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作业机械搭载用发动机装置 CN201380079278.6 2013-09-13 CN105518268A 2016-04-20 小西义史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作业机械搭载用发动机装置,能够将多个或者单个的废气净化箱(75、151)的支承构造等简化,在农业机械或者工程机械等作业车辆中简单地组装多个或者单个的废气净化箱(75、151)。在具有处理柴油发动机(14)的废气的多个或者单个的废气净化箱(75、151),且使柴油发动机(14)的排气管(119)连接废气净化箱(75、151)的废气取入口的作业机械搭载用发动机装置中,采用在行驶机体(1)上设置发动机室框架(91),通过发动机室框架(91)形成发动机室(97),在发动机室(97)内配置柴油发动机(14)的构造,具有将多个或者单个的废气净化箱(75、151)固定而作为单元构成的废气净化单元框架(114),在柴油发动机(14)或者发动机室框架(91)上以能够装卸的方式配置废气净化单元框架(114)。
42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N201180001937.5 2011-03-17 CN103502590B 2016-03-16 井上三树男; 吉田耕平; 美才治悠树; 梅本寿丈; 饭田真豪
内燃机中,内燃机排气通路内配置有供给(16)、排气净化催化剂(13)、微粒过滤器(14)、和NO2还原催化剂(15)。在内燃机运转时,控制来自烃供给阀(16)的烃的喷射量,以使流入到排气净化催化剂(13)的烃的浓度变化的振幅为预先决定的范围内的振幅。当要将生成于微粒过滤器(14)的NO2还原成NO时,增大烃的喷射量,由此增大穿过排气净化催化剂(13)的烃的穿过量。
43 颗粒过滤器再生过程诊断 CN201210059209.6 2012-03-08 CN102678236B 2016-03-09 R.A.奥姆克; P.贾辛基维兹
一种用于排气处理的系统包括发动机、排气系统和控制器。排气后处理系统被配置接收来自发动机的排气,且包括配置为从排气中过滤颗粒物质的颗粒过滤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再生过程中确定颗粒过滤器的实际温度,且相对于温度偏离阈值分析实际温度。控制器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排气的质量流动速率来实时调节温度偏离阈值。
44 校正对存储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内NH3的估算的方法 CN201210055890.7 2012-03-05 CN102691551B 2016-03-02 D·尤帕海雅; M·J·范尼马斯塔特
发明描述了一种校正对存储在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内NH3的估算的方法。在一个示例中,从NOx传感器输出确定SCR的效率,并且基于SCR的效率校正NH3的估算量。至少在某些工况期间,通过改善估算的NH3存储平可减少发动机的排放。
45 工程机械 CN201280029320.9 2012-05-24 CN103597178B 2016-02-24 吉田肇; 石井元; 野口修平
发明工程机械具备:进行废气净化装置(16)的再生处理的再生装置(35、36);以及根据转速指示装置(29)的指示值来控制发动机(10)的转速的发动机控制装置(34)。发动机控制装置(34)在方向控制(25)位于中立位置时,与上述指示值无关地以自动空转选择单元(30)的自动空转转速(Nai)对发动机(10)的转速进行控制。但是,发动机控制装置(34)在以上述自动空转转速(Nai)对发动机(10)的转速进行控制的状态下,在判定为进行废气净化装置(16)的再生处理时,使发动机(10)的转速上升到比自动空转转速(Nai)高的再生处理用转速(N1)。
46 支撑机构、排气处理单元、轮式装载机 CN201380004256.3 2013-08-09 CN104619541B 2016-02-10 上前健志; 北冈久人; 本多利光; 太田匡哉
发明的一个侧面的支撑机构(17)是支撑对来自发动机(15)的排气进行处理的第一排气处理装置(45)及第二排气处理装置(47)的支撑机构,具备底座部件(28)、第一支撑部件(26)及第二支撑部件(27)。底座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70)、第二连接部(71)、第一管部件(72)及第二管部件(73)。底座部件支撑第一排气处理装置和第二排气处理装置。第一支撑部件支撑底座部件的一侧。第二支撑部件支撑底座部件的另一侧。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支撑部件结合。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支撑部件结合。第一管部件及第二管部件并排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有以第一管部件、第二管部件、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为边缘的开口部(100)。
47 用于端盖模铸造安装子结构 CN201380077582.7 2013-04-30 CN105308278A 2016-02-03 杰罗姆·布里安·霍恩巴克
一种用于车辆排气系统的端盖模,该端盖模块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配合以限定内腔。外壳包括构造成用于附接至车辆结构的安装接口铸造内部子结构安装在内腔内。内壳定位在内腔内,使得铸造内部子结构定位在内壳与外壳之间。
48 推土机 CN201480001037.4 2014-07-03 CN105283643A 2016-01-27 宇野彰
发明提供一种推土机,其具有:推土铲、发动机、第一排气处理装置、第二排气处理装置和发动机罩。第一排气处理装置和第二排气处理装置处理来自发动机的排气。第一排气处理装置配置在发动机的前方,并且比发动机的上表面更靠近下方的位置。第二排气处理装置配置在发动机的上方。发动机罩具有向前方并且下方倾斜的上表面。发动机罩覆盖发动机、第一排气处理装置和第二排气处理装置。第一排气处理装置和第二排气处理装置的长度方向沿着车宽方向。在仰视车辆时,第二排气处理装置具有与发动机重叠的部分。在侧视车辆时,第二排气处理装置的前端位于比第一排气处理装置的后端更靠近前方的位置。
49 还原剂供应装置 CN201510423502.X 2015-07-17 CN105275552A 2016-01-27 衣川真澄; 矢羽田茂人; 樽泽祐季; 真岛佑辅; 细田真央
还原剂供应装置用于燃料燃烧系统,所述燃料燃烧系统包括NOX净化装置(15),所述NOx净化装置具有设置在排气通道(10ex)中的还原催化剂以净化包含在内燃机(10)的排气中的NOx。还原剂供应装置在还原催化剂上游的位置处将还原剂供应到排气通道中。还原剂供应装置包括空气管道(23)、汽化容器(25)、喷射器(70)、加热构件(30、40)和混合板(50)。空气管道将空气通道(23b)限定在其中。汽化室连接到空气管道。汽化容器将从空气通道分支的汽化室(25a)限定在其中。喷射器喷射作为还原剂的液体类化合物。加热构件设置在汽化室中。加热构件加热并汽化从喷射器喷射的还原剂。混合板连接到加热构件。混合板从汽化室延伸到空气通道中。
50 液压挖掘机 CN201380003053.2 2013-02-15 CN104114775B 2016-01-27 中神达也
在液压挖掘机中,排气处理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比发动机位置靠近上方。发动机罩的上表面具有第一平面部、第二平面部、倾斜部。第一平面部配置在发动机的上方。第二平面部在排气处理装置的上方,配置在比第一平面部高的位置。第二平面部具有通孔。倾斜部配置在第一平面部与第二平面部之间。倾斜部从第一平面部向第二平面部倾斜地延伸。
51 推土机 CN201380004510.X 2013-04-26 CN104136690B 2016-01-20 坂井清孝
推土机具备推土板、发动机、第一排气处理装置、第二排气处理装置、中继连接管、喷射器总成及发动机罩。第一排气处理装置、第二排气处理装置及中继连接管配置于发动机的前方。中继连接管连接第一排气处理装置和第二排气处理装置。喷射器总成安装在中继连接管上,包含向中继连接管的内部喷射还原剂的喷射器。第一排气处理装置、中继连接管及第二排气处理装置以它们的长度方向沿车宽方向的方式排列配置。中继连接管的喷射器的安装面在第一排气处理装置和中继连接管的连接部设于所述中继连接管的偏移部。距喷射器总成最近的发动机罩的第一侧面和喷射器总成之间的距离与第一侧面和第一排气处理装置之间的距离实质上相等。
52 陆两用车的排气冷却系统 CN200580040854.1 2005-11-29 CN101065258B 2016-01-06 A·T·吉布斯
参照图5,一种可以在陆用和用模式运行的水陆两用车(110)的排气冷却系统,该排气冷却系统包括:所要冷却的排气系统(150);至少一个空气-液体换热器(160、165);以及与所要冷却的排气系统和该气体-液体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并且被该排气冷却系统(150)加热的冷却液。当水陆两用车辆(110)运行时该冷却液被该空气-液体换热器冷却。可选地,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液体-液体换热器(170)并且该冷却液被该液体-液体换热器冷却。该车辆可以滑行,并且具有可收缩陆用车轮(120)。图1和2显示了具有横置的原动机的传动系。该空气-液体换热器可以被安装在车辆的前部、后部或者其他部位。
53 工程机械 CN201480028182.1 2014-05-26 CN105209281A 2015-12-30 东宏行; 山林纯; 小林敬弘
第一废气后处理装置(16)的流入口(17A)隔着该第一废气后处理装置(16)的筒体(17)的轴线(O1-O1)而设置在与发动机(8)相反的一侧。连接发动机(8)与第一废气后处理装置(16)之间的排气管(26)包括:横向管路(27),其在第一废气后处理装置(16)的前侧且在上部回转体(3)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在中途具有吸收发动机(8)和第一废气后处理装置(16)的相对的位移的波纹管(28);以及屈曲管路(29),其从该横向管路(27)的前端侧朝向后方屈曲成U字状,且与第一废气后处理装置(16)的流入口(17A)连接。
54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N201480016697.X 2014-02-18 CN105143623A 2015-12-09 内山正; 阿曾充宏; 野田正文
一种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有效地提高NOx的净化率。具备:DPF(16),捕获排气中的PM;尿素喷射装置(21),向排气中喷射尿素水;SCR(22),将排气中的NOx还原净化;静电电容检测单元(17a、17b、41),检测DPF(16)的静电电容;PM堆积量计算部(42),基于静电电容计算PM堆积量;NO2消耗量推测部(43),基于PM堆积量计算NO2的消耗量;控制单元(44、45),基于推测出的消耗量控制发动机(10),使得流入到SCR(22)的NO和NO2的比率接近1:1。
55 废气净化装置 CN201280020403.1 2012-01-11 CN103582523B 2015-11-25 免出武之; 冈岛利典; 伴野靖幸; 永田诚
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催化装置,其可长期有效率地去除来自稀薄燃烧器的废气中所含的、一、氮氧化物、碳烟等微粒成分。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净化装置等,该废气净化装置从废气流路的上游侧依序配置有:用于将由柴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NO)氧化的包含贵金属成分的氧化催化剂(DOC)、供给从尿素成分或成分中选出的还原剂的还原剂喷雾机构、用于使氮氧化物(NOx)与还原剂接触而还原的不包含贵金属的选择还原催化剂(SCR),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氧化催化剂(DOC)的贵金属成分含有铂以及钯,且使单独存在的铂颗粒的比率为20%以下、或者使贵金属的平均粒径为4nm以上,从而即使氧化催化剂(DOC)的催化床温度升高至900℃也抑制铂从氧化催化剂(DOC)的挥发,因而维持选择还原催化剂(SCR)的活性。
56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系统 CN201380075336.8 2013-04-05 CN105074149A 2015-11-18 植田啓仁
发明涉及一种排气净化系统,其具有化催化剂与以包括过滤器以及选择还原型NOX催化剂的方式被形成的排气净化部,本发明在燃料成分被供给到排气中的情况下,在该被供给的燃料成分的一部分钻出至氧化催化剂的下游侧的预定条件成立时,以使由与该预定条件不成立的情况下的或氨的前驱体的供给量即非钻出时供给量相比而被增量的氨或氨的前驱体所形成的用于NOX选择还原的氨先于钻出燃料成分而到达排气净化部的方式,对该被增量了的氨或氨的前驱体的供给与该燃料成分的供给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控制。由此,在具有过滤器与选择还原型NOX催化剂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系统中,尽可能地抑制了由向排气供给的燃料成分所造成的对选择还原型NOX催化剂的NOX净化能的影响。
57 发动机排放控制系统 CN201110213267.5 2011-07-28 CN102374005B 2015-11-18 J.Y.科姆; G.卡维塔欧
提供了一种用于利用单基板还原排气NOx物质的系统和方法,该单块基板具有构造有径向变化的单元密度的多个通道。该构造使得还原剂能够径向混合,由此提高所喷射的还原剂与排气流的混合和雾化。
58 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一体式混合系统 CN201510210853.2 2015-04-29 CN105041430A 2015-11-11 J.李; J.B.罗杰斯; Y.苗; R.米塔尔; L.N.迪佩尔纳
发明涉及用于排气后处理系统的一体式混合系统。在一方面,提供了漩涡罐混合器组件,其用于使得流体与从内燃发动机排出的排气气体混合。该组件包括:入口部分,其包括喷射区域,该喷射区域被构造成接收流体喷射器以用于分配流体到排气气体内从而与混合组件内的排气气体混合以产生排气气体/流体混合物;出口部分;以及被流体联接在入口部分和出口部分之间的延长混合导管。延长混合导管绕出口部分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弯曲以在排气气体/流体混合物中引起漩涡,使得排气气体/流体混合物与出口部分相切地进入该出口部分。
59 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CN201380072522.6 2013-02-08 CN104968901A 2015-10-07 角冈卓; 吉田泰祐
发明的目的是增加进行过滤器的再生的机会。一种火花点火式的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具备:在内燃机的排气通路中的催化剂;过滤器;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预测为如果实施燃料切断则催化剂进行热劣化的情况下禁止燃料切断,控制装置在需要过滤器的再生的情况下即使是预测为催化剂进行热劣化的情况也实施燃料切断,所述过滤器的再生为除去被过滤器捕集到的粒子状物质的处理。
60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CN201380071615.7 2013-01-29 CN104956054A 2015-09-30 冈崎俊太郎; 中川德久; 山口雄士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上游侧催化剂(20)、设置于比上游侧催化剂靠排气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下游侧催化剂(24)、设置在这些催化剂之间的下游侧空燃比检测单元(41)、推定下游侧催化剂的吸藏量的吸藏量推定单元、以及控制流入上游侧催化剂的排气的空燃比以使得该排气的空燃比成为目标空燃比的空燃比控制装置。在通常时浓控制时,在由下游侧空燃比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空燃比成为了浓空燃比时,目标空燃比被设定为稀空燃比,在上游侧催化剂的氧吸藏量成为了上游侧判定基准吸藏量以上时,目标空燃比被设定为浓空燃比。在下游侧催化剂的氧吸藏量成为了比最大吸藏量少的下游侧下限吸藏量以下时,目标空燃比被设定为稀空燃比,以使得从上游侧催化剂流出的排气的空燃比成为稀空燃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