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 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及控制方法

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及控制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专利有效性 公开 当前状态 公开
申请号 CN202510116986.7 申请日 2025-01-24
公开(公告)号 CN119900630A 公开(公告)日 2025-04-29
申请人 南宁学院; 天津大学;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玉柴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学校
发明人 范毅; 王天友; 龚击; 李纲; 孙凯; 梁巍; 廖升友; 覃壮革; 余锦海; 第一发明人 范毅
权利人 南宁学院,天津大学,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学校
当前权利人 南宁学院,天津大学,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学校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龙亭路8号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530200
主IPC国际分类 F01P3/08 所有IPC国际分类 F01P3/08F01P7/14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10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 专利代理人 莫成龙;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及控制方法,属于冷却喷钩技术领域,解决目前V型 发动机 需要同时布置两个独立喷钩对应左右两侧的 活塞 的技术问题。喷钩结构包括喷钩体,喷钩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侧活塞孔对应的左喷管、与右侧活塞孔对应的右喷管,左喷管与右喷管均为空间Z型结构,喷钩体安装在左侧活塞孔、右侧活塞孔之间 机体 的中间 位置 ,喷钩体内设有用于与机体内的主油道连通的进油孔,左喷管、右喷管与进油孔连通,左喷管、右喷管均设有 喷嘴 ,左喷管的喷嘴偏离左侧活塞孔的中心线设定距离,右喷管的喷嘴偏离右侧活塞孔的中心线设定距离,喷嘴倾斜向上喷向活塞,机体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安装孔,喷钩体与安装孔之间设有 密封件 。
权利要求

1.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包括喷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钩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侧活塞孔(2)对应的左喷管(3)、与右侧活塞孔(4)对应的右喷管(5),所述左喷管(3)与右喷管(5)均为空间Z型结构,所述喷钩体(1)安装在所述左侧活塞孔(2)、右侧活塞孔(4)之间机体(6)的中间位置,所述喷钩体(1)内设有用于与所述机体(6)内的主油道(7)连通的进油孔(8),所述左喷管(3)、右喷管(5)与所述进油孔(8)连通,所述左喷管(3)、右喷管(5)均设有喷嘴(9),所述左喷管(3)的喷嘴(9)偏离所述左侧活塞孔(2)的中心线设定距离,所述右喷管(5)的喷嘴(9)偏离所述右侧活塞孔(4)的中心线设定距离,所述喷嘴(9)为进口大、出口小的锥形结构,所述喷嘴(9)倾斜向上喷向活塞,所述机体(6)设有与主油道(7)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喷钩体(1)插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喷钩体(1)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件(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钩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喷钩安装板(11),所述机体(6)设有与所述喷钩安装板(11)对应的安装台(12),所述喷钩安装板(11)通过螺栓(13)紧在所述安装台(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钩安装板(11)设有与所述螺栓(13)相适配的螺栓安装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钩安装板(11)设有定位销(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安装孔(14)、定位销(15)分别位于所述喷钩安装板(11)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钩体(1)下端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件(10)的台阶(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0)为密封圈密封垫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喷管(3)与右喷管(5)之间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左喷管(3)与右喷管(5)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左喷管(3)的喷嘴(9)位于所述左侧活塞孔(2)的中心线的下侧,所述右喷管(5)的喷嘴(9)位于所述右侧活塞孔(4)的中心线的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8)的中部设有缓冲油腔(17)。
10.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活塞功率强度,当活塞功率强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始启用冷却喷钩;
获取活塞最大速度,根据活塞最大速度确定冷却喷钩的喷油速度,确保喷油速度追击到活塞;
根据单缸活塞功率计算喷嘴(9)的流量Q,确保活塞可以有效冷却;
Q≥(5~7L)*单缸活塞功率;
根据活塞功率强度、喷油速度、流量Q来控制供油工作。

说明书全文

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冷却喷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发动机活塞一般使用喷钩冷却喷油冷却,目前大部分发动机都是每个活塞配置一个喷钩,通常喷钩布置在机体上,与主油道想通,工作时喷钩可以持续不断向活塞底部喷机油进行冷却。对于V型发动机而言,左右两侧均布置有活塞,通常需要同时布置两个喷钩对左右侧活塞进行冷却。
[0003] 此种方式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喷钩体的数量与活塞孔的数量一致,需要加工的安装座的数量也与活塞孔的数量一致,生产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可以降低结构复杂度和生产成本。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的控制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包括喷钩体,所述喷钩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侧活塞孔对应的左喷管、与右侧活塞孔对应的右喷管,所述左喷管与右喷管均为空间Z型结构,所述喷钩体安装在所述左侧活塞孔、右侧活塞孔之间机体的中间位置,所述喷钩体内设有用于与所述机体内的主油道连通的进油孔,所述左喷管、右喷管与所述进油孔连通,所述左喷管、右喷管均设有喷嘴,所述左喷管的喷嘴偏离所述左侧活塞孔的中心线设定距离,所述右喷管的喷嘴偏离所述右侧活塞孔的中心线设定距离,所述喷嘴为进口大、出口小的锥形结构,所述喷嘴倾斜向上喷向活塞,所述机体设有与主油道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喷钩体插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喷钩体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件
[0007]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喷钩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喷钩安装板,所述机体设有与所述喷钩安装板对应的安装台,所述喷钩安装板通过螺栓紧在所述安装台。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喷钩安装板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栓安装孔。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喷钩安装板设有定位销。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安装孔、定位销分别位于所述喷钩安装板的两端。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喷钩体下端的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件的台阶。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密封垫片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左喷管与右喷管之间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左喷管与右喷管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所述左喷管的喷嘴位于所述左侧活塞孔的中心线的下侧,所述右喷管的喷嘴位于所述右侧活塞孔的中心线的上侧。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的中部设有缓冲油腔。
[001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
[0016] 获取活塞功率强度,当活塞功率强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始启用冷却喷钩;
[0017] 获取活塞最大速度,根据活塞最大速度确定冷却喷钩的喷油速度,确保喷油速度追击到活塞;
[0018] 根据单缸活塞功率计算喷嘴的流量Q,确保活塞可以有效冷却;
[0019] Q≥(5~7L)*单缸活塞功率;
[0020] 根据活塞功率强度、喷油速度、流量Q来控制供油工作。
[0021] 有益效果
[002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0023] 本发明的喷钩结构可以同时兼顾左右侧两个活塞的冷却,可以减少一个机体喷钩安装面,从而可以降低结构复杂度和生产成本。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中喷钩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中喷钩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中喷钩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其中:1‑喷钩体、2‑左侧活塞孔、3‑左喷管、4‑右侧活塞孔、5‑右喷管、6‑机体、7‑主油道、8‑进油孔、9‑喷嘴、10‑密封件、11‑喷钩安装板、12‑安装台、13‑螺栓、14‑螺栓安装孔、15‑定位销、16‑台阶、17‑缓冲油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0] 参阅图1~图4,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包括喷钩体1,喷钩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左侧活塞孔2对应的左喷管3、与右侧活塞孔4对应的右喷管5,左喷管3与右喷管5均为空间Z型结构。本发明的喷钩可以同时兼顾左右两个活塞的冷却,如图1所示,V型发动机的气缸孔(即左侧活塞孔、右侧活塞孔)呈左右错位布置,喷钩布置于机体中间位置正对机体主油道,喷钩的左喷管3、右喷管5分别给左右侧活塞进行喷油冷却。
[0031] 具体的,喷钩体1安装在左侧活塞孔2、右侧活塞孔4之间机体6的中间位置,喷钩体1内设有用于与机体6内的主油道7连通的进油孔8,左喷管3、右喷管5与进油孔8连通。左喷管3、右喷管5均设有喷嘴9,左喷管3的喷嘴9偏离左侧活塞孔2的中心线设定距离,右喷管5的喷嘴9偏离右侧活塞孔4的中心线设定距离,可以给活塞连杆让位。喷嘴9为进口大、出口小的锥形结构,喷嘴9的大端直径等于喷管直径,喷嘴9的出口小可以提高机油的喷射速度。
喷嘴9位于活塞孔的边缘,喷嘴9倾斜向上喷向活塞,可以将机油喷射活塞的中部。机体6设有与主油道7连通的安装孔,喷钩体1插接在安装孔内,喷钩体1与安装孔之间设有密封件
10。
[0032] 进一步地,喷钩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喷钩安装板11,机体6设有与喷钩安装板11对应的安装台12,喷钩安装板11通过螺栓13锁紧在安装台12,喷钩安装板11设有与螺栓13相适配的螺栓安装孔14,方便对喷钩进行装拆。
[0033] 优选的,喷钩安装板11设有定位销15,在安装喷钩进行可以进行定位。螺栓安装孔14、定位销15分别位于喷钩安装板11的两端,喷钩安装板11的外形类似于回旋标的三结构,可以起到减小尺寸和让位的作用。
[0034] 喷钩体1下端的设有用于安装密封件10的台阶16,密封件10为密封圈或密封垫片,安装时,密封件10套在台阶16上。
[0035] 左喷管3与右喷管5的结构一致,左喷管3与右喷管5之间为中心对称结构,左喷管3与右喷管5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延伸,左喷管3的喷嘴9位于左侧活塞孔2的中心线的下侧,右喷管5的喷嘴9位于右侧活塞孔4的中心线的上侧。
[0036] 进油孔8的中部设有缓冲油腔17,在工作过程,缓冲油腔17可以减少主油道流量波动而引起左喷管3、右喷管5的流量波动。
[0037] 喷钩体1为圆柱状结构,左喷管3、右喷管5分别焊接在喷钩体1上,喷钩安装板11为薄片结构,随形设计,与喷钩体1焊接成一体,定位销15为圆柱销,焊接在喷钩安装板11上。
[0038] 一种V型机冷却喷钩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
[0039] 获取活塞功率强度,当活塞功率强度达到设定值时,开始启用冷却喷钩;根据发动机外特性和活塞尺寸,可以算出外特性曲线对应的活塞功率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活塞功率2 2
强度≥2.5W/mm时,活塞需要冷却;通过外特性曲线计算出在活塞功率强度为2.52.5W/mm时的转速,此时就必须要开启喷钩对活塞进行冷却;如某机型在1400rpm时,开启喷钩对活塞进行冷却;
[0040] 获取活塞最大速度,根据活塞最大速度确定冷却喷钩的喷油速度,确保喷油速度追击到活塞;活塞最大速度=2×最大行程×转速;
[0041] 根据单缸活塞功率计算喷嘴9的流量Q,确保活塞可以有效冷却;
[0042] Q≥(5~7)*单缸活塞功率;
[0043] 流量公式为经验公式,单缸活塞功率根据发动机各转速点的功率/缸数,这样就可以算出各转速点的单缸活塞功率,例如额定功率是324kW,对应额定点转速是3300r/min,单缸功率=324/6=54kW,流量需求(按最小要求5)
[0044] =5*54=270L/h=4.5L/min,即在额定点喷钩流量必须大于4.5L/min,其他转速点也一样计算;这个也就是设计的指标;实际设计是否达标也是通过flowmaster软件进行计算求得,最后与需求目标;
[0045] 最后是根据活塞功率强度、喷油速度、流量Q来控制供油泵工作,确保活塞可以得到有效冷却,保证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及工作寿命。
[0046]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