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石墨烯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10259926.7 2015-05-20 CN104851521A 2015-08-19 邸云萍
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金属催化基底上生长石墨烯;在所述石墨烯上涂覆聚酰亚胺PI溶液,并固化所述PI溶液,形成PI膜;去除所述金属催化基底,得到PI膜基材的石墨烯导电薄膜。本发明所述的石墨烯导电薄膜制备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石墨烯转移后的导电性和转移工艺良率,特别的,本发明所述的石墨烯导电薄膜制备方法能够获得超薄基材的柔性石墨烯薄膜。
42 电磁波吸收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01380060055.5 2013-11-05 CN104798453A 2015-07-22 加川清二
一种电磁波吸收膜,通过反复多次在塑料膜的一面涂敷含有1~10质量%的薄片状的石墨烯微粒以及0.05~5质量%的粘合剂树脂有机溶剂分散液之后进行干燥的工序,从而在塑料膜的一面形成含有石墨烯微粒以及粘合剂树脂的电磁波吸收层,电磁波吸收层的厚度为2~15g/m2(以每1m2的石墨烯微粒的重量来表示),电磁波吸收层中的粘合剂树脂与石墨烯微粒的质量比为0.05~1,并且在所述电磁波吸收层中不存在所述石墨烯微粒的区域的合计面积率为5%以下。
43 获取石墨烯纳米片和衍生产品的工艺及由其获得的氧化石墨烯纳米片 CN201210033661.5 2012-02-15 CN102642826B 2015-07-15 恺撒·麦利诺·桑切斯; 伊格纳西奥·马丁·古利翁; 海伦娜·瓦雷拉·里佐; 玛丽亚·德·皮乐·麦利诺·奥玛叶拉斯
一种获取石墨烯纳米片和衍生物以及获取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工艺,通过一个分为两个阶段的工艺过程,获取由具有包括较少石墨烯层互相堆叠围绕并沿着所述纳米丝的主轴盘绕的石墨材料连续带结构的纳米丝组成的中间材料的第一阶段,和一个第二阶段其中所述碳纳米丝经过高温热处理净化所述丝并增加其结晶度。一旦这些纳米丝经过处理,在其上实施化学蚀刻包括氧化以致使所述碳纳米丝分离并开始由物理手段完成的以获得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劈开工艺。
44 生长均匀、大规模的多层石墨烯膜的方法 CN201380029213.0 2013-05-17 CN104334495A 2015-02-04 罗健平; 张凯; 安东尼奥埃利奥·卡斯特罗尼托
生长多层石墨烯膜(10)的方法,包括在CVD反应室(2)中,在化催化剂(GC)的表面(SGC)上使弱化蒸气(OV)和气态碳源(CS)流动。碳原子(C)沉积在碳化催化剂表面上以在冷却后形成单层石墨烯(12)片。该方法产生大体上均匀的石墨烯层的堆叠,以形成多层石墨烯膜。与由现有技术方法形成的石墨烯膜相比,多层石墨烯膜是大体上均匀的并具有相对大的规模。
45 机械剥落装置 CN201380017776.8 2013-03-18 CN104334279A 2015-02-04 斯科特·L·默里; 吉姆·L·佩顿; 科里·莫里斯
申请公开了用于提供预定的装置、用于保持颗粒材料和介质的容器、介质、用于操作该设备的相关参数以及方法和由该装置和方法提供的组分。
46 用于生产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 CN201380018675.2 2013-03-28 CN104246025A 2014-12-24 妮科尔·格罗贝尔; 阿德里安·蒂莫西·默多克; 安塔尔·阿道弗·科斯
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来生产二维纳米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反应室中的基底与包含氢气的第一流体和包含用于所述材料的前体的第二流体接触,其中所述接触是在使得所述前体在所述室中反应从而在所述基底的表面上形成所述材料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中所述第一流体的流速与所述第二流体的流速的比率为至少5:1。还提供了可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二维纳米材料,以及包含所述纳米材料的装置。
47 利用前体材料生产石墨颗粒 CN201280056030.3 2012-09-28 CN104010965A 2014-08-27 洪正宏; N·R·瓦尼尔
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石墨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前体材料引入加热区(20),在加热区中加热烃前体材料,以从烃前体材料中形成石墨烯碳颗粒,并收集石墨烯碳颗粒。烃前体材料可包括能够形成双碳片段物质的烃和/或甲烷。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装置(20),和由该方法产生的石墨烯式颗粒,也被公开。
48 石墨纳米管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 CN201110140264.3 2011-05-27 CN102796991B 2014-08-20 姜开利; 林晓阳; 肖林; 范守善
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纳米管复合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金属基底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提供一自支撑碳纳米管膜结构覆盖所述石墨烯膜并与所述石墨烯膜复合;至少部分去除所述金属基底,获得一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膜结构。
49 石墨烯制备系统及方法 CN201310110070.8 2013-03-29 CN103922320A 2014-07-16 叶昭辉; 邱博文
发明披露一种石墨烯制备系统及方法,相异于现有技术利用单一供气循环来对工件进行各气体的输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沉积过程中,通过间断式重复调整输入气体的输入量,以多循环供气来有效降低石墨烯的片电阻值的方法。
50 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201280019582.7 2012-03-01 CN103492317A 2014-01-01 帕格纳·帕佩孔斯坦蒂诺; 尚乃贵
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石墨烯或另一层状结构的石墨烯片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石墨或另一层状结构与至少一种离子液混合和研磨。本发明还提供了离子液中研磨在该方法中的用途以及由该方法形成或可形成的产品。
51 石墨烯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石墨烯粉末的电化学器件在锂二次电池的应用 CN201180059402.3 2011-12-09 CN103402913A 2013-11-20 孙培育; 吴祯琪; 刘刚桥; 玉木荣一郎; 久保田泰生; 吴刚
发明石墨烯粉末具有高分散性,还具有高导电性,可以用作高性能导电剂。该石墨烯粉末尤其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导电剂。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石墨烯粉末,成本低、效率高、毒性低。在本发明的石墨烯中,氮原子含量低、原子含量适中、结构缺陷适当,因此,该石墨烯同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导电性。另外,在本发明的石墨烯粉末的制备方法中,使用连二亚硫酸盐作为还原剂。
52 分离和回收装置 CN201080054558.8 2010-11-04 CN102905773A 2013-01-30 小川斗; 樱井学; 大桥幸夫; 北村英夫
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燃烧废气中分离和回收二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吸收塔、再生塔、再生热交换器和下述结构中任一种。1)包括以下单元的结构:氧除去单元,其包括第一收集单元和第二收集单元,其收集自吸收塔向再生塔供给的吸收液中所含的氧;第一流路切换单元,其将吸收液向任一收集单元供给;第二流路切换单元,其用于将由收集单元排出的吸收液向再生热交换器供给;和再生单元,其中在未被供给吸收液的收集单元中收集的氧被回收。2)包括以下单元的结构:反应器,其置于吸收塔和再生热交换器之间,且其中通过使吸收液中所含的氧与其中所含的亚硫酸根离子反应而生成硫酸根离子;第一除去单元,其中从含有硫酸根离子的吸收液中除去硫酸根离子;第二除去单元,其置于再生热交换器和吸收塔之间,并且其中从已从中除去硫酸根离子的吸收液中除去有机酸阴离子。
53 在低极性聚合物基质中具有高分散性的纳米级石墨烯薄片的制备方法和相关聚合组合物 CN201080056298.8 2010-10-27 CN102781830A 2012-11-14 R·菲利萨里; O·瓦伦蒂诺; A·卡萨里尼
一种制造纳米级石墨烯薄片的方法,包括:a)使石墨材料与分子或原子或能够释放分子或原子氧的物质接触,以获得由用氧基官能化的石墨材料(FOG)构成的前体,其特征在于/氧摩尔比高于8∶1,b)随后还原(化学或物理)所述FOG前体,以获得纳米级石墨烯薄片,其特征在于碳/氧摩尔比高于20∶1。
54 通过机械方式使石墨材料变薄来制备石墨烯 CN201080059482.8 2010-11-03 CN102725226A 2012-10-10 伊莎贝拉·亚诺夫斯卡; 多米尼克·贝让; 坎比兹·希扎里; 奥维迪乌·埃尔森; 皮埃尔·伯恩哈特; 蒂埃里·罗梅罗; 马克·勒杜; 库翁·彭乌
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石墨烯颗粒或石墨烯片在液体介质L中的分散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固体石墨材料M的条状物或状物(5);(b)使所述材料M摩擦基材的表面S(2),从而在所述基材的所述表面S(2)上产生所述材料M的摩擦痕迹;(c)将所述基材浸入液体介质L(6)中,并且对所述液体介质L(6)进行声波处理,从而获得石墨烯颗粒或石墨烯片在所述液体介质L(6)中的分散液,其中,步骤(b)和步骤(c)可以至少部分地连续进行、或者同时进行。
55 具有石墨烯层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和用途 CN201080043559.2 2010-10-11 CN102666691A 2012-09-12 A·沃尔夫; G·洛利; L·姆莱齐科; O·F-K·施吕特
发明涉及具有石墨烯层的复合材料和生产这些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使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来生产石墨烯层的方法。
56 正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包括此物质的锂二次电池 CN201210032819.7 2012-02-14 CN102655234A 2012-09-05 朴韩儿; 权旋和; 金志贤; 金起贤; 刘容赞; 金润昶
发明公开了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制备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和包括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具体地,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具有片和布置在所述碳片表面上的橄榄石类化合物颗粒;所述碳片具有包括1至200个含多个六边形环的多环纳米片的结构,每个六边形环具有六个碳原子且所述六边形环稠合并基本排列在含所述六边形环的平面中,所述多环纳米片以与含所述六边形环的平面垂直的方向层叠。
57 一种生产石墨烯的方法 CN200910193873.8 2009-11-05 CN101704520B 2012-05-23 陈国华; 赵卫峰; 赵立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石墨烯的方法,其在有机溶剂中对石墨粉进行湿法球磨;其中,有机溶剂的表面张为30-45mN·m-1;湿法球磨所用的磨球的表面包裹有软质的聚合物。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选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球磨工艺对石墨进行剥离,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1)采用软质的聚合物对硬质磨球进行包裹,有效降低了磨球之间的刚性碰撞对石墨晶体结构的破坏,同时,软质聚合物与石墨具有更强的摩擦力,大幅度改善磨剥效果,石墨烯的产率可达30wt%-50wt%。2)采用球磨工艺更容易扩大规模,实现工业化生产。3)除边缘部分少许缺陷外,石墨烯晶体结构保持完好。4)石墨烯产品厚度均一,保持在1-2个原子层之间。
58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0980108034.X 2009-01-07 CN102369169A 2012-03-07 J·汉密尔顿; P·施特赖希
通常被认为以其原有的形式是难溶的大分子的溶剂通过在溶剂质量(通过雷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推断)和溶剂固有的特性之间产生的“溶剂共振”来确定。溶剂共振的局部极值确定了其可能被用于选择特定的溶剂或溶剂组合物的理想溶剂的理想的固有性质。石墨烯溶剂用于制备透光的导电电极
59 石墨烯与六方氮化薄片及其相关方法 CN200980134866.9 2009-07-08 CN102143908A 2011-08-03 宋健民
发明揭露一种石墨烯层、六方氮化层以及其它主要以sp2键结原子所制成的其它材料以及相关方法。例如在一方面中是提供一种,石墨烯层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包括混合源与一平定向的熔融溶剂;从该熔融溶剂中沉淀碳源以形成遍及于该熔融溶剂的一石墨层;以及将该石墨层分隔成复数石墨烯层。
60 石墨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200880112966.7 2008-08-06 CN101835609A 2010-09-15 崔在荣; 申铉振; 尹善美
提供石墨烯片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提供经济地制备具有所需厚度的大面积石墨烯片的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