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轮胎内胎的制造方法及其内胎 CN99803695.1 1999-02-08 CN1292747A 2001-04-25 山际登志夫
轮胎内胎的制造方法,由挤压挤压成形的内胎坯料2’,备有空气室周壁3i、密封剂室周壁3o及隔壁4,在空气室周壁3i与隔壁4之间形成空气室5,在密封剂室周壁3o与隔壁4之间形成密封剂室6,空气室周壁3i上设有构成加强厚壁部分的数个肋状突出部15,每一肋状突出部15的厚度t3设定成分别与周壁3及隔壁4的厚度t1、t2基本相等,以这种方式将包括肋状突出部15在内的内胎坯料2’各部分的厚度设定成基本相等,可使带有加强厚壁部分的内胎坯料2’的挤压成形有效地进行。
42 型材,压模及其制造方法 CN94193228.1 1994-08-11 CN1061289C 2001-01-31 D·H·程; N·E·金; R·E·保利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三重挤压一种泡沫材料(40),一个覆盖层(41)和一个或多个附接在泡沫材料的覆盖层上的挠性凸缘(42A,42B,42C,43)的方法。所有三种材料被共同挤压通过一个共同的模具,用于形成窗框。
43 改进的狭缝挤压 CN98809928.4 1998-09-25 CN1274313A 2000-11-22 M·A·沙尔基
一种蜂窝挤压模(10A),它包括一具有一输入表面的模具体、一与输入表面相对的排出表面、多个从输入表面延伸到模具体的送料孔(13)和从排出表面延伸到模具体与送料孔(13)相连的排出狭缝(17)的交叉阵列,这些排出狭缝(17)的交叉阵列是由多个被狭缝(17)所限定的和从排出表面延伸到模具体中的销柱(19A)的诸侧表面(20)所形成,其中,销柱(19A)侧表面(20)中的至少一部分采用至少一个几何结构的改变流动的表面中断部(21)。
44 树脂和木纤维复合型材挤出方法 CN97195767.3 1997-06-11 CN1222877A 1999-07-14 G·普宾
发明涉及一构成呈复合形式的、包括树脂和木纤维的复合物的方法,该复合物可用于形成呈结构件形式的直线挤出件。该直线挤出件可具有任何有利的工程形状的型材横截面。型材采用挤出机加工而成。采用一种新颖的挤出机结构,其通过促进纤维的随机取向而使复合强度优化,而产生一无定向的弯曲模量、抗拉强度、冲击耐和其它结构性能。而且,挤出机可包括在离开出口模具之后冷却型材内部的特点而增加产量和质量。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任何在挤出装置中可用的热塑性树脂并且较佳地采用一木纤维。
45 型材,压模及其制造方法 CN94193228.1 1994-08-11 CN1129918A 1996-08-28 D·H·程; N·E·金; R·E·保利
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三重挤压一种泡沫材料(40),一个覆盖层(41)和一个或多个附接在泡沫材料的覆盖层上的挠性凸缘(42A,42B,42C,43)的方法。所有三种材料被共同挤压通过一个共同的模具,用于形成窗框。
46 用于填充蜂窝结构面板以增强喷嘴端口和方法 CN201680014662.1 2016-03-04 CN107405644A 2017-11-28 A·S·多梅尼黑; K·L·古斯塔夫森; P·G·齐默曼
发明公开了用于将固性树脂施加到蜂窝结构芯的单元中以向面板提供增强区段的喷嘴。该喷嘴包括连接器部分和施加头,其中该连接器部分适于从树脂分配装置接收固性树脂并将固性树脂递送到施加头,并且该施加头包括出口孔和围绕出口孔的凸缘。该凸缘包括底部表面,该底部表面包括平坦表面,该平坦表面在出口孔周围具有最小宽度。该凸缘的底部表面在其外周处向上弯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喷嘴是光学半透明的或透明的。另外,提出了将固性树脂施加到蜂窝结构芯的单元中以形成蜂窝结构芯增强件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固性树脂是低密度空隙填料。
47 用于浸渍化妆品凝胶组分的丁腈橡胶海绵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80073436.6 2015-12-21 CN107207792A 2017-09-26 赵成烈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浸渍化妆品凝胶组分的NBR海绵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如下特征的用于浸渍的NBR海绵:即使当浸渍有低黏度化妆品凝胶组分时,所述NBR海绵也不变形,且当化妆品组分浸渍在所述NBR海绵中时,所述NBR海绵均匀地排出化妆品组分。即使当固定的外部压施加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浸渍化妆品凝胶组分的NBR海绵上时,所述NBR海绵也具有足够的弹性恢复力,且所述NBR海绵通过防止化妆品材料分离和无机化物沉淀而使得储存稳定性能够得到增强。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浸渍化妆品凝胶组分的NBR海绵的制造方法,在该制造方法中,通过将低黏度化妆品凝胶组分浸渍到NBR泡沫海绵中,然后将其包装在紧凑型容器中,来提高使用者便携性和便利性。
48 一种具有高效率搅拌机构的海绵发泡机搅拌装置 CN201710576388.3 2017-07-14 CN107127905A 2017-09-05 刘正奎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率搅拌机构的海绵发泡机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筒、搅拌轴、驱动电机、活动桶盖以及升降机构,所述活动桶盖设置于搅拌筒的上部筒体上且其一侧盖体边缘与搅拌筒上部铰接固定,所述搅拌轴置于搅拌筒的筒体内部,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活动桶盖的中部位置且能相对活动桶盖自由转动,所述驱动电机置于活动桶盖上且与搅拌轴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置于搅拌筒的侧面且竖直设置,且升降机构的顶端与活动桶盖的边缘下部活动连接固定且能顶升活动桶盖上下升降运动。所述具有高效率搅拌机构的海绵发泡机搅拌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后期维护,提高搅拌效率,且能有效减少人工强度,实用性高。
49 用于形成具有厚壁和薄壁挤压件的模具 CN201080032372.2 2010-06-11 CN102666080B 2015-04-01 S·C·柯里尔; M·德斯帕; P·M·埃利奥特; R·C·彼德森
一种用于形成挤压件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本体馈送段和挤压件形成段。模具本体可包括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限定穿过模具本体的挤压料流动路径。本体馈送段可定位在入口与出口之间,并包括设置在本体馈送通道的布置。挤压件形成段可定位在本体馈送段与出口之间,并包括流体联接至至少一个厚壁形成部分的薄壁形成部分。薄壁形成部分可包括从本体馈送段朝向出口延伸的销的阵列,而厚壁形成部分可包括定位在穿过厚壁形成部分的挤压料流动路径内的至少一个挡板部分。厚壁形成部分的面积可大于各销之间的间隙面积。
50 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10128836.9 2009-03-17 CN101537658B 2013-01-09 高桥博纪; 细川博史
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具有包括第一板状构件23和第二板状构件24的模具基体,所述第一板状构件23具有用于导入成形原料的内孔6,所述第二板状构件24具有用于将成形材料成形为网格形状的狭缝5。在第一板状构件23与第二板状构件24接合的接合面侧28上,所述第一板状构件23具有柱状部8,其中所述柱状部8的至少一部分被与所述狭缝5的形状相对应的狭缝状沟部7区划。在所述柱状部8中,所述柱状部8的高度L与在接合面侧28的端面上的最小宽度T的比例(L/T)在1/3~3.5范围内。
51 用于形成具有厚壁和薄壁挤压件的模具 CN201080032372.2 2010-06-11 CN102666080A 2012-09-12 S·C·柯里尔; M·德斯帕; P·M·埃利奥特; R·C·彼德森
一种用于形成挤压件的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本体馈送段和挤压件形成段。模具本体可包括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限定穿过模具本体的挤压料流动路径。本体馈送段可定位在入口与出口之间,并包括设置在本体馈送通道的布置。挤压件形成段可定位在本体馈送段与出口之间,并包括流体联接至至少一个厚壁形成部分的薄壁形成部分。薄壁形成部分可包括从本体馈送段朝向出口延伸的销的阵列,而厚壁形成部分可包括定位在穿过厚壁形成部分的挤压料流动路径内的至少一个挡板部分。厚壁形成部分的面积可大于各销之间的间隙面积。
52 蜂窝陶瓷结构体成形用模具 CN200980110285.1 2009-03-18 CN101977742A 2011-02-16 小方智寿
一种蜂窝陶瓷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具有格子状的成形槽和与所述成形槽连通的陶土供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槽的宽度为0.05~0.5mm,所述陶土供给孔连同所述成形槽的交叉部或在所述成形槽的交叉部配置成锯齿状,配置有陶土供给孔的成形槽的交叉部的中心点与该陶土供给孔的中心轴的距离的平均值为10~100μm。
53 纤维基陶瓷基底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80101009.4 2008-05-13 CN101765570A 2010-06-30 J·J·刘; B·祖贝里
发明通过利用无机粘合剂,使用低成本的酸盐纤维来形成陶瓷基底材料,所述无机粘合剂会促进稳定化合物的形成,从而在基底用于或暴露于高工作温度时,抑制晶体化硅(crystal silica或cristabolite)的形成。所述铝硅酸盐纤维与包含有机粘合剂和无机粘合剂的添加剂以及流体相混合而形成塑性混合物。将所述塑性混合物形成为坯体基底,并依序固化成陶瓷基底。纤维基组分允许形成用于过滤、隔热和高温处理以及化学反应的刚性多孔结构。
54 用于挤出中空型材的挤出管嘴 CN200580047947.7 2005-12-23 CN101115604B 2010-06-16 S·托普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型芯(21-25)的挤出管嘴。所述挤出管嘴还配备有熔体流的多个流道(11-19),所述流道在挤出管嘴内合并成所需的形状。所述挤出管嘴包括多板(1-7),除了末板(7)之外的所有具有至少一个型芯的板(3-7)的流道(11-19)相互分离,从而至少一个型芯(21-25)通过流道(11-19)之间的连接元件(34-38)与剩余的板连接。末板(7)中的流道(11-19)相互连续地连接时,所述末板(7)的至少一个型芯(21-25)与相邻板(6)的相应型芯螺纹连接。末板(7)中的流道(11-19)仅在它们的部分长度上相互连接时,末板(7)的至少一个型芯(21-25)通过剩余的连接元件与剩余的板(7)相连接。
55 挤出陶瓷生物可溶性纤维基底的制备方法和设备 CN200880024121.2 2008-05-13 CN101687355A 2010-03-31 J·J·刘; B·祖贝里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生物可溶性陶瓷纤维制成的多孔陶瓷基底。此基底的孔隙率和渗透性通过相互交错的生物可溶性纤维实现,可通过挤出工艺形成一种蜂窝形式的基底。纤维结构通过将生物可溶性纤维和包含一粘合剂的添加剂及一流体混合形成,以提供一种可挤出混合物,添加剂包含一粘合剂。此结构是于一高于粘合剂的玻璃形成温度,但低于生物可溶性纤维的最大操作温度限制的温度下烧结,以形成一种具有足够强度和孔隙率的结构,以用于过滤和/或用作催化主体。
56 用于过滤内燃机排气中的颗粒的 CN200480038644.4 2004-12-22 CN100581787C 2010-01-20 S·巴顿; A·布里奥特; V·格雷茨
发明涉及一种特别用于过滤内燃机排气中的颗粒的过滤(11),包括在所述块(11)的周缘交替布置的周向进入通道(50,14p2)和排出通道(52,14p1),每个通道包括暴露于所述块(11)外部的外壁(44;54;401;402;403)和设置在所述块内的内壁(46;56;404,405;406,407,408)。本发明的块的特征在于,该块包括至少一个由两个相邻周向通道(50,52)构成的组(G),在横向剖平面(P)中,所述组(G)的全体外壁(44,54)的平均厚度E与所述组(G)的全体内壁(46,56)的平均厚度e的比值R大于1.2。
57 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10128836.9 2009-03-17 CN101537658A 2009-09-23 高桥博纪; 细川博史
发明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及其制造方法,所述蜂窝结构体成形用模具具有包括第一板状构件23和第二板状构件24的模具基体,所述第一板状构件23具有用于导入成形原料的内孔6,所述第二板状构件24具有用于将成形材料成形为网格形状的狭缝5。在第一板状构件23与第二板状构件24接合的接合面侧28上,所述第一板状构件23具有柱状部8,其中所述柱状部8的至少一部分被与所述狭缝5的形状相对应的狭缝状沟部7区划。在所述柱状部8中,所述柱状部8的高度L与在接合面侧28的端面上的最小宽度T的比例(L/T)在1/3~3.5范围内。
58 生产一种基于塑料的微孔结构的方法 CN200780011704.7 2007-03-22 CN101415532A 2009-04-22 克洛德·德埃诺; 多米尼克·格朗让; 菲利普-杰克斯·莱恩; 费德里克·布里肯斯
生产一种基于塑料的微孔结构的方法,包括:一个步骤(a),在其过程中将基于至少一种热塑性聚合物(P)的一种组合物的多个平行的薄片连续地通过包括多个平行缝隙的一个模具挤出,该热塑性聚合物选自无定形的以及半结晶的聚合物类;一个步骤(b),在其过程中,在离开该模具时并在顺序的多次替换中,在二个相邻薄片之间的多个空间受到一个流体(f)的一个注入并且受到一个真空,同一薄片的两侧是在一侧受到该流体(f)的作用而在另一侧受到该真空的作用,并且在随后的一次替换中反转过来,以此产生这些薄片的变形并且将它们成对地焊接,在大致地平行于该挤出方向的一个平面中形成一种微孔结构,组成该微孔结构的多个泡室垂直于该挤出方向而延伸;一个步骤(c),在其过程中在步骤(b)中获得的该微孔结构垂直于该挤出方向而受到拉伸。
59 用于挤出中空型材的挤出管嘴 CN200580047947.7 2005-12-23 CN101115604A 2008-01-30 S·托普
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型芯(21-25)的挤出管嘴。所述挤出管嘴还配备有熔体流的多个流道(11-19),所述流道在挤出管嘴内合并成所需的形状。所述挤出管嘴包括多板(1-7),除了末板(7)之外的所有具有至少一个型芯的板(3-7)的流道(11-19)相互分离,从而至少一个型芯(21-25)通过流道(11-19)之间的连接元件(34-38)与剩余的板连接。末板(7)中的流道(11-19)相互连续地连接时,所述末板(7)的至少一个型芯(21-25)与相邻板(6)的相应型芯螺纹连接。末板(7)中的流道(11-19)仅在它们的部分长度上相互连接时,末板(7)的至少一个型芯(21-25)通过剩余的连接元件与剩余的板(7)相连接。
60 没有三效应的通过共挤出而涂覆的多壁片材 CN200480013473.X 2004-05-04 CN1791502A 2006-06-21 J·吕贝克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无楔的共挤出多壁片材的方法,用于生产这些片材的特殊挤塑喷嘴,所述喷嘴用于生产这些片材的用途,具有至少一包含热塑性材料的基本结构和至少一共挤出层(9,10)的没有三效应的多壁片材,和包含所述共挤出多壁片材的其它产品。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