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铁的冶金 / 改变黑色金属的物理结构;黑色或有色金属或合金热处理用的一般设备;通过脱碳、回火或其他处理使金属具有韧性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81 一种耐腐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410347174.9 2024-03-25 CN118028591A 2024-05-14 黄江; 罗方焰; 赵阳; 师文庆
发明提供了一种耐腐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微纳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钢铁材料进行打磨后去除化层,得到预处理钢铁材料;然后将所述预处理钢铁材料进行皮秒激光处理,使耐腐蚀钢铁材料表面出现凹坑,并通过控制制备得到的耐腐蚀钢铁材料表面凹坑的直径为40~60μm,水滴会覆盖在凹坑上,形成一层空气膜,使耐腐蚀钢铁材料形成疏水表面,防止腐蚀离子的进入,耐腐蚀钢铁材料的表面水接触为90~150°,腐蚀电压≥‑0.684V,腐蚀电流≤1.154×10‑5A/cm2,耐腐蚀效果好。
282 一种结合3D扫描和分布式热源消除桥面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 CN202310196183.8 2023-03-03 CN118028590A 2024-05-14 田亮; 徐正; 赵雪敏; 邢守航; 司志远; 张诚至; 王宇宁; 孟俊良; 刘磊
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3D扫描和分布式热源消除桥面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建立钢桥面板三维热弹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焊接温度场和应场模拟;将得到的加热温度和理论变形值传输给智能数据处理中心;根据不同区域的焊接残余变形分布情况划定加热区;使用乙炔火焰对加热区进行加热处理,冷却后对以上测量点使用3D激光扫描仪进行焊接残余变形测量,通过WiFi网络将测量数据传输给智能数据处理中心;智能数据处理中心对理论变形值与实测变形值进行对比分析并调整;加热时产生的塑性变形,使钢桥面板焊接变形区域在冷却后收缩,以达到消除焊接残余变形的目的,以保证改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结构稳定性及疲劳寿命,以及提高钢桥面板使用质量
283 一种不锈管件热处理装置 CN202410424470.4 2024-04-10 CN118028586A 2024-05-14 刘会明
发明涉及金属加工热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不锈管件热处理装置,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承载管件的底板,底板上设有传送单元和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支撑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传送单元能够将支撑单元上管件从炉体的入口传送至其出口位置;所述支撑组件能够一次性支撑多个管件,所述固定组件能够将管件稳定在支撑组件上;将多个管件安装在支撑组件上,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将每个管件固定住,此时多个管件独立,且互不遮盖遮挡,然后将支撑单元连同管件架设在传送单元上,传送单元将管件由炉体的入口位置传送至炉体的出口位置,传送过程中,火焰喷头喷出火焰对每个管件进行热处理,使得每个管件均可充分的加热升温或者保温。
284 一种缸筒内孔成型加工设备 CN202410444811.4 2024-04-15 CN118028585A 2024-05-14 杨培华
发明涉及缸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缸筒内孔成型加工设备,包括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由后向前依次安装有若干外加热电阻圈,加热室前侧呈敞口状并设有封腔板,封腔板上设有用于对多个缸筒进行托起的承托机构,加热室的后壁上设有用于对多个缸筒的内孔进行加热的内加热机构,封腔板前侧设有用于将托起的多个缸筒送入加热室内的推送机构。本发明所采用的承托机构能够一次性对多个缸筒进行稳定多点承托,同时通过翻转组件使三组承托杆旋转到缸筒的侧面,缸筒受重作用会自动滑下,实现缸筒与承托杆的快速分离,整体过程较为智能化,使用便捷。
285 一种高韧性铬钼钢板的生产方法 CN202410085205.8 2024-01-21 CN118028581A 2024-05-14 赵燕青; 张彩东; 李杰; 弓俊杰; 石帅; 吴艳阳; 高云哲; 王娇娇; 周玉青; 郭瑞华; 张大伟; 吕晗; 赵楠; 赵中昱; 谷秀锐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铬钼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加热、轧制加速冷、淬火和回火水冷工序;所述加速水冷工序,钢板轧制完成后,以≥22℃/s的冷却速度将钢板在线水淬至室温;所述回火水冷工序,加热温度695~705℃,加热系数为5~5.5min/mm,出炉后以≥15℃/s的冷速水冷至室温。本发明采用轧后加速水冷工艺和回火后水冷工艺,细化钢板原始晶粒,防止大颗粒化物在回火冷却过程中析出,提高钢板低温韧性。本发明不需要多次淬火即可获得低温冲击韧性良好的铬钼钢板,‑20℃横向冲击功≥330J,且生产工艺简单。
286 一种高铬球生产加工回火装置 CN202410179424.2 2024-02-18 CN118028574A 2024-05-14 倪峥; 徐荣; 倪福友; 翟雅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铬球生产加工回火装置,涉及高铬钢球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箱,所述水箱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排水,所述水箱两侧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本发明中,在对高铬钢球进行回火加工时,将高铬钢球从支撑环的内侧位置投入,启动高压喷头即可在支撑环的内侧位置向上方喷水,高铬钢球接收到底部的高压喷头喷水受,通过对喷水力度的调节,可以使得高铬钢球在支撑环的内侧位置处于悬空转动状态,使得高铬钢球在回火时处于悬空状态并与冷却水均匀接触,有效解决了回火时接触面死的问题,提升了对高铬钢球加工的回火效果。
287 一种优质GH4169合金篦齿盘锻件的锻造方法 CN202311767182.0 2023-12-20 CN118023465A 2024-05-14 畅海涛; 刘刚伟; 陈帅帅; 樊利娜; 张国伟
发明属于优质GH4169合金锻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质GH4169合金篦齿盘锻件的锻造方法。包括:确定荒坯形状,荒坯包括大端和小端,其中大端和小端均具有梯形凹槽,荒坯小端外环具有第一斜度,大端外环具有第二斜度;确定胎膜形状;将优质GH4169棒材切成料段,加热该料段到900℃~1000℃保温一定时间,待料段热透后出炉进行软包套,然后回炉继续保温40min,胎模锻造得到荒型,锻后垫起空冷;将得到的荒型加热到990℃~995℃保温一定时间,待荒型热透后出炉进行软包套,包套后回炉继续加热40min,模锻,锻造后采用循环进行冷却;将模锻后锻件进行时效热处理
288 一种护环锻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0183435.8 2024-02-19 CN118023447A 2024-05-14 牛广斌; 傅万堂; 张金珠; 王大鹏; 张国利; 吕知清; 王振华
发明公开了一种护环锻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护环锻件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护环锻件基础屈服强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护环锻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冶炼电极坯+电渣重熔锭,扒皮加工;步骤2:对钢锭进行均匀化处理;步骤3:对钢锭进行锻造开坯,锻后鼓冷;步骤4:对锻坯进行固溶处理得到护环锻件。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护环锻件热锻、固溶处理后的强度优异。
289 一种立体卷心去应退火方法 CN202410285152.4 2024-03-13 CN117867230B 2024-05-14 侯宏; 祁艳星; 杨文昆; 李艳霞; 刘宝龙; 刘伟; 王瑞文
发明涉及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卷铁心去应退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真空准备;步骤二,升温至第一等温平台;步骤三,升温至第二等温平台;步骤四,降温至第三等温平台;步骤五,随炉冷却;在步骤一中,将拼装后的立体卷铁心放置于炉膛内,抽取退火炉内的空气,真空度在100Pa以内,炉内含量小于或等于200ppm,确保铁心在高温退火时不发生氧化;在步骤二中,加热至第一等温平台升温速率为100℃/min以上,第一等温平台的去应力退火温度为350‑400℃,保温时间为1‑2h;该立体卷铁心去应力退火方法能有效去除立体卷铁心内应力,提高立体卷铁心整体磁性能,磁感高,噪音低,损耗小,缩短退火时间,节约能源
290 一种齿圈淬火用装夹定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2311278654.6 2023-10-07 CN117344118B 2024-05-14 姜勇; 刘培杰; 刘超; 刘斌; 李刚; 刘平珍; 王庆伟
发明涉及一种齿圈淬火用装夹定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中心盘以及位于中心盘前方的驱动盘,所述中心盘的外圈周向均布有多个伸缩齿,所述伸缩齿与齿圈的内齿相对,所述驱动盘的外圈通过连杆与伸缩齿连接,中心盘后端固接有缸体,驱动盘后端固接有穿过缸体的移动轴,移动轴上固接有与缸体适配的活塞,活塞将缸体分隔成截面相等的前腔体和后腔体,还包括驱动移动轴前后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移动轴带动驱动盘向后移动时带动伸缩齿向外伸出,前腔体和后腔体之间连接有连通管和缓冲管,所述连通管上装有开关,缓冲管上装有可使前腔体内油液向后腔体方向流动设定量的缓冲机构,本发明可以实现齿圈的装夹,防止齿圈在淬冷过程中的变形以及断裂。
291 一种VW93M镁合金中厚板制备方法 CN202311201322.8 2023-09-18 CN117259635B 2024-05-14 刘楚明; 蒋树农; 万迎春; 高永浩; 陈鑫
发明提供了一种VW93M镁合金中厚板制备方法,属于镁合金热变形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分级均匀化处理,使得合金基体更加洁净,析出的绝大部分初生相都可回溶进镁基体,从而提高了中厚板的塑性;采用多次高速多向自由锻造,能够使得镁合金中厚板形成大量位错阵列、密集的变形带以及少量的纳米析出相,这些亚结构强化相能够提高中厚板的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VW93M镁合金中厚板的抗拉强度≥350MPa,屈服强度≥250MPa,延伸率≥15%。
292 一种低屈强比纵向变厚度桥梁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10621020.X 2023-05-30 CN116770190B 2024-05-14 林田子; 杨颖; 丛津功; 李靖年; 张哲; 李新玲; 纪汶伯; 张涛; 王玉博
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屈强比纵向变厚度桥梁及其制造方法,钢板的变厚度≤50mm,该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10%~0.138%、Si:0.20%~0.39%、Mn:1.10%~1.40%、P≤0.010%、S≤0.003%、Nb:0.04%~0.07%、Ti:0.005%~0.015%、Al0.01%~0.04%,CEV:0.28~0.38,余量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轧制、加热、轧制、矫直;应用本发明生产的钢板屈强比≤0.75,同板性能均匀:同板薄、厚端强度差≤10MPa、断后伸长率差≤3%、屈强比差≤0.02、‑40℃冲击功差≤20J。
293 性能均匀且热处理前后三维尺寸稳定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480982.8 2023-04-28 CN116536583B 2024-05-14 冯丹竹; 黄健; 范刘群; 胡筱旋; 朱隆浩
发明提出一种性能均匀且热处理前后三维尺寸稳定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造方法,钢板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C:0.40%~0.50%,Si:1.20%~1.40%,Mn:1.10%~1.30%,P≤0.015%,S≤0.015%,Cr:3.5%~3.7%,Mo:2.8%~3.3%,V:1.40%~1.60%,B:0.01%~0.02%,N:0.04%~0.05%,Er:0.015%~0.025%,Zn:0.10%~0.20%,其中,Mo+V=4.4%~4.7%,N/B=2.5~4.0,Zn/Er=6.6~8.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钢板采用冶炼连铸板坯加热、轧制、热处理工艺。本发明模具钢厚度为20~150mm,室温截面硬度为45.5~47.5HRC,厚度截面硬度差≤2HRC;钢板无缺口室温心部横向冲击韧性为260~270J,纵向冲击韧性为282~292J,横纵比为0.89~0.93;室温抗拉强度为1593~1623MPa,延伸率为16.8%~17.8%,850℃下抗拉强度为208.3~209.6MPa,延伸率为40.1%~41.2%;经热处理后横向尺寸变形0.07%~0.08%,纵向尺寸变形0.08%~0.09%,厚度方向尺寸变形‑0.016%~‑0.017%,具有优异的三维尺寸稳定性
294 一种抗机械应变性及高均匀性的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0480986.6 2023-04-28 CN116445821B 2024-05-14 冯丹竹; 潘瑞宝; 黄健; 范刘群; 张建平
发明提出一种抗机械应变性及高均匀性的模具及其制造方法,钢板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C:0.35%~0.45%,Si:0.80%~1.00%,Mn:0.60%~0.80%,P≤0.015%,S≤0.015%,Cr:4.4%~5.4%,Mo:1.30%~1.50%,V:0.90%~1.10%,Zn:0.30%~0.50%,Al:0.10%~0.20%,其中,Al+Zn=0.5%~0.6%,Si+Mn+Al=1.65%~1.85%,Si/Zn=2.0~2.7,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连铸板坯加热、轧制、矫直、缓冷、热处理。上述模具钢硬度为48~51HRC,厚度截面硬度差≤1.5HRC;循环温度为20~600℃,温度加热到600℃时保温80s,随后进入循环冷却中,冷却10s,以此为一次冷热循环,取钢板心部试样经700次、1000次、1300次热疲劳,硬度分别为46~47HRC、47~48HRC、45~46HRC。
295 一种齿轮18CrNiMo7-6的制备方法 CN202211635795.4 2022-12-19 CN116121629B 2024-05-14 齐锐; 王德勇; 卢秉军; 赵千水; 宋铁鹏; 张群
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18CrNiMo7‑6的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化学元素组成:C:0.14%~0.22%、Si:0.14%~0.41%、Mn:0.48%~0.92%、P≤0.025%、S:0.030%~0.040%、Cr:1.48%~1.82%、Ni:1.38%~1.72%、Mo:0.22%~0.37%、Alt:0.018%~0.062%、B≤0.0006%、Cu≤0.30%、O≤0.0015%、N≤0.01%,余量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工艺流程为:电炉冶炼→LF炉精炼→VD炉精炼→连铸→加热→轧制退火。本发明采用连铸+连轧生产工艺,以及低温退火方式,使各项指标满足标准要求。
296 一种高制动盘用抗冷热疲劳锻及其热处理方法和生产方法 CN202310046192.9 2023-01-31 CN116043115B 2024-05-14 陈世杰; 胡芳忠; 汪开忠; 金国忠; 庄振; 陈恩鑫; 杨少朋; 杨志强; 周大元; 吴胜付
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制动盘用抗冷热疲劳锻及其热处理方法和生产方法,所述高铁制动盘用抗冷热疲劳锻钢含有:C、Si、Mn、Cr、Mo、Ni、Cu、Nb、W、Ti、V、Al、Zr、B元素,通过对各化学成分的含量、部分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式数值进行控制,得到了常温学性能为抗拉强度≥1250MPa、屈服强度≥1150MPa、A≥18%,Z≥65%,20℃KV2≥150J,700℃下抗拉强度≥640MPa,同时具有优异的冷热疲劳性能的时速400公里及以上的高铁制动盘用抗冷热疲劳锻钢,其经800℃~20℃冷热循环1000次后无裂纹产生。
297 一种低成本高扩孔性能980MPa级热锌双相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644418.7 2022-12-20 CN116043109B 2024-05-14 余灿生; 常智渊; 郑之旺; 吴伟; 王敏莉; 靳阳
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扩孔性能980MPa级热锌双相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成本高扩孔性能98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的组成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5%~0.12%,Si:0.15~0.40%,Mn:2.10%~2.50%,P≤0.018%,S≤0.009%,Als:0.010%~0.065%,N≤0.0065%,Cr:0.25%~0.65%,Nb:0.01~0.03%、Ti:0.005~0.035%,B:0.0010~0.0050%,其余元素是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极大的降低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并优化了产品结构。
298 一种用于合金材料加工的退火炉及其退火工艺 CN202211471155.4 2022-11-23 CN115927819B 2024-05-14 孙浩明
发明涉及退火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合金材料加工的退火炉及其退火工艺,解决了现有退火炉的使用性能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其包括炉座和退火炉主体,所述退火炉主体安装在炉座的顶部,退火炉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进出料口,两个进出料口的内部均安装有密封炉,退火炉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炉门调节机构,两个密封炉门的两端分别两个炉门调节机构连接,退火炉主体的顶部安装有调节动机构,调节动力机构均与两个炉门调节机构连接;本用于铝合金材料加工的退火炉具有双通道上下料操作口,能够在一次操作的过程中进行上料和下料,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退火炉加工的效率和速度,并且上料和下料操作简单便捷,稳定可靠。
299 一种减少超级双相不锈热轧裂纹的方法 CN202211683591.8 2022-12-27 CN115874017B 2024-05-14 郑立春; 娄健; 李花兵; 姜周华; 谷洁美; 李艳; 陈凯; 任泽斌
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超级双相不锈热轧裂纹的方法,涉及双相不锈钢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的含量、和稀土微合金化以及夹杂物细化技术,采用一火轧制成材便能够显著减少超级双相不锈钢热轧裂纹,提升其成材率,降低生产成本。
300 电池箔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铝箔 CN202211277788.1 2022-10-18 CN115710651B 2024-05-14 董少林; 饶竹贵; 滕春丰; 王云龙; 王萌瑶
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箔的制备方法及锂电池铝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原料配方采用熔炼和炉内精炼的方法制备铝熔体;步骤S2、对所述铝熔体进行在线精炼;步骤S3、对所述铝熔体进行铸轧,得到厚度为6.5‑7.5mm的铸轧坯料;步骤S4、对所述铸轧坯料进行冷轧得到箔轧坯料;步骤S5、对所述箔轧坯料进行箔轧;步骤S6、对所述箔轧铝箔进行分切,得到所述锂电池铝箔。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电池铝箔的厚度为0.010mm,抗拉强度≥190MPa,延伸率≥4.0%,合金因纯度高,轧制工艺合理,平均厚差控制在±3%内,成品针孔数量少于0.3个/㎡,可降低客户端辊压断带次数险,提高锂电池的导电率和容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