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的润滑;燃机润滑;曲轴箱通风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一种油液杂质泄放系统及油液杂质泄放方法 CN202510162717.4 2025-02-14 CN119957394A 2025-05-09 陈乐; 鲁佳峰; 刘鑫柳
申请提供一种油液杂质泄放系统及油液杂质泄放方法。其中,油液杂质泄放系统及包括储油舱、泄放舱和控制系统。其中,储油舱的底部设置有贯穿储油舱内外的泄放口,储油舱内部的预设高度位置处设置第一油界面探测传感器。泄放舱通过泄放管与储油舱的泄放口连接,泄放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泄放管导通或关闭的泄放,泄放阀在常态下处于关闭状态。控制系统与泄放阀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泄放阀打开或关闭。第一油水界面探测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系统远程实现泄放阀的开闭,无需采用传统的人工直接操作阀方式,从而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操作方式所带来的不便与危险,提高泄放杂质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2 油路系统、总成和车辆 CN202510061114.5 2025-01-14 CN119957344A 2025-05-09 赵冬; 杨肖乐; 李双宝; 刘远凯; 杜秉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路系统、总成和车辆,油路系统包括:油底壳;储油盒,储油盒与油底壳连通,以控制油底壳中的油液高度。根据本发明的油路系统,通过设置储油盒,一方面,可以在车辆对油底壳内油液高度要求较低的工况下,降低油底壳内的油液高度,从而降低动力总成内部件搅油造成的拖曳损失,提高动力总成的效率,另一方面,在车辆倾斜度较大或者润滑冷却需求较高时,可以增大油底壳的油液高度,满足动力总成工作需要。
3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器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CN202210980042.0 2022-08-16 CN115356094B 2025-05-09 景国玺; 张军海; 苏鑫朋; 孙秀秀; 张威; 马腾; 杨紫毅
4 一种内燃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2011166621.9 2020-10-27 CN112145251B 2025-05-09 商潭苏; 魏明亮; 李波; 张伟勋; 周琨; 王斌; 韦明慧; 赵继东; 杜晓辉; 肖小赛; 张微; 胡凯; 杨克波; 陈鹏
5 一体化柴油机润滑系统机油滤清与温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2510262902.0 2025-03-06 CN119933832A 2025-05-06 许静; 杨昌文; 常晓楠; 高丙武; 周奕斌
发明属于内燃机润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柴油机润滑系统机油滤清与温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并连接的温度调节单元、温度选择单元、四通和过滤单元;温度调节单元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温度调节单元分隔为加热、常温以及冷却三个部分,温度选择单元包括高温开启阀和低温开启阀,四通阀的四个开口分别通过管路与过滤单元、高温开启阀、低温开启阀以及温度调节单元连接;加热部分与低温开启阀连接,冷却部分与高温开启阀连接,常温部分与四通阀连接;四通阀与常温部分连接处设置有压阀。本发明将机油冷却、加热和过滤功能集成于一体,减少了所需的空间,简化了安装过程,并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
6 一种发动机机油供油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211491287.3 2022-11-25 CN115750029B 2025-05-06 刘华龙; 刘义克; 琚雪明
7 一种发动机润滑系统 CN202110048860.2 2021-01-14 CN112627930B 2025-05-06 张爱平
8 摩托车发动机及摩托车 CN202311427686.8 2023-10-30 CN119914428A 2025-05-02 牟永超; 龙明涛; 孙凯强; 刘豆豆; 马库斯·多布勒; 塞巴斯蒂安·费斯托尔; 托比亚斯·洛欣格; 阿明·尼鲍尔; 西蒙·林霍夫; 朱利安·卡斯鲍尔; 克里斯蒂安·普彻; 托马斯·科伊内格
申请的摩托车发动机及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包括变速箱、曲轴箱、油底壳及油冷器,变速箱的变速箱室与曲轴箱曲轴箱室互不连通,油底壳向内形成有与曲轴箱室连通的第一回油腔室,与变速箱室连通的第二回油腔室,其中,油底壳上安装有第一机油及第二机油泵,第一机油泵能够从第一回油腔室内抽取机油并朝变速箱的变速齿轮组进行喷射;第二机油泵能够从第二回油腔室内抽取机油并排向油冷器。使得变速箱与曲轴箱其中一者出现故障也不会对另一者造成影响,这样能够降低后续的维护成本,提高摩托车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另外,可实现对变速箱内变速齿轮组的充分润滑和冷却,具有提高变速箱使用寿命,并使该摩托车发动机能够适用于大排量摩托车。
9 增程式车辆热管理控制系统、方法及增程式车辆 CN202510134144.4 2025-02-07 CN119911060A 2025-05-02 吴俊; 王天英; 冯明亮; 晁长青
发明属于车辆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式车辆热管理控制系统、方法及增程式车辆,所述增程式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冷却回路,至少包括发动机、发动机电子和冷却扇;乘客舱采暖回路,至少包括采暖电子水泵;体组件,至少用于选择性地将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提供的热量通过所述乘客舱采暖回路提供给乘客舱;以及当发动机电子水泵故障时,通过阀体组件令所述发动机冷却回路和所述乘客舱暖风循环回路串联,并基于发动机冷却液温度选择性调整发动机转速限制和/或冷却风扇运行状态。本发明解决了发动机电子水泵故障产生的问题。
10 一种高压油管机油密封结构 CN202510218175.8 2025-02-26 CN119878935A 2025-04-25 张志伟; 陈枭; 张胜; 苏玉栋; 马泽瑞
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油管机油密封结构,涉及高压油管密封领域,包括:高压油管、联接螺母喷油器接口和O型密封圈;所述高压油管的内端穿入在联接螺母的后侧端,所述喷油器接口的内端插入到联接螺母的前侧端;所述联接螺母上与高压油管管径相接触的内壁腔中设有密封槽一,密封槽一中安装有O型密封圈;联接螺母的前侧端延伸设置有密封环腔,且该密封环腔内设有密封槽二,密封槽二中也安装有O型密封圈;通过在联接螺母的后端侧加工密封槽一,并装入O型密封圈,能够彻底将机油密封,通过在联接螺母的前端加工密封槽二,并装入O型密封圈,不但可以密封柴油,同时可以密封机油渗漏,可以实现多级密封。
11 一种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 CN202510105814.X 2025-01-23 CN119878339A 2025-04-25 马学志; 刘光玉; 李波
申请涉及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包括筒体、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筒体顶部为开口设置,筒体内可拆卸连接有隔板,隔板将筒体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筒体内设有出油管;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第一过滤件,连接件包括将筒体开口封闭的连接板,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筒体,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进油孔,第一过滤件包括用于过滤机油的锥形滤网,锥形滤网连接于连接板靠近筒体内一侧,进油孔与锥形滤网内部连通,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包括滤筒,滤筒同轴设置于出油管外壁,过油孔位于滤筒外侧,出油管位于滤筒内一段侧壁开设有滤油孔;本申请具有便于对锥形滤网和滤筒进行拆卸与更换的效果。
12 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CN202411951208.1 2024-12-27 CN119860291A 2025-04-22 张广峰; 张翠云; 杨加成; 唐长明; 张振胜; 周生伟; 魏鹏飞; 赵培山; 侯玉彬; 任少波
发明涉及船用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用于冷却发动机的机体、滑油冷却器的闭式高温冷却循环以及用于冷却空气冷却器的闭式低温冷却循环,闭式高温冷却循环和闭式低温冷却循环共用一组提供动,并且共用一组联合换热器以实现闭式冷却循环与开式冷却循环之间的换热;闭式高温冷却循环包括在机体两侧设置的水轨,水轨一端用于连通淡水泵,侧面设有连通机体各气缸位置处的支路以先冷却气缸盖后冷却气缸套,避免对气缸盖内部零部件产生不利影响;机体前侧设有前端罩壳,冷却气缸套后的淡水汇合至前端罩壳并且通向滑油冷却器;本发明可减少发动机零部件数量、减轻发动机整体质量
13 发动机装置 CN202411420804.7 2024-10-12 CN119860289A 2025-04-22 松永大知; 寿和辉; 本田祐介; 平冈贤二
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装置,其未将包含有毒性物质的排出物的处理依赖于单一手段,能够抑制排出物的泄漏而提高安全性。发动机装置(1)利用包含有毒性物质的燃料而工作,具备:排气通路(4),其使从发动机(2)排出的废气、渗漏气体等排出物流通;作为配置于排气通路(4)且对排出物进行处理的装置的、功能不同的多个处理装置;以及路径切换(12),其配置于排气通路(4),切换为多个处理装置中的实施排出物的处理的处理装置。燃料中包含的有毒性物质为或甲醇。发动机装置(1)具备使渗漏气体在渗漏路径(6)流动的外部驱动(8),且作为多个处理装置而具备排气净化催化装置(9)、除害装置(10)及进气还原装置(11)。
14 发动机装置 CN202411406493.9 2024-10-10 CN119860284A 2025-04-22 寿和辉; 松永大知; 平冈贤二; 本田祐介
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装置,能够抑制因渗漏气体向燃烧室还原而引起的进气系统部件的污染,能够抑制进气系统部件消耗的成本且使得进气系统部件的产品寿命实现长期化。发动机装置(1)利用包含腐蚀性物质的燃料而工作,具备使得渗漏气体向发动机(2)的燃烧室(21a)还原的渗漏还原喷射器(37a)。燃料中包含的腐蚀性物质为或甲醇。
15 车辆管理系统 CN202380063981.1 2023-10-02 CN119855751A 2025-04-18 饭星洋一; 水谷健二; 松田卓弥
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检测构成车辆的传动系统的部件的劣化的车辆管理系统。为此,车辆管理系统对具有由包含发动机的多个部件构成的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进行管理,其具备基于由设置于所述车辆的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车辆的信息来计算所述多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的输入输出能量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将所述车辆的行驶区间中的所述输入输出能量稳定的行驶区间设定为稳定行驶区间,对所述稳定行驶区间中的所述输入输出能量的值进行累计,根据在所述稳定行驶区间中累计的所述输入输出能量的值来检测所述一个部件的劣化。
16 用于净化气体的离心分离器 CN202380064154.4 2023-08-22 CN119855654A 2025-04-18 M-O·珀根; T·安德森阿金格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净化含有污染物的气体的离心分离器(1)。离心分离器包括:固定外壳(2),其封闭容许气体流穿过其中的分离空间(3);气体入口(20),其延伸穿过固定外壳(2)并容许供应待净化的气体;以及旋转部件(7),其包括布置在所述分离空间(3)中并布置成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的多个分离部件(9)。分离器(1)还包括:气体出口(28),其配置为容许净化的气体从固定外壳(2)排出;排液出口(25),其配置为容许从离心分离器(1)排出已从气体中分离出的液体污染物;以及用于使旋转部件(7)旋转的驱动部件(22)。离心分离器(1)还包括安装支架(30),其配置为用于将离心分离器(1)安装到发动机或发动机缸体上并与固定外壳(2)的外表面(4a)接合。安装支架(30)和固定外壳(2)配置为允许在围绕旋转轴线(X)的不同位置将安装支架(30)永久地接合到固定外壳(2)的外表面(4a)上。
17 油气分离装置和发动机 CN202311352589.7 2023-10-18 CN119844189A 2025-04-18 魏文; 刘和义; 刘烁; 黄荣
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分离装置及包括该油气分离装置的发动机。该油气分离装置包括主体部、分隔部以及阻挡部。主体部包括围设形成分离腔的侧壁、顶壁和底壁,顶壁上形成有出气口,底壁上形成有进气口。分隔部自底壁的靠近进气口的部分延伸至顶壁,分隔部上设置有对进入分离腔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加速的通气孔。阻挡部自顶壁的靠近出气口的部分延伸至分离腔内且与底壁彼此间隔开,以对加速后的油气混合物进行撞击。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迷宫式通道。本发明的油气分离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良好的油气分离效果,并且所需安装空间较小,成本较低。
18 一种节能增效车用滤芯材料配方 CN202510195444.3 2025-02-21 CN119838311A 2025-04-18 陈烨菲
发明涉及了一种节能增效车用滤芯材料配方,所述节能增效车用滤芯的材料包括比表面积>2000m2/g的多孔活性炭、稀土元素化物、介孔纳米二氧化、纳米二氧化锰、藻土、膨润土与氧化锆;所述稀土元素包括铈元素与镧元素。活性炭的多孔结构会吸附润滑油中游离分,降低油液湿度,延缓乳化进程;稀土氧化物用于分解乳化液,促使乳化液破乳分层,恢复油水分离状态;同时调节润滑油总酸值,保护发动机
19 发动机以及全地形车 CN202010649832.1 2020-07-08 CN113153481B 2025-04-18 请求不公布姓名
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以及全地形车,发动机包括:曲轴箱,曲轴箱包括:箱体油底壳,油底壳安装于箱体的底部,箱体内形成有油腔和出油道,油腔与出油道相连通;第一油,第一油泵设置于油底壳和油腔之间,第一油泵用于将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入油腔;第二油泵,第二油泵设置在油腔和出油道之间。由此,本发明采用了双油泵的方式,第一油泵用于将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入油腔内,这样可以保证油腔内的储油充足,第二油泵可以将油腔内的润滑油泵取并供应给各个运动副的表面,从而可以保证各个运动副的润滑效果,而且相对于单油泵的方式,双油泵的方式至少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油压不稳定的问题。
20 用于工程机械发动机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02411812274.0 2024-12-10 CN119825532A 2025-04-15 艾钧; 李峰; 肖运峰
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发动机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冷却系统、工程机械及存储介质,涉及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其中,工程机械可例如为燃油构架或新能源构架。上述方法包括:根据连接状态确定汽车起重机所处的工况;在工况为作业工况的情况下,根据获取的发动机的温度确定发动机的当前温度是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在当前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的情况下,将扇转速调节器的转速调节参数调整至与当前温度对应的转速调节参数值;其中,第一温度区间的温度下限值与作业工况下风扇转速调节器的零转速调节参数值对应,且温度下限值大于行驶工况下风扇转速调节器的零转速调节参数值对应的温度值。本方法可提升汽车起重机在作业工况的发动机热效率。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