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41 一种组合加氢方法 CN201010196014.7 2010-06-07 CN102268292B 2014-02-26 赵建炜; 朱华兴; 张帆; 张光黎
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加氢方法,中高压加氢装置反应流出物在中高压加氢装置高压分离器中分离,高分油进入低压分离器,分离出高分气一部分进入循环氢压缩机作为循环氢返回中高压加氢装置反应器,分离出高分气的另一部分溶解在液固两相加氢原料,从而液固两相加氢装置可不设新氢压缩机,减少投资。
42 具有分隔壁塔分馏器的两段加氢操作 CN201180032778.5 2011-06-24 CN103370397A 2013-10-23 本杰明·S·尤曼斯基; 理查德·C·多尔蒂; 迈克尔·A·海斯; 威廉·E·刘易斯
发明涉及分隔壁塔,其在保持分开的产物品质的同时,允许分馏多种物流。可在单个分隔壁塔中加工来自于反应系统多段的流出物。所述分隔壁塔从每个分隔区域产生多种馏分,以及从共同区域产生至少一种输出物。至少一个反应段可有利地具有连续液相环境。
43 一种沸腾床加氢与固定床加氢的组合工艺 CN200910065260.6 2009-06-25 CN101591563B 2012-06-27 李立权; 程国良; 朱华兴; 曾茜; 赵颖; 朱红莉
发明公开了一种沸腾床加氢与固定床加氢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工艺包括至少一个三相沸腾床反应器和至少一个固定床反应器,原料油与氢气混合后进入三相沸腾床反应器,与加氢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反应,沸腾床反应器内压8~20MPa,温度350~550℃,氢油体积比500~1500,从三相沸腾床反应器出来的气相和液相产物分别进行处理。使用本发明工艺具有能量利用合理、工艺流程紧凑、高压设备少、操作灵活、产品质量好、氢气利用率高、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44 一种加氢裂化工艺的催化剂硫化方法 CN201010535643.8 2010-11-04 CN102465008A 2012-05-23 陈光; 高玉兰; 石友良; 吴子明; 樊宏飞; 孙士可
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工艺的催化剂硫化方法,包括:(1)正常运转的蜡油加氢处理装置或者渣油加氢处理装置;(2)加氢裂化工艺装置包括加氢裂化反应器,和可选择的加氢裂化预精制反应器;(3)调整稳定运转的蜡油加氢处理装置或者渣油加氢处理装置中循环氢脱硫化氢装置的脱硫率;(4)将蜡油加氢处理装置或者渣油加氢处理装置的循环氢脱硫化氢装置排出的含硫化氢气体,引入加氢裂化装置,对加氢裂化装置进行硫化操作;(5)按正常加氢裂化装置干法硫化条件进行硫化,直至结束。本发明方法可以提高硫化效率、减少硫化剂消耗。
45 用于由低价值给料来生产正链烷的系统和方法 CN200980154374.6 2009-11-12 CN102272266A 2011-12-07 E.王; A.苏布拉马尼安; K.V.沙; F.莫曼德
提供了用于生产正链烷的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加氢处理从热裂化的烃产物回收的油级分的至少一部分,来生产包含正链烷烃的加氢处理的煤油产物。该正链烷烃可以从该加氢处理的煤油产物中分离,来生产正链烷烃产物。
46 一种从岩油气藏制取液体燃料的方法 CN200910180777.X 2009-10-22 CN102041015A 2011-05-04 金军; 牛嘉玉; 王好平; 侯创业; 杨元一
一种从岩油气藏制取液体燃料的方法,将煤粉与重油混合、陈化,经热溶和分散后得到油煤浆,油煤浆经相分离,得到液体、溶胶相和凝胶相,其中溶胶相进行加氢裂解,而凝胶相则进行焦化。该方法只需简单地改造现有的炼厂设备,就可以得到合格的液体燃料,避免了煤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的复杂反应过程,而是在真正缓和的条件下实现了煤岩油气藏中油的开发或分离,投资成本和操作成本低,通过焦化处理煤-油共处理工艺中产生的残渣,既利于环境,同时又提高液体燃料的产率。
47 使含烯的原料脱硫的方法 CN200880119694.3 2008-11-18 CN101932676A 2010-12-29 T·冯特罗塔; F·乌尔内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施含烯且含氢的原料气体脱硫的方法和装置。使所述原料气体与另外的氢混合并分成至少两个原料流。将第一原料流分开地输入到反应器中,并冲击到第一催化剂床上,所述催化剂床含有处于合适的固定装置或栅板上的催化剂小球。在那里所述原料流通过氢化反应而生热。在第一催化剂床下游导入另外的原料气体,由此反应气体冷却,并由此可将其引导通过第二催化剂床。在第二催化剂床下游存在另外的催化剂床和另外的原料气体输送装置。催化剂床在反应器中可以以任意数量、种类和形式安装。通过这种反应进程获得含有成品气体,其基本上仅仅还含有作为硫化合物的硫化氢
48 制备合成燃料润滑剂的方法 CN200580008735.8 2005-01-18 CN1938402B 2010-12-01 R·弗里尔克斯; P·Z·哈夫利克; N·詹纳舒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高苛刻度加氢裂化器之前使用低苛刻度加氢裂化器以将基于石油和合成进料加工成馏出燃料和高品质润滑剂基础油的方法。通过使所述构造与所需产品方案紧密匹配,该方法使得高苛刻度加氢裂化器要求的尺寸和条件最小化。
49 将费托法的原料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裂化来制备中间馏出物的方法 CN200480008241.5 2004-01-16 CN100371421C 2008-02-27 E·伯纳兹; P·厄津
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加氢裂化/加氢异构化催化剂由通过费托合成产生的链烷原料制备中间馏出物的方法,所述催化剂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元素周期表第VIII族的贵金属的加氢/脱元素、含有高于5重量%且低于或等于95重量%的量的二氧化(SiO2)的二氧化硅-氧化基非沸石载体;该催化剂平均孔径为20-140,通过孔隙度测定法测定;总孔体积为0.1ml/g-0.6ml/g,通过水银孔隙度测定法测定;总孔体积为0.1ml/g-0.6ml/g,通过氮气孔隙度测定法测定;BET比表面为100-550m2/g;直径高于140的孔中所含孔体积小于0.1ml/g,通过水银孔隙度测定法测定;直径高于160的孔中所含孔体积小于0.1ml/g,通过水银孔隙度测定法测定;直径高于200的孔中所含孔体积小于0.1ml/g,通过水银孔隙度测定法测定;直径高于500的孔中所含孔体积小于0.01ml/g,通过水银孔隙度测定法测定;和X-射线衍射图,所述衍射图至少包含至少一种选自α、ρ、χ、η、γ、κ、θ和δ氧化铝的过渡型氧化铝的主要谱线特征。
50 一种汽油改质方法 CN200410102817.6 2004-12-28 CN100357403C 2007-12-26 李明丰; 褚阳; 夏国富; 聂红; 石亚华; 李大东
一种汽油改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烯异构化工艺条件下,将汽油馏分油与一种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接触;b)在加氢精制工艺条件下,将烯烃骨架异构化反应区的反应流出物与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接触;c)在缓和加氢裂化工艺条件下,将加氢精制反应区的反应流出物与辛烷值恢复催化剂接触,其中,所述骨架异构化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具有十二元环孔道的分子筛。利用本发明方法对汽油馏分油进行改质,产品汽油的收率高、辛烷值损失小。
51 转化方法 CN200580042079.3 2005-11-17 CN101072850A 2007-11-14 T·N·卡尔奈斯
一种将包含轻循环油和真空瓦斯油的原料(1)转化产生石脑油沸程和硫浓度降低且沸程更高的烃流。
52 由费-托合成产品制备基础油的方法 CN200480007299.8 2004-07-02 CN1761734A 2006-04-19 N·J·亚当斯; M·克拉姆温克尔; J·L·M·迪里克斯
由费-托合成产品制备基础油的方法,包括:(a)将费-托合成产品分离成沸点为中间馏分油范围和更低的馏分(i),重尾馏分(iii),和沸点介于馏分(i)和馏分(iii)之间的中间基础油前体馏分(ii);(b)使基础油前体馏分(ii)经历催化加氢异构化和催化脱蜡工艺,以产生一个或多个基础油等级;(c)使重尾馏分(iii)经历转化步骤,以产生沸点低于重尾馏分(iii)的馏分(iv);和(d)使馏分(iv)的高沸点馏分(v)经历催化加氢异构化和催化脱蜡工艺,以产生一个或多个基础油等级。
53 类原料的加氢处理 CN03807815.5 2003-04-07 CN1646665A 2005-07-27 马里厄斯·瓦尔坎浦; 迟中明; 许贝特斯·阿德里亚努斯·堆因达姆
发明涉及含有硫和/或氮污染物的类原料的加氢处理方法,此方法包括在至少一种负载于第一酸性载体上的第一组VIII族金属催化剂存在下,烃类原料与氢气进行第一次接触反应,然后在至少一种负载于酸性较弱载体上的第二组VIII族金属催化剂存在下,烃类原料与氢气进行第二次接触反应。
54 一种能使含的含气体加氢饱和及脱硫的方法和催化剂及应用 CN00130094.6 2000-10-27 CN1163574C 2004-08-25 沈炳龙; 臧奇峰; 彭成华; 周立娟; 张鹏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气的含气体加氢饱和及脱硫方法和催化剂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包括含镍、钼、钴活性成分的催化剂组分A和含钴、钼活性成分的催化剂组分B,并且A、B在气体加氢饱和及脱硫工艺过程中串联使用。本发明使催化剂的每种活性组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低温活性好,烯烃加氢饱和及有机硫转化催化功能综合优势突出,特别是有优良的抗氧性能。为以炼厂气为原料的制氢、制合成的生产工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55 一种重、渣油加工组合工艺 CN00123129.4 2000-10-26 CN1162518C 2004-08-18 胡长禄; 韩保平; 方维平; 刘纪端; 韩照明; 彭派
发明公开了一种重、渣油加工组合工艺,将渣油加氢、催化裂化、焦化等工艺进行了有机的组合,不但使目前的渣油固定床加氢装置处理原料油灵活,而且还增大了原料油处理量和/或相应降低了装置操作苛刻度,同时也提高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处理能和装置的总液体收率,降低了焦炭和裂化气产率。最终不但实现了渣油原料的高轻质化率,并且还得到杂质含量低的石油焦,实现了石油资源的合理利用。
56 串联加氢精制凡士林的方法及其设备 CN01118208.3 2001-05-22 CN1386827A 2002-12-25 杜津恩; 柴朝辉; 张云清
发明涉及一种并串联加氢精制凡士林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其包括前段加氢脱硫、脱氮、脱反应过程和后段芳饱和反应过程,所述的前段反应过程是在一对并联或串联的反应器中完成,后段反应过程是在与前述反应器串联的第三反应器中完成。其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提高设备利用率,更有利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具有节省设备投资,操作更灵活简化,原料适应范围广,收率高,成本低,产量高的优点。
57 一种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及重整原料生产方法 CN202111260971.6 2021-10-28 CN116037002A 2023-05-02 张瀚; 陈光; 李扬; 代萌; 周嘉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及重整原料生产方法。所述的固定床加氢反应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加氢一区、闪蒸区、加氢二区和加氢三区。重整原料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自闪蒸区进入,经闪蒸后得到气相馏分和液相馏分,气相馏分进入加氢一区与进行加氢反应,气相反应产物由反应器顶部排出,经冷凝循环回加氢二区,与闪蒸得到的液相馏分混合,发生捕和脱烯脱硫、脱氮反应;加氢二区流出物向下流动与进入的氢气进一步混合溶解,进入加氢三区进行液相加氢反应,加氢反应产物作为重整原料由底部流出。本方法以劣质、重质石脑油为原料,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并匹配适宜的催化剂,可以满足催化重整过程对原料的要求,延长装置运转周期。
58 一种沸腾床和固定床耦合的加氢装置及加氢方法 CN202211190879.1 2022-09-28 CN115404100A 2022-11-29 苏盘龙; 王荣华; 郭凯; 刘宏敏; 沈立明
发明涉及加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沸腾床和固定床耦合的加氢装置及加氢方法,原料油和氢气经下降管送至上行反应区底部,完成预反应,然后分离为气液两相,重油经降压降压后送至重油精馏塔,被分离为不凝气、半成品和尾油,半成品加压后经半成品入口进入下行反应区顶部,与连通管来的气相一起向下穿过固定床催化剂床层,完成反应,反应产物自主产物出口排出,降温后在冷高压分离器分离为气、油、三相,油相送至产品精馏塔,得到生物轻油、生物柴油和气体。本发明的加氢装置和加氢方法解决了固定床催化剂床层容易结焦堵塞、固定床催化剂容易粉化、常规沸腾床对原料加氢脱和脱杂不彻底以及常规沸腾床与固定床组合投资大的问题。
59 船用燃料油的制备方法 CN202011374159.1 2020-11-30 CN114574239A 2022-06-03 倪术荣; 王锐; 吴显军; 徐伟池; 王刚; 马守涛; 夏恩冬; 靳丽丽; 张全国; 胡长禄; 张浩; 张铁珍; 郭淑芝; 郭立艳; 梁宇; 王紫东; 姜维; 李凤铉
发明涉及一种船用燃料油的制备方法,采用劣质重油加氢裂化、液相加氢处理组合工艺;原料油与浆态床加氢裂化催化剂混合后,和氢气一起经过所述R1、R2进行加氢裂化,产物进入气液分离器S1进行气液分离,其中,所得气体循环回压缩机与新氢混合再次进入所述R1、R2;所得液体产物一部分作为循环油与新鲜原料混合后进入所述R1、R2,另一部分进入所述R3和/或R4,进行脱金属反应以及油浆中催化剂粉末的脱除,产物进入所述R5,进行进一步的脱硫脱氮,随后所得产物进入高分进行气液分离,所得液体进入分馏塔进行分馏得到气体、石脑油、柴油、船用燃料油
60 一种提高加氢裂化装置运行安全性的方法 CN201811264052.4 2018-10-29 CN111100689B 2022-04-05 王仲义; 崔哲; 曹正凯; 唐兆吉; 彭冲
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加氢裂化装置运行安全性的方法,所述加氢裂化至少含有两个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当第一加氢裂化催化剂床层中加氢裂化催化剂中的氮重量百分含量为0.15~0.4%时,降温至200~340℃切换氮含量为300~500ppm的加氢裂化进料油,当加氢裂化流出物中的氮含量恒定为50~80ppm时切换氮含量小于30ppm的加氢精制油,同时调整加氢裂化段的反应温度使<360℃的轻油质量收率最终恒定为45~50%,恒定总时间为24~48小时,而后调整至加氢裂化反应条件进行加氢裂化反应。该方法解决了频繁开停工造成的部分加氢裂化催化剂活性受损,从而影响反应器内不同催化剂床层间反应温度不匹配的问题。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