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制造在高温时具有提高的延展性的钴铬钼合金烧结元件的方法 CN201010249803.2 2010-08-02 CN101988161A 2011-03-23 吉欧凡尼·保罗·萨农
发明涉及一种制造钴铬钼合金元件的方法,所述元件在800℃时的平均极限伸长率大于10%,在800℃时的平均屈服载荷时大于400Mpa,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粉末烧结添加剂方式获得钴铬钼合金的烧结元件,该烧结元件包含在熔融基质内呈不规则分布的各种化物;b)在1100℃到1300℃之间对烧结元件进行至少2小时的第一次热处理,使所述碳化物增溶,以形成增溶中间产物;c)以至少等同于在空气中时的冷却速率对所述增溶中间产物进行冷却,以形成冷却后的中间产物;d)对所述冷却后的中间产物在700℃到1000℃温度范围内进行第二次热处理,以获得所述元件。
162 高压缩性粉及使用该高压缩性铁粉的压粉磁芯用铁粉和压粉磁芯 CN200780040912.X 2007-01-30 CN101534979B 2011-03-09 前谷敏夫; 上之园聪; 植田正辉
发明通过制造以质量%计含有作为杂质的C:0.005%以下、Si:超过0.01%且在0.03%以下、Mn:0.03%以上、0.07%以下、P:0.01%以下、S:0.01%以下、O:0.10%以下、N:0.001%以下,且粉粒子具有平均4个以下的晶粒数和以显微维氏硬度Hv计平均80以下的硬度的纯铁粉,提供适合用于磁特性优良的部件、高密度烧结部件且生产率也优良的、具有高压缩性的铁粉。铁粉的圆形度优选为0.7以上。
163 镁-组合物在镁蒸发中的应用以及镁分配器 CN200780008870.1 2007-03-12 CN101448970B 2011-03-09 L·卡塔尼奥; A·博努斯; S·彼若拉; A·加利托格诺塔
说明了镁-组合物对于蒸发镁的应用,以及一些镁分配器的实施例
164 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80111514.1 2009-03-26 CN101981631A 2011-02-23 大见忠弘; 寺本章伸; 石塚雅之; 日高宣浩; 白方恭
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用于搭载于电子设备的电子部件或电路基板的小型化的呈现出低磁性损失(tanδ)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含有绝缘材料和分散在该绝缘材料内的微粒,所述微粒预先用实质上与所述绝缘材料相同成分的绝缘材料包覆。所述微粒由有机物或无机物构成,形状优选为扁平形状。作为绝缘材料,适合使用电子部件领域通常使用的绝缘材料。作为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的优选制造方法,有将微粒预先用绝缘材料包覆并使其分散于实质上与所述绝缘材料相同成分的绝缘材料中的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应用于电路基板及/或电子部件的材料,由此可以实现数百MHz~1GHz频带的信息通信设备进一步小型化、低功耗化。
165 陶瓷化物纤维 CN200680052244.8 2006-12-28 CN101336322B 2011-02-09 拉里·R·维瑟; 理查德·M·弗林; 卡罗-琳恩·斯帕
具有浆料的基本上连续的陶瓷化物纤维丝束。根据本发明的丝束可用于(例如)制备金属基质线材。
166 具有线形B-H回线的磁性工具 CN200480007713.5 2004-01-13 CN1768397B 2011-01-26 R·哈赛加瓦; V·H·哈蒙德; J·奥赖利
具有大矫顽Hc的磁粉采用非磁性粘结剂固结,形成具有所需尺寸和形状的磁性工具。该磁性工具显示出线形B-H回线和低磁损。它可在宽的磁场范围里工作,可用于电流和脉冲变压器、承载大电流的感应器、稳态带通滤波器等。
167 磁性复合材料 CN200680021711.0 2006-06-15 CN101199030B 2011-01-19 B·斯卡尔曼; 叶舟; P·扬松
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软磁性复合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对粉末组分进行模具压制成型,所述粉末组分由软磁性或铁基粉末、以及有机润滑剂的混合物构成,其中所述铁或铁基粉末的芯材料由电绝缘的无机涂层所包围,有机润滑剂的量占所述组分重量的0.05到1.5%,所述有机润滑剂不含金属,并且其蒸发温度低于所述涂层的分解温度;将所述压制件从所述模具中弹出;将所述压制件在非还原性气氛中加热到高于所述润滑剂的蒸发温度而低于所述无机涂层的分解温度的某个温度,用来从所述压制件中去除所述润滑剂,以及在汽中在300℃到600℃之间的温度上对所获得的压制件进行热处理。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软磁性复合部件,其横向断裂强度至少为100MPa,磁导率至少为700,在1特斯拉和400Hz下的芯损失最多70W/kg。
168 电动机用金属石墨电刷材料的制造方法 CN200680053159.3 2006-02-24 CN101379680B 2010-12-22 小林博
发明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石墨粒子上形成高密度粒子的电动机用金属石墨电刷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下述工序:使铜配合物附着于石墨粒子的附着工序(S1);通过在含气氛中对附着有铜配合物的石墨粒子进行热处理,从而分解铜配合物,使铜粒子形成于石墨粒子的表面的热处理工序(S2);将形成有铜粒子的石墨粒子与树脂一起成型而形成成型体的成型工序(S3);在还原气氛中煅烧成型体,将树脂热分解而形成烧结体,并且,将热处理工序中在铜粒子的表层生成的氧化铜还原为铜的还原煅烧工序(S4)。
169 为主成分的薄膜、适于制造以氧化钛为主成分的薄膜的烧结体溅射靶以及以氧化钛为主成分的薄膜的制造方法 CN200880121671.6 2008-12-09 CN101903557A 2010-12-01 高见英生; 矢作政隆
发明涉及一种以为主成分的薄膜,其特征在于,包含Ti、Ag和O成分,Ti为29.6原子%以上且34.0原子%以下,Ag为0.003原子%以上且7.4原子%以下,余量由氧构成,氧与金属的比O/(2Ti+0.5Ag)为0.97以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高折射率、并且具有低消光系数的以氧化钛为主成分的薄膜、适于制造该薄膜的以氧化钛为主成分的烧结体溅射靶以及以氧化钛为主成分的薄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得到同时具有优良的透射性、反射率的下降少、可以作为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干涉膜或保护膜使用的薄膜。另外,也可以应用于玻璃衬底,即可以作为热反射膜、防反射膜、干涉滤光片使用。
170 微通道套管式装置及其应用 CN200910131858.0 2009-04-09 CN101507908B 2010-12-01 沈志刚; 甄崇礼; 陈建峰; 初广文
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套管式微观混合与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内喷嘴、外喷嘴、控温夹套和收集器;外喷嘴配合并环绕在内喷嘴外面,内、外喷嘴形成套管式结构;控温夹套设置在外喷嘴的外面,用于控制整个装置和两股物流混合前、后的温度;装置下端设一收集器,用于捕集、缓冲和进一步混合微通道内、外喷嘴高速混合后的物流。该装置还包括自动控制的机械探针,预防或清除喷嘴芯上颗粒物以保证微通道一直畅通;以及在收集器末端外置的超声探头,用于避免和分散收集器中颗粒凝并形成的团聚体。该装置特别适合应用于液-液沉淀法连续制备具有纳、微米结构的无机、有机或药物颗粒。用微通道套管式装置替代搅拌釜等设备,不仅有效地强化了液-液微观混合,使沉淀反应生成的颗粒大小均匀,而且实现了连续化生产。
171 微粒和其制造方法及铜微粒分散液 CN200880112555.8 2008-10-31 CN101835555A 2010-09-15 渔师一臣; 服部靖匡; 大下宽子
发明提供一种在乙二醇、二甘醇或三甘醇的溶液中加热还原化物、氢氧化物或盐而得到铜微粒的方法,其中,控制该溶液中的卤元素的合计含量相对于铜为小于20质量ppm,同时,在该溶液中添加用于作为分散剂聚乙烯亚胺等的溶性高分子和用于晶核生成的贵金属化合物或贵金属胶体。由此,得到平均粒径为50nm以下、微细且分散性高、卤元素的含量极少、可以低温烧结的配线材料用的铜微粒。
172 用于高温固体电解燃料电池的连接体 CN201010130430.7 2010-03-12 CN101834298A 2010-09-15 M·布兰德纳; W·克劳斯勒; G·莱希特弗里德; A·韦斯库托尼斯
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高温固体电解燃料电池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由烧结合金构成,所述烧结铬合金具有烧结孔隙,并且含有大于90重量%的Cr、3重量%至8重量%的Fe、以及可任选的0.001重量%至2重量%的选自由稀土金属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其中所述铬合金含有0.1重量%至2重量%的Al,并且所述烧结孔隙至少部分被含有Al和Cr的化化合物所填充。所述连接体具有高的不透气性以及尺寸稳定性
173 具有改进的附着的金属纳米颗粒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CN201010130782.2 2010-03-11 CN101834007A 2010-09-15 胡南星; P·刘; 吴贻良
一种可用于电子电路元件的组合物包括金属纳米颗粒、附着增进剂化合物和溶剂。所述附着力增进剂化合物可为具有至少一个有机官能部分的可解的烷。一种在基质上形成传导图案的方法包括,使含有金属纳米颗粒、附着力增进剂化合物和溶剂的组合物在基质上沉积,并加热该沉积的组合物至约100℃至约200℃的温度
174 复合粉末金属可变边界的齿轮及其方法 CN200780101183.4 2007-08-17 CN101827674A 2010-09-08 T·E·格依曼
一种锻造的复合齿轮和一种制造锻造复合粉末金属齿轮的方法。锻造的复合齿轮包括多个从芯部延伸的齿、由第一粉末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部分、由第二粉末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部分、以及可变边界型面。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形成该可变边界型面,由此所述可变边界型面在齿上呈现出较大的齿耐磨性并在齿轮芯部呈现出较大的抗冲击性。
175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纳米镍粉的方法 CN201010150003.5 2010-04-19 CN101804459A 2010-08-18 张利雄; 张钰; 王重庆; 董利; 徐南平
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纳米镍粉的方法,配制可溶性镍盐醇溶液和含合肼醇溶液,将上述两种液体按水合肼/镍摩尔比例要求注入至微通道混合器中混合,混合后的料液直接注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反应,产物分别经分离和洗涤后隔绝空气保存。该方法通过采用溶剂部分汽化形成气液两相截段流的流动形式可以解决微通道反应器在合成纳米颗粒过程中的堵塞问题,实现纳米镍颗粒的连续化合成,而且制备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分散剂等表面活性剂,原料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合成的纳米镍具有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等特点。
176 通过湿还原法制备纳米级镍粉的方法 CN200510064070.4 2005-04-06 CN1739895B 2010-08-11 尹善美; 崔在荣; 李容均; 尤利亚·波塔波娃
提供一种通过湿还原法制备纳米级镍粉的方法。该制备镍粉的方法包括制备通过混合形成的第一溶液,制备通过混合多元醇和镍化合物形成的第二溶液,通过混合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制备混合物,然后加热该混合物,分离在加热中产生的镍粉。
177 稀土类合金造粒粉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以及稀土类合金烧结体的制造方法 CN200480001455.X 2004-05-26 CN1717290B 2010-08-11 中村阳; 中岛澄人; 大谷智郁
发明涉及一种造粒粉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准备带有剩磁的稀土类合金的粉末的工序、将粉末供给由侧面22a和以向侧面降低的方式倾斜的底面22b规定的导槽22的工序、通过使导槽振动赋予所述粉末运动能量,使粉末在导槽的长方向上移送的同时利用基于粉末的剩磁的凝聚和基于运动能量的转动作用且实质上在零磁场下造粒的工序。其结果是得到可以制造流动性和冲压性优异且具有优异的磁特性的磁体的稀土类合金的造粒粉。
178 金属超微粉的制造方法 CN200880025291.2 2008-07-08 CN101795796A 2010-08-04 五十岚弘; 松村孝之; 三宅新一
发明的金属超微粉的制造方法,具有将作为原料的金属粉末吹入到通过燃烧器(3)形成在炉(5)内的还原性火焰中的工序,通过使上述金属粉末在火焰中熔融形成蒸发状态,得到球状的金属超微粉。在本发明中,优选调节炉内气氛使燃烧排出气体中的CO/CO2之比为0.15~1.2。此外,优选将旋流形成用气体吹入到炉内,燃烧器的气比优选为0.4~0.8。作为原料,可以并用金属粉末以及含有与该金属粉末同种的金属的金属氧化物和/或金属氢氧化物。
179 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CN200480037611.8 2004-12-16 CN1894435B 2010-07-21 佐藤公纪; 尾添伸明; 小川仁一; 上野敏之; 小松原聪
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金属化物的生成、重量轻且具有高的热导率、并且能够控制热流方向的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金属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将碳纤维与金属粉末物理地混合,从而得到金属纤维混合物的工序;排列金属纤维混合物,同时填充至夹具中的工序;以及将夹具设置在大气中、真空中或惰性气氛中,加压的同时直接通上脉冲电流,从而利用由其引起的发热进行烧结的工序。其中,以复合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该复合材料含有10~80重量%的碳纤维,且其被烧结至理想密度的70%以上。
180 制备微粒子胶体分散系的方法、银微粒子胶体分散系和导电银膜 CN200480011111.7 2004-04-27 CN1780707B 2010-07-14 加藤贤二; 行延雅也
一种制备微粒子胶体分散系的方法,该分散系可通过丝网印刷或类似方法简便地形成导电银层和抗菌覆层,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步骤:硝酸溶液与硫酸(II)水溶液和柠檬酸钠水溶液的混合液进行反应,得到银微粒子的聚集物;过滤步骤:过滤所得银微粒子的聚集物,得到状银微粒子聚集物;分散步骤:向块状物中加入纯水,得到银微粒子分散于纯水中的第一水体系银微粒子胶体分散系;以及浓缩和洗涤步骤:浓缩和洗涤第一水体系银微粒子胶体分散系。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