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专利分类库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 车用轮胎 / 充气轮胎的增强层或帘布层配置 / .{由金属元件,例如金属制成的帘线、绳层、纤维丝或纤维构成的增强层}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具有超细丝的钢丝帘线及使用该帘线的客车子午线轮胎 CN200410104543.4 2004-12-23 CN1648330A 2005-08-03 李秉虎; 林承镐; 申晟浩; 孙锋荣; 金锡皓; 林东珉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帘线,它具有相互搓捻在一起的直径为0.04-0.14mm的超细钢丝以便加强轮胎胎体,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钢帘线的客车子午线轮胎。该钢帘线包括一根直径为0.04-0.14mm的芯部细丝和4-7根螺旋搓捻在芯部细丝周围的直径为0.04-0.14mm的外鞘细丝。这时,该钢帘线其直径为0.2-0.5mm并且剪切强度为25-35kgf。另外,每根外鞘细丝其直径小于芯部细丝的直径,并且芯部细丝和外鞘细丝由钢丝制成。该子午线轮胎包括设有钢帘线和顶板的轮胎胎体,并且钢帘线如此嵌入在顶板中,从而橡胶规格比为200-500%并且橡胶间隙比为60-250%。该钢帘线具有改善的物理性能,从而降低了该胎体的厚度,由此导致该子午线轮胎的重量降低。另外,改善了该子午线轮胎的控制稳定性和耐久性,由此降低了客车维护成本。
182 橡胶涂层股线;采用橡胶涂层股线的胎带、线网层和轮胎;以及用于制造它们的装置和方法 CN00804223.3 2000-12-27 CN1182294C 2004-12-29 高木茂正
一种由多根绞合丝线(41a)形成的股线(41)穿过解捻装置(48)。各丝线(41a)解捻并且丝线之间形成预定距离(S)。这时,在各丝线的外周涂覆橡胶膜涂层。然后再重新绞合该丝线以形成橡胶膜涂层股线(59)。橡胶膜涂层涂覆于整组股线上,这样,该股线形成带。因此,橡胶膜涂层股线(59)有预定的抗外强度,并与橡胶充分粘接,这样,所提供的橡胶膜涂层股线具有极好的抗腐蚀、吸收振动和抑制摩擦生热。还提供了用该股线形成的胎带和线网层。
183 重载轮胎中的丝帘线结构 CN02816653.1 2002-08-28 CN1547531A 2004-11-17 孙锋荣; 林东珉
发明提供一种重载轮胎中的丝帘线结构,其中在包含芯丝和绞丝的钢丝帘线中,通过使芯丝和绞丝的捻向不同并且通过使芯丝和绞丝的捻距或捻节不同,改善了橡胶的穿透性能、细钢丝和橡胶之间的粘结强度。具体而言,此结构应用于在重载轮胎中使用的3+8*d(HT)的钢丝帘线。在此申请中,芯丝的捻向在S方向并且绞丝的捻向在Z方向,芯丝的捻距(CP)和绞丝的捻距(SP)的比率为0.50至0.94之间。
184 罩胎轮及其构件 CN99108301.6 1999-06-04 CN1153687C 2004-06-16 雷纳托·卡雷塔
车辆罩胎轮包括安装轮圈,它与车辆轮毂相关并设有两个形成圆锥,接合与相应胎圈的胎圈座,其顶点在轮圈轴向外侧位置上,在所述转动轴线上;一个包括环形胎壳的轮胎,胎壳设有连接于一对轴向相对的侧壁冠部,侧壁终止于与轮圈的相应胎圈座相接合的胎圈,轮胎在胎圈区域中具有其最大宽度;内胎插入轮胎和轮圈间限定的环形空腔,向其内部容积引入加压流体可弹性膨胀,并设有插入内胎壁中的充气和放气装置,没有与轮外环境相连,特别是穿过轮圈壁的任何构件。
185 充气轮胎 CN02120687.2 2002-05-28 CN1388017A 2003-01-01 吉冈成城
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一个延伸在两胎圈部分之间的胎体帘布层,在两个胎圈部分中,该帘布层绕过胎圈芯而从轮胎内侧反折向外侧,从而形成一对折边部分和位于两折边部分之间的主体部分,在每个胎圈部分中,在折边部分的轴向外侧都设置了一个用丝帘线制成的胎圈增强层,其中的每条钢丝帘线都是由聚在一起的钢丝制成的,帘线的形状指数在0.35到0.70之间,该形状指数指该帘线中所有钢丝直径平方值的总和除以L1和L2的乘积所得到的数值,其中,L1是指在垂直于帘线纵向方向的剖面上,在某一方向上测得的最大尺寸,而L2是指在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测量得到的尺寸。
186 聚合物丝帘布 CN98812235.9 1998-12-08 CN1097125C 2002-12-25 Y·里潘斯; D·米尔绍特; H·波斯克
丝移位性能提高的钢丝帘布(10)包括至少一根用作芯的芯钢丝(12)和至少三根用作层的层钢丝(14)以及许多个环绕所述层扭转的外层丝(16)。所述钢丝帘布还包括一定数量的且其熔点高于硫化温度聚合物(18)。聚合物的数量不超过芯丝与层丝之间间隙的容量。
187 轮胎帘绳 CN95115206.8 1995-08-07 CN1053942C 2000-06-28 河野昌次
一种在橡胶渗入方面有所改进的轮胎帘绳包括至少三根扭绞在一起的单丝以便构成一芯部和围绕芯部的外层。单丝沿着绳的纵向重复地换位,使一根单丝在一个部位构成芯部,而在绳的不同部位,该同一单丝则构成外层的一部分。
188 涂胶织物及带有零度加强元件的轮胎 CN99123201.1 1999-10-28 CN1252362A 2000-05-10 圭多·里夫; 格德弗·奥耶拉; 毛里齐奥·布奥齐
一种用于轮胎皮带的涂胶织物及加入该涂胶织物的轮胎,该涂胶织物中加入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连续加强元件。该涂胶织物形成了轮胎的零度皮带层。织物的基本特征在于加入了用于将加强元件稳定在织物中预定位置的装置。对加强元件的稳定是通过将加强元件整理成并排金属带的形式来实现的。各金属带的最小宽度为约1mm,加入了金属带的涂胶织物的厚度最大值为约0.4mm,优选为约0.3mm。在其它方面,涂胶织物通过约束下面的皮带层而改进了硫化工艺,减少了“接地点扁平化”的机会,并产生了轮胎重量变轻的结构。
189 用来加强轮胎的轮冠的不锈 CN95195583.7 1995-10-02 CN1160378A 1997-09-24 让克洛德·阿诺; 帕特里克·科尔西; 埃里克·德普拉泰尔; 克里斯蒂安·拉穆勒
用来加强轮胎(100)轮冠(1)的不锈丝,包括0.02%-0.2%的、6%-10%的镍、16%-20%的铬,而该钢的钼含量为零或最多为5%,镍、铬和钼的总含量为23%-28.5%,上述%都为重量百分比。不锈钢的结构包括至少50%体积百分比的氏体,没有奥氏体或其体积百分比小于50%。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有所述不锈钢丝的组件(620)、加强帘布层(62)和轮胎(100)以及制备所述钢丝的方法。
190 轮胎帘绳 CN95115206.8 1995-08-07 CN1122394A 1996-05-15 河野昌次
一种在橡胶渗入方面有所改进的轮胎帘绳包括至少三根扭绞在一起的单丝以便构成一芯部和围绕芯部的外层。单丝沿着绳的纵向重复地换位,使一根单丝在一个部位构成芯部,而在绳的不同部位,该同一单丝则构成外层的一部分。
191 轮胎框架用不锈 CN94117136.1 1994-10-14 CN1107783A 1995-09-06 琼-克劳德·阿诺; 埃里克·德普雷特尔; 克里斯琴·拉穆鲁
发明提供用于制造轮胎帘布层的不锈丝,含有至少0.02%,至多0.2%的,至少3%,至多20%的镍,至少12%,至多28%的铬,镍和铬的总和至少等于20%,至多等于35%(%(重量));此钢的结构含有至少20%(体积)的氏体,它不含有奥氏体或含有80%(体积)以下的奥氏体。本发明还提供帘布层含有此种钢丝的轮胎以及制造此钢丝的方法。
192 充气车辆轮胎 CN201480068272.3 2014-10-31 CN105829131B 2017-12-08 米哈尔·拉茨科; 马蒂亚斯·格劳夫; 法比安·瓦赫曼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多功能车辆的充气车辆轮胎,具有胎体(5)、具有构建在胎体(5)的径向外侧上的带束(9)、并且具有构建在带束(9)上在带束(9)的径向外侧上的成形胎面(10),该带束(9)是由至少四个带束层(13,15,14,17)形成的,该至少四个带束层彼此上下地从径向内侧到径向外侧安排,其特征在于,第一带束层(13)和第二带束层(15)是相交的工作层,其加强层(23,25)被安排为相对于圆周方向呈10°‑45°的度,并且第四带束层(17)的加强层(27)被安排为相对于圆周方向呈40°‑75°的角度,并且第三带束层(14)的加强层(24)被安排为相对于圆周方向呈0°‑5°的角度。
193 用于飞机轮胎的胎冠增强件 CN201580020262.7 2015-04-17 CN106232388B 2017-12-05 V·艾蒂安; E·茹利纳
发明涉及用于飞机的轮胎(1),其包括布置在胎面(3)的径向内侧且在胎体增强件(4)径向外侧的工作增强件(2),所述工作增强件(2)包括至少一个径向最内工作双帘布层(21),所述双帘布层具有最大轴向宽度(LT)并包括两个轴向端部(E),胎面增强件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41)。在双帘布层(21)的轴向端部(E)和其在胎体层(41)上的正交投影(I)之间的距离(D)大于8mm,且在位于轴向端部(E)轴向内侧距离(L)为25mm的双帘布层(21)的点(F)和其在胎体层(41)上的正交投影(J)之间的距离(D’)不大于距离(D),并使得等于atan[(D‑D')/L]的度(A)大于12°。
194 重载用充气轮胎 CN201680014121.9 2016-02-29 CN107405954A 2017-11-28 市原永司
重载用充气轮胎(1)的带束部(7)具有:交叉层压体(7A),其中在轮胎径向方向(R)上彼此相邻的带束层的帘线的延伸方向彼此交叉;以及平行层压体(7B),其中在轮胎径向方向(R)上彼此相邻的带束层的帘线的延伸方向彼此大致平行。另外,平行层压体(7B)设置在带束部(7)中以便满足i≥n/2的关系,其中,n表示包含在带束部(7)中的带束层(1B-6B)的总数量,i表示在轮胎径向方向(R)上从内侧开始为带束层(1B-6B)计数时在轮胎径向方向(R)上位于平行层压体(7B)的内侧的带束层(4B)的层序号。
195 用于飞机轮胎的胎冠增强件 CN201580020275.4 2015-04-17 CN106232385B 2017-11-24 V·艾蒂安; E·茹利纳
发明涉及用于飞机的轮胎(1),其包括胎面(3)、工作增强件(2)、胎体增强件(4)和环箍增强件(7),所述工作增强件(2)包括至少一个具有最大轴向宽度(LT)并包括两个轴向端部(E)的工作双帘布层(21),所述胎体增强件(4)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层(41),所述环箍增强件(7)包括至少一个环箍层(71),所述环箍层(71)在工作双帘布层(21)的径向内侧并具有至少为轴向宽度(LT)的0.8倍的轴向宽度(LF)。在工作双帘布层(21)的轴向端部(E)和其在径向最外胎体层(41)上的正交投影(I)之间的距离D至少为7mm,且在工作双帘布层(21)上位于轴向端部(E)的轴向内侧的距离L为25mm处的点(F)和其在胎体层(41)上的正交投影(J)之间的距离D’至少为4mm且不大于距离D。
196 具有轻质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 CN201480042145.6 2014-07-08 CN105408131B 2017-11-17 C·阿斯泰克斯; A·拉德雅恩
一种子午线轮胎,特别是用于客运车辆或厢式货车,所述子午线轮胎具有轻质带束层结构(10),所述带束层结构(10)包括具有特定构造的多层复合层压件(10a、10b、10c),所述多层复合层压件(10a、10b、10c)具有橡胶(C1)的第一层(10a),所述第一层(10a)用独立地捻合的周向织物复丝纤维(110)增强,所述周向织物复丝纤维(110)优选由略微热收缩材料(例如尼龙或聚酯)制成,所述第一层沿径向(在方向Z上)安装在另外两个橡胶(分别为C2、C3)的层(10b、10c)上,所述另外两个层(10b、10c)用由高强度制成的单个丝线(120、130)增强;该多层复合层压件使得有可能减小轮胎的重量和滚动阻,但不减小漂移推力和因此不会使得道路行为变差,同时提供等同的滚动强度。
197 帘线以及具有该钢帘线的轮胎或履带 CN201380064773.X 2013-12-13 CN104854274B 2017-10-10 E·克莱芒; S·霍林格
发明涉及包括圆柱形层的帘线(30),所述帘线包括:内层(C1),所述内层(C1)由M根线组成,中间层(C2),所述中间层(C2)由围绕所述内层(C1)螺旋缠绕的N根线组成,和外层(C3),所述外层(C3)由围绕所述中间层(C2)螺旋缠绕的P根线组成,其中所述中间层(C2)的线之间的线间距离D2大于或等于25μm,并且所述外层(C3)的线之间的线间距离D3大于或等于25μm。
198 橡胶物品增强用帘线和轮胎 CN201680007952.3 2016-01-29 CN107208369A 2017-09-26 冈崎亮太
提供一种橡胶物品增强用帘线,作为使用高抗拉强度的线材的结果,该橡胶物品增强用钢帘线的耐剪疲劳性得以提高,钢帘线重量得以减轻。橡胶物品增强用钢帘线(10)具有两层加捻结构,其设置有:芯丝(11),其由多根丝构成;和鞘丝(12),其由围绕芯丝(11)加捻的多根丝构成。芯丝(11)的抗拉强度高于鞘丝(12)的抗拉强度,并且芯丝(11)和鞘丝(12)沿相同的方向且以相同的节距捻合在一起。
199 充气轮胎 CN201480029596.6 2014-06-17 CN105263725B 2017-09-22 山口晋均; 矶部哲
充气轮胎(1)具备:一对胎圈芯(11、11);帘布层(13),所述帘布层(13)架设在一对胎圈芯(11、11)间;以及,带束层(14),所述带束层(14)将以帘线橡胶覆盖制带束层帘线而成的至少4片稳定层(141~144)叠层后构成,并且配置在帘布层(13)的轮胎直径方向外侧。此外,最外层稳定层(第4稳定层144)与邻接稳定层(第3稳定层143)之间的帘线间距离Ga相对于最外层稳定层(144)及邻接稳定层(143)中的带束层帘线(1441、1431)外径最大值具有的关系。
200 一种双圈单帘布层子午线轮胎 CN201710355463.3 2017-05-19 CN106985615A 2017-07-28 杨丽; 黄潮奇
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圈单帘布层子午线轮胎,由内到外包括帘布层、带束层以及胎冠,所述帘布层的左右两侧内圆处分别设有双层钢丝圈,所述双层钢丝圈包括内钢丝圈和外钢丝圈,所述帘布层内设有钢丝帘线,相邻的所述钢丝帘线依次错开外翻包裹于所述内钢丝圈和所述外钢丝圈上。本发明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只有一个钢丝圈的设计,采用内外两层钢丝圈,相邻的所述钢丝帘线依次错开外翻包裹于所述内钢丝圈和所述外钢丝圈上,帘布层内圆周线上的钢丝帘线密度大大增大,而轮胎外层圆周线上的钢丝帘线密度也能相应的增大,最终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子午线轮胎增大外圈排线密度会导致内圈排线过密的问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