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一种基于排抗裂的老路扩建拼接结构及方法 CN201310696879.3 2013-12-18 CN103741569A 2014-04-23 韦金城; 李进; 鲁圣弟; 余四新; 胡宗文; 韩文扬; 孙强; 付建村; 程钰; 孙兆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抗裂的老路扩建拼接结构及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该结构和方法的特点是从拼接接缝处向外侧对老路结构层进行分层铣刨,与老路路面结构相对应,铣刨预留一定宽度的结构层拼接台阶;拓宽拼接路面结构采用密疏相间组合结构形式,沥青面层厚度与老路沥青面层厚度相同,对应老路路面结构和路基内部横向排水,在拼接沥青面层下分别设置一定厚度的柔性沥青处治排水基层、半刚性材料密实底基层、级配碎石排水垫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拼接结构及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路面结构内部排水不良、新老路面沉降不均匀和沿拼接接缝开裂等问题,拼接后新老路面结构整体使用寿命长,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42 公路伸接器 CN201210318202.1 2012-09-01 CN103669160A 2014-03-26 刘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伸接器,它能有效解决当前伸接缝受雨浸泡对公路的损害非常严重的问题。公路伸接器,具有长方体网格状结构,由有弹性的塑材料制成,两端设置排水口,把伸接器嵌入预留好的伸接缝内,雨水通过网格进入伸接器,由于伸接器下端为密封结构,雨水无法渗入路面,最终由伸接器两端的排水口排到公路两旁的排水沟里,这样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
143 常温下使用的道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435139.4 2013-09-13 CN103497729A 2014-01-08 闫乃聪; 刘爱军; 盖玉京; 易海勇; 王生明
发明属于道路密封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下使用的道路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沥青45~65份、树脂2~6份、乳化剂0.5~1.5份、稳定剂0.3~0.6份,改性剂10~20份和35~45份;具有可在常温下使用,对路面下面层及基层压灌缝可治理反射裂缝引起的路面翻浆病害的优点。
144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材料 CN201210336891.9 2012-09-13 CN102827567B 2013-12-11 尹健; 刘海霞; 周爱国; 王晖; 吴昊; 陈卫东; 庄彩虹; 刘有才; 庞绮玲; 宋卫民
发明公开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以环丙烯酸酯为基体材料,并掺有增韧剂、稀释剂、引发剂、促进剂、交联剂以及颜料进行改性和调节,使用本发明不但能够非常高效率地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大裂缝进行修补,而且还能有效地修补其微小裂缝,从而大幅度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抵抗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影响的能,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145 一种超薄型沥青砂接缝方法 CN201310250668.7 2013-06-24 CN103343504A 2013-10-09 金玲玲; 汪言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型沥青砂接缝方法,它包括在成型区接近接缝处2.5~3米处喷洒粘油沥青;在粘油上加铺一层略超过接缝处0.5~1米左右的土工格栅;在土工格栅上摊铺超沥青砂混合料;等成型后进行切缝处理;等新施工段落准备施工前在未摊铺沥青砂段,距离接缝处2.5~3米处再喷洒粘油沥青,在其上再加铺一层土工格栅,在土工格栅上进行摊沥青砂混合料;碾压成型。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超薄型沥青砂接缝方法,方便简单、操作性强,实现了沥青砂路面接缝处压实,解决了极易产生裂缝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沥青砂路面质量
146 路桥连接处的结构及利用该结构消除不均匀沉降的方法 CN201310243220.2 2013-06-18 CN103290780A 2013-09-11 贾东生; 樊丽淑
发明公开一种路桥连接处结构,包括路和桥,路包括底层的路基天然砂砾层,其上方的路基石灰土层,石灰土层上方的路沥青碎石层,碎石层上方的路表面沥青层;桥包括桥基础放大脚,其上方固定有混凝土桥墩,桥墩上架设有钢筋混凝土桥板,桥板上方铺设桥面沥青碎石层,沥青碎石层上为桥表面沥青层,桥基础放大脚至钢筋混凝土桥板上表面之间垂直填设有级配碎砾石层;桥与路结合处之间预留有路桥沥青沉降缝,路桥沥青沉降缝中填设有沥青层使得路与桥之间实现平滑过渡连接;桥的桥面沥青碎石层的厚度为路桥连接处最大沉降高度。本发明具有不受季节限制,动态消除路桥连接处剪切缝沉降高差,有效保证行驶的汽车不受到沉降高差剪切的破坏的优点。
147 一种预制路面结构及用于该结构的Z形橡胶嵌片 CN201310034848.1 2013-01-30 CN103061228A 2013-04-24 马明磊; 王桂玲; 马荣全; 杜佐龙; 苗冬梅
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路面结构及用于该结构的Z形橡胶嵌片,所述路面结构包括复数T形预制路面拼接卡合而成,所述相邻的T形预制块的拼接面之间卡设有Z形橡胶嵌片。所述橡胶嵌片包括一嵌片骨架与嵌片骨架外层的橡胶,所述嵌片骨架上以隅中心为起点沿两个垂直弯折方向分别设有横向加劲丝,且在所述骨架的纵向设有复数根纵向加劲钢丝。在该类型嵌片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预T形制块体在车轮作用下实现微量转动变形降低转动移位,提高施工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同时减弱行驶过程中预制块阴角处的应集中效应,实现路面结构互效应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148 用于道路构造和表面处理的方法和组合物 CN201180014874.7 2011-05-06 CN102971376A 2013-03-13 罗伯特·W··瓦伊塔尔; 弗兰克·D··埃尔斯维克; 吉娜·M··格林利
发明公开了通过对环境无害的实践来改进二级公路的强度和寿命的方法和组合物。用于道路密封的组合物包括丙烯酸和乙酸乙烯酯聚合物乳状液、水、和树脂改性的乳状液,其中所述树脂改性的乳状液包括沥青和松香的混合物、乳化剂和水。
149 严寒型道路改性沥青灌缝胶 CN201110233671.9 2011-08-16 CN102936420A 2013-02-20 赵金叶; 何广胜
发明是首先选择耐低温的沥青,然后在SBS改性沥青灌封胶中增加SBS的份额,来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抗老化性能,尤其是提高了其低温脆裂性,大幅提高了抗严寒性,是一种严寒型道路用改性沥青灌封胶。其具体特征为:120号沥青石油沥青100份、SBS15~20份、增粘树脂:8-10份、防老剂:0.2-1份、合成橡胶:8-10份、软化剂:2-8份、抗剥离剂:0.2-0.4份。
150 一种路面养护材料 CN201110224947.7 2011-08-08 CN102924932A 2013-02-13 赵金叶; 何广胜
发明是一种路面养护材料,综合利用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是解决我国电生产环境污染,资源缺乏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电力生产所面临解决的任务之一,因此我们主要研究了粉煤灰对改性沥青密封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母料工艺法”来解决粉煤灰与石油沥青混合后的性能稳定和分层问题;在产品的收废立旧的原则下,不影响道路密封胶产品质量为前提,积极努力,为国家减少污染,又控制了产品成本。
151 热熔型彩色路面裂缝灌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201110319649.6 2011-10-20 CN102391609B 2013-01-09 周凯; 张良奇
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熔型彩色路面裂缝灌封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它是由糠抽出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石油树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甲基油、混合搅拌剪切制备而成,其中上述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糠醛抽出油35-4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4份、石油树脂27-3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份、碳酸钙20-25份、甲基硅油0.5-1份、无机颜料0.2-0.4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不粘胎、同时又能保持与彩色路面的颜色和粘接料性质相同、而且技术指标达到《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F41—2008)要求。
152 路面反射裂缝焊接料及其施工工艺 CN201210224398.8 2012-07-02 CN102704367A 2012-10-03 张红春; 付建红
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面反射裂缝焊接料及其施工工艺,它是由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制成:骨料80~85%、高分子材料10~15%,添加剂3~5%;经探测、选料、清扫、打孔、焊接、检测一些列的工序完成对路面反射裂缝的修复;本发明采用高分子材料作为粘接剂与沥青面层基层有效结合形成整体,从根本上治愈了裂缝,解决了因裂缝产生的结构性破坏问题,施工时不需要加热,在常温下即可施工,施工不受季节、气温和环境影响,能从下往上的修复裂缝,具有生产成本低、配比和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条件广泛、坚固耐用、能与路面结合成整体的优点。
153 路平交道的橡胶道板及其橡胶压条 CN200910159618.1 2009-07-17 CN101956358B 2012-09-19 侯碧松; 谢锡毅; 萧宜峯; 林纯逸
发明揭露了一种路平交道的橡胶道板及其橡胶压条,铺设于铁路平交道轨道的二轨之间,其橡胶道板包括:道板主体,道板主体对应于二轨道的每一外侧具有肩部,道板主体上并设有至少一排件;两凹沟分别设于肩部各一侧,由顶面与肩部间的高低差所形成,每一侧凹沟内设有多个结合孔。其橡胶压条包含:压条本体嵌设于橡胶道板的凹沟中,该压条本体顶面与底面之间形成中空的缓冲室;多根固定棒形成于压条本体的底面,并对应插入于橡胶道板的结合孔。
154 泥路面加铺沥青层时裂缝的处理方法 CN201110337086.3 2011-10-31 CN102505606A 2012-06-20 李伯平; 董维君
发明公开了一种泥路面加铺沥青层时裂缝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已存在于水泥路面上的裂缝进行开槽处理形成凹槽;在开设的凹槽的内壁涂覆粘结剂;在经处理后的凹槽内填充高弹性沥青混合料并压实;在水泥路面的凹槽上方铺设金属网,并将该金属网压平固定,再按照常规施工工艺洒布乳化沥青和摊铺沥青层即可。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性好,处理后的路面强度不受影响,且能够有效防止加铺沥青层反射裂缝产生。
155 一种环沥青铺装坑槽修补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10267248.0 2011-09-09 CN102433836A 2012-05-02 潘友强; 张志祥; 曹荣吉; 张辉; 张健
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沥青铺装坑槽修补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树脂碎石防粘结层、混凝土层和碎石封层;所述防水粘结层涂布于所述坑槽内壁表面,由环氧树脂和撒布在环氧树脂表面的碎石固化而成;所述混凝土层摊铺于所述坑槽内,由环氧树脂和集料混合固化而成;所述碎石封层涂布于混凝土层表面,由环氧树脂和撒布在环氧树脂表面的碎石固化而成,上表层为固化在环氧树脂中的碎石裸露部分。本发明复合材料是一个组合体系,利用碎石封层能有效抗滑耐磨,同时对混凝土层与原环氧沥青铺装的接缝进行很好地密实粘合,提高接缝的防水性能;利用树脂碎石粘结层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层与板的粘结性能,以及提高钢桥面铺装体系的防水性能,保护钢板不被锈蚀。
156 沥青路面桥头跳车病害就地热再生治理方法 CN201110255932.7 2011-09-01 CN102383355A 2012-03-21 施伟斌; 张义甫; 戴合理; 韩延峰; 雷涛
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桥头跳车病害就地热再生治理方法,其步骤如下:使用准仪测量桥头跳车病害所在区域的道路纵断面相对高程。根据各个路面高程测量点的相对高程,绘制道路地面纵断面图,确定沉陷范围。确定设计纵断面线,计算每个路面高程测量点与设计纵断面线的高差Hi,对原路面进行加热和耙松,并喷洒再生剂,然后以设计纵断面线为准,摊铺或分层摊铺沥青混合料。最后是路面碾压。本发明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对沥青路面铣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节约材料和费用,并可缩短翻新周期。同时,消除了路面弱接缝现象,提高的路面使用寿命。
157 一种自粘式压缝带及其制备方法 CN201010584097.7 2010-12-13 CN102093727A 2011-06-15 任立民
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粘式压缝带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石油沥青、SBS、单体混合物、无机填料软化剂、有机纤维、增粘树脂、抗化剂、氧化镁、引发剂等原料制成的,其中单体混合物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苯乙烯四种原料配制而成。由于本发明是将SBS与有机活性单体反应生成SBS接枝共聚物,再将该共聚物和沥青反应,生成嵌段和接枝共聚物,再加入交联剂使聚合物与沥青交联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从而提高了生成物的耐冲击性能、柔韧性、粘结性和高温性能,所以本发明修复路面的性能良好,并且修复路面操作简单、快速方便、成本较低。
158 一种环保柔韧性环树脂灌浆材料 CN201010597831.3 2010-12-21 CN102070873A 2011-05-25 张勇; 赵霄龙; 冷发光; 邵高峰; 霍胜旭; 周庆
发明是关于一种环保柔韧性环树脂灌浆材料,包括A液和B液,所述的A液包括:环氧树脂100重量份和活性稀释剂30-120重量份;所述的B液包括:固化剂20-100重量份和促进剂0.5-10重量份;所述的A液或B液还包括偶联剂1-10重量份。该环氧树脂灌浆材料可用于建筑工程及工建筑、桥梁、交通等工程中活动裂缝或接缝的封闭、防渗和补强。
159 道路养护冷填缝胶 CN200910012109.6 2009-06-18 CN101928547A 2010-12-29 赵欣
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养护冷填缝胶,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组分按下述重量份数比组成的:改性沥青∶涂料稀释剂∶氯丁二烯∶胡油=80-120∶15-35∶30-50∶20-40。本发明道路养护冷填缝胶在低温环境下无需加热即可直接使用,即使低温下仍具有优良的延展性、耐磨性、抗冲击性和抗龟裂性,高温下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抗融化粘流性及抗老化等性能。与裂缝中的沥青混合料粘附性极佳,修补长期有效。无需加热,操作安全,施工方便,不污染环境。本发明冷灌缝胶可直接深入路基,比热灌缝胶节省20-50%,非常节省材料。
160 横向楔式伸缩缝 CN201010201643.4 2010-06-17 CN101886367A 2010-11-17 许昌义
横向楔式伸缩缝,也是一种斜向的伸缩缝,是将A路段与B路段通过随动段连接起来,随动段上有左右对称的两条斜向伸缩缝,随动段的外观是一个楔形,楔入A路段与B路段之间。随动段与A路段、B路段是通过滑轨连接,随动段与A路段、B路段的相对移动,被限定在只能沿滑轨的滑动方向移动。随动段的工作原理是:当A路段与B路段,向中间拉伸或压缩时,由于滑导轨的安装方向与的方向是倾斜的,所以拉伸或压缩的力能转变为横向分力,使得随动段作垂直于公路的、横向的前进或后退。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