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21 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及控制方法 CN202510116986.7 2025-01-24 CN119900630A 2025-04-29 范毅; 王天友; 龚击; 李纲; 孙凯; 梁巍; 廖升友; 覃壮革; 余锦海
发明公开了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及控制方法,属于冷却喷钩技术领域,解决目前V型发动机需要同时布置两个独立喷钩对应左右两侧的活塞的技术问题。喷钩结构包括喷钩体,喷钩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侧活塞孔对应的左喷管、与右侧活塞孔对应的右喷管,左喷管与右喷管均为空间Z型结构,喷钩体安装在左侧活塞孔、右侧活塞孔之间机体的中间位置,喷钩体内设有用于与机体内的主油道连通的进油孔,左喷管、右喷管与进油孔连通,左喷管、右喷管均设有喷嘴,左喷管的喷嘴偏离左侧活塞孔的中心线设定距离,右喷管的喷嘴偏离右侧活塞孔的中心线设定距离,喷嘴倾斜向上喷向活塞,机体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安装孔,喷钩体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件
122 一种光催化汽车尾气处理方法 CN202510084099.6 2025-01-20 CN119900628A 2025-04-29 沈步楼; 谢金勇; 潘中梅; 李春平
一种光催化汽车尾气处理方法,首先建立尾气成分检测系统,在汽车尾部安装多种传感器以实时监测尾气污染物浓度。构建光催化反应动学模型,综合多因素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最佳光催化处理条件。实施光催化剂活性控制与光照条件优化策略,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动态调整关键参数,包括负载量、粒径、光照强度、波长及照射时间等。同时,进行尾气成分实时监测与反馈,结合智能控制系统动态调整处理条件,并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实现实时监控与调整,使操作员能远程优化处理效果,以实现尾气处理效率的最大化提升。
123 一种耦合二储能的燃机组调峰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2510091972.4 2025-01-21 CN119900622A 2025-04-29 来振亚; 吴钢; 侯成龙; 国旭涛; 吕洪坤; 丁历威; 章康; 陈嘉映; 韩高岩; 黄杰
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二储能的燃机组调峰发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本发明的燃煤机组调峰发电系统包括燃煤机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和二氧化碳储能装置,所述燃煤机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和二氧化碳储能装置依次相连;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利用燃煤机组产生的电蒸汽,捕集燃煤机组所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储能装置利用燃煤机组所产生的电力,将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所捕集的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储能;所述的二氧化碳储能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压缩装置以及二氧化碳膨胀发电装置,两者独立运行。本发明在用电低谷时可有效提高燃煤机组的调峰深度,增强电网对谷电和新能源的消纳平;用电高峰时可有效提高燃煤机组的发电顶峰能力。
124 一种火发电厂双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控制系统 CN202510109707.4 2025-01-23 CN119900621A 2025-04-29 曲文秀; 许宁; 于海涛; 徐平昊; 米万生
一种火发电厂双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控制系统,本发明属于涉及火电热力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双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控制系统。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火力发电厂设备布局中蒸汽流量无法有效控制、排热效果不佳、装置灵活性差的问题。它包括中压缸、第一低压缸、第二低压缸、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一低压缸冷却蒸汽管道、第二低压缸冷却蒸汽管道、第一液压蝶和第二液压蝶阀。抽汽管道上依次加装补偿器、第一安全阀、第二安全阀、抽汽逆止阀、快关调节阀和电动蝶阀,安全阀的排气直接排大气,快关调节阀采用可调节性的液压阀,具备快速关断和快速开启能力,设单独油站,且快速关断和快速开启的情况下,机组可维持正常运行。
125 用于涡轮发动机的复合翼型件组件 CN202411468373.1 2024-10-21 CN119900615A 2025-04-29 尼泰什·杰恩; 尼古拉斯·约瑟夫·克莱; 阿比吉特·杰西格劳·亚达夫
一种用于涡轮发动机的复合翼型件组件。复合翼型件组件包括具有芯外部的编织芯。编织芯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过渡区域。在芯外部处将表皮施加到编织芯的至少一部分。
126 一种新型的柴油发电机 CN202510221393.7 2025-02-27 CN119686849B 2025-04-29 沈杰凯
发明涉及柴油发电机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柴油发电机组,解决了目前不易于操作人员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维修操作的问题,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四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腿,各个支腿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防护框上设有通口,通风口内固定安装有滤网,底座的顶部安装有位于防护框内部的柴油发电机组设备,防护框的外侧设有驱动机构和清理机构,底座上设有防护机构,防护框上设有开口,防护机构包括活动设于开口内的防护板;本发明,当防护板下降将开口打开时,便于对柴油发电机组设备进行维修操作,能够使得两个防滑垫与地面紧密贴合,从而避免底座发生移动而影响维修。
127 一种汽轮机叶片自带冠阻尼片结构及拆装方法 CN202310721287.6 2023-06-19 CN116557080B 2025-04-29 韦龙飞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叶片自带冠阻尼片结构及拆装方法,汽轮机动叶片的叶冠两侧径向面设有扁形的阻尼孔且该孔内放置骑缝阻尼片;汽轮机动叶片包括多个设有普通阻尼孔的标准叶片以及至少一个设有封口阻尼孔的口叶片,锁口叶片在叶冠径向面、封口阻尼孔的边缘增加一个从叶冠径向面的一侧延伸进入封口阻尼孔的螺纹孔;螺纹孔中安装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螺钉前端延伸进封口阻尼孔内并对螺钉螺帽的两侧进行冲铆;封口阻尼孔的长度大于普通阻尼孔的长度与螺纹孔的内径之和。本发明采用可拆结构,通过螺钉结构以及冲铆进行加固对骑缝阻尼片进行封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以及能使锁口叶片无损拆下的优点,能有效保证机组整体检修工期。
128 一种应用于涡轮导叶吸面的变孔径冲击冷却结构 CN202310060971.4 2023-01-17 CN115898556B 2025-04-29 李海旺; 朱晓华; 李晓琳; 刘松; 由儒全; 谢刚; 程荣辉; 郭文
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涡轮导叶吸面的变孔径冲击冷却结构,包括若干冲击薄板,任意相邻两冲击薄板之间通过分隔肋连接,冲击薄板顶部开设若干排冲击孔,任意相邻两排冲击孔之间安装有扰流部,扰流部一端与分隔肋抵接,冲击薄板内设有若干冲击腔,冲击薄板与分隔肋垂直的一侧设有冲击靶面,冲击靶面一端开设有冷气出口,冷气出口位于冲击腔内。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加工方便,效果明显的特点,可应用于各种涡轮叶片吸力面内部冲击结构。
129 一种发动机的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2211509562.X 2022-11-29 CN115750048B 2025-04-29 赵文冉; 陈镇; 冯坦; 李鹏远; 董才月; 林浩; 赵紫薇; 魏明; 许法亮; 侯甲成
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的尾气处理装置及方法,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SCR‑ASC前置总成、DOC、DPF、SCR‑ASC后置总成,所述SCR‑ASC前置总成和所述SCR‑ASC后置总成中SCR均设置于ASC前端;所述SCR‑ASC前置总成中SCR前端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所述SCR‑ASC后置总成中SCR前端设置有氨气喷嘴,所述氨气喷嘴与液氨罐相连,所述液氨罐为所述氨柴发动机配置的氨源。本发明中SCR的氨源借用发动机燃烧用的NH3,淘汰了尿素喷射系统,彻底解决了尿素结晶问题;本发明还将SCR‑ASC前置总成布置到DOC前,在氨柴模式下使未燃NH3能够在SCR和ASC中得以全部消耗,解决了高浓度NH3经过DOC生成N2O的问题。
130 一种内燃机的后处理装置和后处理控制方法 CN202211336166.1 2022-10-28 CN115596540B 2025-04-29 王磊; 陈海娥; 胡昱; 张孚; 蒋文斌; 张蒙蒙; 戈非; 杜喜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的后处理装置和后处理控制方法,其包括:依次串联于氨内燃机排气管下游的连接于三元催化器、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所述三元催化器并联有还原性气体旁通。通过控制还原性气体旁通阀分流排气比例、以及利用三元催化器中NH3和H2的化放热,来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转化效率,能够更加高效处理氨内燃机排气中有害污染物排放,能够更加高效处理排气中有害污染物排放,防止有害污染物排入大气;采用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的氨内燃机能够持续工作在稀燃模式,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可实现后处理的排放控制与发动机的燃烧控制实现解耦,提高排放控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并且简化内燃机和排气后处理的标定工作。
131 一种汽轮机调节速关及油动机缓冲系统 CN202210685104.5 2022-06-16 CN115182791B 2025-04-29 梅益铭; 楼玉民; 朱宝; 祝相云; 李佳敏; 罗永强; 倪颖峰; 冯大元; 康开; 杨志明
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调节速关及油动机缓冲系统,包括:调节阀运动单元、调节阀控制单元和调节阀速关单元;调节阀运动单元由阀座阀体、阀杆、连杆、阀壳、油动机活塞弹簧A、活塞杆和端盖组成;阀座与阀体接触形成密封阀;阀体连接阀杆,阀杆连接连杆;连杆通过活塞杆连接油动机活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判断调节阀关闭条件和汽轮机所处的负荷平,控制汽轮机在不同状态下的调节阀关闭速度,可保证汽轮机在甩负荷、事故停机等工况发生时,在不超速的情况下减小阀门和油动机油缸内液压组件在汽轮机调节阀快速关闭时所受的冲击,延长调节阀及其液压组件的使用寿命。
132 一种涡桨发动机涡轮叶片及其设计方法 CN202210758915.3 2022-06-29 CN115098966B 2025-04-29 欧阳玉清; 张绍文; 房兴龙; 刘冬华; 单熠君; 谭锋
申请提供了一种涡桨发动机涡轮叶片及其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根据设计状态点动力涡轮设计要求,选择初始为零度,开展初步涡轮叶片造型设计;步骤2:根据初步涡轮叶片造型设计结果搭建计算模型,开展多状态计算分析,获取典型状态点叶片出口气流角径向分布;步骤3:根据典型状态点叶片出口气流角径向分布,优选进口攻角范围,调整叶片几何造型参数开展叶片叶型优化设计;步骤4:开展基于优化叶片的涡轮特性计算,获取不同状态点的考核参数;步骤5:评判考核参数,根据评判结果迭代调整叶片造型参数和计算涡轮特性,直到叶片满足所有预设条件。本申请可提高非设计点涡轮效率,降低全包线范围内的整机耗油率。
133 一种50MW高温高压单缸一次调整抽汽背压式汽轮机 CN202210601219.1 2022-05-30 CN114934819B 2025-04-29 刘东瀛; 孟祥宇; 王开宇; 梁毅超; 王明君
一种50MW高温高压单缸一次调整抽汽背压式汽轮机,涉及汽轮机设计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50MW汽轮机存在体积较大、成本高、抽汽量不可控等问题。本发明中的高中压缸模的两端支撑在前轴承箱和后轴承箱上,并通过隔板汽封分隔成高压蒸汽室和中压蒸汽室;其中两个高压调节设置在高中压缸模块的顶端,另外两个高压调节阀设置在高中压缸模块的侧端;其中两个中压调节阀设置在高中压缸模块的顶端,另外两个中压调节阀设置在高中压缸模块的侧端;两个主汽阀分别通过两根高压导汽管与两组高压调节阀相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对现有的50MW汽轮机机组进行改进,使其可以满足现有工作的蒸汽参数需求。
134 一种基于末级叶片参数的汽轮机低压排汽缸结构优化方法 CN202210142963.X 2022-02-16 CN114528659B 2025-04-29 潘春雨; 管继伟; 翁振宇; 刘长春; 李宇峰; 赵洪羽; 王丽华; 王健; 余海鹏; 徐鹏; 刘云锋; 张峰阁; 刘瑶; 徐林峰; 张春秀
一种基于末级叶片参数的汽轮机低压排汽缸结构优化方法,涉及汽轮机低压排汽缸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末级动叶出口的压高于凝汽器背压,导致末级做功减少,使得机组效率降低的问题,本申请基于末级叶片平均直径D、叶片高度L尺寸参数,对低压排汽缸结构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通过调研总结和数值计算,给出具有良好气动性能的低压排汽缸无量纲结构参数设计范围,根据限制条件即可确定低压排汽缸初步结构参数。本申请可在现有约束条件下,找到气动性能最优的低压排汽缸结构参数,因而可以显著提升机组效率,降低机组热耗或增加机组输出功率。本申请解决了末级动叶出口的压力高于凝汽器背压,导致末级做功减少,使得机组效率降低的问题。
135 一种节能型内燃机减排系统 CN202111206407.6 2021-10-16 CN114017168B 2025-04-29 金雪龙; 杨磊
发明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节能型内燃机减排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部中空,所述主体上下两端分别固连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主体内壁上滑动安装有清除板,所述清除板内部中空,所述清除板上表面上开设有尾气孔,所述清除板下表面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清除板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顶杆一,顶杆一内部中空且与通孔一之间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主体内部靠近于排气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催化剂载体板,所述催化剂载体板上开设有与顶杆一之间一一对应的通孔二,所述顶杆一远离清除板的一端插入到通孔二中;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实现对催化剂载体板内堵塞的清除,防止催化剂载体板被堵塞导致内燃机尾气排放增多。
136 一种汽轮机中压抽汽口的通流结构 CN202110581874.0 2021-05-24 CN113137283B 2025-04-29 赵洪羽; 李宇峰; 王丽华; 刘云锋; 王健; 潘春雨; 刘瑶; 徐林峰; 张峰阁; 张玥
一种汽轮机中压抽汽口的通流结构,具体涉及汽轮机中压第2个抽汽口的通流结构,本发明为解决汽轮机中压第二个抽汽口因抽汽量大使抽汽口前后通流效率下降,抽汽腔室能量损失大,导致小汽机出不够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抽汽口前动叶和抽汽口后静叶相对安装在汽轮机中压抽汽口内,抽汽口前动叶和抽汽口后静叶之间形成动静叶通流腔室,抽汽口前动叶和抽汽口后静叶与汽轮机中压缸缸体之间形成抽汽腔室,抽汽腔室的出汽转弯处为圆弧状,动静叶通流腔室的轴向宽度为140mm,抽汽口后静叶的叶高与上一级抽汽口后静叶的叶高一致,抽汽口后静叶的叶高比抽汽口前动叶的叶高短1mm‑5mm。用于抽出汽轮机内已做过功的部分蒸汽
137 气缸盖和发动机 CN201880080413.1 2018-11-20 CN111465761B 2025-04-29 北川智明; 明井政博
气缸盖(4)具备:从燃烧室导出废气的多个排气口(41);向燃烧室导入新气的多个进气口(42);进气汇集部(43),其供多个进气口(42)汇集;以及第2EGR配管(21b),其供EGR气体通过,多个排气口(41)的排气出口(41b)与第2EGR配管(21b)的EGR气体入口(44a)并排配置在平坦的左侧面(4a),进气汇集部(43)的新气入口(43a)与第2EGR配管(21b)的EGR气体出口(44b)并排配置在平坦的右侧面(4b)。
138 排气系统、内燃发动机及载具 CN202380066530.3 2023-09-20 CN119895127A 2025-04-25 M·林德格伦; P-E·尼尔森; O·勒文; C·弗雷德里克松
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40)的排气系统(50)。排气系统(50)包括用于涡轮增压装置(30)的涡轮装置(1)。涡轮装置(1)包括涡轮壳体(51)和布置成在涡轮壳体(51)中旋转的涡轮单元(19)。排气系统(50)还包括旁通通道(11),旁通通道具有布置在涡轮单元(19)的涡轮出口(29)上游的入口开口(12、12’、14、16)和布置在涡轮出口(29)下游的出口开口(22、22’)。排气系统(50)还包括布置成感测流过旁通通道(11)的排出气体的NOx含量的NOx传感器(9)。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40)和一种载具(2)。
139 手持式工作器具和用于手持式工作器具的废气后处理装置 CN202380066356.2 2023-09-14 CN119895123A 2025-04-25 A·基嫩; A·施泰因巴赫; M·莫勒; M·格雷瑟; N·库纳特; M·朱斯; O·克劳泽
一种手持式工作器具包括内燃机(A8)和废气消声器(A23)。在废气消声器(A23)中构造有第一消声器室(A47)和第二消声器室(A48)。废气消声器(A23)包括废气后处理装置(A26),该废气后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穿流单元(A31)。穿流单元(A31)布置在从第一消声器室(A47)到第二消声器室(A48)中的流动路线中。穿流单元(A31)的从穿流单元(A31)的位于上游的端侧(A36)到位于下游的端侧(A37)所测量的厚度(b)在穿流单元(A31)的被废气穿流的区域中至少在横截面的70%的范围内为至少10mm。废气后处理装置(A26)没有起催化作用的涂层。
140 密封装置及包括该密封装置的涡轮 CN202380067109.4 2023-09-19 CN119895119A 2025-04-25 戴维德·罗格·皮埃尔·莱格朗德; 萨米亚·达海泰; 赫弗·西莫诺蒂
发明涉及密封装置(1),其包括:环(10),该环包括主密封唇(12)和副密封唇(14),主密封唇具有内表面(11),副密封唇(14)具有径向表面(13);外壳(20),该外壳包括圆柱部分(22)和径向部分(24),所述径向部分(24)具有接触表面(23),所述环(10)被偏置以使副密封唇(14)的径向表面(13)抵靠外壳(20)的接触表面(23),其中,所述密封装置(1)具有至少一条泄漏通道(30),其在副密封唇(14)和外壳(20)之间延伸。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