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车轮和轮胎 / 轮距 / 多功能自行车

多功能自行车

阅读:25发布:2021-12-07

专利汇可以提供多功能自行车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多功能 自行车 ,该自行车的特点是:通过对自行车 变形 、折叠、组合使其能够根据不同需要,可随时将自行车变成象一般自行车 脚踏 骑行使用的自行车。又能折叠成皮箱形随身携带,又能变成手拉车、折叠床、 轮椅 ,还能反向使用,后轮上的防护轮可随时放下和提起来,又能变成带棚自行车,又能将两自行车组合起来使用,又能用手 推杆 推动自行车运动,又能随时装上小型动 力 机,又能将两组合起来的自行车变成小型自行轿车。,下面是多功能自行车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辆由前轮(1)、后轮(2)、主横梁(20)、加强横梁(23)、前叉(5)、后叉(6)、前减振器(3)、后叉减振器(4)、前叉套管(18)、后叉套管(19)、把横杆(30)、鞍座(31)、两把立管(40)、(41)、两座立管(42)、(43)、两弓形杆(70)、(71)、防护轮(37)、防护轮护杆(34)、可折叠的拉布或皮(80)、两脚踏曲柄管(97)、(98)、两踏板(95)、(96)、两转向曲柄(118),前、后挡套(127)、(132)、挡风帘(138)和手提式小型发动机(143)组成的多功能自行车。其特征是:前轮(1)、后轮(2)分别是通过前、后减振器(3)、(4)与前、后叉(5)、(6)相联接,前、后减振器(3)、(4)均是由槽形护杆(7)、活动杠杆(8)和减振弹簧(9)组成,槽形护杆(7)是前、后叉(5)、(6)下端弯曲后开槽制成,活动杆(8)被夹在槽形护杆(7)中间的槽内只能上下活动,活动杠杆(8)的后端与前、后叉(5)、(6)下端的轴(10)、(11)相联接,活动杠杆(8)的前下端与前、后轮轴(12)、(13)相联接,活动杠杆(8)的前上端与减振弹簧(9)下端相联接。减振弹簧(9)的上端与前、后叉(5)、(6)上的固定杆(14)、(15)相联接,前、后叉(5)、(6)分别通过前、后叉立管(16)、(17)下端的前、后叉套管(18)、(19)与主横梁(20)两端相联接,并且是活动联接,即:前、后叉套管(18)、(19)与主横梁(20)下所成度是可以改变的,并且通过改变它们之间的角度使自行车的功能发生改变。
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当前、后叉套管(18)、(19)与主横梁(20)两端下所成的角度分别为钝角时,前、后轮(1)、(2)张开的轮距最大,可象一般自行车一样前、后骑行运动,前、后轮(1)、(2)张开后,还要在主横梁(20)下增加一根可装卸的加强横梁(23),这两根横梁(20)、(23)均是由两根可以伸缩的套管组成,前、后轮(1)、(2)均可转向和定向,可将把横杆(30)与鞍座(31)的位置互换,自行车可反向使用,还可将主横梁(20)、加强横梁(31)一起拉长,鞍座(31)下移,人的两脚变成向前脚踏后轮(2)使用,为了保持车的稳定性,还可在后轮(2)的两外侧装上防护轮(34)。
3、按权利要求1、2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把横杆(30)下面的把立管(40)、(41)和鞍座(31)下面的座立管(42)、(43)是由两根可伸缩的套管组成,并且它们的下端分别用一根短横管(48)联接起来,而且是活动联接,即:把立管(40)、(41)和座立管(42)、(43)可平展开和并列直立,或向前、向后倾倒,还可并列向下倒垂,另外,联接它们下端的短横管(48)与前、后叉立管(16)、(17)的联接是活动联接,分别用手控螺钉(57)、(59)来固定。把立管(40)、(41)和座立管(42)、(43)的上端分别用一根短横管(60)、(61)联接起来,并且是活动联接,可装卸,两短管(60)、(61)中间有安装把横杆(30)和鞍座(31)的插管,分别用手控螺钉(66)、(67)来控制。
4、按权利要求1、3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当前、后叉套管(18)、(19)与主横梁(20)两端下所成的角度分别为直角时,前、后轮(1)、(2)也分别转向90°,然后将它们固定起来,这样,前、后轮(1)、(2)就变成了左右平行的两轮,当左、右两轮轴(32)、(33)外侧上分别用两防护杆(34)和防护轮(37)支张起两纵梁,这两根纵梁分别是由两把立管(40)、(41)和两座立管(42)、(43)水平展开变成,在两纵梁的两端分别装上把横杆(30)和加强横梁(23),中间装上两弓形杆(70)、(71),自行车就成了手拉车。
5、按权利要求1、4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将手拉车中间的弓形杆(70)、(71)放在两纵梁的下面,即:两弓形杆(70)、(71)和左、右两轮轴(32)、(33)外侧上的两防护轮护杆(34)及其防护轮(37)一起支张起两纵梁,中间装上可折叠的拉布或皮(80),手拉车就变成折叠床。
6、按权利要求1、4、5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将折叠床两纵梁的一端,即:把立管(40)和座立管(42)向上折成90°,然后在弓形杆(71)的下端短插管(81)、(82)内插入两防护轮(37),折叠床就变成了轮椅,另外,将弓形杆(70)放在轮椅的前端供人放脚。
7、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当前、后叉套管(18)、(19)与主横梁(20)两端下所成角度分别为锐角时,前、后轮(1)、(2)互相重叠在一起,两根把立管(40)、(41)和两根座立管(42)、(43)也分别并列放下,向下倒垂,把横杆(30)和加强横梁(23)也分别卸下,放在互相重叠在一起的前、后轮(1)、(2)两侧的下边,分别将放下来的把立管(40)、(41)与座立管(42)、(43)的下端互相联接起来,上端用卸下来的弓形杆(70)、(71)联接起来,然后将两防护轮(37)分别安装到转到下面的两短横管(60)、(61)中间的插管内,这样就给折叠后的自行车的下面装上了两防护轮(37)供人们拖拉,左、右两脚踏板(97)、(98)分可别转向内侧,然后用可折叠的拉布或皮(80)上下包裹起来,供人随身携带,这样就将自行车折叠成了皮箱形。
8、按权利要求1、5、6、7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可折叠的拉布或皮(80)的四周和中间分别用可以折叠的丝(83)、(84)、(85)、(86)、(87)、(88)联接起来,用四根支张杆(89)、(90)、(91)、(92)将其张开,支张杆(91)、(92)的下端通过手控螺钉(93)、(94)固定在两座立管(42)、(43)上,这样就变成了自行车棚,不用时折叠起来,固定在主横梁(20)上,可折叠的拉布或皮(80)还能做折叠床、轮椅中间的拉布,还能用来包裹折叠起来的自行车,还能作自行轿车上的顶棚和车内的座、靠布。
9、按权利要求2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两座立管(42)、(43)并列向上直立供人们骑行使用,还需要用两根弓形杆(70)、(71)分别将两根座立管(42)、(43)与后叉(6)的下端相联接起来,弓形杆(70)的结构是中间有一根可伸缩的套管,用手控螺钉(72)来控制其伸缩,然后将可伸缩套管的两端弯曲成90°,并且两边弯曲的长度也相同,在弯曲后的两边分别装上可转向的联接槽(74)、(75)、(76)、(77)四个,并且上面有手控螺钉,另一弓形杆(71)的结构与弓形杆(70)的结构相同,但在弓形杆的伸缩管两端焊有短插管(81)、(82)用来安装两防护轮(37)或鞍座(31),弓形杆(70)、(71)还可用来做手拉车中间的横梁,还能做折叠床的腿,还可用来做组合两自行车的组合联接杆。
10、按权利要求1、9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两辆多功能自行车通过四根弓形杆(103)、(104)、(105)、(106)组合起来后,两把横杆(115)、(116)的组合是将两根把横杆(115)、(116)一端分别开槽后,用其上的手控螺钉(117)固定联接起来,然后将联接起来的两把横杆(115)、(116)的两端也分别开槽后与两前叉立管上端的两根转向曲柄(118)相联接,使两前叉(121)、(122)转向一致,这样就可将两自行车组合起来使用。
11、按权利要求1、10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将在组合起来的两多功能自行车下面的两弓形杆(103)、(104)上安装轻质、可折叠的地板(123),上面支张起可折叠的棚(126),前、后分别装上挡风套(127)、(132)中间挂上挡风帘(138),两鞍座(135)安装在弓形杆(104)两端焊的两插管内,另外挡风套上装有挡风玻璃、照明灯、转向灯,动靠手推杆(139)推动,也可在脚踏轮(140)的固定杆(141)、(142)上装上小型动力机(143),并且,我们将小型动力机(143)做成手提式可随时装卸,传动方式可在小型动力机(143)的驱动轴上装上槽形橡胶轮直接与后轮接触磨擦传动,也可在动力机的驱动轴上装上齿轮与自行车的链条(144)直接联接传动,另外还要在车上装上小型电池,这样一辆较完整的自行车就组成了。
12、按权利要求1、7、11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左、右两曲柄管(97)、(98)一端粗,一端细,脚踏板轴(99)一端弯成90°,与曲柄管细的一端相联接,用手控螺钉(100)来控制脚踏板向内、向外转。曲柄管(97)粗的一端与脚踏轮轴(101)相联接,用手控螺钉(102)固定,由于左、右两曲柄管(97)、(98)一端粗,一端细,并且均可装卸,这样,左、右两曲柄管(97)、(98)上下联接起来就变成手推杆(139)。
13、按权利要求1、2规定的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为了保持车身稳定性,前、后轮轴(32)、(33)的外端有安装防护轮护杆(34)的插管(35),插管(35)上面有手控螺钉(36)控制防护轮护杆(34)的提起和放下,防护轮护杆(34)的另一端有安装防护轮(37)的插管(38),防护轮轴(39)一端弯曲成90°,插入插管(38)内用手控螺钉固定,防护轮(37)还可安装在弓形杆(71)的下面两端的插管(81)、(82)内变成轮椅的防护轮,还能安装在折叠后自行车的下面,供人们拖拉,还能够用来支张手拉车两轮上的两纵梁,还能支张起前、后挡风套的中间部位。
14、按权利要求1、2、3、4、5、6、7、8、9、10、11、12、13规定多功能自行车装置,其特征是:一辆自行车可以具有以上所述的全部功能,也可以具有以上所述的部分功能,还可以只具有以上所述的其中一种功能。

说明书全文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多功能自行车,特别是一种能够根据人们的不同需要,一辆多功能自行车即能象一般自行车一样脚踏骑行,又能折叠成皮箱形随身携带,又能变成拖拉行李和货物使用的手拉车,又能变成折叠床,又能变成轮椅,又能将主横梁拉长,前后轮互相变换,鞍座下移,人的两脚向前脚踏后轮使用,后轮上的防护轮可以随时放下和提起来,又能随时装上折叠棚供人们防雨防晒,又能将两辆多功能自行车组合起来使用,又能随时装上小型动机,又能用手推杆推动自行车运动,又能将两组合起来的多功能自行车变成小型自行轿车。

现有的自行车主要有前轮、后轮、车架、方向把、踏板、鞍座等组成,这种自行车的形状固定不变,使用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人们要求一辆自行车具有多种用途的目的。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即现象一般自行车一样脚踏自行使用,又能将自行车变形、折叠、组合,使其具有多种 用途的多功能自行车。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它的前、后轮主要是小型车轮,分别通过前、后减震器与前、后叉相联接,前、后叉通过前、后叉立管下端的套管与一根主横梁和一根可以装卸的加强横梁相联接,这两根横梁均可以伸缩,前、后叉均可转向,均可用手控螺钉来固定,并且前、后叉与主横梁的联接是活动联接,即:前、后叉套管与主横梁下所成的度是可以改变的,并且通过改变它们之间的角度,使自行车的功能发生改变,即:当前、后叉套管与主横梁下所成角度分别为钝角时,前、后轮张开的轮距最大,可实现象一般自行车一样骑行。由于前、后叉均可转向,所以前、后轮互变,自行车反向使用,还能将两横梁拉长,前、后轮互变,鞍座下移,人们两脚向前踏后轮使用。为了保持车的稳定性,前、后轮轴外端有安装防护轮护杆的插管,用螺钉固定,防护轮可根据需要随时放下和提起,也可将防护轮杆和防护轮卸下。如果前、后叉套管与主横梁下所成角度分别为直角,并且,前、后轮转向90°,这样前、后轮将变成左右平行的两轮,这就给实现自行车变成手拉车、折叠床、轮椅创造了条件, 但左、右平行的两轮上还需要有两根纵梁才能满足要求,这两根纵梁可分别由两根把立管和两根座立管平展开来完成,因为我们将把立管、座立管做成两根不但分别可以伸缩,而且两立管下端向中间可以对折、水平展开,还可向前、后倾斜,还可并列向上直立和并列向下倒垂,这两根把立管和两根座立管的下端分别用一根短横管联接起来,并且这根联接短横管中间分别与前、后叉立管上端转向套管相联接,并且均是活动连接,两立管上端分别用短横管联接,并且短横管中间有安装把横杆和鞍座的插管,用手控螺钉固定,可装卸。两座立管并列向上直立供人们骑行使用时,还需要用两根弓形杆分别将两根座立杆与后叉下端联接起来,用来加固两座立管的稳定性和后叉的安全性,并且这两根弓形杆还能做手拉车中间的横梁,手拉车两纵梁两端的横梁是把横杆和加强横梁变成。两根防护轮护杆向上支张起手拉车两纵梁。这样一辆完整的手拉车就组成了。如果将手拉车中间的弓形杆放在两纵梁的下面,手拉车就变成折叠床了,如果将防护轮护杆上防护轮卸下,安装在其中一根弓形杆的下面,两根纵梁一端向中间折成90°,折叠床就变成轮椅,另一根弓形杆 放在轮椅的前端供人们放脚。折叠床和轮椅中间需要有一条可折叠的拉布,这拉布还可用来做防雨防晒的棚。前、后叉套管与主横梁下所成的角度分别为锐角时,两轮互相重叠在一起,两根把立管和两根座立管也分别并列放下向下倒垂,把横杆和加强横梁也分别卸下,放在两轮两侧,用来连接并列放下来的把立管和座立管的下端,上端用卸下来的两弓形杆联接起来,弓形杆的中间管是可以伸缩,另外两脚踏板分别转向内侧,因为我们将自行车的左、右曲柄杆变成了曲柄管,一端粗,一端细,脚踏板轴弯成90°与曲柄管细的一端相联接,用手控螺钉控制脚踏板转向内或转向外,曲柄管粗的一端与脚踏轮轴相联接,用手控螺钉固定。由于曲柄管一端粗一端细,并且均可装卸,这样,左、右两曲柄联接起来就变成了手推杆。另外,折叠起来的自行车外面还需用可折叠的布或皮上、下包裹起来,下端装上两防护轮,供人随身携带。另外弓形杆还能将两个自行车组合起来使用。两自行车方向的组合是将两把横杆联接起来,与两前叉立管上端的转向曲柄连接起来完成。如果在组合起来的两自行车下面的弓形杆上装上轻质可折叠的地板,上面装上棚,前、后装 上挡套,中间挂上挡风帘,两鞍座装在弓形杆上,动力靠手推杆推动,也可在脚踏轮的固定杆上安装上小型动力机,并且将小型动力机做成手提式,可随时装卸,并在动力机的驱动轴上装上槽形橡胶轮,直接与后轮接触磨擦转动,也可在动力机的驱动轴上装上齿轮与链条联接转动,这样一辆自行轿车就组成了,并且一辆自行车可以具有以上所述的全部功能,也可以只具有以上所述的部分功能,还可以只具有其中一种功能。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多功能自行车骑行使用的结构图。

图2.多功能自行车反向使用的结构图。

图3.多功能自行车变成手拉车使用的结构图。

图4.多功能自行车变成折叠床使用的结构图。

图5.多功能自行车变成轮椅使用的结构图。

图6.多功能自行车变成带棚自行车使用的结构图。

图7.多功能自行车变成手提箱形使用的侧面结构图。

图8.多功能自行车组合起来使用的结构图。

图9.多功能自行车变成自行轿车使用的侧面结构图。

参照图1,前轮(1)、后轮(2)分别通过前减振器(3)、后减振器(4)与前叉(5)和后叉(6)相联接,前、后减振器(3)、(4)均是由槽形护杆(7)、活动杠杆(8)、和减振弹簧(9)组成,槽形护杆(7)是前、后叉(5)、(6)下端弯曲后开槽制成,活动杠杆(8)被夹在槽形护杆(7)中间的槽内只能上下活动,活动杠杆(8)的后端与前、后叉(5)、(6)下端的轴(10)、(11)相联接,活动杠杆(8)的前下端与前、后轮轴(12)、(13)相联接,活动杠杆(8)的前上端与减振弹簧(9)下端相连接。减振弹簧(9)的上端与前、后叉(5)、(6)上的固定杆(14)(15)相联接,这样在前、后轮(1)(2)左、右两侧均装上了减振器。前叉(5)、后叉(6)分别通过前叉立管(16)和后叉立管(17)下端的前叉套管(18)和后叉套管(19)与主横梁(20)两端相联接,并且是活动联接,即:前、后叉套管(18)、(19)与主横梁(20)两端下所成角度是可以改变的,用手控螺钉(21)、(22)来固定,手控螺钉的结构是在螺钉的后端装上手柄,可直接用手来旋动螺钉。 通过改变前叉套管(18)和后叉套管(19)与主横梁(20)两端下所成的角度,使自行车的功能发生改变。如,当前、后叉套管(18)、(19)与主横梁(20)两端下所成角度分别为钝角时,前、后轮(1)、(2)张开的轮距最大,前、后轮(1)、(2)可向一般自行车一样前后骑行运动,前、后轮(1)、(2)张开后,还要在主横梁(20)下增加一根加强横梁(23),它的两端开槽后用手控螺钉(24)、(25)与前、后叉套管上螺钉空联接起来。主横梁(20)和加强横梁(23)均是由两根可以伸缩的套管组成,伸缩套管的中间分别用手控螺钉(26)、(27)控制伸缩,另外,前、后叉(5)、(6)在前、后叉套管(18)(19)内均可转动,也可用前、后叉套管(18)、(19)上的手控螺钉(28)、(29)将其固定。这样前、后轮(1)、(2)均可转向,这就给自行车反向使用创造了条件。

如图1、2所示。前、后轮(1)、(2)互变,即:将把横杆(30)与鞍座(31)的位置互换,主横梁(20)、加强横梁(23)一起拉长,鞍座(31)下移到前叉立管 (16)上端内,人的两脚变成向前脚踏后轮(2)使用。另外,为了保持车的稳定性,前、后轮轴(32)、(33)的外端有安装防护轮护杆(34)的插管(35),插管(35)上面有手控螺钉(36)控制防护轮护杆(34)的提起和放下,防护轮护杆(34)的另一端有安装防护轮(37)的插管(38),防护轮轴(39)一端弯曲成90°插入插管(38)内用手控螺钉固定,另一侧的防护轮的结构同上。

如图1、3所示,如果前、后叉套管(18)、(19)与主横梁(20)两端下所成的角度分别为直角时,前、后轮(1)、(2)也分别转向90°,并且分别用安装在前、后叉套管(18)、(19)上的手控螺钉(21)、(22)、(28)、(29)将它们固定起来,这样前、后轮(1)、(2)就变成左、右平行的两轮,这样就给我们将自行车变成手拉车、折叠床、轮椅创造了条件。手拉车左、右两轮(1)、(2)的轴(32)、(33)外侧上分别用两防护轮护杆(34)和防护轮(37)支张起的两纵梁,这两根纵横分别是由把横杆(30)下面的两把立管(40)、 (41)和鞍座(31)下面的两座立管(42)、(43)水平展开变成的。因为把横杆(30)下面的两把立管(40)、(41)和鞍座(31)下面的两座立管(42)、(43)是由两根长度相同,可伸缩的两套管做立管,并且中间用手控螺钉(44)、(45)、(46)、(47)来控制其伸缩,它们的下端分别用一根短横管(48)联接,并且是活动联接,即:如两把立管(40)、(41)下端分别有根短轴(49)、(50)一端开槽后与两把立管(40)、(41)下端相联,用手控螺钉(51)、(52)控制两把立管(40)、(41)水平展开或并列直立,两短轴(49)、(50)的另一端插入短横管(48)内,并能在其内转动,用手控螺钉(53)、(54)来控制两立管向前、向后方向倾倒的角度,和两立管并列向上直立或并列向下倒垂。另外,短横管(48)中间垂直焊接一根短轴(55),这根短轴(55)插入短管(56)内,并且用短管(56)上的手控螺钉(57)固定,短管(56)另一端与前叉立管(16)上端的转向套管(58)相焊接在一起,而转向套管(58)与前叉立管(16)的连接是活动联接,用手控 螺钉(59)控制其转动。两根座立管(42)、(43)下端的结构与两把立管(41)、(42)下端的结构相同,并且它们的长度也相同;它们的上端分别用短管(60)、(61)联接起来,并且是活动联接,分别用手控螺钉(62)、(63)、(64)、(65)来控制两短管的(60)、(61)的装卸,两短管(60)、(61)中间有安装把横杆(30)和鞍座(31)的插管,因为在把横杆(30)中间垂直焊接有短管和鞍座(31)下面有短座管,可分别插入两短管(60)、(61)中间的插管内,分别用手控螺钉(66)、(67)来控制,把横杆(30)上面有前、后闸线把柄(68)、(69),另外,两座立管(42)、(43)并列向上供人们骑行使用,还需要用两根弓形杆(70)、(71)分别将两根座立管(42)、(43)与后叉(6)的下端相联接起来,用来加固两座立管(42)、(43)的稳定性和后叉(6)的安全性,弓形杆(70)、(71)的结构相同均是中间有一根可伸缩的套管,分别用手控螺钉(72)、(73)来控制其伸缩,然后将中间伸缩套管的两端弯曲成90°,并且两端弯曲的 长度也相同,另外如弓形杆(70)在弯曲后的两边分别装上可转向的联接槽(74)、(75)、(76)、(77)四个,并且上面有手控螺钉,然后用可转向的联接槽(74)、(76)分别与座立管(42)和后叉(6)下端上的螺钉空相联接。另一根弓形杆(71)与座立管(43)和后叉(6)的联接同上。另外,这两根弓形杆(70)、(71)还能做手拉车的两纵梁中间的横梁,即:如用弓形杆(70)上的四个联接槽(74)、(75)、(76)、(77)与水平展开的把立管(40)和水平展开的座立管(42)相联接,另一根弓形杆(71)与把立管(41)和座立管(42)的联接同上。而手拉车纵梁两端的横梁分别是将把横杆(30)两端开槽后用手控螺钉(78)、(79)与两纵梁的一端相联接,另一端是将加强横梁(23)卸下与其相联接,并用手控螺钉(24)、(25)固定。这样一辆完整的手拉车就组成了。

如图3、4所示,如果将手拉车中间的弓形根(70)、(71)放在两纵梁的下面,即:两弓形杆(70)、(71)和左右两轮轴(32)、(33)外侧上的两防护 轮护杆(34)及其护轮(37),一起支张起由两根把立管(40)、(41)和两座立管(42)、(43)水平开展变成的两纵梁,然后在其中间装上可折叠的拉布或皮(80),手拉车就变成了折叠床。

如图4、5所示,如果将折叠床下其中一根弓形杆(71)伸缩管的两端焊上两个短插管(81)、(82),然后将两防护轮(37)从两防护轮护杆(34)上卸下,插入插管(81)、(82)内,然后将把立管(40)和座立管(42)向上折成90°,折叠床就变成了轮椅。而弓形杆(70)放在轮椅的前端,供人放脚。另外,折叠床和轮椅中间均需要有一块可折叠的拉布或皮(80)。这块拉布或皮(80)还能做自行车的折叠棚。

如图6所示,可折叠的拉布或皮(80)的四周和中间分别用可以折叠的丝(83)、(84)、(85)、(86)、(87)、(88)联接起来,并且用四根支张杆(89)、(90)、(91)、(92)将其张开,支张杆(91)、(92)的下端通过手控螺钉(93)、(94)固定在两座立管(42)、(43)上,不用时折 叠起来,固定在主横梁(20)上。

如图7所示,如果前、后叉套管(18)、(19)与主横梁(20)两端下所成角度分别为锐角时,前轮(1)与后轮(2)将互相重叠在一起,两根把立管(40)、(41)和两根座立管(42)、(43)也分别并列放下,向下倒垂,把横杆(30)和加强横梁(23)也分别卸下,放在互相重叠在一起的前、后轮(1)、(2)两侧的下边;用来分别联接放下来的把立管(40)、(41)与座立管(42)、(43)的下端,上端分别用卸下来的两弓形杆(63)、(64)联接起来。另外安装把横杆(30)和鞍座(31)的短管(60)、(61)也转到下面,并且把横杆(30)和鞍座(31)均已卸下,鞍座卸下插入后叉立管(17)的上端。这样就可将两防护轮(37)卸下,分别插入短管(60)、(61)的插管内,这样就给折叠后自行车的下面装上了两防护轮(37)供人们拖拉。另外,左、右两脚踏板(95)、(96)分别转向内侧。因为我们将自行车的左、右两曲柄杆变成两曲柄管(97)、(98),并且一端粗,一端细,脚踏板轴(99)一端弯曲成90° 与曲柄管细的一端相联接,用手控螺钉(100)来控制脚踏板向内、向外转。曲柄管(97)粗的一端与脚踏轮轴(101)相联接,用手控螺钉(102)固定。另外,折叠起来的自行车外面用可折叠的拉布或皮(80)上、下包裹起来,供人们随身携带。

如图8所示,将两辆多功能自行车的四根弓形杆(103)、(104)、(105)、(106)分别用其上的联接槽与两辆多功能自行车的两主横梁(107)、(108)、两加强横梁(109)、(110)和两前叉套管(111)、(112)、两后叉套管(113)、(114)互相联接起来,这样两辆多功能自行车的车身相组合后,两根把横杆(115)、(116)的组合是将两根把横杆(115)、(116)的一端分别开槽后,用其上的手控螺钉(117)固定联接起来,然后将联接起来的两根把横杆(115)、(116)的两端也分别开槽后,与两前叉立管上端的两根转向曲柄(118)相联接,用两端的手控螺钉(119)、(120)联接,使两前叉(121)、(122)的转向一致。

如图8、9所示,将组合起来的两多功能自行车上的弓 形杆(103)、(104)上装上轻质、可折叠的地板(123),然后分别将自行车上并列直立的两根把立管分开和两根座立管分开,前面分别用两辆多功能自行车上的其中两根把立管(124)与地板(123)的前端相联接,分别用另外两根把立管(125)与车棚(126)相联接,它们和弓形杆(105)一起支张起前挡风套(127),前挡风套(127)上装有转向灯、照明灯(128)、挡风玻璃(129),后面分别用两多功能自行车上的其中两根座立管(130)与地板(123)的后端相联接,分别用另外两根座立管(131)一起支张起车棚(126),并且它们一起支张起后挡风套(132),后挡风套(132)上安装有转向灯(133),挡风玻璃(134)。另外弓形杆(104)两端焊有插两防护轮的插管,现在插入两鞍座(135),弓形杆(106)和两鞍座(135)一起支张另一辆多功能自行车上的可折叠的拉布或皮(136),供人们座或靠,另外两防护轮护杆(137)一端固定在主横梁上,另一端分别支张起前、后挡风套(127)、(132)的中间部位,另外还要在前、后挡风套(127)、 (132)之间的两外侧挂上挡风帘(138),动力靠手推杆(139)推动,因为多功能自行车左右两曲柄管(78)、(79),一端粗,一端细,并且均可装卸,这样,左、右两曲柄管(78)、(79)上下联接起来就变成了手推杆(139),也可在脚踏轮(140)的固定杆(141)、(142)上装上小型动力机(143),并且,我们将动力机(143)做成手提式,可随时装卸。传动方式可在动力机的驱动轴上装上槽形橡胶轮直接与后轮接触磨擦传动,也可在动力机的驱动轴上装上齿轮与自行车的链条(144)直接联接传动。另外还要在车上装上小型电池,这样一辆较完整的自行轿车就组成了。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