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高稳定性的软土路基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11119088.4 2023-08-31 CN117107574A 2023-11-24 宋惠媛; 黄伟冬; 廖敏; 范林忠; 杨珊银
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软土路基及其施工方法,涉及软土路基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软土路基本体,软土路基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基坑,软土路基本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多个筋笼,钢筋笼的内部浇筑有混凝土固定柱。本申请通过设置钢筋笼与混凝土固定柱、夯土基、混凝土路牙桩、钢丝网的配合使用,有效提高了软土路基本体内部的承载与结构连接强度,同时配合砂石层与疏孔的配合使用,便于将软土路基本体内部的水流通过混凝土浇筑下水槽快速排出,以此有效提高了软土路基本体内部的支撑强度,加强了软土路基本体内部结构的整体性与连接强度,减少因沥青层底部出现亏空出现的开裂和坍塌、不均匀沉降等情况,提高了软土路基本体的安全性。
22 抗裂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02110093587.5 2021-01-22 CN112921735B 2023-11-03 庞晓东; 余倩; 胡峰; 汪津; 郑为祥
申请涉及一种抗裂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沥青路面的领域,其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铺设于土壤表面,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有应吸收层,所述应力吸收层的上方铺设有橡胶改性沥青层,所述橡胶改性沥青层的上方铺设有纤维布层,所述碳纤维布层的上方铺设有岩沥青层。本申请具有提高沥青路面的强度,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23 一种路基过渡段结构及设计方法 CN202210606184.0 2022-05-31 CN114808584B 2023-10-20 王小强; 海大鹏; 郑杰; 王承林; 项笠; 田为; 袁顺利; 苏国旗; 杨浩; 王鹏程; 郑智能
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路基过渡段结构,包括:填土、多层筋材和安装面板,所述筋材与所述安装面板连接,所述填土铺设在多层所述筋材之间;所述筋材由单向聚乙烯土工格栅制成;多层所述筋材两两之间的加筋间距H=0.2m。一种新型路基过渡段结构设计方法,包括:采用三轴仪分析加筋复合土体的破坏形式;通过PLAXIS 2D软件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所述筋材的变形特性和学性能;分析加筋间距H与筋材刚度对加筋土性能的影响。本发明提高了路基对不均匀沉降的容忍能力;且安装方便,易于施工,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当加筋间距H=0.2m时,加筋材料对加筋土总变形、侧向变形、轴向变形的约束作用非常明显;且降低了对加筋材料刚度的要求。
24 一种城市道路塌陷的防治方法 CN202310939248.3 2023-07-28 CN116876310A 2023-10-13 舒建云; 王倪; 林昱帆; 胡永丰; 贡超
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塌陷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道路塌陷的成因进行了解;S2:道路塌陷的预防;S3:避免不必要的地下抽取;S4:对塌陷进行预防监测处理;S5:预警理念;S6:根据不同的道路情况选择S4中不同的监测处理方法;S7:道路塌陷的治理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塌陷的防治方法,本方法对于塌陷的路面,首先对塌陷原因的进行分析,可以找出引起道路塌陷的主要原因,根据塌陷的原因,给出具体的塌陷治理方案,按照此防治方法可以保证用人单位可以了解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要求,要保证其按照设计和图纸,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另外对车辆超载超限的保证,也可以进一步避免道路塌陷的现象发生。
25 一种城市管网系统及集成化道路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2310892325.4 2023-07-20 CN116752391A 2023-09-15 陈宇; 黄勇; 焦洋; 王超; 张龙巍; 赵英同
一种城市管网系统及集成化道路系统的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施工方式存在的施工工期长,道路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对环境的污染大,易出现内涝现象,绿地灌溉费用高的问题。该施工方法通过在车行道底部基础上方设置车行道基本模,车行道路上方依次逐层铺设稳定层卷材、保护层卷材和沥青混凝土卷材;并在人行道底部基础上方设置人行道基本模块,人行道路上方依次逐层铺设滤层和透水混凝土卷材;在绿地底部基础上侧设置渗水绿地模块,绿地集水斜坡槽上方设置人行步道的方式,有效解决道路施工工期长问题,便于安装和敷设,确保施工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对雨水进行截污、减排和滞留,减少绿地灌溉费用,便于路面下管线安装、检修及升级。
26 一种大坡度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方法 CN202310480077.2 2023-04-28 CN116695512A 2023-09-05 向旭绍; 孙喜红; 武兴峰; 杨素燕; 麻斌; 李军
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坡度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路面预处理;基层施工:在待施工路面上层铺设泥稳定碎石作为底基层,底基层施工完毕后,在底基层上铺设水泥稳定碎石;路缘石施工;丝网片施工:在基层表面洒布透层油,搭建钢丝网片,钢丝网片采用U型钉悬空固定于路基上;沥青路面层施工:喷洒透层沥青油后喷洒下封层,钢丝网片位于下封层内;在下封层表面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铺设下面层,在下面层表面洒布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在下面层表面铺设SBS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上面层;通过在沥青路面层中搭建钢丝网片,钢丝网片和下封层沥青形成加强层,提高了成型沥青路面层强度和质量
27 一种城市管网系统及低影响开发集成化道路系统 CN202310892324.X 2023-07-20 CN116695507A 2023-09-05 陈宇; 蔡新冬; 王哲民; 巴音布拉格; 陈磐; 赵英同
一种城市管网系统及低影响开发集成化道路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工期长,道路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易出现内涝现象,绿地灌溉费用高的问题。包括车行道模组体、人行道模块组体和绿地模块组体;车行道底部基础的上方设置有车行道基本模块,车行道路的上方依次逐层铺设有稳定层卷材、保护层卷材和沥青混凝土卷材;人行道底部基础的上方设置有人行道基本模块,人行道路的上方依次逐层铺设有滤层和透水混凝土卷材;绿地底部基础的上侧设置有渗水绿地模块,绿地集水斜坡槽的上方设置有人行步道。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便于安装和敷设,施工工期短,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灌溉费用,便于路面下管线安装、检修及升级。
28 一种混凝土连接通道及基于其的沉降填补方法 CN202211228166.X 2022-10-09 CN115434204B 2023-09-01 李坚雄
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连接通道及基于其的沉降填补方法,包括设置于土壤层中的钢筋混凝土支撑座;钢筋混凝土支撑座顶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内部固接有钢筋柱;钢筋柱上固定连接有钢筋混凝土支撑板;钢筋混凝土支撑板顶面设置有石板;支撑柱远离钢筋混凝土支撑座的端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板;插板侧壁上设置有防止插板脱落的限位组件;插孔内设置有可驱使插板沿着第一滑槽滑动伸出第一滑槽外的驱动件;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支撑座和支撑柱承受钢筋混凝土支撑板的拉应,降低钢筋混凝土支撑板因下方的土壤层沉降而导致塌陷的可能性。
29 丝网增强沥青混凝土基层的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 CN202210167665.6 2022-02-23 CN114717901B 2023-08-18 肖庆一; 吴康威; 龚芳媛; 李子祎; 王文斌
发明为以丝网增强沥青混凝土基层的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是:高抗车辙沥青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为3~6cm;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联结层,其厚度为6~15cm;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基层,其厚度为13~22cm;钢丝网层,钢丝网的钢丝直径为0.8~2.0mm,钢丝网孔尺寸20mm×20mm至80mm×80mm之间;稀浆封层,其厚度为6~10mm;所述钢丝网需要进行增粘和增加粗糙度的处理。钢丝网设置在稀浆封层上,位于路面结构的下部,钢丝走向与加铺罩面受方向一致,能够充分发挥钢丝材料抗拉强度高的优势,选择较细钢丝,利于沥青混合料与钢丝形成良好的握裹力,减少层间缺陷空隙,利于提高路面结构强度。
30 一种城市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 CN202310480696.1 2023-04-28 CN116537019A 2023-08-04 刘珺; 季亮亮; 陆佳琪; 李云峰; 徐晶晶
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旧混凝土路面白改黑结构,包括旧水泥面层沥青面层、横槽、纵槽和加强件,旧水泥路面层的顶部设置有由铺设在旧水泥路面层顶部的沥青混合料连接层以及铺设在沥青混合料连接层顶部的沥青混凝土层组成的沥青面层,沥青混合料连接层与旧水泥路面层之间还洒布有沥青乳液,沥青乳液起着提升沥青面层与旧水泥路面层之间连接强度的作用,此为现有技术中联结沥青面层与旧水泥路面层的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保证工期短和工程量小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旧水泥路面层与沥青面层之间联结的强度,提升层间抗剪切的且强度,降低层间间隙形成的概率以及降低沥青面层脱落的概率。
31 一种无缝桩板式道路 CN202310447929.8 2023-04-24 CN116497700A 2023-07-28 刁凯; 胡可; 毛洪强; 曹皓; 包叶波; 齐运书; 孙敦华; 刘欣
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缝桩板式道路,桩柱支撑梁板组成多联桩板联合框架,顶部布设行车系,上层铺装下设变形隔离层,使其不再受桩板联合框架变形影响,仅需以自身的弹塑性消化自身的变形,进行对内和对外的无缝连接,实现上层铺装的无缝连接。道路取消了伸缩缝,从根本上避免了伸缩缝、桥头引板病害及桥头跳车等问题,实现整体性好、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行车舒适度好的无缝桩板式道路。
32 一种半柔性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法 CN202310529700.9 2023-05-11 CN116497657A 2023-07-28 夏艳; 占永春; 袁小平; 余茂华; 许克健; 江名飞; 何天明; 徐征军; 程秘; 李俊; 徐智憧; 章松青; 曹志谞; 盛芳建; 黄晓进; 徐肖龙
发明属于路面结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半柔性路面结构及其施工工法,路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置且相互咬合的砂石层、细砂层、第一复合层和第二复合层,相邻两层的咬合面上设置有刺丝;第一复合层包括柔性混凝土基体和埋设在柔性水泥混凝土基体内的骨架,骨架包括两个第一钢丝网片,笼体位于两个第一钢丝网片之间,其两侧分别与两个第一钢丝网片固定;第二复合层包括沥青混凝土复合体和埋设在沥青混凝土复合体内的复合结构体,第一连接组件一端和复合结构体连接,另一端和笼体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层间咬合结构的粘附和界面融合性,使得层与层之间的整体性好,路面使用寿命长,使得路面的全生命周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33 公路路基沉降处治方法 CN202210549042.5 2022-05-20 CN115029973B 2023-07-25 李志强; 贾其军; 岳山; 曾峰
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路基沉降处治方法,包括:步骤一、测量公路路基沉降值,根据公路沉降路段的不同,将原路面翻挖,具体为:细微沉降路段,原路面翻挖3cm;沉降路段,原路面翻挖6cm;严重沉降路段,原路面翻挖8cm;将翻挖出的原路面材料回填成凹凸不平状;步骤二、打入地基桩至软土层,地基桩顶部位于原路面上方;步骤三、回填新填料至路面平整后平铺工格栅;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层上表面预设凹槽;步骤四、铺设下层板,在下层板上设置提升缓冲组件,提升缓冲组件上铺设上层板;步骤五、在上层板上铺设新路面。本发明能够结合沉降程度,科学处治公路沉降问题,并且可以妥善利用原路面及其材料。
34 一种用于防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卷材 CN201710713066.9 2017-08-18 CN107354837B 2023-07-18 付伟; 何斌; 冯振中; 张晶; 王云; 刘星; 张静波; 阮艳彬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卷材,它由下隔离层、下粘层、抗裂土工布、碎石封层、上隔离层组成,其特征在于:下隔离层仅与下粘层相连,下粘层分别与下隔离层、抗裂土工布相连,碎石封层分别与抗裂土工布、上隔离层相连,上隔离层仅与碎石封层相连,所述的碎石封层由上粘层、碎石相互嵌固组成。实现了现场快速化施工。解决了现场分层施工受环境制约,粘结料撒布均匀性、柔性土工布易褶皱、易松拉等现场施工不易控制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减少现场施工工序、时间,实现土工布摊铺平顺无褶皱、粘结料撒布均匀性好、防治反射裂缝与防封闭功能极大增强的技术效果。
35 一种涵洞台背路基处理施工方法 CN202310579597.9 2023-05-22 CN116377781A 2023-07-04 霍东辉; 高伟; 张武; 纪佳莹; 孙海军; 刘秀娟; 聂宁; 蒋学伟; 贾玲; 郭磊; 张庆伟; 吕江南; 吴杰; 刘冬; 苏立强; 李佩璇
发明提供了一种涵洞台背路基处理施工方法,属于涵洞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在回填区开设多个台阶,在各台阶上均开设长条凹槽,并在长条凹槽固定安装支撑座,在各支撑座上安装引导受结构,引导受力结构包括并排布置的第一作用力传导杆组、第二作用力传导杆组及第三作用力传导杆组,在相邻的两个引导受力结构之间设置加强连接件,向回填区分层填入路基料,每层路基料均进行夯实操作,且每层均进行压实度检测;夯实一层路基料后,在倾斜设置的各传导杆的下方安装止挡。本发明提供的涵洞台背路基处理施工方法,使回填后的涵洞台背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沉降现象的发生。
36 沥青路面养护工艺及养护装置 CN202111610336.6 2021-12-27 CN116356651A 2023-06-30 商健林; 王永辉; 张华丽; 方博文
发明公开了沥青路面养护工艺及养护装置,具体涉及路政养护技术领域,通过对井盖周边一米范围内的深度进行基坑挖掘,随即通过基坑底部的泥配合将水泥座下表面的若干个加强筋固定,对内部摊铺沥青混凝土,当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均匀的填充到浇灌槽内部,配合底板与整体水泥底部的支撑,使其无需压路机即可具备良好的紧实度,底部较高的强度支撑,使其整体高度不会出现变化,同时配合护圈的过度,使其摊铺的沥青混凝土与原路面之间具备良好支撑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缓冲,其护圈的形变过程中,其表面面的沥青贴缝带始终保持对其修补,使其保障良好整体的强度的同时,其过渡更为稳定,不易出现裂缝,提升整体的使用效果。
37 一种基层施工工艺及路面结构 CN202310378966.8 2023-04-06 CN116356648A 2023-06-30 张振华; 金艳明; 窦静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层施工工艺及路面结构,其施工步骤包括:在土壤层的内部打入锚固桩,所述锚固桩沿基层宽度方向按照1‑2m间距均匀分布,所述锚固桩沿基层的长度方向按照2‑3m间距均匀分布,其中锚固桩上设有贯穿土壤层内的基根部和越过土壤层上表面的防分离部,在土壤层的上表面依次铺设砂砾层和环树脂层,砂砾层覆盖防分离部的外围,并以环氧树脂层封住锚固桩的顶部,在环氧树脂层处于热熔状态时,通过振捣,使环氧树脂层填充在砂砾层的内部;该施工工艺施工方便且养护周期少,由该施工工艺形成的路面结构的整体抗压能好,且路面整体的抗拉强度高,另外稳定性好,不易发生分层。
38 一种路轨式变形隔离层及基于该隔离层的无缝桩板式道路 CN202310447876.X 2023-04-24 CN116240801A 2023-06-09 曹皓; 胡可; 毛洪强; 包叶波; 齐运书; 孙敦华; 刘欣; 刁凯
发明公开了一种路轨式变形隔离层及基于该隔离层的无缝桩板式道路,该路轨式变形隔离层采用加筋级配碎石层和位于加筋级配碎石层上层的柔性路轨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对桩板式道路桩板联合框架变形的内部消化能,实现桩板式道路上层铺装的无缝连接。道路取消了伸缩缝,从根本上避免了伸缩缝、桥头引板病害及桥头跳车等问题,实现整体性好、耐久性好、维护成本低、行车舒适度好的无缝桩板式道路。
39 一种彩色透整体路面挤压成型铺筑装置 CN202310091750.3 2023-01-12 CN116180543A 2023-05-30 李秋实; 李谦; 罗业富; 任耕北
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透整体路面挤压成型铺筑装置,移动机构包括主架台,主架台上设置有进料结构、模具结构,模具结构包括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物料进口与进料结构的出料口可拆卸连接,物料出口与出料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出料板的另一端与地面接触,物料通过进料结构进入模具结构并通过出料板位于地面上。本装置有效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了彩色透水整体路面的密度、强度和平整度,打通了彩色透水整体路面的透水孔,能够确保彩色透水整体路面的透水效率和与地面基层的融合率。
40 一种承重型多孔排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2210629159.4 2022-06-06 CN116180534A 2023-05-30 刘小春; 张喜伦; 王英凡; 范宇翔; 程强
发明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承重型多孔排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基层结构、防水结构、支撑结构、混凝土结构和沥青面层,防水结构固定安装在基层结构的上表面,支撑结构固定安装在防水结构的上表面,混凝土结构浇筑在支撑结构的内部,沥青面层铺设在混凝土结构与支撑结构的上表面,通过支撑结构,在使用时,将受到的传导至地下,提高本技术方案的承重能力,提高使用寿命,通过透水混凝土,在透水混凝土上开设有细密的下水孔,方便将雨水通过排水孔排至排水槽的内部,避免雨水在沥青面层上产生积累,便于进行快速排水,且通过防水涂层,避免雨水浸入到基座的内部,影响本技术方案的承重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