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领域 / 冲击冷却 / 专利数据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41 用于与波状表面一起使用的冲击冷却系统 CN201310008079.8 2013-01-09 CN103195506A 2013-07-10 A.G.温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与波状表面一起使用的冲击冷却系统。该冲击冷却系统可以包括冲击增压室和冲击板,冲击板具有面向波状表面的线性形状。冲击表面上可以包括多个突出区域,多个突出区域具有多个冲击孔,多个冲击孔具有不同的尺寸和不同的间距。
142 涡轮叶片内部带有栅格扰流的冲击冷却结构 CN201310015161.3 2013-01-15 CN103075202A 2013-05-01 马超; 臧述升; 王建飞; 葛冰
一种叶轮机械设计领域的涡轮叶片内部带有栅格扰流的冲击冷却结构,包括冲击板、内部冷却腔、冷却通道、冲击靶板、冲击孔和栅格肋片,内部冷却腔由冲击板围成,冷却通道由冲击板与冲击靶板之间的空间形成,冲击孔布置在冲击板上,冲击孔在冲击板上顺排或插排布置,栅格肋片布置在冲击靶板内壁面上。本发明在冲击靶板内壁面设置栅格肋片,一方面可以提高冲击靶板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对于冲击冷却的气流在靶板内壁面向四周扩散时起到扰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换热性能,同时栅格肋片还可以使冲击靶板进一步加固。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内部冷却系统。
143 具有自然对流冷却的钻孔锤和/或冲击锤 CN201180005729.2 2011-01-13 CN102770246A 2012-11-07 R·伯格; H·布朗
发明涉及一种钻孔锤和/或冲击锤,其具有内燃机(1)和冲击机构(5),该冲击机构能通过传动机构(3)而由内燃机(1)驱动。罩壳(19)围绕内燃机外壳(7)、传动机构外壳(8)和/或冲击机构外壳(11)的一部分。罩壳(19)与机器的其余部分间隔开一定距离,因而,在罩盖(19)与机器的其余部分之间存在间隙(20)。冷却空气能在罩盖(19)的下侧流入间隙(20)并经由气道(22)和开口(23)再次流出。由此,即使没有附加的冷机,罩盖(19)下方的部件也有效地进行冷却。
144 具有设备部件的冷却的钻孔锤和/或冲击锤 CN201180005736.2 2011-01-13 CN102770245A 2012-11-07 M·费舍尔; O·W·斯坦佐; W·霍斯勒; R·伯格; C·利泰克; H·布朗; M·詹斯曼斯特
发明涉及一种钻孔锤和/或冲击锤,其包括冷却空气管道(20),以将冷却气流从冷却机(16)引导到内燃机(1)缸体(7)的外壁。冷却空气管道设计成它渐缩到使在对应的散热片(21)之间被引导的部分冷却气流与主冷却气流分岔的程度。这样,冷却空气管道(20)内的冷却气流的流速保持基本上恒定,从而使内燃机的冷却优化。附加地,可以将冷却空气管道(20)在缸体(7)下游分成两个冷却空气管道(26,27)。冷却空气管道中的一个将冷却空气引导到内燃机(1)的排气系统(30),而另一冷却空气管道(27)将冷却空气引导到冲击机构(5)的引导外壳(13)的外壁。这样,可有针对地对锤子内的热源进行冷却。
145 用于重型燃气涡轮机的涡轮机壳体冲击冷却 CN200710180784.0 2007-10-12 CN101161997B 2012-07-11 D·M·埃里克森; 张华; J·西尔
用于重型涡轮机的冲击冷却系统,其包括附接到重型涡轮机的壳体的冲击冷却歧管,其中冲击冷却歧管在冲击冷却歧管的表面中包括多个冲击孔,和鼓机,其提供通过冲击冷却歧管的多个冲击孔以冷却重型涡轮机的壳体的空气流,以控制涡轮机叶片尖端和重型涡轮机的罩之间的间隙。
146 可外部调节的冲击冷却歧管安装件和热电偶 CN200910222800.7 2009-11-10 CN101787929A 2010-07-28 D·M·埃里克森; M·M·奥尔扎; M·G·萨瓦尔; 张华
发明涉及一种可外部调节的冲击冷却歧管安装件和热电偶壳。一种安装件(152)包括:附连到壳体(120)上的安装螺栓(156);在其远端处接合壳体(120)的内套管(158);以及接合歧管(140)且接合内套管(158)的外套管(160)。内套管(158)相对于外套管(160)可调,从而允许歧管(140)相对于壳体(120)可调。
147 一种基于多孔层的相变流体射流冲击冷却装置 CN202310454083.0 2023-04-25 CN116454046A 2023-07-18 赵彦琦; 全瑞星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层的相变流体射流冲击冷却装置,包括射流冲击盒和射流冲击盒盖体,所述射流冲击盒的内部安装有射流冲击盒盖体,所述射流冲击盒盖体的顶部安装有螺纹座,所述射流冲击盒盖体的顶部通过螺纹座活动连接有进口管路,所述射流冲击盒盖体的顶部开设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的内侧嵌合安装有可更换射流喷头。相变冷却液射流冲击多孔基质,多孔基质的连续孔隙结构可以增强导热能。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多孔基质材料、不同组分的相变冷却液、不同射流冲击参数、不同多孔基质层设置位置,对氮化镓芯片实现不同效果的散热冷却,通过对多孔基质层表面膜,可以有效减小其与芯片接触面的界面热阻,提高导热效率。
148 具备波纹状流路的阵列冲击射流冷却结构 CN202111074854.0 2021-09-14 CN114483199A 2022-05-13 李苍龙; 赵亨熙; 方敏淏; 金泰铉; 宋昊燮
发明涉及阵列冲击射流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壁与同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之间形成有流动通道,在所述第一壁,沿着所述流动通道分离地配置有多个冲击冷却孔,在所述第二壁的表面且在所述多个冲击冷却孔的喷射轴之间的每个空间具备以凸状突出的流动转向部件(diverter)。
149 一种带冲击冷却套装置过渡段组件的修复方法 CN202111366715.5 2021-11-18 CN113967820A 2022-01-25 谢凡; 韩立宁; 程亮
发明公开一种带冲击冷却套装置过渡段组件的修复方法,首先将损伤过渡段组件分解;然后对车轮和过渡段本体壁厚进行检测,随后形成修理方案;然后进行车轮和过渡段本体的壁厚过薄区域焊接修复;然后焊后对车轮和过渡段本体焊缝区域进行目视检查;步骤五、结合母材厚度状态,预留必要的焊接间隙,实施焊前清理、在单体焊接检测工装上部件的重新组装并点焊定位和固定,步骤六、从单体焊接检测工装取下过渡段组件,组装焊接作业;步骤七、去应热处理前进行目视检查,随后实施去应力热处理;渗透检测,合格后返回正常修理工艺流程。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可对高温运行后严重损伤的过渡段组件进行修复,修复后具备再次运行条件,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
150 一种涡轮叶片尾缘的冲击劈缝气膜冷却结构 CN201910388671.2 2019-05-10 CN110030036B 2021-10-22 李广超; 刘野; 张钲浩; 张魏; 寇志海; 毛晓东
一种涡轮叶片尾缘的冲击劈缝气膜冷却结构,包括压面、吸力面、压力面层板和吸力面层板,压力面层板和吸力面层板一端在前缘与隔板相连,且压力面层板和吸力面层板在前缘沿叶片高度方向均设置有层板冲击孔,压力面层板和吸力面层板在尾缘相连,且通过层板延伸段与压力面里侧相连,中部的压力面层板与压力面、吸力面层板与吸力面之间均设置有扰流柱,层板延伸段沿叶片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尾缘冲击孔或尾缘冲击缝,压力面和吸力面在叶片尾缘部分通过连接肋相连,在压力面尾缘部分设置有劈缝。本发明在层板延伸段设置尾缘冲击孔或尾缘冲击缝代替扰流柱,既减小冷气流动损失,又增加冷气在吸力面内壁处的平均速度。
151 用于高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射流冲击冷却 CN202011046479.4 2020-09-29 CN112652586A 2021-04-13 J·E·盖勒维
本公开涉及用于高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射流冲击冷却。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射流冲击冷却组件,该射流冲击冷却组件包括热交换基部,该热交换基部具有入口室和出口室。入口连接可与该入口室流体连接,而出口连接可与该出口室流体连接。射流板可耦接到该入口室,并且射流基座可形成在该射流板上并具有凸起表面,该凸起表面中形成有射流喷嘴
152 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 CN201910460330.1 2019-05-30 CN110344886A 2019-10-18 王春华; 孙小恺; 张靖周
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带有分形沟槽的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冲击孔板内壁和气膜孔板内壁加工有若干具有分形特征的沟槽单元。每个分形沟槽单元由圆环以及一至五级沟槽组成。冲击孔板沟槽单元的圆环中心与冲击孔中心重合,气膜孔板沟槽单元的圆环中心与气膜孔中心重合。冷却流首先通过冲击孔冲击气膜孔板内侧,形成冲击冷却;再通过分形沟槽进行强化对流冷却;最后再经过气膜孔溢流而出,在气膜孔板外侧形成气膜冷却。本发明通过在冲击-气膜复合冷却结构内开设分形沟槽,强化对流冷却,在提高冷却效率的同时改善热侧壁温度分布均匀性。
153 一种抗冲击调温器及其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1810404857.8 2018-04-28 CN108361101A 2018-08-03 李荣忠; 孔民; 陈德凯; 刘大奇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调温器,属于汽车发动机温度控制领域,包括座、支架弹簧、本体、阀、热敏蜡、盲孔胶管、压盖、密封圈推杆前端贯穿于压盖和密封圈并深入到盲孔胶管底部,所述盲孔胶管采用多腔一体式结构,所述推杆、密封圈、压盖通孔的个数与所述盲孔胶管盲孔数一致,所述阀座顶端内侧设计有定位槽,定位槽用来铆定所述推杆的后端,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当调温器阀门开启过程中以及调温器在受到冷却液冲击时,推杆轴向受到冲击产生的位移会减小,进一步保证调温器稳定开启。
154 内部冷却系统内的冲击射流撞击通道系统 CN201480080442.X 2014-07-09 CN106471213B 2018-06-26 H.A.祖尼加
公开了包括用于增加冲击射流(18)的效率的冲击射流撞击通道系统(16)的内部冷却系统(14)。冲击射流撞击通道系统(16)可以包括从一个或多个冲击孔口(22)偏移的冲击射流撞击腔(20)。多个冲击射流撞击通道(24)可以从冲击射流撞击腔(20)径向向外延伸,从而形成冲击射流撞击通道(24)的星暴图案,并且可以由多个肋(26)形成,其中每个肋将邻近的冲击射流撞击通道(24)分开。形成冲击射流撞击通道(24)的肋(26)可以一次或多次地分裂成多个通道以增加滞止点(28、38、52)的数量从而增加冷却能。冲击射流撞击通道系统(16)可以被用在诸如但不限于燃气涡轮发动机(12)的部件内,所述部件包括导叶插入件、翼型前边缘冷却系统、平台、高级过渡件、声波谐振器、环形节段等等。
155 具有内部冲击冷却特征件的涡轮翼型 CN201580082686.6 2015-08-28 CN107923249A 2018-04-17 扬·H·马尔什; 保罗·A·桑德斯
一种涡轮翼型件(10),其包括冲击结构(26A、26B),该冲击结构包括定位在翼型件本体(12)的内部部分(11)中的中空长形主体(28)。主体(28)在纵长方向上沿着径向方向延伸,并且主体内限定了接纳冷却流体(60)的冷却剂腔室(64)。主体(28)与翼型件本体(12)的压侧壁(16)和吸力侧壁(18)间隔开并且可以与翼型件梢部(52)间隔开,以在其间限定相应的通路(72、74、77)。穿过主体(28)形成有多个冲击开口(25),多个冲击开口将冷却剂腔室(64)与相应的通路(72、74、77)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通路连接。冲击开口(25)将在冷却剂腔室(64)中流动的冷却流体(60)引导成冲击压力侧壁(16)和/或吸力侧壁(18)和/或翼型件梢部(52)。
156 一种带有圆弧形曲面凸台的冲击冷却系统 CN201710567824.0 2017-07-13 CN107449308A 2017-12-08 许卫疆; 李鹏刚; 张博伦; 朱惠人; 李伟生
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圆弧形曲面凸台的冲击冷却系统,应用射流冲击技术,在冲击靶板上布设圆弧形曲面凸台阵列,在射流板上设有用于流体形成多股射流的射流孔;圆弧形曲面凸台位于射流孔中心下方,通过圆弧形曲面凸台的曲面将来自于射流孔的冲击射流进行均匀分散,并平缓的改变射流的流动方向。冲击冷却系统改善了冲击靶板上气流的流动情况,减小温度梯度,使传热分布更加均匀,减小热应集中,提高该系统整体的传热能力;通过使冷却气流平缓的改变流向,减小了滞止区动量损失和压力损失,使得冷却气流可以覆盖更大的面积。冲击冷却系统还可应用于纺织品、木材的干燥,金属材料的冷却或加热,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冷却技术领域。
157 用于与波状表面一起使用的冲击冷却系统 CN201310008079.8 2013-01-09 CN103195506B 2016-03-02 A.G.温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与波状表面一起使用的冲击冷却系统。该冲击冷却系统可以包括冲击增压室和冲击板,冲击板具有面向波状表面的线性形状。冲击表面上可以包括多个突出区域,多个突出区域具有多个冲击孔,多个冲击孔具有不同的尺寸和不同的间距。
158 一种新型射流冲击冷却气化工艺烧嘴 CN201410037925.3 2014-01-26 CN103937553B 2015-10-21 赵钦新; 陈衡; 王云刚; 严俊杰; 梁志远; 李钰鑫; 马海东
一种新型射流冲击冷却气化工艺烧嘴,包括中心气化剂通道,与其同轴并依次套装在其外的燃料通道和外气化剂通道,布置在中心气化剂通道和燃料通道之间、燃料通道和外气化剂通道之间以及外气化剂通道外侧的冷却通道;冷却水通道由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组成,在进水通道内布置有冷却水均匀分布装置;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之间通过进水通道的下部通道上的若干密排圆孔相连通;高压冷却水进入进水通道后从进水通道下部通道上的若干密排圆孔以射流的形式,冲击喷射到回水通道的壁面上,对其进行高效冷却,然后从回水通道流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口;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气化烧嘴技术的烧嘴冷却效果差、寿命较短的缺陷
159 一种新型射流冲击冷却气化工艺烧嘴 CN201410037925.3 2014-01-26 CN103937553A 2014-07-23 赵钦新; 陈衡; 王云刚; 严俊杰; 梁志远; 李钰鑫; 马海东
一种新型射流冲击冷却气化工艺烧嘴,包括中心气化剂通道,与其同轴并依次套装在其外的燃料通道和外气化剂通道,布置在中心气化剂通道和燃料通道之间、燃料通道和外气化剂通道之间以及外气化剂通道外侧的冷却通道;冷却水通道由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组成,在进水通道内布置有冷却水均匀分布装置;进水通道和回水通道之间通过进水通道的下部通道上的若干密排圆孔相连通;高压冷却水进入进水通道后从进水通道下部通道上的若干密排圆孔以射流的形式,冲击喷射到回水通道的壁面上,对其进行高效冷却,然后从回水通道流到冷却水通道的出水口;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气化烧嘴技术的烧嘴冷却效果差、寿命较短的缺陷
160 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 CN201310663024.0 2013-12-10 CN103675001A 2014-03-26 雷基林; 申立中; 李洪民; 邓晰文; 贾德文; 毕玉华
发明涉及一种热冲击和热疲劳强度考核的冷却系统,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对试件底部采用冷却冷却的水冷系统Ⅰ;所述水冷系统Ⅰ包括试验箱体、试件、集水槽、冷却水喷嘴、集水箱、引水管、集水箱手动开关、回水、滤网、循环水箱手动开关、循环水箱架、排水管、循环水箱、溢流管、补水管、补水管手动开关、补水管电磁、回水管、进水管、冷却泵、三通阀、进水管电磁阀、止回阀。本发明一方面尽可能的模拟了内燃机受热件的实际冷却条件;另一方面能快速冷却受热零部件、减少冷却水的使用量,节约了资源和试验时间,提高了模拟的准确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