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具有分隔壁塔分馏器的两段加氢操作 CN201180032778.5 2011-06-24 CN103370397B 2016-08-03 本杰明·S·尤曼斯基; 理查德·C·多尔蒂; 迈克尔·A·海斯; 威廉·E·刘易斯
发明涉及分隔壁塔,其在保持分开的产物品质的同时,允许分馏多种物流。可在单个分隔壁塔中加工来自于反应系统多段的流出物。所述分隔壁塔从每个分隔区域产生多种馏分,以及从共同区域产生至少一种输出物。至少一个反应段可有利地具有连续液相环境。
22 一种高芳高压气提分离后组合加氢改质方法 CN201511032096.0 2015-12-30 CN105647576A 2016-06-08 何巨堂; 何艺帆
发明涉及一种高芳高压气提分离后组合加氢改质方法,可用于中低温焦油原料烃BF的加氢改质过程,在高压气提分离过程S1,原料烃BF与气提氢气接触分离为气体S1V和液体S1L;物流S1L进入第一加氢反应过程R10得到第一加氢反应流出物R10P,基于R10P的物流与基于S1V或基于S1V的第二加氢反应过程R20的反应流出物R20P的物流,在第三加氢提质反应过程R30进行联合加氢改质,与常规的原料烃BF经过常压和或减压分馏后分离为轻馏分、重馏分然后分别加压进入联合加氢改质过程相比,因省去常减压分馏步骤,具有降低投资、节省能耗、简化操作的优点。
23 生产优质低凝点柴油的加氢组合方法 CN201210130671.0 2012-04-29 CN103374399B 2016-04-27 刘涛; 李宝忠; 李扬; 徐前康; 关明华
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优质低凝点柴油的加氢组合方法。首先在加氢的条件下,生物油脂与循环氢混合通过加氢处理反应区,柴油原料油与循环氢混合通过加氢精制反应区,加氢处理生成物流分离得到的液体与加氢精制生产物分离得到的液体混合后进入至少包含加氢异构性能催化剂的加氢改质反应区,加氢改质生成物流分离得到的液体继续分馏得到石脑油和优质低凝点柴油产品,在反应状态下,加氢处理反应区使用的加氢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组分均为硫化态的W、Mo、Ni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生物油脂作为燃料油时的贮存安定性,还可以直接生产优质低凝点清洁柴油。
24 用于将原油化成具有改进的效率的石化品的方法和设施 CN201480034219.1 2014-06-30 CN105473690A 2016-04-06 A·M·沃德; R·纳拉亚纳斯瓦米; A·J·M·奥普因斯; V·拉杰高波兰; E·J·M·斯加莱肯斯; R·瓦莱克派莱兹
发明涉及一种将原油化成石化产品的整合方法,其包括原油蒸馏、加氢裂化和烯合成,该方法包括使加氢裂化器进料进行加氢裂化以生产LPG和BTX,和使该方法中生产的LPG进行烯烃合成。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原油转化成石化产品的处理设施,其包括:原油蒸馏单元,其包括用于原油的入口和用于石脑油、油和粗柴油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至少一个出口;加氢裂化器,其包括用于加氢裂化器进料的入口,用于LPG的出口和用于BTX的出口;和用于烯烃合成的单元,其包括用于该整合的石化处理设施生产的LPG的入口和用于烯烃的出口。用于本发明的方法和处理设施的加氢裂化器进料包含通过该方法中的原油蒸馏生产的石脑油、煤油和粗柴油中的一种或多种;和该方法中生产的炼制单元来源的轻质馏分和/或炼制单元来源的中间馏分。本发明的方法和处理设施具有以燃料生产为代价的增加的石化产品生产,和在原油转化成石化产品方面的改进的效率。
25 包括至少一个逐渐转换步骤的使用可转换反应器氢化处理重质原料的方法 CN201180064673.8 2011-12-20 CN103298915B 2016-03-23 F.巴泽-巴希; M.迪涅; J.韦斯特拉特; N.马沙尔; C.普兰
发明涉及使用可转换固定床保护区域系统氢化处理重质馏分的方法,各保护区域包含至少一个催化剂床,所述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在该步骤期间供应至与原料接触的第一保护区域的原料流部分地,优选逐渐地,向下游的下一个保护区域转移。
26 一种两相加氢反应器及两相加氢方法 CN201210432680.5 2012-11-03 CN103789006B 2016-01-06 王喜彬; 郭蓉; 曾榕辉; 蒋立敬
发明提供一种两相加氢反应器及两相加氢方法,气液分配器上方与液相收集盘、降液通道所围成的空间为气相室,氢气由反应器外引入气相室,反应器上部的液相由液相收集盘收集,通过降液通道流入气液分配盘上,气相与液相经过气液分配器激烈混合传质,使氢气可以很好地溶解在液相中,气液物料通过气液分配盘后,气液分离,溶解了氢气的液相向下进入催化剂床层进行加氢反应,气相在气液分配盘下方汇集引出反应器。本发明加氢反应器和两相加氢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两相加氢反应效果。
27 制造混合原油燃料的方法和装置 CN201480012845.0 2014-01-06 CN105189711A 2015-12-23 罗伯特·米勒; 德尔马·古恩泰; 里克·吕泰巴克; 杰夫·尼克斯
提供了一种用于创建具有优于原始特性的混合原油和混合原油馏分的简化过程。该过程独特地以泡腾湍流方式在低温和低压下将原油或原油馏分与气体结合而不需要催化剂的进一步帮助。该过程将大型链状分裂成较小的链状烃,分子地将来自气体的、氢和/或烃分子与原油或原油馏分的烃分子结合并进入烃分子,并分离污染物和杂质。
28 通过烯份额的调节为含烯烃原料脱硫的方法 CN201080031139.2 2010-07-07 CN102471703B 2015-12-16 T·冯特罗塔; F·乌尔内
发明涉及实施对含烯和含氢的输入流脱硫的方法与设备。输入流能够进一步与氢气混合并且被至少分为两个输入流。第一输入流被分别引入反应器,并且遇到第一催化剂床,该催化剂床在合适的支持装置或格子形栅板上包含有催化剂颗粒。输入流在此处通过加氢反应加热。在第一催化剂床下游导入另外的输入流,由此冷却反应气体,并且能够将反应气体引导通过第二催化剂床。其他的催化剂床和其他的输入流输送设备能够位于第二催化剂床下游。催化剂床能够以任意数量、形式和形状安装在反应器中。通过反应的进行将得到产物气体,该产物气体实际上仅含有硫化氢作为含硫化合物。催化剂床和气流的温度将通过输入流中的烯烃份额进行调节。烯烃在输入流中的份额越高,气流通过在下游催化剂床中加氢反应的加热就越剧烈。
29 二次加氢强化柴油降凝的组合反应装置 CN201510145969.2 2015-03-31 CN105013405A 2015-11-04 延廷军; 陈治强; 延芳; 王永和; 张宏强; 王洪臣
发明公开一种二次加氢强化柴油降凝的组合反应装置,其包括第一反塔、第二反应塔、进料口、出料口、总出料口串联管线、上反应床、下反应床、催化剂RN-32V、精制剂RDW-1、冷氢、出料和串联阀,其特征是通过并联设置,串联应用的第一反应塔和第二反应塔分别二次加氢和两次催化裂解,强化柴油裂解降凝,实现任意可控的生产大范围,高标号柴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应用技术成熟,反应过程和程度易控,成本低廉,降凝效果显著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30 一种加氢裂化方法 CN201310523055.6 2013-10-29 CN104560156A 2015-04-29 赵广乐; 董建伟; 蒋东红; 董松涛; 赵阳; 陈元君; 张乐; 胡志海
一种加氢裂化方法,高氮原料油与富氢气体混合后经加热进入第一反应区,发生加氢精制反应和加氢裂化反应,反应物流经冷却、油气分离后,经分馏得轻石脑油、重石脑油和尾油馏分,其中尾油馏分经增压后与循环氢混合进入第二反应区进行加氢裂化反应,本发明第一反应区与第二反应区所采用的加氢裂化催化剂不同。本发明可在高空速、低苛刻度条件下将难转化的尾油馏分全部转化为石脑油馏分,采用本发明提高的方法,减少了干气、液化气以及轻石脑油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产率,提高了重石脑油的选择性。
31 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的硫化工艺 CN201410501513.0 2014-09-27 CN104403685A 2015-03-11 孔德林; 顾宝忠; 杨晓丽; 刘涛
发明的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的硫化工艺,采用三台反应器,在现有工艺中两台反应器基础上增加了选择性加氢反应器作为第一反应器,用于脱除二烯,仅在只有一台加热炉的情况下,其硫化工艺为先将第三反应器进行硫化,然后再将第一和第二反应器连续硫化,缩短硫化流程,节省硫化剂和氢的损耗,反应器内催化剂床层硫化温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硫化效果明显增强,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保证了该装置的脱硫效果。
32 用于由低价值给料来生产正链烷的系统和方法 CN200980154374.6 2009-11-12 CN102272266B 2015-02-11 E.王; A.苏布拉马尼安; K.V.沙; F.莫曼德
提供了用于生产正链烷的系统和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加氢处理从热裂化的烃产物回收的油级分的至少一部分,来生产包含正链烷烃的加氢处理的煤油产物。该正链烷烃可以从该加氢处理的煤油产物中分离,来生产正链烷烃产物。
33 具有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的分离方法 CN201380025913.2 2013-04-23 CN104302735A 2015-01-21 D·A·艾岑加; M·范维斯; P·C·斯塔西
描述了具有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的分离方法。该方法消除不理想的夹带,同时容许增强的仅净液体汽提。改良的增强的热分离器系统将热分离器与热汽提塔结合。
34 使用沸石SSZ-32x生产基础油的催化方法和系统 CN201180005215.7 2011-06-24 CN102695781B 2014-08-20 K·克里什纳; 雷光韬
提供了将原料进行脱蜡以形成润滑剂基础油的方法和催化剂体系。本发明的分层催化剂体系可以包含设置在第二加氢异构化脱蜡催化剂上游的第一加氢异构化脱蜡催化剂。第一和第二加氢异构化脱蜡催化剂各自可以对正链烷烃的异构化呈选择性。第一加氢异构化催化剂可以比第二加氢异构化脱蜡催化剂对正链烷烃异构化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平。第一和第二加氢脱蜡催化剂中至少一种包含小晶粒沸石SSZ-32x。
35 芳族抽提流的加氢处理 CN201280045307.2 2012-07-27 CN103827265A 2014-05-28 O·R·考瑟格卢
通过首先对整个物料施以抽提区以分离含有显著量的芳族难降解位阻含硫化合物的富芳族馏分和含有显著量的不稳定含硫化合物的贫芳族馏分,由此将含有不需要的有机硫化合物的进料深度脱硫以生产具有低硫平,即15ppmw或更少的硫的烃产品。该富芳族馏分与异构化催化剂接触,并且将异构化的富芳族馏分和贫芳族馏分合并,并与加氢处理催化剂在加氢脱硫反应器中接触以便将有机硫化合物的量降低至超低水平,所述加氢脱硫反应器在温和条件下运行。
36 一种组合馏分油加氢处理方法 CN201210432672.0 2012-11-03 CN103789016A 2014-05-14 王喜彬; 郭蓉; 曾榕辉; 蒋立敬
发明提供一种组合馏分油加氢处理方法。较难脱除杂质的中间馏分油采用传统的中高压加氢工艺加工,生成物料与两相加氢原料一同进入热高压分离器,新鲜氢气从热高压分离器底部补入,热高压分离器顶部分离出气相进入冷高压分离器,热高压分离器流出的混合液相物料直接进入两相加氢反应器进行反应。冷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相作为循环氢,冷高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液相进入分馏系统。本发明将传统加氢工艺和两相加氢工艺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各自的优点,加工不同原料,获得了综合加工效果。?
37 一种两相加氢反应器中的溶氢方法 CN201210432668.4 2012-11-03 CN103789005A 2014-05-14 王喜彬; 郭蓉; 曾榕辉; 蒋立敬
发明提供一种两相加氢反应器的溶氢方法,可以在催化剂床层间实现氢气溶解,促进加氢反应。在至少一个催化剂床层上部设置溶氢设备,溶氢设备包括液相收集盘、气相循环通道和气相隔离盘,液相收集盘设置在气相隔离盘的上部,液相收集盘上设置至少一个文丘里型喷嘴。本发明液相物料均匀分布到各文丘里型喷嘴中,喷射出高速液流,高速液流流出扩大段时产生负压,将气相室中气相吸入。在液流所形成的强烈的湍流场中,气相被分割成大量而稳定的微气泡,从而实现气液传质,氢气溶解在油中。
38 一种航空油液相加氢精制方法 CN201210357221.5 2012-09-21 CN103666546A 2014-03-26 李华; 刘建平; 佘喜春; 贺晓军; 李庆华; 陈庆岭; 江磊; 曾志煜; 刘呈立; 杨清贫
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油液相加氢精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氢气注入航空煤油中,并在液相加氢精制条件下,在加氢反应器中与具有催化加氢作用的催化剂接触,其中,通过平均孔径为纳米尺寸的通孔将氢气注入所述航空煤油中。根据本发明的航空煤油加氢精制方法,将氢气通过平均孔径为纳米尺寸的通孔注入航空煤油中,即使不借助于稀释剂或循环油,也能够将氢气高度分散并快速溶解在航空煤油中。并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航空煤油进行加氢精制能够获得良好的加氢精制效果,得到的精制油中,硫醇硫含量能够小于10μg/g。
39 一种柴油加氢精制方法 CN201210357165.5 2012-09-21 CN103666545A 2014-03-26 李华; 刘建平; 佘喜春; 贺晓军; 李庆华; 陈庆岭; 江磊; 曾志煜; 刘呈立; 杨清贫
发明提供了一种柴油加氢精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氢气注入柴油中,并在液相加氢处理条件下,在加氢反应器中与具有催化加氢作用的催化剂接触,其中,通过孔径为纳米尺寸的通孔将氢气一次或分次注入所述柴油中。根据本发明的柴油加氢精制方法,将氢气通过平均孔径为纳米尺寸的通孔注入柴油中,即使不借助于稀释剂或循环油,也能够将氢气高度分散并快速溶解在柴油中。并且,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柴油进行加氢精制能够获得良好的加氢精制效果,得到的精制油中,硫含量能够为50μg/g以下,氮含量能够为15μg/g以下,并且得到的精制油具有较高的十六烷值
40 一种组合加氢方法 CN201010196014.7 2010-06-07 CN102268292B 2014-02-26 赵建炜; 朱华兴; 张帆; 张光黎
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加氢方法,中高压加氢装置反应流出物在中高压加氢装置高压分离器中分离,高分油进入低压分离器,分离出高分气一部分进入循环氢压缩机作为循环氢返回中高压加氢装置反应器,分离出高分气的另一部分溶解在液固两相加氢原料,从而液固两相加氢装置可不设新氢压缩机,减少投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