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液相化学法插层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201610292692.0 2016-05-05 CN105948026A 2016-09-21 牛利; 吴同舜
发明提供一种液相化学法插层剥离石墨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属石墨烯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石墨烯制备方法工艺复杂、电极过程能耗大,且含量高的问题。该方法先将石墨浸泡在混酸溶液中,然后加入插层剂搅拌,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将有机试剂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石墨烯的分散液。本发明利用特殊的试剂进行插层处理后,再通过剧烈的化学反应将石墨层间的试剂瞬间气化,将石墨剥离成石墨烯。这种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产率极高,几乎有多少克石墨就可以剥离出多少克石墨烯,而且得到的石墨烯缺陷极少,制得的石墨烯氧含量仅有1.63%,氧含量极低,电导率更高。
162 一种单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201610465388.1 2016-06-23 CN105936505A 2016-09-14 蒋旭; 田瑞雪
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先将石墨利用混合溶剂进行预处理,然后再通过溶剂热法进行石墨烯的制备,最后利用高压均质和超声的方式得到具有高度分散的单层石墨烯。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同时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单层石墨烯分散均匀,得率高,具有良好的品质。
163 一种生物质基三维多元共掺杂石墨烯的简易制备方法 CN201610405172.6 2016-06-08 CN105905890A 2016-08-31 刘滋武; 李猛
一种生物质基三维多元共掺杂石墨烯的简易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的简易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洁净的石英管放置在管式炉中,将石英管高温部分的温度升高到反应温度;将选取的生物质原料与化学试剂充分混合,并放入洁净石英舟中,待炉温升到设定温度后,将石英舟放在石英管管口;法兰固定后通入保护性气体,待空气赶尽后将石英舟推到石英管高温区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炉温冷却到室温,取出石英舟中样品,即得到三维多元共掺杂石墨烯。优点:制备中,无任何金属催化剂,无催化剂污染,无需酸处理,降低了石墨烯的制备成本,推动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提高了石墨烯的产率;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石墨烯的有效分离。
164 一种低温剥离修饰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357349.X 2016-05-26 CN105883790A 2016-08-24 黄佳; 王贝贝; 张劲; 吴小晗
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剥离修饰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利用金属在液中形成的氨合离子插入到石墨烯层间以剥离石墨得到片层较薄的石墨烯,氨合电子和修饰基团在石墨烯片层缺陷位点反应得到修饰石墨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经过形貌分析及结构分析表明,所得的修饰石墨烯片层较薄,结构较完整,在中和NMP中分散都较好且稳定。同时,本发明所得的修饰石墨烯与金属化物、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复合可以得到结构稳定的复合材料
165 一种规模化清洁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201610295053.X 2016-05-06 CN105819437A 2016-08-03 陈庆; 曾军堂; 廖大应; 陈兵
发明提供一种规模化清洁制备石墨烯的方法。以石墨为原料,利用喷雾干燥设备,将机械剥离与粉末干燥集成在喷雾干燥机中,从而实现连续稳定、环保清洁地制备石墨烯材料,将纳米石墨烯粉或微米石墨烯粉限制在干燥腔室中处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仅用于干燥制备石墨烯粉末,生产过程粉尘污染严重,不能够实现石墨烯的连续化生产的技术缺陷。实现了石墨烯生产连续、清洁、环保的技术效果,推动了石墨烯干粉的产业化生产。进一步,在喷雾干燥机中一步完成剪切剥离,均匀化分散,不仅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石墨烯的层面结构,而且可以连续稳定制备石墨烯材料,不破坏石墨烯的表面电学拓扑对称性,进一步保证了石墨烯成品的质量
166 石墨烯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石墨烯粉末的电化学器件在锂二次电池的应用 CN201180059402.3 2011-12-09 CN103402913B 2016-08-03 孙培育; 吴祯琪; 刘刚桥; 玉木荣一郎; 久保田泰生; 吴刚
发明石墨烯粉末具有高分散性,还具有高导电性,可以用作高性能导电剂。该石墨烯粉末尤其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电极的导电剂。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石墨烯粉末,成本低、效率高、毒性低。在本发明的石墨烯中,氮原子含量低、原子含量适中、结构缺陷适当,因此,该石墨烯同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导电性。另外,在本发明的石墨烯粉末的制备方法中,使用连二亚硫酸盐作为还原剂。
167 一种光催化还原连续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及方法 CN201610340432.6 2016-05-20 CN105776200A 2016-07-20 金利华; 王耀; 李成山; 白利锋; 冯建情; 张平祥
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催化还原连续制备石墨烯的装置,包括反应器、蠕动、前驱液储瓶和石墨烯储瓶,所述反应器为透明螺旋玻璃管,透明螺旋玻璃管的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蠕动泵设置于进料口与第一储瓶之间,且进料口与第一储瓶之间通过蠕动泵的蠕动泵软管相连通,所述出料口与石墨烯储瓶之间通过出料管相连通,所述透明螺旋玻璃管由透明玻璃管从上至下螺旋缠绕形成内螺旋体后再绕所述内螺旋体从下至上螺旋缠绕制成,所述反应器外侧包裹有反光膜。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光催化还原连续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光催化还原过程连续可控,极大的提高了石墨烯的制备效率,充分降低成本,易于实现工业化批量制备。
168 一种精确减薄并获得高质量少层或单层石墨烯的方法 CN201610271903.2 2016-04-28 CN105776198A 2016-07-20 肖少庆; 沈钢; 顾晓峰; 戴晓峰
发明涉及一种精确减薄并获得高质量少层或单层石墨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低压低密度氩气等离子体石墨烯刻蚀,使得层状石墨烯被精确、均匀、有效地刻蚀掉,最终达到少层或单层,然后在管式炉中对其进行退火,修补其在刻蚀过程中产生的晶格缺陷,得到高品质少层或单层石墨烯。本发明利用惰性的低密度低压氩气等离子体产生的离子轰击效应对石墨烯外层进行物理刻蚀,不引入任何杂质,刻蚀掉的石墨粉末随气体排出,只留下纯净均匀的石墨烯,由离子轰击效应引起的缺陷可由高温退火修复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少层或单层石墨烯。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控性强,能通过调节等离子体功率来调节刻蚀速率,适合大规模生产大面积高质量的少层或单层石墨烯。其应用领域包括制备石墨烯纳米结构及石墨烯电子器件等。
169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石墨烯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1610111121.2 2016-02-29 CN105776194A 2016-07-20 陈庆; 叶任海
发明涉及石墨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石墨烯微片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将石墨粉加热分散,通过冲击式超细粉碎机的转子带动的刀片对石墨进行反复的剪切、冲击,使石墨粉碎剥离,经分级筛选后,合格物料经静电分散,得到层数在100层?300层分散均匀、流动性好的用于3D打印的石墨烯微片复合材料,实现了连续、规模化生产层数均匀的石墨烯微片复合材料,而且产量高、成本低,无污染,应用于3D打印中,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导电、导热性能,有利于推动石墨烯的大规模应用。
170 一种高强柔性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049008.6 2016-01-25 CN105731435A 2016-07-06 高超; 彭蠡; 孙海燕; 杨清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柔性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膜由具有微观尺度褶皱的宏观多层褶皱石墨烯通过物理交联组成,片层间可滑移,因此具有极高的柔性。其石墨烯片层结构完美,片层晶区极大并极少含有缺陷,经过高压压制后结构密实,具有超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同时,高分子复合物的存在可交联石墨烯片层,增强石墨烯膜的强度。此高强柔性石墨烯复合导热膜,强度可达到100?300MP,可耐反复弯折1000次以上,断裂伸长率为6?16%,导电率为6000?8600S/cm,热导率为1400?1800W/mK,可广泛用于高强可设计的导热导电器件。
171 一种无高温化过程的片状氧化石墨烯GO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261130.X 2016-04-25 CN105712346A 2016-06-29 谈国强; 赵程程; 夏傲; 任慧君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高温化过程的片状氧化石墨烯GO及其制备方法,以天然石墨为源,以硝酸钠、高锰酸硫酸、过氧化氢等为氧化剂,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控制氧化剂的加入顺序和速度,调制中温(35℃)的氧化时间,去掉了高温(98℃以上)氧化阶段,达到氧化剂与石墨充分接触、氧化反应充分的效果,制备了均匀片状GO,本发明制备的GO氧化程度高,GO片层的大小和分离程度可控,制备时间短,降低了对实验装置的要求,使其适用性进一步提高。
172 一种片层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201610045623.X 2016-01-22 CN105692598A 2016-06-22 杨苗; 高微微; 赵骞; 谢涛; 柏浩
发明涉及一种片层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和粘结剂溶解于中,配成前驱体溶液;2)将所述的前驱体溶液置于容器中进行双向冻反应,得到中间产物;所述的容器的底部具有楔形装置;3)将步骤2)得到的中间产物冷冻干燥以去除溶剂,得到片层多孔氧化石墨烯。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片层多孔氧化石墨烯。本方法操作简单,通过双向冰冻法得到的片层多孔石墨烯具有规则的大面积双轴取向的层状多孔结构。
173 一种超柔性高导热石墨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0047646.4 2016-01-25 CN105523547A 2016-04-27 高超; 彭蠡; 姜炎秋; 刘英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柔性石墨烯导热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石墨烯膜由超大片均匀化石墨烯经过溶液成膜、化学还原、高温还原以及高压压制等步骤得到。石墨烯膜由具有微观尺度褶皱的宏观多层褶皱石墨烯通过物理交联组成,片层间可滑移,因此具有极高的柔性。其石墨烯片层结构完美,片层晶区极大(100um左右)并极少含有缺陷,经过高压压制后结构密实,具有超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此高柔性石墨烯导热膜可耐反复弯折1200次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2-18%,导电率为8000-10600S/cm,热导率为1800-2600W/mK,可用作高柔性导热导电器件。
174 一种多孔石墨烯和石墨烯量子点及其绿色制备方法 CN201510915456.5 2015-12-11 CN105502352A 2016-04-20 王小英; 李晓云; 孙润仓; 叶伟杰; 陈伟敏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石墨烯和石墨烯量子点及其绿色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将石墨原料加入壳聚糖的醋酸溶液中,以壳聚糖作为剥离剂,经过超声处理,离心沉淀得多孔石墨烯,离心上清液透析为石墨烯量子点。得到的多孔石墨烯不仅层数较少,而且片层横向尺寸较大;得到的石墨烯量子点不仅分散性好,而且粒径分布均一。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中只使用了超声处理,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由于使用石墨作为原料,制备的多孔石墨烯和石墨烯量子点的石墨化程度高。所得到的多孔石墨烯可以作为反向基因转染的载体,石墨烯量子点可以用于细胞成像。
175 鉴别和表征物料溶剂和复合基质的方法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510817883.X 2009-01-07 CN105462229A 2016-04-06 J·汉密尔顿; P·施特赖希
通常被认为以其原有的形式是难溶的大分子的溶剂通过在溶剂质量(通过雷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推断)和溶剂固有的特性之间产生的“溶剂共振”来确定。溶剂共振的局部极值确定了其可能被用于选择特定的溶剂或溶剂组合物的理想溶剂的理想的固有性质。石墨烯溶剂用于制备透光的导电电极
176 一种以为原料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201510947564.0 2015-12-17 CN105439131A 2016-03-30 陈庆; 曾军堂; 叶任海; 陈兵; 廖大应
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以碳化为原料制备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累托石作为层状模板,将碳化钙作为碳源,首先碳化钙在密闭分散混合机中通过真空吸附作用驻留于累托石层状结构中,然后加入到密闭干燥反应器中再加入混合酸高温催化、炭化,再通过洗涤、干燥得到石墨烯。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177 用于合成包含石墨烯的纳米结构聚合物的阳离子聚合方法 CN201480028874.6 2014-05-20 CN105246927A 2016-01-13 吉诺·高弗雷迪; 奥尔多·隆戈; 奥尔加·瓦伦蒂诺; 里卡尔多·菲利萨里; 亚历山德罗·卡萨里尼
一种用于合成包含石墨烯的纳米结构聚合物的阳离子聚合方法,包括在适合于活化阳离子聚合的至少一种无机强酸的存在下,使借助于声波分散在溶剂中的化石墨与至少一种乙烯基单体和至少一种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反应,其中:-所述氧化石墨包含按重量计从5%至60%的结合氧,-所述乙烯基单体包含至少一个羧基,其中结合至氧化物的氧和羧基之间的比率以摩尔/摩尔计为在从1:10至10:1的范围中,并且-所述乙烯基芳香族单体与氧化石墨和包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的量的总和之间的比率按重量计为在从50%至99%的范围中。
178 纳米管连接的石墨烯片膜和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石墨烯片电容器 CN201180057845.9 2011-11-30 CN103237755B 2016-01-13 唐捷; 程骞; 新谷纪雄; 张晗; 秦禄昌
一种石墨烯片膜,其是两张以上的石墨烯片(11)~(25)被集成,将集成体制成膜状,通过使用所述石墨烯片集成体(101),可提供涉及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的电容器特性高的石墨烯片膜和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石墨烯片电容器。所述石墨烯片集成体(101)具有将石墨烯片(11)~(25)之间接合、且形成以各石墨烯片(11)~(25)的面平行的方式层叠而成的石墨烯片层叠体(61)~(65)的第1纳米管(31)~(48),和连接所述石墨烯片层叠体(61)~(65)之间的第2碳纳米管(51)~(56)。
179 石墨烯薄片制备方法及其所制备的石墨烯薄片 CN201210417140.X 2012-10-26 CN103723707B 2015-11-18 林逸樵; 宋健民; 林弘正
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石墨烯薄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高度石墨化石墨烯,该高度石墨化石墨烯的石墨化程度是为0.8至1.0;以及(B)提供一剪切,该剪切力作用于该高度石墨化石墨烯,使该高度石墨化石墨烯分散为一石墨烯薄片;其中,该石墨烯薄片具有10微米至500微米的长度及宽度,且该石墨烯薄片具有一单层或多层结构。本发明亦关于上述石墨烯薄片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石墨烯薄片。
180 包括石墨颗粒的锂离子电池阳极 CN201480015238.X 2014-03-07 CN105051948A 2015-11-11 N·R·瓦尼尔; D·B·阿赛; K·G·奥尔森; E·F·拉克维兹; D·王; 衣冉
公开了包括石墨颗粒的锂离子电池阳极。还公开了包含这样的阳极的锂离子蓄电池。所述阳极包括锂反应性金属颗粒例如石墨烯碳颗粒和粘结剂的混合物。在阳极中使用石墨烯碳颗粒导致改进的锂离子蓄电池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