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具有集成处理区的转化系统 CN201180002480.X 2011-03-01 CN102471707A 2012-05-23 马克·培根; 安德里亚斯·茨安格瑞斯
一种具有四个功能单元的转化系统,每一个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区,其中所述单元被集成以优化含碳原料向合成气和渣的总转化率。在系统的每一个区内发生的过程可以被优化,例如,通过配置每一个单元和通过使用集成控制系统管理每一个区内出现的条件。
42 处理和利用城市和生活废物的方法、系统和反应器 CN200980138639.3 2009-05-19 CN102186608A 2011-09-14 A·M·费雷尔; M·H·库拉科夫; D·A·扎戈尔斯基
发明涉及用于无废热解处理和完全利用城市和生活垃圾的系统和方法。废物顺序通过分类、粉碎、干燥、储存装置,并且送至用于热解处理的热解反应器。热解中产生的合成气通过干净化、除尘、用的第一湿净化、用的第二湿净化、和浮选装置,该浮选装置用于分离净化后可用于工业用途的水。净化的合成气还流经吸收器然后用作发电装置如可发电的燃气涡轮热电联供装置的工作介质。热解反应的固体产物如焦炭回到反应器用于二次燃烧,并且反应热可在干燥器等中利用。
43 物质的立式分解设备 CN201010262918.5 2010-08-19 CN101985564B 2011-09-14 朱书成; 王希彬; 黄祥云; 曹国超; 刘伟; 李明德; 李晓阳; 白太宽
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质的立式分解设备,包括一个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密闭窑体,所述窑体内设置焰气管道加热机构,所述焰气管道加热机构与窑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煤物质推进分解通道,所述窑体上设置与煤物质推进分解通道连通的煤分解气收集管。由于本发明将焰气管道加热机构产生的大量的热传导、辐射到煤物质推进分解通道内的煤粉上,煤粉充分地吸收,煤粉升温分解,就在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内分解成燃气、焦油气和热值较高的煤,燃气和焦油气通过所述煤分解气收集管与回转窑外的气体除尘液化机构连接,将分解到的燃气、焦油气收集、除尘、分离、加压液化。
44 物质多燃烧器卧式分离设备 CN201010262870.8 2010-08-19 CN101985562B 2011-09-14 朱书成; 王希彬; 黄祥云; 曹国超; 刘伟; 李明德; 李晓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质多燃烧器卧式分离设备,它包括一个横向设置的密封回转窑体,所述回转窑体内设置密排的多个燃烧器,所述密排燃烧器一侧对应设置的多个燃气进气管和多个空气进气管,所述密排的多个燃烧器的另一侧设置对应的密排散热管,所述密排燃烧器、密排燃气进气管、密排空气进气管与回转窑体内壁之间形成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所述回转窑体上设置煤分离出的燃气、焦油气收集管,所述密排散热管与焰气汇集管连通,所述焰气汇集管伸出回转窑外。本发明可将粉煤快速高效地分解分离,充分节约和利用了能源,大大地提高了煤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平,将为整个社会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5 电热式粉分解设备 CN201010262809.3 2010-08-19 CN101985559B 2011-08-17 朱书成; 王希彬; 黄祥云; 曹国超; 刘伟; 李明德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式粉分解设备,包括一个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密闭窑体,所述窑体内设置电加热机构,所述电加热机构与窑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煤物质推进分解通道,所述窑体上设置与煤物质推进分解通道连通的煤分解气收集管,所述煤分解气收集管与设置在窑体外的气体除尘液化机构连接。由于本发明内的电加热机构将产生的大量的热传导、辐射到煤物质推进分解通道内的煤粉上,煤粉充分地吸收升温分解,就在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内分解成燃气、焦油气和热值较高的煤,燃气和焦油气通过所述煤分解气收集管与窑体外的气体除尘液化机构连接,将分解到的燃气、焦油气收集、除尘、分离、加压液化。
46 物质的立式分解设备 CN201010262918.5 2010-08-19 CN101985564A 2011-03-16 朱书成; 王希彬; 黄祥云; 曹国超; 刘伟; 李明德; 李晓阳; 白太宽
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质的立式分解设备,包括一个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密闭窑体,所述窑体内设置焰气管道加热机构,所述焰气管道加热机构与窑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煤物质推进分解通道,所述窑体上设置与煤物质推进分解通道连通的煤分解气收集管。由于本发明将焰气管道加热机构产生的大量的热传导、辐射到煤物质推进分解通道内的煤粉上,煤粉充分地吸收,煤粉升温分解,就在煤物质推进分离通道内分解成燃气、焦油气和热值较高的煤,燃气和焦油气通过所述煤分解气收集管与回转窑外的气体除尘液化机构连接,将分解到的燃气、焦油气收集、除尘、分离、加压液化。
47 循环到气化系统的方法 CN201010213450.0 2010-06-13 CN101928604A 2010-12-29 J·D·温特; P·S·华莱士; G·古尔科; P·S·萨克
一种在IGCC系统中制备合成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压缩和加热富二气,以产生经加热压缩的富二氧化碳气,将加热压缩的富二氧化碳气与氧和原料混合,以形成原料混合物,使原料混合物经过气化,以产生合成气,使合成气在辐射合成气冷却器(144)中冷却,使在辐射合成气冷却器中冷却的合成气与压缩的富二氧化碳气接触,以进一步冷却合成气,从产物混合物去除一定量富二氧化碳气,并在与氧和原料混合前压缩去除的富二氧化碳气。
48 用于生产纯化的合成气物流的方法 CN200780045467.6 2007-12-06 CN101553303A 2009-10-07 J·L·M·狄利克斯; M·海塞林克; C·J·史密特
一种用于由进料合成气物流生产纯化的合成气物流的方法,所述进料合成气物流除包含主要组分一和氢以外还包含硫化氢、硫化羰、二氧化碳、氰化氢,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使所述进料合成气物流的一部分与甲醇在低温和升高的压接触,以去除硫化氢、硫化羰、二氧化碳、氰化氢和氨,由此获得富含这些化合物的甲醇和贫这些化合物的合成气物流;(b)使所述进料合成气物流的另一部分与气轮换催化剂在水存在下接触,以使一氧化碳的至少一部分与水反应,由此获得富含氢和二氧化碳的轮换过的合成气物流;(c)使所述轮换过的合成气物流与甲醇在低温和升高的压力下接触,以去除二氧化碳、硫化氢、硫化羰和氨,由此获得富含这些化合物的溶剂和主要包含氢并且贫二氧化碳的气体物流;(d)使在步骤(a)中获得的合成气物流和任选地使在步骤(c)中获得的气体物流与包含硫浸渍的活性炭和/或活性炭的第一固体吸附剂接触,以去除金属和/或羰基金属化合物,从而获得贫金属和/或羰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气物流;(e)使所述贫金属和/或羰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气物流在水存在下在升高的温度下与第二固体吸附剂接触,以获得纯化的合成气物流,所述第二固体吸附剂包含一种或多种金属或所述金属的氧化物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所述金属选自Ag、Sn、Mo、Fe和Zn。
49 气体调整系统 CN200780024147.2 2007-05-07 CN101479020A 2009-07-08 A·特沙科里斯; M·斯温; D·M·费斯拜; S·D·巴沙姆; A·乔塔利亚; P·B·马索
发明提供用于将来自低温气化系统的输入气体处理成具有期望特征的输出气体的气体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阶段的过程,第一阶段分离干燥相中的重金属和颗粒物,第二阶段包含去除酸性气体和/或其它污染物的进一步处理步骤。任选过程包含当所述输入气体经过所述气体调整系统时调整其湿度和温度。处理步骤的存在和顺序由所述输入气体的组成、用于下游应用的输出气体的期望组成、以及效率和废物最小化来确定。
50 用于气化高含湿量的含物质的方法和设备 CN98810486.5 1998-08-03 CN1277628A 2000-12-20 M·J·姆英托什; S·巴塔察里亚
一种气化高含湿量的含物质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第一固体含碳物质送入至少一个加压干燥器,所述第一含碳物质为含湿量大于30%湿基重量的高含湿量,(b)通过热烟道气干燥所述第一含碳物质,来降低其含湿量,(c)用低含量的烟道气通过所述加压干燥器,将干燥的第一含碳物质从所述加压干燥器中移至加压碳化器,(d)在所述加压碳化器中部分气化所述干燥的第一含碳物质,产生高温燃料气体和固体残留物,(e)将所述固体残留物移至加压燃烧室,(f)在所述加压燃烧室燃烧所述固体残留物,产生所述低氧含量的烟道气。
51 从气流中去除粒状物的装置 CN98105908.2 1998-03-30 CN1199768A 1998-11-25 佩顿·L·史密斯; 约翰·C·莫尔斯
一种用于从夹带流式的气化器的气态产物流中去除粒状物质的装置,该装置含有一个起始过筛装置、一个与气态产物流的流动方向一致的中间过筛装置和一个垂直于气态产物流动方向设置的终端过筛装置。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在气态产物流的温度下承受至少大约10磅/英寸2(68.95Kpa)或更大的压降。
52 一种在固体燃料气化熔化气中分离出的烟尘的方法 CN91100966.3 1991-02-09 CN1030464C 1995-12-06 汉斯-理查德·鲍曼; 诺伯特·乌尔里克
发明涉及固体燃料气化装置的操作方法。在此方法中使用气化喷嘴,该喷嘴有一条和喷嘴轴线同心的初级化输送管道,一条用于燃料输送的环绕环形管道和一条围绕这条燃料输送环形管道用于输送次级氧的环形管道。此方法将由粗气中分离的烟尘输入至少一股燃料/试剂喷射物的轴线中,由此喷射物带入气化反应器的主要反应区。并在熔化,按本发明预先算出已分离的烟尘的表观密度,并在控制输入气化喷嘴的烟尘物料流量时顾及表观密度,使用约为烟尘表观密度的60至90%的输送密度。
53 燃料气的生产 CN88101910 1988-04-06 CN1018449B 1992-09-30 杰弗里·弗雷德里克
一种生产燃料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液态或固体素物在空气及(根据情况而优选的)蒸汽存在下气化生成含有氢气、氮气和各种化碳的气流;(2)从煤气流中脱除固体颗粒;(3)将煤气流与水蒸汽混合,将混合后的气流经受一氧化碳变换,至少将其中一部分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氢气;(4)从煤气流中至少脱除一部分二氧化碳和其它酸性气体;(5)将煤气流中的氢气与煤气流中的各种氧化碳或与固体碳素物反应生成甲烷,并使生成的煤气流经受深冷分离,以生产至少一种富氮气气流和含甲烷的燃料气。
54 固体燃料气化装置的操作方法 CN91100966.3 1991-02-09 CN1054095A 1991-08-28 汉斯-理查德·鲍曼; 诺伯特·乌尔里克
发明涉及固体燃料气化装置的操作方法。在此方法中使用气化喷嘴,该喷嘴有一条和喷嘴轴线同心的初级输送管道,一条用于燃料输送的环绕环形管道和一条围绕这条燃料输送环形管道用于输送次级氧的环形管道。此方法将由粗气中分离的烟尘输入至少一股燃料/试剂喷射物的轴线中,由此喷射物带入气化反应器的主要反应区,并在此熔化,按本发明预先算出已分离的烟尘的表观密度,并在控制输入气化喷嘴的烟尘物料流量时顾及表观密度,使用约为烟尘表观密度的60至90%的输送密度。
55 同时进行发电与合成的方法与设备 CN90108965.6 1990-11-08 CN1051619A 1991-05-22 约什母·安索格; 哥伦巴·金-昆庸
在压转换吸附(PRA)装置中处理由气化产生的部分合成气,分离出的氢被加至剩余合成气中。利用富氢合成气合成重质烷,而PSA废气(富含CO)则被用于发电装置。
56 生产富氢气体的方法 CN90104752.X 1990-07-20 CN1049136A 1991-02-13 罗尔夫·韦茨尔; 贝尔哈德·费尔哈勃
发明涉及一种由部分化荒气产生氢含量至少85%(体积)的气体的方法,这种部分气化荒煤气在经过气化器的废热锅炉之后通过掺入转变的循环气体在冷却区中冷却。由此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在进行相应气体处理后进行一氧化转变,此后分成循环气体分流和产品气体分流。循环气体分流在进行相应压缩后返回冷却区中,而产品气体分流在一种所谓的酸气洗涤之后经受一种适应于进一步应用目的的气体处理。
57 不产生过剩硫酸磷酸厂综合利用方法 CN90103759.1 1990-05-23 CN1047660A 1990-12-12 杰罗姆·H·马滕
发明涉及的方法可供生产一种可用作能源的可燃气体、可作为气化反应化剂来源的含SO2的第二气流以及可用作硫酸生产原料的含SO2的第三气流。该方法包括在煤气化段内,在含O2及SO2的气氛中将煤加热,以生产出一种半无烟和一种粗煤气;从煤气中除去含硫化合物并将其转变成元素硫;将半无烟碳与石膏在还原条件下加热,以生成含少量SO2的第二气流(返回气化段用作氧化剂)和含大量SO2的第三气流以及固体烧结产品。
58 气化并对所生成气化物继续加工的方法 CN89104731.X 1989-07-18 CN1040614A 1990-03-21 克劳斯·诺普; 阿希姆·杜尔科普; 冈特·沃尔特斯
在异腔加热的煤气发生器中进行气化,在这一过程中从煤气发生器中排出的高温气化物还被用作生成高压和/或低压蒸汽的加热介质,气化物冷却后所形成的冷却被分离出来,必要时首先将所含的挥发性或有机污染物质去除掉,然后送入蒸发器蒸发并将生成的蒸汽作为工作蒸汽送回煤气发生器。蒸发器的加热介质是高压和/或低压蒸汽,必要时这些蒸汽首先提供给一台汽轮机使用。采用这种方法,从煤的气化物冷凝出的水就不会去污染环境。
59 用于制油的生物合成气超高压冷却净化工艺及其设备 CN201510355110.4 2015-06-24 CN104927925B 2017-11-14 张岩丰; 聂洪涛; 夏明贵; 刘文焱; 张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油的生物合成气超高压冷却净化工艺及其设备,工艺包括:1)两级余热回收,并进行旋除尘处理,副产高压和低压蒸汽;2)将生物质合成气在第二级间接换热过程中冷却析出的部分重质焦油除去;3)采用洗涤液进一步除尘降温;4)采用湿气流深度除尘除焦,将对生物质合成气中残存少量的粉尘、焦油雾吹扫除去,并使其压降至0.3~1Mpa,从而获得粉尘和焦油含量均小于10mg/Nm3,温度<45℃的生物质合成气。设备主要包括集成式换热除尘装置,填料洗涤塔和湿式电除尘器。本发明通过工艺方案的优化设计,控制适当的工艺参数,实现了生物质合成气的分级冷却,余热梯级回用,逐级除尘、除焦油的冷却净化目标。
60 秸秆类生物质甲醇合成气的制备方法 CN201710253523.0 2017-04-18 CN107189817A 2017-09-22 周振民; 周科; 王学超
发明属于生物质化学制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类生物质甲醇合成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秸秆原料气制备,将干的作物秸秆化热裂解生成气,将所得煤气再进行净化后,冷却得到秸秆原料气;(2)秸秆原料气纯化,将所得秸秆原料气进行压缩后先通入脱硫器,再通入脱焦除氧器,得到纯化后的秸秆原料气压缩备用;(3)甲醇合成气制备,按比例将步骤(2)所得纯化后的秸秆原料气与氢气混合,使混合气体中的氢比f值达到2.10~2.15,或氢碳比M值达到2.00~2.05,将所得混合气体压缩放置至少两个月,即得甲醇合成气。本发明可采用数量巨大的廉价农业作物秸秆为原料,制备高热值原料气及合成气,并进一步催化合成生物质甲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