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81 一种航空发动机安装节转接装置 CN202411048524.8 2024-07-31 CN118775067B 2025-05-06 周正; 冯安; 钟榈; 任伟峰; 黄波
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安装节转接装置,应用于连接发动机和飞机安装框架,发动机上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发动机安装节,飞机安装框架上对应发动机安装节的位置一一设置有减振器,转接装置包括与发动机安装节数量相同的转接组件,转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成一体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适于可拆卸连接于发动机安装节;第二连接部适于可拆卸连接于减振器。本发明能够实现在无需对飞机安装框架进行改动的基础上将发动机适配安装于其他飞机安装框架,缩短改动周期以及降低改动成本。
82 一种动涡轮轴及涡轮发动机 CN202310172058.3 2023-02-27 CN116291746B 2025-05-06 蒋康河; 陈振华; 马莉; 何康
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涡轮轴及涡轮发动机动力涡轮轴包括:主轴、套筒轴、限位组件和减速装置;当主轴在规定转速下转动时,主轴和套筒轴同速转动,保持相对静止,此时套筒轴位于第一限位点的位置,套筒轴后端的第一端齿和减速装置的第二端齿处于分离状态,主轴带动涡轮正常转动;当主轴断裂时,主轴转速发生突变,套筒轴在主轴上滑移至第二限位点的位置,第一端齿和第二端齿啮合,减速装置为套筒轴提供与主轴旋转方向相反的加速度,以降低主轴转速,避免涡轮发生飞转。该动力涡轮轴保证了在主轴断轴时可以更安全地降低涡轮转速,进而降低发动机的破损程度,保障飞行安全的同时,降低了维修成本。
83 一种发动机舱自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310156823.2 2023-02-20 CN116146325B 2025-05-06 华刚; 王涛; 许俊浩; 左国淼; 刘玉良; 汪帅; 汪圣; 郑元振; 郭芳津; 雷永富
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舱内部散热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自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舱开关连接;所述主控制器还与散热扇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舱内部,用于对发动机舱内部环境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上传给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接收发动机舱内部温度数据和发动机舱开关状态数据,所述主控制器根据发动机舱内部温度和发动机舱开关状态,确定是否开启设置在发动机舱内部的散热风扇。
84 一种汽油电机 CN202310002200.X 2023-01-03 CN115977797B 2025-05-06 李少杰; 高阳
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电机组,包括发电机基座、汽油机外壳以及活塞机腔室,所述汽油机外壳布置在发电机基座上,所述汽油机外壳一侧设置有活塞机腔室,所述汽油机外壳上活动安装有汽油机输出轴;所述活塞机腔室内有活塞缸,所述活塞缸上装配有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与汽油机输出轴连接。本发明的汽油发电机组,采用串联布置结构,汽油机的输出轴串联电机转子,利用汽油机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热回收处理组件,完成热量回收的同时可以对废气进行较充分的处理,利用热量预热汽油,可以使汽油燃烧更加充分,更加环保节能,便于在寒冷区域天气使用,同时汽油机底座设置有伸缩的减震移动机构用于方便的移动汽油发电机组。
85 一种电厂热备用辅助加热系统及运行优化方法 CN202310026390.9 2023-01-09 CN115962020B 2025-05-06 许朋江; 石慧; 江浩; 马汀山; 王朝阳; 刘明; 严俊杰; 李辉; 白发琪; 刘伟; 刘思宇
发明涉及燃电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厂热备用辅助加热系统及运行优化方法,该电厂热备用辅助加热系统,使用一级电加热器、二级电加热器以及三级电加热器提供电厂热备用所需的热量,而不需要邻机辅汽以及储热能量,可以使电厂可以在任意时间工作在热备用状态,系统运行方式更为灵活;而且可以通过切换二级电加热器进口、三级电加热器进口阀门、中压缸进口阀门、低压缸进口阀门、二级电加热器旁路阀门、三级电加热器旁路阀门、中压缸旁路阀门以及低压缸旁路阀门的工作状态,以优化热量在不同设备的分配,在维持电厂处于热备用状态的前提下,降低维持热备用状态的能量消耗,从而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
86 一种发动机机油供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211491287.3 2022-11-25 CN115750029B 2025-05-06 刘华龙; 刘义克; 琚雪明
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油供油系统,用于油底壳储存的机油以润滑发动机的各运动副。该供油系统包括:集油器、机油泵、机油管路、机滤模和油道,其中该集油器包括吸油管路和电磁,该吸油管路包括上吸油口、下吸油口和出油口,该下吸油口在油底壳中的位置相对于上吸油口更靠近油底壳的底壁。该机油供油系统解决了在低温环境下因集油器堵塞导致的发动机异常磨损或损坏的问题,保证了发动机机油的正常循环,满足了发动机运行时的润滑需求。
87 一种船用模管路的柔性连接系统、船舶及动态调节方法 CN202210861244.3 2022-07-20 CN115306503B 2025-05-06 姚硕; 吴淏; 王世明; 吴陈虔; 姚露; 陈先兵; 江少辉
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模管路的柔性连接系统、船舶及动态调节方法,其包括:蒸汽锅炉;隔振平台,隔振平台设于蒸汽锅炉的一侧,且隔振平台的底部设有姿态调节装置,隔振平台内设有冷凝器,冷凝器通过凝金属波纹管与蒸汽锅炉连接;隔振平台设有汽轮机,汽轮机通过蒸汽金属波纹管与蒸汽锅炉连接,凝水金属波纹管与蒸汽金属波纹管的邻侧均设有变形监测装置;以及控制系统,其与变形监测装置连接,且控制系统连接姿态调节装置,控制系统用于根据变形监测装置测得的数据,判断凝水金属波纹管与蒸汽金属波纹管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若处于非安全状态则控制姿态调节装置电动调节隔振平台的位置。因此,能避免隔振平台的振动对外传递并保证模块运行安全。
88 核能供热机组堆跟机负荷调节方法及系统 CN202210171398.X 2022-02-24 CN114575952B 2025-05-06 吴放; 徐国彬; 张秉卓; 李建伟; 王翔宇; 蔡向阳; 周勇锋; 宋达; 邢照凯; 崔青蓝; 谢红军; 王珊珊; 张赫男; 杨金凤; 曹建元
申请涉及核能供热机组堆跟机负荷调节方法及系统,所述核能供热机组堆跟机负荷调节方法包括:采集供热机组汽轮机第一级压信号和抽汽供热流量信号;对采集得到的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基于所述与处理后的信号确定汽轮机负荷值;基于所述汽轮机负荷值对供热机组的反应堆功率进行调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解决了常规逻辑回路在机组供热运行过程中反应堆功率与汽轮机负荷值偏差大的问题,提高了控制精准度,同时也解决了多曲线方式运行时因潜在的曲线切换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系统扰动,避免了供热负荷变化期间反应堆一回路系统运行参数的波动,提高了核能供热机组供热期间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89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石墨化系统及方法 CN202111275516.3 2021-10-29 CN113834343B 2025-05-06 熊焰; 冯程; 邓家炜; 吴锡森; 姚志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石墨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加热炉、发电装置和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蓄氩罐和冷凝器;冷凝器包括冷凝通道和供氩通道,冷凝通道和供氩通道之间能够进行热交换;冷凝通道的入口连接发电装置的出口,冷凝通道的出口连接发电装置的入口,蒸汽有机工质膨胀做功后的乏汽经过冷凝通道后,形成液态有机工质通入发电装置;供氩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蓄氩罐和加热炉,液氩在供氩通道内汽化形成氩气后通入加热炉中,形成保护气体。本发明利用供入石墨化系统的液氩以将乏汽冷却为液态有机工质,使得工质得以循环利用,有效地利用石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冷,从而进一步实现了降本增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90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2110048860.2 2021-01-14 CN112627930B 2025-05-06 张爱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本体和曲轴;所述缸体本体包括平对置连接的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所述曲轴的两端均与第一缸体和第二缸体的连接处转动连接;所述曲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上设有第一甩尺,第二连杆上设有第二甩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第一连杆的第一甩尺和第二连杆的第二甩尺循环往复地快速拍打缸体本体中储油腔内的机油,使机油飞溅且在第一缸体的内腔和第一缸体的内腔形成雾状机油,从而对缸体本体内的各个部件进行润滑;同时,曲轴转动一圈可实现机油飞溅两次,提高了雾状机油的形成效率,有效地提高了缸体本体内各部件的润滑效果。
91 用于蒸汽裂解的方法和系统 CN202380064539.0 2023-09-07 CN119923453A 2025-05-02 塞巴斯蒂安·赫尔芬宾; 马修·泽尔胡伯; 托拜厄斯·辛恩; 迈克尔·霍伦兹; 赫尔穆特·弗里茨
提供了一种使用蒸汽裂解系统的蒸汽裂解方法,蒸汽裂解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燃烧辐射区段,其中,在蒸汽裂解操作期间,燃料化剂气体燃烧以加热一个或多个燃烧辐射区段,从而形成烟气,工艺气体由进料和工艺蒸汽形成,并且工艺气体经过一个或多个燃烧辐射区段中的一个或多个炉管,从而形成裂解气体,其中烟气的至少一部分在烟气热回收区段中被冷却,其中裂解气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裂解气热回收区段中被冷却,其中烟气热回收区段和裂解气热回收区段分别包括一个或多个多流换热器。烟气热回收区段包括换热结构,该换热结构的数量和配置被设置成:至少在蒸汽裂解操作的部分阶段,使用在烟气热回收区段的一个或多个多流换热器内从烟气回收的总热量的大于35%的第一比例来预热至少一部分氧化剂气体,并且其中裂解气热回收区段配置成:至少在蒸汽裂解操作的同一部分阶段,使用在裂解气热回收区段的一个或多个多流换热器内回收的总热量的大于35%的第二比例来预热至少一部分工艺气体、和/或烃进料、和/或工艺蒸汽。相对应的系统也是本发明的一部分。
92 摩托车发动机及摩托车 CN202311427686.8 2023-10-30 CN119914428A 2025-05-02 牟永超; 龙明涛; 孙凯强; 刘豆豆; 马库斯·多布勒; 塞巴斯蒂安·费斯托尔; 托比亚斯·洛欣格; 阿明·尼鲍尔; 西蒙·林霍夫; 朱利安·卡斯鲍尔; 克里斯蒂安·普彻; 托马斯·科伊内格
申请的摩托车发动机及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包括变速箱、曲轴箱、油底壳及油冷器,变速箱的变速箱室与曲轴箱曲轴箱室互不连通,油底壳向内形成有与曲轴箱室连通的第一回油腔室,与变速箱室连通的第二回油腔室,其中,油底壳上安装有第一机油及第二机油泵,第一机油泵能够从第一回油腔室内抽取机油并朝变速箱的变速齿轮组进行喷射;第二机油泵能够从第二回油腔室内抽取机油并排向油冷器。使得变速箱与曲轴箱其中一者出现故障也不会对另一者造成影响,这样能够降低后续的维护成本,提高摩托车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另外,可实现对变速箱内变速齿轮组的充分润滑和冷却,具有提高变速箱使用寿命,并使该摩托车发动机能够适用于大排量摩托车。
93 一种农用拖拉机四冲程发动机 CN202510006298.5 2025-01-03 CN119914404A 2025-05-02 白治峰; 胡定坤; 杨晓平; 胡礼平; 应博凡; 杨坤; 段聪颖
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用拖拉机四冲程发动机,包括: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在不同负载和转速下,根据氢气燃烧的需求自动调节压缩比,采用分段燃烧的方式,先在气缸内进行部分预燃,然后逐步引入更多的氢气进行燃烧;冷却系统,利用气体冷却、液体冷却、涡轮冷却,降低氢气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在喷射系统和燃烧室附近,设计热交换装置,降低发动机整体温度;燃料喷射系统,结合直接喷射与端口喷射的双重喷射技术,在不同的工况下优化燃料的喷射方式。通过结合燃烧控制策略、自适应控制和预测控制,并加强实时故障检测,氢气发动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更加精确地调节燃烧过程,避免爆震,降低排放,并在不同工况下优化功率输出。
94 发动机以及车辆 CN202311421207.1 2023-10-30 CN119914403A 2025-05-02 张志永; 常进才; 孙剑; 代董董
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以及车辆,发动机包括:箱体、缸盖、第一进气、第二进气门和排气门,箱体具有至少一个燃烧室,缸盖盖设于箱体,且缸盖上具有与燃烧室对应的空气进气道、氢气进气道以及排气道,空气进气道用于向燃烧室注入空气,氢气进气道用于向燃烧室注入氢气,排气道用于排出燃烧室内的废气,第一进气门设置于缸盖,并适于开启或关闭空气进气道,第二进气门设置于缸盖,并适于开启或关闭氢气进气道,排气门设置于缸盖,并适于开启或关闭排气道。由此,采用传统机械式进气门(即第二进气门)进行氢气供给,技术成熟,成本低,可以降低发动机成本,同时还可以改善氢气泄露,各个燃烧室内的氢气量一致性更好,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
95 一种内燃机散热主板 CN202411331214.7 2024-09-24 CN119914399A 2025-05-02 周建忠; 廖多文; 廖衡山
发明涉及内燃机散热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用散热器主板,包括蓄组件和芯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扣组件,蓄水组件和芯体之间通过锁扣组件的契合式锁止连接,用于对蓄水组件和芯体之间进行限位固定。本发明通过锁扣组件的设置,在需要对两个壳体进行拆卸时,逆时针同时拨动两个拉杆,两拉杆同时做逆时针转动,带动两个半圆进行逆时针转动,当半圆块的侧面与壳体A端的侧面处于同轴,且同一平面时,半圆块不对半圆块A端的移动造成阻挡,此时两个半圆块可以相互远离,从而对两个壳体进行拆卸,拆卸和安装过程较为方便。
96 防止增程装载机后处理线束超温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2510406489.0 2025-04-02 CN119914397A 2025-05-02 张亚肖; 郭青艳; 史玉梅; 殷治梅
发明属于增程装载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防止增程装载机后处理线束超温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再生次数判断载量是否存在校核需求,无校核需求时通过提升退出再生碳载量阈值避免后处理线束超温,有碳载量校核需求时,通过提升扇转速阈值,不提升退出再生碳载量阈值,达到避免后处理线束超温目的的同时,实现模型碳载量的校核。本发明解决了提升退出再生碳载量导致的误差变大的问题以及提升风扇转速存在油耗高的问题,提高了增程装载机后处理线束超温控制精度
97 基于用户使用工况的DPF再生控制方法 CN202411766141.4 2024-12-04 CN119914395A 2025-05-02 李楚桥; 李军智; 强小文; 董波; 余国强; 邓基峰; 江琳琳; 王善元
发明涉及发动机后处理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使用工况的DPF再生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定用于计算再生模型累量的里程修正因子,通过模型累碳量的快慢进而控制车辆的再生间隔里程,通过更改里程修正因子延长或缩短再生里程;设置调整再生里程的触发条件,判断触发条件是否满足,满足进入下一步骤,否则不触发;判断延长再生里程条件是否满足条件,满足则更新里程修正因子,结束,否则进入下一步骤;判断缩短再生里程条件是否满足条件,满足则更新里程修正因子,否则直接结束。本发明基于用户使用工况的DPF再生控制方法,最大限度的挖掘发动机的再生里程,在能保证再生效果的情况下满足客户对提高再生里程的诉求。
98 一种超临界CO2循环热电联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2510263670.0 2025-03-06 CN119914388A 2025-05-02 孟欣; 孙智慧; 王文超; 李全杰; 杨理智; 张旭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超临界CO2循环热电联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中锅炉的出口、高温回热器的冷侧出口以及低温回热器的冷侧出口中的其中一者选择性地与引射器的高压进口相连通,以向引射器输送高温高压CO2;低温回热器的热侧出口与引射器的低压进口相连通,以向引射器输送低温低压CO2;热网加热器的入口与引射器的出口相连通,热网加热器的出口分别与超临界CO2燃发电系统以及供暖用户相连通。通过引射器引射超临界CO2燃煤发电系统冷端低温低压CO2供暖,可以回收系统冷端余热,降低冷源损失,提高系统能量综合利用效率;根据供暖状况,选择不同的高温高压CO2来源,灵活满足用户对不同热负荷的需求。
99 一种集成CO2储能的Allam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CN202510108169.7 2025-01-23 CN119914386A 2025-05-02 蔡磊; 付一丹; 严茹; 周芳宇; 翟江丰
发明属于电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CO2储能的Allam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Allam循环、CO2储能系统;所述Allam循环系统具体包括燃料压缩机燃烧器燃气轮机、换热器、烟气冷却器、气液分离器、CO2压缩机、分流器、CO2冷凝器A、CO2、O2压缩机和合流器A;所述CO2储能系统包括合流器B、CO2冷凝器B、低压CO2储罐、蒸发器、压缩机、中间冷却器、高压CO2储罐、再热器、膨胀机和H2O冷凝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CO2储能技术的Allam循环发电系统,Allam循环采用跨临界CO2为工作流体,可以为储能系统直接提供循环工质,有效节省了成本。该系统将解决富燃烧电厂发电效率较低、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有利于实现电厂的高效减排。
100 回收气冷能燃气轮机与CO2朗肯循环联合系统、方法 CN202311434585.3 2023-10-31 CN119914383A 2025-05-02 申芷瑄; 梁世强; 徐祥; 丁捷; 刘中毅; 梅申功
发明提供了一种回收气冷能燃气轮机与CO2朗肯循环联合系统、方法,包括:氨气燃气轮机模和跨临界CO2朗肯循环模块。氨气燃气轮机模块设置有第一冷却器、氨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氨气与空气在燃烧室内混合燃烧,产生烟气并释放出热量,烟气进入氨气透平做功后在取热器和烟气低温回热器中换热。在跨临界CO2朗肯循环模块中,将CO2低温回热器和烟气低温回热器并联,再依次连接高温回热器、取热器,利用取热器内烟气的一级余热对CO2进行一级预热,预热后的CO2气体进入CO2透平内做功,释放出的高温CO2气体回流至高温回热器、CO2低温回热器内进行换热,利用第一冷却器回收液氨的冷能将低温CO2气体冷却至临界点以下温度并在跨临界CO2朗肯循环模块内循环。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