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61 一种强化传质的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工艺方法 CN201310503472.4 2013-10-24 CN104549115B 2016-08-17 彭德强; 王璐瑶; 孟凡飞; 陈建兵; 齐慧敏; 李欣; 王岩; 陈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工艺方法,包括反应器筒体,封头,旋转床,进料管,进料分布管,出料口,循环冷却气入口,循环冷却气出口,循环冷却气制冷系统;反应器筒体和封头构成封闭壳体,旋转床设置在壳体内中部,进料分布管在旋转床中心,进料分布管与进料管连通,出料口在壳体下部;旋转床径向外侧设置翅片组件,翅片组件上端和下端分别经上下循环冷却气分布管与循环冷却气入口和出口连通,循环冷却气入口和出口设置在壳体上,循环冷却气制冷系统在循环冷却气入口和出口之间。本发明烷基化方法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以异丁烷和烯为原料进和烷基化反应,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酸耗低,产品质量高,设备规模小。
162 一种分段进料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方法 CN201310503480.9 2013-10-24 CN104549087B 2016-08-17 王璐瑶; 彭德强; 陈建兵; 孟凡飞; 王阳峰; 王岩; 陈新; 李欣
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段进料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方法,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封头,隔板,上床层,下床层,进料管,进料分布管,旋转轴,补充物料入口,出料口,循环冷却气入口和循环冷却气出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烷基化反应方法,采用上述分段进料烷基化反应器,其中异丁烷和浓硫酸首先在上床层中形成酸乳液,然后与通过补充物料入口进入的混合烃进入下床层旋转床进行烷基化反应。
163 在催化裂化单元上游使用预处理将重质原料转化为中间馏分油的改进方法 CN201280063808.3 2012-11-23 CN103998575B 2016-08-17 F.弗尼厄; F.于格; N.图谢; H.迪洛
发明描述了用于转化重质原料的改进方法,其使得能够提高对中间馏分油的选择性。本发明由以下组成:在催化裂化单元后接低聚单元的装置的上游实施称为预处理过程的所述重质原料的氢化处理或加氢转化过程,其使得能够提高在催化裂化单元末端的C3、C4和轻质汽油馏分的净生产,并且由此非常显著地提高低聚步骤之后的中间馏分油的生产,以及中间馏分油相对于汽油的选择性。
164 一种液化气临氢芳构化的两段反应工艺 CN201210489403.8 2012-11-27 CN103834435B 2016-08-10 刘飞; 郭洪臣; 李吉春; 刘国东; 马安; 李长明; 马应海; 黄剑锋; 程亮亮
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涉及一种液化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临氢芳构化的两段反应工艺。该反应工艺主要由丁烯低温芳构化反应器和异丁烷选择芳构化反应器构成,可以把碳四液化气加工成高辛烷值汽油馏分和蒸汽裂解料。两段反应器增加了操作的灵活性,非常有利于保证高辛烷值汽油产品和蒸汽裂解料的质量,并且有利于减少干气和焦炭等副产物。两个反应器都采用临氢条件大大延长了单程运行周期和催化剂的总寿命。
165 离子液体烷基化过程中固体含量的控制 CN201380072774.9 2013-12-13 CN105764874A 2016-07-13 张睿; P·A·A·克鲁森尔
发明涉及连续或非连续的离子液体烷基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去除固体的步骤,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a)通过在线(原位)或离线取样,测量离子液体烷基化过程流中的固体含量;(b)响应于固体测量信号,调节待被传送到固体去除装置的所述离子液体侧流的流量;(c)调节新鲜离子液体入口流的流动,用于控制离子液体烷基化过程中的固体物含量到预定的平。本发明的所述方法提供了一种更有效地运行离子液体烷基化过程的装置。
166 一种烷基化反应器及方法 CN201210552405.7 2012-12-11 CN103865570B 2016-05-11 左世伟; 焦云; 李网章; 郝代军; 刘金龙; 岳建伟; 高有飞; 郭巧玲; 赵敏洁; 李宏伟; 孙大力
发明公开了一种烷基化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内部主要由几组喷头及喷头末端的分布器组成,反应物料通过几组喷头喷射、混合、反应。其特征在于:几组喷头在反应器内部从上到下顺序排列,第一组喷头与反应器顶部相连,喷射方向沿着反应器向下。另外几组喷头由固定支架固定在反应器内部。每一组喷头的数量通常为1~4个。每组喷头由两个通道组成,喷头的第一个通道贯穿喷头的中心,第二个通道呈环状,并与第一个通道相隔。两个通道在喷头底部汇合,与分布器相通。该烷基化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流程简短、操作弹性大等特点,适用于异烷和低烯烃在液体酸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高辛烷值烷基化油的反应。
167 包括沉积在多孔材料上的小尺寸分子筛晶体的催化剂组合物 CN201480048382.3 2014-07-03 CN105517708A 2016-04-20 K-G.霍; J-M.古皮尔; J-P.吉尔森; V.瓦尔特切夫; N.内斯特伦科; D.米努克斯; J-P.达思
催化剂组合物,其包括具有至少2nm的孔径的无机多孔材料和分子筛晶体,特征在于,分子筛晶体具有不大于50nm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测量的平均直径,和特征在于,催化剂组合物呈现通过TPD NH3吸附测量的范围为50-1200μmol/g的酸位点浓度;和所述催化剂组合物的XRD图案与所述无机多孔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案相同。
168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烷基化汽油制备方法 CN201510923900.8 2015-12-12 CN105505450A 2016-04-20 郑志功; 史荣会; 林小英; 彭蕾
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烷基化汽油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以异丁烷与丁烯为原料,以离子液体LX和离子液体WZ混合物为催化剂,在10~50℃、0.2~1.5Mpa的条件下反应10~30min;将反应产物分层,上层产物即为烷基化汽油。本发明的多磺酸基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酸密度高、催化剂使用量少且重复性良好、反应产物的分离方便、制备和使用条件比较简单、设备基本腐蚀小及对环境基本危害小等优点。
169 一种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方法 CN201310503482.8 2013-10-24 CN104549111B 2016-04-13 王璐瑶; 彭德强; 齐慧敏; 李欣; 陈新; 王岩; 孟凡飞; 陈建兵
发明公开了一种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方法,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封头,旋转床,进料管,进料分布管,出料口,循环冷却气入口,循环冷却气制冷系统,循环冷却气出口;反应器筒体和封头构成封闭反应器壳体,旋转床垂直位于壳体内中部;旋转床径向外侧设置静止床层,静止床层与旋转床间有适宜间隙;旋转床上部与反应器壳体之间设置密封构件,旋转床上部与密封构件为可转动连接,循环冷却气入口和循环冷却气出口分别设置在密封构件上侧和下侧壳体上,循环冷却气制冷系统位于循环冷却气入口和循环冷却气出口之间。本发明烷基化方法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以异丁烷和烯为原料进行烷基化反应。本发明烷基化反应可在低温下进行,酸耗低,设备规模小。
170 一种可调温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方法 CN201310503478.1 2013-10-24 CN104549109B 2016-04-13 方向晨; 彭德强; 李欣; 王璐瑶; 陈建兵; 王岩; 孟凡飞; 陈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烷基化反应器和烷基化反应方法,包括反应器筒体,封头,旋转床,进料管,进料分布管,出料口,循环冷却气入口,循环冷却气出口,热管元件;反应器筒体和封头构成封闭壳体,旋转床设置在壳体内中部,并通过旋转轴与驱动装置连接,进料分布管设置在旋转床中心,进料分布管与进料管连通,出料口设置在壳体下部;旋转床与壳体间设置密封构件,旋转床外侧设置热管元件,热管元件依次穿过密封构件和壳体,壳体外热管元件用夹套密封,夹套上设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循环冷却气入口和出口设置在壳体上。本发明烷基化方法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以异丁烷和烯为原料进行烷基化反应。本发明烷基化反应可在低温下进行,酸耗低,设备规模小。
171 一种流化床反应与再生装置及固体酸烷基化方法 CN201410454086.5 2014-09-05 CN105396517A 2016-03-16 胡立峰; 龙军; 侯栓弟; 毛俊义; 唐晓津; 张久顺; 张哲民; 慕旭宏; 赵志海; 李永祥; 郑博; 朱振兴; 袁清
一种流化床反应与再生装置及固体酸烷基化方法,所述的装置包括依次相通的上流式流化床反应器、液固分离器和液相再生器,液相再生器底部与上流式流化床反应器的底部相通,所述的液固分离器底部的引流管道伸入所述的液相再生器中。以及一种采用上述装置的固体酸烷基化反应方法。在液相再生器内通过溶氢再生液与催化剂的逆流接触再生,实现了失活催化剂的高效再生,同时再生介质与反应产品物料隔离,大大降低了分馏成本;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烷基化反应方法可连续平稳运行,提高了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提高了装置操作运行的经济效益。
172 一种两段进料烷基化反应工艺方法 CN201310503477.7 2013-10-24 CN104560143B 2016-03-02 彭德强; 王璐瑶; 孟凡飞; 陈建兵; 王岩; 王阳峰; 孟凡忠; 陈新
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段进料烷基化反应方法,浓硫酸和异丁烷进入胶体磨,充分混合后,形成乳化液;乳化液与包含C3~C5烯和异丁烷的混合烃进入烷基化反应器进行反应;反应器包括筒体,封头,内旋转床,外旋转床,进料管,进料分布管,出料口,循环冷却气入口,循环冷却气出口;内旋转床通过进料管与上部驱动装置连接,内旋转床上端和进料分布管之间通过密封构件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外旋转床上部与反应器壳体之间通过密封构件固定连接,外旋转床通过旋转轴与下部驱动装置连接。本发明烷基化反应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异丁烷与浓硫酸的混合程度,可以保证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反应酸耗低,产品质量高,设备规模小。
173 利用炼厂干气生产汽油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1110246934.X 2011-08-26 CN102950017B 2016-03-02 王子健; 于中伟; 马爱增; 孔令江; 孙义兰
一种利用炼厂干气生产汽油的催化剂,包括1.0~13.0质量%的VA族元素化物、0.1~5.0质量%的稀土氧化物和86~98.9质量%的复合载体,所述的复合载体包括15~75质量%的ZSM-5沸石、15~75质量%的ZSM-35和10~70质量%的粘结剂。
174 一种改进型液化气芳构化的方法 CN201510699100.2 2015-10-26 CN105295993A 2016-02-03 尚杰; 李前兴
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液化气芳构化的方法,属于液化气深加工技术领域,所述的改进型液化气芳构化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原料预处理;2)一次芳构化反应;3)产物分离;4)脱丙烷;5)二次芳构化反应来生产95%以上的丙烷,本发明在原液化气芳构化的基础上增加脱丙烷和二次芳构化步骤,改进后油收率大约45%左右;改进后生产的饱和四烯含量在1%左右,其余组分主要为异丁烷和正丁烷,脱丙烷塔产出的丙烷纯度达95%以上,可单独出售,也可按一定比例与饱和碳四配制成车用液化气,并且改进后的液化气芳构化的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
175 多环类高密度液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1310114627.5 2013-04-03 CN104099123B 2016-01-20 邱贤平; 韦伟; 陈克海; 鲁统洁; 金凤; 叶丹阳; 孙绍海
发明公开一种多环类高密度液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碳氢燃料含有6~14%的二环庚烷、47~64%的四氢双环戊二烯、10~18%的四环十二烷、12~17%的四氢三环戊二烯、3~7%的四氢四环戊二烯。等多环化合物组分,密度0.96~0.99g/cm3,体积热值45~47MJ/L,运动粘度-40℃为27mm2/s~146mm2/s。本发明通过两步反应合成目标产物,第一步双环戊二烯与乙炔进行Diels-Alder加成反应,产物为不饱和的多环结构碳氢化合物混合物;第二步上述不饱和混合物进行催化氢化,获得相应的饱和碳氢燃料。该类高密度碳氢燃料合成路线简单,环境污染小、收率高,易于规模化生产。
176 反应器和利用这种反应器的烷基化反应方法 CN201310504000.0 2013-10-23 CN103801242B 2015-12-02 方向晨; 彭德强; 齐慧敏; 李欣; 王岩; 陈建兵; 王璐瑶; 刘志禹; 陈欣; 张胜中
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至少两种液态物料的反应器,包括:封闭式的反应器壳体;进料管,其具有用于分别接受各液态物料的相应入口;分配管,其与进料管连通并延伸到反应器壳体内,并且在延伸到反应器壳体内的区域中设有若干分配孔;空心柱体形式的旋转床,其通过固定机构安装于反应器壳体内,从而将反应器壳体的内腔分成中心区和外侧区,旋转床能够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以及设于反应器壳体的下部的用于输出反应后物料的出料口。其中,分配管与旋转床的内表面间隔开地伸入到中心区内,使得物料能够从中心区穿过旋转床而进入外侧区,并且经由出料口输出。
177 一种异构烷与烯烃的烷基化方法及其装置 CN201510601384.7 2015-09-18 CN105061129A 2015-11-18 魏小波; 韩海波
发明涉及异构烷与烯烃的烷基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构烷烃与烯烃的烷基化方法及其装置。该烷基化方法步骤为:异构烷烃和烯烃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微反应器组中反应,微反应器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200℃,反应压1.5-4.5MPa;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分别得到目标反应产物、未反应的反应物和催化剂;未反应的反应物和催化剂重新进入微反应器中。提供的设备实现连续化生产,使得烷基化反应快速,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反应过程的选择性,避免副反应的发生;整个过程无废物产生,节约成本,防止污染;此外,由于微反应器可以并联多个,可控制同时反应,省略了扩大反应规模的研发开支,进一步节约了成本。
178 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 CN201510478829.7 2015-08-06 CN105001904A 2015-10-28 张敏卿; 张金利; 徐钦; 李文鹏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烷基化油合成的装置,包括反应器本体1,在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反应物进料口9,在下部设置有浓硫酸进料口8,在中部设置有硫酸出料口3,在中上部设置有液相出料口7,在顶部设置有气相出料口6,在中下部设置有填料层2,使填料层的上表面位于硫酸出料口3和液相出料口7之间,使填料层的下表面位于浓硫酸进料口8和反应物进料口9之间,在填料层下方设置有液体分布器11,反应物进料口9通过管道与液体分布器11连接,在反应器本体内部设置有捕沫器4。本发明有更好的酸接触效果,加快反应速率同时降低烷烯比,并且能够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减少反应副产物的产生,从而提高烷基化合成油的产量与质量,而且能降能耗。
179 用于低聚烯的方法 CN201080039993.3 2010-08-12 CN102481563B 2015-09-30 C.伯英; D.马施迈耶; M.温特贝格; S.布希霍尔茨; B.梅尔歇尔; M.豪曼; P.瓦泽沙伊德
发明提供一种催化剂体系,其由下列组分组成:a)载体材料,其选自下面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氧化,氧化镁,氧化锆及它们的混合氧化物,纳米管;b)离子液体;c)包含镍的催化活性组合物;d)活化剂,其选自具有烷基化性能的路易斯酸。另外提供了本发明的催化剂体系在不饱和混合物的低聚中的用途。
180 再生催化设备的分成多个区段的新型催化剂再生区 CN201180015771.2 2011-02-18 CN102869447B 2015-09-02 E·桑切斯; F·巴泽-巴希; B·菲舍尔
发明描述了用于催化剂连续再生的再生催化设备的燃烧区,所述燃烧区具有环形形状并且分成至少两个燃烧级,每一级分成N个基本上等同的径向区段,催化剂在重作用下通过下降料腿从第一燃烧级的区段流向垂直地位于其下方的第二燃烧级的区段,并且燃烧气体的流程使得燃烧气体以任意次序连续地流过第一燃烧级的所有区段,然后以任意次序连续地流过第二燃烧级的所有区段。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