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库 / 食品包装 / 食品包装 / 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

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

阅读:169发布:2020-05-08

专利汇可以提供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专利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的服务。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属于 食品 包装 机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 吸盘 和第二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直 角 快接头、第二直角快接头、第一支路软管、第二支路软管、第一支路汇合接头、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三通快接头、汇集软管、 真空 发生器、第一驱动 气缸 和第二驱动气缸,第一直角快接头与第一支路软管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与第二支路软管连接,第一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连接,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连接,汇集软管的一端与三通快接头连接,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开袋过程流畅,开袋效率高,能耗低,装置运行稳定,利于提高后序包装效率。,下面是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专利的具体信息内容。

1.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包括第一吸盘(1)和第二吸盘(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直快接头(3)、第二直角快接头(4)、第一支路软管(5)、第二支路软管(6)、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三通快接头(9)、汇集软管(10)、真空发生器(11)、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包括第一气缸体(14)和设置在第一气缸体(14)内的第一中空气缸轴(15),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3)包括第二气缸体(16)和设置在第二气缸体(16)内的第二中空气缸轴(17),所述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一端与第一吸盘(1)相连通,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另一端与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一端与第二吸盘(2)相连通,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5)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6)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驱动第一吸盘(1)作平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气缸(13)驱动第二吸盘(2)作水平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支路软管(5)与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连接,第二支路软管(6)与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连接,所述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与三通快接头(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与三通快接头(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汇集软管(10)的一端与三通快接头(9)连接,汇集软管(10)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气缸(12)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5)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气缸(13)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6)可拆卸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软管(5)和第二支路软管(6)均为透明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发生器(11)为管式真空发生器,管式真空发生器的一端连接有高压进气管(18),管式真空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汇集软管(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1)和第二吸盘(2)均呈喇叭状,第一驱动气缸(12)与第一吸盘(1)形成直线通道,第二驱动气缸(13)与第二吸盘(2)形成直线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快接头(3)、第二直角快接头(4)、第一支路软管(5)、第二支路软管(6)、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三通快接头(9)和汇集软管(10)形成真空通道,真空通道为圆柱形内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气缸轴(15)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一卡接头(19),第一卡接头(19)与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一吸盘(1)上开有与第一卡接头(19)相适配的第一槽口(20),第二中空气缸轴(17)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卡接头(21),第二卡接头(21)与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二吸盘(2)上开有与第二卡接头(21)相适配的第二槽口(22)。

说明书全文

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食品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多袋同时灌装机开袋口结构是采用自制加工支路管道埋藏在工件内部,在制作工艺上繁琐且成功率不高,加工的支路管道内壁为方形,很容易使真空流体在方形内壁中形成涡旋增加阻,造成真空压力和流量减小,从而使开袋口率极大的受影响,对整机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了15-20%,在内壁中由于是直边会藏匿污垢,致使管道受阻且不易清洗。
[0003] 公开号为CN 206766471U,公开日为2017年12月19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灌装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袋机构、转向机构、送袋机构、灌装机构和上盖机构,所述开袋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两组吸盘和两个吸盘动力件,一个吸盘动力件带动一组吸盘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动力件,所述转向动力件的输出轴与所述开袋机构连接,所述送袋机构包括送袋动力件,所述送袋动力件带动所述转向机构和开袋机构做左右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灌装机构包括灌装动力件和灌装管,所述灌装动力件带动所述灌装管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灌装动力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开袋机构、转向机构、送袋机构、上盖机构均位于桶的侧边,所述灌装机构位于水桶的上方;所述上盖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底封板和限位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气缸、底封板、限位板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底封板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底封板位于所述限位板的下方,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水桶的盖子直径适配。
[0004] 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灌装设备,由于结构设计欠佳,结构较为复杂,运行稳定性差,开袋效率低,不利于提高后序包装效率。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开袋过程流畅,开袋效率高,能耗低,装置运行稳定,利于提高后序包装效率。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直角快接头、第二直角快接头、第一支路软管、第二支路软管、第一支路汇合接头、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三通快接头、汇集软管、真空发生器、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包括第一气缸体和设置在第一气缸体内的第一中空气缸轴,所述第二驱动气缸包括第二气缸体和设置在第二气缸体内的第二中空气缸轴,所述第一中空气缸轴的一端与第一吸盘相连通,第一中空气缸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直角快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空气缸轴的一端与第二吸盘相连通,第二中空气缸轴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吸盘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吸盘作水平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支路软管与第一支路汇合接头连接,第二支路软管与第二支路汇合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汇集软管的一端与三通快接头连接,汇集软管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
[0008] 所述第一直角快接头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气缸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气缸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可拆卸式连接。
[0009] 所述第一支路软管和第二支路软管均为透明软管。
[0010] 所述真空发生器为管式真空发生器,管式真空发生器的一端连接有高压进气管,管式真空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汇集软管连接。
[0011] 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均呈喇叭状,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一吸盘形成直线通道,第二驱动气缸与第二吸盘形成直线通道。
[0012] 所述第一直角快接头、第二直角快接头、第一支路软管、第二支路软管、第一支路汇合接头、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三通快接头和汇集软管形成真空通道,真空通道为圆柱形内腔。
[0013] 所述第一中空气缸轴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一卡接头,第一卡接头与第一中空气缸轴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一吸盘上开有与第一卡接头相适配的第一槽口,第二中空气缸轴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卡接头,第二卡接头与第二中空气缸轴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二吸盘上开有与第二卡接头相适配的第二槽口。
[00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5] 第一直角快接头、第二直角快接头、第一支路软管、第二支路软管、第一支路汇合接头、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三通快接头和汇集软管形成真空通道,通过真空发生器将高压气体转成负压,经真空通道进入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第一驱动气缸的第一中空气缸轴伸出驱动第一吸盘接触袋口,第二驱动气缸的第二中空气缸轴伸出驱动第二吸盘接触袋口,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吸住袋口后,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作反向运动,从而将袋口打开,开袋流畅。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0017] 一、本实用新型,第一驱动气缸包括第一气缸体和设置在第一气缸体内的第一中空气缸轴,第二驱动气缸包括第二气缸体和设置在第二气缸体内的第二中空气缸轴,第一中空气缸轴的一端与第一吸盘相连通,第一中空气缸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直角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二中空气缸轴的一端与第二吸盘相连通,第二中空气缸轴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连接,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吸盘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吸盘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一支路软管与第一支路汇合接头连接,第二支路软管与第二支路汇合接头连接,第一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汇集软管的一端与三通快接头连接,汇集软管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使用时,第一驱动气缸的第一中空气缸轴伸出驱动第一吸盘接触袋口,第二驱动气缸的第二中空气缸轴伸出驱动第二吸盘接触袋口,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吸住袋口后,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作反向运动,从而将袋口打开;较现有技术而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开袋过程流畅,开袋效率高,能耗低,装置运行稳定,利于提高后序包装效率。
[0018] 二、本实用新型,第一直角快接头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气缸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气缸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拆装来清洗管道内的污垢,清洗维护方便。
[0019] 三、本实用新型,第一支路软管和第二支路软管均为透明软管,有助及时观察支路软管是否有异物和老化现象,保障整个装置使用可靠性。
[0020] 四、本实用新型,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均呈喇叭状,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一吸盘形成直线通道,第二驱动气缸与第二吸盘形成直线通道,使负压气体顺畅流至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保障足够的吸附力,利于提高开袋效率。
[0021] 五、本实用新型,第一直角快接头、第二直角快接头、第一支路软管、第二支路软管、第一支路汇合接头、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三通快接头和汇集软管形成真空通道,真空通道为圆柱形内腔,能够让真空压力和流动体最大限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整个装置运行效率的提高。
[0022] 六、本实用新型,第一中空气缸轴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一卡接头,第一卡接头与第一中空气缸轴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一吸盘上开有与第一卡接头相适配的第一槽口,第二中空气缸轴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卡接头,第二卡接头与第二中空气缸轴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二吸盘上开有与第二卡接头相适配的第二槽口,能够使驱动气缸与吸盘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保障整个装置的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
[0023]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0026] 图中标记:1、第一吸盘,2、第二吸盘,3、第一直角快接头,4、第二直角快接头,5、第一支路软管,6、第二支路软管,7、第一支路汇合接头,8、第二支路汇合接头,9、三通快接头,10、汇集软管,11、真空发生器,12、第一驱动气缸,13、第二驱动气缸,14、第一气缸体,15、第一中空气缸轴,16、第二气缸体,17、第二中空气缸轴,18、高压进气管,19、第一卡接头,20、第一槽口,21、第二卡接头,22、第二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实施例1
[0028]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包括第一吸盘1和第二吸盘2,还包括第一直角快接头3、第二直角快接头4、第一支路软管5、第二支路软管6、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三通快接头9、汇集软管10、真空发生器11、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包括第一气缸体14和设置在第一气缸体14内的第一中空气缸轴15,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3包括第二气缸体16和设置在第二气缸体16内的第二中空气缸轴17,所述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一端与第一吸盘1相连通,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另一端与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一端与第二吸盘2相连通,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5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6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驱动第一吸盘1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气缸13驱动第二吸盘2作水平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支路软管5与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连接,第二支路软管6与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连接,所述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与三通快接头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与三通快接头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汇集软管10的一端与三通快接头9连接,汇集软管10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11连接。
[0029] 本实施例为最基本的实施方式,第一驱动气缸包括第一气缸体和设置在第一气缸体内的第一中空气缸轴,第二驱动气缸包括第二气缸体和设置在第二气缸体内的第二中空气缸轴,第一中空气缸轴的一端与第一吸盘相连通,第一中空气缸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直角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二中空气缸轴的一端与第二吸盘相连通,第二中空气缸轴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连接,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吸盘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吸盘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一支路软管与第一支路汇合接头连接,第二支路软管与第二支路汇合接头连接,第一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汇集软管的一端与三通快接头连接,汇集软管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使用时,第一驱动气缸的第一中空气缸轴伸出驱动第一吸盘接触袋口,第二驱动气缸的第二中空气缸轴伸出驱动第二吸盘接触袋口,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吸住袋口后,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作反向运动,从而将袋口打开;较现有技术而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开袋过程流畅,开袋效率高,能耗低,装置运行稳定,利于提高后序包装效率。
[0030] 实施例2
[003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包括第一吸盘1和第二吸盘2,还包括第一直角快接头3、第二直角快接头4、第一支路软管5、第二支路软管6、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三通快接头9、汇集软管10、真空发生器11、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包括第一气缸体14和设置在第一气缸体14内的第一中空气缸轴15,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3包括第二气缸体16和设置在第二气缸体16内的第二中空气缸轴17,所述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一端与第一吸盘1相连通,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另一端与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一端与第二吸盘2相连通,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5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6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驱动第一吸盘1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气缸13驱动第二吸盘2作水平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支路软管5与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连接,第二支路软管6与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连接,所述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与三通快接头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与三通快接头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汇集软管10的一端与三通快接头9连接,汇集软管10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11连接。
[0032] 所述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气缸12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5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气缸13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6可拆卸式连接。
[0033] 所述第一支路软管5和第二支路软管6均为透明软管。
[0034] 所述真空发生器11为管式真空发生器,管式真空发生器的一端连接有高压进气管18,管式真空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汇集软管10连接。
[0035] 本实施例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直角快接头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气缸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气缸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拆装来清洗管道内的污垢,清洗维护方便。
[0036] 第一支路软管和第二支路软管均为透明软管,有助及时观察支路软管是否有异物和老化现象,保障整个装置使用可靠性。
[0037] 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均呈喇叭状,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一吸盘形成直线通道,第二驱动气缸与第二吸盘形成直线通道,使负压气体顺畅流至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保障足够的吸附力,利于提高开袋效率
[0038] 实施例3
[0039] 参见图1和图2,一种液体灌装机开袋装置,包括第一吸盘1和第二吸盘2,还包括第一直角快接头3、第二直角快接头4、第一支路软管5、第二支路软管6、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三通快接头9、汇集软管10、真空发生器11、第一驱动气缸12和第二驱动气缸1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包括第一气缸体14和设置在第一气缸体14内的第一中空气缸轴15,所述第二驱动气缸13包括第二气缸体16和设置在第二气缸体16内的第二中空气缸轴17,所述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一端与第一吸盘1相连通,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另一端与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一端与第二吸盘2相连通,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5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6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气缸12驱动第一吸盘1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气缸13驱动第二吸盘2作水平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支路软管5与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连接,第二支路软管6与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连接,所述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与三通快接头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与三通快接头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汇集软管10的一端与三通快接头9连接,汇集软管10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11连接。
[0040] 所述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气缸12可拆卸式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5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气缸13可拆卸式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4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6可拆卸式连接。
[0041] 所述第一支路软管5和第二支路软管6均为透明软管。
[0042] 所述真空发生器11为管式真空发生器,管式真空发生器的一端连接有高压进气管18,管式真空发生器的另一端与汇集软管10连接。
[0043] 所述第一吸盘1和第二吸盘2均呈喇叭状,第一驱动气缸12与第一吸盘1形成直线通道,第二驱动气缸13与第二吸盘2形成直线通道。
[0044] 所述第一直角快接头3、第二直角快接头4、第一支路软管5、第二支路软管6、第一支路汇合接头7、第二支路汇合接头8、三通快接头9和汇集软管10形成真空通道,真空通道为圆柱形内腔。
[0045] 所述第一中空气缸轴15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一卡接头19,第一卡接头19与第一中空气缸轴15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一吸盘1上开有与第一卡接头19相适配的第一槽口20,第二中空气缸轴17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卡接头21,第二卡接头21与第二中空气缸轴17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二吸盘2上开有与第二卡接头21相适配的第二槽口22。
[0046]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第一驱动气缸包括第一气缸体和设置在第一气缸体内的第一中空气缸轴,第二驱动气缸包括第二气缸体和设置在第二气缸体内的第二中空气缸轴,第一中空气缸轴的一端与第一吸盘相连通,第一中空气缸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直角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二中空气缸轴的一端与第二吸盘相连通,第二中空气缸轴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一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软管连接,第二直角快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路软管连接,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吸盘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吸盘作水平往复运动,第一支路软管与第一支路汇合接头连接,第二支路软管与第二支路汇合接头连接,第一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的一端连接,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与三通快接头的另一端连接,汇集软管的一端与三通快接头连接,汇集软管的另一端与真空发生器连接,使用时,第一驱动气缸的第一中空气缸轴伸出驱动第一吸盘接触袋口,第二驱动气缸的第二中空气缸轴伸出驱动第二吸盘接触袋口,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吸住袋口后,第一驱动气缸与第二驱动气缸分别驱动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作反向运动,从而将袋口打开;较现有技术而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个开袋过程流畅,开袋效率高,能耗低,装置运行稳定,利于提高后序包装效率。
[0047] 第一直角快接头、第二直角快接头、第一支路软管、第二支路软管、第一支路汇合接头、第二支路汇合接头、三通快接头和汇集软管形成真空通道,真空通道为圆柱形内腔,能够让真空压力和流动体最大限度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促进整个装置运行效率的提高。
[0048] 第一中空气缸轴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一卡接头,第一卡接头与第一中空气缸轴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一吸盘上开有与第一卡接头相适配的第一槽口,第二中空气缸轴上设置有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卡接头,第二卡接头与第二中空气缸轴的顶端一体成型,第二吸盘上开有与第二卡接头相适配的第二槽口,能够使驱动气缸与吸盘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保障整个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高效检索全球专利

专利汇是专利免费检索,专利查询,专利分析-国家发明专利查询检索分析平台,是提供专利分析,专利查询,专利检索等数据服务功能的知识产权数据服务商。

我们的产品包含105个国家的1.26亿组数据,免费查、免费专利分析。

申请试用

分析报告

专利汇分析报告产品可以对行业情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涉及维度包括行业专利基本状况分析、地域分析、技术分析、发明人分析、申请人分析、专利权人分析、失效分析、核心专利分析、法律分析、研发重点分析、企业专利处境分析、技术处境分析、专利寿命分析、企业定位分析、引证分析等超过60个分析角度,系统通过AI智能系统对图表进行解读,只需1分钟,一键生成行业专利分析报告。

申请试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