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头碗

阅读:425发布:2020-05-12

专利汇可以提供车头碗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 自行车 用的 车头碗 组,该车头碗组于上碗组的上塞与调整盖之间及下碗组的下塞与座圈之间,各排列有一系列滚珠,其主要特征在于:滚珠与调整盖或座圈之间各衬置一垫环,该垫环设有配合滚珠的弧形抵面,且于内周缘衍设一圈供限止环以相对应钩缘形成卡制的卡檐,配合限止环以紧配合方式结合于上塞或下塞的内周面,让垫环有效地压持于滚珠表面,组成一新型车头碗组。,下面是车头碗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车头碗组,该车头碗组于上碗组的上塞与调整盖之间,以及下碗组 的下塞与座圈之间,各排列有多个滚珠,其特征在于:
上碗组于调整盖的弧形抵面与滚珠之间,衬置有一金属垫环,该垫环的环面 形成配合滚珠的弧形抵面,且垫环内缘衍设一圈卡檐,供限止环以顶缘相对应的 钩缘形成滑设卡制,且限止环以紧配合形态结合于上塞的内周面开口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头碗组,其特征在于:其中于下碗组的座圈与 滚珠之间,衬置有一金属垫环,该垫环于环面形成配合滚珠的弧形抵面,且垫环 内缘衍设一圈卡檐,供限止环以底缘相对应的钩缘形成滑设卡制,并让限止环以 紧配合形态结合于下塞的内周面开口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头碗组,其特征在于:其中垫环是以冲制 方式成型的质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头碗组,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垫环是经过 热处理的金属环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头碗组,其特征在于:垫环的卡檐与限止 环的钩缘之间留设有狭小的间隙。

说明书全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于自行车车头碗

在自行车的组成结构中,普遍会于前叉直管与车架前管之间,套置适当的车 头碗组,藉以方便车把与前叉的结合,并满足自行车转向控制的需要;而目前一 般的车头碗组构造是如图4、5所示,其车头碗组可以分为上、下碗组10、2 0,该上碗组10是由一系列排置于环形滚珠巢132的滚珠13,滑置定位于 上塞11与调整盖12相对应的弧形抵面112、122之间构成,且调整盖1 2可以其内螺纹与前叉直管顶段的外螺纹相螺合,配合迫紧帽14的螺设盖合, 让自行车前叉以直管结合于车架的前管50中,而下碗组20亦是由一系列滚珠 23藉滚珠巢,滑置定位于下塞21与座圈22相对应的弧形抵面212、22 2之间构成;如此,利用前述的上、下碗组10、20组成自行车的车头碗组, 让自行车前叉以直管稳固地结合于车架前管中,并保持灵活顺畅的转向控制效果。

目前如图4、5所示传统的车头碗组构造,虽然已能提供自行车灵活顺畅的 转向控制效果,但由于其结构设计未臻完善,因此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尚存在下 列缺弊:

(一)、组装容易发生错误:基于供自行车行或消费者自己组装的需求,目前车 头碗组的滚珠13、23大多是镶嵌于环形滚珠巢132中,再由滚珠巢132 将滚珠13、23组置于上、下碗组10、20构造中,藉以避免滚珠13、2 3四处散落;但是这样的设计,不仅导致车头碗组的成本增加,且因滚珠巢13 2具有特定的组装方向,一般人既使自行组装出错亦难察知〔如图5所示〕,并 造成自行车转向控制不灵活及车头碗组过度磨损等困扰;

(二)、调整盖容易脆化、变形及丧失必要的精度:由于上塞11与调整盖12 及下塞21与座圈22相向夹置滚珠13、23,为避免这些构件的抵面112、 122、212、222硬度无法长期承受滚珠13、23的作用,因此必须 于这些构造加工完成后,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提高这些构件的表面硬度;但是经 过热处理后,这些构件难免会有结构脆化的现象,且加工精度多少会产生些微的 变形,特别是调整盖12必需同时以抵面122压持滚珠13及以内螺纹螺合前 叉直管顶段,最容易受到热处理影响;这是因为

(1)当调整盖12以硬度高且已些微变形的内螺纹螺合于自行车前叉直管顶段 的外螺纹时,前叉直管顶段的外螺纹很容易就会受到磨损,直接影响前叉与调整 盖12螺合的稳固性、精密性及耐用性;

(2)由于调整盖12的结构已经脆化,因此当其螺合于自行车前叉直管顶段时, 如果操作者用力过大,就很可能会让调整盖12产生崩裂破损的现象,大大地降 低了车头碗组应有的耐用性;

(3)由于调整盖12的内螺面及抵面122是分开加工的,两者间本已存有些 微的误差,再加上调整盖12因热处理产生的变形,使得调整盖12螺合定位后, 其周缘的抵面122实在很难均匀地压持于每一颗滚珠13上,容易造成上碗组 10单边局部受力的不良现象,影响自行车转向控制的顺畅性及车头碗组的耐用 性;

(三)、滚珠受力负荷大:由于车头碗组的滚珠13、23是镶嵌于滚珠巢13 2中,这使得可以排列于上塞11与调整盖12及下塞21与座圈22之间的滚 珠13、23数目大为减少〔一般约仅有16颗左右〕,造成各滚珠13、23 的受力负荷大,不仅滚珠13、23容易产生磨损变形,并且会影响自行车的转 向控制效果,诚有再加以研究改进的必要。

缘是,本创作人即针对上述传统车头碗组的各项缺弊,积极加以研究改进, 经长期的努力试作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便利且耐用性及精度绝佳的车头碗组;基 于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于滚珠与调整盖或座圈之间各衬置一垫环,该垫环设有 精确配合滚珠的弧形抵面,且内缘衍设一圈卡檐,可供限止环以相对应的钩缘形 成卡制,而限止环是以紧配合方式结合于上塞或下塞的内周面,有效地让垫环压 持于一系列滚珠表面而避免滚珠任意掉出,组构成一种车头碗组;

如此,利用垫环及限止环的设计,可以于制造者加工时,就直接将一系列滚 珠结合于车头碗组的上塞及下塞处,不仅可提高组装的便利性,并且绝无装配错 误的困扰,同时因为垫环的硬度已足够承受滚珠的负荷,上碗组的调整盖或下碗 组的座圈就无需再作热处理,有效克服因调整盖热处理衍生的种种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转向控制顺畅性及平稳性的车头 碗组;承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滚珠无需镶嵌于滚珠巢中,不仅可以降低成本, 并能大幅增加滑设于上塞与调整盖及下塞与座圈之间的滚珠数目,让各滚珠的负 荷更小且更平均,进一步提高自行车转向控制的顺畅性及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车头碗组,该车头碗组于上碗组的上塞 与调整盖之间,以及下碗组的下塞与座圈之间,各排列有多个滚珠,其特征在于:

上碗组于调整盖的弧形抵面与滚珠之间,衬置有一金属垫环,该垫环的环面 形成配合滚珠的弧形抵面,且垫环内缘衍设一圈卡檐,供限止环以顶缘相对应的 钩缘形成滑设卡制,且限止环以紧配合形态结合于上塞的内周面开口侧。

在上述的车头碗组中,于下碗组的座圈与滚珠之间,可衬置有一金属垫环, 该垫环于环面形成配合滚珠的弧形抵面,且垫环内缘衍设一圈卡檐,供限止环以 底缘相对应的钩缘形成滑设卡制,并让限止环以紧配合形态结合于下塞的内周面 开口侧;

并且,垫环可以冲制方式成型的质环片;或者经过热处理的金属环片;

另外,垫环的卡檐与限止环的钩缘之间可留设有狭小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 知,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结构设计,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组装快速便利且无装配错误之忧:请参看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 车头碗组于制造生产时,直接利用垫环15及限止环16将一系列滚珠13、2 3组置于上、下碗组10、20构造中,不仅有效地省去滚珠13、23镶嵌于 滚珠巢132的加工成本及时间,并且自行车行或消费者购回后,只要将调整盖 12及座圈22加以结合,就可以快速便利地完成车头碗组的组装,并且绝无装 配错误的困扰;

(二)、可降低热处理成本且提高产品精度:本实用新型利用经过热处理或硬度 足够大的垫环15,直接压持于滚珠13、23表面,垫环15可长期承受滚珠 13、23的作用力,使得调整盖12及座圈22都无需再进行热处理,这不仅 可以有效减少调整盖12及座圈22的热处理成本与时间,并且调整盖12及座 圈22不会因热处理而产生变形,确保车头碗组产品的精度;

(三)、可提高产品的耐用性:承前所述,由于调整盖12无硬度变化及热处理 变形,使得调整盖12以内螺纹螺合于自行车前叉直管顶段的外螺纹时,可以避 免调整盖12及前叉直管的螺纹受到磨损,再加上调整盖12不会有结构脆化的 问题,不仅可以确保自行车前叉与调整盖12螺合的稳固性及精密性,并可进一 步提高车头碗组的耐用性;

(四)、滚珠受力平均且转向控制灵活顺畅:本实用新型的垫环15以其精确配 合滚珠13、23的抵面152压持于一系列滚珠13、23表面,当上碗组1 0的调整盖12螺合定位后,垫环15可以有效平均地压持于每一颗滚珠13上, 绝传统结构易产生单边局部受力的不当现象,从而可确保自行车转向控制的顺畅 性及车头碗组的耐用性;

(五)、减轻滚珠的受力负荷:本实用新型的一系列滚珠13、23是直接排列 于上塞11与调整盖12及下塞21与座圈22之间,可以增加滚珠13、23 的数目〔一般约为26颗〕,有效减轻各滚珠13、23的受力负荷,让自行车 的转向控制更为灵活顺畅。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碗组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调整盖、垫环、 限止环、滚珠及上塞的装配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碗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进一步显示本实用新型调整盖、 垫环、限止环、滚珠及上塞的组置形态。

图4是传统车头碗组的组合剖视图。

图5是传统车头碗组的上碗组的立体分解图,用以说明滚珠用珠巢定位时容 易装配错误的实施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装便利且耐用性及精度绝佳的车头碗组;如图1所示, 该车头碗组是由上碗组10及下碗组20共同组成,其上碗组10以上塞11与 调整盖12对应的弧形抵面112、122相向夹置一系列滚珠13,且调整盖 12以内螺纹螺合前叉直管顶段的外螺纹,而下碗组20是以下塞21与座圈2 2对应的弧形抵面212、222相向夹置一系列滚珠23,通过上、下碗组1 0、20的组合,组构成车头碗组的基本结构;由于这些构造是与前述传统相类 同,且非本案的创作重点,容不赘述。

续请参看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特征是在于:在一系列滚珠 13、23与调整盖12或座圈22之间各衬置一垫环15,且垫环15于内周 缘形成一圈卡檐154,供限止环16以顶缘的钩缘162形成滑设卡制;其中:

垫环15是一种以冲制方式直接成型的环形金属片体,其可为具相当硬度的 钢质片体,或者是以热处理方式增加金属环片的硬度,藉以让垫环15具有足够 的耐磨强度,来承受滚珠13、23产生的作用力;而对应于调整盖12或座圈 22的抵面122、222,该垫环15环面形成精确配合滚珠13、23的弧 形抵面152,并于垫环15的内缘衍设一圈适当宽度的卡檐154,可以供限 止环16以相对应的钩缘162形成卡制;

前述限止环16是一精密配合上、下塞11、21内径规格的环形片体,藉 以让限止环16直接利用紧配合方式,稳固地结合于上塞11或下塞21的内周 面开口侧;该限止环16于外侧端缘向外衍设一圈钩缘162,使得限止环16 可利用钩缘162钩持垫环15相对应的卡檐154,让垫环15可以滑设形态 压持于一系列滚珠13、23表面,并能有效避免滚珠13、23任意掉出,同 时利用垫环15卡檐154与限止环16钩缘162之间留设的狭小间隙,让垫 环15保持良好的活动性,确保滚珠13、23及垫环15的滑动顺畅性;

如此,相关业者于制造车头碗组时,只要将一系列滚珠13、23沾黄油后 整齐地排列于上塞11或下塞21的抵面112、212处,再把垫环15盖合 压持于滚珠13、23上,配合将限止环16以紧配合方式冲塞定位于上、下塞 11、21的内周面开口侧,就可以利用限止环16的卡制,让垫环15及一系 列滚珠13、23稳固地结合于上塞11及下塞21处,组构成一种全新的车头 碗组;

当自行车行或消费者购回车头碗组后,只要直接将调整盖12及座圈22加 以结合,就可以完成车头碗组的装配,相当地便利快速,且绝无装配错误的困扰, 同时因为垫环15的硬度已足够承受来自滚珠13、23的作用力,使得上碗组 10的调整盖12及下碗组20的座圈22完全不必再经过热处理,就能组装成 精密耐用的车头碗组,不仅有效降低车头碗组的制造成本,并能克服传统车头碗 组因调整盖12热处理后衍生的种种困扰。

相关专利内容
标题 发布/更新时间 阅读量
改良结构的车头碗组 2020-05-24 458
车头碗组的卡式锥型珠碗 2020-05-26 290
车头碗组装置 2020-05-19 664
车头碗组 2020-05-12 425
车头碗组 2020-05-12 93
隐藏式自行车车头碗 2020-05-21 614
车头碗螺母 2020-05-14 840
自行车的车头碗组结构 2020-05-21 732
自行车的车头碗组 2020-05-23 247
车头碗组轴承 2020-05-16 276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