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自转旋翼机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61 桨尖射流的自转旋翼机 CN201922312890.0 2019-12-20 CN211810222U 2020-10-30 朱清华; 周海宁; 申镇; 王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桨尖射流的自转旋翼机,该自转旋翼机机架、动系统、旋翼系统、操纵系统、起落架系统、桨尖射流装置、机身尾翼以及航电系统构成,在结构上,与常规自转旋翼机相比,去掉了旋翼预转机构,而改加装桨尖射流装置。本实用新型继承了常规自转旋翼机的优点,又因为替换了常规自转旋翼机的预转方案,桨尖射流装置的重量主要集中在桨尖,增加了旋翼的储能能力,而且避免了旋翼预转对发动机的依赖,从而实现垂直跳跃起飞的同时还进一步减小发动机要求和结构重量以及更轻松实现垂直跳跃起飞和降低跳飞操纵难度。因此该自转旋翼机在搜救、测绘、农林作业以及旅游观光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62 通话系统和自转旋翼机 CN201820055530.X 2018-01-12 CN207968880U 2018-10-12 沈欢; 陈世雄; 梁明海; 洪杰平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通话系统和应用该通话系统的自转旋翼机。其中该通话系统,应用于轻型飞机,包括对讲模、和并联于所述对讲模块的主对讲组件与副对讲组件;所述主对讲组件包括主对讲机和主机,所述主对讲机与所述对讲模块电连接,所述主对讲机设有用于发送信号至地面对话系统或者接收地面对话系统发送的信号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耳机设有主耳机线,所述主耳机线与所述对讲模块电连接;所述副对讲组件包括副耳机,所述副耳机设有副耳机线,所述副耳机线与所述对讲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话系统的结构更精简、成本更低。
63 短翼结构和自转旋翼机 CN201820055740.9 2018-01-12 CN207956030U 2018-10-12 沈欢; 陈世雄; 王仁宇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短翼结构和应用该短翼结构的自转旋翼机。其中,该短翼结构应用于自转旋翼机,所述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所述短翼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短翼和第二短翼,所述第一短翼和第二短翼均连接于所述机身,所述第一短翼内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短翼内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均填充有泡沫。本实用新型短翼结构的重量更轻。
64 变推轴线自转旋翼机 CN201720160555.1 2017-02-22 CN206590114U 2017-10-27 孙瑜; 杨军; 张鲁遥; 渠尊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推轴线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变推力轴线动力装置、自转动旋翼装置、全动垂尾、垂尾传动装置、以及设置在机身两侧的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变推力轴线动力装置包括动力装置、转动圆盘、定位杆、以及第一至第二推力变向机;转动圆盘一面与动力装置固定连接,另一面的圆心和定位杆的一端通过球铰链连接;定位杆的另一端和机身固定连接;第一至第二推力变向舵机均采用直线输出式舵机、均设置在机身上,用于调整动力装置的推力方向。工作时,自转动旋翼装置用于根据变推力轴线自转旋翼机的来流转动产生升力;全动垂尾设置在机身尾部,通过垂尾传动装置来调整其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动性好、安全系数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65 新型多用途自转旋翼机 CN202023242890.7 2020-12-29 CN214112889U 2021-09-03 李宜恒; 朱清华; 牛春来; 申镇; 张振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用途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机架尾翼、动装置、旋翼、起落架、螺旋桨,机架上设置有机身,机架后方设置有动力装置和尾翼,机架底部设置有起落架,所述的机架顶部通过分体式旋翼毂装置连接有单主旋翼,分体式旋翼毂装置内设置有预旋离合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后置在机架上,动力装置连接有推进式螺旋桨,动力装置通过旋翼预旋操纵装置与预旋离合器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旋翼预旋技术,即起飞前通过传动装置将旋翼预先驱转,然后通过离合器切断传动链路后起飞,可使得旋翼机可以鹞式跳跃或超短距起飞。(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66 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 CN201921957689.1 2019-11-13 CN211253005U 2020-08-14 吴伟伟; 马存旺; 李明新; 付义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自转旋翼机,包括旋翼系统、预转机构、操纵机构、机身、测控系统、导航飞控系统、电气系统、短翼、动系统、尾翼以及起落架,导航飞控系统、电气系统及测控系统安装在机身内;动力系统安装于机身的动力舱,旋翼系统安装在机身上部,预转机构与旋翼系统相连,用于在起飞时借助所述动力系统提供的动力,使旋翼系统预转至预定转速,操纵机构与旋翼系统相连,用于飞行时,对旋翼系统进行操控以依靠来流驱动旋翼系统自转提供升力,并控制旋翼机的飞行姿态,短翼安装在机身左右两侧,用于载荷挂载,同时提供部分升力;尾翼安装于机身的后侧。本实用新型无人自转旋翼机具备自主起降与航线飞行能力,具有起降距离短、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67 一种武装自转旋翼机 CN201822001151.5 2018-11-30 CN209479962U 2019-10-11 王坤; 朱清华; 陈建炜; 朱振华; 丁正原; 招启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武装自转旋翼机,包括:所述机身尾部通过向后延伸的尾梁连接有双垂尾、中部大垂尾、方向,且机身尾部通过发动机驱动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机身尾侧顶部通过旋翼操纵系统连接有桨毂及旋翼桨叶;所述航炮系统包括设置于机身前侧底部的航炮转盘、设置于航炮转盘底部的航炮支架、铰接于航炮支架上的航炮管、连接于航炮管与航炮转盘之间的伸缩连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等特点,可大范围批量服役,在射击航炮时仍有前飞速度,与悬停状态进行射击操作的直升机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且可通过航炮转盘、伸缩连杆迅速调整航炮的射击方向,从而增强其实战能,可对敌方进行武力威胁或打击。
68 起落架和自转旋翼机 CN201820055551.1 2018-01-12 CN207956045U 2018-10-12 沈欢; 陈世雄; 王仁宇; 谭斌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起落架和应用该起落架的自转旋翼机。该起落架应用于自转旋翼机,所述自转旋翼机包括机身,所述起落架包括用于安装滚轮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转轴及固定于所述机身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开设有一转动孔,所述转轴的外壁凸设有凸缘,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安装部的第一端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伸入所述机身内,所述凸缘抵持于所述转动孔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的孔壁周缘。本实用新型起落架便于安装固定。
69 一种自转旋翼机龙骨 CN201721559557.4 2017-11-21 CN207917124U 2018-09-28 申定龙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转旋翼机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自转旋翼机龙骨,它包括龙骨本体,所述的龙骨本体为中间镂空结构,龙骨本体外壳为薄壁不锈材料,龙骨本体与旋翼机机架交汇处的上部设有焊接线。本实用新型既可以减轻机身重量,又可以在自转旋翼机发生事故时,避免高速旋转的旋翼对机舱内人员的危害。
70 机动发射式自转旋翼机 CN201621309666.6 2016-12-01 CN206502045U 2017-09-19 沙伟; 朱清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发射式自转旋翼机,包含机身、整流罩、束缚包、第一至第二V型平尾、垂尾、折叠旋翼、转轴支架弹簧电机、螺旋桨、螺旋桨安装轴、第一至第四机、电调、接收机和电源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火炮发射、潜艇潜射、战机搭载空投等方式发射抵达目的空域,再此期间其不依靠自身动飞行,同时飞行速度更快,发射更加隐蔽,突防能力更强;且结构紧凑,具有发射飞行模式和巡航模式两种模式,在两种模式下结构不同,气动外形不同;此外,在发动机停车时,能够依靠自身重力势能转化为旋翼机动能的优势,提高了抗旱坠毁能力。
71 自转旋翼机模拟器 CN201520968176.6 2015-11-30 CN205428282U 2016-08-03 陶亮; 陈登科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转旋翼机模拟器,包括模拟座舱、运动系统、视景系统、计算机系统和教员控制台;计算机系统作为核心接收来自模拟座舱和教员控制台的各种操作指令及数据,经运算处理后控制运动系统工作,通过视景系统呈现给模拟座舱和教员控制台。本实用新型自转旋翼机模拟器的有益效果是设计重量轻,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灵活度高,可以让旋翼机飞行员在模拟器上反复训练飞行动作,熟练飞行操作程序,为真机飞行打下坚实的基础,训练效率大大提高,缩短真机带飞的训练时间,减低训练成本,提高飞行训练的安全性。
72 自转旋翼机传输机构及自转旋翼机 CN202021584837.2 2020-08-03 CN213384696U 2021-06-08 宋梓涵; 张江涛; 代红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转旋翼机传输机构及自转旋翼机,自转旋翼机动力传输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自转旋翼机的动力输出端的主动轮、用于安装在自转旋翼机的旋翼轴端且与主动轮对应的从动轮、套设于主动轮及从动轮上的传动平带,以及用于连接于自转旋翼机的机体上、张紧端与传动平带的外侧带面或内侧带面滚动接触的张紧机构;其中,张紧机构具有张紧传动平带的施力状态,还具有使传动平带与主动轮进行相对滑动的卸力状态;从动轮的周壁设有楔槽,传动平带的内侧带面设有楔齿,楔齿与楔槽对应啮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转旋翼机动力传输机构散热好、寿命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了上述自转旋翼机动力传输机构的自转旋翼机。
73 一种兼具直升机模式和自转旋翼机模式的飞行器 CN202310101211.3 2023-01-31 CN116198722A 2023-06-02 曾成刚
一种兼具直升机模式和自转旋翼机模式的飞行器,包括动系统、尾翼机身上方的主旋翼,机身四周至少设置一个抗扭矩旋翼,抗扭矩旋翼与主旋翼平行设置、旋转方向相反;在直升机模式下,抗扭矩旋翼在用来平衡反扭矩的同时也为飞行器提供升力;在自转旋翼机模式下,主旋翼与动力系统断开进入自转状态,抗扭矩旋翼能绕飞行器横轴进行0°至90°倾转为飞行器提供前进动力。本发明既具有直升机能垂直起降、悬停,载重量大、方向灵活的优点,又具有自转旋翼机航时、航程长、载荷占比能力强、安全性、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结构简单。
74 桨尖射流的自转旋翼机及其实现垂直跳跃起飞的方法 CN201911327118.4 2019-12-20 CN110949663A 2020-04-03 朱清华; 周海宁; 申镇; 王昊
发明公开了一种桨尖射流的自转旋翼机及其实现垂直跳跃起飞的方法,该自转旋翼机机架、动系统、旋翼系统、操纵系统、起落架系统、桨尖射流装置、机身尾翼以及航电系统构成,在结构上,与常规自转旋翼机相比,去掉了旋翼预转机构,而改加装桨尖射流装置。本发明继承了常规自转旋翼机的优点,又因为替换了常规自转旋翼机的预转方案,桨尖射流装置的重量主要集中在桨尖,增加了旋翼的储能能力,而且避免了旋翼预转对发动机的依赖,从而实现垂直跳跃起飞的同时还进一步减小发动机要求和结构重量以及更轻松实现垂直跳跃起飞和降低跳飞操纵难度。因此该自转旋翼机在搜救、测绘、农林作业以及旅游观光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5 利用火星大气环流随机探测的自转旋翼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11047242.1 2016-11-23 CN106741885B 2019-08-23 李彦之; 陈昌亚; 徐晴; 陈婳怡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火星大气环流随机探测的自转旋翼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旋翼轴和旋翼桨毂,还包括敏感器、可折叠桨叶、螺旋桨、机身面、所述风敏感器设置在旋翼桨毂顶部,用于监测火星表面的风向和风速,所述可折叠桨叶通过旋翼桨毂安装在旋翼轴顶端,发射时处于折叠状态,到达火星表面后桨叶展开,所述螺旋桨数量为4个,呈“十”字形设置在旋翼轴根部;所述舵面对称设置在机身上表面,所述机身上表面还设置有太阳电池片;所述机身内部设有与太阳电池片相连的蓄电池。本发明区别于目前火星环绕器、着陆巡视器的科学探测形式,利用火星大气环流,开展随机就地探测,可应用于“火星绿色家园”工程,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76 一种自动驾驶姿态控制系统及其构成的自转旋翼机 CN201711254615.7 2017-12-02 CN107826237A 2018-03-23 李文明; 陶亮; 陈登科; 申守健
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驾驶姿态控制系统,包括软连接动作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软连接动作执行系统包括依次通过气管连通的气、储气罐、比例控制气缸;控制系统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操作终端、自驾仪、飞行控制器及用于检测气缸位移的位移传感器;所述飞行控制器与所述比例控制阀同样信号连接。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自动驾驶姿态控制系统构成的自转旋翼机。本发明利用气缸内气体的弹性,从而不影响自动驾驶和手动驾驶的及时切换,且利用气体的弹性,在自动驾驶时可同时或直接执行手动驾驶,无需任何自动驾驶的解除命令,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自动驾驶时无法第一时间切换手动驾驶的技术问题,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7 一种基于桨盘姿态控制的无人自转旋翼机飞行控制方法 CN202111154339.3 2021-09-29 CN113682465B 2023-09-15 王松; 付仁皓; 毛浩; 骈学超; 谢嘉轩; 赵亦涵; 张楠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桨盘姿态控制的无人自转旋翼机飞行控制方法,分为纵向控制通道和平航迹控制通道。各控制通道分为外环与内环,外环进行高度/速度控制和水平航迹控制,内环进行桨盘姿态控制。其中内环姿态控制时不直接对机身姿态进行控制,而是对主旋翼桨盘平面姿态进行控制。桨盘平面作为主要升面,其姿态变化时会带来升力和阻力变化,但由于主旋翼与主立柱之间的跷跷板式连接结构,主旋翼与机身之间存在类似钟摆效应的延迟,直接进行机身姿态控制时存在波动与误差。因此采用控制桨盘姿态的方式可以通过机的快速响应使桨盘平面的姿态保持稳定,悬挂在主旋翼下方的机身也可以在长周期趋于稳定,具有更好的姿态控制效果。
78 一种基于桨盘姿态控制的无人自转旋翼机飞行控制方法 CN202111154339.3 2021-09-29 CN113682465A 2021-11-23 王松; 付仁皓; 毛浩; 骈学超; 谢嘉轩; 赵亦涵; 张楠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桨盘姿态控制的无人自转旋翼机飞行控制方法,分为纵向控制通道和平航迹控制通道。各控制通道分为外环与内环,外环进行高度/速度控制和水平航迹控制,内环进行桨盘姿态控制。其中内环姿态控制时不直接对机身姿态进行控制,而是对主旋翼桨盘平面姿态进行控制。桨盘平面作为主要升面,其姿态变化时会带来升力和阻力变化,但由于主旋翼与主立柱之间的跷跷板式连接结构,主旋翼与机身之间存在类似钟摆效应的延迟,直接进行机身姿态控制时存在波动与误差。因此采用控制桨盘姿态的方式可以通过机的快速响应使桨盘平面的姿态保持稳定,悬挂在主旋翼下方的机身也可以在长周期趋于稳定,具有更好的姿态控制效果。
79 一种用于自转旋翼机的预转加速能量收集装置 CN201810058103.1 2018-01-22 CN108216649A 2018-06-29 雷良; 朱清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转旋翼机的预转加速能量收集装置,包含预转电机、功率转换器、电池和超级电容,用于自转旋翼机起飞时对旋翼进行预转加速,使自转旋翼机能够实现超短距离起飞甚至跳飞,在自转下滑和旋翼制动时对能量进行回收利用,以及在自转旋翼机闲置且有的情况下,如同发电机一样进行发电并储存能量,以供下次使用。
80 利用火星大气环流随机探测的自转旋翼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11047242.1 2016-11-23 CN106741885A 2017-05-31 李彦之; 陈昌亚; 徐晴; 陈婳怡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火星大气环流随机探测的自转旋翼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旋翼轴和旋翼桨毂,还包括敏感器、可折叠桨叶、螺旋桨、机身面、所述风敏感器设置在旋翼桨毂顶部,用于监测火星表面的风向和风速,所述可折叠桨叶通过旋翼桨毂安装在旋翼轴顶端,发射时处于折叠状态,到达火面后桨叶展开,所述螺旋桨数量为4个,呈“十”字形设置在旋翼轴根部;所述舵面对称设置在机身上表面,所述机身上表面还设置有太阳电池片;所述机身内部设有与太阳电池片相连的蓄电池。本发明区别于目前火星环绕器、着陆巡视器的科学探测形式,利用火星大气环流,开展随机就地探测,可应用于“火星绿色家园”工程,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