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超大吨位转体桥多点联合称重梁端起顶自动补偿装置 CN202010248009.X 2020-04-01 CN111441261A 2020-07-24 毕树兵; 张乐; 宋普河; 张文学; 张景辉
发明提供超大吨位转体桥多点联合称重梁端起顶自动补偿装置,包括千斤顶、压力环以及补偿机构,所述补偿机构包括上U型槽体、下U型槽体以及布设在所述上U型槽体与所述下U型槽体之间的若干个弹簧,所述上U型槽体与所述下U型槽体布有环形板且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用于解决在超大吨位转体桥多点联合称重时由于梁端起顶力作用力臂过大,在转体结构发生刚体转动瞬间梁端起顶力作用点竖向位移迅速增大,而千斤顶油供油速度跟不上,造成梁端起顶力损失较大,进而影响称重精度问题。
162 一种高稳定性桥梁转体施工用防倾覆系统 CN202010070323.3 2020-01-21 CN111441260A 2020-07-24 梁旭; 王良; 靳飞; 王福华; 李理; 周春
一种高稳定性桥梁转体施工用防倾覆系统,包括圆环状的滑道(2),滑道(2)上部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布撑脚系统(3)和千斤顶(4),撑脚系统(3)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有预埋板(5)、撑脚(6)、框架(7)和锥形小车(1),预埋板(5)底部与撑脚(6)顶部连接,撑脚(6)放置在框架(7)上,锥形小车(1)顶部框架设置在框架(7)底部凹槽内,锥形小车(1)底部滚子与滑道(2)相配合,锥形小车(1)可在滑道(2)上滚动,可在不转动梁体的状态下进行配重计算及配重,桥梁转体期间撑脚系统(3)始终带旋转,上转盘的姿态始终固定,梁体姿态稳定,无需进行转体后的梁体姿态调节,节约工期。
163 一种塔竖向转体装置及其定位安装方法 CN202010350849.7 2020-04-28 CN111395202A 2020-07-10 樊志飞; 蒋本俊; 张友光; 刘立云; 章德春; 李勇波; 朱本芳; 王新平; 胡嘉宾; 苏子豪
申请涉及一种塔竖向转体装置及其定位安装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转体装置包括定位轴、转轴和至少两组铰座组件,铰座组件包括转动铰座、固定铰座和轴孔组,轴孔组包括开设于钢塔转动节段上的第一轴孔,以及开设于钢塔固定节段上的第二轴孔,第二轴孔与第一轴孔相适配;当定位轴穿插于所有的轴孔组内,转动铰座与钢塔转动节段连接,固定铰座与钢塔固定节段连接时,定位轴所在的空间形成定位空间;转轴直径不大于定位轴的直径,转轴用于贯穿于定位空间内。定位安装方法包括:将定位轴穿插于所有的轴孔组内;将转动铰座与钢塔转动节段连接,将固定铰座与钢塔固定节段连接;将定位轴替换为转轴。
164 一种桥梁转体后的姿态调整系统及姿态调整方法 CN202010194217.6 2020-03-18 CN111350138A 2020-06-30 罗力军; 李成; 余昆; 满粟; 吴何; 柳静; 唐家睿; 周雄; 李苏洋; 阮希贤; 邵英帅; 王文洋; 张美玲; 任虹昌; 杨靖; 王云
申请涉及一种桥梁转体后的姿态调整系统及姿态调整方法,涉及桥梁施工领域。本系统先通过控制模采集的位置数据计算得到梁体的总调整值,并判断总调整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临界值,若否,则梁体的姿态调整过程结束,若是,则控制模块控制调整组件进行调整,然后在预设时间内判断梁体的调整量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临界值,若否,则控制模块控制调整组件继续调整,直至调整量大于等于第二预设临界值,若是,则控制调整组件停止调整并根据监测的梁体的当前位置重新计算以确定新的总调整值,直至计算的新的总调整值小于第一预设临界。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和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调整效率低、准确率低及调整时安全险大的问题。
165 连续梁预埋壳分区加工及分体安装方法 CN201810678895.2 2018-06-27 CN108978497B 2020-06-19 张逆进; 刘元杰; 刘华平; 黄永红; 肖乾珍; 张建军
一种连续梁预埋壳分区加工及分体安装方法,包括S1:分区加工宽边翼缘板、带上宽边腹板、宽边腹板下倒角倾斜段、宽边腹板下倒角平直段、拐角底板、窄边腹板下倒角倾斜段、窄边腹板下倒角平直段、带上倒角窄边腹板和窄边翼缘板;S2:将宽边腹板下倒角倾斜段和宽边腹板下倒角平直段对接焊接;将窄边腹板下倒角倾斜段和窄边腹板下倒角平直段对接焊接;焊接形成带双倒角的宽边腹板和窄边腹板;S3:将宽边翼缘板、拐角底板、窄边翼缘板以及带双倒角的宽边腹板和窄边腹板运输至施工现场;S4:将宽边翼缘板、拐角底板、窄边翼缘板以及带双倒角的宽边腹板和窄边腹板安装就位并组焊。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可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的优点。
166 用于平转法施工的转体连续梁自动称重方法及系统 CN201810580873.2 2018-06-07 CN108824219B 2020-06-12 张逆进; 丁昱铭; 刘元杰; 肖乾珍; 张建军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平转法施工的转体连续梁自动称重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从指定开始侧作为初始侧开始轮流使用逐步增大的顶换边单侧顶升转体连续梁获取顶力稳定值P1;将施加顶力的千斤顶继续缓慢卸压直至完全卸载,根据卸载过程中的位移数据确定转体连续梁的姿态类型,第一类姿态则从开始侧的相反侧作为初始侧开始轮流使用逐步增大的顶力换边单侧顶升转体连续梁获取顶力稳定值P2;第二类姿态则根据卸载全过程中的数据计算顶力稳定值P2;最终根据转体连续梁的姿态类型以及顶力稳定值P1、顶力稳定值P2计算称重数据。本发明具有响应速度快,执行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施工的优点。
167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牵引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1811314831.0 2018-11-06 CN109208491B 2020-04-24 傅贤超; 张三峰; 陈杨; 李冰; 陈舜东; 康圣雨; 曹文; 邹春蓉; 秦利升; 邱珂
发明公开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牵引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根据剩余弧长、绞线行程变化量和悬臂端转动弧长的数学关系,选择钢绞线行程预定量,反复行程点动,直至转体结构就位。本发明解决现有牵引设备时间点动或手动操控控制存在的牵引滞后和控制不精确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转体时间点动控制的精准度,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桥梁转体就位的精确程度。
168 一种转体桥转铰滑辅助安装装置及滑块安装方法 CN201911136012.6 2019-11-19 CN110983991A 2020-04-10 成都; 陈永宏; 姜薪; 吴拥军; 刘文; 吴锋; 陈桂瑞; 王胜昌
发明的转体桥转铰滑辅助安装装置及滑块安装方法属于转体桥转铰施工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限位模块和连接在限位模块顶部的手柄,限位模块为一块圆板,限位模块的厚度大于滑块的外露高度,限位模块的直径大于滑块的直径,限位模块的底部开设有滑块固定槽,滑块固定槽的直径等于滑块的直径,滑块固定槽的深度等于滑块的外露厚度,限位模块的顶部开设有模块排气孔,模块排气孔与滑块固定槽连通。本发明利用转体桥转铰滑块辅助安装装置安装滑块时,通过直观检测限位模块是否与下转铰顶面紧密贴合,能够精准控制滑块外露高度,减少滑块安装误差值的离散率,保障众多滑块整体均匀受,降低滑块安装约束坑槽的加工精度要求,加快转铰整体加工进度。
169 城市桥梁智慧化转体施工装配式梁体 CN201711278532.1 2017-12-06 CN107964878B 2020-02-21 程龙飞; 倪志军
发明公开一种城市桥梁智慧化转体施工装配式梁体,包括梁本体,梁本体上开设有竖向的转座孔,转座孔内设有孔腔封闭件,孔腔封闭件与转座孔之间经连接件连接固定,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施工时转座孔空置,方便穿插支撑座及转体设备,转体到位后再拆除相应的转体设备,将孔腔封闭件安装到转座孔内,这样施工结束后支撑座对梁本体为硬支撑,梁本体稳定性更好。
170 跨障碍宽幅转体桥梁合拢段吊架法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201911062139.8 2019-11-02 CN110685227A 2020-01-14 徐晓锋; 贺敏刚; 殷爱国; 史磊; 魏奎斐; 邓朝辉; 李纪龙; 文永超; 陈卉芳; 孔祥千; 黄文晗
发明公开了一种跨障碍宽幅转体桥梁合拢段吊架法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包括①预制半桥施工完成后,通过在靠近合拢端一侧箱梁顶板上安装的卷扬机提升临时横梁②到位后,用吊杆代替卷扬机提升临时横梁③桥梁转体④下放临时横梁,吊装并安装临时纵梁⑤安装底模板体系⑥安装翼缘板及斜腹板支架模板体系,安装箱梁底板、腹板筋及预应束,安装内模支架模板体系,安装顶板钢筋及预应力束,最后浇筑合拢段混凝土⑦拆除内模支架模板体系、翼缘板及斜腹板支架模板体系⑧拆除底模板体系、临时纵梁⑨拆除吊杆和临时横梁,完成施工。本发明能够高效搭建合拢段吊架法模板支撑体,有效地节约建设资金,保障施工安全。
171 一种盖梁转体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201910964755.6 2019-10-11 CN110593123A 2019-12-20 吴建军; 朱小金; 李小刚; 王根生; 武尚伟; 李博; 孙志武; 陈双宏; 田帅; 贺飞飞; 王金超
发明提供了一种盖梁转体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涉及盖梁转体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设于既有线一侧的永久支墩,设于永久支墩两侧的临时支墩,放置于临时支墩上的配重梁,设于永久支墩上的转体组件、驱动组件;作业时,在既有线一侧安装永久支墩和临时支墩,将驱动组件和转体组件安装于永久支墩上,将盖梁两端放于转体组件上和任一临时支墩上,最后将配重梁放于另一临时支墩上并将配重梁与盖梁固接,再由驱动组件通过带动转体组件而带动盖梁和配重梁转动。本发明具有可将盖梁精确转动至安装位置的效果;通过增加配重梁对既有线上方的盖梁进行转动安装到位,将既有线上方的施工作业转至既有线外侧,减少了施工对既有线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172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体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01910900322.4 2019-09-23 CN110565538A 2019-12-13 柏华军; 毕玉琢; 严爱国; 余兴胜; 李波; 张宪亮; 秦寰宇; 赵月悦; 闫俊锋; 杜振华; 刘珺
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体桥,包括桩基、桥墩和梁体,桩基和桥墩之间设有上承台和下承台,上承台和下承台中心通过球铰连接,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软阻尼器,该若干软钢阻尼器位于球铰外侧,且绕球铰周向等间距布置,上承台底部沿其周向设置有若干撑脚,撑脚底部与下承台之间通过混凝土砂浆填充。该转体桥利用转体桥转动系统的特殊构造,取消了传统封胶混凝土施工,在转体桥的上下承台之间通过设置软钢阻尼器,具有很强的竖向承载,既可以与撑脚、球铰共同工作支撑桥梁结构,同时软钢阻尼器可发生塑性屈服产生滞回变形,产生很大的阻尼,大量消耗进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避免桥梁结构发生破坏,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
173 用于平转法施工的转体连续梁自动精调方法及系统 CN201810687133.9 2018-06-28 CN108677746B 2019-12-06 张逆进; 丁昱铭; 刘元杰; 肖乾珍; 张建军; 张伟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平转法施工的转体连续梁自动精调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通过发送测量指令,根据全站仪传来的实测数据,解算梁体姿态偏差,将位移传感器数据与传感器处解算的理论位移值进行对比,用二者偏差的阈值作为动态控制置于下转盘承台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千斤顶顶推或收缸动作的初次控制指标,当该传感器实测数据与理论解算位移值偏差满足阈值要求时,控制器向全站仪发送复测指令,全站仪传回复测数据,程序再次计算两处控制点的复测坐标与设计坐标之偏差,若满足要求则停止精调,若不满足则重新解算梁体姿态偏差,启动顶推千斤顶再次对姿态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本发明具有响应速度快、执行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施工的优点。
174 临近既有线狭窄空间架设T梁施工方法 CN201910750518.X 2019-08-14 CN110528390A 2019-12-03 任鹏鹏; 张兴峰; 张晋红; 张永超; 弓鑫; 郭少敏; 张志恒; 周鑫; 申晋峰; 谢兴; 侯琳鹏; 张孟; 张亦鹏; 王富强
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既有线狭窄空间架设T梁施工方法,涉及架设T梁施工领域,由于狭窄空间内只够两台大型吊车站位的架设作业,运梁车没有足够空间靠近作业地点时。为使作业半径减小到安全系数范围内,因此采用点前移梁的方式,先将T梁存放于临近有足够承载的构筑物上稳梁加固后,再挪动吊车至作业半径内,准备点内架梁作业。给点后用两台吊机抬梁架设法将T梁架设至设计中线上。销点前,吊车完成撤场。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多种狭窄空间场合,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在本发明基础上进行适应性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即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又减小了安全险;为后续工程的开展留足了时间。
175 一种减少转体阻的滚动支撑转体系统及方法 CN201910764818.3 2019-08-19 CN110468741A 2019-11-19 马行川; 杨金乔; 李卫东; 田英杰; 李金峰; 高超; 陈银伟; 熊欢; 刘少雄
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转体阻的滚动支撑转体系统,包括转体梁和转台,转台中心设有中心球铰,转体梁下方设置有以转台中心为圆心的弧形轨道,弧形轨道上表面间隔铺设有多根滚棒,转体梁底部设有至少一组保险腿支柱,保险腿支柱顶部与转体梁固定连接,保险腿支柱底部固定连接在板上,钢板支撑于弧形轨道的滚棒上,转台上连接有驱动转体梁转动的动力牵引机构。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减少转体阻力的滚动支撑转体方法。该发明通过对保险腿构造措施进行相应改进,以增大转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将外移的保险腿支柱与弧形轨道之间通过钢板和滚棒的滚动连接,减少外移保险腿处的接触阻力,进而解决转体牵引力较大的问题,使转体能顺利进行。
176 一种扩大牵引转台半径的桥梁转体系统及方法 CN201910764216.8 2019-08-19 CN110468738A 2019-11-19 马行川; 邹向农; 肖宇松; 熊涛; 陈银伟; 李前名; 龙俊贤; 邓旭; 刘少雄
发明提供了一种扩大牵引转台半径的桥梁转体系统,包括转体梁和转台,所述转体梁底部转动轴心位置设置球铰,所述转台为双层板围成的圆周结构,转台的直径为所述转体梁底部宽度的0.7~1倍,所述球铰中心位于转台的中心线上,所述转台外周连接有驱动转台转动的动牵引机构,所述转体梁下方设置有以球铰中心为圆心的弧形轨道,所述转体梁底部设有至少一组辅助支撑,辅助支撑顶部与转体梁连接,辅助支撑底部连接在钢板上,钢板支撑于弧形轨道上。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扩大牵引转台半径的桥梁转体方法。本发明通过增大转台半径以增大与其连接的动力牵引机构的牵引张拉半径,从而解决了转台处牵引力过大而转动困难的问题。
177 基于双动机构的桥梁转体方法及系统 CN201910750034.5 2019-08-14 CN110468736A 2019-11-19 陈银伟; 肖宇松; 马行川; 邹向农; 熊涛; 钟浩; 刘少雄; 黄光辉; 吴帅峰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动机构的桥梁转体方法及系统,设置主牵引转体机构和辅助牵引转体机构,通过主牵引转体机构和/或辅助牵引转体机构进行桥梁的转体操作;当出现桥梁超转时,通过辅助牵引转体机构进行桥梁的回转修正操作。本发明通过增设辅助牵引转体机构,在正常的桥梁转体操作中,当单一动力不足时,双动力机构配合能较大程度地减轻单一牵引转体机构的驱动负担,使主牵引转体机构设计相应地小型化,较好地解决大吨位桥梁转体时所需牵引力过大而导致牵引设备过大的问题,便于转体牵引设备的布置。通过辅助牵引转体机构进行桥梁的回转修正操作,操作简单,易于桥梁的精准定位,能显著地提高桥梁转体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178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的横向扭转识别装置 CN201810246748.8 2018-03-23 CN108252226B 2019-11-05 汤颖颖; 李英帅; 牛艳伟; 严占华; 强文伟; 冯晓宁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的横向扭转识别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箱梁两侧的梯形电极管,梯形电极管内安装有插入深度呈梯形分布的多支检测电极,在检测电极下方的梯形电极管中填充有导电液体,梯形电极管内还安装有一支常浸入导电液体的通路电极,不同插入深度的检测电极分别连接外部的警示灯,警示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形成回路,回路上设有开关;箱梁两侧的两个梯形电极管通过导管组成U型管结构,两个梯形电极管内导电液体的液面保持在同一平面,箱梁发生扭转变形时,梯形电极管内导电液体的液面相对升高或降低,引起不同的警示灯点亮。本发明降低了监测难度,现场工作人员根据警示灯变化变化,能够及时查找变形原因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179 一种无称重平衡的转体桥转体施工方法 CN201910699491.6 2019-07-31 CN110331671A 2019-10-15 邱林; 陈玉奎; 李雪东; 张亮奎; 白杰; 郭庆龙; 胡开萍; 孙秀国; 李秀丽; 孙海鑫; 武海军; 周强; 徐新智; 李立国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称重平衡的转体桥转体施工方法,该方法从施工规划阶段开始对转体体系进行设计,在保证以球铰为中心的转体体系的矩平衡,从而不必预先调整体系的质量分布,就可以保证转体体系的平稳转动。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称重后平衡方法带来的诸多问题,减少施工成本和时间。
180 一种墩顶转体施工宽斜拉桥墩梁固结施工方法及系统 CN201810198202.X 2018-03-12 CN108396658B 2019-09-24 李俊; 盛康; 朱孟君; 余海堂; 王晓峰; 胡振; 郑建民
发明提供了一种墩顶转体施工宽斜拉桥墩梁固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式墩墩顶设置球铰进行斜拉桥转体施工;2)斜拉桥横梁两侧与门式墩的墩柱对应处设置加劲肋和千斤顶受点;3)待斜拉桥横梁转体就位后,在门式墩墩顶设置千斤顶,并对斜拉桥横梁两侧进行顶升;4)待千斤顶顶升力达到设计值时,在千斤顶的两侧放置永久支墩,并顶紧斜拉桥横梁;5)焊接连接件,释放并拆除千斤顶,填充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永久封固。本发明实现了转体前后上构荷载的可靠传递,在门式墩横梁设置预应力使得转体时门式墩受力满足要求,主墩下交通正常通行,转体后通过千斤顶顶升调整上构斜拉桥横梁内力并固结,使得结构受力更为合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