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镁基-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CN200710124548.7 2007-11-16 CN101435059B 2012-05-30 陈锦修; 陈正士; 许光良; 杜青春; 李文珍
一种镁基-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镁熔体和大量的碳纳米管,将镁熔体和碳纳米管混合得到一混合浆料;将上述混合浆料注入模具中,得到一预制体;以及,将上述预制体进行挤压成型处理,制得镁合金-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42 放电表面处理电极的制造方法和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 CN200880025043.8 2008-07-16 CN101754825B 2012-04-18 椎野正元; 落合宏行; 渡边光敏; 吉泽广喜; 大寺一生
发明提供一种放电表面处理电极的制造方法和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该放电表面处理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成形模具(7)内填充电极材料的粉末(11);通过压缩电极材料的粉末(11),成形多孔的生坯(27);在热处理炉装置(23)的腔(25)内放置多孔的生坯(27),向腔(25)内供给非活性气体或氢气;一边朝着生坯(27)输送由热处理炉装置(23)的加热器(39)加热的非活性气体或氢气,一边通过在腔(25)内进行循环送,由通过生坯(27)内部的非活性气体、氢气或含有以氢气为主成分的非活性气体的混合气体产生的对流热来加热生坯(27),烧结生坯(27)的电极材料。
43 Ni和Ni/NiO核-壳纳米颗粒 CN200710004033.3 2007-01-19 CN101104206B 2012-03-21 W·沈; Y·李; M·柴; J·D·罗杰斯
甘油用作沉淀镍与甘油物质的配合物的溶剂介质。所述沉淀物与液体溶剂分离并且干燥、在空气中煅烧以产生以包封在化镍壳中的镍核为特征的小颗粒(纳米大小)。镍核与氧化镍壳的比例可通过对在空气中加热的时间和温度的调节进行控制。延长在空气中的加热能够产生氧化镍颗粒,或者在氮气中煅烧所述沉淀物产生镍颗粒。
44 动压型流体轴承用套筒的制造方法及该套筒 CN200810081637.2 2008-02-27 CN101254538B 2011-11-23 八贺详司; 椎名好弘
发明提供动压型流体轴承用套筒的制造方法,其可以使用金属注射成型法,以较少工时和良好精度不受尺寸限制地进行形状自由的三维形状动压面的成型加工。按顺序经过以下工序制造:成型体形成工序,其在具有动压轴承用套筒形状的空腔的模具内部,放入圆筒状树脂制型芯,其在圆筒外周具有用于复制形成动压槽的凸状部,通过对将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和粘合剂混匀而制成的成型材料进行注射成型形成成型体;预备脱脂工序,其从成型体去除粘合剂的一部分成分;脱脂工序,其在预备脱脂工序后将成型体放入烧结炉中加热,使粘合剂的残余成分热分解,同时使树脂制型芯也热分解消失;以及烧结工序,其在脱脂工序后进行加热使成型体的金属粉末或陶瓷粉末烧结。
45 用于延长烧结炉中的带的寿命的方法和气氛 CN201010625173.4 2010-12-21 CN102179518A 2011-09-14 D·J·鲍; A·K·威尔-奥克兰; J·L·格林
发明公开了用于延长烧结炉中的带的寿命的方法和气氛。具体而言,本文公开了用于在连续炉中烧结金属部件的方法和气氛。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和气氛包括向包含氮气和氢气的气氛中加入有效量的或大约1体积%至大约10体积%的吸热性气体。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温度在炉子中烧结金属部件的方法,包括:提供包括带的炉子,所述带包含丝网材料,其中金属部件承载在所述带上;和在炉子中在包含氮气、氢气和有效量吸热性气体的气氛中,在范围为大约1800°F至大约2200°F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工作温度烧结所述部件,其中所述气氛中吸热性气体的量使得对于所述丝网材料而言是化性的并且对于所述金属部件而言是还原性的。
46 磁性材料和压粉磁芯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10523092.3 2010-10-26 CN102054551A 2011-05-11 高桥毅; 野老诚吾
发明涉及软磁性材料和压粉磁芯及其制造方法。提供可以抑制由高温处理产生的性能劣化,并能够制作芯电阻高且低损失的压粉磁芯的新型的软磁性材料。该软磁性材料具有:芯颗粒,其具有以为主成分的软磁性颗粒以及在该软磁性颗粒的表面上形成的绝缘膜;涂布层,其形成于所述芯颗粒上,所述涂布层包含金属络合物,该金属络合物具有非铁中心金属以及至少一个有机配位体。
47 梯度复合材料制备的成型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10174428.2 2001-12-12 CN101463444B 2010-12-15 桑原光雄; 大塚昌纪
发明涉及梯度复合材料制备的成型工具及其制造方法。在本发明中,冲模(20)包括富金属部分(40a,40b),分别形成冲模(20)的内壁和外壁。梯度部分(42a,42b)分别与富金属部分(40a,40b)相邻。进一步地,富陶瓷部分(44)位于梯度部分(42a,42b)之间。冲杆(30)包括内部的富陶瓷部分(46),梯度部分(50)和外部的富金属部分(48)。在冲模(2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0a,40b)到富陶瓷部分(44)逐渐降低。相似地,在冲杆(30)中,金属组成比从富金属部分(48)到富陶瓷部分(46)逐渐降低。
48 稀土永磁体 CN200610009370.7 2006-02-28 CN100565719C 2009-12-02 中村元; 广田晃一; 岛尾正信; 美浓轮武久
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成为R1aR2bTcAdFeOfMg的烧结磁体形式的稀土永磁体,其中使F和R2的分布使其浓度平均上从磁体中心向表面而增加,在烧结磁体内围绕着(R1,R2)2T14A四方晶系主相晶粒的晶界中包含的R2/(R1+R2)的浓度平均高于所述主相晶粒中包含的R2/(R1+R2)的浓度,并且在从磁体表面向至少20微米深度处延伸的晶界区中的晶界处存在(R1,R2)的氟化物。本发明提供了尽管使用最少量的Tb和Dy,但表现出高的磁性能的R-Fe-B烧结磁体。
49 磁性材料、压粉磁芯、制造软磁性材料的方法以及制造压粉磁芯的方法 CN200880001409.8 2008-09-03 CN101578669A 2009-11-11 伊志岭朝之; 坂本敏宏; 前田彻; 五十岚直人
发明提供了可改善DC偏压特性的软磁性材料、压粉磁芯、制造软磁性材料的方法以及制造压粉磁芯的方法。所述软磁性材料包含多个金属磁性颗粒10,该金属磁性颗粒10的粒径变动系数Cv(σ/μ)为小于或等于0.40,并且所述金属磁性颗粒10的圆形度Sf为大于或等于0.80且小于或等于1,其中所述粒径变动系数为所述金属磁性颗粒10的粒径的标准偏差(σ)与其平均粒径(μ)的比值。该金属磁性颗粒10的平均粒径优选为大于或等于1μm且小于或等于70μm。该软磁性材料优选还具有包围各金属磁性颗粒10的表面的绝缘涂膜。
50 含氮均匀的金属粉末及其制造方法,阀金属坯和阀金属烧结体以及电解电容器的阳极 CN200810002930.5 2008-01-11 CN100528418C 2009-08-19 李彬; 潘伦桃; 郑爱国; 马跃忠; 程越伟; 董学成; 张学清; 王治道; 朱宝军
发明涉及含氮均匀的金属粉末及其制造方法,阀金属坯和阀金属烧结体以及电解电容器的阳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氮均匀的阀金属粉末,其特征在于,该粉末的各粒子间氮含量差别在20%以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所述含氮均匀的阀金属粉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含氮气体的气氛中,在200℃以下的温度下对阀金属原料粉末掺氮2小时以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阀金属坯块,该坯块所述阀金属粉末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阀金属的烧结体,该烧结体由所述坯块制成。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解电容器的阳极,该阳极由所述烧结体形成。
51 含金属微粒的分散液、其制造方法及具有金属膜的物品 CN200780028667.0 2007-06-13 CN101495580A 2009-07-29 平社英之; 阿部启介; 真田恭宏
发明提供耐化性和分散稳定性良好的可形成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膜的含有金属微粒的分散液、其制造方法及具有导电性良好的金属膜的物品。含有金属微粒的分散液的制造方法是在惰性气氛下于60~350℃对含有分散介质、分散于该分散介质中的平均粒径50nm以下的氢化金属微粒和具有基的数4~1000的有机化合物的含氢化金属微粒的分散液进行加热;利用该制造方法获得的含有金属微粒的分散液;具备将含有金属微粒的分散液涂布于基材上并烧成而形成的金属膜的物品。
52 制备稀土烧结磁体的方法和制备稀土粘结磁体的方法 CN200810149187.6 2008-09-19 CN101447330A 2009-06-03 中村芳文
发明涉及制备稀土烧结磁体的方法和制备稀土粘结磁体的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改善的磁学特性和机械特性的稀土类烧结磁体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改善的磁学特性和机械特性的稀土类粘结磁体的方法。所述制备稀土类烧结磁体的方法从制备包含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的合金的粉末开始。将该合金的粉末与添加剂混合。将该混合物压缩成型并用微波照射从而使该粉末自加热。结果,该混合物被烧结。
53 稀土粘结磁体的制造方法 CN200810107834.7 2008-05-14 CN101345107A 2009-01-14 中村芳文
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粘结磁体的制造方法,通过该方法改善了磁体的磁性和机械性能。在稀土粘结磁体的制造方法中,对包含稀土磁体粉末、热固性树脂和添加剂的混合物进行压缩成型,用微波照射压,从而使用由该稀土磁体粉末产生的热将该热固性树脂固化
54 压粉磁芯的制造方法 CN200810095116.2 2008-03-19 CN101325110A 2008-12-17 石原千生; 浅香一夫; 村松康平; 赤尾刚; 滨松宏武
发明提供一种压粉磁芯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热塑性树脂粉末与软磁性粉末进行配合、混合而制作原料粉末的原料粉末混合工序、将原料粉末压粉成形为所要求的形状而制作成形体的成形工序、将成形体加热到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融起始温度以上的树脂熔融固化工序,其中,在树脂熔融固化工序后,增加了加热至塑性树脂的DSC分析中的放热反应起始温度以上且吸热反应起始温度以下的温度的树脂结晶化工序,从而将残留在压粉磁芯的热塑性树脂中的未结晶化部分全部结晶化。
55 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及烧结体 CN200810084071.9 2008-03-14 CN101264518A 2008-09-17 坂田正昭; 滨仓信行
可安全、容易且低价制造获得具有优异特性(尺寸精度、机械特性、外观等)的烧结体的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该烧结体的制造方法获得的具有优异特性的烧结体。包括:成形体形成工序,将含有包含无机材料粉末、脂肪族酸酯类树脂热分解温度高于该脂肪族碳酸酯类树脂的熔点的第二树脂的粘结剂的组合物成形,获得成形体;第一脱脂工序,通过将成形体暴露于含有性气体的环境而从所述成形体中分解和去除脂肪族碳酸酯类树脂,获得第一脱脂体;中间工序,将第一脱脂体暴露于其碱性气体浓度低于所述含有碱性气体的环境的碱性气体含量低的环境而获得中间脱脂体;第二脱脂工序,加热中间脱脂体而获得第二脱脂体;烧结工序,烧结第二脱脂体而获得烧结体。
56 耐磨损性烧结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10095572.7 2006-03-29 CN101260496A 2008-09-10 河田英昭; 藤塚裕树
发明涉及耐磨损性烧结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耐磨损性烧结部件包含合金基质、在合金基质中分散析出硬质颗粒的硬质相,并且在上述铁基合金基质中分散有上述硬质相,其特征在于,呈现出在整个上述基质结构中在晶粒内均匀分散有10μm或以下的硫化锰颗粒、并且在硬质相的上述合金基质中分散有10μm或以下的锰硫化物颗粒的金相结构。
57 腐蚀耐磨合金 CN200710186111.6 2007-11-12 CN101182620A 2008-05-21 阿洛伊兹·卡季尼克; 安杰伊·L·沃伊切茨斯基; 玛丽亚·K·沙沃德
发明涉及一种粉末冶金腐蚀耐磨工具制品及其合金。所述制品通过氮气雾化预合金的高铬、高、高铌粉末颗粒的热等静压成型制造。所述合金的特征在于非常高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这使其特别适合用于制造高级轴承结构中的零件以及暴露于严酷的磨损和腐蚀条件(例如在塑料注射成型工业和食品工业中所经历的条件)下的机械部件。
58 磁变流技术专用金属纳米 CN200710139655.7 2007-10-29 CN101157132A 2008-04-09 王惠民
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级粉,具体为一种磁变流技术专用金属纳米铁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铁粉应用于磁变流技术的情况导致产品性能差的问题。制备方法是,在-5℃~15℃的情况下,高频切割次数设定在每分钟5000次-6000次的情况下生产纳米铁粉颗粒,再分别分选出D3=40nm,D25=45nm,D50=60nm,D75=65nm,D97=75nm的颗粒分布较为集中的粉体材料,而后对分选后的铁粉颗粒进行表面抛光处理,再用“DQ包覆法”在粉体颗粒的表面包覆一层防化层。金属铁粉颗粒形状的根本改变,就改变了磁变流技术存在的所有问题。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世界上磁变流技术存在的问题。
59 用于制备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的改进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200680008140.7 2006-03-14 CN101142045A 2008-03-12 雅克·彻费
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的改进型方法,至少包括将预先混合的粉末(5)进行冷等压成型的步骤,以及对前述步骤得到的压(12)进行热单轴压制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得性能改良的金属基体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尤其用于实施等压成型步骤的装置,包括橡胶外壳(1),在其中倒入粉末混合物(5);带孔的圆筒形容器(2),橡胶外壳(1)设置在该容器内;以及将容纳在橡胶外壳(1)中的粉末(5)的混合物密封隔离的密封隔离部件(7、10、11)。
60 磁性材料、压粉心、制造软磁性材料的方法以及制造压粉铁心的方法 CN200680001111.8 2006-07-19 CN101053047A 2007-10-10 前田彻; 丰田晴久; 三村浩二; 饼田恭志
发明提供一种软磁性材料,其包括多个复合磁性颗粒(30),该复合磁性颗粒具有由纯构成的金属磁性颗粒(10)以及包围在该金属磁性颗粒表面的绝缘膜(20),其中所述的金属磁性颗粒(10)的锰含量为等于或小于0.013质量%、更优选为等于或小于0.008质量%。由此可有效地减小磁滞损耗。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