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01 气体分配单元及组装该气体分配单元的方法 CN201110179666.4 2011-06-22 CN102313133A 2012-01-11 篠田耕至
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分配单元及组装该气体分配单元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便于气流通道在壳体中的布置来提高组装操作性。该气体分配单元包括由合成树脂制成且能够固定在排气测量设备的壳体(20)中的本体(11)。能够连接到进气管(54)和进气连接部(42)的用于装置的进气通道(15)、能够连接到排气管(28)和排气连接部(43)的用于装置的排气通道(16)、以及能够连接到用于测量装置的管(53)和进气连接部(61)的用于测量装置的空气通道(14)设置在所述块本体(11)中。
102 用于测头的防护元件以及相应的测头和蜂窝体 CN200580045641.8 2005-10-28 CN101095049B 2012-01-11 K·阿尔特赫费; R·布吕科
发明涉及用来装在测头(8)、特别是用在机动车排气系统的测头(8)上的防护元件(10),其中防护元件(10)的内表面(13)可至少部分地紧贴在测头(8)的外表面(14)上。防护元件(10)包含至少一个暂时性吸湿层(11),该吸湿层在第一工作状态下与化学地和/或物理地结合,并在第二工作状态下释放结合的水。本发明的防护元件(10)的吸湿层(11)的构造有效防止了对测头(8)的水击,这是因为它防止了特别是在冷起动阶段在测头(8)具有最大热容量的部位水蒸汽冷凝。吸湿层(11)在一种工作状态下与水暂时结合,而在另一种工作状态下将水释放。
103 排气气体净化装置和具有该排气气体净化装置的内燃机以及微粒过滤器再生方法 CN200680001457.8 2006-02-10 CN101091038B 2011-09-14 原道彦; 西村章广; 冈田周辅; 北崎真人
在排气气体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DPF(33)内的粒子状物质的堆积量超过规定量,并且发动机的排气气体温度未达到可进行再生动作温度时,执行在发动机的进气配管(21)中所具有的进气节流装置(24)所进行的吸入空气量减少动作,或是执行在DPF(33)的上游侧配置的电加热器(34)所进行的加热动作,使排气气体温度上升到可进行再生动作的温度,开始DPF(33)的再生动作。
104 排气装置、具有该装置的骑乘型车辆、排气管的制造及安装方法 CN201010272214.6 2010-09-02 CN102003261A 2011-04-06 安达诚
发明提供一种排气装置、具有该装置的骑乘型车辆、排气管的制造及安装方法,该排气装置具有排气管。排气管是具有外侧管和内侧管的排气管。在外侧管的周面以及内侧管的周面上分别形成插入排出气体检测部的第一贯通孔以及第二贯通孔。在外侧管的周面上的与第一贯通孔不同的位置上形成第三贯通孔。由于在外侧管上形成第三贯通孔,所以能够将液体从外侧管和内侧管之间的空间迅速排出。另外,通过密闭第三贯通孔,能够防止排出气体向大气排出。
105 发动机用排气净化装置 CN200810134711.2 2008-07-18 CN101349182B 2011-04-06 铃木康子; 藤田博昭; 平沼智; 斋藤真一; 中山美生
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排气净化装置,其在配置于排气通路中的叶片装置(18)的基板(19)上,以环状排列多个叶片(20)及流通孔(23)。各个叶片(20)改变经过流通孔(23)的排气的流通方向,使其产生涡流喷嘴(24)按照根据排气温度求得的目标喷射量,向该排气中喷射尿素溶液。检测排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6)的温度检测部(26a),在特定叶片(20a)的高度E1范围内,且位于从特定叶片(20a)的前端到与特定叶片(20a)相邻的叶片(20)与连结部(21)的交界(22)的间隙E2以内的区域内。
106 蜂窝状催化剂的制造方法、脱硝装置的脱硝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和废气脱硝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0380109035.9 2003-12-25 CN1777477B 2010-04-28 白仓茂生
发明提供可高效地使用的蜂窝状催化剂和在NOx去除装置中使用的NOx去除催化剂,和烟道气NOx去除装置,于是烟道气NOx去除系统在NOx去除催化剂方面的运行成本下降约一半。该蜂窝状催化剂具有气体导管将待处理的气体从每一导管的入口供应到出口并在该导管侧壁上进行气体处理,其中蜂窝状催化剂使已供应到气体导管内的待处理的气体流在出口附近被整流的长度。
107 传感器碰撞保护装置 CN200780052161.3 2007-11-02 CN101641499A 2010-02-03 K·R·里德; D·W·安德森; M·斯特布利; M·舒斯特
一种用于容纳于凸部中的传感器的碰撞保护元件,其特征为:适合于覆盖在所述凸部上的中空基座元件,以及一对沿所述凸部的相对侧延伸的脚。
108 排气净化装置 CN200880006733.9 2008-08-07 CN101636561A 2010-01-27 木村昌裕
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不会产生数据误检测的部位设置传感器的排气净化装置。该排气净化装置具有:用于包含催化剂载体的壳、混合管道、将流过混合管道内的排气向壳的排气入口端引导的分散室以及传感器,相对于壳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设定在这样的区域中:从壳的排气入口端看,在以壳轴心线为中心的360°区域内,以与连接混合管道轴心线和上述轴心线的排气流中心线正交且与上述轴心线相交并向壳的径向延伸的边界线为基准,该区域包含在混合管道的相对侧的范围内。
109 时移动车载排放报告系统和测试系统 CN200610142147.X 1999-01-05 CN100570314C 2009-12-16 L·A·G·布里顿
一种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包括可卸地接到车辆废气管以提供废气流量的仪表模。所述仪表模块包括确定废气流速的分压探头和向气体分析仪连续供给废气样品的气体采样管。此外,所述系统还包括弹性套管、气体分析仪和计算机,也可包括带第二气体采样管的粒子物质检测器。
110 排气净化装置 CN200710161662.7 2007-09-27 CN100549375C 2009-10-14 阿萨纳西奥斯·G·坎斯坦多普罗斯
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净化装置,该排气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柴油机的主排气管线中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主排气管线分出的副排气管线;设置在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小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以及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其中所述副排气管线从所述主排气管线的分出点与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距离是2m或更短。
111 测量传感器 CN200480015490.7 2004-04-16 CN100545649C 2009-09-30 赫尔穆特·魏尔; 于尔根·维尔德; 安德烈亚斯·佩施
发明涉及用于确定一种被测气体、尤其是内燃机的废气的物理特性、如温度或气体成分的浓度的测量传感器,它具有:一个被固定在一个壳体(12)中的传感器部件(14),该传感器部件的被测气体侧的端部区段(141)被一个保护管(13)包围,该传感器部件的端子侧的端部区段被一个保护套管(11)包围;及一个径向突出的法兰,用于使该测量传感器固定地夹紧在构造在被测气体导管(10)上的密封座(21)上。为了减小制造成本,通过使用简单的制造方法一体地使法兰成形在保护管(13)上。优选保护管(13)作为深拉伸件被制造,并且在深拉伸后留有的、端部侧的切边边缘用于固定夹紧法兰(131)。
112 具有用于热废气传感器的安装装置的催化转换器 CN200780040718.1 2007-10-23 CN101534924A 2009-09-16 蒂莫西·S·巴尔克; 佩妮拉·S·沙利文; 托马斯·A·科思伦; 布雷德利·B·沃尔沃思
一种催化转换器(图1),具有保持上游催化材料和下游催化材料携载基底(14、16)或基的壳体(12),并且包括位于所述基底(14、16)之间的环(40),所述环(40)中具有用于(通过20)容纳中置传感器的间隙。所述环(40)将绝热材料层(42)捕集在所述环(40)与所述转换器壳体(12)或围绕基底之间的间隙的壳体表面之间。所述环(40)通过焊接或机械联接在多个凸起(44)处联接于所述壳体(12)。
113 包括催化粉尘过滤器的排放系统 CN200780007057.2 2007-02-13 CN101395347A 2009-03-25 P·R·菲利普斯; M·V·崔格
一种用于贫燃内燃机的排放系统包括:(a)催化粉尘过滤器(CSF)(32);(b)控制单元(38);(c)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装置(18),用于增加流入CSF内的排放气体内的可燃烧HC和/或CO的含量,由此燃烧CSF内的HC和/或CO,从而增加CSF的温度并且燃烧其上收集的PM;以及(d)布置在发动机歧管(28)和CSF之间的催化传感器装置(36),以便燃烧流入排放系统的排放气体中的CO和/或HC,并且为控制单元输入与排放气体中的HC和/或CO的燃烧热相关的数据,由此控制单元在使用时控制可燃烧HC和/或CO的引入装置,以响应数据输入,由此控制CSF与可燃烧HC和/或CO的接触速度。
114 将探测器安装在排气处理装置上的方法 CN200810214390.7 2008-09-05 CN101380650A 2009-03-11 马库斯·康茨; 贝恩德·米勒
发明涉及一种将探测器(6)安装到排气处理装置(1)上的方法,包括至少一个陶瓷插入件(3),该插入件(3)通过至少一个支撑垫(5)固定在金属壳体(2)内,其中当插入件(3)已经插入壳体(2)内,并通过支撑垫(5)固定于其中时,用于容纳探测器(6)的插座开口(7)穿过壳体(2)和支撑垫(5)进入插入件(3)。
115 排气歧管 CN200780003376.6 2007-01-16 CN101375030A 2009-02-25 内田一也
发明提供一种排气歧管(HF),该排气歧管(HF)的结构为:多个支管(2~5)形成为自头部凸缘(1)弯曲成大致L字状的形状,上述各支管(2~5)的排气上流侧端部经由头部凸缘(1)与发动机相连接,而排气下流侧端部与集合部(6)相连接,在集合部(6)上设有用于检测排气状态的传感器(10)。在集合部(6)形成以使该集合部(6)的沿着上述头部凸缘(1)的长度方向(LN)的长度短于集合部(6)的沿着头部凸缘(1)的厚度方向的长度(LT)的方式缩径而成的缩径部(6d),同时在缩径部(6d)设置有传感器(10)。
116 具有至少一个测量传感器的多路排气系统 CN200480013077.7 2004-03-11 CN100404811C 2008-07-23 R·布吕科; C·克鲁泽; B·普法尔茨格拉夫
发明涉及一种多路排气系统,该系统具有至少两个基本上相互隔开的排气管路(10,11)和至少一个用于测量废气的至少一个特征值的测量传感器(15,16),其中至少一个测量传感器(15)可与至少两个排气管路(10、11)接触。根据本发明的排气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用来确定两个或多个不同排气管路(10、11)中的废气的至少一个特征值的测量传感器(15,16),因此与在每个排气管路(10、11)内都设置测量传感器(15、16)相比,可以显著减少用以监测在多个排气管路(10、11)内的至少一个特征值所需的设计费用
117 舷外装发动机系统 CN200410049808.5 2004-06-24 CN100400815C 2008-07-09 田和宽基; 丰后圭一郎; 米泽道
发明公开了一种舷外装发动机系统,在其中,通过螺栓固定在立式发动机的气缸盖上的排气歧管包括单管部分和集中部分,排气流过它们。冷却流过的水套形成为环绕集中部分的外周。用于检测排气的含量的排气特性传感器安装在排气歧管的上表面上。用于检测冷却水温度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在排气歧管的侧表面上。
118 紧凑耦合催化转化器 CN200710163010.7 2007-09-28 CN101187328A 2008-05-28 金相范; 金声谨
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紧凑耦合催化转化器包括:为圆柱形的前催化剂和后催化剂,其涂有金属催化剂,并且彼此分离地布置;和催化剂盖,其包括覆盖前催化剂和后催化剂的上部的上壳体和覆盖前催化剂和后催化剂的下部的下壳体,并且上壳体和下壳体为半圆柱形,其中催化剂盖的一端与连接到排气歧管的前回气管连接,而催化剂盖的另一端与排放废气的后回气管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用于催化剂的壳体的结构和用于传感器的配置的结构被简化,使得配置性能和净化性能增强。而且,背压减小使得发动机性能增强,并且制造过程减少使得成本降低。
119 排气气体净化装置和具有该排气气体净化装置的内燃机以及微粒过滤器再生方法 CN200680001457.8 2006-02-10 CN101091038A 2007-12-19 原道彦; 西村章广; 冈田周辅; 北崎真人
在排气气体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DPF(33)内的粒子状物质的堆积量超过规定量,并且发动机的排气气体温度未达到可进行再生动作温度时,执行在发动机的进气配管(21)中所具有的进气节流装置(24)所进行的吸入空气量减少动作,或是执行在DPF(33)的上游侧配置的电加热器(34)所进行的加热动作,使排气气体温度上升到可进行再生动作的温度,开始DPF(33)的再生动作。
120 引导构造以及废气净化装置 CN200580030321.5 2005-07-26 CN101014757A 2007-08-08 长冈大治; 我部正志
一种引导构造以及废气净化装置,其构成为,在设置在排气通路的途中的废气净化装置(50A~50F)的容器中串联地配置有多个废气净化用单元(52、53)的装置(50A~50F)、且在上述废气净化用单元(52、53)之间设有废气用传感器(55)的装置(50A~50F)中,将废气的流动向上述废气用传感器(55)引导。由此,在设置在废气通路途中的催化剂容器中串联地设置多个废气净化用单元(52、53)的装置中,使在废气净化用单元(52、53)之间设置的废气用传感器的应答性提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