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一般车辆 / 车辆悬架装置的配置 / 具有调整弹簧或减振器特性、调整车辆支撑面与弹簧悬架部分之间的距离,或锁止悬架以适应各种车辆或路面条件使用的需要,例如根据速度或负载的需要而配置的弹性悬架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双胎提升桥液压举升控制系统 CN201410179929.5 2014-04-30 CN103978864B 2016-06-08 潘学玉; 王琳; 章应雄; 张光哲; 彭显威; 易建武
一种双胎提升桥液压举升控制系统,包括油箱(12)、滤网(13)、电机(14)、油(15)、单向(16)、换向阀(17)、单向节流阀(18)、举升油缸(7)、溢流阀(19)和油管(26),所述的电机(14)与油泵(15)相连接,所述的滤网(13)设置在油箱(12)和油泵(15)之间,所述单向阀(16)和溢流阀(19)分别设置在油泵(15)的出口,所述单向节流阀(18)设置在举升油缸(7)的有杆腔油路上,所述单向节流阀(18)和举升油缸(7)无杆腔之间的油管(26)上设有液压感载阀(20),所述液压感载阀(20)的阀芯(31)通过控制臂(25)与固定在驱动桥(3)上的连接杆(23)相连接。设计新颖,改善了整车驱动和制动性能。
182 一种独立式车桥提升装置和方法 CN201610053330.6 2016-01-27 CN105564533A 2016-05-11 赵永胜
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式车桥提升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提升支架、气囊组件和提升螺栓,其中,所述提升支架,安装于车桥所属汽车车架的一对纵梁侧面之间;所述气囊组件,安装于所述提升支架;所述提升螺栓,安装于所述气囊组件,且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气囊组件的充气或排气,实现所述车桥的提升或放下。该方案,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可靠性低、节能性差和通用性差等缺陷,以实现可靠性好、节能性好和通用性好的优点。
183 油气悬架车姿调节系统 CN201210185113.4 2012-06-07 CN102673340B 2016-05-11 陈轶杰; 郑冠慧; 雷强顺; 鞠海洁; 宁丹; 张亚峰; 王亚军; 孟强; 崔向利; 韩小玲; 张旭; 郭建娟; 段国柱; 冯栋梁; 吕阳
发明涉及了一种车姿调节系统,其中动源与油箱连接,动力源输出端先后串联进油滤和卸荷,卸荷阀可采用二位三通电磁阀,通过电磁换向实现为调节系统提供压力油;溢流阀与卸荷阀并联,通过手柄调节可实现对系统临界压力的控制;在卸荷阀的出油口b端通过高压硬管或软管分别与前悬架控制阀和后悬架控制阀的进油端连接;前悬架控制阀和后悬架控制阀的出油端先后串联节流阀组和悬架液压,悬架液压锁通过管路与油气悬架连接。当悬架液压锁断电时,油气悬架中的油液与车姿调节系统隔离,确保车辆姿态和行驶性能的稳定,当悬架液压锁通电时,油气悬架中的油液将通过车姿调节系统流回油箱。
184 一种汽车减震器实时调控系统 CN201610115534.8 2016-03-01 CN105539049A 2016-05-04 诸建芬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实时调控系统,包括:位于汽车悬架系统上的多组减震器,以及多组温度检测器、多组注油器和单组控制器;多组减震器、多组温度检测器、多组注油器均一一对应,且每组减震器均包括主减震器和备用减震器;每个温度检测器设置在对应减震器的主减震器的外壳上,用于实时检测该主减震器外壳的温度,并在检测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值时向控制器发送第一信号;控制器在接收第一信号后关闭与第一信号后相对应的主减震器,同时开启对应的备用减震器,并控制对应注油器向该主减震器注入润滑油。本发明的汽车减震器实时调控系统,可有效保证汽车的减震效果。
185 土木工程施工牵引车 CN201610036041.5 2016-01-20 CN105480089A 2016-04-13 贾立术; 卢争艳
土木工程施工牵引车,包括平设置的框架,框架上设有发动机、液压系统、手动式正反转装置、变速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和卷筒,框架前部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行走轮和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向的转向液压达,框架后部左右两侧设有两个驱动轮,两个驱动轮之间通过一根驱动轴连接,驱动轴的一端设有行走液压马达;框架上设有位于行走轮和驱动轮之间的至少四个液压支腿,每个液压支腿的下端均水平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下表面设有上大下小呈圆锥形的定位针。本发明结构紧凑、可靠性强,正反转运行稳定,换向时,不论正转、空转、反转只需操作换向杆即可,操作十分简单,车轮可以随着地面的实际情况进行摆动调节,在保证车身平稳的状态下跨过障碍物。
186 车辆抗倾斜装置 CN201410555412.1 2014-09-25 CN105437902A 2016-03-30 王德彪
发明是一种用于车辆的抗倾斜装置,该装置具备有一个具有铰接的平行四边形结构(20、21、22、23)。其四边形结构22、23为双柱式独立悬挂减震器,其专利技术已在本人的专利申请当中。此装置还包括的部件有:方向机(11)、侧倾阻尼器(18、19)车身承受(1),本装置利用平行四边形两点(2、3)与车身底盘和车顶的重分割在静止和运动时所产生的重心力来实现车身平稳和抗侧倾。
187 防止驱动轮打滑的驱动结构 CN201510761078.X 2015-11-10 CN105346350A 2016-02-24 刘献昌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驱动轮打滑的驱动结构,包括后车架、驱动轮总成;所述驱动轮总成的下端设有驱动轮,两侧对称的设有滚轮安装板,滚轮安装板上设有上下两个滚轮;所述后车架两侧对称的设有驱动架槽,驱动轮总成两侧的滚轮可在驱动架槽钢中上下滚动;所述滚轮安装板上方还设有弹簧固定轴;所述后车架上还设有减震弹簧安装座,减震弹簧安装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轴上设有减震弹簧且固定轴上端穿过第一通孔;所述本发明当车辆行驶在路况不好的道路上时,两侧的减震弹簧可起到减震作用,提高驾驶者的舒适度。
188 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 CN201410374273.2 2014-07-31 CN104097479B 2016-02-17 魏盼盼; 赵修林; 宋峰; 刘红建; 马玉华; 姬芳
发明涉及一种车身万向调平装置,包括车身、万向节、调平缸和底架,车身和底架通过万向节连接,万向节纵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车身上,万向节横向轴线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座固定于底架上,调平缸包括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调平缸的缸体与底架铰接,活塞杆与车身铰接,车身上安装有倾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分别与电池编码器连接,编码器与电控液压连接,电控液压阀控制前调平缸、后调平缸、左调平缸和右调平缸的伸缩。采用万向节连接车身和底架,并用调平缸辅助支撑车身和实现车身调平,可实现车身在各种不平路况下的自动调平,反应灵敏迅速,无调平死角,并且增加了车身的稳定性
189 可展收的主被动结合式星球车悬架及其悬架系统 CN201410311103.X 2014-07-02 CN105314129A 2016-02-10 罗小桃; 韩大为; 丁亮亮; 杨文淼; 曾令斌
一种可展收的主被动结合式星球车悬架,包括:箱体连接模、升降机构,双四杆机构、车轮连接模块。升降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滑动丝杠转动,进而带动丝杠螺母上下运动,丝杠螺母通过与导轨滑块固定来限制丝杠螺母垂直升降外的其余五个自由度;双四杆机构,通过两组四连杆机构通过特殊连接实现其两侧轮子的近似垂直升降,以此确保车轮接地压垂直于地面方向传递,保证车轮压力的一致性。本发明的可展收的主被动结合式星球车悬架及其悬架系统既可以通过丝杠螺母实现主动升降,又可以实现通过双四杆机构被动适用地形。
190 永磁吸附式Mecanum轮车辆的悬架隔振装置 CN201510765379.X 2015-11-11 CN105291745A 2016-02-03 涂春磊; 刘景笑; 李士林; 王兴松
发明提供一种永磁吸附式Mecanum轮车辆的悬架隔振装置,包括柔性单元、平机构,柔性单元的一端设于磁固定座的顶部平台,柔性单元的另一端活动连接车架固定座,磁铁固定座的底部连接有永磁磁铁一,车架固定座通过水平机构连接轴承座的凸台,轴承座与磁铁固定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一通过轮轴连接Mecanum轮一;能够满足Mecanum轮的吸附稳定性和运动稳定性,保证Mecanum与导磁材料表面的接触与压,保证永磁铁与吸附表面的距离和平行度,使吸附效果跟稳定,同时隔震单元可以实现上下两个方向的隔震,可以满足安装该悬架系统机器人在各个度的吸附表面的隔震效果。
191 油气悬挂控制系统、油缸调平方法和工程车辆 CN201310643924.9 2013-12-03 CN103640448B 2016-02-03 郭堃
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悬挂控制系统、油缸调平方法和工程车辆,该系统包括系统进油油路(P)、系统回油油路(T)、控制组、悬挂油缸组以及与各个悬挂油缸(11,12)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蓄能器和多个换向阀,控制阀组用于控制各个悬挂油缸与系统进油油路或系统回油油路连通,从而控制油缸同步伸缩,蓄能器通过相应的换向阀的切换控制以选择性地经由充压油路(V)与系统进油油路相连而进行充压,或者经由弹性压油路(L)与相应的悬挂油缸相连以形成油气弹簧。这样,通过切换阀使得蓄能器的充压油路和油缸充油分开,互不影响,油缸的调平过程不受蓄能器的影响,通过控制阀组可控制各个油缸同步伸缩,保持很好的最终调平姿态
192 一种车身自调节全地形越野车底盘 CN201310248060.0 2013-06-21 CN103317991B 2016-01-27 管中林
一种车身自调节全地形越野车底盘,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车底盘减震性能差、通过能若的问题,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前端与前桥中部通过前承重轴连接,所述车架后端与后桥中部通过后承重轴连接,所述车架前端还通过两个车身调节液压缸连接前桥,两个车身调节液压缸对称设置,所述车架后端也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车身调节液压缸连接后桥,同一侧的两个车身调节液压缸通过液压管连接。本发明提出的越野车底盘,适用于高低不平的地面,通过能力强,减震性能好,车身的升高和降低只是车轮升高或降低的一半左右,即颠簸程度比现有汽车减轻一半,从而使长时间驾驶和乘坐的人员更舒适。
193 离地间隙可变的底盘 CN201310735872.8 2013-12-29 CN103660833B 2016-01-20 岳永宏; 姜绍华; 徐一多
一种离地间隙可变的底盘,包括底盘框架、转向驱动桥、后桥和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采用摆动式刚性桥结构,其包括后桥转动托架、后桥摆动轴、机械连接架、定位架、辅助升降缸、摆动销轴、支撑后轮和离地后轮,所述后桥转动托架设在底盘框架下部,后桥转动托架后端经摆动销轴与底盘框架相铰接,前端与固定在底盘框架上的定位架相对应,所述后桥转动托架前端横向设有后桥摆动轴,所述后桥摆动轴两端分别与机械连接架中部相连接,所述机械连接架固定在后桥转动托架上,机械连接架外部的后桥摆动轴上设有辅助升降缸,所述摆动轴前端设有支撑后轮,后端设有离地后轮,辅助升降缸经液压系统控制。
194 具有用于空气弹簧阻尼的储器的车辆悬架系统 CN201480019909.X 2014-04-01 CN105073455A 2015-11-18 R·S·富尔顿; J·E·拉姆齐; K·L·卡尔; B·L·穆克尔拉斯; T·J·朗; W·W·布鲁尔; D·德罗伦奇斯; A·维斯特内奇
一种悬架系统,其可以包括:空气弹簧;位于空气弹簧外部的空气储器;和流动控制装置,所述流动控制装置可变地限制空气在空气弹簧和空气储器之间的流动。可以响应于悬架系统的顺应性而允许空气弹簧和空气储器之间的流动,并且空气弹簧的内部空气容积可以至少为响应于流动控制装置两侧的预定压差而可允许空气弹簧和空气储器之间流动的空气体积的2.5倍。多个空气储器可以位于车桥或其它悬架系统或车辆部件的内部并且可以相互隔离开。
195 用于调节轴距车身高度、最小离地距离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汽车 CN201410097309.7 2014-03-17 CN103832237B 2015-11-18 王建华
用于调节轴距车身高度、最小离地距离的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汽车或者商务车面对复杂路况通过性差、视野不好的问题,以及越野车型高速稳定性差、阻大、舒适性差的问题。调节装置:两个后底盘伸缩调节装置沿车体中心线对称布置,伸缩管固定在汽车后部底盘上,伸缩杆倾斜段与平段之间的夹为钝角,伸缩杆的倾斜段由伸缩管的下端向上插入伸缩管内,伸缩杆的水平段与汽车驾驶室底盘连接,伸缩组件采用机械连接或者液压实现伸缩运动。汽车包括车体和上述调节装置,车体包括车架及可变形外壳,可变形外壳附在车架上,可变性外壳包括外壳后部和外壳中部。本发明实现了轴距、车身高度、最小离地距离调节。
196 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液压辅助减震装置 CN201510385909.8 2015-06-30 CN105034741A 2015-11-11 冯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客车前轮感应的后轮液压辅助减震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车身支板、缓冲弹簧、辅助缓冲弹簧、板簧、后轮转轴、后轮、液压缸、套筒固定结构、固定、后轮支架等,本设计用于,当客车行驶过程中突然路面出现大的凹坑或者凸起比如减速带时,坐在客车后面的乘客感到的突然不适远大于客车前部的情况,针对该情况设计了后轮减震装置,能有效减少后排乘客的不适,结构简单,并且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197 一种基于行驶平顺性的坦克悬挂系统的设计方法 CN201310218878.8 2013-06-04 CN103273976B 2015-10-28 胡立臣; 李玉良; 汪建兵; 袁良信; 林建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行驶平顺性的坦克悬挂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直接建立悬挂系统和车体行驶平顺性的优化模型,分析车体、负重轮和悬挂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悬挂系统的悬挂特性对优化模型的影响,然后通过先解耦后耦合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即可得到悬挂系统设计的必要参数。依照本发明的悬挂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设计的坦克悬挂系统可使坦克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得到优化。
198 一种全地形越野车底盘 CN201310251035.8 2013-06-21 CN103332085B 2015-09-16 管中林
一种全地形越野车底盘,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车底盘减震性能差、通过能若的问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中部横向设置复合轴,所述复合轴两端分别连接大摇臂,大摇臂两端分别连接小摇臂,小摇臂连接车轮,所述复合轴主要由传动轴、轴套和摇摆套组成,所述轴套套在传动轴外侧,所述摇摆套套在轴套外侧,所述传动轴、轴套和摇摆套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轴套与所述大摇臂连接。本发明提出的越野车底盘,适用于高低不平的地面,通过能力强,减震性能好,车身的升高和降低只是车轮升高或降低的一半左右,即颠簸程度比现有汽车减轻一半,从而使长时间驾驶和乘坐的人员更舒适。
199 汽车空气悬架高度调整机构 CN201410060794.0 2014-02-21 CN104859398A 2015-08-26 赵化刚; 上官望义; 马生平
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空气悬架高度调整机构,其对车辆悬架高度变化反应灵敏,易调整,左右空气悬架的高度易于保证一致的汽车空气悬架的高度调整机构。该机构,包括:高度、横摆杆、竖杆总成,竖杆总成包括:直杆、以及套设在该直杆一端的铰套,还包括:下支架总成、以及套设在所述直杆上的摆;摆块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通孔、底部设有座槽;该座槽内设有调整螺母,所述直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该螺纹端上套设有所述调整螺母;下支架总成包括L型杆和L型支架,L型支架固定在桥管压板上,L型支架的自由端与L型杆的第一杆端活动连接,使得L型杆能够相对L型支架上、下移动,该L型杆的第二杆端穿入到所述摆块中的一个通孔内。
200 悬挂装置 CN200980160293.7 2009-10-27 CN102470716B 2015-08-26 近藤卓宏; 小林义史; 本间干彦; 城孝幸
发明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中的悬挂装置(S)包括具备直动型的促动器(A)和与该促动器(A)使伸缩方向相同地连接的第一流体压阻尼器(D1)的主动减振器单元(U)、与该主动减振器单元(U)并联的第二流体压阻尼器(D2)。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