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21 一种有机联三硫新化合物及其在植物抑菌方面的应用 CN202211599551.5 2022-12-14 CN115819302B 2024-05-24 徐凤波; 李庆山; 李娇; 罗山峰; 祝冠彬; 李宗霖; 李从容; 高门杰
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联三硫新化合物及其在植物抑菌方面的应用,该有机联三硫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imgabs0#通过对该类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其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植物抑菌活性,是一类结构新颖、未见文献报道、应用前景广阔、对作物真菌和细菌都有良好抑菌作用的植物杀菌剂。该有机联三硫新化合物味道远低于大蒜素,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制备有机联三硫新化合物的反应选择性更好,更有利于得到高产率的有机联三硫新化合物。
22 一种催化醌类化合物甲基化的方法 CN202410203401.0 2024-02-23 CN118047669A 2024-05-17 韩维; 魏垂良
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醌类化合物甲基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溶剂中,以2‑芳基‑2‑丙醇类物质为甲基化试剂、过化物为氧化剂,铁为催化剂、基酸或其衍生物为配体,氧化芳香族化合物的C(sp2)‑H键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甲基取代的醌类化合物。本发明方法具有催化剂来源广泛、廉价和环保的优势;氧化剂来源广泛、廉价和不产生危险性废物;甲基化试剂温和、稳定和廉价;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和产率高;底物来源广泛且稳定;底物官能团相容性好且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复杂分子和天然产物可兼容,能很好的实现醌类化合物的甲基化。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之下,目标产品分离后产率可以达到80%。
23 一种硫叶立德经由重排反应构建叔或季碳化合物的方法 CN202310532017.0 2023-05-12 CN116444406B 2024-05-07 吴勇; 海俐; 郝英迪
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催化的硫叶立德经由Doyle‑kirmes重排反应构建叔或季碳化合物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采用更为安全的氧硫叶立德作为反应底物,在温和的条件下与烯丙基苯硫醚或烯丙基苯硒醚等化合物发生Doyle‑kirmes重排反应,用于构建连接烯丙基和杂原子的叔碳或季碳化合物。作为一种Doyle‑kirmes重排的反应,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使用重氮化合物导致的实验危险、难以控制的缺点。在这个方法基础上,通过使用不同的烯丙基苯硫醚衍生物和烯丙基苯硒醚衍生物可以获得各种2.3‑单键转移重排产物。本方法原料易得,避免了危险的重氮化合物的使用,是一种温和、有效、绿色的制备[2,3]‑Sigma迁移重排产物的方法。
24 一种庚烯的合成方法 CN202110705085.3 2021-06-24 CN115521235B 2024-04-26 李志清; 王建娜; 周长涛; 贺恩静; 王志向; 张耀升
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庚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酰乙酸钠的溶液和硫醚溶液通过错流萃取的方法进行反应,制得庚烯酮。本发明中,钠盐水溶液从萃取塔的上部进入,硫醚醛油溶液从塔的下部进入,催化剂用于维持反应的pH值。油相为连续相从塔底缓慢连续流向塔顶,然后再从塔顶流出,过程中和加入催化剂后的钠盐水水溶液混合,催化剂和钠盐结合体传递至油相发生反应,电机提供必要的混合。采用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得到的庚烯酮收率较高。
25 一种β-羰基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202210684048.3 2022-06-17 CN114805148B 2024-04-23 郭国哲
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β‑羰基硫醚类化合物的方法,是在有机溶剂中,以1,1‑二芳基烯丙醇和苯硫酚及衍生物为原料,在化剂作用下,于室温反应10‑30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柱层析分离,即得目标产物。本发明反应试剂价格低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环境污染小,反应速率快,后处理简单,产物收率高,纯度好,适合用于工业化生产。
26 一种对甲硫基苯甲的制备方法 CN202311839324.X 2023-12-29 CN117486768B 2024-04-12 马凯强; 张小垒; 王召平
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甲硫基苯甲的制备方法,涉及有机化工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是向苯甲硫醚中加入氯化和氰化钠,降温后开始通盐酸气,直至检测不到苯甲硫醚,得到中间态对甲硫基苯甲亚胺基盐酸盐;控制温度缓慢滴入体系中,滴加完成后升温、保温、静置分液和水洗,得到对甲硫基苯甲醛。通过该方法制备取得的对甲硫基苯甲醛的纯度在92%以上,收率在92%以上,采用了苯甲硫醚为主原料,原料易得,经济效益好,生产过程中需水量少,产生废水少,解决了现有的对甲硫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中所存在的原材料价格昂贵、产生大量有害废水,收率低的问题。
27 一种对称螺环双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CN202111460193.5 2021-12-02 CN114057560B 2024-04-12 邓军; 龙先文
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螺环双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的方法:①由化合物1制备得到化合物3;②由化合物1依次制备得到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6;③由化合物1依次制备得到化合物7、化合物8、化合物9、化合物10。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高效、经济,能够快速的完成新型对称螺环双萘天然产物sprioaxillarone A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实现克级以上数量的制备。
28 一种三氟甲基极化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202211578119.8 2022-12-06 CN115745855B 2024-03-22 潘玲; 宋洋; 郑百卉; 智俊生; 李亦菲; 刘群
发明提供了一种三氟甲基极化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化学技术领域。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三氟甲基极化烯烃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向光反应管中加入式Ⅱ所示的二硫缩烯、togni试剂、[Co(II)Salen]配合物与光敏剂Ir(ppy)3,随后在N2气氛中加入溶剂以及二异丙基乙胺,将光反应管置于蓝光LED灯下照射反应后,分离纯化得到式Ⅰ所示的三氟甲基极化烯烃化合物;本发明具有原料廉价易得、方法简洁、反应条件温和、绿色实用的优点。#imgabs0#
29 一种连续合成烯草中间体5-[2-(乙硫基)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的微反应系统及方法 CN202311657104.5 2023-12-06 CN117680062A 2024-03-12 陈芬儿; 谭成侠; 吴克崇; 柯淼林; 吴贯中; 吴军辉; 雍学锋; 王士钊; 鞠志冉; 肖霄; 陈见爱
发明公开一种连续合成除草剂烯草中间体5‑[2‑(乙硫基)丙基]‑3‑羟基‑2‑环己烯‑1‑酮的微反应系统与方法。该系统由进料、微通道混合器以及微通道反应器以及淬灭系统依次串联而成。其合成方法是将丙二酸二甲酯和甲醇钠的甲醇溶液微混合后进入微通道反应器内反应,得到丙二酸二甲酯的钠盐溶液,将钠盐溶液和6‑乙硫基‑3‑烯‑2‑庚酮(简称庚烯酮)微混合后进入微通道反应器内进行环合反应,环合产物减压脱溶除去溶剂甲醇,再加入氢化钠进行解反应,再加入盐酸进行脱羧反应,加入甲苯萃取,减压脱溶之后得到目标产物,该系统及方法可实现烯草酮中间体低能耗、安全和连续化生产,庚烯酮的转化率高达99%、产物纯度和收率分别高于95%、92%。
30 新型亚苄基丙生物及其用途 CN202311685690.4 2018-07-27 CN117653618A 2024-03-08 朴吉洪; 具真谟; 李贞宪; 宋多云; 朴錫仁; 金汉谦; 李淳赫; 金洪珪; 帕提巴达·特瑞微妮; 金明焕
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亚苄基丙生物或其用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的癌症或骨病的预防治疗用药物组合物、改善用食品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显示出对癌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性以及针对引起骨损失的破骨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和分化抑制活性,而对成骨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活性,因此可以有效地用于开发安全有效的抗癌药、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等骨病的制剂或改善用食品。
31 一种双官能团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857818.X 2022-07-20 CN117486857A 2024-02-02 赵国锋; 陈文彬; 高建港; 张齐; 董月国
发明涉及一种双官能团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双官能团光引发剂的化学结构式中包含Type I和Type II光引发基团,同时含有C‑S键结构,具有较高的光固化活性,优于传统自由基Ⅱ型光引发剂,且在光固化涂层中迁移率低,使用安全性好。
32 一种含硫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210872361.X 2022-07-20 CN117466862A 2024-01-30 赵国锋; 陈文彬; 张齐; 董月国
发明涉及一种含硫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含硫光引发剂相较于传统自由基Ⅱ型光引发剂BP,其在紫外光照射下具有更优的光固化活性,光固化所需能量更低,且在光固化后涂层中迁移率低,使用安全性好。
33 一种二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 CN202111315072.1 2021-11-08 CN113979850B 2024-01-09 杨诚; 曹胜; 王宁; 张坤; 杨光
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应用,该二萜衍生物结构如式Ⅰ所示,R1为苯基、链状脂肪、环状脂肪烃或含杂原子芳香环。本发明获得了一种新型二萜衍生物,制备过程简便易行,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适合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开发。#imgabs0#
34 一种环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202311023036.7 2023-08-11 CN117185968A 2023-12-08 沈运河; 祝玉超; 熊国银; 尹波; 周全全
发明涉及一种环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S1,将3‑氯‑2‑甲基苯胺,盐酸和纯净置于反应釜中,搅拌,冷却,滴加NaNO2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控温加入CH3SNa水溶液,滴毕后缓慢升温,继续反应8h,依次经过萃取,水洗,蒸馏后得到1‑氯‑2‑甲基苯甲硫醚;S2,氮气氛围,0‑10℃下,将甲酰化试剂加入到反应釜中,滴加催化剂并进行搅拌,再滴加1‑氯‑2‑甲基苯甲硫醚,升温进行反应,经后处理得到2‑氯‑3‑甲基‑4‑甲硫基苯甲;S3,氮气氛围下,将甲醇、2‑氯‑3‑甲基‑4‑甲硫醚苯甲醛、二水合钨酸钠加入到反应釜中,滴加双水,控制反应温度,进行反应,后处理后,即得。
35 一种廉价、简单的调控界面处等离激元驱动的光化学反应还原产物的方法 CN202311095918.4 2023-08-29 CN117164489A 2023-12-05 吕刚; 喻刘莹子
发明提出一种廉价、简单的调控界面处等离激元驱动的光化学反应还原产物的方法,属于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调节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的激发和硝酸的浓度即可实现在银纳米颗粒上吸附对巯基苯甲酸(PMBA)分子的高选择性、高效率地还原生成苯硫酚(TP)、对巯基苯甲(PMBALD)或对巯基苯甲醇(PMBALC)的方法。在本方法中,通过微调硝酸银的浓度实现TP、PMBALD或PMBALC接近100%的生成选择性,同时通过调控等离激元共振(LSPR)的激发功率、激发波长、激发时间来实现PMBALD或PMBALC的生成选择性。
36 一种蒽嵌蒽醌聚合物有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2211037417.6 2022-08-26 CN115353471B 2023-12-05 何晓明; 陈玲; 朱晓林
发明公开了一种蒽嵌蒽醌聚合物有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蒽嵌蒽醌聚合物以廉价的还原橙3分子为原料制备。聚合物结构上有多个具有电化学活性的羰基位点,能够存储多个电子,并可以通过引入不同的连接单元进而调节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刚性π共轭体系使得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进而有效降低材料的溶解度,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此外,该类聚合物制备方法简单、易于纯化、收率高,并且成本低廉、可大量生产。本发明蒽嵌蒽醌聚合物作为有机电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体系中展示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比容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37 一种由环丙醇衍生物开环合成β三氟甲硫基类衍生物的方法 CN202210512891.3 2022-05-12 CN117088796A 2023-11-21 赵霞; 蒋泽仪; 王晓星; 黎安坤
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是一种由环丙醇开环合成β三氟甲硫基类衍生物的方法。在配体催化下,环丙醇类反应物开环形成sp3C中间体,随后与三氟甲基化试剂S‑三氟甲基‑4‑甲基硫代苯磺酸酯加成得到β‑三氟甲基硫基酮类衍生物。本发明采用简单易制备且稳定的S‑三氟甲基‑4‑甲基硫代苯磺酸酯作为三氟甲基化试剂,反应条件温和,合成方法简单易操作。
38 一种具有多种电子效应侧基的分子导线的制备方法 CN202310479451.7 2023-04-28 CN117024320A 2023-11-10 刘勋山; 谢贤晶; 沈永淼; 梁珍; 张钧瑞
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电子效应侧基的分子导线的制备方法,属于使用有机材料做有源部分的电气元件技术领域。以化合物(d)和化合物(c)为原料,化合物(d)先转化为中间体(a),再转化为化合物(b),然后以中间体(b)与化合物(c)反应,得到的终产物。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成本较低,底物适用性广,反应效率高。
39 一种高品质3-乙硫基丁的制备方法 CN202310933344.7 2023-07-27 CN116947718A 2023-10-27 陈志敏; 梁万根; 张建林; 崔卫华; 郑海荣; 高云龙; 常忠臣; 马雪菲
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品质3‑乙硫基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巴豆醛和乙硫醇成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3‑乙硫基丁醛;所述乙硫醇成分中乙硫醇的含量≥99.5wt%。本申请在3‑乙硫基丁醛的制备过程中,通过对乙硫醇品质进行限定,保证了乙硫醇的纯度较高,从而提升了中间体3‑乙硫基丁醛的品质,进而可以提升6‑乙硫基‑庚烷‑3‑烯‑2‑庚的品质,最终保证烯草酮的品质。
40 一种协同位点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硫醇和硫醚制备中的应用 CN202110737403.4 2021-06-30 CN113578312B 2023-08-04 王勇; 陈志荣; 王哲; 王正江; 胡柏剡; 尹红; 陈聪; 吴可军; 张凯超; 李其川; 严辉焕
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位点催化剂,该协同位点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以MaNbO的基本组成形式存在,其中M为Na、K和Cs中的一种、两种或者三种,N为Mo、W、Re中的一种、两种或者三种,0化物,所述活性组分呈纳米颗粒状分布于所述载体表面。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催化剂在甲醇以及C2‑C8的醇类与硫化氢生成硫醇和硫醚反应中的应用。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