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电动机、发电机或机电变换器 / 控制同步电动机或具有电子换向器的其他具有机电电动机的装置;电子换向器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滑模控制方法 CN202110918272.X 2021-08-11 CN113659897B 2023-11-03 王秀平; 王楠; 曲春雨; 姜胜龙; 葛子荻; 刘万明; 姚舜禹; 郭子琦; 王雅慧; 胡永壮; 王长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滑模控制方法,通过构造积分型滑模面,保证系统在有限时间收敛,并且通过设计二阶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同时削弱系统的抖振问题;最后,通过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了参数整定型的滑模跟踪控制器,估计不确定性因素的上界,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鲁棒性和抗干扰能
22 具有三个全控型变流器的无刷双馈电机调速装置及方法 CN201710355427.7 2017-05-19 CN107093964B 2023-11-03 杨华; 马小亮
发明提供的具有三个全控型变流器的无刷双馈电机调速装置,包括第一、二三相交流电源、第一至第三全控型变流器、三相电感、直流母线电容和无刷双馈电机及与该无刷双馈电机转轴相连的机械负载,以及五个三相交流开关和三个直流开关。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调速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具有三个全控型变流器的无刷双馈电机调速装置及方法的优点是:由于设置了五个三相交流开关、三个直流开关和三个全控型变流器,在任一变流器出现故障时,由另两个变流器组成完整的调速控制系统,实现了在超同步和亚同步状态的正常运行,提高和确保了无刷双馈电机运行的高可靠性。该调速系统还具有成本优势,有助于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在中高压交流调速领域的应用。
23 直流无刷电机以及直流无刷电机运行方法 CN202311059905.1 2023-08-22 CN116780813B 2023-10-24 邵贤新; 张晓华
发明属于无刷电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直流无刷电机以及直流无刷电机运行方法,该直流无刷电机包括外壳,以及处于外壳内侧的四个转子,四个转子磁铁按照N极和S极交替的放置限定于外壳内侧,四个转子磁铁中心处设置有定子片。本发明通过环框和盖板对直流无刷电机进行防护,避免外界部件直接冲击在直流无刷电机内部;当外界部件冲击在转动的橡胶转环表面时,转动的橡胶转环能够将部件的冲击转动偏移,降低部件对环框的冲击力,且绷直的橡胶转环和弹性套本身能够进一步吸收部件的冲击力,避免部件的冲击力作用在外壳外侧面,提高对直流无刷电机的防护能力。
24 一种纹波电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02310792737.0 2023-06-29 CN116865599A 2023-10-10 项乐宏; 季上满; 郑豪杰
发明提供了一种纹波电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纹波电机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n个脉宽平均值;判断n个脉宽平均值是否均大于预设阈值;当判断为是时,控制纹波电机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后停止;当判断为否时,获取纹波电机的脉冲数量信息,根据脉冲数量信息控制纹波电机的运行时长;其中,脉宽平均值指的是在每个检测时间点之前的m个脉宽的平均值;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每采集到一个脉冲信号,即为一个检测时间点;m和n均为常数。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无法控制推杆准确地运行到记忆位。
25 一种电机控制电路、电机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2310742100.0 2023-06-21 CN116827172A 2023-09-29 赖钦伟; 肖刚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控制电路、电机系统和控制方法,包括:电机控制模、H桥模块、电机、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功率计算模块、PID模块和功率设定模块;所述电机控制模块通过H桥模块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分别与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相连,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分别与功率计算模块相连,所述PID模块分别与电机控制模块、功率计算模块和功率设定模块相连。电机控制电路比较当前的实时功率和设定功率,再根据比较结果通过PID模块来控制电机的功率,使电机在与不同的适配器进行连接时,也可以正常工作,提高电机的实用性。
26 一种鲁棒性提升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202310750700.1 2023-06-25 CN116800148A 2023-09-22 耿乙文; 邵玉周; 李宁; 赵全洲; 李朝阳; 周腾发; 杨翔; 符学进; 张永顺
发明公开了一种鲁棒性提升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离散化数学模型;其次,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流环采用基于增量式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消除了磁链对模型预测控制的影响;速度环采用PI控制,为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性能,同时使得iq给定值更加平滑,将速度环更换为滑模控制,随后为避免电感参数失配,高频噪声、预测步长过大导致电流误差等对模型预测控制产生影响,提出了超螺旋滑模扰动观测器来抑制各项误差。本发明最重要的特征是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满足永磁同步直线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需要。
27 一种磁悬浮输送系统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02310728226.2 2023-06-20 CN116793197A 2023-09-22 徐园平; 凌阳熠; 周瑾; 金超武
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悬浮输送系统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一个或多个永磁体次级动子,多个分段电机绕组,绝对式磁阻编码器位置检测板,多个PMAC控制器,工控机,导轨,导轨,电机底座;其中,绝对式磁阻编码器位置检测板包括多个磁阻传感器,模拟数字转化器,磁阻编码器控制器,以太网口通讯器;磁阻传感器与模拟数字转化器连接,模拟数字转化器与磁阻编码器控制器连接,磁阻编码器控制器与以太网通讯器连接,以太网控制器与PMAC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实现了磁悬浮动子相对于定子之间的非接触式位置测量;在保证高精度的情况下,有着更高的可靠性;采用磁阻编码器控制器数字式处理器,实现数据流的高速通讯,提高了实时控制效果。
28 直流无刷电机以及直流无刷电机运行方法 CN202311059905.1 2023-08-22 CN116780813A 2023-09-19 邵贤新; 张晓华
发明属于无刷电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直流无刷电机以及直流无刷电机运行方法,该直流无刷电机包括外壳,以及处于外壳内侧的四个转子,四个转子磁铁按照N极和S极交替的放置限定于外壳内侧,四个转子磁铁中心处设置有定子片。本发明通过环框和盖板对直流无刷电机进行防护,避免外界部件直接冲击在直流无刷电机内部;当外界部件冲击在转动的橡胶转环表面时,转动的橡胶转环能够将部件的冲击转动偏移,降低部件对环框的冲击力,且绷直的橡胶转环和弹性套本身能够进一步吸收部件的冲击力,避免部件的冲击力作用在外壳外侧面,提高对直流无刷电机的防护能力。
29 电动机驱动系统和方法 CN201910219267.2 2019-03-21 CN110311617B 2023-09-08 冈晴香; 小俣隆士; 松原清隆; 中村诚; 野边大悟
一种电动机驱动系统和方法,在所谓的双电源和双逆变器系统中,成对的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基于从成对的电源供给来的电对具有各相的多个绕组的电动机进行控制和驱动,每个绕组各自具有开放式端部,电动机驱动系统能够适当地将从成对的电源供给来的电力分配到成对的逆变器。该电动机驱动系统具有成对的第一逆变器控制电路和第二逆变器控制电路,以便分别基于扭矩指令产生供给到第一逆变器和第二逆变器的成对的第一电压指令和第二电压指令。第一逆变器控制电路和第二逆变器控制电路中的一个具有电力控制器,该电力控制器根据目标电力指令对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供给来的电力的共享进行控制。
30 电机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1911138951.4 2019-11-20 CN110912488B 2023-09-05 郭京; 张晓曦; 胡益诚; 霍峰; 禹勇; 亢晓丽
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第一控制器采集被控电机的第一类型参数,依据第一类型参数输出第一PWM波,以及,第二控制器采集被控电机的第二类型参数,依据第二类型参数输出第二PWM波;处理模采样第一PWM波和第二PWM波的参数,得到目标差值,判断目标差值是否小于预设参考值;若目标差值小于预设参考值,则确定第一PWM波和第二PWM波均为可用PWM波,向被控电机发送可用PWM波;若目标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参考值,则停止向被控电机发送PWM波。本方案充分发挥了异构系统协同处理的能,经过不同芯片以及不同算法计算后,可保证PWM波形计算过程的双余度且非相似性,提高电机控制的安全性和实时性。
31 一种石油开采用无刷双馈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310688718.3 2023-06-09 CN116667739A 2023-08-29 周顺新; 崔斌; 程远义; 杨振华; 孙宏亮; 张伟; 胡清云; 周凯
发明涉及电机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油开采用无刷双馈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无刷双馈驱动系统中,电机功率绕组通过功率绕组侧变频器连接电网,采用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在矢量解耦基础上实现对无刷双馈电机无功功率与电磁转矩的控制,并通过功率绕组的频率调节实现转速的主要调节;电机控制绕组通过控制绕组侧变频器连接电网,采用较低的频率实现励磁控制,并与功率绕组侧变频器配合,实现无刷双馈电机系统的效率协同最优;本发明能实现石油开采用无刷双馈电机系统的低速工况高效率运行,切实提升采油装置的安全性。还可在电网断电瞬间切换至无需外部控制的自适应能耗制动运行模式,以降低抽油杆高速反转引发的事故隐患。
32 伺服系统、传感器集线器及工业用装置的诊断方法 CN201880088207.5 2018-11-05 CN111684711B 2023-08-22 甲斐孝志; 关口裕幸; 池田英俊; 木津优一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应于规格不同的多种多样的传感器的伺服系统。具有传感器集线器,该传感器集线器分别与对电动机的旋转进行检测的编码器、对与该旋转不同的状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和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的伺服放大器连接,传感器集线器能够拆装地与编码器连接。传感器集线器对从编码器输出的编码器信号及从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实施信号处理,发送至伺服放大器。
33 一种高稳定性的多路驱动电机控制接口 CN202310314806.7 2023-03-29 CN116470793A 2023-07-21 岳卫杰; 季侠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多路驱动电机控制接口。本发明中:CPU通过总线将数据写入电机控制模中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电机控制模块包括中断控制逻辑控制器波形输出逻辑控制器和故障检测逻辑控制器;波形输出逻辑控制器根据特殊功能寄存器内写入的数据进行计算并输出PWM波形信号;当触发事件后中断控制逻辑控制器输出对应的信号至ADC模块;当接收故障信号后故障检测逻辑控制器控制波形输出逻辑控制器停止PWM波形信号输出。本发明通过设置过CPU向电机控制模块内的寄存器写入数据用于生成驱动电机的PWM波形;电机控制模块会监控故障检测引脚以避免故障产生,并且通过ADC模块用于采集电机相关信息,便于更加精准的控制电机运转。
34 一种可以促进空气流通的无刷控制器 CN201811114375.5 2018-09-25 CN109462962B 2023-07-21 金成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促进空气流通的无刷控制器,包括壳体,壳体上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排热槽,壳体内设有多个导流通道组,多个导流通道组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导流通道组包括V形通道、多个进气通道、两个横向导流通道和两个纵向导流通道,V形通道位于壳体壳体下部,进气通道连通V形通道与壳体下部空间,两个横向导流通道均与排热槽连通,并位于排热槽相对两侧,两个纵向导流通道第一端分别连通两个横向导流通道,两个纵向导流通道第二端分别连通V形通道的两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散热效果优异等优点。
35 一种多绕组直线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11659880.X 2021-12-30 CN116418269A 2023-07-11 唐文力; 刘家曦; 王明义; 张志钢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绕组直线电机及其控制方法,该多绕组直线电机包括:第一驱动模、第二驱动模块和主控模块,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电连接的第一绕组和第一驱动开关功率单元,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电连接的第二绕组和第二驱动开关功率单元,该两个绕组相互独立无耦合关系,第一绕组的数大于或等于第二绕组的匝数;主控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驱动开关功率单元驱动第一绕组产生第一推并进行电机定位,再根据第一绕组的电流信号通过第二驱动开关功率单元驱动第二绕组产生与第一推力反向的第二推力。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电气连接实现多绕组直线电机控制,结构简单,控制过程方便,平稳性好,易于工程实现。
36 一种光刻机系统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CN202111659471.X 2021-12-30 CN116418255A 2023-07-11 唐文力; 刘家曦; 王明义; 张志钢
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刻机系统及其驱动控制方法,光刻机系统包括永磁直线电机运动平台、多个永磁直线电机以及多个位置传感器;驱动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运动平台工作时,检测得到所述永磁直线电机的电磁参数,所述永磁直线电机的电磁参数至少包括电机位置信号和电机速度信号;若所述永磁直线电机的电磁参数不满足预设电机运行规则,确定所述永磁直线电机位置工作状态异常,并将所述永磁直线电机的工作模式切换为备用控制模式。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位置传感器失效时导致永磁直线电机异常飞车问题,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37 一种同心笼次级直线双馈电机静态端部效应补偿方法 CN202310203094.1 2023-03-03 CN116317710A 2023-06-23 徐伟; 包振; 葛健; 张娅平; 刘毅
发明公开了一种同心笼次级直线双馈电机静态端部效应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并根据初级线圈的三相电流,提取初级三相绕组中的基波负序电流和直接耦合正负序电流,并将其分别变换到各自的同步旋转坐标系中进行闭环控制,从而抑制负序电流和直流耦合电流,以补偿同心笼次级直线双馈电机的静态端部效应;针对电机静态端部效应产生机理,推导脉振反电动势的表达式,并将其合成作为电压参考矢量前馈补偿到初级绕组中,以进一步抵消静态端部效应产生的负序电流和直接耦合电流,提高其动态响应速度。本发明能有效抑制因静态端部效应在初级绕组中产生的负序电流和直接耦合电流,提升电机性能。
38 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 CN202310222308.X 2023-03-09 CN116234257A 2023-06-06 翁小舟
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伺服驱动器,包括驱动器壳体和设于驱动器壳体底部的基座,驱动器壳体的一侧设有散热出口,散热出口的内部设有防护网,散热出口相对一侧的驱动器壳体中间设有散热进口,散热进口的内部设有防尘网,防尘网内侧的驱动器壳体内设有散热扇,防尘网外侧的驱动器壳体上设有防尘网的清理机构,散热出口和散热进口之间的驱动器壳体内部一侧设有散热器,散热器一侧的驱动器壳体内部设有伺服驱动器元件集成板,散热器的一侧与伺服驱动器元件集成板一侧接触设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优化散热性能,驱动器内部防尘,具有散热、防尘功能,寿命长,改变散热空气流动方向,扩大散热流通范围,散热更全面。
39 差分式高性能无刷电机驱动器及驱动方法 CN201911081692.6 2019-11-07 CN110932612B 2023-05-26 褚衍超; 唐德佳; 潘强; 马策宇; 刘一
发明涉及差分式高性能无刷电机驱动器及驱动方法,将控制器的信息处理电路与功率驱动电路分离,信息处理电路与上级系统共平台功率驱动电路与舵机执行机构集成;驱动器包括电流隔离采样电路、PWM波变换电路、PWM接口形式温度传感器和差分接口电路;驱动器采用差分接口电路接收信息处理平台输出的舵控PWM信号、舵控FR信号和舵DS信号;电流隔离采样电路对外部电源输入的电流进行采样,PWM波变换电路将电流隔离采样电路的采样电流调制成PWM波电流信号,该PWM波电流信号经差分接口电路输出至信息处理平台;PWM接口形式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该温度信号经差分接口电路输出至信息处理平台。
40 达参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202111601396.1 2021-12-24 CN116155143A 2023-05-23 柳慧芬; 施韵; 何亮; 沈古月
公开了一种达参数获取方法和系统。根据一实施例,一种马达参数的获取方法可包括:采用预生成的驱动信号驱动马达进行振动,所述驱动信号与两个以上的频率相关联;获取马达在所述驱动信号下的响应数据,所述响应数据与两个以上的频率相关联;以及根据所述响应数据确定出马达的参数。本发明能够准确地获得线性马达的模型参数,从而可便于对马达进行模拟仿真计算、驱动参数配置等操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