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二代生物柴油生产工艺 CN202210251150.4 2022-03-15 CN114574234B 2024-02-27 江莉龙; 黄宽; 曹彦宁; 马永德; 蔡镇平
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代生物柴油生产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原料油除去固体杂质后与硫化剂和H2混合后通入加氢脱反应器,在加氢脱氧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产物Ⅰ;2)将产物Ⅰ分离出的液相Ⅰ产物通入油分离器,分离出油相和水相,油相与H2混合后通入临氢异构反应器,在异构化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产物Ⅱ;3)将产物Ⅱ分离出的液相Ⅱ产物通入分馏塔,分离出二代生物柴油产品。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工艺稳定可靠、原料适应性强,生产成本较低,条件温和,原料利用率高。另外,生产过程中催化剂无需频繁停车更换,可长周期稳定运行,易于工业化实施。
22 用于生物可再生轻质链烷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方法 CN202280039111.6 2022-06-01 CN117597416A 2024-02-23 拉明·阿布哈里; M·哈弗里; M·伯格; D·A·斯莱德; H·林恩·汤姆林森; T·费舍尔
本公开涉及生物燃料且更具体涉及基于生物质油和航空涡轮燃料。在一方面,公开一种生产轻质链烷煤油(LPK)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对生物可再生原料进行加氢处理以产生包含C14‑C24正链烷烃的重质加氢处理器馏分;在产生包含重质加氢异构化器馏分和LPK的加氢异构化器产物的条件下,用加氢异构化催化剂对重质加氢处理器馏分进行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裂化;和从加氢异构化器产物中分离LPK。根据IP 540空气蒸发法测量,本方法提供的LPK具有7mg/100mL或更低的实际胶质值,且还包括(a)约2:1或更高的异链烷烃与正链烷烃的重量比,或(b)根据气相色谱法测量,无可检测的具有14个或更多个原子的烃,或(c)约2:1或更高的异链烷烃与正链烷烃的重量比且根据气相色谱法测量,无可检测的具有14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烃。
23 柴油机车使用的新能源静态调合油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595982.9 2023-11-28 CN117586808A 2024-02-23 杜桂侠; 王淼; 赵亮; 李延章; 高建勋; 李领; 谢志勇; 南新亚; 南星吏
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机车使用的新能源静态调合油,包括植物油80‑100重量份,催化剂0.5‑8重量份、乙酸异戊脂10‑20重量份,氢化钠5‑10重量份,助燃剂2‑5.5重量份,溶合剂0.8‑1.5重量份,助剂0.8‑1.5重量份,由上述重量份的原料共同混合构成。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柴油机车使用的新能源静态调合油及其制备方法,用于提高植物燃料油的品质与性能,提高烷的含量,提高植物环保燃料油生成速度,具体是一种高热值、可再生的植物燃料,环保节能。
24 用于甲醇转化催化剂的催化剂配制 CN202080020347.6 2020-03-03 CN113557288B 2024-02-20 布兰登·J·奥尼尔; 斯科特·J·韦格尔
提供了一种配制催化剂的方法,所述方法使得催化剂在含化合物转化条件下具有改进的催化剂接触寿命。在多个另外的方面,描述了使用这种具有改进的催化剂接触寿命的催化剂进行含氧化合物转化反应的方法。所述催化剂配制方法可以包括用粘合剂配制含氧化合物转化催化剂,所述粘合剂选自比表面积为大约250m2/g或更小、或200m2/g或更小的粘合剂。在多个方面,在配制期间,可以将弱添加到类沸石晶体中、添加到粘合剂材料中、或添加到类沸石与粘合剂的混合物中。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添加弱碱,使得弱碱在配制之前存在于粘合剂混合物的至少一种组分中,可以导致在甲醇转化条件下的更长的催化剂接触寿命。
25 一种逐级加氢反应方法和系统 CN202311443176.X 2023-11-01 CN117535077A 2024-02-09 郭立新; 林宇翔; 邵韵; 许旭; 郭玉秀; 喻永生
发明涉及生物能源、再生资源转化、石油化工、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降低循环比逐级加氢反应的方法。本发明在一级加氢反应中配入N级反应后分离得到的循环油,与第一份原料混合至反应所需温度,在第一级加氢反应中进行加氢脱杂、饱和、脱脱硫、脱氮等强放热反应,在循环油的保护下,实现较好的反应分散,形成一级加氢产物,再与第二份新鲜原料混合进行二级加氢反应,依次类推;克服敏感性原料、高放热原料在加氢过程中需要大量循环油,利用自身放热、低温进料、上一级产物替代循环油的方式,在降低循环油加入量的同时,解决了换热器、加热炉结焦问题,提高加氢反应系统的有效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运行周期。
26 甲醇制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011126562.2 2020-10-20 CN114433192B 2024-02-02 周健; 姜丽燕; 刘闯; 王德举; 刘小梁
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制芳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0.5‑20份化锌和/或氧化镓;80‑99.5份多孔载体;所述多孔载体中含有以下改性元素:以多孔载体的重量为基准,磷的重量含量为0.05%‑3.0%,钠的重量含量为0.01%‑0.50%,氯的重量含量为0.01%‑0.35%,硫的重量含量为0.002%‑0.10%。本发明催化剂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催化剂稳定性差、寿命短的问题,该催化剂用于甲醇制芳烃反应时,具有稳定性好、寿命长的优点。
27 妥尔油沥青(TOP)的热处理方法 CN201880074710.5 2018-11-20 CN111356757B 2024-02-02 拉斯·斯蒂格森; 瓦勒里·内德诺夫; 克里斯蒂安·休特伯格
发明描述了一种用于处理妥尔油沥青(TOP)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TOP和任选的包括蒸汽的添加剂加热至至少300℃的温度;将所述反应器中的温度保持在300℃或更高持续一段时间,以使得能够热处理所述TOP来作用于其组分从而产生脂肪酸和/或松香酸和/或它们的衍生物、和/或不皂化物和/或衍生物,其与初始TOP中存在的分子量为至少350g/mol的高分子量组分相比具有较低的分子量,以产生具有较低的粘度的改性的TOP材料。
28 生物来源的流体 CN202280041581.6 2022-06-16 CN117460807A 2024-01-26 C·海因; B·斯沃博达
发明涉及一种流体,相对于所述烃流体的总重量,所述烃流体包含75重量%至95重量%的异链烷烃和按重量计小于500ppm的芳族化合物,所述流体的初沸点和终沸点为120℃至240℃,闪点低于90℃。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烃流体作为溶剂的用途,例如用于漆料、材料涂布、材料处理、密封剂、聚合、气溶胶、清洁或处理组合物中。
29 长寿命生物油加氢提质多级孔催化剂及应用 CN202311283004.0 2023-09-28 CN117414866A 2024-01-19 甘凤丽; 江霞; 靳紫恒
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寿命生物油加氢提质多级孔催化剂及应用,属于生物质能技术领域。为实现生物油向汽柴航油的长周期高效定向转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油加氢提质多级孔催化剂,制法包括:以沸石为晶种,正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晶种法和自组装技术制得状沸石,将沸石依次在和酸中创制晶内介孔,制得催化剂载体;再将金属浸渍在载体上,制得催化剂。本发明利用晶种法限域结晶技术构筑沸石纳米片晶间大孔,碱/酸浸技术搭建晶内介孔通道,形成具有块状宏观形貌和大‑介‑微多级孔结构的载体和催化剂,具有自成型、高强度、高活性等优势,其寿命较商业沸石基催化剂延长5‑6倍,宏观形貌可进行重塑,利于大规模生产。
30 复合换热组合固定床甲醇制反应系统 CN201910741017.5 2019-08-12 CN110420603B 2024-01-16 马延春
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换热组合固定床甲醇制反应系统,通过在主反应器内设立主催化剂床层和补充催化剂床层形成组合固定床,在径向流主催化剂床层内设置固体导热件换热结构,引射器系统直接混合换热,形成复合换热模式,实现产物和原料间的高效换热,控制反应器床层的温度。装置造价低、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安全性高。该反应装置节能环保,适用于化工、石油石化、热电产业等。
31 金属离子体系合成全ZSM-22分子筛及油脂制生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202210548316.9 2022-05-20 CN115057451B 2023-12-26 刘靖; 冯春硕; 谭涓; 李影
32 一种悬浮床外部分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2111247827.9 2021-10-26 CN113897210B 2023-12-26 梁召艳; 聂在杰; 司彦领
33 提高再循环气体纯度的加氢处理 CN202280032650.7 2022-05-06 CN117242159A 2023-12-15 S·W·斯图平; 斯蒂芬·安徒生; P·塔克尔
本公开涉及一种将富含含化合物的原料转化为的方法、工艺设备和装置,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原料与再循环气体流组合引导至加氢处理步骤,以提供至少包含氢气、甲烷和烃的两相加氢处理工艺流,将在环境温度下为液体的贫甲烷的烃流与甲烷供给流合并以提供多相合并流,所述甲烷供给流为(i)包含甲烷的两相加氢处理工艺流或(ii)通过相分离衍生自两相加氢处理工艺流的气体流,将所述多相合并流分离为至少富氢气体流和富液体烃流,所述富氢气体流包含所述加氢处理工艺流中包含的大部分氢气,所述富液体烃流包含吸收的甲烷,在解吸步骤中通过闪蒸工艺或通过汽提工艺从所述富液体烃流解吸一定量的甲烷,以提供富甲烷气相和烃的液体产物流,其中富甲烷气相具有比甲烷供给流的气相更高的甲烷浓度。这样的方法具有的相关益处在于有效减少再循环气体流中的甲烷的量,从而通过促进单独的流中甲烷的释放而提高氢气的分压。
34 一种甲醇生产航空油的方法、装置和应用 CN202310895097.6 2023-07-20 CN117165328A 2023-12-05 李治; 韩海波; 郝代军; 刘林娇; 李欣; 沈方峡
发明公开了一种甲醇生产航空油的方法、装置和应用,属于石油化工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甲醇原料在第一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脱反应产物,将所述甲醇脱水反应产物分离处理,随后与回炼燃料气、回炼液化气或回炼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后在第二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反应油气,所述反应油气经分馏后得到煤油馏分,所述煤油馏分经加氢精制处理后,即得航空煤油。本发明提供的以甲醇为原料生产航空煤油的方法开拓了航空煤油生产的新途径;工艺流程短、紧凑,能够有效实现节能减排。
35 一种木质素酚类衍生物加氢脱制环烷液体燃料的方法 CN202210570184.X 2022-05-24 CN117138691A 2023-12-01 王爱琴; 关伟翔; 齐海峰; 刘菲; 张涛
发明涉及一种木质素酚类衍生物加氢脱制环烷液体燃料的方法,其采用的催化剂简记为MN/S,其中N为助剂,M活性金属,S为催化剂载体羟基磷灰石(HAP),M负载于载体上,其中助剂N呈现单原子分散的状态分散于活性金属M颗粒表面,助剂N为Pt、Pd、Rh、Ru、Au等贵金属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M为非贵金属Co、Ni中的一种或二种。单原子催化剂不仅大幅度减少贵金属用量、降低成本、原子利用率达到100%,而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非化石来源的大量制备环烷烃液体燃料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实现“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36 负载型复合金属-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在甲醇和乙醇直接合成高异构烯中的应用 CN202311056391.4 2023-08-22 CN117123220A 2023-11-28 倪珺; 何亚军; 陈欣辉
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复合金属‑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在甲醇和乙醇直接合成高异构烯中的应用;该催化剂由基载体、金属Cu、氧化物组成;基于催化剂的总质量,金属Cu的负载量为0.1~30wt.%;氧化物的负载量为0~30wt.%;其中,氧化物为元素周期表中IIIB、IVB和/或IIIA族元素的氧化物;本发明催化体系在高温反应环境下稳定,并且,以异丁烯为目标产物时,乙醇的转化率可达100%,异丁烯收率41.5%,高碳异构烯烃的总收率达到41.5%;以异戊二烯为目标产物时,乙醇的转化率可达98.2%,异戊二烯收率17.9%,高碳异构烯烃的总收率达到23.9%。
37 一种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棕榈油加氢转化制备生物航空油中的应用 CN202210232029.7 2022-03-10 CN114522716B 2023-11-28 崔勍焱; 杨卓莹; 王廷海; 袁珮; 张宏伟
发明设计制备适用于油脂加氢转化制备生物航空油的非贵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将其应用在棕榈油加氢脱、裂化/异构化反应中生产C8~C16类范围的生物航空煤油。本发明以镍为主要金属,添加第二过渡金属,以液沉淀负载在酸性载体上制备而得的双金属负载型催化材料,金属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大大提高了催化剂加氢脱氧性能,在棕榈油的加氢脱氧、裂化异构化反应中,油脂转化率高达100%,生物航空煤油收率可达60%,并减少损失,因而在油脂加氢转化生产生物航空煤油工艺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8 一种胺改性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油脂合成航油中的应用 CN202311293044.3 2023-10-08 CN117101715A 2023-11-24 张兴华; 宋苗嘉; 马隆龙; 张琦; 陈伦刚; 刘建国
发明公开一种胺改性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油脂合成航油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液体燃料领域;一种胺改性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镍源、钼源、柠檬酸和胺类物质混合并加入乙醇配成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SAPO‑11分子筛,搅拌均匀,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在40~60℃条件下搅拌,然后在80℃温度下搅拌直至乙醇全部蒸发,并置于烘箱中干燥,得到催化剂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煅烧,即可得到胺改性双金属负载型催化剂NiO‑MoO3@N/SAPO‑11。将催化剂NiO‑MoO3@N/SAPO‑11用于油脂合成航油,无需预还原、预硫化,而且该催化剂对油脂加氢脱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抗积性能较好,有较高的航油段烷产物选择性,有望替代当前的硫化态NiMo加氢脱氧催化剂。
39 生物质到柴油的转化 CN202180094954.1 2021-12-31 CN116997638A 2023-11-03 马丁·阿特金斯
发明涉及由生物质材料形成生物衍生柴油燃料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由其形成的生物衍生柴油燃料。本发明还涉及由生物衍生原料形成生物衍生柴油燃料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由其形成的生物衍生柴油燃料。
40 一种用于合成生物柴油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157546.2 2022-02-21 CN114471641B 2023-10-31 李德宝; 肖勇; 马中义; 贾丽涛; 侯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