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热处理 / 碳氮共渗 / 一种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模具专用稀土、氮多元共渗剂及其制备方法

阅读:278发布:2021-01-01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模具专用稀土、氮多元共渗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 发明 涉及一种模具 钢 专用稀土 硼 、 碳 、氮多元共渗剂,主要应用于在高温、高压下使用的模具钢,表面硬度要求较高、耐热疲劳性较好;目的是提高模具的 耐磨性 、抗高温 氧 化性、热疲劳性。通过采用在固体硼氮碳共渗:930℃×4h(RE-BNC共渗)—1020℃×30min(淬火)—600℃×30min(回火)—550℃×4h(RE-NC共渗两次)—180℃×4h(回火)工艺来提高模具钢的表面性能。,下面是一种模具专用稀土、氮多元共渗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模具专用稀土、氮多元共渗剂,包括渗剂和催渗剂,其特征在于:渗剂包括木炭活性炭、尿素、无硼砂;催渗剂包括碳酸钠、氯化铵、碳酸稀土混合物、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
La2(CO3)3-1 45-65%,
Ce2(CO3)3-01 35-55%;
其中:稀土La2(CO3)3-1成分为: TREO不小于45
La2O3/REO不小于99
稀土杂质/REO不小于1.0
稀土Ce2(CO3)3-01成分为: TREO不小于45
CeO2/REO不小于99
稀土杂质/REO不小于1.0
TREO为稀土化物总量,REO为稀土元素氧化物。
3.一种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硼碳氮共渗:包括高温共渗:930℃×4h(RE-BNC共渗)→1020℃×20min(淬火)→600℃×30min(回火);
该阶段的配比: 20-30%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20-30%尿素
20-30%硼砂
6-8%碳酸钠
10-20%碳酸稀土混合物
1-2%氯化铵
1-2%铝粉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渗剂粉碎成1-2mm的颗粒,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装箱;
(2)工件装箱前,用清洗剂清理表面油污,再用热水将工件表面清洗、烘干;
(3)渗剂铺满箱体底部、压实,渗剂厚度30-40mm;
(4)工件放置在箱体中间部位,搬运工件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工件表面,防止工件表面二次污染,工件周围用渗剂填满、压实,工件与箱壁间距不小于20mm;
(5)工件顶部用渗剂覆盖、压实,工件与箱盖间距不小于40mm,但箱盖与渗剂之间不能有间隙,必须填满压实后,才能封盖;
(6)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保温时间:5 min / mm;
(7)工件淬火时,将工件从箱内快速取出,最低淬火温度不小于980℃,冷却至
80-100℃,立即回火;
(8)回火时,加热速度控制在60-80℃/h,600℃保温30min,随炉冷却;
第二步:氮碳共渗:包括低温共渗:550℃×4h→随炉冷却;
该阶段的配比: 30-40%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35-45%尿素
3-4%碳酸钠
1-2%氯化铵
10-20%碳酸稀土混合物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低温共渗时,清理工件表面残余渗剂、去除油污;
(2)渗剂粉碎成颗粒,颗粒直径在1-2mm,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装箱;装箱过程按第一步中(2)~(5)操作;
(3)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550℃保温,保温时间:5 min / mm,出炉后,工件空冷;
第三步:氮碳共渗:包括低温共渗:550℃×4h→随炉冷却→回火:180℃×4h;
该阶段的配比: 35-45%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45-55%尿素
3-4%碳酸钠
1-2%氯化铵
4-6%碳酸稀土混合物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低温共渗时,将清理工件表面残余渗剂、去除油污;
(2)渗剂粉碎成颗粒,颗粒直径在1-2mm,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装箱;装箱过程按第一步中(2)~(5)操作;
(3)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550℃保温,保温时间:5 min / mm,出炉后,工件空冷;
(4)工件空冷至室温后,进行180℃低温回火,加热速度控制在50-60℃/h,保温时间:
5 min / mm,随炉冷却至室温,共渗工艺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含量为80-95%,活性炭含量为5-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箱过程中,要求工件摆放间距为:工件与箱底的间距为30~40mm,工件与箱壁的间距为20~30mm,工件与工件的间距为10~15mm,工件与箱盖的间距为40~50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模具专用稀土、氮多元共渗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共渗剂,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本发明还涉及该共渗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H13钢是常用于制造镁合金压铸模具的材料,在现代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模具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性能、生产率及成本,而模具的质量与使用寿命与制造模具的钢材及工艺有直接的关系。压铸是一种高效益、高效率无切削金属热加工成形方法。目前,压铸零件已在各个工业部的许多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压铸生产的工作原理—在压铸过程中,压铸模直接与高温、高压、高速的金属液相接触,一方面它要受到金属液的直接冲刷、磨损、高温化和各种腐蚀;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的高效率,模具的温度升高和下降非常激烈,并形成周期性的变化,造成压铸模工作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易产生热疲劳和热熔损失效,由于上述原因,要求压铸模表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主要应用于在高温、高压下使用的模具钢,表面硬度要求较高、耐热疲劳性较好;目的是提高模具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热疲劳性。
[000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采用15%的碳酸稀土进行催渗可以提高渗层厚度和表面组织性能,通过采用硼氮碳共渗(RE-BNC)、两次氮碳共渗(RE-NC),来提高模具钢的表面性能。
[0005]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包括渗剂和催渗剂,其特征在于:渗剂包括木炭活性炭、尿素、无硼砂;催渗剂包括碳酸钠、氯化铵、碳酸稀土混合物、粉。
[0006] 进一步地,所述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45-65%,
Ce2(CO3)3-01 35-55%;
其中:稀土La2(CO3)3-1成分为: TREO不小于45
La2O3/REO不小于99
稀土杂质/REO不小于1.0
稀土Ce2(CO3)3-01成分为: TREO不小于45
CeO2/REO不小于99
稀土杂质/REO不小于1.0
TREO为稀土氧化物总量,REO为稀土元素氧化物。
[000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硼碳氮共渗:包括高温共渗:930℃×4h(RE-BNC共渗)→1020℃×20min(淬火)→600℃×30min(回火);
该阶段的配比: 20-30%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20-30%尿素
20-30%硼砂
6-8%碳酸钠
10-20%碳酸稀土混合物
1-2%氯化铵
1-2%铝粉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渗剂粉碎成1-2mm的颗粒,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装箱;
(2)工件装箱前,用清洗剂清理表面油污,再用热水将工件表面清洗、烘干;
(3)渗剂铺满箱体底部、压实,渗剂厚度30-40mm;
(4)工件放置在箱体中间部位,搬运工件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工件表面,防止工件表面二次污染,工件周围用渗剂填满、压实,工件与箱壁间距不小于20mm;
(5)工件顶部用渗剂覆盖、压实,工件与箱盖间距不小于40mm,但箱盖与渗剂之间不能有间隙,必须填满压实后,才能封盖;
(6)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保温时间:5 min / mm(工件有效厚度);
(7)工件淬火时,将工件从箱内快速取出,最低淬火温度不小于980℃,冷却至
80-100℃,立即回火;
(8)回火时,加热速度控制在60-80℃/h,600℃保温30min,随炉冷却。
[0008] 第二步:氮碳共渗:包括低温共渗:550℃×4h→随炉冷却;该阶段的配比: 30-40%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35-45%尿素
3-4%碳酸钠
1-2%氯化铵
10-20%碳酸稀土混合物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低温共渗时,清理工件表面残余渗剂、去除油污;
(2)渗剂粉碎成颗粒,颗粒直径在1-2mm,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装箱;装箱过程按第一步中(2)~(5)操作;
(3)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550℃保温,保温时间:5 min / mm(工件有效厚度),出炉后,工件空冷;
第三步:氮碳共渗:包括低温共渗:550℃×4h→随炉冷却→回火:180℃×4h;
该阶段的配比: 35-45%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45-55%尿素
3-4%碳酸钠
1-2%氯化铵
4-6%碳酸稀土混合物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低温共渗时,将清理工件表面残余渗剂、去除油污;
(2)渗剂粉碎成颗粒,颗粒直径在1-2mm,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装箱;装箱过程按第一步中(2)~(5)操作;
(3)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550℃保温,保温时间:5 min / mm(工件有效厚度),出炉后,工件空冷;
(4)工件空冷至室温后,进行180℃低温回火,加热速度控制在50-60℃/h,保温时间:
5 min / mm(工件有效厚度),随炉冷却至室温,共渗工艺完成。
[0009] 所述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含量为80-95%,活性炭含量为5-20%。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装箱过程中,要求工件摆放间距为:工件与箱底的间距为30~40mm,工件与箱壁的间距为20~30mm,工件与工件的间距为10~15mm,工件与箱盖的间距为40~50mm。工件装箱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A、工件装箱前,用清洗剂清理表面油污,再用热水将工件表面清洗、烘干;
B、渗剂铺满箱体底部、压实,渗剂厚度30-40mm;
C、工件放置在箱体中间部位,搬运工件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工件表面,防止工件表面二次污染,工件周围用渗剂填满、压实,工件与箱壁间距不小于20mm;
D、工件顶部用渗剂覆盖、压实,工件与箱盖间距不小于40mm,但箱盖与渗剂之间不能有间隙,必须填满压实后,才能封盖;
E、用熟料的耐火泥密封箱盖,晾干。
[0011] 本发明采用15%的碳酸稀土进行催渗可以提高渗层厚度和表面组织性能,其原理是:1、在钢表面,当氮、碳原子在奥氏体中呈梯度分布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氮、碳原子向内部扩散,可以促使硼原子同方向移动,加快了渗硼速度,在固体硼氮碳共渗:930℃×4h(稀土硼氮碳共渗)—1020℃×30min(淬火)—600℃×30min(回火)—
550℃×4h(稀土氮碳共渗两次)—180℃×4h(回火)工艺条件下使共渗层由40μm增加到90-120μm;2、在加入15%的碳酸稀土化合物后化合物层厚度达到90~120μm,厚度增加了1倍,说明适量的碳酸稀土催渗效果较好;3、稀土元素的渗入有效的防止软带区的形成,使表面硬度从HV980增加到HV1100-1300,而未加稀土共渗的试样在距表面60~90μm的位置组织硬度HV441,而基体HV538,出现了软带区;4、稀土的渗入,不仅提高了共渗层的厚度,而且提高了过渡层的硬度和深度,增强了基体与共渗层的联系,为共渗层提供了强有支撑,表面硬度由使磨损率由0.054mg/min降低到0.025-0.03mg/min;5、通过700℃热疲劳试验前后硬度的测定,说明稀土元素的渗入有效的提高表面残余压应力,并且抑制残余压应力的释放,700℃条件下进行热疲劳试验2000次后,试样表面裂纹变化较小,没有出现掉
[0012]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为:930℃×4h(RE-BNC共渗)—1020℃×30min(淬火)—600℃×30min(回火)—550℃×4h(RE-NC共渗两次)—180℃×4h(回火);稀土化合物的加入,可以加快BNC的渗入速度,显著提高渗层的厚度;在高温(930℃×4h)BNC共渗后淬火、回火,得到强韧性较好的基体和硬度较高的表面,由于这样的基体具有较高的变形抗力,同时给渗硼层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所以大大降低了渗层脆性破坏的可能;在低温(550℃×4h)NC共渗时,碳原子在a中的扩散速度稍高于氮原子,但碳原子在a铁中的固溶度却低于氮原子的固溶度,由于氮原子和碳原子的相互作用,使氮碳共渗速度得到很大提高。
[0013] 本发明中,氯化铵使用量超过2%后,试样表面出现腐蚀的痕迹。因此,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氯化铵的用量控制在1-2%。
[0014] 稀土元素的渗入明显减轻了克肯达尔效应产生的疏松层。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⑴共渗剂中无氟化物,减少使用过程中氟化物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
[0016] ⑵用碳酸稀土取代氯化稀土,减少使用过程中氯化物氟化物对操作人员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
[0017] ⑶共渗层厚度在90-120μm,表面硬度在HV1100-1300之间,稀土元素的渗入明显减轻了克肯达尔效应产生的疏松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9] 实施例1: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硼碳氮共渗:包括高温共渗:930℃×4h(RE-BNC共渗)→1020℃×20min(淬火)→600℃×30min(回火);
该阶段的配比: 20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8kg碳酸钠
20kg碳酸稀土混合物
20kg尿素
1kg氯化铵
30kg硼砂
1kg铝粉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为:木炭16kg,活性炭4kg;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
La2(CO3)3-1 9公斤,Ce2(CO3)3-01 11公斤;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渗剂粉碎成1-2mm的颗粒,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装箱;
(2)工件装箱前,用清洗剂清理表面油污,再用热水将工件表面清洗、烘干;
(3)渗剂铺满箱体底部、压实,渗剂厚度为35mm;
(4)工件放置在箱体中间部位,搬运工件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工件表面,防止工件表面二次污染,工件周围用渗剂填满、压实,工件与箱壁间距为25mm;
(5)工件顶部用渗剂覆盖、压实,工件与箱盖间距为45mm,但箱盖与渗剂之间不能有间隙,必须填满压实后,才能封盖;
(6)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保温时间:5mm/min(工件有效厚度);
(7)工件淬火时,将工件从箱内快速取出,最低淬火温度不小于980℃,冷却至
80-100℃,立即回火;
(8)回火时,加热速度控制在60-80℃/h,600℃保温30min,随炉冷却。
[0020] 第二步:氮碳共渗:包括低温共渗:550℃×4h→随炉冷却;该阶段的配比: 30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4kg碳酸钠
45kg尿素
1kg氯化铵
20kg碳酸稀土混合物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26公斤,活性炭4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10公斤,Ce2(CO3)3-01 10公斤;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低温共渗时,清理工件表面残余渗剂、去除油污;
(2)渗剂粉碎成颗粒,颗粒直径在1-2mm,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装箱;装箱过程按第一步中(2)~(5)操作;
(3)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550℃保温,保温时间:5mm/min(工件有效厚度),出炉后,工件空冷;
第三步:氮碳共渗:包括低温共渗:550℃×4h→随炉冷却→回火:180℃×4h;
该阶段的配比: 35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4kg碳酸钠
55kg尿素
2kg氯化铵
4kg碳酸稀土混合物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30公斤,活性炭5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2.4公斤,Ce2(CO3)3-01 1.6公斤;
具体的操作步骤为:
(1)低温共渗时,将清理工件表面残余渗剂、去除油污;
(2)渗剂粉碎成颗粒,颗粒直径在1-2mm,在搅拌器中搅拌均匀,然后装箱;装箱过程按第一步中(2)~(5)操作;
(3)加热速度控制在80-100℃/h,550℃保温,保温时间:5 min / mm(工件有效厚度),出炉后,工件空冷;
(4)工件空冷至室温后,进行180℃低温回火,加热速度控制在50-60℃/h,保温时间:
5 min / mm(工件有效厚度),随炉冷却至室温,共渗工艺完成。
[0021] 共渗层厚度在108-115μm,表面硬度为HV1180。
[0022] 实施例2: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23] 原料配比如下 :第一步:硼碳氮共渗:
30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6kg碳酸钠
10kg碳酸稀土混合物
30kg尿素
2kg氯化铵
20kg硼砂
2kg铝粉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27公斤,活性炭3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5.6公斤,Ce2(CO3)3-01 4.4公斤;
第二步:氮碳共渗
35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3kg碳酸钠
40kg尿素
2kg氯化铵
20kg碳酸稀土混合物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32公斤,活性炭3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9.5公斤,Ce2(CO3)3-01 10.5公斤;
第三步:氮碳共渗
45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3kg碳酸钠
45kg尿素
1kg氯化铵
6kg碳酸稀土混合物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42公斤,活性炭3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3.6公斤,Ce2(CO3)3-01 2.4公斤;
共渗层厚度在92-96μm,表面硬度在HV1170。
[0024] 实施例3: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25] 原料配比如下 :第一步:硼碳氮共渗
25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7kg碳酸钠
15kg碳酸稀土混合物
25kg尿素
1.5kg氯化铵
25kg硼砂
1.5kg铝粉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22.5公斤,活性炭2.5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8公斤,Ce2(CO3)3-01 7公斤;
第二步:氮碳共渗
33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3kg碳酸钠
45kg尿素
1kg氯化铵
18kg碳酸稀土混合物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30公斤,活性炭3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11公斤,Ce2(CO3)3-01 7公斤;
第三步:氮碳共渗
41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3kg碳酸钠
50kg尿素
1kg氯化铵
5kg碳酸稀土混合物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35公斤,活性炭6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3公斤,Ce2(CO3)3-01 2公斤;(给出具体配比量)共渗层厚度在100-105μm,表面硬度在HV1210。
[0026] 实施例4:模具钢专用稀土硼、碳、氮多元共渗剂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27] 原料配比如下 :第一步:硼碳氮共渗:
30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7.2kg碳酸钠
10kg碳酸稀土混合物
27kg尿素
2kg氯化铵
22kg硼砂
1.8kg铝粉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27公斤,活性炭3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4.6公斤,Ce2(CO3)3-01 5.4公斤;
第二步:氮碳共渗
38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3kg碳酸钠
39kg尿素
2kg氯化铵
18kg碳酸稀土混合物
其中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包括:木炭35公斤,活性炭3公斤;其中碳酸稀土混合物包括:La2(CO3)3-1 8.5公斤,Ce2(CO3)3-01 9.5公斤;
第三步:氮碳共渗
42kg木炭与活性炭的混合物
3kg碳酸钠
48kg尿素
1kg氯化铵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