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 飞机;直升飞机 / 可调节的操纵面或操纵部件,例如舵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飞翼布局无人机增稳控制方法 CN202110353313.5 2021-03-31 CN113184166A 2021-07-30 邹阳; 张瞿辉; 肖奔
发明涉及无人机飞翼布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翼布局无人机增稳控制方法,包括在无人机的两个机翼上布设八个面,并在每个机翼上设置一条舵面偏转虚拟线,所有舵面可沿对应的舵面偏转虚拟线上偏和下偏;以横航向直线轨迹跟踪制模态为基础,设计无人机控制器的控制律。本技术方案为针对飞翼布局无人机的航向增稳控制解耦设计,能够解决飞翼无人机航向发散的问题,且相对对于现有控制方法而言,本技术方案快速、稳定、实用。
162 适用于小型无人机的可伸缩机翼机构 CN202110602628.9 2021-05-31 CN113148112A 2021-07-23 武明建; 张瑞洁; 吴志林; 李忠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无人机的可伸缩机翼机构,采用内、外侧机翼相嵌套的方式构成可伸缩的机翼机构,以内侧机翼相对无人机机身固定,外侧机翼相对内侧机翼滑动的方式调节机翼翼长。该可伸缩机翼工作时,内侧机翼的机带动滚珠丝杠运动,使丝杠螺母沿预设导轨移动,完成外侧机翼相对内侧机翼的移动过程,实现对机翼翼长的调节。本专利采用滚珠丝杠传动方式,解决了无人机在飞行时机翼翼长无法根据飞行需要进行调节的问题。
163 一种柔性机臂及使用其的飞行器 CN202110589409.1 2021-05-28 CN113086158A 2021-07-09 李泽波; 李博雯; 黎显邦; 毛俊杰; 乔因迪; 阿依江·木拉提; 全何宜
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机臂及使用其的飞行器,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柔性机臂包括固定端、若干根梁以及可动端,所述固定端用于将柔性机臂固定于其它物体上,所述梁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端上,所述可动端连接于所述梁的另一端;所述梁在和力矩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变形,所述梁的变形组合到一起带动所述可动端发生自适应倾转。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该柔性机臂的飞行器。
164 致动器系统和用于控制飞行器的控制面的方法 CN202011424389.4 2020-12-08 CN113022841A 2021-06-25 戴维·W·柯克布赖德
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飞行器的控制面的致动器系统和用于控制飞行器的控制面的方法。致动器系统包括限定控制面的控制结构,并且控制结构具有旋转轴,控制结构能够围绕该旋转轴相对于飞行器旋转。第一致动器组件具有第一致动器臂,并且第二致动器组件具有第二致动器臂。第一致动器组件和第二致动器组件沿旋转轴彼此间隔开。第一致动器臂连接到第一带构件并且第一带构件在旋转轴的第一侧上连接到控制结构,并且第二致动器臂连接到第二带构件并且第二带构件在旋转轴的第二相对侧上连接到控制结构。
165 一种基于有耗高温电磁周期结构的吸波陶瓷翼类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110126622.9 2021-01-29 CN112876271A 2021-06-01 刘海韬; 孙逊; 黄文质; 甘霞云
发明涉及耐高温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有耗高温电磁周期结构的吸波陶瓷翼类构件,自内至外依次包括承载芯层、连续酸盐纤维增强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面层烧结于面层表面的有耗高温电磁周期结构吸波功能层、位于吸波功能层表面的氧化物陶瓷涂层外防护层;所述承载芯层为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或连续低电阻率碳化硅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有耗高温电磁周期结构的吸波陶瓷翼舵类构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吸波陶瓷翼舵类构件可以解决传统技术方案难题,可以应用于高速长时飞行器,具有高承载、强防热、抗烧蚀、低/宽频吸波等一体化功能,可显著提升新一代飞行器的生存与突防能
166 一种液电混合驱动的飞机作动系统 CN201810515830.6 2018-05-25 CN108750125B 2021-05-28 权龙; 葛磊; 穆晓鹏; 王波; 王君; 李泽鹏
发明公开一种液电混合驱动的飞机作动系统,将机身作动系统分为左翼、右翼、尾翼起落架四个作动模,每个作动模块采用统一的恒压油源,采用电液机械缸或液压机械缸代替传统作动器,实现飞机作动系统的液电混合驱动。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液电混合驱动的飞机作动系统能够降低系统发热,提高能量利用率。
167 一种可伸缩式鸭机构 CN202011636799.5 2020-12-31 CN112829924A 2021-05-25 许泉; 王波兰; 徐胜利; 傅建明; 莫麟; 张迪; 赵宏宇; 梁伟; 刘广; 陈晶华; 刘国刚
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式鸭机构,包括安装托架、伸缩装置、偏转装置以及鸭舵面,安装托架上固定有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伸缩装置包括推杆和用于驱动推杆做伸缩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推杆和第一驱动组件均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上,推杆与第一安装支架滑移配合,推杆远离第一安装支架的一端与鸭舵面固定连接;偏转装置包括偏转轴套和用于驱动偏转轴套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偏转轴套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安装在第二安装支架上,偏转轴套与第二安装支架转动滑移配合,且偏转轴套远离第二安装支架的一端与鸭舵面固定连接。使鸭舵能够根据需要伸出飞行器外或收入飞行器内,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偏转运动,有助于提高飞行器飞行轨迹的控制精度
168 用于增强飞机机翼的侧向操纵面的效能的微型扰流翼 CN202011266103.4 2020-11-13 CN112829923A 2021-05-25 P·M·维根; A·P·马拉乔斯基; C·A·科宁斯; B·E·吉勃特
描述了用于增强飞机机翼的侧向操纵面的效能的微型扰流翼。示例飞机包括机翼、侧向操纵面和微型扰流翼。侧向操纵面可移动地联接至机翼。侧向操纵面可在中立位置、第一向上偏转位置和延伸超过第一向上偏转位置的第二向上偏转位置之间移动。微型扰流翼位于侧向操纵面上或前方。微型扰流翼可在缩回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微型扰流翼被配置为基于侧向操纵面从中立位置移动至第一向上偏转位置或朝向第一向上偏转位置移动而从缩回位置移动至展开位置。
169 一种飞机脚蹬连动机构 CN202110298416.6 2021-03-19 CN112793764A 2021-05-14 王威; 石雅丹
申请涉及一种飞机脚蹬连动机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一侧的脚踏;脚踏设置有两个,两个脚踏之间设置有安装部,两个脚踏均与安装部连接;安装部转动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测量其中一个脚踏位移量的直线位移传感器。本申请中的一种飞机脚蹬连动机构具有较高的操作便利性,有效降低飞行员误操作的概率,便于训练和学习;有效降低飞机操控系统的复杂程度,有利于减低故障率;并且具有较高的操作精度
170 一种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CN202110038848.3 2021-01-12 CN112722264A 2021-04-30 刘轩岑; 杨跃能; 张士峰; 白锡斌; 杨华波; 刘龙斌
发明公开了一种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组件;机翼组件包括三个旋翼,其中两个旋翼对称设在机身的尾部,第三个旋翼设在机身的尾部且位于另外两个旋翼对称面的位置;各旋翼的一端与机身相连,另一端设有电机舱,电机舱内设有电机,电机舱上设有与电机传动相连的螺旋桨;各旋翼上靠近电机舱一端的底部设有空气滑流,空气滑流舵沿旋翼的厚度方向具有转动的行程,旋翼内设有与空气滑流舵传动相连的舵机。其去掉复杂的桨叶变距装置和自动倾斜器,设计空气滑流舵,并利用螺旋桨滑流来控制机体姿态的稳定,降低了飞行器控制系统复杂度,减少了成本,同时在垂直起降状态下,减少机翼对螺旋桨气流产生的升损失,提高动力输出的效率。
171 一种用于短距/垂直起降的分布式电涵道扇动系统 CN202110065965.9 2021-01-19 CN112722243A 2021-04-30 周洲; 王正平; 郭佳豪
发明一种用于短距/垂直起降的分布式电涵道扇动系统,属于航空飞行器领域;包括涵道动力组、上增升翼面和下增升翼面;所述涵道动力组包含多个并列设置的涵道动力单元;所述上增升翼面和下增升翼面的两侧端面均通过连杆与安装于机身上的机连接,分别位于涵道动力组出口外侧的上方和下方,通过舵机控制上、下增升翼面的旋转度;所述上增升翼面包括上增升翼面主翼和上增升翼面襟翼,下增升翼面包括下增升翼面主翼和下增升翼面襟翼;通过改变上增升翼面和下增升翼面的偏转角度和形态,实现降低动力系统对气动布局的限制,有利于起降与巡航等不同阶段动力的分配利用。
172 一种翼可折叠的微型飞行器 CN201910795522.8 2019-08-26 CN110481756B 2021-04-20 刘雷; 刘鹏超; 李雄峰; 赵伟; 陈海峰; 李双玉
发明涉及一种翼可折叠的微型飞行器,属于飞行器领域,其包括舵传动轴(1)、扭簧(2)、舵翼转轴(3)、压簧(4)、销(5)和舵翼(6);压簧(4)、锁销(5)依次安装于舵传动轴(1)中;舵翼(6)通过舵翼转轴(3)与舵传动轴(1)连接,且与锁销(5)相接触,舵翼(6)能够绕舵翼转轴(3)转动,随舵传动轴(1)转动;扭簧(2)的两端套设在舵翼转轴(3)两端,且位于舵传动轴(1)外侧,在外作用下扭簧能够绕舵翼转轴(3)转动并存储能量。一种舵翼可折叠的微型飞行器,其舵翼折叠、展开、锁紧方式简单,锁紧牢固,解决了传统的飞行器舵翼不可折叠、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灵活携带的问题。
173 一种多旋翼全向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11610045.2 2020-12-30 CN112660397A 2021-04-16 何旭东; 张汝康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旋翼全向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旋翼系统、飞控系统;所述飞控系统控制所述发动机启停及输出功率大小;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传动系统驱动所述旋翼系统;所述旋翼系统包括多个非共平面设置的旋翼轴;桨叶与所述旋翼轴之间还设置有变距机构;所述发动机为燃油发动机或油电混合发动机其中一种;所述发动机安装于飞行器中部位置;所述旋翼轴转动方向不全相同;所述飞控系统与所述变距机构电连;本发明优点在于,通过选取油动发动机,并设置了合理的传动及变距机构,结合具体控制方法实现了全向飞行兼具高机动、长续航的能,同时依靠增设的变距机构更进一步提升了机动性能,整体装置更加简单合理。
174 一种便携涵道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 CN202011639259.2 2020-12-31 CN112660367A 2021-04-16 张勇; 蔡晨晓; 杨轶; 孟高举; 徐奔; 杨哲; 周燕
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涵道式微小型单旋翼无人机,包括单螺旋桨、动传动杆和无人机外壳,无人机外壳内部安装有螺旋桨动力装置、第一固定板、小型涡轮、涡轮动力装置、无人机内置分层、飞行控制箱、传感器电池、第二固定板、四个空气面以及相应的四个控制舵机、空气流通通道和进气口;单螺旋桨安装于动力传动杆上端,且动力传动杆下端与螺旋桨动力装置相连接;螺旋桨动力装置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小型涡轮在第一固定板的下方,小型涡轮下方安装有涡轮动力装置;无人机内置分层将小型涡轮以下第二固定板以上的空间隔离为内外两部分空间;所述四个空气舵面安装于无人机底部。该无人机可携带性、抗扰性、机动性更强且具有更加可靠的飞行特性。
175 一种飞机方向自动配平控制方法 CN202011612524.8 2020-12-29 CN112623192A 2021-04-09 唐瑞琳; 刘兰堃; 赵海
发明属于飞机飞行控制领域,提供一种飞机方向自动配平控制方法,涡扇、涡喷、对转螺旋桨飞机在定常盘旋时自动实现协调转弯,非对转螺旋桨飞机在定常盘旋时减小侧滑,非对转螺旋桨飞机、多发飞机单发失效在机翼平时自动保持飞行航向。技术方案包括:将侧向过载积分作为方向舵配平中立位的指令,方向舵配平中立位调整后消除侧向过载;侧向过载信号经低通滤波器衰减高频噪声后,乘以正增益系数后进行限幅积分,积分值作为方向舵配平中立位指令;当长时间滑行、自动飞控接通、反馈信号故障时对积分器清零,当飞机有轮载信号、积分器清零时将积分器积分项断开。
176 一种便携式垂直起降的斜置翼飞行器 CN202011602373.8 2020-12-29 CN112623183A 2021-04-09 马超; 武旭; 叶志鸿; 李承朴; 吴旭; 安邦
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垂直起降的斜置翼飞行器,包括机翼、机身尾翼,所述机翼通过旋转机构和固定支座安装在机身的顶部;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机构盒内,所述机构盒通过两侧设有的滑杆与固定支座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机翼转轴、旋转组件,机翼转轴垂直设置在机构盒内,所述机翼转轴的顶端设有凸台轴承,所述凸台轴承的外环固设在机翼的支板上,所述机翼转轴通过旋转组件与固定在机构盒上的机转动连接,所述机翼转轴的底端固设在机构盒内;所述固定支座固设在机身内。本发明采用非对称机翼形状,提供飞行时斜置布局升,飞行时可随速度改变斜置,比传统固定翼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机身腹部安装升力扇,实现短距起飞垂直降落
177 一种大展弦比高强度双层机翼太阳能无人机 CN202011556065.6 2020-12-24 CN112607025A 2021-04-06 张声伟; 张超; 明亚丽; 杨天星; 王延风
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展弦比高强度双层机翼太阳能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其中,机翼是横向一贯制机翼,机翼有两个,分别为上层机翼和下层机翼,机身设在上层机翼和下层机翼之间,上层机翼和下层机翼通过翼尖支撑墙连接;上层机翼和下层机翼的上表面都设有太阳能板;尾翼设在机身尾部。本发明的双层联翼布局在满足结构强度限制的前提下,使机翼展弦比提高到30以上,这对于设计升系数大的飞机气动减阻,意义重大;翼展减小29%,结构重量减小22%,可显著提高飞机的任务载荷与连续飞行时间;机翼的抗弯、抗扭能力强;并能还提供满意的三轴稳定性与操纵能力。
178 一种鸭翼高速倾转旋翼飞行器及其操纵方法 CN202011555418.0 2020-12-24 CN112498660A 2021-03-16 刘衍涛; 徐京海; 曾加刚; 曹元宝; 孙强; 仲唯贵; 田旭; 解望; 刘毅; 应敏敢
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鸭翼高速倾转旋翼飞行器及其操纵方法,包括:机身、前鸭翼、后机翼、前旋翼、后倾转旋翼、倾转机构;所述前鸭翼和前旋翼安装在机身的前部,其中前旋翼安装在前鸭翼的通孔内,所述后机翼安装机身的后部;所述后倾转旋翼通过倾转机构安装在机身重心后部,且位于后机翼之前。相对直升机类、自转旋翼机类、多旋翼类飞行器,通过调节倾转推旋翼的倾斜使得飞行中机身姿态无需额外倾斜,并且平飞模式下前鸭翼上的前旋翼关闭形成鸭翼式固定翼飞行器,前飞阻力小,速度提高显著;本发明在平飞模式下推力来自于后倾转旋翼,其旋翼直径相对倾转旋翼飞行器较小,在前飞时阻力小,速度更快。
179 一种操纵面易损性计算方法 CN202011398302.0 2020-12-03 CN112487558A 2021-03-12 孟令赛; 张澎; 徐庆华; 张健; 丛云锋
申请属于飞机操纵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操纵舵面易损性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飞机的操纵舵面,所述操纵舵面包括完好的操纵舵面以及受损的操纵舵面;步骤二、确定每个所述操纵舵面的当量舵效,并计算所有所述操纵舵面的当量舵效总和;步骤三、获取受损的操纵舵面的受损部位,确定每个所述受损部位的当量舵效,并计算所有所述受损部位的当量舵效总和;步骤四、根据所有所述操纵舵面的当量舵效总和以及所有所述受损部位的当量舵效总和计算剩余舵效;步骤五、根据所述剩余舵效以及预置的杀伤等级标准,判定飞机的杀伤等级。本申请能够更加准确、真实的反映出飞机的舵面受损带来的易损特性,能够更准确的评估全机的易损性指标。
180 一种涵道盖板 CN202011213410.6 2020-11-03 CN112407246A 2021-02-26 刘衍涛
发明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涵道盖板。包括:安装架、多功能盖板和偏转止机构;所述涵道盖板通过安装架安装于安装基座的涵道的入口和出口处上,多功能盖板由四90°的扇形弧面组成,每个扇形弧面可拆分为两块;偏转锁止机构安装在安装架上,多功能盖板安装偏转锁止机构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涵道盖板,即可用于涵道的封盖和打开,又可以实现方向的功能,并且还具有提供偏航扭矩的功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