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用N,N-二烷基脲降低表面张 CN98122494.6 1998-11-17 CN1219443A 1999-06-16 K·R·拉斯拉; J·A·马瑟拉
发明由加入有效量的一些下列结构式的N,N-二烷基脲化合物,提供显示降低的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基组合物,特别是涂料、油墨和农用组合物,结构式中R和R′独立是C1至C6烷基或环烷基,在R和R′两者中原子总数为6—12。
22 用于成形的聚四氟乙烯造粒粉末及其制法 CN96198201.2 1996-11-05 CN1202184A 1998-12-16 浅野道男; 谷川晋午; 清水哲男; 河内正治
提供一种大颗粒少的用于成形的聚四氟乙烯造粒粉末,以及可以在高转动效率下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得到该造粒粉末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倾斜圆盘和侧壁旋转式造粒机中转动使聚四氟乙烯粉末造粒的用于成形的聚四氟乙烯造粒粉末的制造方法,所说的造粒机,使用(1)由相对于平面倾斜的圆盘和在圆盘周围设置的侧壁组成,(2)侧壁与圆盘形成一体并与圆盘成一体旋转,(3)相对于聚四氟乙烯粉末转动形成涡流的中心偏心设置有搅拌器的造粒机,或者使用(1)由于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圆盘和在圆盘周围设置的侧壁组成,(2)侧壁与圆盘分离而且可以在圆盘四周转动,(3)相对于聚四氟乙烯粉末转动形成涡流的中心偏心设置有搅拌器的造粒机,并使经含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润湿的聚四氟乙烯粉末转动造粒。
23 生产颗粒的方法 CN97111619.9 1997-04-14 CN1167650A 1997-12-17 P·J·B·尼亚斯坦; P·J·M·斯大曼斯
一种用液体材料生产颗粒的方法,包括将液体材料施加到在造粒器的造粒区循环的具有相同组成的固体颗粒上,从而使颗粒生长,从造粒区排出长成的颗粒流,在冷却器中冷却这一物流,在粒径分级设备中按长成的颗粒的粒径将从冷却器中排出的物流分成三股物流。排出符合要求的颗粒流以进一步使用或加工,粒径过小的颗粒返回造粒区,粒径过大的颗粒流送到粉碎设备中破碎,得到的破碎颗粒循环到位于造粒器下游和粒径分级设备上游的冷却器。
24 从有机液体中回收金属氢化物的方法 CN93120523.9 1993-09-30 CN1090256A 1994-08-03 海库·旺德; 马克·C·考里根; 罗伯特·E·斯考特-杨; 肯尼斯·N·梅登
发明描述了一种从有机液如由制浆的木材碎/破物产生的黑液中回收金属氢化物的方法。有机液在燃烧炉的流化床上燃烧,燃烧炉含有混有和碱金属的富铁氧化物的流化粒子,碱金属铁酸盐粒子从炉中抽出并溶解在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以形成更浓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和混有碱金属和铁的富铁氧化物的沉淀物。混合的氧化物在此发明中具有以下形式: NaFe5O8·4H2O。
25 成粒的方法和设备及其成粒产品 CN87101837 1987-03-12 CN1013479B 1991-08-14 罗伯特·爱德华·斯帕克斯; 诺伯特·西蒙·梅森; 迈克尔·森特
粒子的快速成粒方法和设备以及所得到的产品。包括将要成粒的易熔的或难熔的粉状材料以及易熔的粘结剂送到转动的盘形或钵形分布器装置的表面上,至少将部分材料加热到进料中可熔组分的熔点或其以上的温度,在那里控制进料速率、加到分布器的能量输入和分布器的转速,从分布器表面的进料可熔部分可形成一液相组分层,从边缘那里分散同物到低干溶化温度的空气中去,在较冷的空气中形成成粒产品。
26 成粒的方法和设备及其成粒产品 CN87101837 1987-03-12 CN87101837A 1987-12-02 罗伯特·爱德华·斯帕克斯; 诺伯特·西蒙·梅森; 迈克尔·森特
发明为粒子的快速成粒方法和设备以及所得到的产品。包括将要成粒的易熔的或难熔的粉状材料以及易熔的粘结剂送到转动的盘形或钵形散布器装置的表面上,至少将部分材料加热到进料中可熔组分的熔点或其以上的温度,在那里控制进料速率、加到散布器的能量输入和散布器的转速,从散布器表面的进料可熔部分可形成一液相组分层,从边缘那里分散粒子群到低于熔化温度的空气中去,在较冷的空气中形成成粒产品。
27 一种有机肥生产装置 CN201610995711.6 2016-11-12 CN106732176A 2017-05-31 曹庆寰
发明涉及肥料的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肥生产装置,包括通过皮带机依次设置的搅拌机、圆盘造粒机、烘干滚筒和冷却滚筒,其还包括与所述搅拌机连接的破碎机,所述破碎机包括破碎机本体,设于破碎机本体内的静刀机构和动刀机构,所述静刀机构包括安装于破碎机本体内侧上部的静刀安装座和安装于静刀安装座上的静刀,所述动刀机构包括通过滚筒轴安装于破碎机本体内侧下部的滚筒和安装于滚筒圆周方向的多个动刀;所述静刀和动刀之间设有入料口。本发明由于增设了破碎机,可使生产原料在进入搅拌机前进行破碎,降低搅拌机的负荷,提高其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28 一种陶粒成球机 CN201610731539.3 2016-08-26 CN106237926A 2016-12-21 王孝伊
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粒成球机,包括底座、机架、成球盘、刮刀组件、传动轴和减速电机,所述机架固设在底座上表面上,所述成球盘安装于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刮刀组件,成球盘通过传动轴连接减速电机;所述机架是由连杆A和连杆B铰接组成,连杆A的一端与连杆B的一端铰接,连杆B的下端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表面,连杆A的上端固定连接成球盘,在连杆A上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处连接有固设在底座上的液压缸,所述减速电机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耳板与固设在底座上支座铰接。
29 一种新型造球机 CN201310584298.0 2013-11-20 CN104645880A 2015-05-27 周练普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造球机,属于造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座电动机、圆盘系统,所述圆盘系统中设有多度刮刀;所述刮刀刀刃为不规则的齿轮状;所述圆盘系统中圆盘边沿高度为10-15厘米;所述圆盘系统中圆盘底纹为规则的四边形。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现有造球机功能上进行改进优化,能够增强和增快圆盘的造球功能,同时也避免了球体的滚落,节省了资源。
30 具有喷射功能的复合型刮刀及利用该复合型刮刀的造粒 CN201310512711.2 2013-10-25 CN104549039A 2015-04-29 全瑞铉; 权五圣
发明概括地涉及造粒机的刮刀,详细地,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喷射功能的复合型刮刀及利用该复合型刮刀的造粒机,具有刮除残渣的原本功能的同时具有喷射分和空气的复合功能,从而能够简化整体结构、节俭设备投资费用、提高小颗粒的生产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刮刀,其是将粉末原材料制成小颗粒形态的造粒机的刮刀,包括:刮刀本体,内部形成有一个以上的流路;以及刮刀喷嘴,形成在上述刮刀本体的一端,在上述刮刀喷嘴形成有与上述刮刀本体的流路相连通的流路。
31 一种圆盘造球机 CN201410348129.1 2014-07-21 CN104324659A 2015-02-04 陈传清
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盘造球机,包括造球盘、连接在该造球盘下方的盘座、用于支撑该造球盘与该盘座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包括机座、倾调整装置、安装在该机座上的两个轴座及两个凸台,每一个轴座与一个凸台对齐设置,两个轴座的连线与两个凸台的连线平行,该盘座与该轴座枢接,该倾角调整装置枢接在所述凸台与盘座之间,该倾角调整装置包括两个升降单元,两个升降单元分别设置在两个凸台上,该升降单元枢接在该凸台与该盘座之间。每一个凸台与一个轴座对齐设置,凸台、轴座、机座三者之间的连线围成三角形,能够平稳地支撑造球盘,提高圆盘造球机的承载能,避免造球盘在高速旋转时抖动,具有结构稳固的优点。
32 复合微粒制造设备与方法 CN201010270500.9 2010-09-02 CN102019420B 2014-10-29 须藤业; 香取健二; 本村勇人
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粒制造设备,其包括:旋转体,其容纳允许附着有附着材料的微粒并具有底面、侧壁以及法兰部;离心机,其使旋转体旋转以对旋转体中的微粒施加离心;倾斜变化装置,其将旋转体移动到任意倾斜度,从而旋转体的底面从垂直于重力方向的平面形成平行于重力方向的垂直面;以及搅拌装置,其在微粒从最高点落下的旋转侧上布置为更接近于垂直于从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以重力方向画出的垂线的水平线,而离垂线较远。本发明可以使附着材料容易均匀地附着于微粒的前表面,并可抑制微粒从旋转体的落下,从而增加回收率。
33 盘涂敷装置 CN200980141700.X 2009-10-09 CN102202778B 2014-06-04 伏岛靖丰; 中村卓也; 寺田敬; 矶部重实
发明的盘涂敷装置(10)具备以平的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的旋转滚筒(1),在旋转滚筒的前面开口部(7)的前段设置具有截面面积比开口部(7)大的供气腔(13)。供气腔(13)形成在安装于框体(2)的正面的腔(11)内,一端侧与开口部(7)连通,另一端侧经由供气孔(18)与供气通道(19)连接。由供气通道(19)流入到供气腔(13)内的空气在供气腔(13)降低流速,在气流稳定的状态下从开口部(7)供给到旋转滚筒(1)内。
34 盘涂敷装置 CN200980141690.X 2009-10-09 CN102202777B 2014-06-04 伏岛靖丰; 中村卓也; 寺田敬; 矶部重实
发明的盘涂敷装置把喷涂枪(31)安装在可在平方向及垂直方向自由移动的多用途单元(32)上。喷涂枪(31)安装在支承架(33)上,支承架(33)与多用途单元(32)的支承臂(35)连接。支承臂(35)安装在可相对框体(2)开闭的单元罩(36)上。支承架(33)或支承臂(35)可在内部隐蔽收纳液体软管或空气软管,软管等部件以完全不露出的状态配置在装置内。通过多用途单元(32),可以在涂敷处理中细微地调整喷涂枪(31)的设置位置,也可以进行控制而将药片面与喷涂枪(31)的距离保持为恒定。
35 盘涂敷装置 CN200980141700.X 2009-10-09 CN102202778A 2011-09-28 伏岛靖丰; 中村卓也; 寺田敬; 矶部重实
发明的盘涂敷装置(10)具备以平的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的旋转滚筒(1),在旋转滚筒的前面开口部(7)的前段设置具有截面面积比开口部(7)大的供气腔(13)。供气腔(13)形成在安装于框体(2)的正面的腔(11)内,一端侧与开口部(7)连通,另一端侧经由供气孔(18)与供气通道(19)连接。由供气通道(19)流入到供气腔(13)内的空气在供气腔(13)降低流速,在气流稳定的状态下从开口部(7)供给到旋转滚筒(1)内。
36 复合微粒制造设备与方法 CN201010270500.9 2010-09-02 CN102019420A 2011-04-20 须藤业; 香取健二; 本村勇人
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粒制造设备,其包括:旋转体,其容纳允许附着有附着材料的微粒并具有底面、侧壁以及法兰部;离心机,其使旋转体旋转以对旋转体中的微粒施加离心;倾斜变化装置,其将旋转体移动到任意倾斜度,从而旋转体的底面从垂直于重力方向的平面形成平行于重力方向的垂直面;以及搅拌装置,其在微粒从最高点落下的旋转侧上布置为更接近于垂直于从旋转体的旋转中心以重力方向画出的垂线的水平线,而离垂线较远。本发明可以使附着材料容易均匀地附着于微粒的前表面,并可抑制微粒从旋转体的落下,从而增加回收率。
37 制造包封的超硬材料的方法 CN200980101486.5 2009-02-16 CN101910354A 2010-12-08 K·古什; M·G·蒙达伊; P·什莫克; S·凯利
发明涉及一种形成包含涂覆有包封材料的超硬(超级硬)芯材的丸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与转盘和/或流化床设备依次结合的利用带铲转筒的步骤。本发明教导了以下步骤:提供超硬材料源,提供包含合适的粘结剂、溶剂流体介质及期望的涂覆或包封层的混合物,在带铲转筒中组合超硬材料和混合物,以使得超硬材料被混合物包封的适当速率旋转该转子以便形成丸粒,将所述丸粒引入到旋转容器或流化床造粒设备中,以及使丸粒与包封材料接触以形成比引入到容器内的丸粒质量更大的丸粒。
38 转盘 CN200680011641.0 2006-04-07 CN101155628A 2008-04-02 N·甘多尔菲; R·特雷比
一种转盘(1),包括其末端部分(4,4′)成形为基本上类似截锥形状的一个中央空心圆筒体(3),以及连接至转盘(1)本身的至少一个内表面的混合/偏转装置(7),该转盘的特征在于,中空体(3)的周边内圆筒表面(5)包括一个被均匀分布的通孔(6)限定的延伸区(A),以及在延伸区(A)内的至少一个区域(B),区域(B)形成一个供混合/偏转装置(7)连接或固定至周边表面(5)的区域。
39 用于加工粒状材料的装置以及操作该装置的方法 CN200480004083.6 2004-02-11 CN100342961C 2007-10-17 赫伯特·许特林; 沃尔夫冈·许特林; 凯·科赫; 克里斯蒂安·托施卡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粒状材料的装置(10),具有容器(12),所述容器具有底部(14),高架的且从下向上扩大的壁(16)以及在上部区域中的偏转元件(18),以使沿着壁(16)向上运动的材料在它的运动方向上如此转向,使得它能够重新返回到底部(14),其中至少壁(16)能被驱动绕着垂直的旋转轴(22)旋转。在容器(12)的上部区域中至少存在一个容器元件(30、32),其能被驱动以与高架壁(16)相同的方向,但以较小的转速绕着垂直旋转轴(22)旋转。而且还描述了装置(10)的操作方法。
40 用于对颗粒状物品和类似物进行敷层的机器 CN00814282.3 2000-09-28 CN1307969C 2007-04-04 安东尼奥·焦格利; 安吉洛·希皮奥尼
一种用于对颗粒状物品或者类似物进行敷层的机器,包括有一个旋转滚筒或者涂敷盘(1),在该旋转滚筒或者涂敷盘(1)中容置有预定量的待处理物品。该机器还包括有一根管歧管(4),该管状歧管(4)的轴线平行于涂敷盘(1)的旋转轴线,并且与一根外部第一导管(5)相连通。多个穿孔的中空体(14)从所述歧管(4)开始延伸,并且埋没于所述待处理物品中的移动部分之内。一根第二导管(6)被连接在所述涂敷盘(1)上,以形成用于对所述物品进行换气的空气流。所述穿孔的中空体(14)是可伸缩的,以便能够对其长度进行调节,来改变该中空体(14)伸入到所述涂敷盘(1)中的所述移动物品之内的深度。所述穿孔的中空体(14)具有一个远端部分(14b),该远端部分(14b)相对于该中空体(14)的纵轴发生倾斜,并且其横剖面呈带有尖端部的椭圆形。第一导管(5)和第二导管(6)借助于一个换向件(7)交替地被连接在一根导管(8)和一根排气导管(9)上,其中所述导管(8)用于导入空气来对经过处理后的物品进行干燥。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