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用于动态稳定控制的多平衡点非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 CN201210167908.2 2012-05-25 CN102799111B 2016-08-03 徐式蕴; 汤涌; 孙华东
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动态稳定控制的多平衡点非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1)建立同步机组模型,并确定类梯度的定义;2)判断同步机组模型的类梯度性;若同步机组模型是混沌的,3)对步骤1)同步机组模型进行控制器设计;4)将步骤3)的控制器进行电系统动态稳定分析与控制,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本发明所利用的动态稳定控制方法没有涉及到之前类似方法中的线性化,因此大大降低了该方法中产生的累积误差。并且对以后的实际工程具有指导作用。
162 用于从智能电子装置发布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CN200980160851.X 2009-12-10 CN102598629B 2016-08-03 G·库拉图; U·克利希; S·库马; V·戈帕拉克里施南; T·根策尔; P·克里施纳默西
提供了用于但不限于仅用于从IED发布数据(来源于IED的数据)的方法、变电所自动化设备以及智能电子装置(IED)。该方法包括将唯一标识符指配给一个或多个数据字段,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字段与来源于智能电子装置的数据中的短地址属性相关联。IED包括功能列表;(每一个功能都被表示为逻辑节点;以及,每一个逻辑节点都包含数据对象);以及用于配置数据对象以及发布来自IED的数据但不限于仅来源于IED的数据的灵活编址方案。
163 用于合成无约束和受约束热交换器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CN201080055777.8 2010-10-05 CN102770817B 2015-11-25 M·B·诺雷尔丁
提供了合成用于依照多个公用工程目标冷却多个热过程流(H1..Hn)并且加热多个冷过程流(C1..Cn)的基层热交换器网络的系统(30)和方法。示例性系统(30)包括热交换器网络合成计算机(31)以及热交换器网络合成程序产品(51),其被配置成通过对于无约束和非热学约束问题应用高级过程-过程匹配方案而在不分解的情况下分析废热回收问题以便产生具有最佳数量的网络热交换器单元(211,212,221,222)的结果。
164 用于热交换器网络能量效率评定和寿命改进的方法 CN201180026273.8 2011-04-20 CN102939605B 2015-08-19 马哈茂德·巴西耶·诺伦丁
发明提供用于管理/评定用于工业设施的热交换器网络能量效率和改进的方法。方法的实施例可包含执行各种步骤/操作的执行,所述步骤/操作包含用于确定在满足当前所要废能回收目的的当前热交换器网络改进项目与满足最终废能回收目的的未来热交换器网络改进项目之间延伸的最佳热交换器网络改进项目序列的步骤/操作。所述热交换器网络改进项目序列可经配置以使得所述热交换器网络改进项目序列内的每一后续项目不与所述热交换器网络改进项目序列内的先前项目中的任一者矛盾。
165 系统和工艺 CN201180033828.1 2011-06-28 CN103025769B 2015-04-22 J-L.沙马尤; G.P.利奥塔尔; K.P.拉姆齐
发明涉及聚合物粉末的脱气,并尤其涉及用于脱气容器中的聚合物粉末脱气工艺的联系统,该联锁系统包括:1.测量脱气容器内部或排出脱气容器的聚合物粉末的温度,2.将所述测量得到的值与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低于该阈值,3.若测量的温度低于该阈值则执行一个或多个动作来减少从脱气容器中排出的聚合物粉末中的浓度和/或停止从脱气容器中排出聚合物粉末。
166 一种基于五轴转台的多模复合目标模拟装置 CN201110016168.8 2011-12-28 CN109892034B 2015-03-11 李奇; 张励; 李卓; 田义; 冯晓晨; 李艳红; 王欣; 张琰; 杨扬; 李凡; 张苏佳; 赵瑜晖
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五轴转台的多模复合目标模拟装置,该装置安装在五轴转台的外框上,由紫外目标模、红外成像目标模块、可见光成像目标模块、被动激光目标模块、波束合成器、控制模块、电缆网络组成,各模块以结构件的方式对称安装在前后两个法兰盘内侧,法兰盘固定在转台上,各模块之间独立工作,产生各个波段的信号,主投影系统的接口与法兰盘输出端口连接,完成各波段波束的发射;该装置能够在五轴转台上同一轴线、同一口径内目标的多模合成,实现被测系统的接收端模拟目标特性。主要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半实物仿真和紫外/红外/可见光/被动激光任意两两组合、三三组合及四种组合的复合探测系统及单模探测系统的测试。
167 系统和工艺 CN201180033826.2 2011-06-28 CN103025768B 2015-02-25 J-L.沙马尤; S.K.李
发明涉及聚合物粉末的脱气,并尤其提供用于脱气容器中的聚合物粉末脱气工艺的联系统,该联锁系统包括:a.测量由气液分离得到的蒸气相的温度,该蒸气相用作脱气容器中的清洗气体,b.将所述测量得到的温度与阈值进行比较,和c.当测量到的温度高于该阈值时停止或减少该蒸气作为清洗气体的使用。
168 用于整形外科手术计划的特征驱动的基于规则的构架 CN201380022856.2 2013-04-29 CN104271067A 2015-01-07 方彤; 萨贾德·侯赛因·巴洛克; 苏拉杰·拉维·穆苏瓦蒂; 熊光磊; 劳伦斯·斯皮维; 詹姆斯·B·汤姆普森
在工作流构架工作中,整形术中外科手术计划的设计过程(24)和/或个性化切割导向和/或种植体的设计(40)是自动化的。通过操作序列来对抽象的规则编脚本(26)以改变(36)骨表面或模型从而适配种植体。利用针对特定患者的骨信息,适当的种植体和切割系列利用规则而被确定(34)。相应的切割导向可以适配(42)针对特定患者的骨信息。骨替换种植体的外科手术计划(24)是自动执行的。
169 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的智能小车2.5维视觉伺服控制方法 CN201210324636.2 2012-09-04 CN102880062B 2014-12-31 曹政才; 殷龙杰; 付宜利; 王永吉
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的智能小车2.5维视觉伺服控制方法,首先在当前位姿和期望位姿处通过摄像机分别获取参考目标的当前图像和期望图像;然后从获取的图像中提取参考目标的特征点以及小车的姿态信息,通过坐标变换将二维图像信号与三维姿态信号进行有机结合,建立2.5维视觉误差模型;最后针对2.5维视觉误差模型,利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一种多级视觉预测控制器。本发明解决现有2.5维视觉伺服控制方法不能处理运动执行系统存在的速度和矩约束以及摄像机的可见性约束问题,能够确保参考目标在伺服过程中始终保持可见,大大提高视觉伺服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70 一种基于任务可靠度的自组织配作加工方法 CN201410312351.6 2014-07-02 CN104090494A 2014-10-08 戴伟; 匡芬; 赵宇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任务可靠度的自组织配作加工方法,它利用控制图原理建立配作加工过程的卡方控制区域,并给出对应配作过程的失效阈值判定标准。通过历史数据构建匹配特征值到失效阈值的距离与任务可靠度的关系模型,进而利用该模型评估任意配作加工过程在给定置信平下的任务可靠度,同时可估计待匹配样本匹配成功的概率。最后,对比生产实际的任务可靠度要求,确定配作加工方案;它有五大步骤。本发明能精确评估样本和总体的可靠度,并给出一套指导配作加工过程的工具表格,并能根据实际配作加工数据不断更新修正模型,为改进配作加工过程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171 并联绳索驱动系统拉和位移自适应控制方法 CN201110016512.3 2011-12-16 CN107182271B 2014-09-03 董强; 吴涧彤; 王晓明; 方志刚; 陆乐; 孔宪旺; 郭华; 陈强; 杨永魁; 王媛丽
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绳索驱动系统拉和位移自适应控制方法,以达到在所搭建的月球着落试验架系统中进行试验验证的过程中,保持带有探测器的快速随动系统在平方向进行稳定移动的目的;该方法的步骤为:基于所搭建的月球着落架系统,通过二级水平随动系统中的编码器II、主提升子系统中的编码器III和快速随动系统中的编码器VI,地面控制器计算可得到圆盘的实时坐标(x(t),y(t),z(t));激光陀螺仪测得圆盘的偏航γ(t)并通过电缆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圆盘的实时坐标和圆盘的偏航角计算得到并联绳索的实时绳长l(t);控制器根据实时绳长l(t)计算得到并联绳索的实时拉力F(t)。
172 分布式传感器仿真系统 CN201010004349.4 2010-12-28 CN106508011B 2014-08-06 田凯; 余长贵; 易军; 王毅
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传感器仿真系统,旨在提供一种不易出现死机,便于监测,具有良好通用性的仿真系统。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各传感器仿真器均分布式配置于相应的计算机,且各传感器仿真器之间及传感器与数学模型仿真器之间均设有以太网接口,各传感器仿真器与综合控制柜之间通过RS422/232接口与各自的计算机进行通讯;在仿真系统中,无人机数学模型及大气环境仿真器采集飞控计算机的面控制指令作为舵面偏转度,实时进行全量非线性方程的解算,将计算结果发往惯导/GPS/磁计仿真器、陀螺仿真器、大气机/无线电高度表仿真器,各仿真器和各传感器通过各自的电气接口,将信号经控制柜发往飞控计算机,实时显示飞机图像和数据。
173 机械手摩擦动力学精确分析与控制应用方法 CN201110371461.6 2011-11-21 CN102508436B 2014-07-16 黄晋; 黄清敏; 成艾国; 胡洁
一种机械手摩擦动力学精确分析和控制应用方法,其步骤为:(1)建立机械手的动力学方程;(2)建立摩擦力处的约束方程;(3)利用Udwadia-Kalaba方程建立该机械手约束系统的整体动力学解析方程,得到理想约束力;(4)分解理想约束力,计算得到约束处的正压力和切向力的解析形式;(5)推导获得经典摩擦力和扩展摩擦力等模型的解析形式表达式。本发明是一种能对机械手的摩擦力进行实时计算,对其动力学响应进行精确分析,并得到解析形式的摩擦力表达形式,解决了以往机械系统中摩擦力只能用于用数值形式表达或正压力假定为恒定值的问题,可以方便运用于含有摩擦力的机械手控制器设计。
174 高速轴对称飞行器复合控制方法 CN201410163763.8 2014-04-22 CN103913991A 2014-07-09 林鹏; 周军; 余晨菲; 许琦; 葛振振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轴对称飞行器复合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拦截导弹直接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采用变质心和气动复合控制,在定义变质心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制定复合控制方案下的指令分配策略;然后通过对高速飞行器的受力分析建立面向控制的动力学模型;进而确定变质心机构的总体方案;再取弹道特征点完成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方法引入变质心机构,有效地避免了背景技术控制方法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在获得较大控制力矩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高速飞行器做长时间、大空域的再入飞行;而采用与气动舵复合的方式,简化了滑执行机构的工作模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175 月球着陆试验架系统 CN201110016509.1 2011-12-16 CN107182269B 2014-06-18 吴涧彤; 周凤广; 万全; 孙雅度; 温庆林; 王晓明; 董强; 方志刚; 李龙春; 智浩; 程刚; 傅常海
发明公开了一种月球着陆试验架系统,能够提供月球表面的模拟重环境,以达到实现月球探测器进行软着陆的目的;该试验架系统包括塔架、三维随动系统和月球表面模拟区;三维随动系统包括主提升装置、平随动装置、快速随动装置、地面驱动装置和丝绳;地面驱动装置通过6根钢丝绳连接快速随动装置,用于提供快速随动装置进行水平随动时的驱动力;快速随动装置通过内部的十字型移动机构跟随探测器的水平移动;快速随动装置通过6根竖直方向的钢丝绳连接主提升装置,主提升装置被安装在水平随动装置的上表面,水平随动装置通过内部的十字型移动机构跟随快速随动装置的水平移动,主提升装置用于调整快速随动装置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176 一种雷达伺服系统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 CN201410028564.6 2014-01-22 CN103792850A 2014-05-14 安红; 杨莉
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伺服系统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属于系统仿真领域。该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由模拟滤波器变换为数字滤波器、IIR数字滤波器滤波处理。输入数据是目标度数据,通过IIR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处理,输出伺服系统驱动天线转动到相应的角度值,以实现雷达伺服系统控制天线精密跟踪目标的功能。该方法主要针对雷达伺服系统的稳定性、过渡过程品质及动态响应能等技术指标,将伺服系统看作是一个单位脉冲响应无限长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利用数字滤波技术将雷达伺服系统近似等效为一个具有无限长脉冲响应的IIR递归滤波器。由于模型建立过程比较简单,而且数值计算量不大,因此在雷达系统数字仿真中有很好的应用。
177 一种惯性动量轮高精度控制方法 CN201210006343.X 2012-01-09 CN102540900B 2014-05-07 刘刚; 张聪; 李光军
发明一种惯性动量轮高精度控制方法,通过建立惯性动量轮永磁电机实际模型和名义模型,根据开关式霍尔位置传感器信号采用同步测量法,计算得到当前采样周期的转速值,并将惯性动量轮存在的内阻尼矩、摩擦力矩以及轴承的噪声力矩等作为系统总的扰动,将惯性动量轮永磁电机实际模型与名义模型输出的误差统一到控制输入端,通过实时地计算对系统扰动力矩进行等效估计,得到其估计值并在控制输入端引入等效的扰动补偿控制电压。该方法使惯性动量轮系统扰动力矩得到有效地抑制,显著提高了惯性动量轮复现力矩指令的精度,而同步测量法在惯性动量轮全转速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178 一种基于CDM的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 CN201310258164.X 2013-06-25 CN103353759A 2013-10-16 曹军义; 赵金磊; 曹秉刚; 林京
一种基于CDM的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方法,先求得开环特征多项式P0(s),并按照CDM中系数图的绘制方法,画出开环特征多项式P0(s)的系数图;然后根据开环特征多项式P0(s)的系数图中曲线的凸度来确定自动驾驶仪的结构,得到包含自动驾驶仪控制参数的闭环特征多项式P(s);在稳定性指数γi和等效时间常数τ后,可求得系统的闭环特征多项式P(s);最后使两次的闭环特征多项式P(s)的对应阶数的系数相等,能够求得自动驾驶仪的控制参数,本发明将CDM方法应用于导弹自动驾驶仪的设计中,实现在线整定自动驾驶仪的参数,操作简单,便于工程实现,在过载指令跟踪和抗干扰等性能方面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179 六旋翼无人机分立输入解耦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控制系统 CN201110216453.4 2011-07-29 CN102323758B 2013-06-19 白越; 侯至丞; 宫勋; 高庆嘉; 孙强; 续志军
一种六旋翼无人机分立输入解耦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控制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六旋翼无人机分立输入解耦装置,该装置包括系数矩阵Mco存储模;结构矩阵Mrel存储模块;将系数矩阵与结构矩阵相乘并存储为映射矩阵Map的模块;映射矩阵降维模块;降维齐次线性方程求解模块;基础解向量归一化模块;差分模块;放大增益模块;求和模块;非线性解算模块;本发明使全驱动六旋翼无人机这个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解耦为六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从而实现了无人机六个自由度独立控制,其最大优点是解耦之后的系统形式简单易于设计控制算法,由虚拟附加控制量可以快速地求取各个电机实际转速,算法对电机转速发生波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180 空分装备放大设计的半实物仿真方法 CN201110374222.6 2011-11-23 CN102402187B 2013-06-05 张树有; 谭建荣; 任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装备放大设计的半实物仿真方法。根据空分装备放大设计要求,建立系统物理-数学混合的关联仿真模型;数字模型描述系统内部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装备子系统模型;物理模型根据相似的物理效应,搭建物理仿真试验平台;其中,装备中静态的物理模型通过比例放大获取物理效应,动态的物理模型通过数据采集获取物理效应;对数字模型与物理模型进行层次递归,通过调整系统参数获得满足装备放大设计的半实物仿真方法。本发明针对装备放大设计中难以实现数字设计与物理实验相互融合的问题,提出了数字仿真、物理仿真相结合的半实物仿真方法,具有经济、灵活和逼真度高的特点。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