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81 一种生产优质低凝点柴油的加氢方法 CN201210130670.6 2012-04-29 CN103374398A 2013-10-30 刘涛; 韩照明; 孙士可; 李宝忠; 赵玉琢; 方向晨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优质低凝点柴油的加氢方法。首先在加氢的条件下,生物油脂与循环氢混合通过加氢处理反应区,加氢处理生成物流分离得到的气体循环使用,分离得到的液体与柴油原料油及循环氢混合通过加氢精制反应区,然后进入至少包含加氢异构性能催化剂的加氢改质反应区,加氢改质生成物流分离得到的液体继续分馏得到石脑油和低凝点柴油产品,在反应状态下,加氢处理反应区使用的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组分均为硫化态的W、Mo、Ni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生物油脂作为燃料油时的贮存安定性,还可以直接生产优质低凝点清洁柴油。
182 生产低凝点柴油的加氢组合方法 CN201210130668.9 2012-04-29 CN103374397A 2013-10-30 刘涛; 吴锐; 李宝忠; 韩照明; 刘继华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低凝点柴油的加氢组合方法。首先在加氢的条件下,生物油脂与循环氢混合通过加氢处理反应区,柴油原料油与循环氢混合通过加氢精制反应区,加氢处理生成物流分离得到的液体与加氢精制生产物分离得到的液体混合后进入至少包含加氢异构性能催化剂的加氢改质反应区,加氢改质生成物流分离得到的液体继续分馏得到石脑油和优质低凝点柴油产品,在反应状态下,加氢处理反应区使用的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组分均为还原态的W、Mo、Ni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生物油脂作为燃料油时的贮存安定性,还可以直接生产优质低凝点清洁柴油。
183 一种生产低凝点柴油的加氢组合方法 CN201210130667.4 2012-04-29 CN103374396A 2013-10-30 刘涛; 韩照明; 张学辉; 蒋立敬; 李宝忠; 曾榕辉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低凝点柴油的加氢组合方法。首先在加氢的条件下,生物油脂与循环氢混合通过加氢处理反应区,柴油原料油与循环氢混合通过加氢精制反应区,加氢处理生成物流分离得到的液体与加氢精制生产物分离得到的液体混合后进入至少包含加氢异构性能催化剂的加氢改质反应区,加氢改质生成物流分离得到的液体继续分馏得到石脑油和优质低凝点柴油产品,在反应状态下,加氢处理反应区使用的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组分均为还原态的W、Mo、Ni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生物油脂作为燃料油时的贮存安定性,还可以直接生产优质低凝点清洁柴油。
184 一种液相产物循环加氢生产清洁油品的方法 CN201310151276.5 2013-04-27 CN103224809A 2013-07-31 张景成; 南军; 于海斌; 耿姗; 张玉婷; 史玉琳; 曲晓龙; 刘红光; 刘敬利; 杨建国
发明公开了一种液相产物循环加氢生产清洁油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加氢反应的部分液相产物循环并与新鲜原料、氢气混合,经换热后进入预处理反应器进行氢气溶解饱和、烯加氢反应和脱硫、氮、残炭、金属和胶质处理,形成含有饱和溶解氢的液相混合物料;将得到的液相混合物料分段进入加氢主反应器内进行加氢反应,加氢主反应器底部得到的液相产物分为两路物流,一路进行循环与原料油、氢气混合,另一路从加氢主反应器排出进入后续分离装置。本发明方法采用的预处理反应器具有溶解氢气和原料脱杂质等功能,且保证进入加氢主反应器的物料为液相,可有效减缓加氢催化剂的失活速率,提高加氢反应效率、催化剂寿命和原料适应性。
185 生产超低硫柴油的加氢处理组合工艺方法 CN200910012500.6 2009-07-09 CN101942327B 2013-05-01 李扬; 方向晨; 刘继华; 刘建平; 牛世坤; 牟克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超低硫柴油的加氢处理组合工艺方法,反应部分包括气相循环加氢单元及液相循环加氢单元。其中,液相循环加氢单元根据工艺条件,确定混入进料中的氢气量,氢气量高于反应耗氢量,并控制为恒定量,通过控制反应器排气量(和排液量)来控制反应器中的液体量和压;气相循环加氢单元为常规的滴流床反应,氢气在催化剂床层循环,用量为化学氢耗的10倍以上,消耗的氢气从气相中补充。本发明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投资和操作费用下生产超低硫柴油。
186 利用β沸石选择性的氢化裂化的方法 CN200780049417.5 2007-01-12 CN101578353B 2013-01-16 L·王
在氢化裂化方法中通过使用包含β沸石的催化剂提高了中间蒸馏产物的产率。在实施方案中,β沸石并不进行热处理的或在相对低的温度下水热处理。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催化剂包含相对少量的β沸石。
187 一种加氢裂化工艺开工硫化方法 CN201010509171.9 2010-10-13 CN102443427A 2012-05-09 陈光; 杜艳泽; 高玉兰; 徐黎明; 李崇慧
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裂化工艺开工硫化方法:加氢裂化工艺采用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和加氢裂化催化剂,其中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为第二类活性中心加氢催化剂,硫化开工方法采用先湿法硫化后干法硫化的过程,在硫化温度达到170℃~260℃进行将湿法硫化切换为干法硫化。本发明开工硫化方法可以同时保证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和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活性,同时提高开工硫化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适宜使用第二类活性中心加氢催化剂的加氢裂化工艺的开工硫化过程。
188 转化方法 CN200580042079.3 2005-11-17 CN101072850B 2011-06-08 T·N·卡尔奈斯
一种将包含轻循环油和真空瓦斯油的原料(1)转化产生石脑油沸程和硫浓度降低且沸程更高的烃流。
189 生产超低硫柴油的加氢处理组合工艺方法 CN200910012500.6 2009-07-09 CN101942327A 2011-01-12 李扬; 方向晨; 刘继华; 刘建平; 牛世坤; 牟克云
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超低硫柴油的加氢处理组合工艺方法,反应部分包括气相循环加氢单元及液相循环加氢单元。其中,液相循环加氢单元根据工艺条件,确定混入进料中的氢气量,氢气量高于反应耗氢量,并控制为恒定量,通过控制反应器排气量(和排液量)来控制反应器中的液体量和压;气相循环加氢单元为常规的滴流床反应,氢气在催化剂床层循环,用量为化学氢耗的10倍以上,消耗的氢气从气相中补充。本发明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投资和操作费用下生产超低硫柴油。
190 一种从重质生产低烯烃和单环芳烃的方法 CN200810240114.8 2008-12-18 CN101747935A 2010-06-23 牛传峰; 高永灿; 刘涛; 戴立顺; 邵志才; 杨清河; 胡大为; 聂红
一种从重质生产低烯烃和单环芳烃的方法,该方法以蜡油和渣油为原料通过加氢来生产合格的催化裂解原料,同时催化裂解副产的轻循环油和重循环油返回至催化裂解原料加氢单元,和催化裂解原料一起加氢后再作为催化裂解原料,生产低碳烯烃和单环芳烃。本发明在加氢第二反应区前引入渣油,拓宽了催化裂解原料来源,增加低价值渣油的加工量,同时解决了催化裂解单元热量平衡问题;将催化裂解轻重循环油引入到加氢单元加氢后再作为催化裂解原料,可增加催化裂解单元的高价值产品收率,同时延缓了加氢催化剂的失活。
191 生产原油产品的系统和方法 CN200480037846.7 2004-12-16 CN1894378B 2010-04-28 史坦利·内米克·米拉姆; 史考特·李·威灵顿
原油原料与一种或多种催化剂的接触生产出包括原油产品的总产品。原油原料具有至少0.2克残渣/克原油原料的残渣含量。该原油产品在25℃和0.101MPa下是液体混合物。相对于原油原料的相应性能,原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性能可以改变至少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原油原料与一种或多种催化剂的接触过程中产生出气体。
192 一种沸腾床加氢与固定床加氢的组合工艺 CN200910065260.6 2009-06-25 CN101591563A 2009-12-02 李立权; 程国良; 朱华兴; 曾茜; 赵颖; 朱红莉
发明公开了一种沸腾床加氢与固定床加氢的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工艺包括至少一个三相沸腾床反应器和至少一个固定床反应器,原料油与氢气混合后进入三相沸腾床反应器,与加氢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反应,沸腾床反应器内压8~20MPa,温度350~550℃,氢油体积比500~1500,从三相沸腾床反应器出来的气相和液相产物分别进行处理。使用本发明工艺具有能量利用合理、工艺流程紧凑、高压设备少、操作灵活、产品质量好、氢气利用率高、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193 利用β沸石选择性的氢化裂化的方法 CN200780049417.5 2007-01-12 CN101578353A 2009-11-11 L·王
在氢化裂化方法中通过使用包含β沸石的催化剂提高了中间蒸馏产物的产率。在实施方案中,β沸石并不进行热处理的或在相对低的温度下水热处理。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催化剂包含相对少量的β沸石。
194 一种汽油脱硫降烯的方法 CN200410096319.5 2004-11-30 CN100523143C 2009-08-05 习远兵; 胡云剑; 屈锦华; 戴立顺; 李明丰; 石亚华; 聂红; 卫剑
一种汽油脱硫降烯的方法,汽油原料、氢气与加氢异构催化剂接触,进行加氢脱硫、烯烃饱和、烯烃异构、烯烃裂化反应,反应流出物与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接触,分离加氢脱硫生成油得到轻烃和汽油馏分,富氢气体循环使用。该方法生产出硫、烯烃含量均满足国标GB17930-1999的优质汽油,同时保证汽油的辛烷值损失最小。
195 一种加氢吸附脱硫和加氢脱芳串联反应工艺 CN200910073684.7 2009-01-19 CN101475836A 2009-07-08 李学宽; 吕占军; 杜明仙; 唐明兴; 周立公
一种加氢吸附脱硫和加氢脱芳串联反应工艺是加氢吸附催化剂和加氢脱除芳烃催化剂直接串联装填,原料先通过加氢吸附催化剂在加氢吸附条件下进行脱除硫化物之后,再经过加氢脱除芳烃催化剂在加氢脱除芳烃条件下进行脱除芳烃。本发明具有第一个反应器中不产生硫化氢,而且产物中硫化物含量更低,起到了延长了第二个加氢脱除芳烃催化剂的使用周期,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减少的设备,节省了投资的优点。
196 类原料的加氢处理 CN03807815.5 2003-04-07 CN100506952C 2009-07-01 马里厄斯·瓦尔坎浦; 迟中明; 许贝特斯·阿德里亚努斯·堆因达姆
发明涉及含有硫和/或氮污染物的类原料的加氢处理方法,此方法包括在至少一种负载于第一酸性载体上的第一组VIII族金属催化剂存在下,烃类原料与氢气进行第一次接触反应,然后在至少一种负载于酸性较弱载体上的第二组VIII族金属催化剂存在下,烃类原料与氢气进行第二次接触反应。
197 由费-托合成产品制备基础油的方法 CN200480007299.8 2004-07-02 CN100439475C 2008-12-03 N·J·亚当斯; M·克拉姆温克尔; J·L·M·迪里克斯
由费-托合成产品制备基础油的方法,包括:(a)将费-托合成产品分离成沸点为中间馏分油范围和更低的馏分(i),重尾馏分(iii),和沸点介于馏分(i)和馏分(iii)之间的中间基础油前体馏分(ii);(b)使基础油前体馏分(ii)经历催化加氢异构化和催化脱蜡工艺,以产生一个或多个基础油等级;(c)使重尾馏分(iii)经历转化步骤,以产生沸点低于重尾馏分(iii)的馏分(iv);和(d)使馏分(iv)的高沸点馏分(v)经历催化加氢异构化和催化脱蜡工艺,以产生一个或多个基础油等级。
198 制备基油的方法 CN200580041217.6 2005-11-18 CN101068907A 2007-11-07 J·L·M·迪耶里克斯; A·霍伊克; L·P·库埃
通过实施如下步骤优化由费-托衍生原料得到的基油的产率的方法:(a)对部分费-托衍生原料实施加氢转化/加氢异构化步骤;(b)以比步骤(a)中的转化率更高的转化率对另一部分费-托原料实施加氢转化/加氢异构化步骤;和(c)通过精馏将沸点在基油范围内的馏分从步骤(a)和(b)中得到的两种反应产品中分离出来,并对所述馏分实施倾点降低步骤。
199 一种柴油深度脱硫和脱芳工艺 CN03133543.8 2003-05-31 CN1313574C 2007-05-02 韩保平; 李士才; 方向晨; 曾榕辉
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深度脱硫和脱芳的工艺,将常规并流加氢精制反应器与深度加氢脱硫和脱芳烃反应器有机结合起来,原料油首先通过常规加氢精制反应器,反应后的液相物料和新氢混合从深度加氢脱硫、脱芳烃反应器顶部进入反应器,进行气液并流加氢反应,反应后物料在气液分离区内分离,气相排出并进入常规加氢精制反应器,液相向下流动与从反应器底部引入的新氢逆流接触,精制产物最终从反应器底部排出。本发明工艺解决了现有工艺中深度加氢脱硫和脱芳烃反应系统中硫化氢等杂质对芳烃饱和反应的影响,充分利用了系统新氢资源,提高了系统的反应活性。另外本发明工艺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提高了不同原料油的适用性,特别是提高了逆流加氢反应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
200 制备合成燃料润滑剂的方法 CN200580008735.8 2005-01-18 CN1938402A 2007-03-28 R·弗里尔克斯; P·Z·哈夫利克; N·詹纳舒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高苛刻度加氢裂化器之前使用低苛刻度加氢裂化器以将基于石油和合成进料加工成馏出燃料和高品质润滑剂基础油的方法。通过使所述构造与所需产品方案紧密匹配,该方法使得高苛刻度加氢裂化器要求的尺寸和条件最小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