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用于制油的生物合成气超高压冷却净化工艺及其设备 CN201510355110.4 2015-06-24 CN104927925A 2015-09-23 张岩丰; 聂洪涛; 夏明贵; 刘文焱; 张亮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油的生物合成气超高压冷却净化工艺及其设备,工艺包括:1)两级余热回收,并进行旋除尘处理,副产高压和低压蒸汽;2)将生物质合成气在第二级间接换热过程中冷却析出的部分重质焦油除去;3)采用洗涤液进一步除尘降温;4)采用湿气流深度除尘除焦,将对生物质合成气中残存少量的粉尘、焦油雾吹扫除去,并使其压降至0.3~1Mpa,从而获得粉尘和焦油含量均小于10mg/Nm3,温度<45℃的生物质合成气。设备主要包括集成式换热除尘装置,填料洗涤塔和湿式电除尘器。本发明通过工艺方案的优化设计,控制适当的工艺参数,实现了生物质合成气的分级冷却,余热梯级回用,逐级除尘、除焦油的冷却净化目标。
22 热解气的除尘与重质油的延迟焦化的组合工艺及装置 CN201510169880.X 2015-04-10 CN104762109A 2015-07-08 王守峰; 山秀丽; 常景泉; 贺鑫平; 吕子胜; 王淑岩; 李锦涛; 李万飞; 李万善
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解气的除尘工艺及装置,以及热解煤气的除尘与重质油的延迟焦化的组合工艺及装置,其中所述热解煤气的除尘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热解煤气逆向通过由干燥煤形成的移动床颗粒层,得到一次除尘煤气;(2)采用350℃以上馏份的重质油对所述一次除尘煤气进行二次除尘处理,得到无尘煤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除尘工艺操作简单、能耗小、便于大规模运营。另外本发明首次将热解煤气的除尘工艺与重质油的延迟焦化完美地耦合在一起,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少了生产装置的成本投入和能源消耗。
23 一种热解高温油气除尘回收油的工艺方法 CN201510134077.2 2015-03-25 CN104745237A 2015-07-01 佘焱; 董芳儒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解高温油气除尘回收油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550~750℃高温热解气,从子母气旋除尘装置的母气旋筒体的切向进入,得到净化后的温度为500~720℃的母气旋净化气,该母气旋净化气直接进入内藏在母气旋筒体内部的多管子气旋分离器中,得到温度降为490~710℃的多管子气旋净化气,多管子气旋净化气由螺旋电除尘器的筒体切向进入,得到温度降至为440~690℃的电除尘净化气,该电除尘净化气从文丘里除尘器气相口进入,洗油经循环油加压后进入文丘里除尘器液相入口,气液混合物由文丘里除尘器底部排入油气分离器,在油气分离器中进行油气惯性分离,得到净化后温度降至380~580℃的热解气,并从顶部排出。使热解油气除尘率高达99.98%,回收焦油的固含量<0.4%。
24 气化合成气冷凝物再循环有机化合物 CN201380048844.7 2013-07-24 CN104661956A 2015-05-27 J·阿布哈泽尔赫; S·阿日雅帕蒂; D·曼
发明提供了用于制备合成气体的系统和方法。可以在气化器内气化原料以产生粗合成气。可以在处理装置内处理所述粗合成气以产生处理的合成气。可以在分离器内将所述处理的合成气分离成汽相、有机相和相。可以将所述有机相引入所述气化器。可以将所述水相引入汽提塔以提供蒸汽和冷凝物,然后可以将所述蒸汽引入所述气化器。
25 一种生物质燃气生产方法 CN201410657219.9 2014-11-18 CN104498064A 2015-04-08 李大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气生产方法,顺序经过粉碎气化、除尘降温、净化后得到燃气;所述净化采用焦油催化裂解法进行,并且催化剂为直径为3mm~5mm的白石,裂解过程中控制温度为850℃~950℃之间。利用本发明方法不仅产量高而且无二次污染,适合体量较大的生产线使用。
26 一种净气器 CN201310385743.0 2013-08-23 CN104419473A 2015-03-18 张山
发明公开了一种净气器,由排污球、进气孔、净化器筒、净化器过滤筛、出气孔、出气孔管道1、清洗孔1、清洗孔2、出气孔管道2、排污管道、进气接头所组成。排污球阀与排污管道相连,排污管道与进气接头相连,进气孔位于净化器筒的下端,净化器过滤筛位于净化器筒内,出气孔位于净化器筒上端,与出气孔管道1相连,出气孔管道1与清洗孔1相连,清洗孔2与出气孔管道2相连接,出气孔管道2与燃烧灶头相连。它具有设计科学合理、安装方便快捷、操作简单、净化气率高、耗材低、管道不易阻塞、省工省时等特点,是取代当前气化炉净气装置的理想产品。
27 利用炉顶气再循环的高炉 CN201280065379.3 2012-12-27 CN104412056A 2015-03-11 J-C·加扎-达维拉; J-O·贝切拉-诺沃亚; P-E·杜亚特-埃斯卡雷诺
高炉,其中使焦炭与替代空气的气一起燃烧,其中包含CO、CO2、H2并且没有过量的氮气下的炉顶气从高炉的上部提取,净化灰尘,在变换反应器中将H2/CO体积比调节至1.5-4之间,除去水和CO2(增加其还原潜),加热至高于850℃的温度,并且将其输送回高炉高于开始熔化位置(由此增加到达死铁区的金属铁的量并且减少用于还原的焦炭的量)。另外,通过利用蒸汽在线清洁加热器管,使得由加热含CO的再循环气体所导致的沉积问题最小化,而没有显著地影响再循环还原气的还原潜力。
28 用于制油的生物合成气正压净化工艺方法和系统配置 CN201110449549.5 2011-12-29 CN102604685B 2014-11-26 张岩丰; 聂洪涛; 夏明贵; 刘文焱; 张亮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油的生物合成气正压净化工艺方法和系统配置。该方法采用机给高温热解气化炉鼓风,其气化炉出来的高温合成气,经高温冷烟道连接,水冷式激冷塔加喷水部分激冷凝渣,水管式余热炉+热管式余热炉两段、双压余热回收,副产中压、低压蒸汽对外供出,热管式余热炉凝结回收重质焦油后,进入无填料文丘里洗涤塔洗气除尘,湿式电除尘器深度除尘、除焦油雾净化,合格的合成气输送至湿式气柜储存或供下游工段使用。本发明通过工艺方案的优化设计,控制适当的工艺参数,实现了合成气的分段冷却,余热梯级回用,逐级除尘、除焦油的净化目标。解决了传统方法系统复杂、流程长、能耗高、效率低、稳定性、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
29 用于制油的生物合成气负压净化工艺方法和系统配置 CN201110449373.3 2011-12-29 CN102585916B 2014-11-26 张岩丰; 聂洪涛; 夏明贵; 刘文焱; 张亮
发明涉及用于制油的生物合成气负压净化工艺方法和系统配置。该方法将自气化炉引出的高温合成气,采用高温冷烟道连接,水冷式激冷塔加喷水部分激冷凝渣,水管式余热炉+热管式余热炉两段、双压余热回收,副产中、低蒸汽对外供出,热管式余热炉凝结回收重质焦油后,进行无填料文丘里洗涤塔洗气除尘,湿式电除尘器深度除尘、除焦油雾,然后经机抽出,送入湿式气柜储存或供下游工段使用。本发明通过工艺方案的优化设计,控制适当的工艺参数,实现了合成气的分段冷却,余热梯级回用,逐级除尘、除焦油的净化目标。解决了传统方法系统复杂、流程长、能耗高、效率低、稳定性、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
30 物质热处理分离及能源回收系统 CN201210453473.8 2012-11-13 CN103288314B 2014-06-25 葛家贤
发明提供一种物质热处理分离及能源回收系统,包括热处理反应器、循环管路、热交换器、排出管路、潜热回收器、气化炉及燃烧炉。需热处理的物质被导入热处理反应器中,并对该物质进行热处理,产出气态物质,气态物质在热交换器与热处理反应器之间循环,在热交换器内,气态物质被加热后再次导入热处理反应器,循环过程由热处理反应器分离出的气态物质则被导至潜热回收器,形成液态冷凝物质与不冷凝物质。经热处理后的剩余物质可做为产品或作为燃料送至气化炉经气化后转换成可燃气。可燃气在燃烧炉内与空气混合后燃烧释出热能形成高温烟气,此高温烟气经热交换器可加热循环热媒提供热处理反应器所需的热能或经其他热回收装置回收热能。
31 MTO含催化剂微粉反应气优化组合净化分离的方法与装置 CN201010533902.3 2010-11-05 CN102093153B 2014-04-09 杨强; 汪华林; 李志明; 张艳红; 崔馨; 许德建; 吕文杰; 徐效梅
发明涉及MTO含催化剂微粉反应气优化组合净化分离的方法与装置,提供了一种MTO含催化剂微粉反应气优化组合净化分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对MTO含催化剂微粉的反应气进行洗涤净化降温,对洗涤后的反应气中夹带的雾沫以及未洗涤下的催化剂微粉进行分离回收;(b)对含催化剂微粉的洗涤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净化的洗涤液经后续换热、汽提处理后重复使用;以及(c)对含催化剂微粉的洗涤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含催化剂微粉的洗涤液再经浓缩处理,最终采用离心脱或干燥使催化剂微粉以固态形式回收。还提供了一种MTO含催化剂微粉反应气优化组合净化分离的装置。
32 焦炭回收装置及焦炭供给料斗 CN201280035781.7 2012-08-10 CN103687933A 2014-03-26 小山智规; 柴田泰成; 品田治; 横滨克彦; 荣勇俊; 西村幸治; 中山尚人
发明提供一种焦炭供给料斗,其具有:焦炭供给料斗主体(53a),其将分离出的焦炭(55)向气化炉(14)侧供给;焦炭连通管(111),其在所述焦炭供给料斗主体(53a)的底部连通,且设置在铅垂轴向上;流动气体供给机构,其设于焦炭供给料斗主体(53a)的底部侧,且向内部供给流动气体(112);射线源部(101),其向因所述流动气体(112)的供给而成为与焦炭供给料斗(53)内的焦炭的准(H1)相同的水准(H2)的焦炭连通管(111)内照射γ射线;及γ射线探测器(102),其沿着焦炭连通管(111)的铅垂轴向设置,且对照射出的γ射线进行检测。
33 热气体净化 CN200980138049.0 2009-09-09 CN102164649B 2014-02-26 R·亚伯拉罕; M·里格尔; D·帕沃内; O·冯莫施泰因
通过用于处理由气流床气化设备产生的热的粗气的方法及设备要这样地进行含硫及含化合物的分离,使得热气体用于另外的用途。这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在热气体的流动路径上,在气化器(2)的下游串联地连接脱硫装置(7),在该脱硫装置的下游连接固体材料分离装置(8,9),其中在固体材料分离装置(8,9)的下游,气体的一部分气流(13)通过骤冷装置(14)、文丘里洗涤器(15)、粗煤气冷却器(16)以及脱水装置(17)和粗煤气压缩装置(18),并它的流动路径(19)在气化器(2)的下游且在脱硫装置的上游已冷却地返回到循环中。
34 生物合成气冷却、洗涤工艺及系统 CN201110449513.7 2011-12-29 CN102559289B 2014-01-15 张岩丰; 刘文焱; 夏明贵; 张亮
一种生物合成气冷却、洗涤工艺,是针对温度为1000~1100℃、粉尘含量小于20g/Nm3、焦油含量小于3g/Nm3的生物质合成气的处理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合成气送入激冷塔激冷凝渣;2)将激冷凝渣后的合成气送入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并使合成气中的重质焦油凝结;3)经余热锅炉后的合成气送入洗涤冷却塔进行除尘、降温;4)经洗涤冷却塔除尘、降温后的合成气送入电除尘器进行深度除尘、除焦油。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洗涤系统,包括与高温热解生物质气化炉相连的激冷塔,激冷塔依次通过合成气管道连接余热锅炉、洗涤冷却塔和电除尘器。本发明工艺流畅、系统结构简单、热利用效率高、合成气处理效果好。
35 生物燃料循环无氧气化方法及设备 CN201210282152.6 2012-08-09 CN102796561A 2012-11-28 张岩丰; 张亮; 夏明贵; 刘文焱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燃料循环无氧气化方法及设备,具体来说是一种仅利用二氧化碳作为气化剂将生物质等固体燃料化成高品质合成气,且回收合成气自身二氧化碳气体及合成气后续利用工艺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气化循环的整体工艺方法及设备,达到整套系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的目的。该发明具有无氧耗,制取合成气品质高,冷媒气效率高,系统操作简单,且整套系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等显著优点。
36 在整体气化联合循环系统中分离气的系统和方法 CN200880006375.1 2008-01-09 CN101622425B 2012-11-28 T·B·萨利文; D·J·休伯
发明公开一种整体气化联合循环电能产生系统(10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气化器(108)构造成由质材料(106)和气源(109)产生合成气(117),并且清洁站(120)定位成从气化器(108)接收合成气(117)并从合成气中去除杂质。包括涡轮机(123)的燃气涡轮机燃烧系统(2)构造成接收来自气化器(108)的燃料和来自第一空气压缩机(130)的第一空气源(131)。蒸汽涡轮机系统(4)构造成通过从燃气涡轮机系统(2)产生的排放物(140)回收的热量来产生动,并且离子迁移膜空气分离单元(110)包括用于产生第二空气源(113)的第二空气压缩机(114)。第一热交换器(118)构造成:在清洁站(120)中去除杂质之前,通过使第二空气源(113)流过第一热交换器(118)而使第二空气源(113)从合成气(117)中接收热量,从而冷却合成气(117)。
37 具有密封件气化冷却系统 CN201080054151.5 2010-08-11 CN102782434A 2012-11-14 Y·H·阿巴西; C·Y·郭; W·A·泰伯; X·张
在某些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气化冷却系统,该气化冷却系统具有带有波形管的环形密封件。例如,气化冷却系统可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入口、出口和在入口和出口之间的内部,其中,该内部在入口附近具有喉部,并且喉部沿自入口朝出口的流向扩张。环形密封件可设置在壳体的喉部中,其中,环形密封件包括波形管。
38 用于从气化器产生的合成气中去除细小微粒的系统 CN201080065239.7 2010-12-07 CN102782099A 2012-11-14 R.A.德皮伊; M.C.尼尔森; D.D.费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气化器产生的合成气中去除细小微粒的系统。提供了用于从流体中去除微粒的系统和方法。因此,提供了一种包括微粒去除系统的系统。例如,该微粒去除系统可包括构造成以便从气化器下游的流体中去除微粒物质的等离子体焰炬。
39 同时生产和含有CO和H2的粗合成气的方法 CN201080023355.2 2010-05-05 CN102482724A 2012-05-30 J·曼策尔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装有矿石和含的还原剂的高炉同时生产铁和含有CO和H2的粗合成气的方法,其中,向高炉输送的含碳的还原剂的量大于铁生产所需要的燃料量。向高炉输送工业纯用于高炉工艺和用于生产粗合成气。此外,为了控制作为高炉气离开高炉的粗合成气的CO/H2-比例和/或调适氧气喷射的喷入温度,向高炉额外输送CO2和/或蒸汽
40 用于对热气进行清洁以及从热气中进行热回收的方法和系统 CN201080036238.X 2010-06-25 CN102471711A 2012-05-23 J·D·本特森
在供给有固体燃料的热反应器(1)中产生的排放气体可在气体冷却器(4)中,这产生冷凝物,该冷凝物进一步在冷凝物冷却器(7)中冷却,这产生能量。通过使用空气增湿和颗粒物分离技术,该排放气体和多余冷凝物可被清洁,该设施的能量效率可被提高。该方法可用于多种燃料和转化技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