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控制;调节 / 一般的控制或调节系统;这种系统的功能单元;用于这种系统或单元的监视或测试装置 / 自适应控制系统,即系统按照一些预定的准则自动调整自己使之具有最佳性能的系统
子分类: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无需物理参数的倒立摆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CN201210035926.5 2012-02-17 CN102566418B 2013-07-24 刘奕宁; 徐则林; 刘金琨
发明涉及一种无需物理参数的倒立摆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它有六大步骤:步骤一:获取倒立摆系统模型信息;步骤二:获取倒立摆的输出信息;步骤三:将设计好的控制律,作为输入信号,输入到倒立摆系统中;步骤四:查看控制效果;步骤五:判断是否需要对参数进行调整;步骤六:设计结束。该控制方法不仅能够对倒立摆系统实现很好的稳定性控制,还能在倒立摆系统物理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得到对应的控制律。本发明使得该控制方法能够具有更为广泛的实用性,它在控制理论技术领域里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122 一种冷轧飞剪电机转速的控制方法 CN201310108312.X 2013-03-29 CN103197537A 2013-07-10 严国平; 董义君; 张文凤
发明涉及一种冷轧飞剪电机转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飞剪设计过程中,通过飞剪剪刃速度与剪切带速度匹配来确定飞剪剪刃速度,并进而控制飞剪电机转速;使得冷轧飞剪在设计之初就达到电机输入转速与剪刃速度的匹配,避免现场反复调试对电机和飞剪设备的损伤,减少飞剪安装调试工作量,使飞剪剪切效果达到冷轧工艺的带钢表面及断面质量要求。特别适用于冶金冷轧工艺中启停工作制式曲柄连杆式飞剪。
123 一种在线优化“德士古气化炉”运行工况的方法 CN201110459211.8 2011-12-30 CN102399594B 2013-07-03 宋淑群; 曹萃文; 张凌波; 顾幸生; 孙漾; 崔晨; 张亚坤
发明涉及一种“急冷工艺”的德士古浆加压气化工艺中“德士古气化炉”运行工况的控制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实现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实时获得“德士古气化炉”的“有效气产率”,并对当前系统工况进行评判,从而及时掌握装置的运行工况及生产状态,并且通过优化计算,在线调整控制参数(气流量、中心枪氧气流量、急冷水流量),从而优化反应工况,快速准确地提高德士古气化系统“有效气产率”。
124 基于模糊控制的非充分灌溉控制方法 CN201110344471.0 2011-11-03 CN102402185B 2013-06-12 林剑辉; 王凤新; 孙宇瑞; 康绍忠; 米晶芳; 宋雅琼
发明涉及农田利工程领域及模糊控制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非充分灌溉控制方法,包括:S1:选定作物,并确定该作物的生长周期;S2:选择农田区域,并获取该农田区域的几何参数;S3:实时获取该农田区域的气象参数;S4:根据所获取的气象参数,计算所述作物的参考蒸发蒸腾量ET0;S5: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及所述该农田区域的几何参数,获得基本作物系数Kcb、土壤蒸发系数Ke和水分胁迫系数Ks;S6:根据双作物系数法计算作物需水量ETc;S7:根据所述作物需水量ETc和当前土壤湿度θ得出灌水量m的值;S8:根据所述灌水量m的值,控制灌溉的开闭或者发出灌溉预警。本发明在当农田参数获取不完整或不精确时,实现了非充分灌溉控制。
125 一种氢氰酸生产过程的在线自适应建模方法 CN201310031774.6 2013-01-28 CN103116272A 2013-05-22 李太福; 侯杰; 易军; 辜小花; 姚立忠
发明公开一种氢氰酸生产过程的在线自适应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确定氢氰酸生产过程的输入变量子空间;对氢氰酸生产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对氢氰酸生产过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受噪声影响最小,最能反映出生产过程实际特性的有效数据;采用无迹卡尔曼神经网络对预处理后的数据[X″MT,Y″](T≤H)进行建模,以得到氢氰酸转化率的精确模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获得受噪声影响最小,最能反映出生产过程实际特性的有效数据,再通过在输入变量子空间采用无迹卡尔曼神经网络来精确逼近氢氰酸生产过程,有效解决氢氰酸复杂非线性动态生产过程的建模难题。
126 基于模糊控制的润滑油温控制系统 CN201110314488.1 2011-10-17 CN102393631B 2013-05-08 杨升
提供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润滑油温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定义变量;b、模糊化;c、知识库;d、逻辑判断;e、解模糊化;实现方法是:首先,确定标准PID调节器的P、I、D参数,同时,注意观察系统的滞后时间,即润滑油从TT3测温点流至TT4测温点的时间,系统记下此滞后时间T1;建立模糊控制系统,对TT4测温点的温度进行采样,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PID以新的设定值为目标,进行调节,经过T1时间段后,再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判断及控制,直到TT4测温点达到目标控制温度;其有益效果是:极大地提高润滑油温控制精度和系统稳定性,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抗外界环境干扰性,缩短了现场调试时间,为所需设备提供温度恒定的润滑油。
127 交流磁悬浮电主轴控制器的构造方法 CN201210550483.3 2012-12-18 CN103076740A 2013-05-01 张维煜; 朱熀秋
发明公开一种交流磁悬浮电主轴基于粗集理论方法的模糊神经网络逆控制器的构造方法,将复合被控对象的期望输出的二阶导数作为基于粗集理论方法的模糊神经网络逆系统的输入,确定基于粗集理论方法的模糊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基本结构,选取静态实验数据,离线训练基于粗集理论方法的模糊神经网络实现复合被控对象模型的逆,构造基于粗集理论方法的模糊神经网络逆系统;通过采用基于粗集理论方法的模糊神经网络逆方法构造出复合被控对象的逆系统,将交流磁悬浮电主轴系统这一非线性、强耦合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解耦成伪线性系统,能够实现交流磁悬浮电主轴5个自由度位移变量之间的独立控制,可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以及抗负载扰动能
128 一种用于控制裂解炉的反应温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01110330085.6 2011-10-26 CN103074098A 2013-05-01 孙康; 吴小英; 李庆; 吴瑾; 刘瞻
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对裂解炉温度进行控制时温度波动大、稳定时间长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控制裂解炉的反应温度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一种用于控制裂解炉的反应温度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和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其中:温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裂解炉的当前温度并将采集到的当前温度传送给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设定值和裂解炉的当前温度来调节裂解炉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裂解炉的反应温度的控制方法包括:采集裂解炉的当前温度并将采集到的当前温度传送给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二自由度内模控制器根据温度设定值和裂解炉的当前温度来调节裂解炉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
129 应用逆向差分抑制不可测扰动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及方法 CN201210582480.8 2012-12-28 CN103064284A 2013-04-24 袁亦兵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逆向差分模抑制不可测扰动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在常规控制系统中,所述逆向差分模块通过I/O接口与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逆向差分模块作为使用了模型预测控制模型的系统的在线平台部分的新增模块,或者作为工艺计算模块中的一部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逆向差分模块抑制不可测扰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本发明的应用逆向差分模块抑制不可测扰动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对现有的模型预测控制技术进行了改进,适用于不可测干扰变量波动占主导地位的工业过程。
130 用于工业槽液位串级预测控制系统的一致性约束方法 CN201310017758.1 2013-01-17 CN103048923A 2013-04-17 谢磊; 王燕青; 苏宏业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槽液位串级预测控制系统的一致性约束方法,1)分别建立外回路PFC控制器和内回路PID控制器的控制结构模型;2)判断外回路PFC控制器和内回路PID控制器是否约束一致;3)采用约束回退算法,将内回路PID控制器约束预先加载于外回路PFC控制律中,并获得外回路PFC控制器优化计算时新约束条件集;4)外回路PFC控制器在新约束条件集下进行优化计算,获得内回路PID控制器的设定值,并将该设定值提供给内回路PID控制器以跟踪该设定值。本发明通过对PFC-PID串级控制回路中出现的底层回路控制器饱和及上下层约束不一致问题,通过约束回退计算,使得优化所得设定值对于底层回路切实可行,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提高生产单元经济效益。
131 一种具有预测功能的智能烧结混合加控制方法 CN201210520959.9 2012-12-06 CN103019090A 2013-04-03 徐少川; 孙吉; 闫欣; 孙海洋; 阮程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预测功能的智能烧结混合加控制方法,该方法对一次混合和二次混合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一次混合采用具有辨识和预测功能的前馈控制方式,二次混合采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是:根据烧结一次混合和二次混合的各自特点分别设计控制器。一次混合时通过对混前含水率的辨识减少系统扰动,增加控制精度,二次混合时采用前馈反馈复合控制使加水控制更加稳定。本发明适用性、可移植性强,可广泛应用于烧结生产线。
132 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CN201210496139.0 2012-11-28 CN102998973A 2013-03-27 王昕; 黄淼; 牟金善
发明公开一种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及控制方法,采用一个非线性鲁棒间接自适应控制器和一个非线性神经网络间接自适应控制器,基于性能指标在每个采样时刻切换到最优控制器来实现控制。与传统的非线性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和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将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项的界限放宽到零阶接近有界,可以有效的扩大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适应性。
133 基于协调控制品质的火电机组智能滑压曲线设计方法 CN201210394731.X 2012-10-17 CN102998972A 2013-03-27 李泉; 丁俊宏; 尹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协调控制品质的火电机组机炉智能滑压曲线设计方法。由于协调控制系统的耦合性,常规滑压曲线设计和控制方法很难做到快速准确的动态跟随,AGC运行的品质并不理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首先,根据火电机组的协调控制要求,设计出理想的智能滑压曲线形状;其次,根据理想的智能滑压曲线形状,对其进行分段设计,分为基准段、起始补偿段和终止补偿段,每段都加入智能判断规则,进行变参数调节,使其在整个负荷变动过程中始终能够动态调节,保证火电机组的协调控制品质。本发明保证了机组节能运行;保证了机组协调控制品质;闭环控制回路的波动幅度大为减少,加强了机组的稳定性
134 飞行器不确定模型的控制器设计方法 CN201210380908.0 2012-10-10 CN102929128A 2013-02-13 史忠科
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不确定模型的控制器设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鲁棒控制理论缺乏设计步骤难以直接设计飞行控制器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给出系统鲁棒稳定可解条件,直接利用线性系统状态反馈的闭环期望极点选择,并根据所有闭环期望极点的实部全部为负数的特点,给出了限定条件不等式直接设计反馈矩阵。使得本研究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洞或飞行试验得到的含有不确定性飞行器模型直接设计飞行控制器,解决了当前研究只给出鲁棒稳定性不等式而无法直接设计飞行控制器的技术问题。
135 基于预给制模型的协调控制系统参数动态整定方法 CN201210414078.9 2012-10-25 CN102914966A 2013-02-06 郝欣; 王英荟; 宋圣军; 张天放
发明属于火电机组的机炉协调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预给制模型的协调控制系统参数动态整定方法。应用于火电机组AGC方式运行时协调控制系统动态参数优化,改善机组主要被控量性能指标,使机组负荷达到电网技术指标要求。本发明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求取控制算法参数,简化调试过程,缩短动态参数求取时间。充分发挥当前DCS系统历史数据全面、精度高、时间跨度大等特点,利用软件分析机组运行的历史数据,结合机组现场变负荷试验,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求取控制算法参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36 炼油工业加热炉温度过程的伴随矩阵解耦预测控制方法 CN201210358368.6 2012-09-24 CN102880047A 2013-01-16 张日东; 孔亚广; 薛安克; 王建中; 葛铭
发明涉及炼油工业加热炉温度过程的伴随矩阵解耦预测控制方法。传统方法控制手段与控制参数完全依赖技术人员经验,控制效果不好。本发明方法首先基于炼油工业加热炉过程模型建立伴随矩阵解耦过程模型,挖掘出基本的过程特性;然后基于该伴随矩阵解耦模型建立预测控制回路;最后通过计算预测控制器的参数,将过程对象实施预测控制。本发明方法通过数据采集、过程处理、预测机理、数据驱动、优化等手段,确立了一种炼油工业加热炉温度过程的伴随矩阵解耦预测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控制的精度,提高控制平稳度。本发明方法有效减少理想工艺参数与实际工艺参数的误差,保证控制装置操作在最佳状态。
137 一种化工多变量过程解耦预测函数控制方法 CN201210357372.0 2012-09-24 CN102880046A 2013-01-16 张日东; 薛安克; 王建中; 葛铭; 孔亚广
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多变量过程解耦预测函数控制方法。传统的控制手段中控制参数完全依赖技术人员经验,控制效果不好。本发明方法首先基于化工过程模型建立解耦状态空间模型,挖掘出基本的过程特性;然后基于该解耦状态空间模型建立预测函数控制回路;最后通过计算预测函数控制器的参数,将过程对象整体实施预测函数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数据采集、过程处理、预测机理、数据驱动、优化等手段,确立了一种化工多变量过程解耦预测函数控制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控制的精度,提高控制平稳度。本发明方法弥补了传统控制的不足,并有效地方便了控制器的设计,保证控制性能的提升,同时满足给定的生产性能指标。
138 基于最大信息量在线辨识准则的飞行器建模方法 CN201210384382.3 2012-10-11 CN102866630A 2013-01-09 史忠科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信息量在线辨识准则的飞行器建模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简化模型辨识准则导致飞行试验给出的气动模型和参数验证正确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通过在最大信息量准则考虑数据长度,修正了在线建模准则;对测量方差估计Rj和Rj+1的U-D分解,得到了标量在线模型选择和验证判别式。便于直接根据飞行试验数据在线建立飞行器气动、力矩模型,避免了根据飞行试验建立和验证飞行器大迎模型存在的技术问题。
139 随机系统基于动静混合神经网络建模的抗干扰控制方法 CN201210351048.8 2012-09-19 CN102866629A 2013-01-09 郭雷; 张玉民
随机系统基于动静混合神经网络建模的抗干扰控制方法,涉及随机分布控制系统批量输出静态神经网络建模、输出权的动态神经网建模和基于观测器的复合抗干扰控制。首先,对于随机分布控制系统批量输出建立静态神经网络逼近模型;其次,对于静态神经网络模型的权进行动态神经网络逼近,形成权动态系统;再次,针对系统中的有界干扰设计观测器进行估计并前馈补偿;最后,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对复合控制系统设计观测器增益和控制器增益,使系统实现稳定并满足一定的抗干扰性能。
140 基于指令参数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CN201210174070.X 2012-05-30 CN102736516A 2012-10-17 汤国建; 王鹏; 刘鲁华; 吴杰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指令参数化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技术方案是针对二阶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选取滑模切换函数,基于指数趋近律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律,在滑模变结构控制律中,令一阶导数指令二阶导数指令其中输出变量y∈R,yd为期望输出,Δt为时间步长,采用优化方法优化指令参数K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提高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和稳态控制精度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