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洗麦机洗麦槽 CN201511034682.9 2015-12-29 CN105478179A 2016-04-13 郑德星
发明公开了一种洗麦机洗麦槽,包括:进料器,与进料器相连的粗淘洗槽,与粗淘洗槽相连的二洗淘洗槽,二洗淘洗槽与喷淋槽相连,喷淋槽槽身倾斜安装度为30±2°,中上段安装有喷淋管,喷淋槽槽底中段和上段为复层结构,上层装有筛网,筛网下面是中收集箱。本发明采用粗精洗分离的三次水洗洗麦技术,采用粗淘洗、二次淘洗和水喷淋精洗混合方式代替传动的一次淘洗,使小麦进入洗麦机洗麦槽后依次经过粗淘洗、二次淘洗和水喷淋精洗,洗净率高。工作时,清水由喷淋管注入,喷淋清洗产生的中水由中水收集箱汇集并用于粗淘洗,实现了中水的循环利用,和传统方法相比,吨麦耗水仅0.2-0.3吨,有效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
2 用于制造米粉的制粉前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1280047455.8 2012-08-08 CN103842087B 2015-04-01 福森武; 水野英则; 元冈敬治; 梶原一信; 波光勉; 柏谷洋二; 深水浩司
发明提供一种不产生由洗工序和浸渍工序生成的排水,且使米的硬度显著下降的米粉制造的前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该前处理方法包括:水分均匀化工序,向水分处于13.0~16.0%(w.b.%)的范围内的原料精白米吹送低湿度的,将水分调整到11.0~13.0%(w.b.%)的范围内并使水分均匀化;以及调质工序,向通过了该水分均匀化工序的精白米中加水直到水分为20.0~45.0%(w.b.%)并促进向该加水后的精白米的米粒中心部的水分吸收。
3 洗米器 CN00817669.8 2000-12-25 CN1181780C 2004-12-29 中江智; 稻田刚士; 越贺健二; 广田弘美; 中本重阳
一种洗米器。将规定量的米粒(8)投入圆筒容器(11)内并安装容器盖(12)而将米粒(8)密闭于圆筒容器(11)内,利用驱动装置(5)驱动大致圆筒容器(11)内的旋转叶片(4)。旋转叶片(4)使米粒(8)一边压向圆筒容器(11)的侧壁一边向圆筒容器(11)的上部或向容器盖(12)上升,并且,圆筒容器(11)或容器盖(12)构成为使上升来的米粒(8)向大致圆筒容器(11)的大致中央移动。
4 用于处理植物籽粒的设备及这种设备的使用 CN92103379.6 1992-04-15 CN1070130A 1993-03-24 塞弗林格·热拉尔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植物籽粒的设备,在一壳体(1)中具有:位于壳体(1)上部的籽粒喂入装置(2),用于以下雨的形式散布籽粒的装置(3),它位于喂入装置(2)之下并与之同轴;用于通过喷雾润湿籽粒的装置(10),籽粒甩干装置(16);用于向位于所说壳体(1)下部的排料室(26—27)传送已润湿了的籽粒的装置;和位于出口室(26—27)处的用于测定籽粒水分含量的装置(40)。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在制粉业中对谷物籽粒进行着水。
5 一种大米清洗装置 CN201710742585.8 2017-08-25 CN107469899A 2017-12-15 李建华; 程许信; 陈会杰; 王典; 张幸博; 张崇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米清洗装置,包括壳体和烘干箱,所述壳体内腔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底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壳体内腔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料板,所述壳体内腔的下端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壳体底部的中端开设有出口,所述壳体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座。本发明在支撑板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了振动筛,并通过振动电机和第一挡料板的作用,可满足人们对大米中的杂质进行筛选的需求,解决了现有的大米清洗装置只具有单一的清洗作用,无法对大米中的杂质进行筛选处理的问题。
6 一种分级清洗循环利用洗麦机 CN201710315784.0 2017-05-08 CN106925368A 2017-07-07 不公告发明人
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级清洗循环利用洗麦机,包括机架、粗洗筒、精洗筒、粗洗绞龙、精洗绞龙、脱水筒、干燥箱、过滤装置、热水箱和冷水箱,所述机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粗洗筒,粗洗筒的内部安装有与粗细筒侧壁相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柱;对麦粒进行二次清洗,提高对麦粒的清洁能,喷淋水通过第二输出管使精洗筒内的喷淋水注入到粗洗筒内,提高水的利用率,脱出的水和冲洗过的水均进入到热水箱内,进入到冷水箱经过蒸馏作用后保持纯净,通过第一输出泵管输送到精洗筒内,进一步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通过湿度传感器的作用,使变控制鼓风量,从而使麦粒的含水量在合适的范围内。
7 农作物预处理机构 CN201510908948.1 2015-12-08 CN106853388A 2017-06-16 郑起谋
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预处理机构,包括外桶内桶、外固定环、内固定环、内桶盖;外固定环固定于外桶的内表面,内固定环固定于内桶的外表面,内桶设置于外桶内,内桶通过内固定环悬挂于外固定环上;内桶盖设置于内桶顶部;内桶由多孔板构成;内桶底部中央处向内凹,形成向上凸起的内凹段;还包括设置于外桶底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向上;还包括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叶轮,叶轮位于内凹段内。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叶轮驱动内凹段内的浸泡液运动,内凹段内的浸泡液带动内桶中的农作物运动,从而使内桶中的农作物与浸泡液接触更加充分。本发明有利于位于内桶中部的农作物与浸泡液充分接触。
8 用螺杆传送装置处理谷物材料的方法 CN03817523.1 2003-07-22 CN1671295A 2005-09-21 S·K·梅拉; E·J·福克斯; A·M·埃亚勒; M·R·里索; E·M·小彼得斯; D·L·小尚德尔; K·帕克; R·R·费希尔
公开了一种通过螺杆传送装置使用加工液处理谷物材料的方法。该螺杆传送装置较佳是螺杆挤出机或螺杆输送机。还公开了使用经处理的谷物材料作为发酵原料的方法。此外,公开了使用经处理的谷物材料生产发酵原料的方法。
9 谷物加控制方法及其所用装置 CN97119267.7 1997-08-13 CN1082837C 2002-04-17 佐竹觉; 友保义正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它用在谷物的加水装置中,其可在不对加水后的谷物的假定水分值进行测定的情况下,对加水量进行正确的控制,另外即使在原料谷物的水分值在途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可准确地作出反应。在对原料谷物进行加水的谷物加水控制装置(1)中,按照初始加水量开始加水,对加水后的原料谷物的微波值进行测定,将该微波值设定成变为控制基准的目标微波值,之后按照始终使实测微波值与上述目标微波值保持一致的方式对加水量进行反馈控制。
10 分添加到颗粒物料中的装置和方法 CN95107254.4 1995-06-19 CN1119171A 1996-03-27 尤金·G·瑟库普
一种供谷物仓用的将分添加到颗粒物料中的方法和装置,装置具有一水平伸长支承件(16)、一伸长件外端的轨道结合装置(28)和其另一端的支承装置(34)、一伸长件连接且可使其绕水平轴旋转的第一动装置(31)、一对装在伸长件(26)上可纵向移动的支承架(50)、旋转安装在支承架(50)上向下延伸的螺旋钻(52)、一使螺旋钻垂直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以及靠近螺旋钻安装的流体喷嘴(46)和可对各动力装置控制的装置,因而螺旋钻可移动通过颗粒物料、喷嘴则随移动而向物料喷射流体。
11 连续润湿谷物的方法和设备及润湿设备的应用 CN93116822.8 1993-07-30 CN1088133A 1994-06-22 R·米勒
发明是在一个润湿室(2)内利用加速转子(3)产生一涡流层(20)以润湿谷物。涡流室横截面的形状根据两个或最好三个加速转子(3,3′,3″)的最外侧界面而形成,采用这种方式涡流层在润湿室(2)内做非圆运转以及螺旋式推进。润湿过程无损伤地完成,因此几乎没有磨损和没有颗粒碎片产生。本发明的优点是润湿时提供较长的和可控制的作用时间,
12 一种大米清洗装置 CN201710572112.8 2017-07-13 CN107138201A 2017-09-08 陈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米清洗装置,包括底座和主桶体,所述主桶体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储米槽,所述主桶体的内底部设有与储米槽槽口连通的第一通口,所述第一通口内插设有卸料,所述底座的内底部设有与第一通口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口,所述第二通口内插设有出阀,所述储米槽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所述垫块贯穿主桶体的外壁并向内延伸,所述垫块延伸进主桶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桶,所述转桶和主桶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转桶和毛刷的配合清理作用,可以有效的将大米中的杂质清理干净,为大米的下一步加工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13 液体内循环处理机构 CN201510909391.3 2015-12-08 CN106853390A 2017-06-16 郑起谋
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内循环处理机构;外固定环固定于外桶的内表面,内固定环固定于内桶的外表面,内桶设置于外桶内,内桶通过内固定环悬挂于外固定环上;内桶盖设置于内桶顶部;内桶由多孔板构成;内桶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多个向上凸起的内凹段;还包括设置于外桶底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向上;还包括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叶轮,叶轮位于容纳腔内;还包括设置于外桶底部的多个弹簧,以及与弹簧连接的缓冲柱,缓冲柱被弹簧压紧在内桶的底面。本发明使用寿命长。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叶轮驱动多个内凹段内的浸泡液运动,浸泡液带动内桶内的农作物运动,从而使内桶内各个部位的农作物均能与浸泡液充分接触
14 用于农作物液体处理工序的设备 CN201510909344.9 2015-12-08 CN106853389A 2017-06-16 郑起谋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作物液体处理工序的设备,包括外桶内桶、外固定环、内固定环、内桶盖;外固定环固定于外桶的内表面,内固定环固定于内桶的外表面,内桶设置于外桶内,内桶通过内固定环悬挂于外固定环上;内桶盖设置于内桶顶部;内桶由多孔板构成;内桶底部中央处向内凹,形成向上凸起的内凹段;还包括设置于外桶底部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向上;还包括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叶轮,叶轮位于内凹段内;还包括设置于外桶底部的多个弹簧,以及与弹簧连接的缓冲柱,缓冲柱被弹簧压紧在内桶的底面。本发明使用寿命长,有利于位于内桶中部的农作物与浸泡液充分接触
15 用于制造米粉的制粉前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201280047455.8 2012-08-08 CN103842087A 2014-06-04 福森武; 水野英则; 元冈敬治; 梶原一信; 波光勉; 柏谷洋二; 深水浩司
发明提供一种不产生由洗工序和浸渍工序生成的排水,且使米的硬度显著下降的米粉制造的前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该前处理方法包括:水分均匀化工序,向水分处于13.0~16.0%(w.b.%)的范围内的原料精白米吹送低湿度的,将水分调整到11.0~13.0%(w.b.%)的范围内并使水分均匀化;以及调质工序,向通过了该水分均匀化工序的精白米中加水直到水分为20.0~45.0%(w.b.%)并促进向该加水后的精白米的米粒中心部的水分吸收。
16 碾米机 CN00817669.8 2000-12-25 CN1413095A 2003-04-23 中江智; 稻田刚士; 越贺健二; 广田弘美; 中本重阳
一种碾米机。将规定量的米粒(8)投入圆筒容器(11)内并安装容器盖(12)而将米粒(8)密闭于圆筒容器(11)内,利用驱动装置(5)驱动大致圆筒容器(11)内的旋转叶片(4)。旋转叶片(4)使米粒(8)一边压向圆筒容器(11)的侧壁一边向圆筒容器(11)的上部或向容器盖(12)上升,并且,圆筒容器(11)或容器盖(12)构成为使上升来的米粒(8)向大致圆筒容器(11)的大致中央移动。
17 分添加到颗粒物料中的装置和方法 CN95107254.4 1995-06-19 CN1045571C 1999-10-13 尤金·G·瑟库普
一种供谷物仓用的将分添加到颗粒物料中的方法和装置,装置具有一水平伸长支承件(16)、一伸长件外端的轨道结合装置(28)和其另一端的支承装置(34)、一伸长件连接且可使其绕水平轴旋转的第一动装置(31)、一对装在伸长件(26)上可纵向移动的支承架(50)、旋转安装在支承架(50)上向下延伸的螺旋钻(52)、一使螺旋钻垂直转动的第二动力装置,以及靠近螺旋钻安装的流体喷嘴(46)和可对各动力装置控制的装置,因而螺旋钻可移动通过颗粒物料、喷嘴则随移动而向物料喷射流体。
18 连续润湿谷物的方法和设备及润湿设备的应用 CN93116822.8 1993-07-30 CN1040624C 1998-11-11 R·米勒
发明是,在一个润湿室(2)内利用加速转子(3)产生一涡流层(20)以润湿谷物涡流室横截面的形状根据两个或最好三个加速转子(3,3′,3″)的最外侧界面而形成,采用这种方式涡流层在润湿室(2)内做非圆运转以及螺旋式推进。润湿过程无损伤地完成,因此几乎没有磨损和没有颗粒碎片产生。本发明的优点是润湿时提供较长的和可控制的作用时间,优化了碾磨准备工作和缩短了可控制的静置时间。
19 谷物加控制方法及其所用装置 CN97119267.7 1997-08-13 CN1178722A 1998-04-15 佐竹觉; 友保义正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控制方法及其装置,它用在谷物的加水装置中,其可在不对加水后的谷物的假定水分值进行测定的情况下,对加水量进行正确的控制,另外即使在原料谷物的水分值在途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可准确地作出反应。在对原料谷物进行加水的谷物加水控制装置(1)中,按照初始加水量开始加水,对加水后的原料谷物的微波值进行测定,将该微波值设定成变为控制基准的目标微波值,之后按照始终使实测微波值与上述目标微波值保持一致的方式对加水量进行反馈控制。
20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NETZEN VON GETREIDE SOWIE VERWENDUNG DER NETZVORRICHTUNG EP93915619.0 1993-07-27 EP0605693A1 1994-07-13 MÜLLER, Roman
La nouvelle invention propose de mouiller par exemple des céréales en produisant un lit fluidisé (20) dans une chambre de mouillage (2) au moyen de rotors accélérateurs (3). La section transversale de la chambre de tourbillonnement se présente à cet effet sous la forme d'une surface de délimitation extérieure de deux ou de préférence de trois rotors accélérateurs (3, 3', 3''). Le lit fluidisé tourne de ce fait en faux-rond et un mouvement spiroïdal est généré dans la chambre de mouillage (2). Le mouillage est opéré avec soin, de manière à ce qu'il n'y ait pratiquement plus de frottement et de rupture du grain. Comme autres avantages, l'invention permet d'atteindre un temps d'action plus long et modulable pendant le mouillage, une optimisation de la préparation de la mouture et un temps de conditionnement contrôlable plus court.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