四旋翼飞行器,包括主体和四个驱动部,四个驱动部均分对称连接在主体四周,所述的主体内具有主驱动电机和螺旋桨,主体表面具有保护罩,保护罩上具有进风口,主体与四个驱动部连接处具有分风口,分风口上安装有机,所述的舵机为半圆形,舵机的转动控制着分风口的孔径大小,即控制送风量大小,本发明将四旋翼改为一个内置螺旋桨,集中提供,保证了动力源的安全性,为了将动力安全的传递到四个方位,利用舵机积极的控制风口的大小,进而控制风量,同时依靠多连杆机构,调整出风口联动叶片,帮助飞机调试,以及实现在舵机失控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平稳降落。
190 一种飞机定方法及锁定装置 CN202010643331.2 2020-07-06 CN111976953A 2020-11-24 王晓花; 赵杰彦; 周孟申
一种飞机面的定方法及锁定装置,含有锁销和与锁销匹配的锁巢,所述的锁巢固定在飞机舵面的传动鼓轮上,所述的锁销限位在导向孔内,导向孔设置在传动鼓轮附近的飞机机体上,导向孔的轴线与锁巢的轴线在一个平面内,锁销的前端可伸出导向孔,锁销的后端外侧与导向孔之间设有外弹簧,锁销沿导向孔的伸缩受摇臂和操纵索的控制。
191 系留式飞行器、包括该系留式飞行器的飞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10662887.6 2020-07-10 CN111806678A 2020-10-23 戚耀文
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留式飞行器(10),其包括机身(11)、设于所述机身(11)中的至少一个起降涵道(12)、位于所述起降涵道(12)中的升旋翼(14)、设于所述机身(11)中的至少一个推力涵道(13)、以及位于所述推力涵道(13)中的推力旋翼(15),其中,所述机身(11)具有整体流线型的几何设计,以使得所述机身(11)的左侧部分形成左固定翼(18)且所述机身(11)的右侧部分形成右固定翼(19)。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飞行器的飞行系统和用于这种飞行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飞行器实现了:在车辆处于高速行驶状态下时仍能实现起飞、回收和稳定跟飞并具有良好的续航能力。
192 一种栅格飞行器 CN202010623602.8 2020-06-30 CN111731467A 2020-10-02 彭小波; 郑立伟; 陈亮
发明提供一种栅格飞行器,包括:若干个彼此连接的隔板,若干个所述隔板形成栅格结构;沿所述隔板相交线的两端,所述隔板相对设置有迎面和背风面,所述迎风面上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缺口,沿所述迎风面向所述背风面方向,所述缺口所在外表面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连续减小。在迎风端成型导流曲面,避免了迎风端处的方形设置,高超声速环境下,一方面降低了压差阻和摩擦阻力,提高了动力效率,降低了迎风端发热的总热量,保证了栅格结构的材料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改善了棱等突出部分在于气流发生摩擦情况下产生的局部高热的情况,降低了栅格结构的气动热,改善其热环境分布,提高了温度分布均匀性,从而降低结构热应力,优化强度性能。
193 一种软体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10628285.9 2020-07-01 CN111717364A 2020-09-29 郝刚; 郝佳
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体飞行器及控制方法,属于飞行设备技术领域,是针对现有软体筝在放飞难的缺陷所提出,软体飞行器包括:软体本体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与软体本体相连,所述软体本体内沿其前进方向设有前后贯通的通风腔体,所述通风腔体内沿气体流动方向被间隔成至少三个相互连通的气室,在每个气室的入口处均设有风口硬支撑。控制方法包括将软体本体的进风口迎风设置、放飞、控制气室内的风量。本发明具有操控容易、飞行准确性高、无动、静音、可任意高度长时间停留等优势。
194 一种方便拆卸的小型舱内安装结构 CN202010377607.7 2020-05-07 CN111634410A 2020-09-08 周怡; 胡宇; 邬博文; 程佳敏; 王虹阳; 邬江
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拆卸的小型舱内安装结构,包括舵叶、舵轴、壳体、润滑垫片、舵轴套、舵机、旋转格来圈和O型密封圈。舵轴下端面与舵叶固连,从下往上依次贯穿壳体、润滑垫片及舵轴套;舵叶紧贴壳体,舵轴上安装有润滑及密封圈结构,且与壳体上的舵轴孔、密封沟槽相配合,确保舵轴的润滑与密封;润滑垫片位于舵轴套与壳体之间,用于减小舵轴套与壳体之间的摩擦。舵轴的末端为多边形棱柱,与舵轴套的多边形内孔相配合,舵轴套与舵轴之间使用沉头螺钉固定,舵轴套的直径大于壳体上舵轴孔直径,防止舵轴从壳体中脱出。使用该小型舵舱内安装结构,可在狭小空间里实现舵轴快速拆装,定位准确,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固性,强度可靠。
195 操纵面元件 CN201680023737.2 2016-04-22 CN107645984B 2020-08-18 赫尔曼·菲泽格; 沃尔特·斯特凡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的操纵面元件(1)、尤其是扰流板,包括:上外壳元件(2),该上外壳元件具有可被空气绕流的外侧(4);下外壳元件(3);至少一个增强筋(8)和由泡沫材料制成的芯元件(9),其中,所述增强筋(8)设置在芯元件(9)的两个芯区段(10)之间。
196 基于粒子阻尼的颤振抑制装置、其抑制方法及飞行器 CN202010467714.9 2020-05-28 CN111516855A 2020-08-11 肖望强; 罗元易
发明公开了基于粒子阻尼的颤振抑制装置,包括若干粒子阻尼器,所述的粒子阻尼器包括阻尼器壳体及若干阻尼粒子,所述的阻尼器壳体内部设置有若干腔体,所述的阻尼粒子填充在腔体内;所述的舵片内设置有容置槽,阻尼器壳体安装于舵片容置槽内,或者所述的阻尼器壳体与舵片容置槽一体成型。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上述舵片颤振抑制装置的飞行器。本发明还公开了舵片颤振的抑制方法,在舵片上安装基于粒子阻尼的舵片颤振抑制装置,安装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有限元前处理,建立模型,计算阻尼比,确定特征参数,安装粒子阻尼器。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舵片结构的颤振抑制能,提高飞行器的适用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197 一种复合材料折叠扭杆的制造方法 CN201710588542.9 2017-07-19 CN107458580B 2020-08-11 苏尼锋; 杨晓明; 舒炳林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折叠扭杆及制造方法,所述扭杆包括扭杆本体,扭杆本体外侧面设有使用纤维复合材料组成的增强层;所述制造方法包括选用优质合金毛坯、将毛坯放入环树脂液体中浸渍、在毛坯外表面缠绕碳纤维材料、在高温和真空条件下使毛坯进行固化反应等步骤;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用简单的工艺技术方法,选用优质的扭杆本体材料,保持了扭杆足够的韧性,提高了扭杆的贮能能,增加了折叠舵扭杆的抗扭强度、耐热性、耐磨性、耐溶剂性以及稳定性,在导弹高速飞行时,使弹翼可靠地展开,避免了扭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遭到破坏,延长了扭杆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可适用于各类从空中发射的导弹的折叠舵面或翼面。
198 飞行器 CN202010314058.9 2020-04-20 CN111498105A 2020-08-07 张凯; 张世隆; 葛航; 王天宁; 王谦; 王传松; 朱成钢; 杨先将; 张杰超
发明涉及飞行器领域,提供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机身、升降旋翼、机翼以及推进螺旋桨;所述机身具有用于乘坐的舱室;所述升降旋翼设置为能够驱使所述机身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机翼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机翼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机身的两侧;所述推进螺旋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推进螺旋桨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机翼上,所述推进螺旋桨设置为能够向所述机身提供平方向的推以驱使所述飞行器沿水平方向移动。本发明的飞行器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及生活品质。
199 飞行器 CN202010314051.7 2020-04-20 CN111498104A 2020-08-07 葛航; 邓丽敏; 邢文彦; 张世隆; 王天宁
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提供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机翼;升降旋翼,所述升降旋翼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升降旋翼能够进行总距调节,且能够调整所述升降旋翼迎;推进螺旋桨,所述推进螺旋桨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翼上;所述飞行器能够在直升机悬停状态、复合直升机状态、复合自转旋翼机状态、固定翼巡航状态、自转旋翼机状态之间转换。本发明所述的飞行器,能够以多种飞行状态运行,并且可以在多种飞行状态之间转换,从而可以满足垂直起降、高效巡航、高速飞行和安全等多方面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多出行选择,为地面交通减少压
200 一种无人飞行器用冗余机系统 CN202010436206.4 2020-05-21 CN111498086A 2020-08-07 祁正岩; 李树森
一种无人飞行器用冗余机系统涉及无人飞行器用冗余舵机系统。主要是为解决目前无人飞行器上的舵机损坏后无法无法正常飞行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壳体、主舵机、副舵机,主舵机丝杆端部有位置传感器,主舵机的驱动电机通过电源线与电机驱动板连接,位置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通过信号线连接,电机驱动板与信号放大电路通过信号线连接,信号放大电路与控制计算机通过信号线连接;副舵机的丝杆端部有副位置传感器,副舵机的副驱动电机通过电源线与副电机驱动板连接,副位置传感器与副信号放大电路通过信号线连接,副电机驱动板与副信号放大电路通过信号线连接,副信号放大电路与控制计算机通过信号线连接。优点是使设备保持正常飞行。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