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纳米粒子的制造方法 CN201180015735.6 2011-03-17 CN102892533A 2013-01-23 山田胜弘; 井上修治; 野本英朗; 山内智央; 和田雄二; 塚原保德
发明提供一种镍纳米粒子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以下工序:将除COOH基以外的部分的原子数为1~12的羧酸镍及伯胺的混合物进行加热而得到生成了镍络合物的络合反应液的第一工序;和用微波将络合反应液进行加热而得到镍纳米粒子浆料的第二工序。在第一工序中,优选在105~175℃的温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在第二工序中,优选在18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加热。
82 用于制备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的改进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CN200680008140.7 2006-03-14 CN101142045B 2013-01-16 雅克·彻费
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金属基体复合材料的改进型方法,至少包括将预先混合的粉末(5)进行冷等压成型的步骤,以及对前述步骤得到的压(12)进行热单轴压制的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获得性能改良的金属基体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尤其用于实施等压成型步骤的装置,包括橡胶外壳(1),在其中倒入粉末混合物(5);带孔的圆筒形容器(2),橡胶外壳(1)设置在该容器内;以及将容纳在橡胶外壳(1)中的粉末(5)的混合物密封隔离的密封隔离部件(7、10、11)。
83 金属纳米颗粒的基分散液 CN200680002022.5 2006-01-10 CN101128550B 2013-01-02 沙洛莫·马格达希; 亚历山大·卡梅什尼; 沙伊·阿维泽尔; 迈克尔·格劳乔克
发明涉及金属纳米颗粒的基分散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金属盐的水性悬浮液;(b)通过能够还原金属的水溶性聚合物预还原所述金属盐悬浮液以形成金属核;以及(c)在分散液中加入化学还原剂以形成金属纳米颗粒。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例如墨水等含有所述分散液的组合物。
84 制备金属的纳米结构的方法 CN200580040374.5 2005-11-22 CN101076417B 2012-12-12 哈桑·萨霍阿尼
一种通过将(a)含有色材料的溶液组合物与(b)溶液中的金属盐或金属微粒的悬浮液相混合制备金属的纳米结构的方法。
85 用于热塑性模塑化合物的连续热脱粘合的方法 CN201080028060.4 2010-06-22 CN102802844A 2012-11-28 J·特尔马特; H·沃尔弗罗姆; M·布勒马赫尔; A·汤姆; A·克恩
发明涉及一种在脱粘合炉中从使用热塑性化合物通过注塑、挤出或压制生产的包含至少一种聚甲均聚物或共聚物作为粘合剂的金属和/或陶瓷模制品上连续热脱粘合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在第一温度阶段中在含气氛中在脱粘合炉中在低于第二温度阶段的温度5-20℃,优选10-15℃的温度下经4-12小时将模制品脱粘合;(b)在第二温度阶段中在含氧气氛中将模制品在>160℃至200℃的温度下经4-12小时脱粘合;和(c)在第三温度阶段中在含氧或中性或还原气氛中将模制品在200-600℃的温度下经2-8小时脱粘合,其中在步骤(a)和(b)期间将模制品输送通过脱粘合烘箱。
86 含Al2Ca的镁基复合材料 CN200980108474.5 2009-03-11 CN101970703B 2012-11-28 榎并启太郎; 小野昌二; 大原正树; 五十岚贵教
发明提供不仅常温、在高温下强度特性也优异的具有优异性能的镁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镁基复合材料为含Al2Ca的镁基复合材料,该材料为通过含有的镁合金与添加材料的固相反应得到的镁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含有通过上述固相反应生成的Al2Ca。该镁基复合材料中可在分散有Al2Ca的同时分散有CaO。
87 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80064715.3 2010-12-24 CN102782906A 2012-11-14 祢宜教之; 永田辰夫; 佐口明彦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的非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个实施方式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至少两种粉末状合金材料,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A含有Co、Sn和Fe、且不含Ti,另外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B含有Fe、Ti和Sn,相对于粉末状合金材料A的质量和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量,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比例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88 大量制备单分散纳米线的方法 CN201210100984.1 2012-03-31 CN102728848A 2012-10-17 杨诚; 袁铭辉
通过利用多元醇的工艺,提供一种大量制备单分散纳米线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将覆盖剂、氯盐和银盐与作为还原性溶剂的多元醇混合,以形成均质的反应溶液,该反应溶液中还含有0.001%重量~5%重量的;将所述溶液的温度提高到低于该溶液的沸点的温度,形成热溶液;以及将所述反应溶液中的银盐还原而形成金属纳米线。本发明的方法使用小剂量的水和金属卤化物作为催化剂,甘油作为溶剂和还原剂,反应条件较为容易获得,可高品质和批量化制备银纳米线。采用这种方式制备的银纳米线,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和均匀度。
89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其制造方法和各种应用 CN201080061915.3 2010-12-09 CN102712970A 2012-10-03 K·E·贝尔塔尼奥利; D·P·米斯; 钱江; J·K·威金斯; M·A·韦尔; D·穆霍帕德海艾
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表现出增强的金刚石与金刚石接合的聚晶金刚石(“PCD”)。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包括具有最大厚度的PCD台。所述PCD台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多个金刚石晶粒,这些金刚石晶粒限定出多个间隙区域。金属溶剂催化剂占据所述多个间隙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多个金刚石晶粒和金属溶剂催化剂共同表现出约115奥斯特(“Oe”)以上的矫顽和约15高斯·cm3/克(“G·cm3/g”)以下的比磁饱和。该PDC包括接合至PCD台的具有界面表面的基底。该界面表面表现出基本上平坦的形貌。其它实施方案针对于形成PCD和PDC的方法,以及此类PCD和PDC在旋转钻头轴承装置和拉丝模具中的各种应用。
90 属于滑动副的机械零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0880013303.X 2008-03-29 CN101680073B 2012-10-03 M·E·本松; L·莫丘尔斯基; J·W·福格
发明涉及一种属于滑动副的机械零件(4),它至少在面向与其配合作用的机械零件的侧面的区域内具有耐磨结构(6),该耐磨结构具有容纳于一金属母体中的较硬的粒子和具有粗糙不平的表面,可以通过下述方式降低制造费用并达到很好的磨合性能,即,在耐磨结构(6)上涂覆一个补偿其上面的不平度和粗糙度的磨合衬层(7),所述磨合衬层由一种在磨合过程中适于磨损的磨合材料构成,该磨合材料不同于处在其下面的耐磨结构(6)的材料并且与之冶金结合,而且该磨合材料比耐磨结构(6)更软以及至多与相应对置的机械零件的滑动面同样耐磨。
91 磁性材料及使用其的线圈零件 CN201210125516.X 2012-04-25 CN102693801A 2012-09-26 松浦准; 大竹健二
发明提供磁性材料及使用其的线圈零件。特别是提供一种可同时提高绝缘电阻及磁导率的新颖磁性材料,同时,提供使用此种磁性材料的线圈零件。该磁性材料包含粒子成形体(1),且该粒子成形体(1)包括:多个金属粒子(11),包含Fe-Si-M系软磁性合金(其中,M是较Fe更易化的金属元素);及氧化覆膜(12),形成在所述金属粒子的表面;且该粒子成形体(1)具有:中介着形成在相邻金属粒子表面的氧化覆膜(12)而成的结合部(22)、及不存在氧化覆膜(12)的部分中的金属粒子(11)彼此的结合部(21)。
92 支撑材料去除方法 CN201110441387.0 2011-12-26 CN102672618A 2012-09-19 浅井嘉久; 大仓弘至; 高野真弥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挥以往未有的作用效果的划时代的支撑材料去除方法。本发明的支撑材料去除方法是将存在于由三维成型装置成型而成的立体物的表面(1a)上的支撑材料(2)去除的支撑材料去除方法,其中,通过从浆料喷射体(6)喷射浆料(5)来去除所述支撑材料(2),所述浆料(5)为液体(3)与磨粒(4)的混合物。
93 壳体及应用该壳体的发声装置 CN201010201342.1 2010-06-14 CN101851717B 2012-09-19 李文珍; 陈皇妙
一种用于发声装置的壳体,该壳体的材料为镁基复合材料,该镁基复合材料包括镁基金属和分散在该镁基金属中的纳米增强相。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发声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扬声器,该扬声器设置于该壳体内部;该壳体的材料为镁基复合材料,该镁基复合材料包括镁基金属和分散在该镁基金属中的纳米增强相。
94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纳米镍粉的方法 CN201010150003.5 2010-04-19 CN101804459B 2012-09-19 张利雄; 张钰; 王重庆; 董利; 徐南平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纳米镍粉的方法,配制可溶性镍盐醇溶液和含合肼醇溶液,将上述两种液体按水合肼/镍摩尔比例要求注入至微通道混合器中混合,混合后的料液直接注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反应,产物分别经分离和洗涤后隔绝空气保存。该方法通过采用溶剂部分汽化形成气液两相截段流的流动形式可以解决微通道反应器在合成纳米颗粒过程中的堵塞问题,实现纳米镍颗粒的连续化合成,而且制备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分散剂等表面活性剂,原料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合成的纳米镍具有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等特点。
95 用于制造物体的方法和装置 CN201080046089.5 2010-08-11 CN102655975A 2012-09-05 西格丽德·古尔德伯格
发明涉及通过实体自由成形制造来制造物体,特别是由或钛合金制成的物体的方法和反应器。通过实体自由成形制造的可焊接材料的物体的制造的反应器包括对于环境气氛关闭的反应室,其中对所述反应器进行设计,使得形成所述反应室的所有邻接壁元件以钝(大于90°)接合;对位于所述反应室下方的致动器进行设计,使得所述致动器通过所述反应室底部的开口而突出到所述反应室内并将支持基材保持在所述反应室内,所述开口被至少一种弹性不透气膜密封,所述弹性不透气膜是不透气的且在所述开口处附着至所述反应器壁并附着至所述致动器;对位于所述反应室外部的致动器进行设计,使得所述致动器通过所述反应室侧面的开口而突出到所述反应室内并将具有所述可焊接材料的送线器的高能量等离子体转移弧焊炬保持在所述反应室内侧,所述开口被至少一种弹性不透气膜密封,所述弹性不透气膜是不透气的且在所述开口处附着至所述反应器壁并附着至所述致动器;并且所述反应器装备有位于所述反应室最低平的至少一个可关闭的进气口和位于所述反应室的最高水平的至少一个可关闭的出气口。
96 包含金属或陶瓷核材料的核/壳型催化剂颗粒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200780037674.7 2007-08-27 CN101522345B 2012-08-29 M·洛佩茨; M·伦内茨; DV·戈亚; C·贝克尔; S·舍瓦利奥
发明针对包含M核/M壳结构的核/壳型催化剂颗粒,M核=内颗粒核而M壳=外颗粒壳,其中所述催化剂颗粒的中值直径(d核+壳)为20-100nm、优选20-50nm。外壳的厚度(t壳)为所述催化剂颗粒的内颗粒核的直径的约5-20%,优选包含至少3个原子层。所述颗粒的内颗粒核(M核)包含金属或陶瓷材料,其中外壳(M壳)的材料包含贵金属和/或其合金。所述核/壳型催化剂颗粒优选负载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例如炭黑上,并且可用作燃料电池用电催化剂以及用于其它催化用途。
97 微粒和其制造方法及铜微粒分散液 CN200880112555.8 2008-10-31 CN101835555B 2012-08-22 渔师一臣; 服部靖匡; 大下宽子
发明提供一种在乙二醇、二甘醇或三甘醇的溶液中加热还原化物、氢氧化物或盐而得到铜微粒的方法,其中,控制该溶液中的卤元素的合计含量相对于铜为小于20质量ppm,同时,在该溶液中添加用于作为分散剂聚乙烯亚胺等的溶性高分子和用于晶核生成的贵金属化合物或贵金属胶体。由此,得到平均粒径为50nm以下、微细且分散性高、卤元素的含量极少、可以低温烧结的配线材料用的铜微粒。
98 成像应用中用于工具透镜生产的惰性高硬度材料 CN201080050797.6 2010-11-10 CN102612502A 2012-07-25 E·A·B·彼得森; W·R·哈斯顿; I·斯皮特斯伯格; M·J·沃蒂; S·布拉曼达姆
在此披露了一种用于精密玻璃模制应用的化钨材料,具有6.06wt.%-6.13wt.%的碳、0.20wt.%-0.55wt.%的晶粒生长抑制剂、小于0.25wt.%的粘合剂、小于0.6wt.%的杂质、并且余量是钨。这种碳化钨材料具有小于0.5微米的标称晶粒大小。
99 应用于锂离子的经稳定的金属锂粉的制备方法 CN201210074382.3 2006-07-05 CN102601376A 2012-07-25 T·B·多弗; C·J·沃尔特曼; M·亚科夫列瓦; 高原; P·T·帕莱普
发明涉及应用于锂离子的经稳定的金属锂粉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使金属锂粉稳定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锂加热到超过其熔点的温度,搅动所述熔融金属锂和使所述金属锂与氟化剂接触以提供经稳定的金属锂粉。
100 一种-金属化物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00910304113.X 2009-07-08 CN101609755B 2012-07-25 易丹青; 李荐; 吴春萍; 王斌; 卢小东; 许灿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化物电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先用气体雾化法制备出成分均匀、粒度细微的Ag-Me合金粉末,然后将粉末进行内氧化处理,生成Ag-MeO复合粉末,再将Ag-MeO复合粉末模压成坯料后采用粉末热挤压工艺制备成电触头材料。本发明具有内氧化温度低、时间短、工艺简单的特点,解决了Ag-MeO材料难加工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改善了触头材料的组织,提高了其综合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