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桥梁转体撑脚测装置、撑脚自测配重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311217632.9 2023-09-20 CN117516800A 2024-02-06 黄泰烈; 白朝能; 田波; 祝培林; 林国强; 孙杰
发明涉及一种桥梁转体撑脚测装置、撑脚自测配重控制系统及方法。现有转体施工称重方法在大吨位非对称桥梁转体结构施工中存在缺陷。本系统包括撑脚测力装置、撑脚和球铰;球铰位于转体结构与桥墩墩顶或承台下转台顶面之间;撑脚位于转体结构与桥墩墩顶或承台下转台顶面之间并位于球铰的外周,撑脚测力装置位于撑脚的底部。本发明避免大吨位非对称转体结构施工时在上下转盘之间安装大吨位千斤顶进行称重试验,实现了称重、配重连续进行的持续操作,配重时可监测撑脚支承反力,从而掌握转体结构的重力偏心距变化,保证平衡配重具有较高精度;转体结构称重、配重及转体施工时撑脚可与墩顶滑道接触,可监测撑脚实际支承反力,保证桥梁转体施工的安全。
22 式墩转体控制方法 CN202311518740.X 2023-11-14 CN117513183A 2024-02-06 张鑫; 韩胜; 徐成双; 任晓锋; 丁健; 邓锡保; 邓学民; 吴伟庞; 梁斌琦; 赵佩力; 刘庆勇; 张凯江; 管文瑞; 查亚; 韩晨晨
发明涉及转体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式墩转体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转体步骤:卷扬机和千斤顶对门式墩进行转体;S2、监控步骤:转体的过程中通过无人机进行辅助监控,将监控数据实时传输至计算机控制系统;S3、分析步骤: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转体过程中门式墩的转体度,并监控门式墩转体合拢阶段的转角及外轮廓线,辅助判断是否完成合拢施工;S4、限位步骤:通过限位装置对门式墩进行限位,以确保门式墩转体到位。本发明的门式墩转体控制方法,通过无人机高空监控可以实现从上而下的观察,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采集及分析门式墩转体过程的转角及合拢精度,实现门式墩跨营业线不平衡转体的地空联合控制,保障施工质量及安全。
23 桥梁合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11701755.X 2023-12-12 CN117488706A 2024-02-02 王旭; 谢贵林
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桥梁合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左墩身、右墩身、左梁体、右梁体和合龙单元,所述左墩身和右墩身的底部均设置有转体单元;左梁体上设置有钢结构的左对接部,左对接部上竖直设置有若干呈T字形的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右梁体上设置有右对接部,右对接部设置有若干呈T字形的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钢合龙单元包括液压卷绕器、左内置轨道、右内置轨道和合龙牵引绳,左内置轨道沿周向设置在左梁体的内壁中,右内置轨道沿周向设置在右梁体的内壁中,左内置轨道中设置有左支撑钢管,右内置轨道中设置有右支撑钢管,合龙牵引绳可以卷绕在液压卷绕器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如何快速完成桥梁合龙的技术问题。
24 一种中承式跨河拱桥主拱肋面卧拼侧转施工方法 CN202311460265.5 2023-11-05 CN117468356A 2024-01-30 卢冠楠; 肖向荣; 王涛; 葛纪平
发明涉及一种中承式跨河拱桥主拱肋面卧拼侧转施工方法,河冰冻前,在河中拱肋拼装施工区四周分别插打一排管桩,相邻钢管桩高于水位部分之间焊接平联杆;河水完全冰冻且勘测冰层厚度符合施工通行承载要求后,在天然冰面上钢管桩外侧堆叠挡水粘土袋,将施工区围合成一四周闭合的空间,在施工区天然冰面以上布设加劲网,注水冻结,形成满足拱肋拼装及转体施工承载力所需厚度的加筋冰,在加筋冰上进行拱肋侧转施工。本发明通过对冰层加筋提高冰层的强度和韧性,能保证冰上施工安全,一方面可变冬季休工期为施工期,另一方面,冰上施工能节省船舶使用费、支架材料费,降低施工成本。
25 桥梁旋转安装结构及其方法 CN202311663480.5 2023-12-06 CN117468327A 2024-01-30 王旭; 姚志澜
发明涉及桥梁安装领域,具体公开了桥梁旋转安装结构及其方法,包括桥墩,桥墩上设置有用于旋转梁体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置有梁体,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桥墩上,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梁体上,第一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一配合,第一配合块上设置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卡装在第一固定座上开设的第一卡槽内;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配合块,第二配合块上设置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卡装在第二固定座上开设的第二卡槽内;桥墩上设置有两组用于驱动旋转机构运动的驱动组件以解决使用混凝土对旋转机构浇筑,导致建造桥梁时的工期增加,建造桥梁的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26 转体式墩落位端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 CN202311418006.6 2023-10-27 CN117418480A 2024-01-19 任晓锋; 韩胜; 丁健; 邓锡保; 欧琼; 邓学民; 吴伟庞; 梁斌琦; 张鑫; 赵佩力; 刘庆勇; 吴坤豪; 管文瑞; 张起波; 韩晨晨
发明涉及式墩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体门式墩落位端混组合段合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转体配重架和钢横梁连接,将第二钢立柱套设于第二混凝土墩上;在第一混凝土墩的两侧施工两个临时支架;吊装钢横梁和转体配重架至临时支架上;在钢横梁和第一钢立柱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一钢混段;转动上承台,钢横梁远离转体配重架的一端转动至第二混凝土墩上方;将第二钢立柱提升,使得第二钢立柱与钢横梁抵接,将钢横梁与第二钢立柱焊接;在钢横梁与第二钢立柱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二钢混段。通过转体式门墩的设置,以减少在营业线上方施工的时间,同时利用第一钢立柱和第二钢立柱形成第一钢混段和第二钢混段来增强钢横梁连接处的强度。
27 一种桥梁转体结构稳定状态的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 CN202311701225.5 2023-12-12 CN117405432A 2024-01-16 吴景成; 邹杰; 孙键; 李卫东; 崔军; 邹为民; 张保国; 郭存伟; 刘成琳; 郭松; 曹新军; 聂东方; 辛玺; 洪岩; 洪焕勇; 戴挺; 谢昌昌; 惠国旺
申请涉及一种桥梁转体结构稳定状态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转体结构的倾斜度;根据所述转体结构的倾斜度计算所述转体结构的撑脚在转体过程中的实时离地间隙,以判断所述转体结构的稳定状态。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转体结构稳定状态的监测方法,建立转体结构的倾斜度与转体结构的各个撑脚在转体过程中的实时离地间隙的换算关系,根据撑脚的实时离地间隙确定转体结构的倾斜状态,继而全面掌握转体结构的整体稳定状态,直观有效;而且对于结构特征各异的不同桥梁来说,可以设定不同的结构状态变化的正常阈值区间,避免失真,准确判断转体结构的稳定状态,保障转体施工安全。
28 大跨度曲线槽箱组合连续梁转体球铰监控及定位方法 CN202311348938.8 2023-10-17 CN117403565A 2024-01-16 王增强; 韦刚; 高爱军; 方镜骅; 祖纪搏
发明涉及转体桥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曲线槽箱组合连续梁转体球铰监控及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桥体的端部安装红外发射器和激光测距仪,在地面上的激光点处安装一组第一转体定位件;S2、沿着地面理论投影轨迹线上间隔安装红外接收器;S3、在地面理论投影轨迹线的终点位置设置一组第二转体定位件;S4、桥体开始转体,桥体转体过程中通过辅助定位装置进行辅助定位;S5、利用液压千斤顶对桥体的姿态进行微调以使桥体到达理论就位位置,然后在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浇筑混凝土锚固。转体时,通过第一转体定位件、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激光测距仪,实现桥体转动中全过程的监控与定位,提升桥体转动的安全性。
29 双孔砼拱桥拱圈施工方法 CN202311524858.3 2023-11-16 CN117385768A 2024-01-12 李国明; 郑燚; 王超生; 卢冠楠; 余国裕; 孟俊楠; 李茜; 王家君; 于金贝; 刘晗; 高勇
发明公开了双孔砼拱桥拱圈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设临时支架,拼装拱架,在中间拱座即号拱座处安装转盘,安装竖转支架及第一次竖转扣索,进行第一次竖转施工。S2、第一次竖转施工完成后,采用多根第二次竖转扣索连接拱架,进行第二次竖转施工,将拱架竖转到设计标高位置;S3、转动转盘,拱架随之平转,整体转动至设计轴线后停止转动;S4、右侧剩余部分拱架拼装合拢;S5、采用步骤S4同样的方法对左侧剩余部分拱架进行拼装;S6拆除扣索、背索、索塔,浇筑混凝土拱圈,混凝土拱圈施工完成,然后浇筑桥墩,然后施工桥梁上部结构。本发明减少了高空拼装、焊接工作量,缩短了工期,简化了施工。拱圈浇筑的时候分三环,减小架用量。
30 一种桥梁转体上转盘位移法施工方法 CN201910368782.7 2019-05-05 CN109972530B 2023-12-29 张雷; 武海军; 徐言; 赵明; 王晓峰; 李林翰; 张亮; 刘洋; 郭思越; 姜云扑; 闫晓旭; 翟红城; 孙攀; 唐琦; 胡开萍; 孙海鑫; 孙秀国
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转体上转盘位移法施工方法,本发明在桥梁转体下承台施工位置的一侧布置上转盘的施工工地,实现上转盘和下承台的同步施工,而后利用预设的轨道和千斤顶将完成施工的上转盘平移至下承台正上方,经过另外四个平千斤顶的微调,实现上下转盘的对中,最后利用两组竖向千斤顶逐渐降低上转盘高度,从而完成转体部分的全部施工。该方法大幅减少了施工时间,对降低成本增强社会效益具有明显的作用。
31 基于监测-预估-预配重的转体桥免称重平衡控制方法 CN202311285716.6 2023-10-07 CN117288382A 2023-12-26 朱涛; 车晓军; 苏日力格; 白俊伟; 贺栋; 郭松; 刘小峰; 宁晓东; 强颂超
发明涉及转体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监测‑预估‑预配重的转体桥免称重平衡控制方法,包括计算理论模型、用量监控、应检测、监测挠度、实际监测、建立模型和对比分析;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各项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对桥梁不平衡重进行预估,在施工过程中主动控制桥梁的不平衡重,有效解决称重试验相关局限性问题,通过设置对施工实际数据的监测,从而得出实际成型的悬臂梁数据,进而实现在不通过实际称重的过程,达到对悬臂梁的实际重量预估,实际预估得出需要的不平衡重的配重。
32 一种墩顶高位转体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11308534.6 2023-10-10 CN117266045A 2023-12-22 康炜; 冯亚成; 钱枫; 陈银灯; 李承根; 乔雷涛; 卢皓; 吴文华; 刘鹏; 魏晓波; 罗畅; 文博华; 刘亚雄
发明公开了一种墩顶高位转体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目前国内采用的墩顶转体施工方法存在很多不足。本发明桥墩内预埋下部混组合结构,下部钢混组合结构上安装转体系统,转体系统上部与主梁内预埋的上部钢混组合结构连接;转体系统包括新型转体球铰、驱动系统和安全保证系统。本发明采用了新型转体球铰和撑脚滑道,可以大幅度减小转体装置所需的空间;采用可拆卸的齿条驱动系统,替代梁底的圆形平台,极大的改善了桥梁的外观效果,还可以实现齿条驱动装置的重复利用;球铰可重复使用,无需采取顶梁措施即可实现上部结构荷载的自动转换,极大的简化了施工过程,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
33 一种桥梁施工用旋转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311206408.X 2023-09-19 CN117211197A 2023-12-12 邵夕吾; 方如意; 赵任张; 戴军; 朱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用旋转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旋转机构、液压缸和滚轮;在桥墩的上表面垂直嵌入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在圆形凹槽内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上端为旋转端,且其旋转端旋转中心与桥墩中心同轴心设置,并在其旋转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布间隔竖直设有数个液压缸,每一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均竖直向上延伸出桥墩的上表面,并分别与桥梁的下表面连接,进而对桥梁进行支撑,并在旋转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桥梁平转动;在桥墩的上表面相对于圆形凹槽外侧还连接设有两圈抵接于桥梁下表面的滚轮,进而通过滚轮确保桥梁水平转动的稳定性。本发明可实现桥梁的自动水平旋转,进而便于根据施工情况进行桥梁的度调整,省时省,缩短施工周期。
34 一种转体连续梁悬挂式轻量拟形外模中跨合龙施工方法 CN202311206160.7 2023-09-18 CN117211196A 2023-12-12 李艺娴; 田学志; 高晓南; 刘志民; 薄志新; 李殿坤
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梁的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转体连续梁悬挂式轻量拟形外模中跨合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跨侧靠近墩柱处安装悬挂式轻量拟形连续梁外模;先旋转桥墩,然后移动所述悬挂式轻量拟形连续梁外模至中跨合龙段;边跨侧靠近墩柱处安装悬挂式轻量拟形连续梁外模;移动悬挂式轻量拟形连续梁外模合龙边跨;合龙中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转体连续梁悬挂式轻量拟形外模中跨合龙施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险系数,提高施工的便捷性,降低施工的难度、缩短了作业时间,整体工艺稳定、可靠。
35 跨式桥梁旋转施工方法及桥梁 CN202311179806.7 2023-09-13 CN117211195A 2023-12-12 汤贝贝; 陆春; 刘小行; 吴轶; 金俞槐; 吴晓风; 郑祥杰; 俞嫒妍; 张宇; 李杰
发明属于桥梁架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跨式桥梁旋转施工方法及桥梁。跨式桥梁旋转施工方法包括:安装旋转座体:安装第一跨梁:第一跨梁安装在第一桥墩上和旋转座体上;立设索塔:连接第一斜拉索:旋转座体转动180°安装第二跨梁,连接第二斜拉索:在第二桥墩与第三桥墩之间的第一跨梁上安装第一配重件,使整跨梁与第一配重件平衡;旋转座体转动180°,使整跨梁连同索塔、第一配重件、第一斜拉索及第二斜拉索同步转动180°,整跨梁受第一桥墩、旋转座体、第三桥墩及若干第三桥墩远离第二桥墩一侧的桥墩支撑;S10、拆除索塔、第一斜拉索、第二斜拉索及第一配重件,以第一支座代替旋转座体,固定整跨梁在各桥墩上。
36 一种用于转体桥施工的防过转方法 CN202311284685.2 2023-10-07 CN117188334A 2023-12-08 王常峰; 都松涛; 肖永久; 李丹; 陈厚强
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转体桥施工的防过转方法,方法中,当转体上盘转动到预定的位置时,撑脚推动活动限位装置抵靠在固定限位装置上,实现转体桥施工的防过转;同时,抵靠过程中活动限位装置和固定限位装置对撑脚及转体桥的动能进行缓冲消耗并减小冲击荷载。本申请的用于转体桥施工的防过转方法中使用的防过转系统能够有效防止转体桥施工过程出现的过转问题。通过在碰撞位置采用缓冲材料及缓冲装置,起到了缓冲和减小碰撞的作用,防止桥墩或者撑脚发生碰撞破坏。在轨道槽内设置斜坡槽用来阻止活动限位装置的回弹,进而达到转体精准就位的目的,节约了后续微调的时间。
37 一种桥梁支座及桥梁平面转体施工方法 CN202310651621.5 2023-06-02 CN117127487A 2023-11-28 王冰; 李方柯; 郭波; 徐勇; 黄庭森
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支座及桥梁平面转体施工方法,桥梁支座包括支座板、衬板、平面滑板、球面滑板、滑动控制装置及定装置,其中衬板至少一个面为外球面结构,衬板的外球面结构与支座板上的内球面结构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球面滑板组成球面副,平面滑板与设置于其上下的构件组成平面滑动副,滑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支座本体的运动方向或限制支座本体滑动;支座本体通过锁定装置固定在连接桥梁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滑动控制装置通过对支座本体的运动方向加以限制,可以实现本申请的桥梁支座在永久支座与转体支座功能间转换。
38 一种抗倾覆转体球铰 CN202311011437.0 2023-08-11 CN117071456A 2023-11-17 杨春平; 韩鹏飞; 曾挚; 孔令俊; 夏俊勇; 冷新云; 张小锋; 田杨
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倾覆转体球铰,包括上球铰和下球铰,上球铰和下球铰呈球面转动装配;上球铰与下球铰相互配合的面的横截面均为Ω形状,所述配合面包括球面和沿球面周向伸出的环形平面,上球铰的环形平面和下球铰的环形平面之间具有间隙。本发明上球铰和下球铰的配合面为Ω形状组成的运动副,其中的球面实现抗倾覆球铰的平转动。利用上下球铰球面边缘圆周额外延伸设计成的环形平面,形成平面移动运动副结构,当转体球铰产生的倾覆转达到设计值时,Ω形状的边缘的上下环形平面会产生局部接触限位,提供抗倾覆矩,从而终止转体T构继续倾覆,使转体过程保持稳定。
39 一种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及顶升、转体施工方法 CN202310982073.4 2023-08-04 CN116971283A 2023-10-31 陈亮; 熊安书; 郭敏; 邹波; 何建梅; 程浩; 邱义伟; 苏锦峰; 刘雨龙
发明属于桥梁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及顶升、转体施工方法,其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结构包括桥梁下部结构、主梁、桥梁拱结构、拱脚横梁、转体装置和临时接长横梁;主梁与桥梁下部结构连接,拱脚横梁设于主梁与桥梁下部结构的连接处,且拱脚横梁的两端从主梁的两侧伸出,临时接长横梁与拱脚横梁可拆卸式连接;转体装置与临时接长横梁滑动配合,桥梁拱结构与转体装置可拆卸式铰接连接。本申请的结构及施工步骤设计合理,能够使桥梁拱结构在桥面较窄时也能完成对拱的横向转体施工,且该方法步骤施工便捷,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40 链条提升式斜拉桥塔转体施工方法 CN202210843770.7 2022-07-18 CN114960465B 2023-10-31 卢冠楠; 卞永明; 刘丹娜; 田连民; 陈力; 邵文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