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清洁谷粒的方法和设备 CN03825751.3 2003-01-27 CN1720102A 2006-01-11 沃尔特·尤哥斯特; 奥斯玛·格施维勒
发明涉及一种清洁粮食谷粒(特别是小麦)的方法和装置。被清洁和润湿过的小麦的表面被再次润湿,并在脱壳机(20)中除去外壳。其后,可以碾磨和光整已去壳后的粮食谷粒。
22 免淘米制造装置 CN200410031465.X 2001-03-06 CN1528522A 2004-09-15 山本惣一; 柴田雅史; 安达洋一; 森晴夫; 铃木裕司
提供一种用于以少量的制造不损坏口味的免淘米的预处理的淘米处理的淘米装置,采用该淘米装置的免淘米制造装置,可很好地摊平谷物摊平装置,或免淘米制造设备,提供一种淘米装置,该装置包括:从下向上输送精白米的扬谷螺纹、设置在头部的淘米水注水口、设置在头部的精白米排出口、将由于前述扬谷螺纹的输送而被加压的精白米于从前述注水口注入的淘米水一起搅拌并进行淘米处理的淘米辊,淘米处理过的精白米从前述米排出口排出。
23 一种有机大米的加工工艺 CN201710521125.2 2017-06-30 CN107442198A 2017-12-08 王传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大米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除杂、b烘干、c去壳、d谷糙分离、e厚度分级、f一次碾米、g润湿、h二次干燥、i二次碾米、j抛光、k色选、分级、m灭菌包装。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大米的加工工艺,本发明简化了传统工艺,步步精益,保证质量,该有机大米的加工方法的步骤清晰合理、整米率高、大米口感好、生 产效率高,易于工业化生产。
24 一种减少碎米的大米加工工艺 CN201710764000.2 2017-08-30 CN107321416A 2017-11-07 高本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碎米的大米加工工艺,1)稻谷选;2)稻谷干;3)一次稻谷去壳;4)测量水分;5)二次稻谷去壳;6)测量水分;7)三次稻谷去壳;8)将三次稻谷去壳后的物料进行谷壳分离后,与前两次分离后的谷粒集中后放入色选机后进行色选,去除谷粒中的沙石即可。本发明去壳时由于碾压过程中产生热量会导致稻谷内的水分流失,而使得去稻谷壳时会增加碎米的程度,且选在50%,正好水分流失保持在不少于现有水份的40%以内,且后期抛光后,将抛光后的物料加入到粮仓仓箱内进行冷却8小时以上,再进行包装,能够避免大米的颜色难看。
25 一种粮食加工用清洗装置 CN201710584138.4 2017-07-18 CN107321413A 2017-11-07 蔡敬东
发明公开了一种粮食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清洗箱,所述清洗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清洗箱的左侧设置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料装置,所述输料装置的底端延伸至储料箱的内部且固定安装有引机,所述输料装置的顶部与进料斗固定连接,所述清洗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发明可以在将作物进行清洗的时候,将作物倒进储料箱内,然后通过输料装置将作物直接输送进清洗箱内,不需要人工进行搬运可以节省时间,通过在清洗箱的一侧设置有风箱,可以在将作物倒进清洗槽之前对作物进行筛选,可以将作物内掺杂的外壳除去,功能更加多样化,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26 一种大米清洗装置 CN201710572112.8 2017-07-13 CN107138201A 2017-09-08 陈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米清洗装置,包括底座和主桶体,所述主桶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储米槽,所述主桶体的内底部设有与储米槽槽口连通的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内插设有卸料,所述底座的内底部设有与第一通口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口,所述第二通口内插设有出阀,所述储米槽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所述垫块贯穿主桶体的外壁并向内延伸,所述垫块延伸进主桶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桶,所述转桶和主桶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转桶和毛刷的配合清理作用,可以有效的将大米中的杂质清理干净,为大米的下一步加工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27 快速冲洗藜麦籽实以去除苦味的方法 CN201611018213.2 2016-11-20 CN106732884A 2017-05-31 陈宝华
发明公开了快速冲洗藜麦籽实以去除苦味的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将藜麦籽实拣选除杂后,温浸泡,然后进行鼓浪式冲洗去除藜麦籽实外种皮,以去除苦味,再静置后将含有藜麦籽实外种皮的上层悬浮液排放,将底部已去除外种皮的藜麦籽实清洗干燥,即得到已去除苦味的藜麦籽实。本发明简单易行,但需要购买专机器,适合一定规模的种植户小批量操作。
28 一种新型小麦去皮机装置 CN201610972130.0 2016-11-07 CN106492913A 2017-03-15 蒋韦艳; 刘金杰; 吴敏芳; 徐静; 赵春城; 胡勇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小麦去皮机装置,包括清洗室、进料机构、出料机构和加热装置,清洗室呈长方形结构且外部设有外壳,外壳与内部之间为中空结构,且清洗室的内部安装设有清洗桶,清洗桶呈圆柱形结构,两侧通过连接轴与清洗室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清洗桶左侧的连接轴与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清洗室的上部中间设有上料斗,上料斗的一侧清洗室上设有进口,清洗室的底部左侧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设有控制,进料机构包括进料口、进料挡板和连接卡簧,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口、出料挡板、连杆和卸料手柄,清洗室的底部连接并设有去皮机。本发明通过在小麦去皮机的上部增设清洗装置,能够完成在小麦去皮加工之前对其进行自动清洗。
29 一种苦荞麦表层硬化脱壳方法 CN201611174820.8 2016-12-19 CN106391171A 2017-02-15 朱新华; 范维果; 郭文川
发明涉及谷物脱壳技术,具体为一种苦荞麦表层硬化脱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苦荞麦原料进行除杂、除尘和分级处理;(2)在20℃~50℃的温度下,用清浸泡苦荞麦,使苦荞麦仁的表面浸润深度达到0.2mm~0.6mm,(3)将苦荞麦在不大于160℃的温度下进行快速表层硬化处理,使仁的表层硬化层的厚度达到0.2mm~0.6mm;(4)使苦荞麦的含水率在15%~28%以内;5)将苦荞麦进行低压磨削处理;(6)将苦荞麦进行低压揉搓处理,使壳与仁剥离;(7)将充分揉搓后的苦荞麦用气流清选、筛选等方法将壳与仁彻底分离,分别得到苦荞仁和外壳。本发明采用表层硬化、低压磨削揉搓等新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脱壳率和整仁率低,营养损失高、能耗高、水耗高等问题。
30 一种用于洗麦机的中回收槽 CN201610566103.3 2016-07-11 CN106075990A 2016-11-09 郑德星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洗麦机的中回收槽,包括:初级沉降槽,与初级沉降槽相连的二级缓流沉降槽,二级缓流沉降槽与精沉降槽相连,初级沉降槽一端设置有溢流管I,另一端设置有快换式初级过滤框,精沉降槽一端与溢流管II出口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快换式精过滤框,快换式精过滤框底部设置有精滤网,精滤网上方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水相连。本发明采用中水多级自然沉降和过滤技术,使洗麦中水依次经过多级自然缓流沉降和多级过滤,过滤更充分,沉降更彻底。工作时,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避免了在回收过程中对水的二次污染,同时也避免了对小麦和环境的二次污染,更环保和健康。
31 一种全自动浸泡、洗米装置 CN201610185156.0 2016-03-29 CN105772141A 2016-07-20 林亲录; 肖华西; 白婕; 王素燕; 张琳; 许东; 丁玉琴; 卢锟; 吴跃; 吴伟
一种全自动浸泡、洗米装置,包括洗米机、泡润米机和离心脱机,洗米机通过排米管与泡润米机相连,离心脱水机位于泡润米机的下方;还设有水,水泵与排米管连接;泡润米机的底部设有泡润米机出料口;还设有与离心脱水机连接的电机。通过本发明可实现自动浸泡、洗涤大米,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2 一种只剥除果皮的小麦制粉麦间工艺及成套设备 CN201110337161.6 2011-10-31 CN102500447B 2013-12-18 王洪福; 王毅
发明属于小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只剥除果皮的小麦制粉麦间工艺及成套设备。小麦制粉麦间工艺包括毛麦清理、剥皮、光麦清理和调质处理四个工段,剥皮工段由着和搅拌工序组成。本发明在麦间剥除大部分果皮,基本不伤及种皮,使种皮被磨成细小麸星混入面粉的几率大幅度降低,生产线产出面粉灰分降低0.02个百分点以上。本发明取消麦间洗麦机,节约水资源,并解决了因此造成的水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巨大。
33 用于制备遗传可转化的植物组织的方法和装置 CN200480023508.8 2004-06-16 CN100515571C 2009-07-22 B·马蒂内尔; B·J·卡拉博塔; R·J·海因岑; R·F·克莱姆; D·E·麦卡布; G·A·罗伯茨; L·A·史密斯
种子中机械分离胚胎的方法,用于遗传转化。利用了相对转动的滚筒以及一步或多步的拣取、化、分离和成活性测试步骤,以提供高产出的能成活的植物转化组织。
34 免淘米制造装置 CN200410031465.X 2001-03-06 CN1290618C 2006-12-20 山本惣一; 柴田雅史; 安达洋一; 森晴夫; 铃木裕司
提供一种用于以少量的制造不损坏口味的免淘米的预处理的淘米处理的淘米装置,采用该淘米装置的免淘米制造装置,可很好地摊平谷物摊平装置,或免淘米制造设备,提供一种淘米装置,它包括:将精白米与淘米水一起进行搅拌和淘米处理的淘米部,对从前述淘米部供给的精白米进行脱水的脱水部,对从前述脱水部供给的精白米进行干燥的干燥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由前述干燥部干燥的精白米的含水率的检测装置,根据被前述干燥部干燥的精白米的含水率对免淘米的含水率进行调整的控制装置。
35 用于制备遗传可转化的植物组织的方法和装置 CN200480023508.8 2004-06-16 CN1838995A 2006-09-27 B·马蒂内尔; B·J·卡拉博塔; R·J·海因岑; R·F·克莱姆; D·E·麦卡布; G·A·罗伯茨; L·A·史密斯
种子中机械分离胚胎的方法,用于遗传转化。利用了相对转动的滚筒以及一步或多步的拣取、化、分离和成活性测试步骤,以提供高产出的能成活的植物转化组织。
36 免淘米制造装置 CN200410031466.4 2001-03-06 CN1263546C 2006-07-12 山本惣一; 柴田雅史; 安达洋一; 森晴夫; 铃木裕司
提供一种用于以少量的制造不损坏口味的免淘米的预处理的淘米处理的淘米装置,采用该淘米装置的免淘米制造装置,可很好地摊平谷物摊平装置,或免淘米制造设备,提供一种淘米装置,该装置包括:从下向上输送精白米的扬谷螺纹、设置在头部的淘米水注水口、设置在头部的精白米排出口、将由于前述扬谷螺纹的输送而被加压的精白米于从前述注水口注入的淘米水一起搅拌并进行淘米处理的淘米辊,淘米处理过的精白米从前述米排出口排出。
37 对制粉小麦进行预处理的方法 CN97101881.2 1997-02-09 CN1106220C 2003-04-23 佐竹觉; 金本繁晴; 松本伸宏; 加藤昭彦; 德井圭裕; 高下悟; 下寺香; 前原裕之
在经过第一次加和润麦之后,原麦被剥皮,剥皮的小麦在经过第二次加水和润麦后被碾磨。第一次加水使得原麦的含水量为12-14%。对原麦润麦16-36小时,这样水充分的渗透到小麦内部。该制粉方法包括检测从小麦的碾磨中获得的面粉的含水量、将测到的含水量与预定的面粉含水量比较、以及如果测量的含水量与预定的含水量之间有差异时对第二次加水量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减少剥皮小麦所需要的润麦时间,并且根据面粉的含水量对第二次加水进行调整。
38 JPH07502453A - JP50957994 1993-10-06 JPH07502453A 1995-03-16
39 JPH06504722A - JP50408793 1992-08-12 JPH06504722A 1994-06-02
40 Moisture controller for feed grain JP11592389 1989-05-09 JPH0227974A 1990-01-30 DEIBITSUDO JII GURIAA
PURPOSE: To improve feed value by executing prescribed control while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the moisture of feed grain in on-line mode. CONSTITUTION: A moisture detection part 12 and a wet part are arranged at a grain transfer means. At the detection part, there is a moisture sensor 23 for continuously measuring moisture in the same of passed cereals and converting the result to an electronic signal. At the wet part 14, a liquid applying means for adding moisture onto grain under passing and a water supply line connected to this means are arranged. A valve controller to be electronically operated is arranged on the water supply line 36 and the valv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so as to be operated while sensing the electronic signal of the moisture sensor. Corresponding to this signal, the grain are controlled into the moisture content at the optimum level. Preferably, required feed grain are provided by adding moisture inside a mixing chamber such as an auger housing and completely mixing an aqueous mixture and grain. COPYRIGHT: (C)1990,JPO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