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疗法 / 顺铂 / 环状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环状蛋白酪酸激酶抑制剂

阅读:56发布:2022-02-17

专利汇可以提供环状蛋白酪酸激酶抑制剂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文公开了新的环形化合物及其盐,含这类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用这些化合物 治疗 蛋白酪 氨 酸激酶有关的 疾病 (例如免疫学和 肿瘤 学病症)的方法。,下面是环状蛋白酪酸激酶抑制剂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下式I的化合物或其盐:

其中
Z是一个单键;
X1和X2一起形成=O;
R1是:
(1)氢或R6,
其中R6是C1-C12烷基、C2-C10链烯基、C2-C10炔基、C3-C12环烷 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C3-C12环烯基、C3-C12环烯基C1-C12烷 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12烷基、4-15元杂环基或4-15元杂环 C1-C12烷基,它们均为未被取代的或被Z1、Z2和一或多个Z3基团取代;
(2)-OH或-OR6;
(3)-SH或-SR6;
(4)-C(O)2H,-C(O)qR6,或-O-C(O)qR6,其中q是1或2;
(5)-SO3H或-S(O)qR6,
(6)卤素;
(7)氰基;
(8)硝基;
(9)-Z4-NR7R8;
(10)-Z4-N(R9)-Z5-NR10R11;
(11)-Z4-N(R12)-Z5-R6;
(12)-P(O)(OR6)2;
R2是氢、R6、-Z4-R6或-Z13-NR7R8;
R3是-Z4-R6,其中Z4是一个单键而R6是未被取代的或被Z1、Z2和 一个或多个Z3基团取代的4-15元杂芳基;
R4和R5:
(1)彼此独立地是氢或R6;
(2)-Z4-N(R9)-Z5-NR10R11;
(3)-N(R9)Z4R6;或
(4)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构成一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 的杂环,该杂环是未取代的或被Z1、Z2和Z3取代,并与一个本身是未 取代的或被Z1、Z2和Z3取代的苯环稠合或未与其稠合;
R7、R8、R9、R10、R11和R12:
(1)彼此独立地是氢或R6;
(2)R7和R8合起来是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构成一个3至8元 饱和或不饱和环的亚烷基、亚烯基或杂烷基,该环是未被取代的或被 Z1、Z2和Z3取代;或
(3)R9、R10和R11中的任何两个合起来是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 子一起构成一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的亚烷基或亚烯基,该环是未 取代的或被Z1、Z2和Z3取代;
Z1、Z2和Z3彼此独立地是:
(1)氢或Z6,其中Z6是(i)C1-C12烷基、C2-C10链烯基、C2-C10 炔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C3-C12环烯基、C3-C12 环烯基C1-C12烷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 C6-C14芳基、C3-C12环烷基C6-C14芳基、4-15元杂环基或4-15元杂环 C1-C12烷基;(ii)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团(i)取代的基团(i); 或(iii)基团(i)或(ii),其本身又被一个或多个以下关于Z1、Z2和 Z3的定义的基团(2)至(16)所取代;
(2)-OH或-OZ6a;
(3)-SH或-SZ6a;
(4)-C(O)qH,-C(O)qZ6a或-O-C(O)qZ6a;
(5)-SO3H,-S(O)qZ6a;或-S(O)qN(Z9)Z6a;
(6)卤素;
(7)氰基;
(8)硝基;
(9)-Z4-NZ7Z8;
(10)-Z4-N(Z9)-Z5-NZ7Z8;
(11)-Z4-N(Z10)-Z5-Z6a;
(12)-Z4-N(Z10)-Z5-H;
(13)代基;
(14)-O-C(O)-Z6a;
(15)Z1、Z2和Z3中的任何两个合起来是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 一起构成一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的亚烷基或亚烯基;或
(16)Z1、Z2和Z3中的任何两个合起来是-O-(CH2)r-O-,其中r 是1至5,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构成一个4-8元环;
Z4和Z5彼此独立地是:
(1)一个单键;
(2)-Z11-S(O)q-Z12-;
(3)-Z11-C(O)-Z12-;
(4)-Z11-C(S)-Z12-;
(5)-Z11-O-Z12-;
(6)-Z11-S-Z12-;
(7)-Z11-O-C(O)-Z12-;或
(8)-Z11-C(O)-O-Z12-;
Z6a是(i)C1-C12烷基、C2-C10链烯基、C2-C10炔基、C3-C12环烷基、 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C3-C12环烯基、C3-C12环烯基C1-C12烷基、 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C6-C14芳基、C3-C12 环烷基C6-C14芳基、4-15元杂环基或4-15元杂环C1-C12烷基;(ii)被 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团(i)取代的基团(i);或(iii)基团(i) 或(ii),其本身又被一个或多个以下基团(2)至(14)所取代;
(2)-OH或-OZ6b;
(3)-SH或-SZ6b;
(4)-C(O)qH,-C(O)qZ6b或-O-C(O)qZ6b;
(5)-SO3H,-S(O)qZ6b;或-S(O)qN(Z9b)Z6b;
(6)卤素;
(7)氰基;
(8)硝基;
(9)-Z4-NZ7bZ8b;
(10)-Z4-N(Z9b)-Z5-NZ7bZ8b;
(11)-Z4-N(Z10b)-Z5-Z6b;
(12)-Z4-N(Z10b)-Z5-H;
(13)氧代基;
(14)-O-C(O)-Z6b;
Z6b、Z7b、Z8b、Z9b和Z10b彼此独立地是(i)C1-C12烷基、C2-C10 链烯基、C2-C10炔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12烷基、C3-C12 环烯基、C3-C12环烯基C1-C12烷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12烷 基、C1-C12烷基C6-C14芳基、C3-C12环烷基C6-C14芳基、4-15元杂环基 或4-15元杂环C1-C12烷基;(ii)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团(i) 取代的基团(i);
Z7、Z8、Z9和Z10:
(1)彼此独立地是氢或Z6a;
(2)Z7和Z8,或Z6和Z10,合起来是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 构成一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的亚烷基或亚烯基,该环是未被取代 的或被Z6a或Z6a的基团(2)-(14)取代;或
(3)Z7或Z8,与Z9一起,是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构成一 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的亚烷基或亚烯基,该环是未被取代的或被 Z6a或Z6a的基团(2)-(14)取代;
Z11和Z12彼此独立地是:
(1)一个单键;
(2)未被取代或被1-3个C1-C4烷基取代的C1-C5直链亚烷基;
(3)未被取代或被1-3个C1-C4烷基取代的C2-C5直链亚烯基; 或
(4)未被取代或被1-3个C1-C4烷基取代的C2-C5直链亚炔基; 和
Z13是:
(1)一个单键;
(2)-Z11-S(O)q-Z12-;
(3)-Z11-C(O)-Z12-;
(4)-Z11-C(S)-Z12-;
(5)-Z11-O-Z12-;
(6)-Z11-S-Z12-;
(7)-Z11-O-C(O)-Z12-;
(8)-Z11-C(O)-O-Z12-;
(9)-C(NR13)-;
(10)-C(CHR14)-;或
(11)-C(C(R14)2)-,
R13是:
(1)氰基;
(2)硝基;
(3)-NH2;
(4)-NHO-C1-C12烷基;
(5)-OH;
(6)-NHO-C6-C14芳基;
(7)-NHCOO-C1-C12烷基;
(8)-NHCOO-C6-C14芳基;
(9)-NHSO2-C1-C12烷基;
(10)-NHSO2-C6-C14芳基;
(11)C6-C14芳基;
(12)4-15元杂芳基;
(13)-O-C1-C12烷基;或
(14)-O-C6-C14芳基;
R14是:
(1)-NO2;
(2)-COO-C1-C12烷基;或
(3)-COO-C6-C14芳基;
条件是,该化合物不是以下的式(vii)化合物:

其中
R3e是吡啶基或嘧啶基,它们未被取代的或被卤素或烷基取代;
R50和R51各自独立地是氢,卤素或烷基;
R52和R53各自独立地是氢,卤素,烷基或卤代烷基;
R54和R56各自独立地是氢,卤素,烷基,硝基或基;
R55是氢,卤素,烷基,卤代烷基,烷氧基,卤代烷氧基,烷硫基, 卤代烷硫基或烷氧羰基;和
n是0或1。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3是-Z4R6其中Z4是一个单键而R6 是被至少一个Z3基团取代的4-15元杂芳基,该Z3是C1-C12烷基。
3.权利要求2的化合物,其中R1是氢或C1-C12烷基,R2和R4独 立地是氢或C1-C12烷基,R5是未被取代的或被Z1、Z2和一个或多个Z3 基团取代的C6-C14芳基。
4.一种化合物或其盐,该化合物选自以下的化合物: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三氟甲基-2-噻唑 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 酰胺,三氟乙酸酯(1∶1);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苯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苯基-5-噻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
[5-[[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 甲基乙基酯;
[5-[[(2,4-二氯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 1,1-二甲基乙基酯;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苯基-5-噻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
[5-[[(2-甲氧基-6-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 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3-甲基-4-(1-甲基乙基)苯基]氨基]羰基] -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4-溴-2,6-二甲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2-甲基-6-(1-甲基乙基)苯基]氨基]羰基] -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4-二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2-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 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氯-6-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 甲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呋喃基甲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3-甲氧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 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4-环己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环己基甲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 1,1-二甲基乙基酯;
[5-[[(2,3-二氢-1H-茚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5-二氢-1H-吡咯-1-基)羰基]-4-甲基-2-噻唑 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5-二氢-2,5-二甲基-1H-吡咯-1-基)羰基]-4 -甲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1-[[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4-甲基-5-噻唑 基]羰基]-L-脯氨酰胺;
[5-[(4-甲酰基-1-哌嗪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1,4-二氧杂-8-氮杂螺[4.5]癸-8-基]羰基)-4-甲基 -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3-[(二乙基氨基)羰基]-1-哌啶基]羰基]-4-甲基-2 -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八氢-1-喹啉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 1,1-二甲基乙基酯;
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4-甲基-5-噻唑羧酸 -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肼;
[5-[[(4-甲氧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4-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 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1,2-二甲基丙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2-二甲基丙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2-丙炔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 -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2-丙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 -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 -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6-二(1-甲基乙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 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3-(1H-咪唑-1-基)丙基]氨基]羰基]-4-甲基-2- 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3,4-二氟苯基)甲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N-[[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4-甲基-5-噻唑 基]羰基]-L-亮氨酸甲酯;
5-[[[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4-甲基-5-噻唑 基]羰基]氨基]-4-氧代戊酸甲酯;
[5-[[[2-(乙硫基)乙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二(3-甲基丁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乙基(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4-甲基-5-噻唑羧酸2 -[[(3,5-二氯苯基)氨基]硫代甲基]肼;
[5-[[二(2-乙氧基乙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3-[(三氟乙酰基)氨基]-1-吡咯烷基]羰基] -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6-二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2-[[(2,2-二氯-1-甲基环丙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环己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2,5-二氟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5-溴-2-氯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氰基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2-[[4-(乙酰氨基)-苯甲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3-(三氟甲基)苯甲酰]氨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2-苯乙基)苯甲酰]氨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5-二甲基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乙烯基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丁基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戊基苯甲酰)氨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1-氧代-3-苯氧基丙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1-氧代-3-苯丙基)氨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2-甲氧基苯基)-1-氧代丙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基乙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2-[(二苯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2-氯-6-氟苯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甲基苯基)乙酰基]氨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甲氧基苯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4-二甲氧基苯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氯苯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1′-联苯]-4-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1-氧代-4-苯丁基)氨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羟基-2-苯基-1-氧代丙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羟基-1-氧代己基)氨基]-4-甲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1-氧代-4-(2-噻吩基)丁基]氨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3-噻吩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2-[(2-苯并呋喃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4-吡啶甲酰胺,N-氧化物;
6-氯-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 2-噻唑基]-3-吡啶甲酰胺;
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3-吡啶甲酰胺;
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3-喹啉甲酰胺;
4-甲基-2-[[(4-硝基苯基)乙酰基]氨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4,6-三氯苯甲酰)氨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3-(三氟甲基)苯基]氨基]苯甲酰]氨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4-硝基苯基)-1-氧代丁基]氨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甲基磺酰基)苯甲酰]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庚基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2-[[(2,4-二氟苯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S)-2-[[2-(二丙基氨基)-1-氧代丙基]氨基]-4-甲基- 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亚联苯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3-甲氧基苯基)-1-氧丙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2-[[(2,4,6-三甲基苯 基)乙酰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1-氧代-6-庚烯基)氨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 -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苯基甲氧基)苯基]乙酰基]氨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3-苯氧基苯基)乙酰基]氨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5-二甲氧基苯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4-[二(2-氯乙基)氨基]苯基]-1-氧代丁基]氨基]- 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4-[[[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 -噻唑基]氨基]羰基]苯基]氨基]-4-氧代丁酸甲酯;
4-甲基-2-[[(苯基磺酰基)乙酰基]氨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乙酰氨基)-1-氧代己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二丙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酰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环己基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溴-3-甲基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3-二氟苯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1-甲基乙基)苯基]乙酰]氨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1,1-二甲基乙基)环己基]羰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N-二甲基-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 羰基]-2-噻唑基]丁二酰胺;
2-[(1,6-二氧代己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苯并[b]噻吩-2-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金刚烷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甲基环己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7-二氧代辛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乙酰基氨基)-4-(乙硫基)-1-氧代丁基]氨基]-4 -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1,5-二甲基-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 羰基]-2-噻唑基]-1H-吡唑-3-甲酰胺;
2-[[[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氨基]羰基]苯甲酸
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6-苯并噻唑甲酰胺;
1-乙基-4-甲基-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 氨基]羰基]-2-噻唑基]-1H-吡唑-3-甲酰胺;
4-甲基-2-[[3-[(3H-1,2,3-三唑并[4,5-b]吡啶-3-基 氧基)甲基]苯甲酰]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 胺;
2-[(2-呋喃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2-[(4-氯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4-甲基-5[[(2-硝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 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苯基甲基酯;
甲基[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甲基(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甲酯;
[4-乙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5-[[(2,6-二氯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2-氨基-N-(2-甲基-6-异丙基苯基)-4-甲基-5-噻唑 甲酰胺,三氟乙酸盐(1∶1);
2-(苯甲酰胺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4-甲基-2-[(苯基乙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乙酰氨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6-噻唑甲酰胺;
2-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硫代甲 酰胺;
2-[(4-溴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硝基苯甲酰)氨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2-[(4-氰基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5-硝基-2-呋喃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噻吩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4-[[[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氨基]羰基]苯甲酸甲酯;
2-[(5-异噁唑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呋喃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2-[[(2,4-二甲基-5-噻唑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甲氧基-3-噻吩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5-硝基-3-噻吩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4-氯苯基)硫代]-3-噻吩基]羰基]氨基]-4-甲基 -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5-氯-4-甲氧基-3-噻吩基)羰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4,5-二氢-4,4-二甲基-2-噁唑基)-3-噻吩基] 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乙酰基-3-噻吩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甲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苯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甲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苯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丙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环己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氯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氟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6-二甲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苯酯;
4-甲基-2-[[[(2-苯乙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己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2-[[[(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氟-4-甲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甲氧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二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二(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甲基(苯甲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甲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环己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1-苯乙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环丙基甲基)丙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甲基环己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甲基环己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环己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3-二氢-1H-茚-1-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 -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1-萘甲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二(苯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6-二甲基-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 羰基]-2-噻唑基]-4-吗啉甲酰胺;
2-乙基-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 -2-噻唑基]-1-哌啶甲酰胺;
1-[[[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氨基]羰基]-3-哌啶羧酸乙酯;
3,3-二甲基-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 羰基]-2-噻唑基]-1-哌啶甲酰胺;
1-[[[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 基]氨基]羰基]-4-哌啶羧酸乙酯;
4-甲基-2-[[[(3-甲基-2-哌啶基)氨基]羰基]氨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1-(苯甲基)-4-哌啶基]氨基]羰基]氨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八氢-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 -噻唑基]-1(2H)喹啉甲酰胺;
3,4-二氢-N-[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 基]-2-噻唑基]-2(1H)-异喹啉甲酰胺;
2-[[[(1,5-二甲基己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1-甲基庚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氟苯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甲氧苯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乙氧基苯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甲氧基苯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氯苯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甲氧基苯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2-二苯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氨乙基)苯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3-甲氧基苯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 -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4-甲氧基苯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3-苯丙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环己-1-烯-1-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 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1,1-二甲基乙基)环己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 -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3-[[[(3-丁氧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2-甲氧苯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氯-4-氟苯基)甲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己基甲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4-氯苯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3-氯苯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2-噻吩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2-氟苯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2-吡啶氧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溴-4,5-二甲氧基苯基)甲基]甲氨基]羰基]氨基]-4 -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E)-2-[[[(3,7-二甲基-2,6-辛二烯基)氨基]羰基]氨基] -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3-二氢-1,4-苯并二氧杂环己烯-2-基)甲基]氨基] 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甲氧基-5-(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 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环己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5,6,7,8-四氢-1-萘基)氨基]羰基]氨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蒽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氯-1-萘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萘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H-吲哚-5-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3-苯并二氧杂环戊烯-5-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 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吡嗪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5-氯-2-吡啶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6-甲基-2-吡啶基)氨基]羰基]氨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甲基-4-喹啉基)氨基]羰基]氨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3-二氢-1,4-苯并二氧杂环己烯-6-基)氨基]羰基] 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1′-联苯]-2-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甲氧基-2-甲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2-[[[(2,4,6-三甲基苯 基)氨基]羰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2-(2-羟乙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甲氧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甲氧基[1,1′-联苯]-3-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 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乙酰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氰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氟-2-(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 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己氧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 唑基]氨基]羰基]氨基]苯甲酸乙酯;
2-[[[(4-癸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丙苯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5-甲基-3-异噁唑基)氨基]磺酰基]苯 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 唑基]氨基]羰基]氨基]苯甲酸丁酯;
2-[[(1-异喹啉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 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苯甲基)硫代]苯基]氨基]羰基]氨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4-[(5-苯氧基戊基)氧]苯基]氨基]羰基]氨基] -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5-(1,1-二甲基丙基)-2-甲氧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 -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2-二氢-5-苊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3-苯氧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4-吗啉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1-哌啶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乙酰基-2,3-二氢-1H-吲哚-6-基)氨基]羰基] 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溴-5-甲氧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 (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3-二甲基-1H-吲哚-5-基)氨基]羰基]氨基]-4- 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1-甲基乙基)氨基]羰基]苯基]氨基]羰基] 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溴-2-甲基苯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4-甲氧丁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3,3-二甲基丁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甲基丁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3-甲基丁基)氨基]羰基]氨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甲氧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二甲基氨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 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2-(甲硫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N-(2,4, 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3-二氢-1H-茚-5-基) -4-甲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萘基-4-甲基-5-噻唑甲酰 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3-羟基-2-萘基)-4-甲基 -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氟-5-甲基苯基)-4-甲 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6-二甲基苯基)--4-甲 基-5-噻唑甲酰胺;
N-(3-溴-2,4,6-三甲基苯基)-2-[[(丁氨基)羰基]氨基]- 4-甲基-5-噻唑甲酰胺;
3-[[(丁氨基)羰基]氨基]-N-[2,6-二甲基-3-(1-甲基乙 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
N-(2-溴-4,6-二甲基苯基)-2-[[(丁氨基)羰基]氨基]- 4-甲基-5-噻唑甲酰胺;
3-[[[2-[[(丁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5-噻唑基]羰基]氨 基]-4-甲基-2-噻吩羧酸甲酯;
2-[[(丁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甲基-6-喹啉基) -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6-二甲氧基苯基)-4-甲 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4-甲氧基-2-萘基)-4-甲 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甲基-1-萘基)-4-甲基 -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4-(二甲基氨基)-2,3,5,6 -四甲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6-甲基-5-喹啉基)-4-甲 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2-羟乙基)-6-甲基苯 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6-二甲基-3-硝基苯基) -4-甲基-5-噻唑甲酰胺;
N-(2-溴-3,4,6-三甲基苯基)-2-[[(丁氨基)羰基]氨基]- 4-甲基-5-噻唑甲酰胺;
N-(2-乙酰基-6-羟苯基)-2-[[(丁氨基)羰基]氨基]-4 -甲基-5-噻唑甲酰胺;
[4-[[[2-[[(丁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5-噻唑基]羰基] 氨基]-2,3,5,6-四甲基苯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6-二氯苯基)-4-甲基-5 -噻唑甲酰胺;
N-(4-氨基-2,3,5,6-四甲基苯基)-2-[[(丁氨基)羰基] 氨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
N-[5-(乙酰氨基)-2,4-二甲基苯基]-2-[[(丁氨基)羰基] 氨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
N-(4-溴-2,6-二甲基苯基)-2-[[(丁氨基)羰基]氨基]- 4-甲基-5-噻唑甲酰胺;
2-[[(丁氨基)羰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4-甲 基-5-噻唑甲酰胺;
4-甲基-2-[(甲磺酰)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4-甲基-2-[[(苯基氨基)硫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2-[[(乙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环丙基羰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2-[[[(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N-(2-氯-6-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 -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6-二甲基-2-吡啶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乙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啶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哒嗪基氨基)-5-噻唑 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2-噻吩基羰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环丙基羰基)氨基]-4-甲 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2-呋喃基羰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3-噻吩基羰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3-呋喃基羰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反-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2-苯基环丙 基)羰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2-甲基环丙基) 羰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环丁基羰基)氨基]-4-甲 基-5-噻唑甲酰胺;
N,N-(2-氯-6-甲基苯基)-2-[(环戊基羰基)氨基]-4- 甲基-5-噻唑甲酰胺;
2-(苯甲酰氨基)-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氧丙基)氨基]-5-噻唑 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氧丁基)氨基]-5-噻唑 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乙基-1-氧丁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苯基环丙基)羰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甲基环丙基)羰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2-二氯-1-甲基环丙基) 羰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环丙基)羰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羟基环丙基)羰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2,3,3-四甲基环丙基) 羰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氰基环丙基)羰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环丁基羰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环戊基羰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环己基羰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苯基乙酰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环己基乙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吡啶基乙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5-二甲基-1H-吡咯-3 -基)羰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吡啶基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吡啶基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吡啶基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噻吩基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噻吩基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呋喃基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呋喃基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反-N-(2-氯-6-甲基苯基)-2-[[(2-苯基环丙基)羰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1-氧代戊基)氨 基]-5-噻唑甲酰胺;
2-(苯甲酰氨基)-N-(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 胺;
2-[(环丙基羰基)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噻唑甲 酰胺;
2-[(环丙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 甲酰胺;
N-(2-氯-4,6-二甲基苯基)-2-[(环丙基羰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4-[2-氧代-2-[(2,4,6-三甲基苯基)氨基]乙基]-2-噻唑 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噻唑乙酰胺;
5-氨基-2-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苯甲酰胺;
2-氨基-5-氯-N-(2,4,6-三甲基苯基)-4-嘧啶甲酰胺;
[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噁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2-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噁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
3-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吡啶甲酰胺;
3-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吡啶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甲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2-[(6-氨基-2-吡啶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丙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乙基-4-嘧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吡啶基氨基)-5-噻唑 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甲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5-甲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甲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甲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2-[(5-溴-3-甲基-2-吡啶基)氨基]-N-(2-氯-6-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6-氨基-2-吡啶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5-溴-2-吡啶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苯基甲氧基)-2-吡 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5-氯-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乙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丙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2-[(3-溴-5-甲基-2-吡啶基)氨基]-N-(2-氯-6-甲 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2-氨基-3-吡啶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3-氨基-2-吡啶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吡啶基氨基)-5-噻唑 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吡啶基氨基)-5-噻唑 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氯-3-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氯-3-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甲氧基-3-吡啶基)氨 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5-二甲基-2-吡嗪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乙基苯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5-二甲基苯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6-二甲基-2-嘧啶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乙基-4-嘧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氯-2-吡嗪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2-[(3-氨基苯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羟基)氨基]-5-噻唑甲 酰胺;
′2-[(3-溴苯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5-噻唑 甲酰胺;
′N-(2,6-二甲基苯基)-2-(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6-二甲基苯基)-2-(甲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 胺;
′N-(2,6-二甲基苯基)-2-(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 胺;
′N-(2,6-二甲基苯基)-2-[(6-甲基-2-吡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6-二甲基苯基)-2-[(4-甲基-2-吡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6-二甲基苯基)-2-[(4-乙基-2-吡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6-二甲基苯基)-2-[(4,6-二甲基-2-吡啶基)氨 基]-5-噻唑甲酰胺;
′2-[(6-氨基-2-吡啶基)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N-(2,6-二甲基苯基)-2-[(6-乙基-2-吡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6-二甲基苯基)-2-[(6-丙基-2-吡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2-[(2-氨基-3-吡啶基)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2-[(3-氨基-2-吡啶基)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2-[(6-氨基-2-甲基-4-嘧啶基)氨基]-N-(2,6-二甲基 苯基)-5-噻唑甲酰胺;
′N-(2,6-二甲基苯基)-2-[[6-(4-吗啉基)-3-哒嗪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2-[(6-氯-3-哒嗪基)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N-(2,6-二甲基苯基)-2-(3-哒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 胺;
′2-[(3-氨基苯基)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噻唑 甲酰胺;
′2-[(3-溴苯基)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噻唑甲 酰胺;
2-(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 酰胺;
′2-[(6-甲基-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5-甲基-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4-甲基-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3-甲基-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5-溴-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2-[(5-氯-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2-[(6-甲氧基-3-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4-乙基-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6-乙基-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6-氯-3-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2-[(2,6-二甲基-4-嘧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2-[(4-甲基-2-嘧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2-吡嗪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 酰胺;
′2-[(6-氯-2-吡嗪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2-[(3,5-二甲基-2-吡嗪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 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2-(4-吗啉 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3-(4-吗 啉基)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甲基][3-(甲 基氨基)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2-(四氢- 2-氧代-1H-咪唑-1-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 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2-1H-咪 唑-4-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4-吗啉基) -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R)-1-乙基-2 -吡咯烷基]甲基]氨基]-2-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S)-1-乙基-2 -吡咯烷基]甲基]氨基]-2-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6-[(2S)-2-(氨基羰基)-1-吡咯烷基]-2-甲基 -4-嘧啶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羟乙基)氨基]-2 -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羟甲基)-1-哌 啶基]-2-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2-羟乙基)-1 -哌嗪基]-2-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1-[6-[[5-[[(2-氯-6-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 氨基]-2-甲基-4-嘧啶基]-4-哌啶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3S)-3- 甲基-1-哌嗪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6-[3-(乙酰氨基)-1-吡咯烷基]-2-甲基-4-嘧啶基] 氨基]-N-(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1-甲基-2-吡 咯烷基)乙基]氨基]-2-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5-甲基-2 -吡嗪基)甲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2-(1H-1, 2,3-三唑-1-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4-吗啉基)乙基] 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二甲基氨基)乙 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四氢-2-氧代- 1H-咪唑-1-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甲基[2-(甲氨基)乙基] 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1-甲基-2-吡 咯烷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1-吡咯烷基)乙 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1-乙基-2-吡咯烷 基)甲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哌啶基甲基)氨基] -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6-[[2-(乙酰氨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N- (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1H-1,2,3-三唑 -1-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吗啉基)-4-嘧啶 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4-吗啉基)乙基] 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4-吗啉基)丙基] 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甲基[3-(甲基氨基) 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S)-3-甲基-1- 哌嗪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羟乙基)氨基]-2 -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1H-咪唑-1-基 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吗啉基)-2-吡啶 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4-吗啉基)乙基] 氨基]-2-吡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4-吗啉基)丙基] 氨基]-2-吡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吗啉基)-2-吡嗪 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S)-3-甲基-1- 哌嗪基]-2-吡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羟基-1-吡咯烷基) -2-吡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1H-咪唑-1-基)-2 -吡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羟基-1-吡咯烷基) -3-哒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1H-咪唑-1-基)-3 -哒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甲基氨基)-2-吡嗪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3-羟基-1-吡咯烷基) -2-吡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环丙基氨基)-2-吡 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4-吗啉基)-2-吡嗪 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2-(4-吗啉基)乙基] 氨基]-2-吡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3-[[2-(乙酰氨基)乙基]氨基]-2-吡嗪基]氨基]-N- (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环己基氨基)-5-噻唑甲酰 胺;
′N-(2-氯-6-甲基苯基)-2-(甲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环丙基氨基)-5-噻唑甲酰 胺;
′N-(2-氯-6-甲基苯基)-2-[(苯甲基)氨基]-5-噻唑甲 酰胺;
′2-[[2-(乙酰氨基)乙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R)-1-(羟甲基)-3 -甲基丁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甲氧基甲基)-4-嘧啶 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羟甲基)-4-嘧啶基]氨 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吗啉基甲基)-4- 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二甲基氨基)乙 基]氨基]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4-吗啉基)乙基] 氨基]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4-吗啉基)丙基] 氨基]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2-氧代-1-吡 咯烷基)丙基]氨基]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1H-咪唑-4-基 乙基)氨基]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2-吡啶基)乙基] 氨基]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2-(3-吡啶基)乙基] 氨基]甲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1-[[6-[[5-[[(2-氯-6-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 氨基]-4-嘧啶基]甲基]-4-哌啶甲酰胺;
′2-[[6-[[[2-(2-乙酰氨基)乙基]氨基]甲基]-4-嘧啶基]氨 基]-N-(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萘基氨基)-5-噻唑甲 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喹啉氨基)-5-噻唑甲 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异喹啉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喹喔啉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2-甲基-6-(4 -吗啉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2-甲基-6-[[2 -(4-吗啉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2,6-二甲基-4-嘧啶基)氨基]-N-苯基-5-噻唑甲 酰胺;
2-[(2,6-二甲基-4-嘧啶基)甲基氨基]-N-(2-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
2-[(2,6-二甲基-4-嘧啶基)氨基]-N-(2-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
N-(3,5-二甲氧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啶基)氨 基]-5-噻唑甲酰胺;
N-[2,6-二(1-甲基乙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 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啶基) 甲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啶基) 氨基]-N-甲基-5-噻唑甲酰胺;
N,N-(2-氯-6-甲基苯基)-(4-甲氧基苄基)-2-[(6- 溴-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溴-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2-呋喃基羰基) -1-哌嗪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6-[[3-(1H-苯并咪唑-1-基)丙基]氨基]-2-吡啶基] 氨基]-N-(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1H-咪唑-1-基) 丁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5-(1H-咪唑-1-基) 戊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4-甲基-1-哌 嗪基)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4-(1H-咪唑-1-基) 苯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6-(1H-咪唑-1-基) 己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6-[[3-(1H-咪唑-1-基)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 -N-(4-甲氧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2-[[6-[[3-(1H-咪唑-1-基)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 -N-(4-苯氧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4-氯苯基)-2-[[6-[[3-(1H-咪唑-1-基)丙基] 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6-[[3-(1H-咪唑-1-基)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 -N-[1-(苯甲基)-1H-咪唑-5-基]-5-噻唑甲酰胺;
′N-(2-乙基苯基)-2-[[6-[[3-(1H-咪唑-1-基)丙基] 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6-二甲氧基苯基)-2-[[6-[[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4-二甲氧基苯基)-2-[[6-[[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2-[[6-[[3-(1H-咪唑-1-基)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 -N-苯基-5-噻唑甲酰胺;
′2-[[6-[[3-(1H-咪唑-1-基)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 -N-(2-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苯基)-2-[[6-[[3-(1H-咪唑-1-基)丙基] 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6-二乙基苯基)-2-[[6-[[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6-[[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
′2-[[6-[[3-(1H-咪唑-1-基)丙基]氨基]-2-吡啶基]氨基] -4-甲基-N-[1-(苯甲基)-1H-吲唑-5-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5-[[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2-硝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甲氧苯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甲氧苯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氧苯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5-二甲氧基苯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二甲基氨基)苯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4-吗啉基)苯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羧甲基)苯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3-羧丙基)苯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羧甲基)苯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1H-苯并咪唑-5 -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3-(1H-咪唑-1-基) 丙基]-1H-苯并咪唑-4-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2-(1H-咪唑-1-基) 乙基]-1H-吲唑-6-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2-(1H-咪唑-1-基) 乙基]-2H-吲唑-6-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甲基-1H-苯并咪唑-6 -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1-甲基-1H-苯并咪唑-5 -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1H-苯并咪唑-5-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4-吗啉基甲基)-1H -苯并咪唑-5-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2-(1H-咪唑-1-基甲基) -1H-苯并咪唑-5-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5-(1H-咪唑-1-基) -2-吡啶基]氨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3-(1H-咪唑-1-基) 丙氧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4-[3-(1H-咪唑-1-基) 丙氧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N-(2-氯-6-甲基苯基)-2-[[3-[[[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磺酰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和
N-(2-氯-6-甲基苯基)-2-[[4-[[[3-(1H-咪唑-1-基) 丙基]氨基]磺酰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5.下式的化合物及其盐

6.权利要求5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6的应用,其中所述药物是用于治疗固体肿瘤的药物。
8.一种用于治疗蛋白酪氨酸激酶有关的病症的药物组合物,该组 合物包含权利要求5的化合物和它的可药用的赋形剂或载体。
9.权利要求5的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蛋白酪氨酸激酶有关的病 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9的应用,其中将该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另外的治疗剂 一起使用,该治疗剂由以下的治疗剂中选出:
环孢菌素A;CTLA4-Ig;选自以下的抗体:抗-ICAM-3、抗- IL-2受体(抗-Tac)、抗-CD45RB、抗-CD2、抗CD3(OKT-3)、 抗-CD4、抗-CD80、抗-CD86和单克隆抗体OKT3;阻断CD40和 gp39相互作用的试剂;由CD40和gp39构成的融合蛋白;NF-kB功 能的抑制剂;非甾族消炎药(NSAID);类固醇;金化合物;抗增生剂; FK506(藤霉素,Prograf);霉酚酸莫菲替克;细胞毒素药物;TNF-α 抑制剂;抗-TNF抗体或可溶性TNF受体;雷帕霉素;Ieflunimide;环 加氧酶-2-抑制剂;紫杉醇,顺铂,卡铂,阿霉素,洋红霉素,道诺 红霉素,氨喋呤,氨甲喋呤,甲喋呤,丝裂霉素C,ecteinascidin 743, 波福霉素,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吉西他滨,阿糖胞苷,鬼臼毒 素,依托泊苷,磷酸依托泊苷,鬼臼噻吩苷,抗瘤氨酸,长春,长春 新碱,异长春碱,epothilone,长春地辛,环氧长春碱。

说明书全文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状化合物及其盐,使用这类化合物治疗与蛋白酪酸激 酶有关的疾病如免疫失调和肿瘤疾病的方法,以及含有这类化合物的药物 组合物。

发明背景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是一种酶,它与作为底物的ATP一起,将 肽和蛋白质中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这些酶在细胞信号传导的调控(包括 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中是关键因素。PTK特别还包括受体酪氨酸激酶 (RPTK),这包括表皮生长因子激酶家族的成员(例如HER1和HER2),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在血管形成中起作用的激酶(Tie-2和 KDR);此外,还包括非受体酪氨酸激酶,这包括Syk、JAK和Src家族 的成员(例如Src,Fyn,Lyn,Lck和Blk)(参见Bolen,J.B.,Rowley,R. B.,Spana,C.,and Tsygankov,A.V.,“造血信号转导中的酪氨酸蛋白激酶的 src家族”,美国联邦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杂志(FASEB J.),6,3403 -3409(1992);Ullrich,A.和Schlessinger,J.,“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 受体的信号转导作用”,细胞(Cell),61,203-212(1990);和Ihle, J.N.,“造血细胞因子信号传导中的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免疫学研讨 文辑(Sem.Immunol.),7,247-254(1995))。
在许多恶性和非恶性增生性疾病中都显示出PTK的活性增强。此外, PTK在免疫系统的细胞调控中起关键作用。因此,PTK抑制剂会影响许 多种肿瘤和免疫学疾病。这些病症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抑制某种受体或非受 体PTK,例如Lck,或者由于各类PTK之间的同源性,利用抑制剂抑制 一种以上的PTK,而得到缓解。
特别重要的一种PTK是在T细胞中发现的Lck,它与T细胞内关键 蛋白底物的磷酸化有关。它是生产性抗原受体信号传导和细胞活化所需要 的。在没有Lck活性时,T细胞受体(TCR)zeta链不被磷酸化,激酶ZAP -70不被活化,而且对于T细胞活化至关重要的Ca2+活动化也不能发生 (参见Weiss,A和Littman,D.R.,“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的信号转导”,细 胞(Cell),76,263-274(1994);Iwashima,M.,Irving,B.A.,van Oers, N.S.C.,Chan,A.C.,and Weiss,A.,“TCR与两种不同的胞质酪氨酸激酶 的顺序相互作用”,科学(Science),263,1136-1139(1994);和Chan, A.C.,Dalton,M.,Johnson,R.,Kong,G.,Wang,T.,Thoma,R.,and Kurosaki, T.,“通过酪氨酸493的磷酸化激活ZAP-70激酶活性是淋巴细胞抗原受 体功能所需要的”,欧洲分子生物学会会志(EMBO J.),14,2499-2508 (1995))。因此,Lck的抑制剂可用于治疗T细胞介导的疾病,例如T 细胞起重要作用的慢性病,如类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病和狼疮,以 及T细胞已知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急性病,例如急性移植物排斥和迟发性 超敏(DTH)反应。
发明概要
本发明提供了作为蛋白酪氨酸激酶使用的以下式I的环状化合物及 其盐:

其中
Q是:
(1)5-元杂芳基环;
(2)6-元杂芳基环;或
(3)芳基环;
可任选地被一个或多个基团R1取代;
Z是:
(1)一个单键;
(2)-R15C=CH-;或
(3)-(CH2)m-,其中m是1至2;
X1和X2各为氢,或者一起形成=O或=S;
R1是:
(1)氢或R6,其中R6是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烷基 烷基、环烯基、环烯基烷基、芳基、芳烷基、杂环基或杂环烷基,它们均 为未被取代的或被Z1、Z2和一或多个(优选一或二个)Z3基团取代;
(2)-OH或-OR6;
(3)-SH或-SR6;
(4)-C(O)2H,-C(O)qR6,或-O-C(O)qR6,其中q是1或2;
(5)-SO3H或-S(O)qR6,
(6)卤素;
(7)氰基;
(8)硝基;
(9)-Z4-NR7R8;
(10)-Z4-N(R9)-Z5-NR10R11;
(11)-Z4-N(R12)-Z5-R6;
(12)-P(O)(OR6)2;
R2和R3彼此独立地是:
(1)氢或R6;
(2)-Z4-R6;或
(3)-Z13-NR7R8;
R4和R5:
(1)彼此独立地是氢或R6;
(2)-Z4-N(R9)-Z5-NR10R11;
(3)-N(R9)Z4R6;或
(4)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构成一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的 杂环,该杂环是未取代的或被Z1、Z2和Z3取代,并可任选地与一个本身 是未取代的或被Z1、Z2和Z3取代的苯环稠合;
R7、R8、R9、R10、R11和R12;
(1)彼此独立地是氢或R6;
(2)R7和R8可以合起来是亚烷基、亚烯基或杂烷基,与它们所 连接的氮原子构成一个3至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该环是未被取代的或被 Z1、Z2和Z3取代;或
(3)R9、R10和R11中的任何两个可以合起来是亚烷基或亚烯基, 与它们所连接的氮原子一起构成一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该环是未 取代的或被Z1、Z2和Z3取代;
R13是:
(1)氰基;
(2)硝基;
(3)-NH2;
(4)-NHO烷基;
(5)-OH;
(6)-NHO芳基;
(7)-NHCOO烷基;
(8)-NHCOO芳基;
(9)-NHSO2烷基;
(10)-NHSO2芳基;
(11)芳基;
(12)杂芳基;
(13)-O烷基;或
(14)-O芳基;
R14是:
(1)-NO2;
(2)-COO烷基;或
(3)-COO芳基;
R15是:
(1)氢;
(2)烷基;
(3)芳基;
(4)芳基烷基;或
(5)环烷基;
Z1、Z2和Z3彼此独立地是:
(1)氢或Z6,其中Z6是(i)烷基、链烯基、炔基、环烷基、环 烷基烷基、环烯基、环烯基烷基、芳基、芳烷基、烷基芳基、环烷基芳基、 杂环基或杂环烷基;(ii)被一个或多个相同或不同的基团(i)取代的基 团(i);或(iii)基团(i)或(ii),其本身又被一个或多个以下关于 Z1、Z2和Z3的定义的基团(2)至(16)所取代;
(2)-OH或-OZ6;
(3)-SH或-SZ6;
(4)-C(O)qH,-C(O)qZ6或-O-C(O)qZ6;
(5)-SO3H,-S(O)qZ6;或-S(O)qN(Z9)Z6;
(6)卤素;
(7)氰基;
(8)硝基;
(9)-Z4-NZ7Z8;
(10)-Z4-N(Z9)-Z5-NZ7Z8;
(11)-Z4-N(Z10)-Z5-Z6;
(12)-Z4-N(Z10)-Z5-H;
(13)代基;
(14)-O-C(O)-Z6;
(15)Z1、Z2和Z3中的任何两个可以合起来是亚烷基或亚烯基, 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构成一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或
(16)Z1、Z2和Z3中的任何两个可以合起来是-O-(CH2)r-O-,其中 r是1至5,与它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构成一个4-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
Z4和Z5彼此独立地是:
(1)一个单键;
(2)-Z11-S(O)q-Z12-;
(3)-Z11-C(O)-Z12-;
(4)-Z11-C(S)-Z12-;
(5)-Z11-O-Z12-;
(6)-Z11-S-Z12-;
(7)-Z11-O-C(O)-Z12-;或
(8)-Z11-C(O)-O-Z12-;
Z7、Z8、Z9和Z10:
(1)彼此独立地是氢或Z6;
(2)Z7和Z8,或Z6和Z10,可以合起来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与它 们所连接的原子一起构成一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该环是未被取代 的或被Z1、Z2和Z3取代;或
(3)Z7或Z8,与Z9一起,可以是亚烷基或亚烯基,与它们所连 接的氮原子一起构成一个3-8元饱和或不饱和环,该环是未被取代的或 被Z1、Z2和Z3取代;
Z11和Z12彼此独立地是:
(1)一个单键;
(2)亚烷基;
(3)亚烯基;或
(4)亚炔基;和
Z13是:
(1)一个单键;
(2)-Z11-S(O)q-Z12-;
(3)-Z11-C(O)-Z12-;
(4)-Z11-C(S)-Z12-;
(5)-Z11-O-Z12-;
(6)-Z11-S-Z12-;
(7)-Z11-O-C(O)-Z12-;
(8)-Z11-C(O)-O-Z12-;
(9)-C(NR13)-;
(10)-C(CHR14)-;或
(11)-C(C(R14)2)-。
式I范围之内的化合物包括以下的式II化合物及其盐:

其中
n是1或2;
A选自和氮;
B选自氮、氧和硫;
X3是氧或硫;
R1、R2、R3、R4和R5的定义如上。
发明详述
以下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的定义。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为基团 或术语提供的初始定义适用于整篇说明书的该基团或术语,无论是单独的 或是作为另一基团的一部分。
术语“烷”或“烷基”指有1-12个碳原子、优选1-8个碳原子的 直链或支链基。“低级烷基”指1-4个碳原子的烷基。
术语“链烯基”指有至少一个双键的2-10个、优选2-4个碳原子 的直链或支链烃基。在链烯基与氮原子键合的情形,该基团优选不经过带 双键的碳原子直接键合。
术语“炔基”指有至少一个参键的2-10个、优选2-4个碳原子的 直链或支链烃基。在炔基与氮原子键合的情形,优选该基团不经由带三键 的碳原子直接键合。
术语“亚烷基”指通过单键连接的1-5个碳原子的直链桥基(如 -(CH2)x-,其中x是1至5),它可以被1-3个低级烷基取代。
术语“亚烯基”指通过单键连接的有一或二个双键的2-5个碳原子 的直链桥基,它可被1-3个低级烷基取代。亚烯基的实例有 -CH=CH-CH=CH-,-CH2-CH=CH-,-CH2-CH=CH-CH2-, -C(CH3)2CH=CH-和-CH(C2H5)-CH=CH-。
术语“亚炔基”指通过单键连接的、有一个三键的2-5个碳原子的 直链桥基,它可被1至3个低级烷基取代。亚炔基的实例有 -CH≡CH-、-CH2-C≡C-、-CH(CH3)-C≡C-和-C≡C-CH(C2H5)CH2-。
术语“芳”或“芳基”指含有6-14个碳原子的芳族环基(例如6 元单环、10元双环或14元三环系)。芳基实例包括苯基、基、联苯基 和蒽基。
术语“环烷基”和“环烯基”指3-12个碳原子的环状烃基。
术语“卤素”和“卤”指氟、氯、溴和碘。
术语“不饱和环”包括部分不饱和环和芳香环。
术语“杂环”指完全饱和的或不饱和的、包括芳族(即“杂芳基”) 的环基,例如4-7元单环、7-11元二环或10-15元三环体系,在其至 少一个含碳原子环上有至少一个杂原子。含杂原子的杂环基各环可以有选 自氮原子、氧原子和/或硫原子的1、2、3或4个杂原子,其中氮和硫杂 原子可任选地被氧化,而且氮杂原子可任选地被季铵化。该杂环基可以连 接在环或环系的任何杂原子或碳原子上。
单环杂环基的实例包括吡咯烷基、吡咯基、吡唑基、氧杂环丁烷基、 吡唑啉基、咪唑基、咪唑啉基、咪唑烷基、噁唑基、噁唑烷基、异噁唑啉 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噻二唑基、噻唑烷基、异噻唑基、异噻唑烷基、 呋喃基、四氢呋喃基、噻吩基、噁二唑基、哌啶基、哌嗪基、2-氧代哌 嗪基、2-氧代哌啶基、2-氧代吡咯烷基、2-氧代氮杂基、氮杂基、 4-哌啶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哒嗪基、四氢呋喃基、吗啉基、 硫杂吗啉基、硫杂吗啉基亚砜、硫杂吗啉基砜、1,3-二氧戊环、四氢- 1,1-二氧代噻吩基、三唑基、三嗪基等。
二环杂环基的实例包括吲哚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噁唑基、苯并间二 氧杂环戊烯基、苯并噻吩基、奎宁环基、喹啉基、四氢异喹啉基、异喹啉 基、苯并咪唑基、苯并吡喃基、中氮茚基、苯并呋喃基、色酮基、香豆素 基、苯并吡喃基、噌啉基、喹喔啉基、吲唑基、吡咯并吡啶基、呋喃并吡 啶基(例如呋喃并[2,3-c]吡啶基、呋喃并[3,2-b]吡啶基或呋喃[2,3-b]吡啶 基)二氢异吲哚基、二氢喹唑啉基(例如3,4-二氢-4-氧代喹唑啉基)、 四氢喹啉基等。
三环杂环基的实例包括咔唑基、苯并吲哚基、菲咯啉基、吖啶基、菲 啶基、呫吨基等。
术语“杂芳基”指芳族杂环基团。
杂芳基的实例包括吡咯基、吡唑基、咪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噻 唑基、噻二唑基、异噻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噁二唑基、吡啶基、吡嗪 基、嘧啶基、哒嗪基、三唑基、三嗪基等。
在q是1或2的情形,“-C(O)qH”代表-C(O)-H或-C(O)-OH;
“-C(O)qR6”或“-C(O)qZ6”分别代表-C(O)-R6或-C(O)-OR6,或者-C(O)-Z6 或-C(O)-O-Z6;“-O-C(O)qR6”或“-O-C(O)qZ6”分别代表-O-C(O)-R6或 -O-C(O)-OR6,或者-O-C(O)-Z6或-O-C(O)-O-Z6;“-S(O)qR6”或“-S(O)qZ6” 分别代表-SO-R6或-SO2-R6或者-SO-Z6或-SO-2Z6。
式I化合物在某些情形可以形成盐,它们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除非 另外说明,提及的式I化合物应理解为也包括其盐。这里所用的术语“盐” 代表与无机和/或有机酸形成的酸式和/或碱式盐。两性离子盐(内盐) 包括在本文所用的术语“盐”内(可以在例如R取代基含有酸部分如羧 基的情形形成)。还包括季铵盐,例如烷基铵盐。优选可药用的盐(即, 无毒性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但其它的盐也可以用于在制备期间可能采 用的分离或纯化步骤中。式I化合物的盐可以通过例如化合物I与一定数 量的酸或碱(例如等当量)在盐于其中沉淀的介质中反应制备,或在介 质中反应后冷冻干燥制得。
酸加成盐的实例包括乙酸盐(例如与乙酸或三卤乙酸如三氟乙酸形成 的盐)、己二酸盐、藻酸盐、抗坏血酸盐、天冬氨酸盐、苯甲酸盐、苯磺 酸盐、硫酸氢盐、酸盐、丁酸盐、柠檬酸盐、樟脑酸盐、樟脑磺酸盐、 环戊烷丙酸盐、二葡糖酸盐、十二烷基硫酸盐、乙磺酸盐、富酸盐、葡 庚糖酸盐、甘油磷酸盐、半硫酸盐、庚酸盐、己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 氢碘酸盐、2-羟基乙磺酸盐、乳酸盐、马来酸盐、甲磺酸盐、2-萘磺酸 盐、烟酸盐、硝酸盐、草酸盐、果胶脂酸、过硫酸盐、3-苯基丙酸盐、 磷酸盐、苦味酸盐、新戊酸盐、丙酸盐、水杨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例 如与硫酸形成的盐)、磺酸盐(例如本文所叙述的那些盐)、酒石酸盐、 硫氰酸盐、甲苯磺酸盐、十一烷酸盐等。
碱性盐(例如在R取代基含有酸性部分如羧基的情形所形成的)包 括铵盐,碱金属盐(例如钠盐、锂盐和盐),碱土金属盐(例如和镁 盐),与有机碱(如有机胺)形成的盐(例如二苄基乙二胺、二环己胺、 哈胺、N-甲基-D-葡糖胺、N-甲基-D-葡糖胺、叔丁胺),以及与 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形成的盐等。含氮碱性基团可以用例如低级烷基 卤化物(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和丁基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二烷 基硫酸酯(例如二甲基、二乙基、二丁基和二戊基硫酸酯)、长链卤化物 (例如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和十八烷基氯化物、溴化物和碘化物)、 芳烷基卤化物(例如苄基和苯乙基溴化物)等试剂季铵化。
本发明化合物的前药和溶剂化物也在考虑之内。这里所用的术语“前 药”代表这样一种化合物,它在被服用后,通过代谢或化学过程发生化学 转化,形成式I化合物或其盐和/或溶剂化物。式I化合物的溶剂化物优选 是水化物。
本发明化合物的所有立体异构体,例如由于式I化合物R取代基上的 不对称碳原子而可能存在的异构体,包括对映体和非对映体形式,均被认 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化合物的各个立体异构体可以基本上不含其 它异构体,或者可以作为外消旋物存在,或与其它选定的或所有其它的立 体异构体混合存在。本发明化合物的手性中心可以按照IUPAC 1974建议 的规定,具有S或R构型。
在整个说明书中,都选择基团及其取代基以形成稳定的部分和化合 物。
优选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优选化合物是式I化合物及其盐,其中Q是噻唑,而且Z、 X1、X2、R1、R2、R3、R4和R5中的一个或多个,尤其是全部,是选自以 下定义:
Z是一个单键;
R1选自氢、卤素、烷基、芳基、烷氧基、烷氧羰基或芳氧羰基,更 优选是氢;
X1和X2合起来形成=O或=S,更优选形成=O;
R2是氢;
R3选自-Z4-R6或-Z3-NR7R8,更优选是-Z4-R6,其中Z4是一个单键, R6是芳基或杂芳基,它是未被取代的或被Z1、Z2和一个或多个(优选一 或二个)基团Z3取代;
R4是氢;和
R5是选自芳基或杂芳基,它们被Z1、Z2和一个或多个(例如一或二 个)基团Z3取代。
制备方法
式I化合物可以用例如以下方案A至E和I至XI中示例说明的方法 制备。溶剂、温度、压及其它反应条件容易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选定。 述及的所有文献均全文引用作为参考。起始物是市售品或者容易由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制备。化合物的成分如同说明书中另处的定义或在方案中专 定义。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以起始物和/或试剂在溶液中的方式进行,或 者在适当时,一种或多种起始物或试剂结合在固体载体上(参见(1) Thompson,L.A.,Ellman,J.A.,Chemical Reviews(化学评论),96,555 -600(1996);(2)Terrett,N.K.,Gardner,M.,Gordon,D.W.,Kobylecki, R.J.,Steele,J.,Tetrahedron(四面体杂志),51,8135-8173(1995); (3)Gallop,M.A.,Barrett,R.W.,Dower,W.J.,Fodor,S.P.A.,Gordon,E. M.,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医药化学杂志),37,1233-1251 (1994);(4)Gordon,E.M.,Barrett,R.W.,Dower,W.J.,Fodor,S.P.A., Gallop,M.A.,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医药化学杂志),37,1385 -1401(1994);(5)Balkenhohl,F.,von dem Bussche-Hunnefeld,Lansky, A.,Zechel,C.,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应用化 学国际英文版),35,2288-2337(1996);(6)Balkenhohl,F.,von dem Bussche-Hunnefeld,Lansky,A.,Zechel,C.,Angewandte Chemie(应用化 学),108,2436-2487(1996);和(7)Sofia,M.J.,Drugs Discovery Today (最新药物发现),1,27-34(1996))。
方案A

方案A说明了形成化合物Ia的通用方法,该化合物是其中X1和X2 合起来形成=O的式I化合物。如方案A中所示,其中R2和R3是氢的化 合物Ia可以通过i(R*是羧基保护基,如烷基或芳烷基)皂化后与胺iii 按照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反应来形成。或者,i可以与其中L是离去基团(例 如卤素)的R2L反应(例如按等摩尔比),随后可任选地与R3L反应(例 如按等摩尔比),形成ii。或者,i可以用适当的或酮进行还原性胺化, 形成ii。然后可以将化合物ii皂化并与胺iii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条 件下反应,形成其中R2和/或R3不是氢的Ia。
形成式I化合物上优选取代基的方法示于下面的方案I至XI中。
方案B

方案B说明了形成化合物Ib的通用方法,该化合物是其中Z是 -CH=CH-、X1和X2合起来形成=O的式I化合物。如图B所示,可以按 照以下步骤制备2-卤-化合物vi。将适当取代的2-氨基化合物ia与卤 化(ii)和亚硝酸烷基酯(例如亚硝酸叔丁酯)在非质子溶剂(如乙腈) 中反应,形成2-卤-化合物iv(参见杂环化学杂志(J.Het.Chem.)22, 1621(1985))。化合物iv可以在乙醇或四氢呋喃水溶液中用还原剂(例 如硼氢化钠)还原,形成醇。该醇可用氧化剂(例如氯铬酸吡啶鎓或重铬 酸吡啶鎓)氧化,形成醛v。化合物v可以与烷基(三苯磷酰亚基)乙酸 酯反应形成羧酸酯vi。化合物vi可以皂化,然后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 知的方法与胺iii反应,形成vii。化合物vii可以与胺R2R3NH反应,形 成其中Z是-CH=CH-、X1和X2一起形成=O的式Ib化合物。或者是, 其中R2和R3是H的式Ib化合物可按以下步骤形成。将化合物vii与适当 取代的苄基胺(例如4-甲氧基苄胺)反应,形成化合物ix,再经氢解或 在苯甲醚存在下用酸(如三氟甲磺酸和三氟乙酸)处理,形成其中R2和 R3是氢的Ib化合物。
用来在化合物I上形成优选取代基的方法在以下的方案I和XI中说 明。
方案C

方案C说明了形成化合物Ic的通用方法,该化合物是其中Z是 -R15C=CH-,X1和X2合起来形成=O的式I化合物。如方案C中所示,2 -氨基化合物ia可以与氯甲酸酯或二碳酸酯反应形成x,其可以皂化并用有 机锂试剂处理,形成化合物xi。化合物xi可以与烷基(三苯基磷酰亚基)乙 酸酯反应,随后将氨基甲酸酯保护基去保护,形成xii。或者是,其中R2和 R3是氢的化合物Ic可以通过xii皂化后与胺R4R5NH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 知的方法反应来制备。或者是,化合物xii可以与R2L(其中L是离去基团, 例如卤素)反应(例如按等摩尔比反应),随后任选地与R3L(例如以等 摩尔比)反应,形成xiii,它可以皂化并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 与胺R4R5NH反应,形成其中R2和/或R3不是氢的Ia化合物。
在以下的方案I至XI中说明了在化合物I上形成优选取代基的方法。
方案D

方案D说明了形成化合物Id的通用方法,该化合物是其中X1和X2 一起构成=S的式I化合物。方案A中得到的式Ia化合物可以用例如 Lawesson试剂(2,4-二(4-甲氧基苯基)-1,3-二硫杂-2,4-二磷 杂环丁烷-2,4-二硫化物)转化成相应的硫代酰胺Id(见比利时化学学 会通报(Bull.Soc.Chim.Belg.,87,223(1978))。
以下方案I至XI中说明了在化合物I上形成优选取代基的方法。
方案E

方案E说明了形成化合物Ie的通用方法,该化合物是其中X1和X2 均为氢的式I化合物。如方案E中所示,在方案D中得到的式Id化合物 可以通过与Raney镍反应被还原,转化成相应的胺Ie。
以下的方案I至XI中说明了在式I化合物上形成优选的取代基的方法。
方案I

如方案I中所示,羧酸酯i可以与氯甲酸酯或二碳酸酯反应,形成1。 化合物1可以用碱(例如氢化钠、六甲基二氮化钠/钾或者二异丙基氨 基化锂(LDA))及烷基化试剂R2X(其中X是卤素,R2优选是烷基、 芳烷基或环烷基烷基)处理,然后用碱的水溶液(如氢氧化钾)皂化,得 到2。或者,1可以用合适的醛或酮还原性胺化,并用碱(如氢氧化钾) 水溶液皂化,得到2。化合物1还可以简单地用碱(如氢氧化钾)水溶液 皂化,得到其中的R2是氢的3。
酸2可以采用本领域熟知的用于肽键合成的反应条件(例如参见, Bodanszky和Bodanszky,肽化学实践(The Practice of Peptide Chemistry), Springer-Verlag,1984;Bodanszky,肽合成的原理(Principles of Peptide Synthesis),Springer-Verlag,1984)与胺iii反应,得到式Id化合物, 它是其中X1和X2一起形成=O、R3是COOR6的式I化合物,因为2是 起始物,所以R2优选是烷基、芳烷基或环烷基烷基。例如,对于化合物 2的羧基与胺iv的反应有活化作用的试剂包括:双(2-氧代-3-噁唑烷 基)次磷酰氯(BOP氯)、六氟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 基鏻)盐(BOP试剂)、六氟磷酸[O-(7-氮杂苯并三唑-1-基)- 1,1,3,3-四甲基脲鎓]盐(HATU)以及碳化二亚胺类,例如单独的或与 羟基苯并三唑相组合的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或3-乙基-3′-(二 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I)。或者,可以将活化的酯中间体分 离,然后用合适的胺iv在合适的非质子溶剂(如四氢呋喃(THF)或二 甲基甲酰胺(DMF))中于碱,例如有机碱(如六甲基二硅氮化钠/钾、 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或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 或无机碱(如钠、钾或铯的碳酸盐或者钠或钾的氢化物)存在下处理。或 者,可以通过与亚硫酰氯或草酰氯反应,制得2的酰基卤化物,随后与胺 iii反应,得到化合物If,它是一种式I化合物,其中R3是COOR6,X1和 X2合起来形成=O,且R2为烷基、芳烷基或环烷基烷基。
如同以上对于将2转化成If所用的类似反应可以用来将3转化成If, 其中R3是COOR6,X1和X2合起来形成=O,R2是氢。
方案II

如方案II中所示,选择其中R2和R3不是氢的酸4,使得R2和R3所 连接的氮是非碱性的,用本领域熟知的方法(见March,高等有机化学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Wiley,1985)将4还原成醛5。例如, 可以将酸4转化成其相应的酯,随后用二异丁基氢化还原。或者是,酸 4可以通过用硼烷/THF,LiAlH4处理,或通过混合酸酐还原,还原成相应 的伯醇,然后用Cr(VI)(例如氯铬酸吡啶鎓“PCC”)或在Swern或Moffatt 条件(如(COCl)2/二甲基亚砜)下氧化,生成醛5。起始物酸4可以通过 ii的皂化得到。
醛5用胺iii在还原剂(如NaBH3CN,NaBH(OAc)3(Ac=乙酰基) 或氢及钯催化剂)存在下还原性胺化(见Hudlicky,有机化学中的还原反 应(Reductions in Organic Chmistry),Wiley,1984),得到胺类化合物 Ig,它是一种式I化合物,其中X1和X2各为氢,R2和R3均不是氢。
方案III

如方案III中所示,酸4还原成伯醇(例如,用硼烷/四氢呋喃、LiAlH4 处理,或经由混合酸酐还原),随后用本领域已知的方法(见March,高 等有机化学,Wiley,1985)转化,得到含有离去基团例如卤基、甲苯磺 酸基(OTs)、甲磺酸基(OMs)或三氟甲磺酸基(OTf)的化合物6。选 择基团R2和R3,使得它们所连接的氮是非碱性的。化合物6随后可通过 与胺iii的置换反应转化成化合物Ih,优选胺iii过量使用,其是一种式I 化合物,其中X1和X2各为氢,R2和R3均不是氢。
方案IV

方案IV示例说明了可以用来制备化合物Ij、Ik、Il、Im和In的方法。 Ij、Ik、Il、Im和In是式I化合物,其中R2是所定义的任何基团,R3是 酰基或硫代酰基,X1和X2不是氢,R1不是伯胺或仲胺。Ij、Ik、Il、Im 和In具有在此方案及以下指定的其它特殊的取代基。起始化合物Ii可以 通过在方案A和D中所述的适当方法制备。
酰胺Ij可以通过用羧酸7处理胺类化合物Ii来制备,反应在能够将 用于上述反应的羧基活化的试剂存在下进行,例如BOP试剂、HATU和 碳化二亚胺,如单独的或与羟基苯并三唑组合的DCC或EDCI。或者,可 以使酰基卤8与胺类化合物Ii在酸清除剂(如二异丙基乙胺)存在下反 应。相应的硫代酰胺Ik可以如上所述地通过用Lawesson试剂处理酰胺Ii (其中X1、X2≠O)来制备。
氨基甲酸酯Il可以用氯甲酸酯9或二碳酸酯10在酸清除剂(如二异 丙基乙胺)存在下处理胺化合物Ii来制备。
尿素Im可以通过用以下任一化合物处理胺化合物Ii来制备:1)氯 甲酸酯9,例如氯甲酸苯酯,随后与胺11反应;2)氨甲酰氯12在酸清 除剂(如二异丙基乙胺)存在下;或3)与异氰酸酯13a反应(在Im中 的Rc=H的情形)。相应的硫脲In可以通过用硫代异氰酸酯13b处理胺 化合物Ii来制备。
Ra是选自Rb的定义中包括的那些基团,以便使基团-C(=A)-Ra为R3 定义范围内的酰基或硫代酰基。Rb和Rc是选自R7和R8的定义中包括的 基团,以便使基团-C(=A)-N(Rb)(Rc)是R3定义范围内的酰基或硫代酰基。
方案V

方案V说明了可以用来制备Ip的方法,其是一种式I化合物,其中 R2是除酰基外所定义的任何基团,且被选择成与它所连接的氮是碱性的, R3是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烯基烷基、芳烷基或饱和的杂环, 而且X1和X2不是氢。起始化合物Io和Ig可以通过方案A和D中所述的 适当方法制备。
如方案V中所示,胺化合物Io在上述的还原性胺化的条件下与醛或 酮14反应,得到胺Ip。化合物Ip也可以通过用亚硝酸叔丁酯或亚硝酸钠 在卤化铜(II)存在下处理胺化合物Iq(其中R2和R3是氢),得到卤代 化合物15,随后用胺16在碱(例如氢化钠或钾等)存在下进行置换反应 来制备(见Lee等,杂环化学杂志(J.Heterocyclic Chemistry)22,1621 (1985))。
Rd和Re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烷基、芳基、环烷基或环烯基,或者合 起来是亚烷基或亚烯基,构成一个3-8元的饱和或不饱和环,使得基团 -CH(Rd)(Re)形成R3定义内的一个基团。
方案VI

如方案VI中所示,当R2是所定义的除酰基外的任何基团、并被选择 成与它连接的氮原子是碱性,R3是芳基或杂芳基,且X1和X2不是氢时, 则胺化合物Ir可以与卤苯基或卤代杂芳基17在钯(O)催化剂存在下反 应(见,美国化学会志(J.Am.Chem.Soc.)118,7215(1996)),得到 Is,它是具有本方案中所述的特定取代基的式I化合物。起始物Ir可以通 过方案A和D中所述的合适方法制备。
方案VII

如方案VII中所示,当R2是所定义的任何基团和R3是杂芳基时,胺 化合物It可以在碱存在下(必要时)与2-卤代杂芳族化合物17反应, 其中Q与它所键合的原子一起构成一个5或6元单环或10-12元双环杂 芳基(例如形成2-氯吡啶或2-氯嘧啶),得到胺Iu,该Iu是具有本方 案中所述特定取代基的式I化合物。起始物It可以利用方案A和D中所 述的合适方法制备。
方案VIII

如方案VIII中所示,硫脲化合物In(其中X1和X2不是氢)可以与 适当的胺在双-(2-氧代-3-噁唑烷基)次膦酰氯(BOP氯)、六氟 磷酸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基)鏻盐(BOP试剂)、六氟磷 酸[O-(7-氮杂苯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盐(HATU) 和碳化二亚胺,如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或3-乙基-3′-(二甲 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I)或二异丙基碳化二亚胺(DIC)存在下 及有机碱(例如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或二甲基氨基吡啶)存在下在溶剂 (如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或四氢呋喃)中反应,形成化合物Iv,它是 具有本方案中所述特定取代基的式I化合物。
或者,化合物In可以与合适的胺在汞(II)盐如氯化汞存在下反应, 或者利用文献中已知的其它方法,形成化合物Iv。
方案IX

如方案IX中所示,胺Ir(其中X1和X2不是氢)可以在碱(如氢化 钠、六甲基二硅氮化钠或二甲基氨基吡啶)存在或不存在下与氰基亚氨碳 酸二苯酯在乙腈、四氢呋喃或二甲基甲酰胺中于室温或高温下反应,形成 中间体化合物Iw。化合物Iw可以与胺R7R8NH反应,形成化合物Ir,它 是具有本方案中所述特定取代基的式I化合物。
方案X

如方案X中所示,化合物Ir(其中X1和X2不是氢)可以在有或者 无碱(如氢化钠、六甲基二硅氮化钠或二甲基氨基吡啶)存在下于二甲基 甲酰胺或四氢呋喃中和18或19在室温或更高温度下反应,分别形成化合 物Ix或Iy,它们可以与胺R7R8NH在室温或高温下反应,分别形成化合 物Iz或Iz*。化合物Iz是具有本方案中所述特定取代基的式I化合物。化 合物Iz*是具有本方案中所述特定取代基的式I化合物。
方案XI
R2=芳基,杂芳基,二环杂芳基
R3=烷基,芳基,杂芳基,二环杂芳基

如方案XI中所示,式I化合物也可以由15在酸催化剂存在下用限定 的胺处理来制备(例如参见:Gunzenhauser等,瑞士化学学报(Helv.Chem. Acta)71,33(1988))。
用途
本发明化合物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尤其是Src-家族激酶,例如 Lck、Fyn、Lyn、Src、Yes、Hck、Fgr和Blk,因此可用于治疗(包括预 防和治疗)蛋白酪氨酸激酶有关的疾病,例如免疫学和肿瘤学疾病。这些 化合物还抑制受体酪氨酸激酶,包括HER1和HER2,因此可用于治疗增 生性疾病,例如皮癣和癌症。这些化合物抑制HER1和其它受体激酶的 能力还使其可以作为抗血管形成剂用于治疗诸如癌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 等病症。“蛋白酪氨酸激酶有关的疾病”是由异常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引起 的,而且/或者由于这些酶的一种或多种受到抑制而减轻。例如,Lck抑制 剂可用于治疗多种这类病症(例如治疗自身免疫病),因为Lck的抑制阻 断了T细胞活化。T细胞介导的疾病的治疗,包括T细胞活化和增生的抑 制,是本发明的一项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优选那些选择性阻断T细胞活 化和增生的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通过氧化应激阻断表皮细胞PTK的活 化,从而限制了诱发嗜中性结合的粘着分子的表面表达,并抑制嗜中性活 化所必需的PTK,它们可用于例如治疗局部缺血症和再灌注损伤。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治疗蛋白酪氨酸激酶有关的疾病的方法,其 步骤包括使需要治疗的对象服用有效数量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其它的 治疗药物,例如下面所述的那些,可以与本发明化合物一起用于本发明方 法中。在本发明方法中,这些其它的治疗药物可以在施用本发明化合物之 前、同时或之后施用。
本发明化合物在治疗蛋白酪氨酸激酶有关的疾病方面的应用实例包 括,但不限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移植物(例如器官移植物、急性移 植物或异种移植物或同种移植物(例如在烧伤处理中使用的))排斥;防 止缺血性或再灌注损伤,例如在器官移植、心肌梗死、中风期间或其它原 因引起的缺血性或再灌注损伤;移植耐受诱导;关节炎(例如类风湿性关 节炎,牛皮癣关节炎或骨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慢性阻塞性病 (COPD),例如肺气肿;发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节段性回肠 炎;狼疮(全身性红斑狼疮);移植物抗宿主病;T细胞调制的超敏反应 病,包括接触性超敏反应、迟发性超敏反应和谷蛋白敏感性肠病(乳糜泻 病);牛皮癣;接触性皮炎(包括毒常春藤引起的皮炎);桥本甲状腺肿; 肖格仑综合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机能亢进,例如格雷夫斯病;阿狄森病 (肾上腺的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多腺体病(也称作自身免疫多腺体综 合症);自身免疫性脱发;恶性贫血;白癜风;自身免疫性垂体机能衰退; 格-巴二氏综合症;其它的自身免疫病;癌症;包括Lck或其它Src家族 激酶如Src被活化或过度表达的癌症,例如结肠癌和胸腺瘤,以及Src家 族激酶活性促进肿瘤生长或存活的癌症;血管球性肾炎;血清病;荨麻疹; 过敏性疾病,如呼吸道过敏症(哮喘、枯草热、过敏性鼻炎)或皮肤过敏; Scleracierma;蕈样真菌病;急性炎性响应(例如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症 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皮肌炎;斑形脱发;慢性光化皮炎;湿疹;贝切 特综合症;掌跖脓疱病;坏疽性脓皮病;西泽里综合症;特应性皮炎;系 统性硬皮症;以及硬斑病。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过施用能抑制蛋白酪氨 酸激酶的任何化合物来治疗上述疾病例如特应性皮炎的方法。
非Lck的Src家族激酶,例如Hck和Fgr,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 Fc-γ受体响应中很重要。本发明的化合物抑制不表达Lck的单核细胞系 THP-1中依赖于Fc-γ的TNF-α的产生。这种抑制Fc-γ受体依赖性单 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响应的能力在本发明化合物对T细胞的作用之外又产 生额外的消炎活性。这种活性在例如治疗诸如关节炎或肠炎等炎症中特别 有用。特别是,本发明化合物能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血管球性肾炎和由于 免疫复合物在肾中沉积而触发Fc-γ受体响应并导致肾损伤引发的其它情 形的血管球性肾炎。
此外,Lck之外的Src家族激酶,例如Lyn和Src,在Fc-ε受体诱 发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脱粒作用中很重要,而这种脱粒作用在哮 喘、过敏性鼻炎和其它过敏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Fc-ε受体受IgE-抗 原复合物的激发。本发明化合物抑制Fc-ε诱发的脱粒响应,包括在不表 达Lck的嗜碱性粒细胞系RBL中。这种抑制依赖于Fc-ε受体的肥大细 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响应的能力,使本发明化合物在其对T细胞的作用之 外又产生额外的消炎活性。特别是,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哮喘、过敏 性鼻炎和其它的过敏性疾病。
本发明化合物对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等的组合活性对于治 疗任何上述疾病可能有用。
在一项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治疗上述的示例疾 病,不管其病原如何,例如用于治疗移植物排斥作用、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发性硬化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肠炎、狼疮、移植物抗宿主病、T细胞 调制的超敏性病、牛皮癣、桥本氏甲状腺肿、格-巴二氏综合症、癌症、 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疾病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缺血性或再灌注损伤, 或者与PTK有或无关的特应性皮炎。
由于抑制HER1和HER2激酶的能力,本发明化合物还可用于治疗增 生性疾病,包括牛皮癣和癌症。HER1受体激酶已显示出在很多实体肿瘤 (包括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直肠癌和乳腺癌)中被表达和活化。类似地, HER2受体激酶在乳房、卵巢、肺及胃癌中被过度表达。减量调节HER2 受体的丰度或抑制HER1受体的信号传导的单克隆抗体,已在临床前研究 和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抗肿瘤效力。因此预期HER1和HER2激酶的抑制剂 会在依赖于来自两种受体中任一个的信号传导的肿瘤的治疗中有效。这些 化合物预期作为单个药剂或与其它化学治疗剂如紫杉醇、盐酸阿霉素(阿 里亚得霉素)和顺铂组合使用时均有效。参见以下的文献和其中引用的文 献:Cobleigh,M.A.,Vogel,C.L.,Tripathy,D.,Robert,N.J.,Scholl,S., Fehrenbacher,L.,Wolter,J.M.,Paton,v.,Shak,S.,Lieberman,G.,and Slamon,D.J.,“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对于经过对转移性疾病化学 治疗后已获进展的患有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的妇女的效力和 安全性的多国化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J.of Clin.Oncol.)17(9), 2639-2648(1999);Baselga,J.,Pfister,D.,Cooper,M.R.,Cohen,R., Burtness,B.,Bos,M.,D′Andrea,G.,Seidman,A.,Norton,L.,Gunnett,K., Falcey,J.,Anderson,V.,Waksal,H.,and Mendelsohn,J.,“抗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嵌合抗体C225本身或与顺铂组合的I期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J. Clin.Oncol.)18(4),904-914(2000)。
本发明还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至少一种有效数量的能治疗蛋 白酪氨酸激酶有关的疾病的式I化合物和可药用的载体或稀释剂。本发明 的组合物可以含有下述的其它治疗药物,并可根据药物制剂领域熟知的技 术,使用常规的固体或液体载体或稀释剂以及适合于预定给药方式的各类 药物添加剂(如赋形剂、粘合剂防腐剂、稳定剂、矫味剂等),进行配 制。
式I化合物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施用,例如,口服,如以片剂、胶 囊、粒剂或粉剂的形式;舌下;颊服;肠道外给药,例如皮下、静脉内、 肌内或胸骨内注射或输注法(例如,以消毒的可注射水基或非水基水溶液 或悬浮液的形式);经鼻给药,例如吸入喷雾;局部给药,例如以霜剂或 膏剂的形式;或直肠给药,例如以栓剂的形式;制成含有无毒性可药用载 体或稀释剂的剂量单位制剂。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以适合立即释放或延长释 放的形式施用。立即释放或延长释放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含本发明化合物 的药物组合物来实现,或者,特别是在延长释放的情形,通过使用例如皮 下植入或渗透等装置来实现。本发明化合物还可以以脂质体形式给药。
示例性的口服组合物包括:悬浮液,其中可含有例如用来赋予体积的 微晶纤维素,作为悬浮剂的藻酸或藻酸钠,作为增粘剂的甲基纤维素以及 本领域已知的甜味剂或矫味剂;以及立即释放型片剂,其中可含有微晶纤 维素、磷酸二钙、淀粉硬脂酸镁和/或乳糖,以及/或本领域已知的其它 赋形剂、粘合剂、增量剂、崩解剂、稀释剂和润滑剂。本发明化合物还可 以以舌下和/或颊含给药的方式经由口腔释放。模制的片剂、压制的片剂 或冷冻干燥的片剂是可以采用的示例形式。组合物的实例包括将本发明化 合物与诸如甘露糖醇、乳糖、蔗糖和/或环糊精等快速溶解的稀释剂一起 配制的组合物。这类制剂中还可包含高分子量的赋形剂,例如纤维素 (avicel)或聚乙二醇(PEG)。这些制剂还可含有促进粘膜附着的赋形 剂,例如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羧甲基 纤维素钠(SCMC)、马来酸酐共聚物(如Gantrez)和用于控制释放的 试剂,例如聚丙烯酸共聚物(如Caropol 934)。还可以加入润滑剂、滑 动剂、矫味剂、着色剂和稳定剂以方便制备和使用。
用于鼻用气溶胶或吸入给药的组合物实例包括在盐水中的溶液,其中 可含有例如苄基醇或其它合适的防腐剂,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吸收促进剂, 以及/或本领域已知的其它稳定剂或分散剂。
肠道外给药的组合物实例包括可注射的溶液或悬浮液,其中可含有, 例如,合适的肠道外合用的无毒的稀释剂或溶剂,例如甘露糖醇、1,3- 丁二醇,水,Ringer溶液,等渗的氯化钠溶液,或者其它合适的分散剂或 润湿剂和悬浮剂,包括合成的甘油单酯或二酯,以及脂肪酸,包括油酸。
用于直肠给药的组合物实例包括栓剂,其中可含有例如合适的无刺激 性赋形剂,如可可脂、合成的甘油酯或聚乙二醇,它们在常温下是固体, 但在直肠腔内是液体和/或溶解,释放出药物。
用于局部给药的组合物实例包括一种局部用的载体,例如Plastibase (用聚乙烯胶凝的矿物油)。
本发明化合物的有效量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决定,对于成人的 典型剂量为每kg体重每天约0.1-100mg活性化合物,可以以单剂量服 用,或者以各个分剂量的形式用药,例如每天1-4次。应该清楚,对于 任何特定的对象,具体的剂量水平和给药次数可以变化,这取决于多种因 素,包括所用的具体化合物的活性,该化合物的代谢稳定性和作用时间长 短,用药对象的物种、年龄、体重、健康概况、性别和饮食习惯,用药的 方式和时间,排泄速度,药物的组合,以及具体病症的严重程度。优选的 治疗对象包括患有蛋白酪氨酸激酶有关的病症的动物,最优选哺乳动物物 种,例如人,和家畜,例如狗、猫等。
本发明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彼此组合使用,和/或与可用于治疗 蛋白酪氨酸激酶有关的病症的其它合适的治疗剂,例如本发明之外的PTK 抑制剂、消炎剂、抗增生剂、化学治疗剂、免疫抑制剂、抗癌药和细胞毒 性剂组合使用。
其它这些治疗剂的实例包括:环孢菌素(如环孢菌素A),CTLA4 -Ig,抗体如抗ICAM-3,抗-IL-2受体(抗-Tac),抗-CD45RB, 抗-CD2,抗-CD3(OKT-3),抗-CD4,抗-CD80,抗-CD86,单 克隆抗体OKT3;阻断CD40和gp39之间相互作用的试剂,如对CD40 和/或gp39特异的抗体(即,CD154);由CD40和gp39构成的融合蛋白 (CD40Ig和CD8gp39);抑制剂,例如NF-kB功能的核转位抑制剂, 如脱氧斯泼耐林(DSG);非甾族消炎药(NSAID),例如布洛芬;类固 醇,如脱氢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金化合物;抗增生剂,如甲氨蝶呤;FK506 (藤霉素,Prograf),霉酚酸莫菲替克;细胞毒素药物,例如硫唑嘌呤和 环磷酰胺;TNF-α抑制剂,例如替尼达普;抗TNF抗体或可溶性TNF 受体,例如etanercept(Enbrel);雷帕霉素(西罗莫司或Rapamune), Ieflunimide(Arava),和环加氧酶-2(COX-2)抑制剂,如celecoxib (Celebrex)和rofecoxib(Vioxx),或它们的衍生物;以及在以下美国 专利申请中公开的PTK抑制剂,这些专利申请均在本文全文引用作为参 考:8/25/97提交的No.60/056,770(代理人备审案号QA 202*),12/9/97 提交的No.60/069,159(QA 202a*),6/15/98提交的No.09/097,338(QA 202b),8/25/97提交的No.60/056,797(QA 205*),6/15/98提交的No. 09/094,797(QA 205a),11/10/97提交的No.60/065,042(QA 207*), 10/15/98提交的No.09/173,413(QA 207a),3/4/98提交的No.60,076,789 (QA 208*)和3/4/99提交的No.09,262,525(QA 208a)。参见其中引用 的以下文件和参考文献:Hollenbaugh,D.,Douthwright,J.,McDonald,V., 和Aruffo,A.,“可裂解的CD40Ig融合蛋白及与sgp39的结合”,免疫学 方法杂志(荷兰)(J.Immunol.Methods),188(1),1-7(1995年12 月15日);Hollenbaugh,D.,Grosmaire,L.S.,Kullas,C.D.,Chalupny,N.J., Braesch-Andersen,S.,Noelle,R.J.,Stamenkovic,I.,Ledbetter,J.A.,和 Aruffo,A.,“TNF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人类T细胞抗原gp39,是CD40 受体的配体:具有B细胞共同刺激活性的一种可溶形式gp39的表达”, 欧洲分子生物学会会志(EMBO J)(英国),11(12)4313-4321(1992 年12月号);和Moreland,L.W等,“用重组人类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 75)-Fc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f Medicine)337(3),141-147(1997)。
典型的各类抗癌药和细胞毒性剂包括但不限于:烷基化试剂,例如氮 芥、烷基磺酸酯、硝基脲、氮丙啶和三氮烯;抗代谢物,例如叶酸盐拮抗 剂、嘌呤类似物和嘧啶类似物;抗生素类,例如蒽环素、博来霉素、丝裂 霉素、更生霉素和褶皱霉素;酶,例如L-天冬酰胺酶;法尼基蛋白转移 酶抑制剂;激素药剂,例如,糖皮质激素、雌激素/抗雌激素、雄激素/抗 雄激素、孕酮、促黄体素释放激素拮抗剂、乙酸善得定;微管破坏剂,例 如海鞘素或其类似物及衍生物;微管稳定剂,例如紫杉醇()、 docetaxel()和epothilone A-F或其类似物或衍生物;源自植 物的产物,例如长春花生物碱、表鬼臼毒素、紫杉烷;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异戊二烯基蛋白质转移酶抑制剂;杂类试剂,例如,羟基脲、甲基苄肼、 氯苯二氯乙烷、六甲基密胺、铂配位络合物如顺铂和卡铂;以及用于抗癌 的其它药剂和细胞毒性剂,例如生物学响应调节剂,生长因子;免疫调节 剂和单克隆抗体。本发明化合物还可与辐射疗法联合使用。
这些类别的抗癌药和细胞毒性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盐酸氮芥、环 磷酰胺、苯丁酸氮芥、抗瘤氨酸、异环磷酰胺、白消安、卡氮芥、环己亚 硝脲、甲环亚硝脲、链脲霉素、塞替哌、达卡巴嗪、甲氨蝶呤、硫蝶呤、 巯基嘌呤、氟达拉滨、Pentastatin、克拉立平、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盐 酸阿霉素、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硫酸博来霉素、丝裂霉素C、放 线霉素D、safracins、saframycins、quinocarcins、discodermolides、长春 新碱、长春碱、维诺利宾酒石酸盐、依托泊苷、鬼臼噻吩苷、紫杉醇、三 苯氧胺、雌氮芥、磷酸雌二醇氮芥钠盐、氟利坦、布舍瑞林、利普安、蝶 啶、二炔类、左旋咪唑、aflacon、干扰素、白细胞间介素、阿地白介素、 菲尔司啶、骨髓生长因子、rituximab、BCG、维生素A酸、伊立替康盐 酸盐、倍他米松、吉西他滨盐酸盐、六甲嘧胺和托泊替堪,以及它们的任 何类似物或衍生物。
这些类别中的优选成员包括但不限于:紫杉醇、顺铂、卡铂、阿霉素、 去甲柔红霉素、柔红霉素、氨基喋呤、甲氨喋呤、甲基喋呤、丝裂霉素C、 ecteinascidin 743、波福霉素、5-氟尿嘧啶、6-巯基嘌呤、吉西他滨、阿 糖胞苷、鬼臼毒素或鬼臼毒素衍生物,例如依托泊苷、磷酸依托泊苷或鬼 臼噻吩苷,抗瘤氨酸、长春碱、长春新碱、异长春碱、长春地辛和环氧长 春碱。
抗肿瘤药和其它细胞毒性剂的实例包括:2000年2月17日提交的美 国专利申请09/506,481(代理人待审案号LD 186)、德国专利4138042.8、 WO 97/19086、WO 98/22461、WO 98/25929、WO 98/38192、WO 99/01124、 WO 99/02224、WO 99/02514、WO 99/03848、WO 99/07692、WO 99/27890、 WO 99/28324、WO 99/43653、WO 99/54330、WO 99/54318、WO 99/54319、 WO 99/65913、WO 99/67252、WO 99/67253,和WO 00/00485中的 epothilone衍生物;WO 99/24416中的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抑制剂; 以及如WO 97/30992和WO 98/54966中的异戊二烯基蛋白转移酶抑制剂。
以上的其它治疗剂,当与本发明化合物一起使用时,可以用例如在医 师常备参考书(Physicians′Desk Reference,PDR)中所指出的数量,或者 按照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确定的数量使用。
以下试验可以用来确定化合物(“试验化合物”)作为PTK抑制剂 的活性大小。下列实施例中所述的化合物已用这些试验方法中的一种或多 种进行过试验并显示了活性。
使用Lck、Fyn、Lyn、Hck、Fgr、Src、Blk或Yes的酶分析
使用蛋白酪氨酸激酶Lck、Fyn、Lyn、Hck、Fgr、Src、Blk和Yes 进行了以下分析。
欲试验的蛋白酪氨酸激酶在激酶缓冲液(20mM MOPS,pH7,10mM MgCl2)中于试验化合物存在下培养。加入底物至最终浓度为1μM ATP、 3.3μCi/ml[33P]γ-ATP和0.1mg/ml酸变性的烯醇化酶(按照Cooper,J. A.,Esch,F.S.,Taylor,S.S.,和Hunter,T.,“体内和体外试验中酪氨酸蛋白 激酶利用的烯醇化酶和乳酸脱氢酶中的磷酸化位点”,生物化学杂志(J. Biol.Chem.)259,7835-7841(1984)所述制备)以引发反应。10分钟 后加入10%三氯乙酸、100mM焦磷酸钠,随后加2mg/ml牛血清蛋白使 反应停止。在4℃沉淀出标记的烯醇化酶蛋白底物,收取在Packard Unifilter板上并于Topcount闪烁计数器上计数,以确定试验化合物的蛋白 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活性与得到的标记的烯醇化蛋白质之量成反比)。 试剂的准确浓度和标记物的数量可根据需要改变。
此种试验的优越之处在于使用外源底物(烯醇化酶)实现更准确的酶 促反应动力学,并且可以以容易自动化的96孔格式进行。此外,His-标 记蛋白酪氨酸激酶(下面说明)与GST-蛋白酪氨酸激酶融合蛋白标记 物相比,能提供高得多的产率和纯度。
蛋白酪氨酸激酶可以由商品来源或用与此一道叙述的重组方法得到。 为制备重组Lck,利用Life Technologies(Gibco)杆状病毒载体pFast Bac Hta(市售品)在昆虫细胞内将人类Lck制备成His-标记的融合蛋白标 记物。向该载体内插入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分离的cDNA编码 的人类Lck,用制造商所述的方法表达该蛋白。用亲合性色谱法将Lck纯 化。关于用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内制造Lck,参见Spana,C.,O′Rourke,E. C.,Bolen,J.B.,和Fargnoli,J.,“在秋粘虫颗粒体病毒细胞内作为谷胱甘肽 S-转移酶蛋白表达的酪氨酸激酶p561ck分析”,蛋白质表达和纯化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4,390-397(1993)。类似的方 法可用于其它Src-家族激酶的重组生产。
利用HER1或HER2的酶分析
欲试验的化合物在含20mM Tris.HCl、pH7.5、10mM MnCl2、0.5mM 二硫苏糖醇、0.1mg/ml牛血清蛋白、0.1mg/ml Poly(glu/tyr,4:1)、1μM ATP和4μCi/ml[γ-33P]ATP的激酶缓冲液中分析。Poly(glu/tyr,4:1) 是作为磷酰基受体使用的合成聚合物,购自Sigma Chemicals。通过加入 酶引发激酶反应并将反应混合物在26℃培养1小时。加入EDTA至50mM 使反应终止,加入三氯乙酸至5%使蛋白质沉淀。利用在Packard Unifilter 板上过滤回收沉淀的蛋白质,在Topcount闪烁计数器内测定结合的放射 性数量。
为制备重组HER1,受体的胞质序列在昆虫细胞内表达成GST融合 蛋白标记物,按以上对Lck所述用亲合性色谱纯化。将HER2的胞质序列 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BlueBac4(Invitrogen)中,作为未标记的蛋 白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重组蛋白用离子交换色谱法部分纯化。
细胞试验
(1)细胞酪氨酸磷酸化
将Jurkat T细胞与试验化合物一起温育,然后通过加入对CD3的抗 体(单克隆抗体G19-4)进行激发。4分钟后或在其它预定时间通过加 入含NP-40洗涤剂的裂解缓冲液将细胞裂解。蛋白质的磷酸化利用抗磷 酸酪氨酸免疫印迹法检测。所研究的具体蛋白质(例如ZAP-70)的磷 酸化通过使用抗-ZAP-70抗体的免疫沉淀法并随后用抗磷酸酪氨酸免 疫印迹法来检测。这些步骤在Schieven,G.L.,Mittler,R.S.,Nadler,S.G., Kirihara,J.M.,Bolen,J.B.,Kanner,S.B.,and Ledbetter,J.A.,“ZAP-70 酪氨酸激酶、CD45和T细胞受体参与UV及H2O2诱导的T细胞信号转 导”,生物化学杂志(J.Biol.Chem.)269,20718-20726(1994)及其 中引用的文献中有说明。Lck抑制剂抑制由抗-CD3抗体诱导的细胞蛋白 的酪氨酸磷酸化。
关于G19-4的制备,参见Hansen,J.A.,Martin,P.J.,Beatty,P.G., Clark,E.A.,and Ledbetter,J.A.,“由单克隆抗体限定的人类T淋巴细胞表 面分子”,发表于白细胞分型I(Leukocyte Typing I),A.Bernard,J. Boumsell,J.Dausett,C.Milstein,and S.Schlossman编(Now York:Springer Verlag),p.195-212(1984);以及Ledbetter,J.A.,June,C.H.,Rabinovitch, P.S.,Grossman,A.,Tsu,T.T.,and Imboden,J.B.,“经由CD4受体的信号 转导:激发活性与抑制活性之比受CD3/T细胞受体附近的CD4调制”, 欧洲免疫学杂志(Eur.J.Immunol.),18,525(1988)。
(2)钙分析
Lck抑制剂阻断受抗-CD3抗体激发的T细胞内钙活动化。将细胞 承载上钙指示剂染料indo-1,用抗-CD3抗体例如单克隆抗体G19-4 处理,通过记录蓝/紫indo-1之比的变化,使用流动式细胞计量法测定钙 活动化,如Schieren,G.L.,Mittler,R.S.,Nadler,S.G.,Kirihara,J.M., Bolen,J.B.,Kanner,S.B.,and Ledbetter,J.A.,在“ZAP-70酪氨酸激酶、 CD5和T细胞受体参与UV和H2O2诱导的T细胞信号转导”,生物化学 杂志(J.Biol.Chem.)269,20718-20726(1994)及其中引用的文献所 述。
(3)增生试验
Lck抑制剂抑制被抗-CD3加抗-CD28抗体激发生长的正常人外周 血T细胞的增生。一只96孔板上涂覆对CD3的单克隆抗体(例如G19 -4),令抗体粘合,然后洗板。与板结合的抗体用来激发细胞。向孔中 加入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同时加入试验化合物和抗-CD28抗体以产生 共同激发作用。在预定的时间(例如3天)后,向细胞中加入[3H]胸苷, 在进一步培养以便使标记物得以结合到新合成的DNA之后,收取细胞并 在闪烁计数器内计数以测定细胞增生。
以下实施例示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而不是想限制本发明的范 围。实施例中采用的缩写定义如下。实施例中的化合物用它们于其中被制 备的实施例和步骤标明(例如,“1A”代表实施例1的步骤A的化合物), 或者用化合物仅在该处作为标题化合物的实施例表示(例如,“2”代替 实施例2的标题化合物)。
缩写符号
aq.=水基的
conc.=浓的
DMSO=二甲基亚砜
EtOAc=乙酸乙酯
Et2O=乙醚
h=小时
HATU=N-[二甲基氨基-1H-1,2,3-三唑-[4,5-b]吡啶-1-基-亚 甲基-N-甲基甲铵六氟磷酸盐N-氧化物
MeOH=甲醇
MOPS=4-吗啉丙磺酸
MS=质谱法
Ret Time=保留时间
RT=室温
satd.=饱和的
TFA=三氟乙酸
THF=四氢呋喃
DMF=N,N-二甲基甲酰胺
实施例1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甲 酸,1,1-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A.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
将2-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18.6g,100mmol)、二 碳酸二叔丁酯(26.2g,120mmo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800mg,6.55 mmol)在无水四氢呋喃(300mL)中的悬浮液于氮气下搅拌18小时。减 压蒸发溶剂。残余物悬浮在二氯甲烷(1L)中,经硅藻土垫过滤。滤液 用1N盐酸水溶液(300mL,2x)、水和盐水洗,用MgSO4干燥,减压浓 缩。残余物用己烷一起研制。滤出固体,减压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20 g,72%),为棕黄色固体。
B.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
将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10g, 34.95mmol)的四氢呋喃/乙醇(250mL,2:3)溶液于搅拌下用6N KOH 溶液(250mL)处理。将混合物在55℃加热过夜。将溶液冷却至0℃, 用浓盐酸酸化至pH1。减压蒸发溶剂。残余物用水、乙醚洗,于五氧化 二磷上真空干燥,得到标题酸(6g,89%),为白色固体。
C.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酰氯
在搅拌和0℃下,向2-叔丁基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 酸(10g,38.72mmol)在二氯甲烷(150mL)和N,N-二甲基甲酰胺(150 μL)中的悬浮液中逐滴加入草酰氯在二氯甲烷中的2M溶液(22.5mL,45 mmol)。该悬浮液在加完后逐渐变得均匀。令该溶液温热至室温,在室 温下搅拌1.5小时。减压蒸发溶剂,残余物与甲苯(300mL,2x)共蒸发, 然后真空干燥,得到标题酰氯(10.7g,99%),为棕黄色固体。
D.[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在0℃和搅拌下,向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 酸酰氯(10.7g,38.66mmol)的二氯甲烷(150mL)溶液中滴加2,4,6- 三甲基苯胺(6.3mL,38.66mmol)。20分钟后,滴加二异丙基乙胺(8.8 mL,44.88mmol)。将该溶液温热至室温,再搅拌2小时。减压蒸发溶剂。 残余物悬浮在乙酸乙酯(700mL)中,用1N盐酸水溶液(300mL,2x)、 水和盐水洗;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用乙醚研制,得到标 题化合物(12.5g,86%),为棕黄色固体。
实施例2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将[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10g,26.63mmol)的三氟乙酸(100mL) 溶液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将该溶液减压浓缩,残余物用乙酸乙酯(700 mL)稀释,用5% KHCO3水溶液(400mL,2x)、水和盐水洗;干燥 (Mg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用乙醚(200mL)和乙腈(100mL) 洗,得到标题化合物(6.7g,91%),为白色固体。
实施例3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三氟甲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A.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三氟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
将2-氨基-4-三氟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5.05g,21.02mmol)、 二碳酸二叔丁酯(4.82g,22.07mmo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260mg,2.1 mmol)在二氯甲烷(209mL)中的悬浮液于氮气下搅拌1.5小时。减压 蒸发溶剂。残余物在硅胶柱上色谱分离。依次用5% EtOA/己烷和15% EtOA/己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6.57g,92%),为白色固体。
B.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三氟甲基噻唑-5-羧酸
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三氟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6.5g, 19.1mmol)的甲醇(100mL)溶液在搅拌下用1N NaOH水溶液(573mL) 处理。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将该溶液冷却到0℃,用6M盐酸水 溶液酸化至pH1并用氯仿萃取(150mL,6x)。将氯仿萃取液合并,干 燥(Na2SO4),过滤,减压和真空下浓缩,得到标题酸(5.75g,96%), 为白色固体。
C.[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三氟甲基-2-噻唑基] 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向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三氟甲基噻唑-5-羧酸(100mg, 0.32mmol)、2,4,6-三甲基苯胺(45μL,0.32mmol)和六氟磷酸苯并 三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基)鏻盐(BOP试剂,380mg,0.4mmol) 在DMF(2mL)中的混合物里加入4-甲基吗啉(40μL,0.39mmol)。 在室温下搅拌该溶液72小时,用二氯甲烷稀释,依次用0.25M KHSO4水 溶液和KHCO3饱和水溶液洗。将二氯甲烷萃取液分离,干燥(Na2SO4), 过滤并浓缩。残余物在硅胶柱上色谱分离,依次用5% EtOAc/己烷和10 % EtOAc/己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90mg,65%),为白色固体。
实施例4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5-噻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的制备

将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三氟甲基-2-噻唑 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120mg,0.28mmol)的三氟乙酸(5mL) 溶液在0℃下搅拌1小时。将溶液减压浓缩,残余物与乙醚共蒸发,得到 黄色固体,与己烷一起研制后得到标题化合物(96mg,76%),为浅黄色 固体。
实施例5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苯基-2-噻唑基]氨基甲 酸,1,1-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A.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苯基噻唑-5-羧酸乙酯
化合物5A按照与制备3A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2-氨基-4- 苯基噻唑-5-羧酸乙酯以得到标题化合物5A,为白色固体(90.5%)。
B.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苯基噻唑-5-羧酸
化合物5B按照与制备3B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5A,以得到白 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5B(99%)。
C.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苯基噻唑-5-羧酸酰氯
化合物5C按照与制备1C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5B,以得到白 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5C(90%)。
D.[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苯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
化合物5D按照与制备1D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5C,以得到浅 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5D(93%)。
实施例6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苯基-5-噻唑甲酰胺,三氟 乙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6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5D,以得 到标题化合物6,为白色固体(68%)。
实施例7
[5-[[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甲基乙 基酯的制备

化合物7按照与制备化合物1D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苯胺代替 2,4,6-三甲基苯胺,用三乙胺代替二异丙基乙胺,以得到灰白色固体的 标题化合物7(76%)。
实施例8
2-氨基-N-(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三氟乙酸盐(1:1) 的制备

化合物8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7, 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8(68%)。
实施例9
[5-[[(2,4-二氯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 1,1-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化合物9按照与制备1D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2,4-二氯苯胺 以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9(28%)。
实施例10
2-氨基-N-(2,4-二氯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三氟乙酸 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0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9以得到 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8(100%)。
实施例11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二 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A.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噻唑-5-羧酸乙酯
化合物11A按照与制备3A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2-氨基噻唑 -5-羧酸乙酯以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1A(79.5%)。
B.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噻唑-5-羧酸
化合物11B按照与制备3B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11A以得到 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1B(95.5%)。
C.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噻唑-5-羧酸酰氯
化合物11C按照与制备1C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11B以得到标 题化合物11C。
D.[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 -二甲基乙基酯
化合物11D按照与制备1D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11C以得到 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1D(70%)。
实施例12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苯基-5-噻唑甲酰胺,三氟 乙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2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11D以得 到浅黄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2(88%)。
实施例13至53
通用步骤
化合物13-53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向1C(100mg,0.36mmol)在二 氯甲烷(3mL)中的悬浮液里加入合适的胺(0.40mmol)和二异丙基乙 胺(70μL,0.40mmol)。将该溶液在密封的管中于室温下机械搅拌16小 时。反应混合物用甲醇(200μL)稀释,装在依次用甲醇/二氯甲烷(8mL, 1:1)和二氯甲烷(8mL)预处理过的Varian SCX离子交换柱(2g/6cc) 上。SCX柱过滤用一台Gilson机械人装置进行。依次用二氯甲烷(9mL)、 二氯甲烷/甲醇(9mL,4:1)、二氯甲烷/甲醇(9mL,1:1)、甲醇(9mL)、 0.01M氢氧化铵/甲醇(9mL)和0.05M氢氧化铵/甲醇(9mL)洗柱。 利用机械人分别收集洗脱液,然后用快速真空蒸馏浓缩。将含产物的级分 合并。
“HPLC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留时间:YMC S5 ODS 4.6×50mm Ballastic柱,4分钟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 H2O,0.2% H3PO4)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 H3PO4),流速4mL/分,λ=220nM。








实施例54-129
通用步骤
化合物54-129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向胺2(30mg,0.11mmol)、 合适的羧酸(0.13mmol)、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19.5mg,0.14 mmol)和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26.8mg, 0.14mmol)在THF(0.4mL)中的混合物加入二异丙基乙胺(60μL,0.34 mmol)。将混合物在封管中于氩气下在45℃加热24小时。反应混合物用 二氯甲烷稀释(4mL),用2N盐酸(2mL,3x)洗。将该二氯甲烷溶液 流过在Gilson机械人上的Varian SCX阳离子交换柱(2g,6cc)。依次用 乙腈-甲醇(10mL,4:1)、甲醇:2M的氨/甲醇溶液(3mL,4:1)和2 M的氨/甲醇溶液(3mL,4x)洗柱。用Gilson机器人分别收集各级分。 将含产物的级分浓缩并真空干燥。“HPLC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下的 HPLC保护时间:对于化合物54-127,YMC S5 ODS 4.6×50mm Ballastic 柱,4分钟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0.2% H3PO4) 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流速4mL/ 分,λ=220nM。对于化合物128-129,HPLC条件是:Zorbax S8-C18 4.5mm×7.5cm短柱,8分钟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 0.2% H3PO4)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 流速2.5mL/分,λ=217nM。












实施例130
[4-甲基-5-[[(2-硝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 -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将2-硝基苯胺(55mg,0.4mmol)和二异丙基乙胺(70μL,0.4mmol) 在搅拌下逐滴加到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酰 氯1C(100mg,0.36mmol)的二氯甲烷(3mL)溶液中。室温下16小时 后,加入4-N,N-二甲基氨基吡啶(22mg,0.18mmol),将混合物再搅 拌3.5小时。减压蒸发溶剂。残余物在硅胶柱上色谱分离。依次用5% EtOAc/己烷和20% EtOAc/己烷洗脱,得到黄色固体状标题化合物(15mg, 11%)。
实施例131
[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 酸,苯基甲基酯的制备

A.2-苄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
在0-5℃和搅拌下向2-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372mg, 2mmol)的THF(20mL)溶液中加入3M的NaHCO3水溶液(10mL,30 mmol)。加入氯甲酸苄酯(500μL)。2小时后再加入氯甲酸苄酯(500μL), 将该两相溶液在0-5℃下再搅拌2小时。混合物用二氯甲烷(50mL)和 水(30mL)稀释。分离出有机层,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残余 物在硅胶柱上色谱分离。用10% EtOAc/己烷洗脱,随后用20%和30% EtOAc/己烷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310mg,48%),为白色固体。
B.2-苄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
化合物131B按照与制备3B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131A以得 到白色粉状的标题化合物131B(77%)。
C.[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苯基甲基酯
向131B(100mg,0.34mmol)、2,4,6-三甲基苯胺(60μL,0.41mmol) 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六氟磷酸盐 (HATU,160mg,0.41mmol)的溶液中加入二异丙基乙胺(70μL,0.41 mmol)。室温下搅拌该混合物24小时,用EtOAc(20mL)稀释,依次 用2N盐酸(3x)和盐水洗,干燥(Na2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用乙 醚(40mL)研制,得到灰白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00mg,77%)。
实施例132
甲基[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化合物132按照与制备化合物1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2-叔丁 氧羰基氧基氨基甲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以得到棕黄色固体状 标题化合物132。
实施例133
4-甲基-2-(甲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33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132以得 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33(91%)。
实施例134
[4-甲基-5-[[甲基(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 基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化合物134按照与制备化合物1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N-甲基 -2,4,6-三甲基苯胺,以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60%)。
实施例135
2-氨基-N,4-二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35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134,以 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35(97%)。
实施例136
[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 酸甲酯的制备

将化合物2(100mg,0.36mmol)、吡啶(87μL,1.08mmol)、氯甲 酸甲酯(111μL,1.44mmol)在二氯甲烷(3mL)中的混合物于室温下搅 拌1.5小时。将该溶液用二氯甲烷稀释,用NaHCO3水溶液(20mL,2x) 和盐水洗;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用乙醚研制,得到白色 固体标题化合物(88mg,82%)。
实施例137
[4-乙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 1,1-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化合物137按照与制备化合物1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2-氨基 -4-乙基噻唑-5-羧酸甲酯以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37(70%)。
实施例138
2-氨基-4-乙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三氟 乙酸盐的制备

化合物138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 137,以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38(89%)。
实施例139
[5-[[(2,6-二氯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 1,1-二甲基乙基酯

在搅拌下向2,6-二氯苯胺(13.4mg,0.08mmol)的THF(1mL) 溶液中加入1M的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化钠溶液(290μL,0.29 mmol)。30分钟后该混合物冷却到0℃,一次加入化合物1C(30mg,0.11 mmol)。将混合物温热至室温并搅拌16小时。将溶液用二氯甲烷稀释, 用2N盐酸(2mL,3x)洗,干燥,过滤并浓缩。残余物在硅胶柱上色谱 分离,用30% EtOAc/己烷洗脱,得到浅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20mg,45 %)。
实施例140
2-氨基-N-(2,6-二甲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三氟乙 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40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53以得 到浅棕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40(100%)。
实施例141
2-氨基-N-(2-甲氧基-6-甲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41按照与制备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13以得 到标题化合物141,为灰白色固体(100%)。
实施例142
2-氨基-N-(2-甲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三氟乙酸盐 (1:1)的制备

化合物142按照与制备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18以得 到浅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42(90%)。
实施例143
2-氨基-N-(2,6-二甲基-4-溴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43按照与制备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15以得 到浅棕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43(70%)。
实施例144
2-氨基-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三 氟乙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44按照与制备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19以得 到浅棕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44(81%)。
实施例145
2-氨基-N-(2,4-二甲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三氟乙 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45按照与制备4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17以得 到浅棕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45(68%)。
实施例146
2-氨基-N-(2-甲基-6-异丙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146按照与制备4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化合物16,以 得到棕黄色固体化合物146(100%)。
实施例147
2-(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 酰胺的制备

将化合物2(54mg,0.2mmol)、乙酸酐(22μL,0.23mmol)、二甲 基氨基吡啶(3mg)在二氯甲烷(4.5mL)中的混合物于室温下搅拌4.5 小时。混合物用二氯甲烷(65mL)稀释,用1N盐酸(20mL)和水洗, 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在硅胶柱上色谱分离,用35%EtOH/ 己烷洗脱,得到白色固体标题化合物(43mg,69%)。
实施例148
2-(苯甲酰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 酰胺的制备

将化合物2(100mg,0.36mmol)和苯甲酸酐(226mg,1mmol)在 二氯甲烷(10mL)和吡啶(2mL)中的溶液于室温下搅拌过夜。该混合 物用二氯甲烷(50mL)稀释,用2N盐酸(15mL,2x)和10% NaHCO3 水溶液(20mL,2x)洗;用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残余物在硅胶柱 上色谱分离,依次用30% EtOAc/己烷和50% EtOAc/己烷洗脱,得到沾 染苯甲酸的标题化合物。将该固体溶在EtOAc(40mL)中,用KHCO3 饱和溶液(15mL,4x)洗,干燥(MgSO4),过滤,浓缩,得到白色固 体标题化合物(110mg,80%)。
实施例149
4-甲基-2-[(1-氧代丙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将化合物2(100mg,0.36mmol)、丙酸酐(332μL,2.58mmol)在 二氯甲烷(10mL)和吡啶(4mL)中的混合物于室温下搅拌3小时。加 入二甲基氨基吡啶(122mg,1mmol),再搅拌该混合物1.5小时。将混 合物用二氯甲烷稀释,用1N盐酸(25mL,3x)、NaHCO3水溶液(20mL, 2x)、水(20mL)、盐水洗;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在 硅胶柱上色谱分离,用20% EtOH/己烷洗脱,得到白色固体标题化合物 (81mg,68%)。
实施例150
4-甲基-2-[(1-氧代丁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150按照与制备149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丁酸酐,得到 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50(76%)。
实施例151
4-甲基-2-[(1-氧代戊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151按照与制备149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戊酸酐,得到 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51(77%)。
实施例152
4-甲基-2-[(1-氧代己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152按照与制备149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己酸酐,得到 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152(75%)。
实施例153
4-甲基-2-[(苯基乙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将胺2(50mg,0.18mmol)、二异丙基乙胺(101μL,0.58mmol)、 苯乙酸(27.2mg,0.20mmol)、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29.4mg,0.22 mmol)和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42.2mg, 0.22mmol)在二氯甲烷(0.62mL)中的溶液在封闭的小瓶内机械搅动16 小时。令反应混合物流过一个Varian SCX离子交换柱(2g/6cc),依次 用乙腈/甲醇(10mL,4:1)和2M的氨/甲醇溶液(9mL)洗。将含产物 的级分合并后浓缩。残余物溶在二氯甲烷中用2N盐酸洗三次,干燥 (Na2SO4),过滤,浓缩,得到棕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39mg,55%)。
实施例154
2-[[(乙酰氨基)乙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 -6-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将胺2(50mg,0.18mmol)、二异丙基乙胺(400μL,2.3mmol)、 N-乙酰甘氨酸(42mg,0.36mmol)、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49mg, 0.36mmol)和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72mg, 0.36mmol)在THF(5mL)中的溶液在50℃加热过夜。将混合物冷却, 用二氯甲烷(60mL)稀释,用2N盐酸(20mL)和KHCO3饱和溶液(20 mL)洗,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粗制的固体用乙醚(10mL)研 制,过滤,用乙醚(5mL,3x)洗,得到标题化合物(40mg,59%),为 灰白色固体。
实施例155
2-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硫代甲酰胺的 制备

将化合物2(50mg,0.18mmol)和Lawesseon试剂(44mg,0.11mmol) 在甲苯(0.23mL)中的悬浮液于100℃加热4小时。再加Lawesson试剂 (44mg,0.11mmol),将混合物再加热3.5小时。该粗制混合物在硅胶 柱上色谱分离,依次用50% EtOAc/己烷和70% EtOAc/己烷洗脱,得到 黄色固体,将其与己烷(6mL)一起研制,得到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1 mg,21%)。
实施例156-170
通用步骤
化合物156-170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向胺2(30mg,0.11mmol)、 合适的羧酸(0.13mmol)、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19.5mg,0.14 mmol)和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26.8mg, 0.14mmol)在THF(1mL)中的混合物加入二异丙基乙胺(60μL,0.34 mmol)。将混合物在封管中于氩气下在45℃加热24小时。反应混合物用 二氯甲烷(4mL)稀释,用2N盐酸(2mL,3x)洗,干燥(Na2SO4), 用快速真空法浓缩。粗产物或是用二氯甲烷/乙醚(5mL,1:1)研制,或 是用硅胶色谱分离法纯化(洗脱溶剂:50% EtOAc/己烷和EtOAc)。 “HPLC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留时间:YMC S5 ODS 4.6 ×50mm Ballastic柱,4分钟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 0.2% H3PO4)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 流速4mL/分,λ=220nM。



实施例171至180
通用步骤
化合物171-180按照下述步骤制备。
将化合物2(80mg,0.29mmol)、合适的异氰酸酯(0.87mmol)及 吡啶(2mL)在THF(3.5mL)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在一些 情形要将反应混合物在60-70℃加热5小时。这些反应中有一些在催化 量的N,N-二甲基氨基吡啶存在下进行过夜。将反应混合物用二氯甲烷 稀释,用1N盐酸(3x)、水、盐水洗;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 粗产物或是用乙醚或乙醚/己烷混合物研制纯化,或是在硅胶柱(洗脱溶 剂20-40% EtOAc/己烷)上色谱分离后以研制法纯化,或是流过Varian 阳离子交换SCX柱并依次用甲醇(5mL)、二氯甲烷(5mL)、乙腈/ 甲醇(10mL,4:1)和甲醇-2M氨/甲醇溶液(10mL,4:1)洗脱纯化, 以得到标题化合物。“HPLC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留时 间:对于化合物171-172,175和177,HPLC条件是:Zorbax S8-C184.5 mm×7.5cm短柱,30分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 0.2% H3PO4)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 流速2.5mL/分,λ=217nM。对于其它化合物,HPLC条件是:Zorbax S8 -C18 4.5mm×7.5cm短柱,8分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 90% H2O,0.2% H3PO4)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 0.2% H3PO4),流速2.5mL/分,λ=217nM。



实施例181
[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4-甲基-2-噻唑基]氨基甲 酸苯酯的制备

在搅拌下向化合物2(1.02g,3.7mmol)的THF(130mL)溶液中加 入10% KHCO3水溶液(170mL)。逐滴加入氯甲酸苯酯(1.39mL,11.1 mmol)。将此两相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用二氯甲烷(200mL)稀 释,用水(50ml×2x)和盐水洗。分离出有机萃取液,干燥(MgSO4), 过滤并浓缩。残余物在硅胶柱上色谱分离,用10%EtOAc/己烷洗脱,得 到标题化合物固体(980mg,69%)。
实施例182至236
通用步骤
化合物182-236按照下述步骤制备。
将氯甲酸苯酯181(20mg,0.054mmol)和合适的胺(0.08mmol)在 THF/乙腈(3mL,1:1)中的溶液于室温下搅拌过夜。一些反应需要在60 ℃加热4小时至过夜。将混合物用二氯甲烷(4mL)稀释,用1N盐酸(1.5 mL,2x)、1N NaOH水溶液(1.5mL,2x)洗。分离出二氯甲烷萃取液, 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
“HPLC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护时间:对于化合物 182-192,HPLC条件是:Zorbax SB-C18 4.5mm×7.5cm短柱,8分钟 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0.2% H3PO4)出发,至 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流速2.5mL/分, λ=217nM。对于化合物193-236,HPLC条件是:YMC S5 ODS 4.6×50 mm Ballastic柱,4分钟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 0.2% H3PO4)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 流速4mL/分,λ=220nM。









实施例237至285
通用步骤
化合物237至285按照下述步骤制备。
将氨基甲酸苯酯181(20mg,0.054mmol)和合适的胺(0.08mmol) 在THF/乙腈(3mL,1:1)中的溶液于室温下搅拌过夜。该混合物用二氯 甲烷(4mL)稀释并用1N盐酸(1.5mL,2x)、1N NaOH水溶液(1.5mL, 2x)洗。分离出二氯甲烷萃取液,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得到标 题产物。
“HPLC Ret Time”是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留时间:对于化合物237 -278,HPLC条件是:YMC S5 ODS 4.6×50mm Ballastic柱,4min梯度, 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0.2% H3PO4)开始,至100% 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流速4mL/分,λ=220nM。 对于化合物279-285,HPLC条件为:Zorbax S8-C18 4.5mm×7.5cm 短柱,8min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0.2% H3PO4) 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流速2.5 mL/分,λ=217nM。










实施例286-311
通用步骤
除了化合物307以外,化合物286-311按照下述步骤制备。
将2-[[(丁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5-噻唑羧酸酰氯(30mg, 0.11mmol)和合适的胺(0.12mmol)在THF(1mL)中的溶液用二异丙 基乙胺(22.6μL,0.13mmol)处理。该混合物用氩气吹洗,在小瓶内机械 搅动22小时,用二氯甲烷(4mL)稀释并用2N盐酸洗三次。分离出有 机萃取液,干燥(Na2SO4),过滤并浓缩。粗产物用二氯甲烷/乙醚(1:1) 研制纯化,或用硅胶色谱法纯化(洗脱溶剂:80% EtOAc/己烷,随后用 EtOAc),或用自动制备HPLC法纯化(条件:YMC S5 ODS A20×100mm 柱,10分钟梯度,由30%溶剂B(90% MeOH,10% H2O,0.1% TFA) 和70%溶剂A(10% MeOH,90% H2O,0.1% TFA)开始,至100%溶剂 B,流速20mL/分,λ=220nM)。
化合物307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将2-[[(丁氨基)羰基]氨基]-4- 甲基-5-噻唑羧酸(100mg,0.36mmol)和HATU(170mg,0.44mmol) 在DMF(3mL)中的悬浮液用二异丙基乙胺(62mL,0.44mmol)处理。 将混合物在60℃加热2小时,冷却,用二氯甲烷(12mL)稀释,用8M 尿素/2N盐酸水溶液(6mL,3x)和5% KHCO3水溶液(6mL,3x)洗, 干燥(Na2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用EtOAc/乙醚研制,得到白色固 体的混合酸酐中间体(102mg,74%)。在搅拌下向2,6-二氯苯胺(19.4 mg,0.12mmol)的THF(1mL)溶液中逐滴加入1M的二(三甲基甲硅 烷基)氨基化钠的THF(170μL,0.17mmol)溶液。15分钟后,一次加 入上述的混合酸酐中间体(41.3mg,0.11mmol)。加几滴DMF,将溶液 搅拌16小时。再加入1M的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化钠(110μL), 混合物再搅拌2小时。将混合物用二氯甲烷稀释(4mL),用2N盐酸(2 mL,3x)和饱和KHCO3水溶液洗(3x),干燥(Na2SO4),过滤并浓缩。 用己烷(2x)洗固体,残余物在硅胶柱上色谱分离。依次用80% EtOAc/ 己烷和EtOAc洗脱,得到化合物307(12mg,27%),为浅棕色固体。 “HPLC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留时间:YMC S5 ODS 4.6 ×50mm Balastic柱,4分钟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 0.2% H3PO4)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流 速4mL/分,λ=220nM。




实施例312
4-甲基-2-[(甲磺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 唑甲酰胺的制备

A.2-[(甲磺酰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
2-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558mg,3mmol)在二氯甲 烷(15mL)和吡啶(5mL)中的溶液于室温下用甲磺酰氯(687mg,6mmol) 处理过夜。将该溶液用二氯甲烷(50mL)稀释,用2N盐酸(15mL,3x) 洗,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粗残余物用乙醚(25mL)稀释,滤 出固体,用1:1的乙醚/己烷混合物(10mL,3x)洗,真空干燥,得到标 题化合物(687mg,87%),为灰白色固体。
B.2-[(甲磺酰)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
在搅拌下将2-[(甲磺酰)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300 mg,1.14mmol)的甲醇(9mL)溶液用1N NaOH溶液(28.4mL,28.4mmol) 处理。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将溶液冷却至0℃并用6N盐酸酸 化至pH1。用二氯甲烷/氯仿混合物萃取该溶液。有机萃取液用MgSO4 干燥,过滤并减压浓缩,得到标题酸(148mg,55%)。
C.4-甲基-2-[(甲磺酰)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 唑甲酰胺
向312B(99mg,0.42mmol)、2,4,6-三甲基苯胺(68μL,0.5mmol) 和[O-(7-氮杂苯并三唑-1-基)-1,1,3,3-四甲基脲鎓]六氟磷酸盐 (HATU,191mg,0.5mmol)在DMF(3mL)中的溶液加入二异丙基乙 胺(87μL,0.5mmol)。混合物在室温搅拌过夜,用EtOAc稀释,用0.5N 盐酸(15mL)、10% LiCl水溶液(25mL,3x)、水(930mL,2x)、盐 水洗,干燥(Mg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在硅胶柱上色谱分离,依次 用50% EtOAc/己烷、75% EtOAc/己烷和2% MeOH/EtOAc洗脱,得到 白色固体标题化合物(19mg,13%)。
实施例313
4-甲基-2-[[(苯基氨基)硫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将化合物2(45mg,0.16mmol)和异硫氰酸苯酯(43mg,0.32mmol) 的吡啶(2mL)溶液在80℃加热20小时。将混合物冷却,用二氯甲烷/THF 混合物(80mL,3:1)稀释,用2N盐酸(15mL,2x)洗。有机萃取液用 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残余物用EtOAc(20mL)稀释,滤出固体, 用乙醚(10mL,3x)洗,真空干燥,得到灰白色固体标题化合物(35mg, 52%)。
实施例314
2-[[(乙氨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14按照与制备171-180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异氰酸 乙酯,以得到白色固体标题化合物314(65%)。
实施例315
N-(2-氯-6-甲基苯基)-2-[(环丙基羰基)氨基]-5-噻唑甲酰 胺的制备

A.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
将2-氨基噻唑-5-羧酸乙酯(972mg,6mmol,B.Plouvler,C. Bailly,R.Houssin,j-P.Henlchart,杂环(Heterocycles)32(4),693-701, 1991;和H.J.Becker,J.de Jonge,荷兰化学会志(Rec.Trav.Chim)61, 463,1942)、二碳酸二叔丁酯(1.94g,9mmol)和4-二甲基氨基吡啶 (73mg,0.6mmol)在无水四氢呋喃(75mL)中的悬浮液于氮气下搅拌 24小时。将溶剂减压蒸发。残余物悬浮在乙醚(50mL)中。用乙醚(10 mL,3x)洗该固体,真空干燥,得到标题化合物(1.1g,70%)。
B.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噻唑-5-羧酸
在搅拌下将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 (1.1g,4.2mmol)在四氢呋喃/甲醇(80mL,1:1)中的溶液用6N NaOH 水溶液(20mL,120mmol)处理。将混合物于室温下搅拌24小时。减压 蒸馏除去大部分THF和甲醇,用6N盐酸(22mL)将该水溶液酸化。滤 出沉淀的固体,用水和乙醚洗,空气干燥之后在真空下干燥,得到标题酸 (940mg,96%),为灰白色固体。
C.[5-[[(2-氯-6-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 -二甲基乙基酯
在搅拌下向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噻唑-5-羧酸(234mg,1 mmol)在THF(10mL)和N,N-二甲基甲酰胺(几滴)中的溶液里滴 加2M的草酰氯/二氯甲烷溶液(1mL,2mmol)。将该溶液在室温下搅 拌4小时。减压蒸发溶剂,真空干燥,得到粗制的酰氯。
在0℃和搅拌下,向粗制的2-叔丁氧羰基氧基氨基噻唑-5-羧酸酰 氯(1mmol)的二氯甲烷(10mL)溶液中滴加2-氯-6-甲基苯胺(212 mg,1.5mmol)。加入二异丙基乙胺(516mg,4mmol)。将该溶液温热 至室温并搅拌24小时,用二氯甲烷(60mL)稀释,用2N盐酸(15mL) 洗。有机萃取液用MgSO4干燥,过滤并浓缩。残余物用EtOAc/乙醚(25 mL,1:4)稀释,滤出固体,用乙醚(5mL,4x)洗,真空干燥,得到标 题化合物(175mg,48%),为棕黄色固体。
D.2-氨基-N-(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化合物315D按照与制备化合物2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 315C,得到棕黄色的标题化合物315D。
E.2-[(环丙基羰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 酰胺
将315D(50.6mg,0.19mmol)和环丙烷羧酸酐(302mg,1.96mmol) 在二噁烷(2mL)中的溶液在93℃加热过夜。将该混合物减压浓缩,用 EtOAc稀释,用饱和KHCO3水溶液(2x)洗。将该有机萃取液干燥 (Na2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用乙醚研制,得到标题化合物(11mg, 17%),为白色固体。
实施例316
2-[[[(1,1-二甲基乙基)氨基]羰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
-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在0℃向315D(48.3mg,0.18mmol)和异氰酸叔丁酯(41μL,0.36 mmol)的THF(5mL)溶液中加入氢化钠(19.2mg,0.8mmol)。1小时 后该混合物用EtOAc稀释,用冷的氯化铵饱和水溶液洗。分离出水层用 EtOAc萃取。将EtOAc萃取液合并,干燥(Na2SO4),过滤并浓缩。残 余物利用自动制备型HPLC纯化(条件:YMC S5 ODS A20×100mm柱, 10分钟梯度,由10%溶剂B(90% MeOH,10% H2O,0.1% TFA)和90 %溶剂A(10% MeOH,90% H2O,0.1% TFA)开始,至100%溶剂B,流 速20mL/分,λ=220nM),得到标题化合物(18mg,28%),为灰白色 固体。
实施例317
2-[[(1,1-二甲基乙氧基)羰基]氨基]-4-甲基-N-(2,4,6-三甲 基苯基)-5-噻唑乙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17按照与制备化合物1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氨基 -4-甲基噻唑-5-乙酸甲酯,得到标题化合物317,为灰白色固体。
实施例318
2-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乙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18按照与制备化合物2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317,得 到浅棕色固体标题化合物318。
实施例319
N-(2-氯-6-甲基苯基)-2-[(4,6-二甲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A.2-溴-N-(2-氯-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将溴化铜(II)(2.68g,12mmol)的乙腈(50mL)溶液用氮气吹洗 并冷却到0℃。依次加入亚硝酸叔丁酯(2mL,15mmol)和化合物315D (2.68g,10mmol)的乙腈(50mL)溶液。将该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过 夜并减压浓缩。残余物溶在EtOAc中,用NaHCO3饱和水溶液洗,过滤 除去沉淀。将有机萃取液干燥(Na2SO4),过滤并浓缩。残余物自EtOAc/ 乙醚/己烷混合物中结晶,得到标题化合物(1.68g,51%),为黄色固体。
B.N-(2-氯-6-甲基苯基)-2-[(4,6-二甲基-2-吡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
向319A(25mg,0.075mmol)和4,6-二甲基-2-氨基吡啶(37mg, 0.302mmol)在THF(1mL)中的混合物加入95%氢化钠(15mg)。将 该混合物在60℃加热过夜,冷却到室温并用氯化铵饱和水溶液稀释。将 该混合物用EtOAc萃取(2x)。将有机萃取液合并,用水洗,用Na2SO4 干燥,过滤并浓缩。残余物用乙醚研制,得到标题化合物(17.5mg,63%), 为棕黄色固体。
实施例320
N-(2-氯-6-甲基苯基)-2-[(4-乙基-2-吡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20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4-乙基-2 -氨基吡啶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20。
实施例321
N-(2-氯-6-甲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21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6-二甲 基-4-氨基嘧啶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21。
实施例322
N-(2-氯-6-甲基苯基)-2-(3-哒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的制备

化合物322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3-氨基哒 嗪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22。
实施例323至335
通用步骤
化合物323-335按照下述步骤制备。向胺144(31mg,0.11mmol)、 合适的羧酸(0.13mmol)、1-羟基-7-氮杂苯并三唑(19.5mg,0.14 mmol)和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26.8mg, 0.14mmol)在THF(0.4mL)中的混合物加入二异丙基乙胺(60μL,0.34 mmol)。将该混合物在封管中于氩气下在50℃加热24小时。反应混合物 用二氯甲烷(4mL)稀释,用1N盐酸洗。该二氯甲烷溶液流过一只Varian Mega Bond Elut SCX阳离子交换柱(预先用甲醇洗过并与乙腈/甲醇(4:1) 成平衡),依次用乙腈/甲醇(4:1)、甲醇-2M氨/甲醇(4:1)洗。合 并含产物的级分并减压浓缩。“HPLC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的HPLC 保留时间:YMC S5 ODS 4.6×50mm Ballastic柱,4分梯度,由100%溶 剂A(10% MeOH,90% H2O,0.2% H3PO4)开始,至100%溶剂B(90 % MeOH,10% H2O,0.2% H3PO4),流速4mL/分,λ=220nM。


实施例336至362
通用步骤
化合物336-362按照与制备323-335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 315D代替144。粗产物用自动制备型HPLC纯化(条件:YMC S5ODS A 20×100mm柱,10分梯度,由10%溶剂B(90% MeOH、10% H2O、0.1 % TFA)和90%溶剂A(10% MeOH、90% H2O、0.1% TFA)开始,至100 %溶剂B,流速20mL/分,λ=220nM),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36-362。
“HPLC Ret Time”是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留时间:YMC S5 ODS 4.6×50mm Ballastic柱,4分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 0.2% H3PO4)出发,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0.2% H3PO4), 流速4mL/分,λ=220nM。



实施例363
2-[(环丙基羰基)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的 制备

化合物363按照与制备315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6-二甲基 苯胺,得到标题化合物363。
实施例364
2-[(环丙基羰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的制备

化合物364按照与制备315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4,6-三甲 基苯胺,得到标题化合物364。
实施例365
N-(2-氯-4,6-二甲基苯基)-2-[(环丙基羰基)氨基]-5-噻唑 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65按照与制备315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氯-4,6 -二甲基苯胺以得到标题化合物365。
实施例366
[4-[2-氧代-2-[(2,4,6-三甲基苯基)氨基]乙基]-2-噻唑基]氨基 甲酸1,1-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化合物366按照与制备化合物1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叔丁 氧羰基氧基氨基噻唑-4-乙酸,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66。
实施例367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噻唑乙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67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365以得 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67。
实施例368
2-甲基-5-硝基-N-(2,4,6-三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68按照与制备化合物3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甲基 -5-硝基苯甲酸,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68。
实施例369
5-氨基-2-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制备

在搅拌下向化合物368(149mg,0.5mmol)的EtOAc(50mL)溶液 中加入10%钯/碳(30mg)。反应瓶上接上经由三通活塞的充氢气瓶。将 烧瓶内的空气减压排空,由气瓶充入氢气。4小时后,将催化剂过滤,用 EtOAc(5mL,5x)洗。将滤液浓缩,得到标题化合物(133mg,99%), 为白色固体。
实施例370
2-氨基-5-氯-N-(2,4,6-三甲基苯基)-4-嘧啶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70按照与制备化合物3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氨基-5 -氯嘧啶-4-羧酸以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70。
实施例371
[4-甲基-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噁唑基]氨基甲 酸1,1-二甲基乙基酯的制备

化合物371按照与制备化合物1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叔丁 氧羰基氧基氨基-4-甲基-5-噁唑羧酸,以得到浅黄色泡沫状的标题化 合物371。
实施例372
2-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噁唑甲酰胺, 三氟乙酸盐(1:1)的制备

化合物372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369以得 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72。
实施例373
2-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吡啶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73按照与制备化合物3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6-氨基 烟酸以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73。
实施例374
3-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4-吡啶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74按照与制备化合物3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3-氨基 -4-吡啶羧酸,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74。
实施例375
2-氨基-4-甲基-N-(2,4,6-三甲基苯基)-5-嘧啶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75按照与制备化合物3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氨基 -4-甲基-5-嘧啶羧酸,得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75。
实施例376
N-(2-氯-6-甲基苯基)-2-[(4-甲基-2-吡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76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氨基-4 -甲基吡啶,得到灰白色固体的标题化合物376。
实施例377
2-[(6-氨基-2-吡啶基)氨基]-N-(2-氯-6-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77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6-二氨 基吡啶,得到浅棕色固体标题化合物377。
实施例378
N-(2-氯-6-甲基苯基)-2-[(6-丙基-2-吡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78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氨基-6 -丙基吡啶,得到灰白色固体标题化合物319B。
实施例379
N-(2-氯-6-甲基苯基)-2-[(6-乙基-4-嘧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379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4-氨基-6 -乙基嘧啶,得到白色固体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380至409
通用步骤
化合物380-409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对于以下的实 施例380-527,“HPCL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留时间: YMC S5 ODS 4.6×50mm Ba1lastic柱,4分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0.2% H3PO4)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 H2O,0.2% H3PO4),流速4mL/分,λ=220nM。“HPLC Ret Time‘B’” 是在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留时间:YMC S5 ODS 4.6×33mm Turbo柱, 2分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90% H2O,0.1% TFA)至100% 溶剂B(90% MeOH,10% H2O,0.1% TFA),在100%溶剂B1分钟,流 速4mL/分,λ=220nM。



实施例410
N-(2,6-二甲基苯基)-2-(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A.[5-[[(2,6-二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 二甲基乙基酯
化合物410A按照与制备315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6-二 甲基苯胺。
B.2-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化合物410B按照与制备315D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化合物 410A。
C.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化合物410B 和苯胺。HPLC保留时间3.69分。
实施例411至427
通用步骤
化合物411-427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428
2-(2-吡啶基氨基)-N-(2,4,6-三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的 制备

A.[5-[[(2,4,6-三甲基苯基)氨基]羰基]-2-噻唑基]氨基甲酸1,1- 二甲基乙基酯
化合物428A按照与制备315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4,6- 三甲基苯胺。
B.2-氨基-N-(2,6-二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
化合物428B按照与制备315D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化合物 428A。
C.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化合物428B 和2-氨基吡啶。HPLC保留时间3.66分。
实施例429至443
通用步骤
化合物429-443按照与制备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444
N-(2-氯-6-甲基苯基)-2-[[2-甲基-6-[[2-(4-吗啉基)乙 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向NaH(148mg,6.17mmol)在THF(20mL)中的悬浮液加入化合 物315D(551mg,2.06mmol)的THF(10ml)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0.5 小时。加入4,6-二氯-2-甲基嘧啶(671.6mg,4.12mmol)的THF(10 mL)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加入乙酸使反应停止,减压除去溶剂。 向残余物中加水和NaHCO3饱和溶液并用CH2Cl2萃取。减压除去有机层, 粗材料用柱色谱法纯化,得到444A(494mg)。
B.标题化合物
向化合物444A(30mg)中加入N-(2-氨乙基)吗啉(300μL), 将混合物在80℃加热2小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水,过滤收集产物。HPLC 保留时间2.357分。
实施例445至461
通用步骤
化合物445至461按照与制备444B相似的方法,通过代之以合适的 胺来制备。



实施例462
N-(2-氯-6-甲基苯基)-2-[[6-[[2-(4-吗啉基)乙基]氨基] -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462A按照与制备444A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4,6-二 氯嘧啶。
B.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44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462A 代替化合物444A。HPLC保留时间2.553分。
实施例463-472
通用步骤
化合物463-472按照与制备444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代之以合 适的胺。“HPLC Ret Time‘B’”是在以下条件下的HPLC保留时间:YMC S5 ODS 4.6×33mm Turbo柱,2分梯度,由100%溶剂A(10% MeOH, 90% H2O,0.1% TFA)出发,至100%溶剂B(90% MeOH,10% H2O, 0.1% TFA),在100%溶剂B1分钟,流速4mL/分,λ=220nM。


实施例473
N-(2-氯-6-甲基苯基)-2-[[6-[[2-(4-吗啉基)乙基]氨基] -2-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向冷却到0℃的NaH(2.83g,118mmol)在DMF(350mL)中的悬 浮液加入化合物319A(31g,93.5mmol)。将该混合物在0℃下搅拌45 分,然后依次加入Bu4NI(6.9g,18.7mmol)和4-甲氧基苄基氯(18g,115 mmol)。令反应混合物温热到室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后,用乙酸使反 应慢慢停止,然后减压除去溶剂。向残余物中加入水,用饱和NaHCO3 水溶液中和。该混合物用EtOAc萃取3次,合并的有机层用水洗,然后 用饱和NaCl溶液洗。将EtOAc层减压浓缩,残余物用柱色谱法纯化,得 到473A(35g)。

向溶在THF(50mL)中的化合物473A(0.5g,1.1mmol)依次慢慢 加入NaH(0.13g,5.5mmol)和2-溴-6-氨基吡啶(0.76g,4.4mmol)。 将反应混合物加热回流2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用乙酸停止反应。减压 除去溶剂,然后加水和己烷并在室温下搅拌。过滤收集固体沉淀,用水和 乙醚洗,得到473B(0.48g)。

向化合物473B(0.48g)的TFA(5mL)溶液中依次加入苯甲醚(2 mL)和三氟甲磺酸(1mL)。在室温下搅拌反应混合物3小时,然后加 到快速搅拌的、饱和NaHCO3、Et2O和CH2Cl2的混合物中。将混合物 搅拌冷却1小时,然后过滤收集固体沉淀,依次用水和Et2O/CH2Cl2混合 物洗,得到473C(0.344g)。HPLC保留时间3.85分。
D.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44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473C代替 444A。HPLC保留时间2.80分。
实施例474至480
通用步骤
化合物474-480按照与制备473D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代之以使 用合适的胺。


实施例481
N-(2-氯-6-甲基苯基)-2-[[6-[[2-(4-吗啉基)乙基]氨基] -2-吡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481A按照与制备473B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2 -氯-6-氨基吡嗪代替化合物2-溴-6-氨基吡啶。
B.(化合物406的另一合成方法)

化合物406按照与制备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只是使用化合物481A 代替化合物473B。
C.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44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406代 替化合物444A。HPLC保留时间2.69分。
实施例482至486
化合物482-486按照与制备481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代之以使 用合适的胺。

实施例487
N-(2-氯-6-甲基苯基)-2-[[6-(3-羟基-1-吡咯烷基)-3 -哒嗪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487A按照与制备473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3- 氯-5-氨基哒嗪代替化合物2-溴-6-氨基吡啶。

化合物487B按照与制备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487A 代替化合物473B。
C.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44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487B 代替化合物444A,用3-羟基吡咯烷代替N-(2-氨基乙基)吗啉。HPLC 保留时间为2.493分。
实施例488
N-(2-氯-6-甲基苯基)-2-[[6-(1H-咪唑-1-基)-3-哒嗪] 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488按照与制备487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咪唑代替3- 羟基吡咯烷。HPLC保留时间2.61分。
实施例489
N-(2-氯-6-甲基苯基)-2-[[3-(甲基氨基)-2-吡嗪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489A按照与制备473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2- 氯-3-氨基吡嗪代替化合物2-溴-6-氨基吡啶。

化合物489B按照与制备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489A 代替化合物473B。
C.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44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489B 代替化合物444A,用甲胺代替N-(2-氨乙基)吗啉。HPLC保留时间 2.81分。
实施例490至494
通用步骤
化合物490-494按照与制备489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代之以使 用合适的胺。

实施例495
N-(2-氯-6-甲基苯基)-2-(环己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 备

化合物495按照与制备444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319A代替化 合物444A,并用环己胺代替N-(2-氨乙基)吗啉。HPLC保留时间3.547 分。
实施例496至500
通用步骤
化合物496至500按照与制备495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代之以使用 合适的胺。

实施例501
N-(2-氯-6-甲基苯基)-2-[[6-(甲氧基甲基)-4-嘧啶基]氨 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向4-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14.6g,0.1mmol)和盐酸甲脒(16.1g,0.2 moL)在70mL无水MeOH中的混合物中分批加入25%甲醇钠(70mL,0.3 moL)的甲醇溶液。立即形成了白色沉淀。将该反应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 1.0小时。加入乙酸(28.6mL,0.5moL),将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向残 余物中加水,混合物用NaCl过饱和,用乙酸乙酯萃取5次。全并的萃取 液用无水Na2SO4干燥,减压浓缩,得到8.13g黄色固体化合物501A。

将化合物501A(5.3g,37.8mmol)和POCl3(40mL)的混合物加热 回流2.0小时。减压浓缩,残余物倒入冰/CH2Cl2混合物中。用浓氨水将 pH调节到6.5至7。混合物用CH2Cl2萃取3次,合并的萃取液用Na2SO4 干燥。减压浓缩后在硅胶上快速色谱分离(CH2Cl2/EtOAc,9:1)得到5.33 g化合物B,为浅黄色油状物。

将化合物501B(3.2g,20mmol)和NH4OH(50mL)的混合物在压 力管中于85℃加热3.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残余 物用乙醚研制,得到2.81g化合物501C,为浅黄色固体。

化合物501D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B时使用的相似方法制备。
E.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由化合物501D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C所用的相似方法 制备。HPLC保留时间=3.25分。
实施例502
N-(2-氯-6-甲基苯基)-2-[[6-(羟甲基)-4-嘧啶基]氨基] -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向冷却到0℃的化合物501(56mg,0.144mmol)在无水CH2Cl2(3.0 mL)中的溶液中加入纯BBr3(0.054mL,0.574mmol)。将混合物在环境 温度下搅拌1.0小时。在0℃下小心地缓慢加入NaOH,将形成的混合物 减压浓缩。向残余物中加水,用饱和NaHCO3将pH调节至7。过滤收集 白色沉淀物,用水/乙醚冲洗,在高真空下干燥,得到52mg化合物502, 为灰白色固体。HPLC保留时间=2.84分。
实施例503
N-(2-氯-6-甲基苯基)-2-[[6-(4-吗啉基甲基)-4-嘧啶基] -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向化合物502(44.2mg,0.118mmol)在0.5mL无水CH2Cl2中的悬 浮液加入亚硫酰氯(0.086mL,1.18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5.0小时。 减压浓缩,残余物与CH2Cl2共沸蒸发,得到56mg化合物503,为黄色 固体。
B.标题化合物
将化合物503A(20mg)、吗啉(0.014mL)和二异丙基乙胺(0.09 mL)在0.5mL无水二噁烷中的混合物在85℃加热4.0小时。减压浓缩后 在硅胶上快速色谱分离(CH2Cl2/MeOH/NH4OH,95:5:0.5),得到15mg 标题化合物,为灰白色固体。HPLC保留时间=2.52分。
实施例504至513
通用步骤
化合物504-513是由503A按照与制备503相似的方法制备。这些 实施例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结构:


实施例514
N-(2-氯-6-甲基苯基)-2-(2-萘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 制备

化合物514A由473A按照与制备473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2 -氨基萘代替2-溴-6-氨基吡啶。
B.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514A 代替化合物473B。HPLC保留时间4.11分。
实施例515
N-(2-氯-6-甲基苯基)-2-(2-喹啉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的制备

化合物515A由473A按照与制备473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2 -氨基喹啉代替2-溴-6-氨基吡啶。
B.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515A 代替化合物473B。HPLC保留时间3.94分。
实施例516
N-(2-氯-6-甲基苯基)-2-(3-异喹啉基氨基)-5-噻唑甲酰 胺的制备

化合物516A由473A按照与制备473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3 -氨基异喹啉代替2-溴-6-氨基吡啶。
B.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化合物516A 代替化合物473B。HPLC保留时间3.94分。
实施例517
N-(2-氯-6-甲基苯基)-2-(2-喹喔啉基氨基)-5-噻唑甲酰 胺的制备


化合物517由473A按照与制备473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2- 氨基喹喔啉代替2-溴-6-氨基吡啶。
B.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517A 代替化合物473B。HPLC保留时间3.927分。
实施例518
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2-甲基-6-(4-吗啉 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518A由144按照与制备319A相似的方法制备。

化合物518B按照与制备473A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518A代替 319A。

化合物518C按照与制备473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518B代替 473A,并用4-氨基-6-氯-2-甲基嘧啶代替2-氨基-6-溴吡啶。

化合物518D按照与制备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518C代替 473B。
E.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44B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518D代替 化合物444A,用吗啉代替N-(2-氨乙基)吗啉。HPLC保留时间3.397 分。
实施例519
N-(2-氯-6-甲基苯基)-4-甲基-2-[[2-甲基-6-[[2-(4- 吗啉基)乙基]氨基]-4-嘧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519按照与制备518E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N-(2-氨 乙基)吗啉代替吗啉。HPLC保留时间2.493分。
实施例520
化合物321的另一制备方法

化合物520A由2-氨基噻唑按照英国专利申请GB2323595A中所述 步骤制备。

利用注射器向冷却到-78℃的化合物520A(480mg,4.0mmol)在无 水THF(10mL)中的溶液逐滴加入2.5M的正丁基锂(1.68mL,4.2mmol) /己烷溶液,同时保持溶液内部温度低于-75℃。加完后得到棕灰色悬浮 液。将该反应混合物在-78℃下搅拌15分。加入2-氯-6-甲基苯基异 氰酸酯(0.6mL,4.4mmol)在5mL无水THF中的溶液,将反应混合物 在-78℃再搅拌2.0小时。加入饱和的NH4Cl水溶液(10mL),将混合 物分配在EtOAc和水之中,用EtOAc萃取2次。合并的萃取液用Na2SO4 干燥并减压浓缩,自EtOAc/己烷中重结晶后得到0.99g标题化合物,为 浅黄色结晶物质。

化合物520C按照与制备473A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520B代替 319A。

化合物520D由化合物520C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B所用的类似方 法制备。
E.标题化合物
化合物321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C所用的相似方法制备。
实施例521
2-[(2,6-二甲基-4-嘧啶基)氨基]-N-苯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 备

化合物521A按照与制备520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异氰酸苯酯 代替2-氯-6-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化合物521B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A所用的类似方法制备,但是用 521A代替319A。

化合物521C由化合物521B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B所用的相似方法 制备。
D.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HPLC保留时间1.3 分。
实施例522
2-[(2,6-二甲基-4-嘧啶基)甲基氨基]-N-(2-甲基苯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522A按照与制备化合物520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2- 甲基苯基异氰酸酯代替2-氯-6-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化合物522B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A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522A 代替319A。

化合物522C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B所用的相似方法,由化合物 522B制备。

室温下向化合物522C(280mg,0.61mmol)在2mLDMF中的溶 液里加入氢化钠(60%油,40mg,1mmol)。搅拌30分钟后加入碘甲烷 (0.2mL,3mmol),将反应混合物搅拌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分配到乙 酸乙酯(50mL)和水(50mL)之中,有机层用水(2×50mL)和盐水 (50mL)洗。用MgSO4干燥并浓缩,得到的油状物在2.5×15cm的硅 胶柱上色谱分离,用50-75%乙酸乙酯/己烷洗脱。将纯级分浓缩,残余 物自乙酸乙酯/己烷中结晶,得到100mg 522D,为浅黄色固体。
E.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C所用的类似方法制备。HPLC保 留时间1.21分(方法B)。
实施例523
2-[(2,6-二甲基-4-嘧啶基)氨基]-N-(2-甲基苯基)-5-噻唑 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523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 522C代替473B。HPLC保留时间1.24分(方法B)。
实施例524
N-(3,5-二甲氧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啶基)氨基]-5 -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524A按照与制备520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3,5-二甲 氧基苯基异氰酸酯代替2-氯-6-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化合物524B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A相似的方法,用524A代替319A 来制备。

化合物524C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B所用的相似方法,由化合物 524B制备。
D.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C所用的相似方法制备,但是用化 合物524C代替化合物473B。HPLC保留时间1.28分,方法B。
实施例525
N-[2,6-二(1-甲基乙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啶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525A按照与制备520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2,2-二异 丙基苯基异氰酸酯代替2-氯-6-甲基苯基异氰酸酯。

化合物525B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A所用的类似方法,用525A代 替319A制备。

化合物525C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B所用的类似方法,由化合物 525B制备。
D.标题化合物
标题化合物按照与制备化合物473C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用化合物 525C代替化合物473B。HPLC保留时间1.6分,方法B。
实施例526
N-(2-氯-6-甲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啶基)甲基氨 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将化合物321(110mg,0.29mmol)、碳酸钾(138mg,1mmol)和 碘甲烷(0.06mL,1mmol)在DMF中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将 反应混合物分配在乙酸乙酯(25mL)和水(25mL)中,有机层用水(2 ×25mL)和盐水(25mL)洗。干燥(MgSO4)和浓缩,得到的油状物 在2.5×15cm硅胶柱上用1-4%的MeOH/CH2Cl2色谱分离,将含化合物 526的级分收集,得到20mg产物。HPLC保留时间1.3分,方法B。
实施例527
N-(2-氯-6-甲基苯基)-2-[(2,6-二甲基-4-嘧啶基)氨基] -N-甲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527按照与制备526所用的相似方法制备,但是收集含化合物 527的级分,得到60mg产物。HPLC保留时间1.23分,方法B。
实施例528
2-溴-N,N-(2-氯-6-甲基苯基)-(4-甲氧基苄基)-5-噻唑 甲酰胺

通过针筒向2-氯-6-甲基苯胺(2.86mL,23.3mmol,1.10当量) 的冷却至0℃的THF溶液中逐滴加入1.0M二(三甲基甲硅烷基)氨基化 锂(42.2mL,42.2mmol,2.00当量)溶液。将此均匀的溶液搅拌5分钟, 然后通过导管加入2-溴-5-噻唑羧酸乙酯(5.00g,21.1mmol,1.00当 量,按照与制备化合物319A相似的方法制备)的THF溶液。将溶液搅拌 15分,直到TLC分析表明无剩余的起始物。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4-甲 氧基苄基氯(7.15mL,52.7mmol,2.5当量),随后加入催化量的碘化四 丁铵(1.56g,4.22mmol,0.20当量)。在环境温度下搅拌该均匀的混合物 过夜,然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分配在乙酸乙酯和水中,有机萃取液用盐水 洗,用Na2SO4干燥。在过滤和去除溶剂之后,产物用快速色谱分离法(10 -20%乙酸乙酯/己烷)纯化,得到棕黄色固体标题化合物(47%)。
实施例529
N,N-(2-氯-6-甲基苯基)-(4-甲氧基苄基)-2-[(6-溴-2 -吡啶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化合物529按照与实施例319B相似的方法制备,但是使用528和6 -溴-2-氨基吡啶作为反应物。
实施例530
N-(2-氯-6-甲基苯基)-2-[(6-溴-2-吡啶基)氨基]-5-噻 唑甲酰胺的制备

将化合物529(0.500g,0.919mmol,1.00当量)溶在5mL三氟乙酸 中并在环境温度下依次加入2mL苯甲醚和1mL三氟甲磺酸。将该深红 色的均匀溶液搅拌过夜,然后小心地将溶液倒入冰/碳酸氢钠混合物的溶 液中使反应停止。滤出白色的固体,依次用水、1:1己烷/乙醚和乙醚洗, 得到标题化合物(41%)。
实施例531-538
通用步骤
化合物531-538按照下述一般步骤制备。在1打兰的小瓶中装入530 和过量的胺并在90℃加热过夜。然后用逆向HPLC将残余物纯化以得到 纯化合物。对于以下实施例531-555,“HPLC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 的HPLC保留时间:YMC ODS-A C18 S7 3.0×50mm,2分梯度,由100 %溶剂A(10% MeOH,90% H2O,0.1% TFA)至100%溶剂B(90% MeOH, 10% H2O,0.1% TFA),流速5mL/分,λ=220nM。


实施例539
2-[(6-溴-2-吡啶基)氨基]-5-噻唑羧酸乙酯的制备

化合物539按照与319B相似的方式制备,但是使用2-溴-5-噻唑 羧酸乙酯和6-溴-2-氨基吡啶作为反应物。
实施例540-550
通用步骤
化合物540-550按照下述通用步骤制备。化合物539与合适的苯胺 按照实施例528的步骤缩合,形成相应的N-(4-甲氧基苄基)酰胺。 中间体溴吡啶随后与N-(3-氨基丙基)咪唑按照实施例531-538的步 骤反应,得到相应的二氨基吡啶。按照实施例530所述的步骤除去4-甲 氧基苄基,随后用逆相制备型HPLC纯化,得到化合物540-550。


实施例551
2-[(6-溴-2-吡啶基)氨基]-4-甲基-5-噻唑羧酸乙酯的制备

化合物551按照与319B相似的方式制备,但是使用2-溴-4-甲基 -5-噻唑羧酸乙酯和6-溴-2-氨基吡啶作为反应物。
实施例552和553
化合物552和553利用与制备化合物540-550所述的相似的步骤制 备,但是使用化合物551作为起始物。

实施例554
N-(2-氯-6-甲基苯基)-2-[[3-[[3-(1H-咪唑-1-基)丙基] 氨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将化合物528(0.127g,0.281mmol,1.00当量)和3-[N,N-(叔丁 氧羰基)-(3-氨基丙基)咪唑基]-1,3-苯二胺(0.178g,0.563mmol, 2.00当量)在0.200mL DMSO中的溶液于封闭的小瓶内在120℃加热过 夜。用逆相制备型HPLC纯化后,按照对于化合物530所述步骤去保护, 得到标题化合物。
实施例555
N-(2-氯-6-甲基苯基)-2-[[5-[[3-(1H-咪唑-1-基)丙基] 氨基]-2-硝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的制备

在2,4-二氟硝基苯(0.400mL,3.65mmol,1.00当量)的乙腈溶液 中加入K2CO3(0.605g,4.38mmol,1.20当量),随后加入固体的2-氨 基-5-噻唑羧酸乙酯(0.628g,3.65mmol,1.00当量)。将此多相混合物 密封并在120℃加热过夜。将溶液过滤后减压浓缩。经快速色谱分离纯化, 得到2-[(3-氟-6-硝基-1-苯基)氨基]-5-噻唑羧酸乙酯,为黄 色固体(9%)。此中间体与2-氯-6-甲基苯胺按照对化合物528所述 的步骤偶合,得到N-(2-氯-6-甲基苯基)-2-[3-(氟-6-硝基 -1-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21%)。标题化合物通过此中间体 与过量的N-(3-氨基丙基)咪唑在80℃反应后经逆向制备型HPLC纯 化合成。
实施例556-566
通用步骤
化合物556-566按照下述的通用步骤制备。将2-溴-N-[2-氯 -6-甲基苯基]-5-噻唑甲酰胺319A、一种苯胺(1当量)、1.0N盐酸 (0.5当量)在正丁醇中的混合物于封闭的瓶中在120℃加热过夜。用甲 醇将其稀释,产物用制备型HPLC分离(YMC S5 ODS 30×100mm柱, 用由两种溶剂混合物构成的梯度洗脱(混合物A:10% MeOH,90%水和 0.1% TFA;混合物B:90% MeOH,10%水和0.1% TFA))。对于被羧 酸基取代的苯胺,反应混合物用1NNaOH水溶液(5当量)处理过夜, 然后用HPLC对产物作最终纯化。“HPLC Ret Time”是在以下条件下的 HPLC保留时间:YMC S5 ODS 4.6×30mm(对于556-560)或YMC S7 ODS 3×50mm柱(对于561-566),2分钟梯度,由100%溶剂A(10 % MeOH,90% H2O,0.1% TFA)开始,至100%溶剂B(90% MeOH,10 % H2O,0.1% TFA),流速5mL/分,λ=220nM。



实施例567
N-(2-氯-6-甲基苯基)-2-[[1-[3-(1H-咪唑-1-基)丙基] -1H-苯并咪唑-4-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将1-溴-3-氯丙烷(10mL,0.10mmol)、咪唑(6.81g,0.10mmol) 在乙醇钠乙醇溶液(41.3mL,21wt%,1.1mmol)中的混合物加热回流1 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将其过滤,滤饼用乙醇洗。从滤液中除去溶剂,得 到油状的3-氯-1-(咪唑-1-基)丙烷粗品。将一部分氯化物粗品(1.07 g,7.40mmol)加到4-硝基苯并咪唑(1.09g,6.66mmol)和NaH(293mg, 60%油分散体,8.14mmol)在DMF(15mL)中的混合物中。在60℃加 热过夜后,在75℃加热3小时,然后除去溶剂。残余物分配在水和10% MeOH/DCM之中。分离出有机相,干燥(Na2SO4),除去溶剂。径向色 谱法(4mm硅胶板,用含2、3、4...10% MeOH的DCM阶式梯度洗脱), 得到主产物1-[3-咪唑-1-基丙基]-4-硝基苯并咪唑固体(513mg, 28%)。将该物质(250mg)和10%钯/碳(200mg)在EtOH(10mL) 中的混合物在氢气氛(气瓶)下激烈搅拌1小时。过滤除去催化剂,减压 去除溶剂,得到4-氨基-1-[3-咪唑-1-基丙基]苯并咪唑粗品固体。 将一部分该物质(46mg,0.19mmol)加到319A(63mg,1.0当量)、盐 酸(0.24mL,1.0M,1.25当量)和正丁醇(1mL)的混合物中,在密封瓶 中于120℃下加热44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利用制备型HPLC分离出567 (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5 4.6×30mm):1.20分)。
实施例568
N-(2-氯-6-甲基苯基)-2-[[1-[2-(1H-咪唑-1-基)乙基] -1H-吲唑-6-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将1-溴-2-氯乙烷(4.6mL,0.055mol)、咪唑(3.40g,0.050mol) 在NaOEt乙醇溶液(19mL,21wt%,1当量)中的混合物加热回流2小时。 冷却到室温后,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滤饼用乙醇洗。除去滤液中的溶剂, 得到粗制的2-氯-1-(咪唑-1-基)乙烷。一部分氯化物粗品(2.24g, 17.2mmol)加到6-硝基吲唑(1.63g,10.0mmol)、K2CO3(1.50mg,1.1 当量)和KI(1.70g,1.1当量)在DMF(15mL)中的混合物中。在70 ℃加热过夜,然后在90℃加热4小时,除去溶剂。残余物分配在水和5 % MeOH/DCM混合物中。分离出有机相,干燥(Na2SO4),除去溶剂。 径向色谱法(4mm硅胶板,用含0、1、2% MeOH的DCM的阶式梯度洗 脱)得到659mg 1-[2-咪唑-1-基乙基]-6-硝基吲唑和450mg异 构形式的2-[2-咪唑-1-基乙基]-6-硝基吲唑。将1-[2-咪唑-1 -基乙基]-6-硝基吲唑(650mg)和10%钯/碳(600mg)在乙醇(10mL) 中的混合物在氢气氛(气瓶)下激烈搅拌过夜。过滤除去催化剂,减压去 除溶剂,得到粗制的6-氨基-1-[2-咪唑-1-基乙基]吲唑固体。将 该物的一部分(68.1mg,1.5当量)加到556(99.3mg,0.300mmol)、盐 酸(0.45mL,1.0M,1.5当量)和正丁醇(1.5mL)的混合物中。将其在 密封瓶中于120℃加热4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利用制备型HPLC分离 出化合物568(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7 3×50mm):1.31分)。
实施例569
N-(2-氯-6-甲基苯基)-2-[[2-[2-(1H-咪唑-1-基)乙基] -2H-吲唑-6-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由异构的2-[2-咪唑-1-基乙基]-6-硝基吲唑开始,按照与568 相同的方式,制备出569(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7 3×50mm): 1.28分)。
实施例570
N-(2-氯-6-甲基苯基)-2-[(1-甲基-1H-苯并咪唑-6-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实施例571
N-(2-氯-6-甲基苯基)-2-[(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 氨基]-5-噻唑甲酰胺

由5-硝基苯并咪唑和甲基碘出发,按照与化合物557和558相同的 方式制备570(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7 3×50mm):1.23分)和 571(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7 3×50mm):1.23分)。
实施例572
N-(2-氯-6-甲基苯基)-2-[[2-[3-(1H-咪唑-1-基)丙基] 氨基]-1H-苯并咪唑-5-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将2-氯-5-硝基苯并咪唑(985mg,5.0mmol)和1-(3-氨基丙 基)咪唑(1.8mL,3当量)在甲苯(15mL)中的混合物加热回流5小时。 将反应混合物分配在EtOAc和盐水中以形成沉淀,过滤收集沉淀。将该 物质快速色谱分离(硅胶;用含1、2、3...10% MeOH的DCM混合物阶 式梯度洗脱),得到固体2-[3-[咪唑-1-基]丙氨基]-5-硝基苯并咪 唑(550mg)。将此物质与10% Pd/碳(550mg)混合,悬浮于乙醇中, 在氢气氛(气瓶)下搅拌过夜。过滤除去催化剂,减压去除溶剂,得到粗 制的5-氨基-2-[3-咪唑-1-基丙氨基]苯并咪唑固体。将一部分该 物质(77mg,0.30mmol)加到319A(99mg,1.0当量)、盐酸(0.60mL, 1.0M,2当量)和正丁醇(1.5mL)的混合物中。在密封瓶内于120℃加 热20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利用制备型HPLC分离出572(HPLC保留时 间(YMC ODS S7 3×50mm):1.20分)。
实施例573
N-(2-氯-6-甲基苯基)-2-[[2-(4-吗啉基甲基)-1H苯并咪 唑-5-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将3,4-二氨基硝基苯(15.3g,0.10mol)和氯乙酸(14.18g,1.5当 量)在5.0N盐酸(80mL)中的混合物加热回流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 反应混合物经硅藻土过滤,滤液在0℃贮存2天。收集形成的晶体并且自 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中重结晶,得到7.2g 2-氯甲基-5-硝基苯并咪唑 的盐酸盐。将一部分该盐(528mg,2.13mmol)和吗啉(1.31mL,7当量) 在甲苯(15mL)中加热回流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混合物过滤, 滤饼用甲苯洗。除去滤液中的溶剂,得到油状的2-[N-吗啉基甲基]-5 -硝基苯并咪唑粗品。将一部分该物质(657mg)和10%钯/碳(650mg) 在乙醇(10mL)中于氢气氛(气瓶)下搅拌过夜。过滤除掉催化剂,去 除溶剂,得到油状的5-氨基-2-[N-吗啉基甲基]苯并咪唑粗品。将该 物质的一部分按照对化合物570所述与556偶合,得到573(HPLC保留 时间(YMC ODS S7 3×50mm):0.92分)。
实施例574
N-(2-氯-6-甲基苯基)-2-[[2-(1H-咪唑-1-基甲基)-1H -苯并咪唑-5-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由咪唑和2-氯甲基-5-硝基苯并咪唑出发,按照与化合物570相 同的方式,制备化合物574(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7 3×50mm): 1.17分)。
实施例575
N-(2-氯-6-甲基苯基)-2-[[3-[[5-(1H-咪唑-1-基)-2 -吡啶基]氨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将3-硝基苯胺(2.91g,21.1mmol)和2,5-二溴吡啶(5.0g,1当 量)的混合物在185℃加热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固体破碎,用饱和 NaHCO3水溶液和10% MeOH/DCM的混合物处理。过滤收集悬浮的固体, 用少量10% MeOH/DCM洗,然后用水洗,干燥后得到3.72g N-[5-溴 吡啶-2-基]-5-硝基苯胺粗品。将一部分该物质(500mg,1.70mmol) 与咪唑(116mg,1当量)、CuI(81mg,0.25当量)和K2CO3(235mg,1 当量)在DMF(2mL)中混合,于130℃下加热2天。冷却至室温后, 除去溶剂,残余物分配在水和20% MeOH/DCM混合物中。取出有机相, 干燥(Na2SO4),除去溶剂,得到N-[5-咪唑-1-基]吡啶-2-基] -5-硝基苯胺粗品固体。将其用10%钯/碳(650mg)在EtOH中在氢气 氛下处理1.5小时。除去催化剂和溶剂,得到粗制的N-[5-咪唑-1- 基]吡啶-2-基]-5-氨基苯胺。用径向色谱法纯化(4mm硅胶板,用 含1、2、3...6% MeOH的DCM阶式梯度洗脱)。该苯胺随后与319A按 对于570所述进行偶合,得到575(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5 4.6× 30mm):1.42分)。
实施例576
N-(2-氯-6-甲基苯基)-2-[[3-[3-(1H-咪唑-1-基)丙氧 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实施例577
N-(2-氯-6-甲基苯基)-2-[[4-[3-(1H-咪唑-1-基)丙氧 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将3-硝基苯酚(837mg,6.02mmol)、1-氯-3-[咪唑-1-基] 丙烷(871mg,1当量)、K2CO3(3.3g,4当量)和NaI(1.0g,1.1当量) 在DMF中的悬浮液于120℃加热6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将反应混合物 过滤,滤饼用DMF洗。除去滤液中的溶剂,残余物色谱分离(径向色谱; 4mm硅胶板,用含0、1、2.5、5、7.5% MeOH的DCM阶式梯度洗脱), 得到400mg3-[3-咪唑-1-基丙氧基]硝基苯。将其用10%钯/碳(400 mg)在乙醇中于氢气氛下处理4小时。除去催化剂和溶剂,得到3-[3 -咪唑-1-基丙氧基]苯胺,然后如对570所述地与319A偶合,得到576 (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5 4.6×30mm):1.33分)。由4-硝基 苯酚和1-氯-3-[咪唑-1-基]丙烷出发,按照与576相似的步骤,得 到577(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5 4.6×30mm):1.42分)。
实施例578
N-(2-氯-6-甲基苯基)-2-[[4-[2-(1H-咪唑-1-基)乙氧 基]-3-甲氧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由2-甲氧基-4-硝基苯酚和1-氯-3-[咪唑-1-基]乙烷出发, 按照与576相似的方式,制备化合物578(HPLC保留时间(YMC ODS S5 4.6×30mm):1.35分)。
实施例579
N-(2-氯-6-甲基苯基)-2-[[3-[[[3-(1H-咪唑-1-基)丙 基]氨基]磺酰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实施例580
N-(2-氯-6-甲基苯基)-2-[[4-[[[3-(1H-咪唑-1-基)丙 基]氨基]磺酰基]苯基]氨基]-5-噻唑甲酰胺

室温下向3-硝基苯磺酰氯(1.5g,6.77mmol)的THF(20mL)溶 液中加入3-咪唑-1-基丙胺(2.04mL,2.5当量)。1小时后除去溶剂, 残余物分配在水和10% MeOH/DCM混合物中。分离出有机相,用水洗, 干燥(Na2SO4)。粗制的N-[3-(咪唑-1-基)丙基]-3-硝基苯磺 酰胺在THF(60mL)中用10%钯/碳(2g)在氢气氛下处理过夜。依次 除去催化剂和溶剂,得到3-氨基-N-[3-(咪唑-1-基)丙基]苯磺 酰胺粗品,将其按照对570所述与319A偶合,得到579(HPLC保留时 间(YMC ODS S7 3×50mm):1.22分)。由4-硝基苯磺酰氯和3-(咪 唑-1-基)丙胺出发,按照与579相似的方式,得到580(HPLC保留时 间(YMC ODS S7 3×50mm):1.21分)。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00年4月12日,国际申请号为 PCT/US00/09753,发明名称为“环状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国家申 请号为00806206.4的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